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幼儿园音乐《下雨了》教案
![幼儿园音乐《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da858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8.png)
幼儿园音乐《下雨了》教案1.幼儿园音乐《下雨了》教案篇一活动目标:⒈、让幼儿初步感知小雨和大雨的不同节奏,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示。
⒉、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小雨和大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⒈、音乐城教师:今天,老师要带您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音乐城,让我们出发吧!(律动)“看,我们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音乐城)“咦,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操作多媒体课件:音乐城下雨了)⒉、练发声教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远处的小鸟、大树、花朵吧!(练习歌词、旋律)⒊、练节奏⑴大雨节奏教师:你见过下大雨的样子吗?会发出什么声音?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城的雨声吧!教师示范打节奏大雨除了下到手上,还会下到哪里呢?(反复练习节奏)⑵小雨节奏“看看,音乐城的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小雨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会来打这个节奏的?”(小雨的节奏应该是慢一些、轻一些)]⒋、游戏:开城门现在老师还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开城门,如果你们打对了节奏,城门里面还会给你们送礼物呢?(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⒌、结束时间不早了,让我们和音乐城说再见吧!活动延伸:在音乐区中让幼儿拿乐器进行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
2.幼儿园音乐《下雨了》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知歌唱《下雨啦》活泼有趣的情绪,并能愉快地参与演唱表演。
2、体验和表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录音机;形象生动的种子、小草、小花、小树,节奏卡;圆舞板一个。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熟悉歌曲旋律,感知强弱。
1、玩一玩:在《下雨啦》的伴奏音乐中玩玩说说,感受旋律。
2、乐一乐:引导幼儿在《大与小》的游戏活动中一起用不同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两种形象的大小差异,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的强与弱。
二、感知体验,尝试表现。
1、听一听:引导幼儿听辩下雨的声音,然后用语言和动作模仿、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
2、说一说:按节奏分别念一念听到的小雨和大雨的声音。
3、做一做:边有节奏地跟念边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下小雨和下大雨。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0c51741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b.png)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一、教学内容《下雨了》是一首描绘雨天景象、富有童趣的儿歌,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声音》。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歌曲《下雨了》,了解简单的雨声与节奏的关系;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下雨了》,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理解歌曲描绘的雨天景象。
2. 能够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雨滴落下的样子,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了解雨声与节奏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以及对雨声与节奏关系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下雨了》,用肢体动作表现雨滴落下的样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乐播放器、图谱、雨伞、雨衣等。
2. 学具:小鼓、沙锤、节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着雨衣、拿着雨伞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对雨天的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雨天的经历,引导幼儿关注雨天的声音。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幼儿跟随音乐哼唱。
通过图谱,引导幼儿观察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并学会演唱。
3. 歌曲演唱与动作表现(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肢体动作表现雨滴落下的样子。
例如,用手指轻轻敲打小鼓、沙锤等,模拟雨滴的声音。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节奏,进行讲解。
通过拍手、敲击节奏棒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并模仿。
5.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下雨了》伴奏。
鼓励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评价并给予鼓励。
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下雨了》2. 歌曲图谱:标注节奏变化,方便幼儿观察学习3. 肢体动作提示:雨滴落下、拍手、敲击乐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演唱《下雨了》,并用肢体动作表演雨滴落下的样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下雨歌》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下雨歌》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92c7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9.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下雨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增强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2.让幼儿通过歌曲《下雨歌》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并了解下雨的常识;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自信心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询下雨的常识、让幼儿模仿下雨声音等方式,提高幼儿对下雨的了解,并创造流畅的学习氛围。
2. 歌曲欣赏教师播放《下雨歌》的音乐,引导幼儿一起欣赏。
歌词: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落在草地和小花坛,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落在我的单车上。
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落在大树叶和小草叶,下雨了,下雨了,雨点落,落在我的窗户外。
3. 歌曲教学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和动作。
歌曲教学示范:1.教师先唱一遍歌曲;2.教师分段教唱,幼儿跟唱;3.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教唱;4.教师反复巩固歌词、动作和音乐的节拍。
4. 课堂活动1.带领幼儿分小组练习唱歌和动作,并逐个展示;2.利用课件或实物图案,让幼儿通过连线等活动,更好地了解下雨时的场景;3.小组间比赛,比较哪个小组唱得最好。
4.在蒲公英、小蜻蜓等自然主题教室中制作下雨手工活动。
5. 收尾环节教师帮助鼓励幼儿表现出色的孩子,并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并可以提示一些下雨时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歌曲教学活动,幼儿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到了下雨的常识,对自然的理解也更加全面了。
2.本次活动中,我在组织小组活动过程中,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一些活动小组的准备情况差距较大,也让小组组织不够紧凑,这个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3.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互动,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延伸1.可以将下雨时景色的图案展示在课堂中展示;2.播放其他关于自然的歌曲,激发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和了解;3.与幼儿一起开展研究性活动:通过观察、实验等形式探究下雨的原理和规律,提高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de45f6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d.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天气的变化》,详细内容为“下雨了”一节。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雨的节奏,学会用音乐表达天气变化,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雨的特点,感知雨的节奏,学会用音乐表达下雨的场景。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雨的节奏,并能用音乐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雨伞、雨衣等。
