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1( n 1 n - =1 等差数列1. 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 a n - a n -1 = d (d 为常数)( n ≥ 2);2.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 a n a + (n -1)d = dn + a - d (n ∈ N *) (首项: a ,公差 :d ,末项: a )a = a + (n - m )dd =a n a m(2) nm. 从而n - m ;3. 等差中项A =a +b (1) 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或2A = a + b(2) 等差中项: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 2a n = a n -1 + a n +1 (n ≥ 2) ⇔ 2a n +1 = a n + a n +24.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s n a + a )n2na +n (n -1) d12= 1 =+ 11 = d n2 2 (a 1- 1 d )n2= An 2 + Bn(其中A 、B 是常数) (当d≠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 0)5. 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1) 定义法:若 a n - a n -1 = d 或a n +1 - a n = d (常数n ∈ N * ) ⇔ {a n }是等差数列.(2) 等差中项:数列 {a n } 是等差数列 ⇔ 2a n = a n -1 + a n +1 (n ≥ 2) ⇔ 2a n +1 = a n + a n +2 .(3) 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 a n = kn + b (其中 k , b 是常数)。
(4) 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 ⇔ S = An + Bn ,(其中A 、B 是常数)。
2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a 、d 、n 、a n 及S n ,其中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等差数列(ArithmeticSequence)是指一组有序的满足规定的数据,通常按公差d(即每一项与其前一项的差值)来进行排列,即形如a1,a1+d,a1+2d,a1+3d.....an-1,an的数列,其中a1是等差数列的第一项,d是等差数列的公差,而an是等差数列最后一项。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如果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0,则等差数列中任意两项的差值均相等,即d=a2-a1=a3-a2=a4-a3=....an-1-an-2=an-an-1;2、如果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则等差数列的所有数据均相等,即a1=a2=a3=...=an-1=an;3、等差数列的每一项与等差数列的第一项和项数都有关,即a3=a1+2d,a4=a1+3d......an=a1+(n-1)d;4、等差数列的和 Sn=a1+a2+a3+....an-1+an=n/2(a1+an);5、等差数列中任一项的平方和与项数有关,即a1^2+a2^2+a3^2+...+an^2=n(2a1a2+(n-1)d^2)/3;三、等差数列的特殊性质1、等差数列的四项和等差数列a1,a2,...,an中任意四项的和都是一定的,即a1+a2+a3+a4=a2+a3+a4+a5=......an-3+an-2+an-1+an;2、等差数列的两项之积等差数列a1,a2,...,an中任意两项的乘积也是一定的,即a1×a2=a2×a3=......an-1×an;3、等差数列的总和等差数列的总和Sn=a1+a2+a3+......an-1+an可表示为n/2(a1+an),即Sn=n/2(首项与末项的和);四、等差数列的运用1、求等差数列的某一项如果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通过公式a3=a1+2d,a4=a1+3d,...,an=a1+(n-1)d可以计算出第n项的值;2、求等差数列的和等差数列的和Sn=a1+a2+a3+....an-1+an=n/2(a1+an),如果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和末项,则可以通过公式求出等差数列的和;3、求等差数列的任意项之和如果要求等差数列从a1到an的和,可以通过Sn=n/2(a1+an)求解;4、求等差数列某两项之和如果要求等差数列从a1到an的和,可以通过Sn=n/2(a1+an)求解,如果要求从第m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使用公式S(m,n)=n/2(am+an);五、等差数列的应用1、等差数列应用于等额本息贷款等额本息是指在贷款到期时,贷款本息全部偿还,每期还款数相等,比较为常见的一种贷款形式,它的特点是本金渐渐减少,利息渐渐减少,每期还款金额相等。
《等差数列》知识点
等差数列一、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1)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a n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a n .(2) 数列的一般形式:a 1,a 2,a 3,…,a n ,…,简记作{a n }.二、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a n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三、数列的分类:(1) 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2) 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单调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四、等差数列的定义: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2、 等差数列的定义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N n d a a n n 或),2(1+-∈≥=-N n n d a a n n ,其中d 为常数,叫这个数列的公差。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4、等差数列的分类:当0>d 时,}{n a 是递增数列;当0<d 时,}{n a 是递减数列;当0=d 时,}{n a 是常数列。
5、等差中项:如果在b a ,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b A a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且2b a A += 6.等差数列的主要性质:(1)d m n a a m n )(-+=(2)若q p n m +=+,则q p n m a a a a +=+(反之也成立)(其中+∈N q p n m ,,,);特别的,若p n m 2=+(,,m n p N +∈),则p n m a a a 2=+7.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1n n a a d +-=(d 为常数)(n ∈N*){}n a ⇔是等差数列.五、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2n n n a a S +=1(1)2n n na d -=+2、求n S 的最值法一:因等差数列前n 项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n N ∈。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等差数列,顾名思义,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不变的数列。
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基本数列,不仅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实际问题中也有很多的应用。
