生活美学文章
美学史上的生活美学
![美学史上的生活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036d392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9.png)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414美学史上的生活美学蔡心月① 胡蝶②(①深圳大学,广东,深圳 518052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一、东方的生活美学(一)古代东方的生活美学古代学者日常生活美学的形态主要包括:儒家文化所引导的生活美学,以及他们所推崇的礼俗,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日常生活来体现;道家文化所主导的生活美学,提倡远离尘俗世界,通过对日常世界的超越来获得精神上的逍遥。
中国古代生活美学是在明末发展成熟的。
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生命美学既不是儒家的,也不是道家的,也不是两者的融合。
它呈现出一种新的生活形式:一方面,江南的知识分子显得超然脱俗,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世俗生活的流连忘返,极尽声色之乐。
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趣”,它与“闲”密切相关。
晚明文人的“闲情”更多地将“乐”转向人的情感生活,形成了融合欲望、情感、道德的个人兴趣。
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不仅强调世俗的享受,沉溺于感官享乐,而且追求超越凡俗,寻求心灵的安宁。
这两个方面相互渗透,体现了晚明的审美趣味,既有典雅又有庸俗。
此外,这两个层次的兴趣指向真实,忠实于身体和精神的真实感情。
(二)现代东方的生活美学进入新世纪,中国当代美学的前沿与国际美学的前沿正日益同步。
当代中国美学正在完成新的创造性转化与创造,这就是以“生活美学”为核心的当代中国美学本体论。
前国际美学学会会长阿诺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认为,“几十年来美学研究的范围急剧放大,不仅仅意味着美学拓展出更大的包容性,还标志着美学研究从‘物体之美’转移到‘经历之美’的方向上来,美学成为解释日常生活的美学。
”[1]随着生活美学研究的全面兴起,中国本土杂志也纷纷推出了关于“生活美学”的专栏。
2004年底,《文艺争鸣》杂志在第六期推出了题为《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命论》的讨论专栏,发表了八篇文章,开辟了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题的学术讨论。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文之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文之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155a2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7.png)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文之美-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古典生活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
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不仅包括绘画、音乐、诗词等艺术领域,还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服饰、居住等方面。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强调对自然、人文、艺术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在古代中国,人们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体验到美的存在。
因此,在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生活与艺术是相互交融的,追求美的目标贯穿于日常的方方面面。
古典生活美学的核心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和谐感。
中国人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美,通过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来实现情感的宣泄和升华。
古典生活美学强调审美的主观性和即时性,追求的是那种身心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定义和核心要点,并总结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将展望古典生活美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对现代生活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对古典生活美学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操。
古典生活美学不仅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更是培养良好生活态度和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快节奏、功利主义的社会中,古典生活美学给予我们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角度,提醒我们关注内在的美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汲取古典生活美学的智慧和启示,我们可以过上更加充实、满足和有意义的生活。
接下来的部分,将对古典生活美学的定义和核心要点进行详细的探讨和阐述,以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领略这一独特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框架,它对于文章内容的合理呈现和读者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展现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文之美: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中国古典生活美学进行概述,介绍其起源和发展的背景。
同时,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结构和目的,旨在通过探讨古典生活美学的定义和核心要点,以及总结其重要性与展望未来发展,来展示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魅力和价值。
生活美学的心得
![生活美学的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75b1c8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f.png)
生活美学心得
生活美学,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看来,生活美学就是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品味,是对美的追求和欣赏。
首先,生活美学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
有时候,我们过于匆忙,以至于忽略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
我开始慢慢品尝食物,用心感受其味道、口感和香气,而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
我开始用耳朵去聆听周围的声音,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色彩和形状。
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美,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欣赏。
其次,生活美学让我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
我开始选择那些能够带给我美好感受的东西,无论是食物、用品还是环境。
我不再盲目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精神的富足。
我开始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无论是做饭、打扫还是整理,都力求做到最好。
我发现,这样不仅能让我的生活更加精致,还能提升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最后,生活美学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关系。
