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章程-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合集下载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本章程旨在规范和指导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和管理流程,确保研究中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本章程适合于研究中心的所有成员,包括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二、研究中心的任务和目标研究中心的任务是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推动学术进步和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

研究中心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机构,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材,推动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组织架构1. 研究中心设立一个主任,由中心理事会成员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可连任一次。

2. 研究中心设立若干研究团队,每一个研究团队由一位团队负责人领导,负责团队的日常管理和研究工作。

3. 研究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由主任、研究团队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中心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四、研究中心成员的权利和义务1. 研究中心成员享有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有权参预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

2. 研究中心成员应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保守研究机密,不得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3. 研究中心成员应积极参预研究工作,完成科研任务,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五、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管理1. 研究中心成员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兴趣,申报研究项目。

2. 研究项目的申报需经过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的评审和批准。

3. 研究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研究中心成员应按照项目计划和要求进行研究工作,及时报告研究发展和成果。

六、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奖励1. 研究中心将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根据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赋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

2. 研究中心将鼓励成员参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研究水平和影响力。

七、研究中心的经费管理1. 研究中心的经费由相关部门拨款,用于支持研究项目、购买设备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2. 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和合理。

八、研究中心的宣传和交流1. 研究中心应定期发布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提高研究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研究中心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访和合作。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运作机制、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研究中心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本章程适合于研究中心的所有成员,包括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二、组织架构1. 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由董事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组成。

2. 董事会是研究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中心的发展战略、决策重大事项,并监督中心的运营情况。

3. 理事会由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制定中心的研究方向、项目计划和预算,并监督项目的执行情况。

4. 秘书处是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中心的行政事务、人员招聘和绩效评估等工作。

三、运作机制1. 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由董事会和理事会共同确定,根据市场需求和科学发展趋势进行调整。

2. 研究中心的项目由理事会负责筛选和批准,并根据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分配相应的经费和资源。

3. 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应遵守科研道德规范,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及时向中心提交研究报告和成果。

4. 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及时解决项目中浮现的问题和难点。

5. 研究中心应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学术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提升中心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人员管理1. 研究中心的人员招聘应公开、公正、公平,根据岗位要求和能力进行选拔。

2. 研究中心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和发展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3. 研究中心应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激励。

4. 研究中心应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提供良好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

5. 研究中心应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五、附则1. 研究中心章程的修改由董事会提出,并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2. 研究中心章程的解释权归董事会所有。

以上为研究中心章程的标准格式文本,内容和数据仅为示例,实际情况可根据研究中心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协调创新中心章程模板

协调创新中心章程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章程旨在规范协调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职责和活动范围,确保中心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

第二条中心名称:协调创新中心第三条中心性质:非营利性、专业性的社会服务机构第四条中心宗旨:以创新为核心,以协调为手段,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经济发展。

第五条中心住所:[具体地址]第六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归中心理事会所有。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七条中心设理事会、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

第八条理事会由以下人员组成:1. 理事长:1名,负责中心全面工作;2. 副理事长:若干名,协助理事长开展工作;3. 理事:若干名,由各成员单位推荐,负责中心决策和监督;4. 独立董事:若干名,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为理事会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

第九条理事会职责:1. 制定和修改中心章程;2. 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和独立董事;3. 审议和批准中心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4. 决定中心重大事项;5. 选举和罢免中心主任、副主任。

第十条主任职责:1. 主持中心的日常工作;2. 负责中心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 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业务活动;4. 招聘、培训、考核和激励工作人员;5. 向理事会报告工作。

第十一条副主任职责:1. 协助主任开展工作;2. 分管中心某一部门或某一项目;3. 参与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4.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职责:1. 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营和管理;2. 负责中心项目的研究、策划、实施和推广;3. 参与中心重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4. 完成主任、副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三章运作机制第十三条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十四条理事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第十五条中心重大事项由理事会讨论决定。