本文将为您总结归纳一些等差数列的重要知识点。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 等差数列的定义:设数列a₁, a₂, a₃, ..., an, ...,如果它的公差d 是一个常数,即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有an+1 - an = d,那么我们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那么等差数列的第n项an可以表示为an = a₁ + (n-1)d。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₁ + an)n/2,其中an为等差数列的第n 项。
二、等差数列的常见问题1. 求等差数列的公差: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通过求相邻两项的差来确定等差数列的公差。
2.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使用前n项和公式,带入相应的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3. 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使用通项公式,将n带入公式中即可求得等差数列的第n项。
4. 求等差数列中满足特定条件的项数:将通项公式中的an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解方程可以求得满足条件的项数。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场景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用途的例子:1. 资金的等额递增或等额递减:在金融领域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资金的等额递增或等额递减情况,比如按固定金额逐月还贷款。
2. 数学建模问题:在一些数学建模问题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数量的变化规律,例如人口增长问题、物品价格变化问题等。
3. 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分析:在科学实验中,往往需要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若这些数据满足等差数列的规律,就可以使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处理和预测。
四、等差数列与数学思维培养研究等差数列的性质,可以促进我们培养一些重要的数学思维,比如:1. 归纳推理能力:通过观察等差数列的规律,总结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数列知识点归纳数列一、等差数列性质总结1.等差数列的定义式为:$a_n-a_{n-1}=d$(其中$d$为常数,$n\geq2$);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_n=a_1+(n-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推广公式为:$a_n=a_m+(n-m)d$。
因此,$d=\frac{a_n-a_m}{n-m}$;3.等差数列中,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即$A=\frac{a+b}{2}$;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frac{n(a_1+a_n)}{2}=na_1+\frac{n(n-1)d}{2}=\frac{n[2a_1+(n-1)d]}{2}$。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n-1$时,$a_n$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且$S_{2n-1}=n\cdot a_n$;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a_n-a_{n-1}=d$或$a_{n+1}-a_n=d$(常数$n\in N^*$),则$\{a_n\}$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2a_n=a_{n-1}+a_{n+1}$($n\geq2$,$n\in N^*$);3)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a_n=kn+b$(其中$k$、$b$为常数);4)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S_n=An^2+Bn$(其中$A$、$B$为常数);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a_n-a_{n-1}=d$或$a_{n+1}-a_n=d$(常数$n\in N^*$),则$\{a_n\}$是等差数列;等差中项性质法:$2a_n=a_{n-1}+a_{n+1}$($n\geq2$,$n\in N^+$)。
7.提醒: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a_1$、$d$、$n$、$a_n$及$S_n$,其中$a_1$、$d$称作为基本元素。
等差数列的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的知识点总结一、概念等差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相同的公差递增或递减的数字所组成的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 a1, a2, a3, ... , an 满足a2 - a1 = a3 - a2 = ... = an - a(n-1)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其中 a1 为首项,a2 - a1 为公差。
例如,3, 6, 9, 12, 15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首项为3,公差为3。
二、性质1.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第 n 项 a_n 可以用通项公式表示为a_n = a1 + (n-1)d其中 a1 为首项,d 为公差。
2. 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可以用求和公式表示为Sn = n/2 * (a1 + an)或Sn = n/2 * (2a1 + (n-1)d)其中 a1 为首项,d 为公差,an 为第 n 项。
3. 任意三项对于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三项 a_i, a_j, a_k(i < j < k),有2a_j = a_i + a_k这个性质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等差数列的问题。
4. 求和公式的推导为了理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我们来考虑一个等差数列的和 S_n = a_1 + a_2 + ... + a_n。
如果我们将这个数列反向写,即 S_n = a_n + a_(n-1) + ... + a_1,那么两个数列相加得到的和是2S_n = (a_1 + a_n) + (a_2 + a_(n-1)) + ... + (a_n + a_1)由于等差数列中任意三项的性质,我们知道其中每一对括号内的和都是相等的,所以有2S_n = (a_1 + a_n) + (a_1 + a_n) + ... + (a_1 + a_n) = n * (a_1 + a_n)从而得到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三、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比如计算前 n 项的和。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等差数列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各类数学考试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本文将对初中等差数列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应对相关学习和考试。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恒为一个常数的数列。