我开始意识到,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是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开始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去分享他们的喜
悦和忧伤。
我发现,这样不仅能让我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还能让我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
总之,生活美学是一种态度和方式,它让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通过关注生活中的小细节、注重生活的品质和珍惜与他人的关系,我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以小见大——浅释生活美学
![以小见大——浅释生活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bb614d33687e21af45a9fa.png)
意义等直接安放在人 类感性 的、 具体 的、 生动的 日常生活之 中。本文从食之 美、 衣之 美、 住之 美和行之 美四个 方面对生活美学作初 步的描述 , 在生活 中感受无所 不在 的美。 关键词 : 生活 美学 ; 食之 美; 衣之 美 ; 住之 美; 行之 美 中图分类号 :0 J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 编号 :0 5 5 1 ( 0 0)9 0 9 — 2 A 1 0— 3 22 1 0 — 0 3 0
了这 种 情 感 。 三 、 活美学之“ 之美” 生 住
然的一饮一食 , 于其 中我们 品得 出生命淡淡 的味道 , 有一些特
别 的感 动 。 ( ) 下来, 会“ ” 二 慢 才 味 出美
上世 纪 3 代卓别林 的 电影 《 0年 摩登 时代 》 中对 工业时代 多有讽刺 。比如工厂为 了让员工缩 短吃饭时间获取更多剩余 价值 , 计出一种“ 设 吃饭机器 ” 员工坐在 工作 的地 方 , : 机器把
二、 活美学之“ 之美” 生 衣
、
生活 美学 之 “ 之 美 ” 食
关 于 “ ”字的起源——或者说 中国古代 审美 意识 的起 美 源 , 了“ 除 羊大为美 ” 的解释外 , 萧兵《 楚辞审美观琐记》 中提出 了“ 羊人为美 ” 的说法 , 李泽厚 、 刘纲纪也表示认 同。 李泽厚 、 刘 纲纪指出 , 甲骨文 、 文看 , 为“ ” 从 金 认 大 是正面双臂侧举 、 两腿
庖 丁 为 文 惠君 解 牛 , 之所 触 , 之 所 倚 , 之 所 履 , 之 手 肩 足 膝
所畸 , 砉然响然 , 奏刀鹾 然 , 不 中音 ; 于桑林之舞 , 中经 莫 合 乃
首 之 会 … …彼 节 者 有 问 , 刀 刃 者 无 厚 ; 而 以无 厚 入 有 间 , 恢 恢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5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3c26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3.png)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5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5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范文第1篇这个周末,我算是闲置下来了,也和庄里的人一起站站街头儿,说说话儿什么的。
在我们农村,冬季取暖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取暖问题,由于老年人大都体质微弱,不能从事劳动,所以他们农历的九月份,晚上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就觉出冷了,我们年轻人却浑然不觉,时令到了大雪的节气,俗话说,大雪不封地,过不了三两日,也就是说,到了干冷干冷的时候了,西北风刮着光树枝吱吱的响,地上的小石子和尘土会被西北风旋起来甩出很远很远,那小石子再滚落到地上会发出嘎啦嘎啦的响声,真是到了嘎嘎冷的日子了。
在这样寒冷的日子里,老人们如何过冬呢?那就需要一些取暖设备了。
一种是暖气取暖,这是一些富有的人家可以做到的,他们有钱可以买来煤炭烧。
一种是空调取暖,这是年轻人可以办到的,他们也是自己能挣钱,不怕花的一类人家,好处是时间不会太长,用电也不会太多。
更多的是火炕取暖,这个火炕取暖在我们北方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我这里说的就是在为了火炕取暖而供应薪火的过程中发觉了的美。
俗话说,辛苦的人早逝。
这也是大实话。
村里那些个过了七十的人中,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能够顶天立地,为家庭和村里办过大事的人大都不在了,他们可能是劳累过度,早早地患上了重病,后来治不了就病逝了,他们的贡献的确很大,例如,我们村的搬迁就是一些去世了的人主持搬迁的,幸福了后来人,办事的人却去世了。
将孩子送入城市上学,工作,成家立业的人,自己去世了,孩子生活在了美妙的城市。
这就迎合了上面的那句话,辛苦的人都去了,剩下的福就被后人享了。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自己也无能,甚至连个媳妇也去不上,有的是失去了丈夫,孩子也不在身边的人,有的是生病导致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久而久之,他们成了与世无争的人,就这么甘居人后的活着。
这类人成了我交往的伴侣,我可以拜托他们给家人送个口信,他们会告知我那里的草好拾有好烧,村里的一些事情我也是有意无意的从他们的口中得知。
工业产品中的生活美学
![工业产品中的生活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30078226fff705cc170a60.png)
工业产品中的生活美学作者:尤跃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03期摘要:信息化环境下,信息共享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业化社会转变为信息化社会,在“多元价值观”以及互利互通连接下,信息技术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文化、艺术、经济和技术也带来了改变。
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大环境的变迁中也必然将影响到设计语言和设计思潮的创新。
从现状看,工业产品更多的扮演者功能性工具的角色,其背后的美学价值并未得到凸显。
该文就对当下工业产品设计展开分析,探讨工业产品对于“生活美学”的积极应用,推进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美学审美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249-02工业设计作为产品升级换代和设计创新的有效手段,对产品成品的价值意义重大。
在快消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工业产品全部被冠以“实用、便宜”的要求,从台灯到电视,从建筑物到汽车,从服饰到家具,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工业文化内涵没有足够深度的认识。
十九大召开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发展轨迹从贫困时代到温饱时代、小康时代,“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物质极大丰富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矛盾也在日渐突出。
1 生活美学1.1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生活美学“真正的哲学总是体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审美化是在消费社会中出现的、生活与艺术相互渗透、艺术与社会生产联姻的现象。
回顾老祖先们的生活智慧,其中就有“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理解。
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都表现出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他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记载于作品中,将生活上升到美学高度,指出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生活与审美的关系,先秦时期孔子欣赏闲适惬意的生活、庄子向往远离功名世俗而逍遥超脱的生活,魏晋时期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受到追捧,唐宋时期白居易提出“中隐”的生活观,苏轼以清欢平淡的生活意趣在逆境中安顿身心,对生活应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与心境、什么是有品位与格调的生活,是生活美学的终极奥义。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https://img.taocdn.com/s3/m/a27944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d.png)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和观念,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美学的思考和体会。