第十六条中心财务实行独立核算,每年向理事会报告财务状况。

第十七条中心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保守工作秘密。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为贯彻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及的精神,根据各单位签署的框架协议,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心名称:XXX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条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的建设标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加强我省相关领域高水平科研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汇聚一批学术领军人才与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开展高层次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应用性研究,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努力为我省乃至国家的XXX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一)开展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共同开发,授课教师互聘、学生课程互选等人才培养工作;(二)开展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三)开展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和协同攻关;(四)开展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五)定期合作举办“XXX”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六)开展面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咨询、人员培训和成果转化;(七)其他协同创新工作。

第二章协同单位的权利义务第四条协同高校的权利包括:(一)协同高校的权利和地位平等,中心在协同高校分别挂牌,分设办公室,负责中心的日常运行;(二)共享人才培养资源,包括: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关学科的课程开发,开展课程互选和联合培养等;(三)共享科学研究资源,包括:共享图书信息资料,共同承担中心科研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和协同攻关,以中心名义发表科研成果,共同举办学术会议等;(四)共享师资队伍资源,包括:在协同创新框架内互聘优秀教师、相互提供师资培训等;(五)共享协同创新中心资源,包括:以中心名义独立对外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在不损害相对方利益的情况下有权利用相对方与其他协同单位建立的协同机制资源。

第五条协同高校的义务包括:(一)协同高校负有为中心教师互聘、人才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物质保障的义务;(二)协同高校应为中心提供充足的办公用房(包括互聘教授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和管理等服务,在中心获得专项资助前提供必要运行经费,获得专项资助后提供经费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义务。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本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人员管理以及研究项目的申报和实施等方面的事项,以提高研究中心的管理水平和研究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应用。

二、组织结构1. 研究中心设有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各研究部门。

2. 理事会为研究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由中心主任、副主任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 学术委员会由中心主任、副主任、学术顾问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研究中心的学术指导和评审工作。

4. 秘书处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管理、文件归档、会议组织和信息发布等工作。

5. 各研究部门根据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和项目需求,设立相应的研究小组,负责具体研究工作的实施。

三、运行机制1. 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负责研究中心的整体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2. 研究中心每年定期召开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中心的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的申报和评审、人员招聘和培训等事宜。

3. 研究中心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经费预算和进度安排,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

4. 研究中心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提升研究中心的学术影响力和合作能力。

四、人员管理1. 研究中心的人员包括中心主任、副主任、学术顾问、研究人员和行政人员等。

2. 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由理事会推荐,经批准任命。

3. 学术顾问由学术委员会推荐,经批准聘任。

4. 研究人员通过公开招聘或内部调动等方式聘用,按照研究项目需求确定人员数量和岗位要求。

5. 行政人员负责研究中心的行政支持工作,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设施维护等。

五、研究项目管理1. 研究项目由研究部门负责人提出申报,经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理事会批准立项。

2. 研究项目实施期间,研究部门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提交研究成果报告。

3. 研究中心建立研究项目的评估机制,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成果和影响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引言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运作机制以及成员权益,为研究中心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原则。

本章程适用于所有研究中心的成员,包括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二、研究中心的目标与使命1. 目标:本研究中心的目标是成为该领域的知名研究机构,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咨询服务。

2. 使命:本研究中心的使命是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青年研究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组织结构1. 研究中心设立主任,由中心理事会选举产生,任期为三年。

主任负责研究中心的整体管理和决策。

2. 研究中心设立理事会,由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以及其他重要职位的成员组成。

理事会负责制定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决策重要事项,并监督中心的运作。

3. 研究中心设立若干研究团队,每个研究团队由一名团队负责人领导,负责具体的研究项目和任务。

4. 研究中心设立行政部门,负责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事、财务、行政等方面的事务。

四、成员权益与义务1. 成员权益:所有研究中心的成员享有平等的权益,包括参与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等。