其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初中阶段,我们需要了解等差数列的以下性质:1. 公差: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称为公差。
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2. 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首项和公差来表示第n 项。
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n-1)d。
3.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首项、末项和项数来表示。
前n项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n/2(a1+an)。
二、等差数列的常见问题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下是其中的几个:1.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对于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我们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求解某一项的值。
将首项和公差代入通项公式,即可求得第n项的值。
2.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项数?对于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和公差,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数值求解项数。
将已知的首项、末项和公差代入通项公式,可以得到一个关于项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得项数。
3.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对于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我们可以通过前n项和公式求解前n项和的值。
将已知的首项、末项和项数代入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到前n项和的值。
三、等差数列解题技巧在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个解题技巧:1. 利用已知条件构造等差数列的方程。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将已知条件抽象成等差数列的性质,从而构造出方程,进而求解未知数。
2. 利用前一项和后一项之差来确定公差。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两项之差来确定等差数列的公差,从而简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公差为 d,则第 n 项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n - 1) * d。
3.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末项为 an,项数为 n,公差为 d,则前 n 项的和公式为 Sn = n * (a1 + an) / 2。
4. 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检查数列中连续两项的差是否相等,即是否满足等差数列的定义。
- 可以通过计算数列的前 n 项和是否满足 Sn = n * (a1 + an) / 2 来判断。
5. 求等差数列的公差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第二项为 a2,则公差可以通过计算差值 d = a2 - a1 获得。
6. 求等差数列的项数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末项为 an,公差为 d,则项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an - a1 + d) / d。
7. 求等差数列的首项设等差数列的第一项为 a1,公差为 d,已知项数为 n,末项为an,则首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1 = an - (n - 1) * d。
8. 求等差数列的末项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公差为 d,已知项数为 n,末项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n = a1 + (n - 1) * d。
9. 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
- 等差数列中的取任意几项可以组成一个等差数列。
- 等差数列的平均数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平均数。
10. 应用场景等差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 数学题中的数列问题,如求和、推导等。
-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如平均数、标准差等。
- 金融学中的投资计算,如等额本息还款、定期存款等。
- 工程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如温度变化、电压波动等。
以上是等差数列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与题型归纳讲义
10.1等差数列知识梳理.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符号表示为a n +1-a n =d (n ∈N *,d 为常数).(2)①通项公式:a n =a 1+(n -1)d =nd +(a 1-d )⇒当d ≠0时,a n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②通项公式的推广:a n =a m +(n -m )d (n ,m ∈N *).(3)等差中项:数列a ,A ,b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A =a +b2,其中A 叫做a ,b 的等差中项.①若m +n =2p ,则2a p =a m +a n (m ,n ,p ∈N *).②当m +n =p +q 时,a m +a n =a p +a q (m ,n ,p ,q ∈N *).(4)前n 项和公式:S n =n (a 1+a n )2――→a n =a 1+(n -1)dS n =na 1+n (n -1)2d =d 2n 2+a 1-d2n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没有常数项.2.常用结论: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d 为公差,S n 为该数列的前n 项和.(1)S n ,S 2n -S n ,S 3n -S 2n ,…也成等差数列,公差为n 2d .(2)若{a n }是等差数列,则S nn 也成等差数列,其首项与{a n }首项相同,公差是{a n }公差的12.(3)若项数为偶数2n ,则S 2n =n (a 1+a 2n )=n (a n +a n +1);S 偶-S 奇=nd ;S 奇S 偶=a na n +1.若项数为奇数2n -1,则S 2n -1=(2n -1)a n ;S 奇-S 偶=a n ;S 奇S 偶=nn -1.题型一.等差数列的基本量1.已知等差数列{a n}满足a3+a4=12,3a2=a5,则a6=11.【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3+a4=12,3a2=a5,∴2a1+5d=12,3(a1+d)=a1+4d,联立解得a1=1,d=2,∴a6=a1+5d=11故答案为:112.(2018•新课标Ⅰ)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3S3=S2+S4,a1=2,则a5=()A.﹣12B.﹣10C.10D.12【解答】解:∵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3S3=S2+S4,a1=2,∴3×(31+3×22p=a1+a1+d+4a1+4×32d,把a1=2,代入得d=﹣3∴a5=2+4×(﹣3)=﹣10.故选:B.3.