让我们来谈谈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在日常琐事中注入美学的观念和精神,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审美化生活,比如家居环境的美化、饮食的美化、穿着的美化等等。
在家里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者装饰画,让家的环境更加雅致和温馨;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搭配的精致,让每一餐都成为一场美食盛宴;在穿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时尚的衣服和配饰,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时尚和大方。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审美生活的日常化也是生活美学的一种体现。
审美生活日常化,就是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去感知美、追求美,让审美的观念和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可以养成每天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或者阅读一篇优美文章的习惯,让自己不断地感受美的存在;可以在日常的交往中,注重言行举止的优雅和谦和,让美成为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可以在工作学习中,追求品质和创新,让美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审美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修养,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可以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地追求美、感知美、实践美,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丰富和多彩。
美无处不在作文(精选25篇)
![美无处不在作文(精选2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a4df0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9.png)
美无处不在作文(精选25篇)美无处不在作文1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很少有人发现美;只要我们有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找到美,并感受美,感受美带给我们的幸福和享受!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美无处不在:春有生机盎然的美;夏有热情奔放的美;秋有成熟稳重的美;冬有含蓄内向的美。
惊雷的美在于它炸重叠的乌云;绿芽的美在于它冲毁了寒冬的镣铐;泉眼的美在于它捧出了心底的诚意;果实的美在于它奉献了金色的丰收……大自然的美总是那美丽动人,令人神往。
而生活中的美更发人深思,催人上进。
在背上刺下“精忠报国”是岳飞的美;过五关斩六将是关羽的美,斗酒诗百篇的李白的美;弯弓射大雕是成吉思汗的美;空城抚瑶琴是孔明的美;风雪山神庙是林冲的美……生活中的美能使人奋进,而文章的美更令人遐想……文章内容清晰自然是美;情节曲折惊险是美;文字朴实流畅是美;风格细腻柔婉是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形式美;“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成就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是意境美……美从你智慧里提取,美从你进取中升华,美从你勤劳的双手中放飞!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就会感到……美,无处不在。
美无处不在作文2校园里,马路上,有很多种的美,只要你仔细的去观察,就会发现,美无处不在。
今天中午,下课铃一响,还没等老师同意吃午餐,同学们早就像饿狼一样飞奔出教室,去拿汤和饭了。
我刚想走出去盛汤,忽然看见了一个人,独自在排课桌椅。
原来,同学们在奔跑的过程中把桌子、椅子给撞歪了。
他先从第一大组排起。
只见他弯下腰,看了看地下的线,再把手伸出来,抓住桌子一移,课桌排好了,他又走到椅子旁,把椅子推了进去,一组课桌椅就排好了。
他排完了一组,接着又去排第二组,第三组……排完了49组课桌椅,他已经是挥汗如雨了!这时一位同学走了进来,看见了如此整齐的课桌椅,不由得惊呼:“哇,多么整齐的课桌啊!是谁排的呀?”大家都莫名其妙。
这时,我看见他坐在座位上,微笑着环顾四周。
有关于慢的作文
![有关于慢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da1492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7.png)
有关于慢的作文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切都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键。
走路要快,吃饭要快,工作要快,仿佛慢下来就是一种罪过。
可我却觉得,慢,有着独特的魅力,是一种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美学。
就说走路这件事吧。
我有个朋友,那走路速度快得像一阵风,每次跟他一起出门,我都得小跑着才能跟上。
他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目标明确,直冲着目的地去,沿途的风景对他来说就像是毫无意义的过场动画。
而我呢,我喜欢慢慢地走,像个悠闲的漫步者。
我会去看路边新开的小花,那花瓣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晶莹剔透得像一颗颗小珍珠;我会注意到街边小店新换的招牌,想象着店主在背后的故事;我还会和路边晒太阳的小猫小狗打个招呼,看它们慵懒地伸着懒腰,那模样仿佛在说:“看你匆匆忙忙的,多累呀。
”在慢走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细致入微的美,每一个小细节都像是生活给予的小惊喜。
吃饭也是如此。
现在很多人吃饭都像打仗一样,匆匆扒拉几口就完事,好像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这个任务。
我见过有人在午餐时间,一边盯着手机屏幕,一边机械地往嘴里塞食物,也不知道吃进去的是啥滋味。
我就不一样啦,我吃饭可慢了。
我会先仔细地观察食物的颜色搭配,那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像是一幅艺术品。
然后,我会慢慢地品尝每一口食物的味道,感受米饭的香甜,蔬菜的清爽,肉的醇厚。
有时候一道好菜,我能吃上好半天,边吃边在心里感叹厨师的手艺。
这慢慢吃的过程,不仅是对美食的尊重,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再说说工作吧。
大家都觉得工作要高效,要快马加鞭地完成任务。
可有时候,慢一点反而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曾经有一次写一篇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我心急火燎地想赶快写完,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毫无生气。
后来我干脆放慢了速度,重新思考文章的结构,慢慢地琢磨每一个用词。
我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深入了解相关的主题,就像一个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里缓缓前行,不放过任何一个有趣的角落。
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这让我明白,工作中的慢不是拖延,而是一种精心打磨的过程,是对品质的追求。
高中语文作文:有关“学会审美”话题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
![高中语文作文:有关“学会审美”话题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2eb7bd3cc7931b764ce1551.png)
高中语文作文:有关“学会审美”话题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江苏省如皋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说:“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懂得审美是幸福的源泉。