2. 成员义务:所有研究中心的成员应积极参与研究工作,遵守研究中心的规章制度,保护研究中心的声誉和利益。

五、研究中心的运作机制1. 研究项目的确定:研究中心的理事会根据研究方向和需求确定研究项目,并组织相应的研究团队进行研究工作。

2. 研究进展的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和理事会对研究项目的进展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研究工作按时完成,并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

3. 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鼓励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和创新。

4. 资金管理:研究中心的财务部门负责对研究项目的经费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六、研究中心的发展与评估1. 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定期制定发展规划,包括研究方向、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以推动研究中心的长期发展。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目的和任务本研究中心章程旨在确立研究中心的目标、任务和运作方式,以促进研究中心的有效运营和发展。

本研究中心旨在成为一个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为研究人员提供支持和资源,推动学术研究的进展。

二、组织结构1. 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包括理事会、执行委员会、研究小组和行政部门。

2. 理事会是研究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由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核心成员组成。

3. 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中心的日常运作和决策,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4. 研究小组是研究中心的核心部分,由研究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研究项目。

5. 行政部门负责研究中心的行政事务和资源管理。

三、研究项目1. 研究中心将开展各类学术研究项目,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研究等。

2. 研究项目的选题应符合研究中心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能够推动学术进展和社会发展。

3. 研究项目的执行由研究小组负责,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并定期向执行委员会汇报研究进展。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1. 研究中心鼓励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可以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研究报告会等形式进行。

2. 研究中心将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研究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3. 研究中心将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促进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和共享。

五、经费管理1. 研究中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合作项目的资助。

2. 经费使用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并及时进行财务报告和审计。

3. 研究中心将建立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管理。

六、章程修订1. 研究中心章程的修订应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并经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的同意。

2. 章程修订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备案,并向研究人员公示。

七、其他事项1. 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2. 研究中心应加强对研究人员的培训和支持,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

3. 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学术道德规范,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本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职责和运作方式,确保研究中心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本章程适合于所有研究中心成员,并应严格遵守。

二、研究中心名称本研究中心名称为“XX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

三、研究中心目标研究中心的目标是通过开展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推动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研究中心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推动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

四、研究中心组织结构1. 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研究中心的整体规划、组织和管理工作,代表研究中心向外界发表观点和意见。

2. 学术委员会:由研究中心主任和研究中心核心成员组成,负责研究项目的审批和评估,指导研究中心的学术方向。

3. 研究团队:由研究中心成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研究项目和课题的开展,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4. 行政支持团队:负责研究中心的行政事务、财务管理和后勤支持等工作,确保研究中心的正常运转。

五、研究中心职责1. 开展研究项目:研究中心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研究项目,推动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 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者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

3. 提供政策建议:研究中心根据研究成果,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4. 培养研究人材:研究中心致力于培养和选拔优秀的研究人材,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和发展机会。

六、研究中心运作方式1. 研究项目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学术委员会对研究项目进行审批和评估,并根据项目需要组织相应的研究团队进行实施。

2. 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和国际会议,邀请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

3. 研究成果发布:研究中心通过学术期刊、学术报告和研究报告等形式,及时发布和宣传研究成果,提高研究影响力。

4. 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1.1 研究中心章程是研究中心内部管理和运作的基本规范,旨在确保研究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1.2 研究中心章程适合于所有研究中心成员,包括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

二、研究中心的宗旨和目标2.1 研究中心的宗旨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2 研究中心的目标是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材,提供科学咨询和技术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三、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3.1 研究中心设立研究委员会,由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和研究人员组成,负责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管理和决策。

3.2 研究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由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和管理人员组成,负责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3.3 研究中心设立支持委员会,由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和支持人员组成,负责研究中心的后勤保障和支持服务。

四、研究中心的职责和权责4.1 研究中心的职责包括:开展科学研究,承担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组织学术交流和会议,培养研究人材,提供科学咨询和技术支持等。