(2017•新课标Ⅰ)记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4+a5=24,S6=48,则{a n}的公差为()A.1B.2C.4D.8【解答】解:∵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a4+a5=24,S6=48,∴1+3+1+4=2461+6×52=48,解得a1=﹣2,d=4,∴{a n}的公差为4.故选:C.题型二.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1.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5+a10=12,则3a7+a9等于()A.30B.24C.18D.12【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a5+a10=12,∴2a1+13d=12,∴3a7+a9=4a1+26d=2(2a1+13d)=24.故选:B.2.在等差数列{a n}中,若a4+a6+a8+a10+a12=120,则a9−1311的值为()A.17B.16C.15D.14【解答】解:由a4+a6+a8+a10+a12=(a4+a12)+(a6+a10)+a8=5a8=120,解得a8=24.a9−1311=a1+8d−1+103=23a1+143d=23(a1+7d)=23a8=16故选:B.3.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3=10,S4=36,则公差d为2.【解答】解:∵a3=10,S4=36,∴a1+2d=10,4a1+4×32d=36,解得d=2.故答案为:2.题型三.等差数列的函数性质1.下面是关于公差d>0的等差数列{a n}的四个命题:(1)数列{a n}是递增数列;(2)数列{na n}是递增数列;(3)数列{}是递减数列;(4)数列{a n+3nd}是递增数列.其中的真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解答】解: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d>0,则a n=a1+(n﹣1)d=dn+a1﹣d,∴数列{a n}是递增数列,故(1)正确;B=B2+(1−p,当n<K12时,数列{na n}不是递增数列,故(2)错误;=+1−,当a1﹣d≤0时,数列{}不是递减数列,故(3)错误;a n+3nd=4nd+a1﹣d,数列{a n+3nd}是递增数列,故(4)正确.∴真命题个数有2个.故选:C.2.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n∈N*),则{a n}的通项公式为()A.a n=2n B.a n=2n﹣1C.a n=3n﹣2D.=1,=12,≥2【解答】解:∵S n=n2,∴当n=1时,a1=S1=1.当n≥2时,a n=S n﹣S n﹣1=n2﹣(n﹣1)2=2n﹣1,而当n=1时也满足,∴a n=2n﹣1.故选:B.3.在数列{a n}中,若a n=5n﹣16,则此数列前n项和的最小值为()A.﹣11B.﹣17C.﹣18D.3【解答】解:令a n=5n﹣16≤0,解得n≤3+15.则此数列前n项和的最小值为S3=3×(−11+15−16)2=−18.故选:C.题型四.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经典结论1.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3=9,S9=72,则S6=()A.27B.33C.36D.45【解答】解:∵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3=9,S9=72,∴S3,S6﹣S3,S9﹣S6成等差数列,故2(S6﹣S3)=S3+S9﹣S6,即2(S6﹣9)=9+72﹣S6,求得S6=33,故选:B.2.等差数列{a n}中,S n是其前n项和,1=−11,1010−88=2,则S11=()A.﹣11B.11C.10D.﹣10【解答】解:=B1+oK1)2,得=1+(K1)2,由1010−88=2,得1+10−12−(1+8−12)=2,d=2,1111=1+(11−1)2=−11+5×2=−1,∴S11=﹣11,故选:A.3.若两个等差数列{a n}和{b n}的前n项和分别是S n和T n,已知=2r1,则77等于()A.1321B.214C.1327D.827【解答】解:∵=2r1,∴77=2727=132(1+13)132(1+13)=1313=132×13+1=1327,故选:C.题型五.等差数列的最值问题1.已知等差数列{a n}中,S n是它的前n项和,若S16>0,S17<0,则当S n最大时,n的值为()A.8B.9C.10D.16【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S16>0且S17<0∴a8+a9>0,a9<0,∴a8>0,∴数列的前8项和最大故选:A.2.在等差数列{a n}中,已知a1=20,前n项和为S n,且S10=S15,求当n为何值时,S n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S10=S15,∴S15﹣S10=a11+a12+a13+a14+a15=5a13=0,∴a13=0,∴数列的前12项为正数,第13项为0,从第14项开始为负值,∴当n=12或13时,S n取得最大值,又公差d=13−113−1=−53,∴S12=12×20+12×112(−53)=130∴S n的最大值为1303.(2014·江西)在等差数列{a n}中,a1=7,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当且仅当n=8时S n取得最大值,则d的取值范围为(﹣1,−78).【解答】解:∵S n=7n+oK1)2,当且仅当n=8时S n取得最大值,∴7<8 9<8,即49+21<56+2863+36<56+28,解得:>−1<−78,综上:d的取值范围为(﹣1,−78).题型六.证明等差数列1.已知数列{a n}满足1=35,=2−1K1(≥2,∈∗),数列{b n}满足=1−1(∈∗).(1)求证数列{b n}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解答】解:(1)由1=35,=2−1K1(≥2,∈∗),得a n+1=2−1(n∈N•)b n+1﹣b n=1r1−1−1−1=12−1−1−1−1=1…(4分)又b1=−52,所以{b n}是以−5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6分)(2)因为b n=b1+(n﹣1)=n−72,所以a n=1+1=22K7+1.…(9分)1≤n≤3时数列{a n}单调递减且a n<1,n≥4时数列{a n}单调递减且a n>1所以数列{a n}的最大项为a4=3,最小项为a3=﹣1.…(14分)2.已知数列{a n}中,a2=1,前n项和为S n,且S n=o−1)2.(1)求a1;(2)证明数列{a n}为等差数列,并写出其通项公式;【解答】解:(1)令n=1,则a1=S1=1(1−1)2=0(2)由=o−1)2,即=B2,①得r1=(r1)r12.②②﹣①,得(n﹣1)a n+1=na n.③于是,na n+2=(n+1)a n+1.④③+④,得na n+2+na n=2na n+1,即a n+2+a n=2a n+1又a1=0,a2=1,a2﹣a1=1,所以,数列{a n}是以0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 n=n﹣1课后作业.等差数列1.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9=72,则a1+a5+a9=()A.36B.24C.16D.8【解答】解: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S9=92(a1+a9)=72,∴a1+a9=16,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a1+a9=2a5,∴a5=8,∴a1+a5+a9=24.故选:B.2.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S8=4a3,a7=﹣2,则a10=()A.﹣8B.﹣6C.﹣4D.﹣2【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前n项和为S n,且S8=4a3,a7=﹣2,则81+28=41+81+6=−2,解得a1=10,d=﹣2,∴a10=a1+9d=﹣8.故选:A.3.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1>0,2a5+a11=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为()A.a8<0B.当且仅当n=7时,S n取得最大值C.S4=S9D.