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说:“现实很骨感,我们的生活‘三点一线’,哪有美感可言?”也有的同学说:“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无论学习多忙,我都要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还有的同学说:“追求美是一种小资情调,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是中学生,首先要想好一日三餐!”结合材料内容,请你以学生的身份,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思点拨】这个作文材料由两段话组成,核心概念是“审美”,旨在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识,学会审美。
第一段话以吴冠中的名言提醒学生,“美”比“知识”更重要,进而说明审美的实质和懂得审美的意义;要求考生围绕“懂得审美”进行阐释与分析。
第二段话是三个同学有关审美的观点:第一个是“学习生活无美感论”,事实上,学习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本身就是一种美。
遑论神秘浩瀚的知识海洋、丰富多彩的校园风光、个性各异的亲人老师同学等审美对象。
“学习生活无美感论”实际上是忽视了审美主体对美感的挖掘和追求。
第二个是“打扮就是审美论”,这是对审美理解的狭隘化。
诚然,审美与个人打扮有共同的部分,但个人打扮只是审美的一部分,审美要比外在形象更深广,更有精神力量。
第三个是“向美乃小资情调论”,审美需要生活的仪式感,因为审美需要生活的“小确幸”,审美需要关注生活细节,审美需要优雅地生活。
小资情调是具有一定的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人具有的生活态度;相对而言,小资情调更需要花费与开销,而审美只是需要生活的仪式感,而仪式感并不需要过多的花费与开销。
全新生活美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全新生活美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cdbcb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2.png)
全新生活美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概述:全新生活美学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追求简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旨在重塑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渴望摆脱过度消费和物质浪费的困境,追求一种更加有意义和持久的生活方式。
全新生活美学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诞生的。
在全新生活美学中,人们将注重精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他们不再被物质的标志和虚荣心所左右,而更加注重品质和实用性。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全新生活美学还强调对待物质的态度,鼓励人们关注物品的背后故事和生产过程。
与此同时,全新生活美学还强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环境的破坏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人们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关注环境的可持续性。
全新生活美学不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社会的责任。
通过提倡全新生活美学,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全新生活美学也激励着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未来,全新生活美学还将继续发展和壮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呈现和实现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突破,让全新生活美学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引领人们朝着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综上所述,全新生活美学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它以重塑生活态度、追求简约与美学、关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原则。
通过追求这种生活美学,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社会和地球做出更多的正面影响。
在未来,全新生活美学还将继续发展和壮大,成为人们追求幸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2. 正文2.1 重塑生活态度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态度,以追求全新生活美学。
周作人散文中的日常生活美学研究
![周作人散文中的日常生活美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93a2e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f.png)
周作人散文中的日常生活美学研究周作人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描绘了大自然、贫穷、乡土等感性主题,具有浓厚的民族、社会色彩,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美学研究,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其中,周作人着重描写日常生活,从一种深刻、审美的角度,将穷苦生活描绘得精彩纷呈,正如他自己所言:“表就是实,激发着民族灵魂深处的审美愉悦和自由激情”,这就是他实现了日常生活美学的一个关键点。
日常生活是一种在大自然的精神氛围中平静的幸福,它是对朴素之美的理解和陶醉。
周作人的散文中,充满了描写大自然风光的情节,他善于把素描技法运用到描写大自然的文字当中,把旷野的原始美和清新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宛若让人陶醉在其中。
他把诗意浪漫的笔法用到了生活中,融入了对于日常生活的写照,把普通的尘世中找到美丽。
譬如他用曼妙的笔触,勾勒出家乡荒野燕子沟上古老的石头,和日出时分河流里绽放出来的彩虹,以及牧羊人眼中落日西河的迷人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穷苦的生活也是周作人散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从人性的角度,用他的散文把握它的历史关系,揭示它的社会现实,把它的苦难和希望一一呈现,以及把它的普遍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它的审美性在他的散文当中也受到了充分的重视。
他把穷苦的生活中的小细节和细微的情感通过他的文字施展得栩栩如生,他把稚嫩的童真、落魄放浪者的苦难、贫穷中寒窗下学子们的辛勤努力、乡野中隐秘的爱恋以及农夫们苦干的生活节奏,缀点在他的文字中,让原本扎之厚厚的苦难里,竟感受到了一种审美的欢乐与浪漫的情怀。
实际上,周作人的日常生活美学不仅涉及到大自然和穷苦,而且更多的涉及到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更为深刻的主题,他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把日常生活里各种人物、事件、物件,都变成了审美的对象,而不仅仅是作为文学叙述的过程。
他描绘出来的家乡,把拙政园里的树木、百花、乡野少女以及充满乡野特色的画卷、新郎新娘,这种乡野文化也被他以审美的视角重新构筑,使得日常生活的普通成为审美的美。
《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阅读训练及答案
![《生活美学:为生活立“美之心”》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1d71af5335a8102d220ff.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得以兴起的历史背景。
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好生活”,另一个是“美生活”。
生活美学就是要以“美生活”来提升“好生活”,并在人民大众中倡导生活美育。
西方美学曾经更关注艺术,东方美学却早已聚焦生活,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本身的美感。
中国生活美学就可以代表东方生活美学的传统,这种传统是一种始终未断裂的生活传统。
这里的“生活”,乃是中国人自己的生活;这里的“美学”,也是中国化的美学。
何谓“生活”?在汉语的语境里,“生”原初指出生、生命以及生生不息,终极则指生命力与生命精神,但根基仍是“生存”。
“活”则指生命的状态,原意为活泼泼的,最终指向了有趣味、有境界的“存在”。
白天劳作、夜晚睡眠、呼吸空气和享有食物,这些都是人们要过的日子。
然而,人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追求“存在感”。
中国人所理解与践行之“生活”,所言说的就是鸢飞鱼跃那般的存在,有着鲜活的内涵与践履途径。