4.2 研究中心的权责包括:制定研究计划和项目方案,管理和分配研究资源,评估研究成果和绩效,制定研究经费使用规定,确保研究中心的科研活动合法、规范和高效。

五、研究中心的运作机制5.1 研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研究中心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5.2 研究中心设立研究小组,由研究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科研项目实施和管理。

5.3 研究中心设立管理部门和支持部门,分别负责管理和运营工作以及后勤保障和支持服务。

六、研究中心的财务管理6.1 研究中心设立财务部门,负责研究经费的申请、审批、管理和监督。

6.2 研究中心的研究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科研项目资助、捐赠和合作收入等。

6.3 研究中心的研究经费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程序进行。

七、研究中心的评估和考核7.1 研究中心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评估内容包括科研成果、学术影响、人材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1.1 名称:本研究中心的正式名称为“XX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

1.2 宗旨:研究中心旨在促进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3 依托单位:研究中心隶属于XX大学(以下简称“大学”),并与大学相关学院、研究机构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1.4 法律地位:研究中心是大学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依法注册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组织结构2.1 研究中心设立一个理事会负责中心的决策和管理工作。

理事会由中心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等组成,主任由大学领导任命。

2.2 研究中心设立若干研究团队,每一个研究团队由一位团队负责人领导,其他成员由研究中心礼聘或者大学相关单位派遣。

2.3 研究中心设立秘书处,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研究方向3.1 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

3.2 研究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可根据研究方向的发展情况调整研究团队的设置和调整。

四、研究项目4.1 研究中心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等各类研究项目。

4.2 研究项目的申报、评审和管理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研究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3 研究项目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资助、企事业单位合作、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5.1 研究中心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促进学术界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5.2 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学术团体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学术合作项目,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六、人员管理6.1 研究中心设立人事管理制度,根据研究中心的需要,招聘、选拔、培养和管理研究人员。

6.2 研究中心注重人材队伍建设,鼓励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6.3 研究中心为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术支持,鼓励人员参预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

七、财务管理7.1 研究中心设立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研究中心章程模板

研究中心章程模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名称:本研究中心名称为[研究中心全称],以下简称“中心”。

第二条宗旨:中心以[研究领域或学科方向]为研究方向,致力于[研究目的或目标],通过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活动,推动[领域或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第三条性质:中心是[依托单位名称](以下简称“依托单位”)内部设立的专门从事[研究领域或学科方向]研究的学术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第四条住所:中心住所位于[具体地址]。

第二章任务与职责第五条主要任务:1. 开展[研究领域或学科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2. 组织和指导研究生、博士后等科研人员的学术活动;3.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的联系;4.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产学研结合;5. 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第六条主要职责:1. 制定和实施研究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2. 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3. 负责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和结题;4. 负责科研成果的鉴定、申报和奖励;5. 管理研究中心的财务和资产;6. 维护研究中心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七条领导机构:1. 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由依托单位任命;2. 主任主持中心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3. 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研究中心的重大决策。

第八条管理部门:1. 中心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2. 中心设立科研管理办公室,负责研究项目的管理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第九条学术委员会:1. 学术委员会由[具体人数]名委员组成,包括依托单位代表、校外专家等;2. 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研究中心的重大决策,包括研究项目的立项、成果鉴定等。

第四章人员第十条人员构成:1. 中心人员包括主任、副主任、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2. 研究人员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

第十一条人员职责:1. 研究人员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科研水平;2. 管理人员应做好中心的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3. 技术人员应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引言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运作机制,以促进研究中心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本章程适合于所有研究中心成员,包括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支持人员等。

二、研究中心名称和宗旨(1)研究中心名称:XX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

(2)研究中心宗旨: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三、研究中心组织架构(1)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研究中心的整体管理和决策,并代表研究中心向上级机构汇报工作。

(2)研究中心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特定领域的研究项目和团队管理。

(3)研究团队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特定的研究团队,确保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

(4)研究人员:参预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研究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5)管理人员:负责研究中心的行政、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6)支持人员:负责研究中心的后勤保障和日常运作,包括设备维护、文件管理等。