满足S n>0的n的最大值为12【解答】解:∵2a5+a11=0,∴2a1+8d+a1+10d=0,∴a1=﹣6d,∵a1>0,∴d<0,∴{a n}为递减数列,∴a n=a1+(n﹣1)d=﹣6d+(n﹣1)d=(n﹣7)d,由a n≥0,(n﹣7)d≥0,解得n≤7,∴数列前6项大于0,第7项等于0,从第8项都小于0,∴a8<0,当n=6或7时,S n取得最大值,故A正确,B错误;∵S4=4a1+6d=﹣24d+6d=﹣18d,S9=9a1+36d=﹣28d+36d=﹣18d,∴S4=S9,故C正确;∴S n=na1+oK1)2=2(n2﹣13n)>0,解得0<n<13,∴满足S n>0的n的最大值为12,故D正确.故选:B.4.若等差数列{a n}满足a7+a8+a9>0,a7+a10<0,则当n=8时,{a n}的前n项和最大;当S n>0时n的最大值为15.【解答】解:∵a7+a8+a9=3a8>0,a7+a10=a8+a9<0,∴a8>0,a9<0,∴n=8时,{a n}的前n项和最大;∵S15=15(1+15)2=15a8>0,S16=16(1+16)2=8(a8+a9)<0,∴当S n>0时n的最大值为15.故答案为:8;15.5.在数列{a n}中,a2=8,a5=2,且2a n+1﹣a n+2=a n(n∈N*),则|a1|+|a2|+…+|a10|的值是()A.210B.10C.50D.90【解答】解:∵2a n+1﹣a n+2=a n(n∈N*),即2a n+1=a n+2+a n(n∈N*),∴数列{a n}是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则a1+d=8,a1+4d=2,联立解得a1=10,d=﹣2,∴a n=10﹣2(n﹣1)=12﹣2n.令a n≥0,解得n≤6.S n=o10+12−2p2=11n﹣n2.∴|a1|+|a2|+…+|a10|=a1+a2+…+a6﹣a7﹣…﹣a10=2S6﹣S10=2(11×6﹣62)﹣(11×10﹣102)=50.故选:C.6.已知在正整数数列{a n}中,前n项和S n满足:S n=18(a n+2)2.(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2)若b n=12a n﹣30,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的最小值.【解答】解:(1)∵S n=18(a n+2)2,∴当n=1时,1=18(1+2)2,化为(1−2)2=0,解得a1=2.当n≥2时,a n=S n﹣S n﹣1=18(a n+2)2−18(K1+2)2,化为(a n﹣a n﹣1﹣4)(a n+a n﹣1)=0,∵∀n∈N*,a n>0,∴a n﹣a n﹣1=4.∴数列{a n}是等差数列,首项为2,公差为4,∴a n=2+4(n﹣1)=4n﹣2.(2)b n=12a n﹣30=12(4−2)−30=2n﹣31.由b n≤0,解得≤312,因此前15项的和最小.又数列{b n}是等差数列,∴数列{b n}的前15项和T15=15(−29+2×15−31)2=−225.∴数列{b n}的前n项和的最小值为﹣225.。
等差列数知识点总结
等差列数知识点总结一、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数列中的任意一项可以表示为an=a1+(n-1)d。
其中,an为数列中的第n项。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 公差的性质: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差都是公差d。
证明:假设等差数列的第m项和第n项分别为am和an,则am-an=(m-n)d。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m-n为正整数,所以am-an为d的整数倍,即am和an的差是公差d的倍数。
2.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证明: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那么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三项分别是a1,a1+d,a1+2d。
这三项的差值分别是d,d,d,所以它们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中间项的平均值等于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
证明: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末项为an,中间一项为ak。
那么ak=(a1+an)/2,即中间一项的值等于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
4.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项和末项的和乘以项数的一半。
证明: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_n=(a1+an)n/2。
5.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中,如果an是第m项,则它也是倒数第(m+1)项。
证明: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m项为am。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可以得到倒数第(m+1)项为a(n-m)=a1+(n-m-1)d。
通过计算可以证明am=a(n-m)。
6. 等差数列的性质:对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进行等差放大后,得到的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证明: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对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进行等差放大后得到的数列为a1*d,(a1+d)*d,(a1+2d)*d。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任意一项(an)*d=a1*d+(n-1)d*d,即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进行等差放大后得到的数列也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数列中,如果相邻的两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有很多应用,例如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的定义、常见知识点以及一些定理进行总结。
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A的公差为d,首项为a₁,则数列A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 * d其中,aₙ为数列A的第n项,n为项数。
2.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指数列前n项的和。
设数列A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数列的前n项和为Sn,那么有如下公式:Sn = (n/2)(a₁ + aₙ)其中,n为项数,aₙ为数列A的第n项。
3. 等差数列的性质(1) 通项公式的推导:设数列A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递推公式:aₙ = aₙ₋₁ + d。
通过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 * d。
(2) 首项与末项求和:等差数列的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所有项之和的一半,即a₁ + aₙ = Sn/2。
(3) 任意三项求和:对于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三项aᵢ、aₙ、aₙ,其和满足如下关系:aᵢ + aₙ + aₙ = 3a〈(i+j+k)/3〉,其中,a〈(i+j+k)/3〉表示等差数列中下标为⌈(i+j+k)/3⌉的项。
(4) 项数与公差求和:对于等差数列,项数与公差的乘积等于数列中所有项的和与项数之积减去首项,即n * d = Sn - a₁。
4. 等差数列的常见定理(1) 等差中项定理:在等差数列中,任意三项构成的两个连续子列之和相等。
即对于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三项aᵢ、aₙ、aₙ,有aᵢ + aₙ =2a〈(i+j)/2〉。
(2) 等差数列的均值定理:等差数列的任意k项的和与这k项的平均值之积等于这k项中间项的平方,即aᵢ + aᵢ₊₁ + ... + aₙ = (j-i+1)a〈(i+j)/2〉。