何谓“美学”?美学这个词在西方原本就是感性的意思,美学作为学科之本意就是“感性学”。
但在中国,却将“感”学之维度拓展开来,进而将之上升到“觉学”之境,而这“感”与“觉”两面恰构成“不即不离”之微妙关联。
因此,中国的美学,就不仅是西学的感性之学,而且更是一种感性之智。
中国古典美学家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
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由古至今,中国人皆善于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去发现“生活之美”,享受“生活之乐”。
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就在于将过日子过成“审美生活”。
此种原生态的生活美学传统,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活艺术:从诗情画意到文人之美,从笔砚纸墨到文房之美,从琴棋书石到赏玩之美,从茶艺花道到居家之美等,都属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拓展疆域。
生活美学书
![生活美学书](https://img.taocdn.com/s3/m/caf43e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8.png)
生活美学书
生活是一本美学书,每一个人都是它的作者。
在这本书中,我们记录着自己的点滴,描绘着自己的人生。
生活美学书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书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生活美学书中的每一页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情感。
有的人的生活美学书中充满了欢乐和幸福,有的人的生活美学书中却充斥着挫折和痛苦。
但正是这些不同的故事,让生活美学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生活美学书中的每一篇故事都是值得我们品味的,每一个人都在书中追寻着自己的美好。
有的人在书中写下了勇敢和坚强,有的人在书中写下了温柔和善良。
每一个人都在生活美学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书中的每一页都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生活美学书中的每一行文字都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个人都在书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美学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和珍视,因为每一个人都在书中创造着自己的美丽。
生活美学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书中的主角,每一个人都在书中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我们应该珍惜生活美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让我们一起在生活美学书中书写着自己的美好,让每一页都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生活美学书是我们共同创作的杰作,让我们一起为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吧。
生活美学期末总结
![生活美学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fc6b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1.png)
生活美学期末总结生活美学是一门以生活为出发点,以美为目标的学科,通过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旨在增强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在此次的生活美学课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并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下面我将从课程内容、实践体验和个人感悟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课程内容方面,生活美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多样。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念和观赏方式。
通过学习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们对美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同时,课程还介绍了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电影等)的审美特点和欣赏技巧,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现和欣赏艺术中的美。
其次,实践体验方面,生活美学课程注重实践,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提高我们对生活美的感知能力。
我们参观了当地的艺术展览,参加了绘画和音乐欣赏的工作坊,亲身体验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制作和欣赏过程。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生活环境设计和美学日常的实践项目,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提升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质。
最后,个人感悟方面,通过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感受,就能从中发现无限的美。
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
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美学的眼光去欣赏身边的事物,发现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发现了普通中的特别。
我开始更加关注细节,品味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满足。
同时,生活美学还培养了我对美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和设计的实践,我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艺术带给我的愉悦和满足,也发现了自己内心更深层次的需求和追求。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生活中创造更多美的价值。
总结来说,生活美学是一门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的学科。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
![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9b9e1d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4.png)
第37卷第5期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37N o.5 2020年9月J o u r n a l o f S u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S e p.2020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李斌(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周瘦鹃不但在文艺美学上继承了明清温婉曼妙的文艺旨趣,而且在生活美学上衔续了明清典雅精致的生活情趣㊂他的家庭生活美学主要由孝上重亲㊁勤力有为㊁夫妇尊爱㊁常随相伴㊁和合待人与家居风雅等方面构成㊂周瘦鹃是 鸳鸯蝴蝶派 的主要代表,在当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㊁举国致力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其家庭生活美学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㊂关键词:周瘦鹃;家庭生活美学;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K8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262(2020)05-0061-07周瘦鹃(1895 1968),原名祖福,字国贤,笔名怀兰室主㊁紫罗庵主人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㊂当下学者研究周瘦鹃时多关注其 锦绣文章 编场奇才 影坛圣手 