四、研究中心职责分工(1)开展研究项目:研究中心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开展相关的研究项目,推动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2)组织学术交流:研究中心定期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3)培养研究人材:研究中心致力于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研究人材,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发展机会。

(4)推广研究成果:研究中心积极推广研究成果,通过学术论文、专利申请、技术转移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

(5)服务社会需求:研究中心根据社会需求,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咨询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五、研究中心运作机制(1)研究项目管理:研究中心根据研究方向和目标制定研究计划,并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实施和监督。

(2)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

(3)财务管理:研究中心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4)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根据需求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和评价研究人员,激励和保障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目的和宗旨本章程旨在规范和指导研究中心的运作,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进步。

研究中心的宗旨是致力于开展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培养优秀的研究人材,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组织结构1. 研究中心设有主任、副主任、研究人员和行政人员等职务,由中心委员会负责选举产生。

2. 中心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研究人员组成,负责决策和管理中心的日常事务。

3. 研究中心设有若干研究小组,每一个小组由一位负责人领导,负责组织和开展具体的研究项目。

4. 研究中心设有行政部门,负责中心的行政和后勤工作。

三、成员资格和权利1. 研究中心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研究能力,并经过中心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2. 研究中心的成员享有参预研究项目、发表学术成果、申请科研经费等权利。

3. 研究中心的成员应积极参预中心的学术交流活动,并遵守中心的规章制度。

四、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管理1. 研究中心鼓励成员积极申报研究项目,项目申报应符合中心的研究方向和要求。

2. 研究项目的申报应经过严格的评审和审批程序,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应按时完成项目任务,并及时向中心委员会汇报项目发展和成果。

五、学术交流和合作1. 研究中心鼓励成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

2. 研究中心鼓励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研究团队进行学术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3. 研究中心可组织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六、经费管理1. 研究中心的经费应按照像关规定和程序进行申请、审批和管理。

2. 研究中心的经费应用于支持研究项目、学术交流、人材培养等方面。

3. 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七、章程的修订和解释1. 对本章程的修订应经过中心委员会的讨论和表决,并经过主任的批准。

2.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中心委员会所有。

八、附则本章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订。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引言概述:研究中心章程是一个组织机构的基本法规,它规定了研究中心的宗旨、职责、管理机构、运行方式等重要内容。

研究中心章程的制定对于确保研究中心的正常运转、提高研究质量、推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宗旨、职责、管理机构、运行方式和章程的重要性五个大点展开阐述。

正文内容:1. 宗旨1.1 确定研究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宗旨是研究中心章程的基础,它体现了研究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研究中心的宗旨应当明确,包括推动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研究人材等方面。

1.2 制定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宗旨要与发展目标相一致,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应当明确、可行,并与宗旨相契合。

发展目标可以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人材培养等方面。

2. 职责2.1 确定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研究中心的职责是指研究中心应当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

研究中心应当明确其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技术等方面。

2.2 确定研究中心的服务对象:研究中心的职责还包括确定其服务对象,即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应当服务于哪些群体或者领域。

服务对象可以是政府、企业、社会等。

2.3 确定研究中心的合作方式:研究中心的职责还包括确定其合作方式,即研究中心与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的合作方式。

合作方式可以包括合作研究项目、共享研究设备、人员培训等。

3. 管理机构3.1 确定研究中心的管理层次:研究中心的管理机构应当明确,包括中心主任、副主任、研究团队负责人等。

管理层次要与研究中心的规模和任务相适应。

3.2 确定研究中心的决策机制:研究中心的章程应当明确决策机制,包括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权限等。

决策机制要确保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3 确定研究中心的管理规范:研究中心的章程还应当明确管理规范,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

管理规范要确保研究中心的运行规范和高效。

4. 运行方式4.1 确定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研究中心的章程应当明确组织结构,包括研究团队、研究部门、研究项目等。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本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二、组织架构1. 研究中心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和各研究部门组成。