《等差数列》 知识清单
《等差数列》知识清单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数列\(2, 4, 6, 8, 10, \cdots\)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因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2\)。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n\)表示项数。
通过通项公式,只要知道首项、公差和项数,就可以求出任意一项的值。
例如,在等差数列\(\{a_n\}\)中,\(a_1 = 3\),\(d = 2\),则\(a_{10} = 3 +(10 1)×2 = 21\)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m, n, p, q ∈ N^+\),且\(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例如,在等差数列\(\{a_n\}\)中,若\(a_2 +a_5 =10\),\(a_3 + a_4\)也等于\(10\)。
2、等差中项:若\(A\)是\(a\),\(b\)的等差中项,则\(2A = a + b\)。
比如,\(2\)是\(1\)和\(3\)的等差中项。
3、若数列\(\{a_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_{n + m} a_n = md\)。
例如,\(a_{10} a_5 = 5d\)4、若数列\(\{a_n\}\),\(\{b_n\}\)均为等差数列,公差分别为\(d_1\),\(d_2\),则数列\(\{pa_n + qb_n\}\)(\(p\),\(q\)为常数)也是等差数列,且公差为\(pd_1 +qd_2\)。
四、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_n =\frac{n(a_1 +a_n)}{2}\),或者\(S_n = na_1 +\frac{n(n 1)d}{2}\)第一个公式是通过将前\(n\)项和两两组合得到的,第二个公式是通过通项公式代入推导出来的。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等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数列中的每一项我们称之为等差数列的项,其中第一项通常用a1表示,等差用d表示。
例如,数列2,5,8,11,14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a1=2,d=3。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指根据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求出任意一项的求值公式。
通项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们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是a1,公差是d,第n项是an,则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1)d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求得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三、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在等差数列中,求前n项和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是a1,公差是d,第n项是an,前n项和用Sn表示,则前n项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n = (n/2)(a1 + an)利用前n项和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求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四、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一些特点和性质,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它们来简化计算。
1. 通项差是公差的倍数:an - an-1 = d这个性质意味着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是公差的倍数。
2. 对称性:an = a1 + (n-1)d,an+k = a1 + (n+k-1)d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发现等差数列具有对称性。
一个等差数列中的第k项和倒数第k项之和等于第一项与最后一项之和。
3. 求和公式与项数有关:Sn = (n/2)(a1 + an)求和公式中的项数n对和值Sn有影响,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五、等差数列的应用领域等差数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不仅仅出现在数学题目中,还出现在其他许多领域。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点总结在数学的广袤领域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则是其中最为基础且关键的两种类型。
理解和掌握它们的知识点,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等差数列(一)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数列\(2, 4, 6, 8, 10\cdots\)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二)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 = a_1 +(n 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
比如,在等差数列\(3, 5, 7, 9, 11\cdots\)中,首项\(a_1 = 3\),公差\(d = 2\),那么第\(5\)项\(a_5 = 3 +(5 1)×2 = 11\)。
(三)等差中项若\(a\),\(b\),\(c\)成等差数列,则\(b\)为\(a\),\(c\)的等差中项,且\(b =\frac{a + c}{2}\)。
例如:\(4\)是\(2\)和\(6\)的等差中项,因为\(\frac{2 +6}{2} = 4\)。
(四)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有两个:\(S_n =\frac{n(a_1 + a_n)}{2}\)\(S_n = na_1 +\frac{n(n 1)d}{2}\)假如有一个等差数列\(1, 3, 5, 7, 9\cdots\),要求前\(5\)项的和。
首项\(a_1 = 1\),第\(5\)项\(a_5 = 9\),项数\(n = 5\),那么\(S_5 =\frac{5×(1 + 9)}{2} = 25\)或者,利用另一个公式,公差\(d = 2\),\(S_5 = 5×1 +\frac{5×(5 1)×2}{2} = 25\)(五)性质1、若\(m + n = p + q\),则\(a_m + a_n = a_p + a_q\)。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所有知识点
高二数学等差数列的所有知识点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在高二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等差数列的各种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公式、常用性质以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差数列。
1.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每个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通常用字母"a"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则等差数列的一般项公式为:an = a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