等面向,而对其家庭生活美学的关注并不多㊂自古以来, 家本位 的文化传统在中国社会占据着重要地位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肌体的健康㊁稳定及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家庭细胞维持和决定的㊂[1]周尚义认为,家文化是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家庭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家产为物质基础,以家庭关系为纽带主体,以家法㊁家规㊁家训为行为制度规范,以奉孝守礼㊁诚实守信㊁勤俭持家㊁律己助人等为基本精神,包含了家庭器物文化㊁精神文化㊁制度文化和关系文化等内容㊂[2]笔者所提的家庭生活美学与家文化的概念类似,有些地方更偏向于生活与审美层面,是关于持家养家㊁家庭礼仪风度㊁人情交往㊁情感生活㊁家庭环境设计㊁家庭教育等方面观念的集中表现㊂何谓生活李泽厚的定义是: 一切既定的程序㊁结构㊁逻辑以及语言㊁思维都是从这个 合理性 的活生生的经验生活中涌现和产生出来的㊂ [3]美学则是一种世俗人情㊁生活享受㊂[4] 传统美学总是将美学经验一味地视为超日常经验,而生活美学则是立足日常经验㊂ [5]16由此,日常生活本身的美学价值得到了发现和张扬, 这个维度直面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美学并不仅仅被视为是超日常的,它同样也是依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轨迹的 [5]14㊂由是观之,对生活美学的研究不但没有过时,并且因其与大众文化㊁媒介的紧密联系而获得了新的意义㊂大致来说,生活美学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回到生活世界的 本体论美学 [6];二是关于生活的美学,主要包括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审美和艺术的美学,如服饰美学㊁饮食美学㊁建筑美学㊁休闲美学等㊂[7]在生活美学视域中,文人的生活美学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㊂生活不仅展现了文人的独特价值,而且为文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成为他们艺术表现的对象㊂文人和生活美学的关系是折射中国文化的演进与变迁情状的窗口㊂家庭生活美学属于生活美学的分支㊂近代以来的殖民侵略㊁社会动荡㊁经济发展与政治转型对文人的生活美学产生重要影响㊂其中,江16*收稿日期:2020-02-19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周瘦鹃生活审美艺术研究 (2019S J A1252)作者简介:李斌,男,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传媒文化研究㊂南地区滥觞绵延的典雅精致的生活美学传统虽遭阻折却并未中断,在近现代通俗文人 鸳鸯蝴蝶派 那里得到了顽强延续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在18851935年的人口统计中,非上海籍人口平均占上海总人口的80%㊂这些移民中,江苏的人口占有很大比例,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战争重创了江浙一带的社会经济,江浙一带的人们为逃避战争涌入上海㊂上海并非周瘦鹃的原籍,他的父亲一代是从苏州移民到上海的㊂周瘦鹃父亲工作的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是典型的近代化企业㊂因此,周瘦鹃出生的家庭和上海对外开放㊁民族企业竞争发展的近代化进程紧密联系,是由城市产业工人㊁职员等新市民构成的无数新家庭之一,其中含有明显的现代化特质㊂周瘦鹃既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的家庭观念,也由于传统家文化的影响并未表现出对旧家庭观念的批判,从而展现了 以家为本 家庭至上 的传统观念向 以人为本 个人和家庭兼顾 的现代观念转变的轨迹㊂对周瘦鹃家庭生活美学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周瘦鹃的精神风貌㊁审美韵味和人格气质,以期找到提升现代家庭美好生活幸福感的途径㊂一㊁孝上重亲从某种意义上说,孝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㊁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㊂[8]民国时期社会的转型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向当时的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家庭究竟是以宗法来维持威严,还是以平等与爱来维系和睦?周瘦鹃的答案是后者㊂这种家庭观念的转变包含了现代性的成分㊂平等化㊁平权化的家庭关系和扁平化的移民家庭结构的出现为这种家庭观念的转变提供了条件㊂在周瘦鹃出生的家庭中,母亲是领导家庭摆脱贫穷的奋斗者,因此母亲与周瘦鹃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㊂父亲在周瘦鹃六岁时去世,家里全靠母亲和外祖母勤苦劳作来支撑㊂周瘦鹃多次对子女提到自己的母亲,言语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这十年来虽因祖母和母亲早已离开了人间 已废止了一些没有意义的旧俗,但仍保留了一小部分,作为家庭里欢度春节的小小活动,大家辛勤劳动了一年,聊以自娱,似乎是无可厚非的㊂[9]27周瘦鹃说自己每天 黎明即起 ,总是到母亲的遗像前 叫一声 妈 , 接着敬上一支好香烟,二十年如一日 [9]47㊂周瘦鹃在私塾读书的时候,他的兄长已进厂工作,60多岁的外祖母和11岁的妹妹葆贞做女红养家㊂他还有一弟因家贫而被送寄㊂兄长去世后,周瘦鹃专作‘哭阿兄“一文,称 我这饱经忧患的一颗心,怎能禁得下这重大的打击 [10]㊂在这个家庭中,周瘦鹃感到的不是家之压抑,而是家之真情,这是他孝上重亲的心理动力㊂正如范伯群所言:正因为有这样的家庭背景,周瘦鹃对母亲守节抚幼的感恩连锁地遍施于对其他节妇 的尊敬 成了他作品理直气壮反复宣扬孝道的动力㊂与其说这是儒学的熏陶,倒还不如说是苦难家庭生活炮烙的深深印痕㊂[11]与 五四 知识分子抛弃的 旧家庭 不同,周瘦鹃出生的家庭显现出受近现代工业化影响而产生的现代性因素㊂在周瘦鹃母亲的带领下,家中每个成员都在为全家的幸福奔波努力,他们共同参加劳动以维持家庭生计㊂平等互助㊁共同为家庭的生计付出辛劳的做法以及弥散其间的爱,体现了有别于传统男尊女卑㊁长尊幼卑的现代性家庭关系㊂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中,周瘦鹃建立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人生理想与道德操守㊂二㊁勤力有为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㊂孔子曰 执事敬 事思敬 修己以敬 ,主张人要勤勉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㊂朱熹说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 ,强调敬业中的专注与坚守㊂对周瘦鹃来说,敬业是为了更好地养家㊂他称自己是 文字劳工 :吾们这笔耕墨耨的生活,委实和苦力人没有甚么分别,不过他们是自食其力,吾们是自食其心罢咧㊂[12]这种敬业意识的背后关联着周瘦鹃的家本位意26识与家庭责任感㊂在周瘦鹃出生的家庭中,年长者和年幼者都为了生活而奋斗,其最大的任务不是巩固宗法秩序,而是寻求摆脱贫穷的机会㊂母亲㊁兄长对家庭的付出为周瘦鹃上了重要的人生课,培养了他对待工作的勤恳理念与认真态度㊂从1911年到1931年,小说周刊‘礼拜六“和‘小说画报“每期皆登载他的一篇小说㊂他在‘礼拜六“‘申报㊃自由谈“‘游戏世界“‘半月“‘良友“等报刊担任主要编辑,主编‘紫罗兰“杂志,编辑了十多本书㊂许廑父说他 平生无嗜好,每日治事,至15小时 [13]㊂后来周瘦鹃之所以对人生第一笔16元的稿酬以及靠翻译作品挣得400元酬劳以支付自己婚礼费用的经历念念不忘,是因为其中不仅有才华被承认的喜悦,而且有终于可以赚钱养家的快乐㊂周瘦鹃不但在单位极为繁忙,回到家里也勤勉伏案,笔耕不辍㊂女儿周全回忆道: 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 每到晚上总在灯下不停地写㊂ [9]303周瘦鹃并不是一个 掉进钱眼的人 ,而是一个要养一大家子的人,他的敬业背后是对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责任,他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对家庭之爱的一份宣言㊂这种热爱写作㊁勤勉敬业的家风深深影响了周家后人㊂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㊁勤勤恳恳㊁本本分分,而且对周瘦鹃那些用来勤勉养家的作品十分珍视,视这些作品为家庭的财富和骄傲㊂新中国成立后,周瘦鹃曾应香港‘文汇报“稿约写了不少文章㊂这些文章被女儿周瑛细心搜集下来寄给父亲㊂周瑛在信中说: 一连读了父亲的几篇文章,心中非常高兴,又觉得万分光荣,因为我有一位伟大的父亲㊂ [9]83周瘦鹃的大儿子周铮不但是园艺专家,而且写了一手漂亮的园艺散文㊂周瘦鹃主编的‘乐观“每期都刊登周铮讨论园艺的文章,包括‘冬季的园艺作业“‘秋季的园艺作业“‘盛夏流行的蔬果“‘岁朝清供“‘庭园秋色“‘夏季的园艺作业“‘夏之晨的花市“‘新梅谱“‘儿童园艺与良好公民“‘春季的园艺作业“㊂周铮对写作的兴趣与其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㊂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父亲身边度过的㊂这一时期,周瘦鹃在上海文坛声誉鹊起,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㊂周铮经常接触到父亲的作家朋友,感受父亲伏案躬身的勤勉,并且得到父亲的教诲与指导㊂中华民族自古有家训㊁家风和家文化㊂家文化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家文化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和后人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㊂ 后人对周瘦鹃勤勉养家的文化理念的认同,体现了周瘦鹃的家庭教育之成功与家风之清正㊂三、夫妇尊爱随着生产方式的变更,妇女解放与 家庭革命 的呼声高涨,累世同居的父权制家庭及其伦理道德日益遭到人们的抨击,一夫一妻㊁人伦平等的新式家庭成为理想的家庭模式㊂[14]现代家庭关系的重要特征是 更注重个人,从而使家庭关系日渐以夫妻轴心代替亲子轴心,婚姻当事人更看重夫妻双方的横向互动和感情交流,更崇尚平等㊁自由㊁开放的两性关系 [15]㊂因为需要共同劳动和谋生才能维系家庭生存,各成员之间的劳动能力㊁劳动机会都是相对均等的;所以家人虽然辛苦,但对自己生活方式㊁情感的决定权都在增加㊂在周瘦鹃自己的家庭中,这种变化就表现为互相尊重和敬爱的现代夫妻关系的生成㊂夫妻的相互尊重和敬爱是这个家庭和谐的前提㊂周瘦鹃对妻子的深厚感情于整个家庭的意义无疑是很大的㊂周瘦鹃的妻子胡凤君是近现代化家庭中 找回主体 的女性的缩影㊂胡凤君虽是小家碧玉,但思维眼界已非旧式妇女可比㊂她外形秀雅,待人得体,与周瘦鹃琴瑟和谐,夫唱妇随㊂有一次申园主人邀周瘦鹃观赛狗,周瘦鹃带上胡凤君,同去之友人还有 独鹤㊁石君㊁世昌诸君 ㊂胡凤君虽然平时 畏犬如虎,出行见犬,必绕道以避之 ,但她仍 意兴飚举 ,说自己 从此将不畏犬 [16]㊂这说明周瘦鹃社交活动时常带胡凤君,俩人一起玩得十分尽兴,由此也可证明二人感情之好㊂周瘦鹃与妻子的情感是在日常生活的相濡以沫中形成并巩固的㊂在1944年发表于‘紫罗兰“月刊的‘爱的供状“中,周瘦鹃回忆了自己与周吟萍的 紫罗兰之恋 ,在这些诗词的前面,他36写了一段长长的序言向胡凤君表白:我有一个很美满的家庭,母慈,妻贤,儿女孝顺,我就在他们的温情之下,过了二十年安定的生活,我很感激他们给予我无限的温情,才得延长了我的生命,不然,这烦恼的世界上早就没有我了㊂尤其是我的妻!凤君,真是一位标准的贤妻良母,委曲求全的体贴备至;我最初就没有瞒过她,在她过门后的第三天上,很坦白地把我的恋史和盘托出,她虽不免因爱生妒,可是对于我也渐渐地表示同情;而我对于她呢,早年在亲戚家遇见她时本已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单凭媒妁之言的结合,所以我是始终爱重她的㊂[17]胡凤君去世后,周瘦鹃娶了俞文英㊂他对俞文英也很有感情㊂俞文英陪周瘦鹃外出㊁游玩㊁看戏,同进同出,如影随形㊂周瘦鹃给女儿周瑛的信中写道: 我兴冲冲地拉着你继母赶到了苏州书场 , 到了元宵节边,我总是要到上海去走一遭的㊂这一次你继母有兴,伴着我同去 [9]211, 月明星稀,人天欢喜;我和你的继母急匆匆地赶往开明剧院 [9]19㊂没有什么比父母相爱更有益于子女们形成安全感和幸福感㊂周瘦鹃对妻子的爱是一个完整家庭该有的模样㊂周瘦鹃喜欢种在 紫兰小筑 里的紫罗兰,这种紫罗兰是可以供一家人欣赏和装扮恬淡生活的㊂相互尊爱的丈夫和妻子就是家里最美的紫罗兰㊂周瘦鹃的冲和淡泊㊁乐天知命㊁友善诚信㊁勤劳忠诚的家风也得以通过这种夫妇的深厚情感影响到每一个子女身上㊂四㊁常随相伴团圆文化是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儒家 团圆文化 之中,是东方式的㊁强大的 思亲 思乡 文化类型㊂青少年时的周瘦鹃一直与母亲㊁兄妹一起生活,成年后则和自己的家庭成员一起,绝少分离㊂即使1938年避难皖南时,周瘦鹃也是带着全家一起走的㊂他们在皖南一个偏僻的村落里吃起团圆饭:凤君多方张罗,东拼西凑,预备了七碗四碟一暖锅的荤菜素菜,一家九人,围坐在小圆桌上 虽没有甚么海味山珍,却也吃得津津有味㊂[18]周瘦鹃并非没有生活压力,但他总是尽量让生活变得有趣和生动起来㊂看着子女在家里玩耍,周瘦鹃说女儿周瑛:每逢春秋佳日,你总得像穿花蛱蝶一般,在花丛里穿来穿去㊂在春天,你摘了蔷薇花㊁玫瑰花,甚至木香花;在秋天,你摘了菊花㊁芙蓉花,甚至红蓼花,要你妈妈给你缀在丫髻上,得意洋洋地在你哥哥姊姊们跟前炫耀一番,他们还笑你是个痴丫头哩㊂[9]242女儿们常在周瘦鹃的注视下复习功课㊂周瘦鹃在给周瑛的信中回忆道: 当你在小学里读书的时节,不是经常跟你的两个姐姐 梅和杏,在这紫藤架下温习功课的吗? [9]161胡悦晗提到,上海知识分子的家庭生活绝大多数时光都用在构建外向型社会关系网络的书信往来与沙龙聚餐上,留给构建内聚型社会关系网络的私密时光则十分有限㊂[19]但周瘦鹃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 衣香鬓影 纸醉灯谜 的上海工作生活二十余年,虽然身边影星㊁舞星㊁歌星㊁女作家如云,却不为所动,家庭始终是他赖以依靠的港湾,在他身上能看到 重合轻分 传统的深深印痕㊂李文选指出, 重合轻分 的家庭结构的特点是,家庭成员之间保持着较强的血亲家族观念,讲究人丁兴旺,四世同堂,家庭成员间和睦谦让,这样可以形成家庭内部的长久的凝聚力㊂[20]与家庭成员长相为伴中体现出来的 团圆美 正是周瘦鹃超越于某些 新式 知识分子的地方㊂五㊁和合待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社会内部的和谐㊂古人深知群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除了秩序,还有协调与和谐㊂‘国语㊃郑语“云: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㊂ ‘史记㊃五帝本纪“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㊂ 贵和既是中国家庭成员间相处的原则,也是家庭内部与外部交往的原则㊂周瘦鹃对人和善,交游广阔,文化艺术界很多大师㊁大腕都是他的座上客㊂家庭成为周瘦鹃社46会交往之 和 的发源地㊂年轻时的周瘦鹃也有过脾气,如 五四 时期他被挤下文坛时曾心有怨气,试图反击排挤他的人,不过很快他排遣了怨气,回到工作中来㊂在上海工作期间,张大千㊁张善子等大师都是周瘦鹃的座上客,为了回礼,张大千寄寓网师园时也会邀周瘦鹃去看芍药㊂1943年,周瘦鹃携家人回了趟苏州 紫兰小筑 ,短短九天时间,家里就迎来送往了众多朋友㊂新中国成立后,周瘦鹃的家里也常洋溢着朋友欢聚的笑声㊂程小青㊁范烟桥是周瘦鹃家中常客㊂朋友们与周瘦鹃相处,并非因他长于辞令㊁善于饮酒或官居显赫,更多的是因他的个人魅力,如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㊁多情多感的同理之心㊁表里如一的人格气质,让人觉得他充满亲和力,容易接近㊂朋友交往中,周瘦鹃与人和善,不与人相争㊂据俞文英回忆:周瘦鹃同情困苦中的人,例如从前他有个同学死了爹妈生活没着落,想来苏州摆个饭摊谋生,又没本钱,跑来向周瘦鹃借,周瘦鹃与那个人并不熟,但不管自己家中正困难,甚至没钱开伙,还是先后两次借钱给他,虽说那人是个 呒亲头 (苏州话,意思是没有责任心),过后周瘦鹃还特地去看看他饭摊摆成了没有,摆在哪里㊂[21]苏州著名戏剧家王染野对周瘦鹃和合待人的性格记忆犹新㊂1957年,王染野因编写的‘铸剑“一戏 篡改 了鲁迅的作品,被戴上 右派 的 帽子 ,下放到苏州吴县黄埭公社下堡村劳动㊂在这种情况下,王染野去拜访周瘦鹃,周瘦鹃不但没有避嫌反而热情招待了他㊂王染野回忆道:我又一人踽踽凉凉地溜达进姑苏城中,悄悄地钻进周家花园,到爱莲堂上拜会周瘦老,周老为人厚道,绝无半点鄙弃我这编外之民 的意思,他先待以冰冻绿豆汤,后待以薄荷冰糖水,真是几口饮下,透体冰凉,但我在这冰凉之中,却尝到了古道热肠,也许就因为有了这类的热肠,才给了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才能活到如今㊂[22]由此可见,可靠㊁重情的家庭型性格正是周瘦鹃为朋友们喜欢的地方㊂六、家居风雅家文化中的器物文化指家庭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有具体形态的㊁看得见的东西,是家庭成员选择和创造的实物文化样态㊂[23]家居设计之美指的就是器物文化在人们精神上投影出的审美感受㊂周瘦鹃在上海期间搬了好几次家㊂1914年举家搬入黄家阙新租住宅,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居室环境:予庐在小西门外,虽无园林花木之胜,而地颇幽静,尚堪小住㊂右有田,左有荒冢,前有疏林数株,晓起推窗,叶色涧碧,窗帘上似亦带新采痕 晒台之上,植杂花多种,有紫蝴蝶㊁牵牛凤仙㊁鸡冠之属,听其生灭,不加灌溉㊂中紫罗兰一本,为友人小青所贻,予最爱之㊂经久不凋,叶叶常青㊂春来着一二花,亦殊疏落有致,幽馨所发,逾以兰麝,与书影相为妩媚,因以名吾书斋㊂至影事前尘,则吾知之,紫罗兰知之耳㊂[24]周瘦鹃家居之漂亮在朋友圈十分有名,以至有些导演拍摄电影会选用他家作背景㊂‘新人的家庭“的导演将周瘦鹃寓所作为外景地便可证明这一点:‘新人的家庭“轰传沪滨久矣,导演者任子矜萍㊂最先以剧情见告,心窃善之,又尝假吾武定路旧居之廊庑,摄入片中,作银行夫人之母家,跳舞场一幕㊂[25]这也使周瘦鹃首次 现身于银幕 ㊂1931年,36岁的周瘦鹃用积蓄在苏州买下占地颇广的 紫兰小筑 , 陆续建造了四间屋舍,并在庭院里 叠石为山,掘地为池 ,渐次搞起园艺来 [26]㊂1943年,张爱玲带着书稿来找周瘦鹃时,周瘦鹃已租住于上海西区星园路小弄94号公寓㊂从一开始的局促之房搬到后来的宽敞之宅,其间买入了属于自己的 紫兰小筑 ,家居环境变化的过程展露了周瘦鹃的家居美学化的观念㊂这种观念对周瘦鹃家居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㊂第一,周瘦鹃收藏的很多字画㊁金石㊁器皿装饰了内部家居环境,展现了古风神韵㊂周瘦56鹃长年收藏古玩,如古盆就收集了不少㊂抗战期间,他就在上海搜罗了不少古花盆,以致在当地的古董市场 薄负微名 ,商人纷纷把古盆售给周瘦鹃㊂如1943年5月19日,周瘦鹃去护龙街的兴古斋,从老板华仲琪那里购得古盆若干,其中六角形小瓷盆㊁海棠形小瓷盆若干,周瘦鹃称其 无足奇 ,只是上面的彩绘松菊图案还比较好看;另有一个豆青瓷五福杯,让他尤为喜欢㊂[27]日积月累,周瘦鹃手头有不下一百的古盆㊂其中有明代的铁砂盆,清代萧韶明㊁杨彭年㊁陈文卿㊁陈用卿㊁爱闲老人㊁钱炳文㊁陈文居㊁子林诸名家的作品,皆被周瘦鹃视为 传家之宝 ㊂[28]178摆放于家中各个角落的收藏品使得周瘦鹃的家里充溢着儒雅精致的古风神韵㊂第二,周瘦鹃种植的满园花草装饰了外部家居环境,展现了 生态天趣 ㊂周瘦鹃对花木的喜好众人皆知,说他 花痴 不为过,可谓 有花处就有瘦鹃,有瘦鹃处就有花 ㊂他在上海租房居住时就在晒台上种了各种花卉,其中尤以紫罗兰最动人㊂除此之外,他还把花搬入宅内,放于床头:一室如斗,小床位于中,不帷㊂床首有盆植蕙兰,兰方花㊂床左右有瓶,各植紫兰,妩媚如好女㊂盆兰夜发幽馨,与紫兰相氤氲,熏床,香拂拂绕衾枕间㊂清夜独眠,梦境俱挟香意,虽孤衾如铁,自饶逸韵㊂昔林和靖要梅,吾欲妻兰矣㊂[29]由此可见其对花之痴迷㊂新中国成立后,周瘦鹃在 紫兰小筑 种满各种花草㊂外孙李为民回忆道:儿童时代,我最向往的地方就是外公的花园㊂听母亲说,外公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把自己平时节衣缩食,二十多年卖文所得买下这个废园;陆续造了四间屋舍, 叠石为山,掘地为池 ,亲自栽下各种花草树木,把他一生的心血都经营在花园里,取名 紫兰小筑 ,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周家花园㊂我印象最深的是花园里的一草一木㊂从 爱莲堂 出来,一边是交相辉映的腊梅和天竹,另一边用太湖石垒起的小花台里孤洁的紫罗兰,还有一株不多见的大花木香㊂[30]很多友人来到周家都会为繁花所动,流连花丛,乐不思蜀㊂周瘦鹃曾在家多次接待日本艺术家访客,如日本岩波书店写真文库编辑部主任名取洋之助受邀赏花时,对一盆名为 秋江 的绿菊最为欣赏,还欣然摄入镜头㊂[28]32花木葱茏的家居环境是周瘦鹃热爱自然㊁品悟山水㊁讲究天人合一㊁追求率真的家庭生活美学的直观表征㊂七、结语周瘦鹃不但在文艺美学上继承了古人温婉曼妙的文艺旨趣,而且在生活美学上衔续了明清以来江南文人的生活情趣㊂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对其文学创作㊁思想活动都产生独特的影响,他的唯美文风㊁气质与其家庭生活美学是有关联的㊂他虽曾批评社会的黑暗㊁上海的堕落,但他小说里的情节构思㊁语言调度却隐含了家庭化倾向,没有对家庭伦理的颠覆与反抗㊂这一点和 新式 知识分子是不同的㊂后者主张欲革政治之命者,必先革家族之命,以其家族之有专制也 [31],他们猛烈抨击包办㊁买卖和强迫性质的婚姻,主张婚姻自由;猛烈批判封建贞烈㊁出妻与一夫多妻等观念和制度;主张婚姻家庭革命,更有激进者主张废婚毁家,提倡独身主义㊂[32]对待家庭的态度显现了周瘦鹃和 新式 知识分子的差异㊂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是在传统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他的身上能看见古代文人对待家庭生活的观念,如对美好生活的热忱㊁对家庭情感的尊重㊁对家庭环境的典雅化和生态化的追求等㊂他对妻子的深情㊁对子女的引导㊁对家居的设计等方面既体现了对传统家文化的继承,也吸收了诸多现代性的元素,显现了文学家㊁编辑家㊁翻译家之外的 家居者 的新形象㊂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带有浓厚的江南文化色彩:江南经济尤为发达,提供了家庭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之条件;江南技艺尤为发达,为家庭生活用具㊁用品之精美提供了技术支撑㊂江南文人的家庭生活美学的艺术底蕴之丰㊁文化内涵之厚,都深深影响着周瘦鹃的家庭生活美学㊂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周瘦鹃的文艺美学中,而且体现在家庭生活美学中㊂传统的家文化讲66。
品格_另类生活美学
![品格_另类生活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fe21f273169a4517723a3cc.png)
品格怎會是生活美學?王三呆(晃三),台灣中原大學榮譽教授幾年前,有一個專以公務員為對象的刊物,邀請我為他們寫一篇有關品格的文章。
我答應之後,在他們寄給我的邀稿說明中,我嚇然發現當期的主題定位為:「生活美學」,而其他撰稿人竟有幾位是常在報刊上出現的名家!這下子,叫我不知道如何下筆才好。
最為難我的問題是:品格怎會是生活美學?長久以來,品格和道德被綁在一起,被人撻伐,大概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在小學、中學時代「生活倫理」、「公民道德」課程的主題,而在那個成長中的歲月中,那些課程是被定位為只有乖乖牌的同學才會乖乖的聽的課。
大概就因為如此,想起品格這回事,我們不免會有「我做得勉強」,「你受到傷害」「他皺眉頭」的聯想,我們在中小學學到的那些品格不就是這樣嗎?那時,我剛好换了一个新的智慧型手機,厂商附送了一个很好用共享软件(Share Ware),依照通常的習慣,使用者可以免費使用这个共享软件。
但是软件製作者也提供一個付費註冊的機制,方便使用完整的功能,在這個軟體的說明文字中,我讀到這麼一段話:“After you register… , you will feel better.”〝Feel better?〞這兩個字的英文意思我不難理解,可是叫我用中文說,這可難倒倒了我。
為了找到一個貼切的譯詞,這兩個看來簡單的英文字可花了我好幾天的功夫。
最後,我找到自己認為最貼切的的說法應該是:「心安理得」。
就在這裡,我為品格會不會是生活美學找到了答案。
講究品格多半會吃點眼前虧,有時需要付上不小的代價,當然有些時候,堅持品格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對我來說,堅持品格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心安理得」。
所謂「心安理得」就是當新聞媒體又揭發一個新的弊案時,你我仍然可以安然睡覺。
「心安理得」就是有人因為你我的業務而受傷喪命,而我們可以無愧於心。
「心安理得」就是外面在訪查非法使用軟體時,我們可以坦然面對。
在我看來,「心安理得」是堅持品格最重要的理由,更何況,堅持品格,讓我們也日後可以很驕傲的對著兒孫說道:「那是因為當年你的阿公(嬤)的堅持與投入的結果」坦然與愉悅,不就是生活美學中最重要的元素嗎?不過,品格可不是那種只能看看玩玩,只能說說聽聽的生活美學,品格乃是可以在「工作職場」,「在客廳生活空間」以及在「獨處內室」具體實踐的生活型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美学】艺术!家!
刚去欧洲的人都非常不习惯那里缓慢的用餐速度,尤其是晚餐,因为台湾吃饭速度很快,大家都觉得应该快快了事。
可是那里的人可以餐前酒喝个老半天,讲很久的话;前餐出来又介绍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例如培根丝和别家有什么不一样,全都娓娓道来;然后接着跟你讲色拉,跟你谈这个汤,整个汤底是怎么样熬出来的……如果你是个性急的人,真会吃不下那顿饭,因为有可能花掉三四个小时。
但是如果你还记得我们所说的: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我们一再重复地说,忙就是心灵死亡,就是不要再忙了——你就开始有生活美学。
所以你可以现在开始一个礼拜至少选择一天,和自己的家人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
不一定是到很贵的大餐厅去,也可以一块商量:“我们这一餐怎么安排?我们怎样去做一顿我们喜欢的食物?”
我有时在周休二日时会在家里做一道菜。
将蒜切成很薄很薄的蒜片,加上橄榄油爆得香香的,用你的嗅觉感觉到它已经熟透了,这时放进切碎的洋葱,把洋葱炒到金黄色,洋葱的香味加上蒜爆香的香味……有些朋友大概已经知道我在做什么菜了。
接着把揉碎的月桂叶放进去,又有一种不同的香味飘出来……这时我把所有烫好、剥过皮的鲜红番茄切碎放进锅里,加水、加胡椒,我要做意大利海鲜汤。
这是我最近很喜欢做的一道菜,整个过程中我很快乐,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认识很多不同的植物:蒜、洋葱、月桂叶、番茄、胡椒,每一种的味道都不一样,混合在一起却共同构成一种气息。
尤其是把炉火调小,开始熬——我们用“熬”这个字,“熬”是小火慢慢去炖煮,所以这一锅汤会释放出最美的颜色和气味来,最后变成鲜红色。
我要谈的生活美学,是从这些过程去享受你的生命、去爱你的生活。
匆匆忙忙吃一顿饭的你,不会去爱你的生活;可是如果这样去准备、去享用一顿饭,你会爱你的生活,因为你觉得你为生活花过时间、花过心血,你为它准备过。
当然我们真的太忙了,不可能每一天都这样费工,我只是建议朋友:是不是有可能一个礼拜的两天,如周休二日那两天,或者一天,或者一餐,坐下来跟家人好好吃一顿饭,恢复你的生活美学,从吃开始。
跟大家谈生活美学,谈着谈着谈起我自己最近喜欢做的意大利海鲜汤,好像在讲食谱一样,可是我想也许不只是在讲食谱吧!
提到自己做菜的经验,只是希望跟大家分享生活里一些非常小、非常细碎、你不
容易注意到的快乐,好比我刚刚提到把蒜片爆香的快乐、把洋葱炒到金黄色的快乐、番茄被小火熬煮到释放出非常漂亮艳红色的快乐。
还有,把月桂叶揉碎以后,产生出一种非常特别的香味。
古代希腊为诗人戴在头上的桂冠,就是月桂叶子编成的,所以你在煮汤的时候,还会想到很多古代希腊的神话是人类多么久远的一个传统。
太阳神阿波罗曾经爱上一位美女叫达芙妮,但是达芙妮并不想跟阿波罗在一起,就拼命逃拼命跑,当然她跑不过太阳神,最后她的父亲就把她变成一棵月桂树。
所以西方有座著名的雕刻,是俊美的阿波罗怀抱着一位很美的女子,可是那个女子的头发和手指已经变成月桂树的叶子和树枝了……当你在揉碎月桂叶放入意大利海鲜汤的时候,你会有好多文化的联想。
(来源:品味四讲作者: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