2. 董事会由研究中心的主要创始人和高级研究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和决策重大事项。

3. 执行委员会由董事会选举产生,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等。

4. 各研究部门根据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和需求设立,每个部门由一名负责人领导,负责组织和推进相关研究项目。

三、研究中心的职责和任务1. 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术合作和学科交叉。

3. 提供政策咨询和决策支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4. 培养和培训研究人员,推动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

四、研究中心的运作机制1. 研究中心设立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科研项目进行评审和审批。

2. 研究中心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

3. 研究中心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的落地。

4. 研究中心设立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编制、经费审批和财务报告等工作。

五、研究人员的权利和义务1. 研究人员享有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和发展机会。

2. 研究人员应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保持学术诚信和创新精神。

3. 研究人员应按照研究中心的规定,履行科研项目的责任和义务。

4. 研究人员应遵守研究中心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维护研究中心的声誉和形象。

六、章程的修改和解释1. 对章程的修改应经董事会讨论决定,并报执行委员会审议和批准。

2. 对章程的解释权归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共同所有。

七、附则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研究中心的所有成员。

如有违反章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为研究中心章程的详细内容,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研究中心的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XXX协同创新中心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与企业、学术机构、政府等各界资源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XXX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xxxx年xx月xx日。

第二条中心是由企业、学术机构、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组成的非营利性协同创新组织,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共享、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条中心坚持开放、包容、公正的原则,积极引入各方力量参与创新合作,共同促进创新发展。

第四条中心的组织形式为联合体,依法设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第五条中心的名称为XXX协同创新中心,统一英文名称为XXX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第六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引导和推动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打破部门壁垒和机构界限,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科技信息共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第七条中心的主要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科技论坛、研讨会、科技创新咨询、人才交流、技术开发及转移、产学研用服务和科技成果评价等。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八条中心的组织形式为联合体,联合体成员包括企业、学术机构、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

第九条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由联合体成员推举的董事会组成。

董事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审议中心的发展战略、工作计划、章程修订等重要事项。

第十条中心设立秘书处,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管理、项目推进以及协调各方资源。

第十一条中心设立专家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组成,及时提供专业意见与建议,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第十二条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工作组、项目组等临时机构,协助完成特定任务。

第三章职责与权益第十三条中心的职责包括:1. 组织并促进联合体成员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2. 建立与联合体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机制,推动各方资源共享;3. 组织和参与科技项目申报、评审及管理;4. 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提升创新能力;5. 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有效措施,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6. 组织科技论坛、研讨会等交流活动,提高会员单位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水平。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标题:研究中心章程引言概述:研究中心章程是规范研究中心组织结构、运作方式和管理制度的重要文件,是研究中心发展的基石和保障。

本文将从章程的必要性、内容要点、制定流程、执行与修改、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章程的必要性1.1 确定研究中心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形式,明确其权责关系。

1.2 规范研究中心的管理制度,保障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1.3 为研究中心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规范指导。

二、章程的内容要点2.1 研究中心的名称、性质、宗旨和任务。

2.2 研究中心的组织结构、人员构成和职责分工。

2.3 研究中心的运作方式、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规定。

三、章程的制定流程3.1 确定章程的起草组织和负责人,明确制定时间和流程。

3.2 征求研究中心内部各方意见,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改。

3.3 经过研究中心主管部门或者领导审批,最终正式颁布实施。

四、章程的执行与修改4.1 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应严格执行章程规定,不得违反。

4.2 如有必要修改章程,应经过研究中心全体成员讨论通过,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修改。

4.3 修改后的章程应及时通知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并保留修改记录。

五、章程的影响5.1 稳定研究中心组织结构,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和质量。

5.2 规范研究中心管理制度,减少管理漏洞和纠纷。

5.3 促进研究中心的健康发展,增强其影响力和竞争力。

结语:研究中心章程是研究中心管理的基本依据,对于研究中心的健康发展和长远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惟独不断完善章程,才干更好地推动研究中心事业的发展,实现研究中心的使命和目标。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研究中心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本章程适合于研究中心内部所有成员,包括研究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二、组织架构1. 研究中心设立一个理事会,由研究中心主任、副主任以及其他核心成员组成。