2. 等差数列的公式(1)第n项公式:an = a + (n-1)d(2)前n项和公式:Sn = (a + an) * n / 2,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3. 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1)公差的性质: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差都是一个固定的数,称为公差d。
(2)递推公式:等差数列的每一项都可以通过前一项加上公差得到,即an = an-1 + d。
(3)通项公式:对于已知的前一项或后一项可以通过公差求得,如果已知第一个或最后一个数列项,则可以直接写出通项公式,如an = a + (n-1)d。
(4)等差中项:等差数列中,如果n为奇数,则中项是唯一的,为第(n+1)/2项,如果n为偶数,则有两个中项,分别为第n/2项和第n/2 + 1项。
4.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 + an) * n / 2,其中a为第一项,an为第n项,n为项数。
此外,还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对称性得到更简洁的求和公式:Sn = n(a + l) / 2,其中l为最后一项。
5. 等差数列的应用(1)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已知的前一项和公差,可以求得任意一项的值。
(2)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方便地求得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特别是计算问题,求和公式的应用非常重要。
等差数列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等差数列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恒为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和是数列中所有项的总和,对于等差数列求和,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来表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的公式。
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 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 4, 7, 10, 13,公差d为3,首项a1为1,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1 + (n-1)3。
知识点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首项、末项和项数来求等差数列的和的公式。
前n项和公式为: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数列的首项,an表示数列的第n项。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 4, 7, 10, 13,首项a1为1,末项an为13,项数n为5,则该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5/2)(1 + 13)。
知识点三:等差数列和的性质等差数列和的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1. 公差相同的等差数列,其和与项数成正比。
即当公差固定时,等差数列的和随着项数的增加而增加。
2. 公差为正的等差数列,其和随项数的增加而增加;公差为负的等差数列,其和随项数的增加而减小。
3. 公差为正的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和比它的前n-1项和要大;公差为负的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和比它的前n-1项和要小。
知识点四:等差数列和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求等差数列中某一段数列的和,可以利用前n项和公式进行计算。
2. 求等差数列中项数,可以利用前n项和公式的逆推方法进行计算。
3. 根据等差数列的和和项数求出公差,可以利用前n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和的性质以及应用。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一、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例如:数列 2,4,6,8,10就是一个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n 1)d ,其中 an 表示第 n 项的值,a1 表示首项,n 表示项数,d 表示公差。
通项公式的推导:第 2 项:a2 = a1 + d第 3 项:a3 = a2 + d =(a1 + d) + d = a1 + 2d第 4 项:a4 = a3 + d =(a1 + 2d) + d = a1 + 3d第 n 项:an = a1 +(n 1)d通过通项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首项、公差和项数求出任意一项的值。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 m,n,p,q ∈ N+ ,且 m + n = p + q ,则 am + an = ap + aq 。
例如:在等差数列中,若 a3 + a8 = 10 ,a5 + a6 也等于 10 。
2、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d ,则 ak,ak + m,ak + 2m,(k,m ∈ N+ )仍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md 。
3、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Sn 表示前 n 项和,则 Sk,S2k Sk,S3k S2k ,仍为等差数列。
4、若数列{an},{bn}均为等差数列,公差分别为 d1 ,d2 ,则数列{pan + qbn}(p,q 为常数)仍为等差数列,且公差为 pd1 + qd2 。
四、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为:Sn = n(a1 + an) / 2 或 Sn = na1 +n(n 1)d / 2 。
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Sn = a1 + a2 + a3 ++ an将通项公式 an = a1 +(n 1)d 代入上式:Sn = a1 +(a1 + d) +(a1 + 2d) ++ a1 +(n 1)d将上式倒序相加:Sn = a1 +(n 1)d + a1 +(n 2)d ++(a1 + d) + a12Sn = 2a1 +(n 1)d + 2a1 +(n 1)d ++ 2a1 +(n 1)d(共 n 个)2Sn = n2a1 +(n 1)dSn = n(a1 + an) / 2又因为 an = a1 +(n 1)d ,所以 Sn = na1 + n(n 1)d / 2 。
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
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
《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
等差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等差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是相同的。
1. 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为常数的数列。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2. 公式:等差数列有许多重要的公式,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求和公式。
对于首项为a1,末项为an,项数为n的等差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n = n/2 * (a1 + an)。
