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死如事生——陵墓雕塑》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陵墓雕塑,是指陵墓建筑中的雕塑部分。陵墓建筑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上有坟和祭祀建筑群;地下为墓室建筑。配合地面建筑陈设在不同位置的各种石雕和雕刻,为地面上的雕塑。地下雕塑,则是地下墓壁面上的石刻,砖雕的浮雕以及画像石画像砖等。

地面上的陵墓雕塑,最为常见。规模宏大,成就突出。

中国自秦汉以来,盛行厚葬。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灵魂升天,而且也能向生前那样继续拥有权力和享受豪华的生活。故帝王贵族生前不惜花费巨资修建陵墓,不仅在地下修筑巨大的墓室,有的还在地面上修豪华的建筑,而且在墓前设置显示地位与权利的石柱、石人、石兽等雕刻群。他们死后,还于墓中放置大量的随葬品和俑。由于统治者掌握一直垄断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物质材料,并派专人负责监制,所以包括陵墓地面雕刻和陵墓内的陶俑在内的陵墓雕塑集中体现了当时雕塑的最高艺术水平,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欣赏陵墓地面雕塑应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能力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性作品与艺术成就。

3、情感体验目标: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法学法】

讲解、比较、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安排学生就坐,稳定学生情绪,作好上课准备。

二、情境导入

(一)、出示生活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图片,提问:雕塑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回答:装饰环境、辟邪等。

(二)、中国古代雕塑的用途

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三)、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关于中国古代雕塑有三件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

原始社会晚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女神塑像,女神庙,祭坛遗址。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人文化遗址发现青铜头像和大批青铜人头像和青铜面具。

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陵发现八千多兵马俑。

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有过大型雕塑创作活动,也有创作硬质材料大型雕塑的经验。而这是过去没人知道的。

这样的雕塑外国有吗?学生回答:狮身人面像。

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有那些特点呢?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陵墓雕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死如事生──古代陵墓雕塑。

(一)、古代陵墓的形制

厚葬之风——天国景象、生前威仪、子孙孝道

上陵下墓:地面雕塑、和地下雕塑。

(二)、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特征

1、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庞大、风格最写实、艺术成就最突出的陪葬俑。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于陕西临潼西杨村南边,先后有三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葬坑。其中呈长方形的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13000平米,整齐有序地埋葬着6000余件兵马俑,人俑身高都在1.80—1.90米之间,雄壮威武,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从各坑的结构形制及所藏兵马俑的装备情况来看,一号坑象征以战车和步兵混合编组的主体部队,二号坑为弩兵、战车、骑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三号坑是统领一、二号坑的军事指挥部。他们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职能,又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的纪念。

说明皇陵和秦始皇身前是很相似的。

气势:个体数量的重复、布局排列

兵马俑的不同:个性、身份、地域、年龄等,说明——写实

秦陵出土的铜车马

2、秦汉陵墓雕塑的不同特点

比较它们的材料、做工等,学生觉得汉代的作品不好,请学生说说为什么?

学生:技艺不精湛。

3、西汉霍去病墓

赫赫军功,很有分量感。如何体现?是用陶吗?

霍去病墓起冢像祁连山,冢上立石,置石人石兽,以表示其生前的武功,这在陪葬墓中是一种特例。霍去病墓的石刻有象、牛、马、鱼、猪、虎、羊、“怪兽食羊”、“人与熊斗”和“马踏匈奴”等16件,作风浑厚朴素,雕刻手法极为简练传神,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而又保存完整的成组石刻,堪称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汉代保存了厚重,整体感与表达相一致。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

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写意夸张。

(三)、经典赏析

1、西汉霍去病墓的伏虎

2、说唱佣(为什么墓主人将他放在墓里呢?)——娱乐

3、昭陵六骏——爱国主义。加强民族情感的培养

4、唐代女佣——体现了唐代的什么审美观念?泱泱大国,端庄,仪态大方的一种修养。

5、唐三彩骆驼载乐佣

唐代低温铅釉陶器。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 150 ℃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 ℃烧成。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多数专家认为,三彩用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常带模印、刻画、堆贴、绘画等装饰,而更有特色的是釉面的彩色斑纹。按器物形态,可分为驼、马、俑等雕塑和盘、壶、罐等容器两大类,前者多造型准确生动,后者每器形规整周正。唐俑中出现了色彩绚丽的三彩俑,常见黄、褐、绿、白等彩,也有蓝彩或黑彩。

反馈秦——汉——唐的陵墓雕刻的特点

(四)、教师总结本课要点: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艺术特色及表现的内涵

课后拓展

以各种俑和墓室壁画、画像石等内容对照,有哪些相似的题材和表现手法,他们和当时的现实生活内容有哪些联系?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围绕课题进行探究,“事死如事生”的意识是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正因为有了这种厚葬的意识才有了我国绚烂夺目的陵墓艺术,因此我始终把“事死如事生”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加以强调,让学生理解主题,同时合理安排课堂,多次使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中我还注重对教学情感目标的培养,除了让学生掌握雕塑艺术的相关知识外,我还积极让学生知道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的三大发现及影响,因为这些发现展示了我国古代雕塑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从而全面认识我国古代陵墓雕塑艺术的优秀传统,以及如何发扬和保护我国的古代陵墓雕塑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