理事会负责制定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决策重大事项,并监督研究中心的运营管理。

2. 研究中心设立若干研究团队,每一个研究团队由一位团队负责人领导,负责开展特定领域的研究工作。

研究团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子团队,以便更好地协调和推进研究工作。

3. 研究中心设立行政部门,负责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经费管理、设备采购等。

行政部门由一位行政主管负责领导。

三、职责分工1. 研究中心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研究中心的工作,制定发展战略和研究计划,并向理事会汇报工作发展和重大决策。

2. 研究中心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协调各个研究团队的研究工作,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研究团队负责人负责组织和指导团队成员进行研究工作,制定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并向主任和副主任汇报工作发展。

4. 行政部门负责研究中心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包括人员招聘、经费管理、设备采购等,确保研究中心的正常运行。

四、运营管理1. 研究中心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管理制度,包括研究项目管理、研究成果评价、知识产权管理等,以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研究中心应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3. 研究中心应加强人材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材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研究中心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研究中心应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附则1. 研究中心章程的修改和解释权归理事会所有,任何成员如有异议,可以向理事会提出申诉。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

研究中心章程一、总则1.1 研究中心章程旨在规范研究中心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事项,以确保研究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

1.2 研究中心章程是研究中心的基本法规,所有成员都应遵守和执行。

1.3 研究中心章程的修改和解释权归研究中心负责人和管理委员会。

二、组织架构2.1 研究中心由负责人、管理委员会和研究团队组成。

2.2 负责人由选举产生,任期为两年,可以连任一次。

2.3 管理委员会由负责人和研究团队负责人组成,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和决策。

2.4 研究团队负责人由负责人指定,负责组织和管理研究项目。

三、职责分工3.1 负责人的职责包括:3.1.1 组织召开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定和执行中心的发展战略和计划。

3.1.2 协调各研究团队的工作,推动研究项目的开展。

3.1.3 代表研究中心与外部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

3.1.4 监督和评估研究中心的运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3.2 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3.2.1 参预制定中心的发展战略和计划。

3.2.2 监督和评估研究项目的发展情况,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3.2.3 协调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3.2.4 解决研究中心内部的纠纷和问题。

3.3 研究团队的职责包括:3.3.1 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提出研究报告和成果。

3.3.2 参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3.3.3 配合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完成指定的研究任务。

3.3.4 维护研究中心的声誉和形象。

四、运营管理4.1 研究中心的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的赞助和研究项目的合同收入。

4.2 研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4.3 研究中心应建立科研成果评估制度,对研究项目和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

4.4 研究中心应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研究成果的合法权益。

4.5 研究中心应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提升成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五、附则5.1 研究中心章程的修改需要经过管理委员会的讨论和表决,经过负责人的批准后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名称
中文名称:“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英文名称: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缩写为CBRI。

第二条 宗旨与目标
按照“全球视野、国家智库”的基本定位,依据“需求导向、实体架构、开放运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智库,以创新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为先导,以创新要素大范围汇聚为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第三条 重点建设任务
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聚焦“一带一路”合作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全面汇聚、有机整合、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协同创新资源,积极探索、科学建构、逐步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把中心建设成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制定和政策设计服务的国家级智库。

1.多方合作联合培养各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一
带一路”专门人才;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若干多学科交叉、跨部门协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团队;
3.推进科研协同创新,持续产出对国家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术上有重大突破、理论上有重大创新的研究成果;
4. 发挥现有学科强强联合优势,构筑学科高地,培育和发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交叉学科;
5. 加强图书资料和数据库建设,建立高水平技术支撑体系,打造一流综合服务技术平台;
6. 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向国际社会传播弘扬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推介阐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内涵和积极意义,提高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和水平。