3. 性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是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之一。
除此之外,等差数列还有其它重要的性质,如任意项与其对称项的和相等,等差数列的中项为其首项和末项的平均值等。
4. 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数学题中的数列求和问题、数列递推问题等。
在实际生活中,等差数列也有着许多应用,如金融中的等额还款、物理中的匀速运动等。
综上所述,等差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因此,学习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等差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等差数列的问题和应用。
因此,对于等差数列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概念。
本文将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 - 1) * d其中,aₙ表示第n项,a₁表示首项,n为正整数,d表示公差。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1.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首项和公差来求出任意一项的值。
2. 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是另一个重要的公式,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首项、公差和项数来求出前n项的和。
Sn = (n/2)(a₁ + aₙ)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₁表示首项,aₙ表示第n项,n为正整数。
3. 公差与项数的关系在等差数列中,如果已知首项和第n项,那么公差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d = (aₙ - a₁) / (n - 1)其中,d表示公差,a₁表示首项,aₙ表示第n项,n为正整数。
三、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数学题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时,等差数列的概念常常被用到。
例如,解决找规律、求和等问题时,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特性来简化计算过程。
2. 财务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等差数列可以用来描述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
例如,某个公司的年利润按照等差数列递增或递减,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分析和预测。
3. 运动训练在一些运动训练中,等差数列也有应用。
例如,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进行训练强度的递增,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四、总结通过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以及应用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差数列这一数学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
1.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用递推公式表示为d a a n n =--1(d 为常数)(2≥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1)*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首项:1a ,公差:d ,末项:n a )
(2)d m n a a m n )(-+=. 从而m
n a a d m
n --=; 3.等差中项
(1)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即:2
b a A +=
或b a A +=2
(
2
)
等差中项:数列
{}
n a 是等差数列
)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1()
2
n n n a a s +=
1(1)
2
n n na d -=+ 211
()22
d n a d n =
+- 2An Bn =+
(其中A 、B 是常数) (当d ≠0时,S n 是关于n 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5.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1) 定义法:若d a a n n =--1或d a a n n =-+1(常数*∈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
2
)
等差中项:数列
{}
n a 是等差数列
)2(211-≥+=⇔+n a a a n n n 212+++=⇔n n n a a a .
(3)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b kn a n +=(其中b k ,是常数)。
(4)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2
n S An Bn =+,(其中A 、B 是常数)。
注:(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1a 、d 、n 、n a 及n S ,
其中1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2,,,,2a d a d a a d a d --++…(公差为d );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3,,,3a d a d a d a d --++,…(公差为2d )
7.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0d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n a d =+-=+-是关于n 的
一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d ;前n 和211(1)()222
n n n d d
S na d n a n -=+
=+-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2)若公差0d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0d =,则为常数列。
(3)当m n p q +=+时,则有q p n m a a a a +=+,特别地,当2m n p +=时,则有
2m n p a a a +=.
注: =+=+=+--23121n n n
a a a a a a ,图示:
n
n a a n a a n n a a a a a a ++---11
2,,,,,,12321 (4)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2,,n n n n n S S S S S -- ,…也成等差数列
图示:
m
m
m m
m m
S S S m m S S m m S m a a a a a a a a 323231221321-+-+++++++++++ (5)若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和分别为n A 、n B ,且
()n
n
A f n
B =,则21
21
(21)(21)(21)n n n n n n a n a A f n b n b B ---===--. (6)若{}n a 、{}n b 为等差数列,则{}n n a b ±为等差数列
练习:
1.等差数列}{n a 中,33,1112==S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记为n S ,已知3010=a ,.5020=a (1)求通项n a ;(2)若242=n S ,求.n
3.若69121520a a a a +++=求20S
4.一个首项为23,公差为整数的等差数列,如果前六项均为正数,第七项起为负数,则它的公差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