为国家有关部门掌握对外宣传的主动权与话语权提供学术支撑。

第二章协同单位及其权利义务
第四条 中心以“共建、共通、共融、共赢”为原则,以开放姿态吸纳研究“一带一路”战略问题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协同单位,以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为主要指导和支持单位,共同组建协同创新体。

第五条 中心由浙江大学发起,由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由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
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云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塔里木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单位(以上单位按笔画排序)核心协同参与,并吸收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同组建。

第六条 各协同单位地位平等,共同参与中心建设,按照有关规定和约定共享中心汇聚的创新资源与研究成果。

第七条 各协同单位为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向中心汇聚优势人才、学科、平台、图书资料等创新资源,为中心提供必要的办公用房、办公设备、资金支持与管理服务。

第八条 在核心协同单位一致同意的原则下,可以吸收其他具备条件的单位加入中心。

吸收其他单位加入,必须经理事会审议通过。

第九条 协同单位有权退出协同创新中心。

协同单位退出时,应提前6个月书面告知理事会。

任何协同单位退出,不影响中心的继续存在。

第三章组织与运行
第十条 中心设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

理事会是中心最高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是中心学术事务最高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是中心日常运行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 理事会由牵头单位及协同单位、参与单位、指导和支持单位代表组成。

理事会设名誉理事长一名,共同理事长三名,设副理事长若干名,常务理事和理事若干名。

名誉理事长由德高望重、社会影响大的著名专家担任,理事长由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主要领导担任,副理事长由牵头单位分管领导、指导和支持单位司局领导担任。

常务理事由牵头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指导和支持单位司局领导、核心协同单位负责人担任,理事由协同、参与、指导和支持单位的负责人担任。

理事会成员任期4年,可连任。

第十二条 中心实行理事长轮值制,轮值期为一年。

轮值顺序为: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轮值理事长负责召集理事会年度全体会议。

召开会议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理事。

第十三条 理事会年度全体会议讨论决策中心的重大事项,包括:
1. 审定中心章程;
2. 审定中心发展规划;
3. 聘任学术委员会成员;
4. 聘任管理委员会成员;
5. 审定中心年度经费使用计划;
6. 讨论决定协同单位吸纳与退出;
7. 审议中心年度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计划;
8. 决策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四条 理事会年度全体会议须有不少于三分之二(含)理事出席方能召开,重大事项的决策须经到会理事表决,获三分之二(含)的赞成票方能生效。

第十五条 学术委员会由主任、执行主任和委员组成。

主任由牵头单位各推荐一位著名专家担任,实行轮值制,轮值顺序同理事长轮值顺序。

执行主任人选由浙江大学推荐,协同单位、研究平台各推荐1-2位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声誉的专家担任委员。

学术委员会成员任期4年,可连任。

第十六条 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中心学术发展规划,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研究成果转化等实施方案,并审议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人选。

第十七条 学术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

会议由轮值主任主持。

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前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委员。

第十八条 中心运行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制。

中心设轮值主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轮值主任由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轮流担任,轮值时间和顺序同理事长轮值顺序。

秘书长由上述三家牵头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秘书长由核心协同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十九条 管理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每3个月召开一次例
会,研究决定中心工作,并负责拟定须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的文件。

轮值主任可根据需要提议召开管理委员会临时会议。

召开会议前应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第二十条 管理委员会下设秘书处,为中心日常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浙江大学内,在牵头单位设分办公室,配备专门的行政支持团队,负责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行政事务,并为协同单位提供服务。

第二十一条 中心下设若干问题引领的协同创新平台。

平台可根据研究需要组织若干创新研究团队,从事具体研究工作。

第四章经费管理
第二十二条 中心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教技〔 2012 〕7号) 等相关规定和协同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建立中心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纪律,接受主管部门的审计。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经中心理事会表决通过后生效。

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中心理事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