2. 学具:小鼓、铃铛、沙锤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上雨衣,模拟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邀请幼儿模仿下雨的声音,如淅淅沥沥、滴答滴答等。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下雨了》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教师分段讲解歌曲,引导幼儿学会歌词和旋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钢琴弹奏歌曲,让幼儿用打击乐器模仿雨的节奏。
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正确演奏打击乐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合作演奏《下雨了》。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节奏错误。
5. 创作展示(10分钟)邀请幼儿用绘画、动作等方式,表达下雨的场景。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给予肯定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歌曲名《下雨了》。
2. 画出下雨的场景,标注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生活中的物品(如碗、筷子等)演奏《下雨了》。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其他天气变化,如晴天、阴天、雪天等,尝试用音乐表达这些天气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雨的节奏,并能用音乐表达出来。
2.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模拟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e0c96d1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7.png)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教案: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章节为《下雨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及旋律;2. 学习雨滴的节奏;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让幼儿学会歌曲《下雨了》,并在适当的情境下进行演唱;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3. 引导幼儿关注天气现象,增强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及旋律;掌握雨滴的节奏。
难点: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想象力的拓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雨滴手偶、雨伞、彩虹挂图等;学具:幼儿音乐教材、节奏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雨滴手偶,让幼儿猜测天气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下雨了》。
2. 歌曲学唱(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下雨了》,教唱歌词及旋律,让幼儿熟悉歌曲。
3. 雨滴节奏练习(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模拟雨滴的声音,让幼儿掌握雨滴的节奏。
4. 音乐游戏(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雨滴跳舞”、“彩虹桥”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5. 课堂小结(3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及旋律,以及雨滴的节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主题:《下雨了》歌词:1. 下雨了,下雨了,2. 彩虹出来笑哈哈。
旋律:_______ _____ _____雨滴节奏:_______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及旋律;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雨滴节奏的练习;3. 观察天气现象,家长与幼儿共同探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有不足之处,应在下一节课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教学心得,让家长了解幼儿在音乐教育中的成长;同时,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儿歌律动下雨啦教案中班
![儿歌律动下雨啦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f72c7b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d.png)
儿歌律动下雨啦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下雨的现象,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通过唱儿歌和律动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完成一些小组活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下雨的现象,学习唱儿歌和进行律动活动。
2. 难点: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配合。
三、教学准备1. 下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下雨啦》儿歌的音乐录音。
3. 雨伞、雨靴等道具。
4. 教室内外的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窗外下雨的现象,让他们了解下雨的情况。
然后播放《下雨啦》儿歌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下雨的动作,如模仿雨滴落下的声音、挥动雨伞等。
2. 学唱儿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下雨啦》儿歌,重点教授歌词和曲调。
让幼儿通过反复听歌和跟唱的方式,熟悉这首儿歌。
3. 律动活动教师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圈,一边唱着《下雨啦》儿歌,一边做下雨的动作,如挥动雨伞、跳雨舞等。
让他们在音乐的律动中感受下雨的氛围。
4. 小组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
然后让他们在教室内外进行小组活动,模拟下雨天出门的情景。
让他们互相搀扶、相互配合,体验下雨天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游戏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些与下雨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模仿下雨天的动物、制作纸板雨伞等。
通过这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增加对下雨的认识和了解。
6. 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并对下一次活动进行展望和期待。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下雨的认识和了解得到了增加,通过唱儿歌和律动活动,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锻炼。
整堂课的氛围轻松愉快,幼儿的参与度很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班教案下雨了
![中班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9c61b02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d.png)
中班教案下雨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托班教案、幼儿评语、小学随笔、小学作文、课堂实记、计划总结、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children's comments, primary school essays,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s, classroom notes, plan summaries,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班教案下雨了《中班教案下雨了》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1、中班教案下雨了◆活动目标:1.尝试用不同形式的线条(如长短、粗细不同的线以及曲线、螺旋线等)来表现雨点和为乌云、花朵等进行添画装饰。
2024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下雨了》PPT课件
![2024幼儿园中班语言课《下雨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aa2f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5.png)
0102老师热情地向孩子们问好,询问孩子们今天的心情和天气情况。
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让孩子们跟着一起唱,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问候唱歌问候与唱歌01讲述雨天的特点02展示雨具老师向孩子们讲述雨天的特点,如下雨的声音、雨滴的形状、雨后的清新空气等。
老师可以展示一些雨具,如雨伞、雨衣等,让孩子们了解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雨天的前奏引出主题《下雨了》提出问题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提出问题,如下雨了我们会听到什么声音?下雨天我们可以做什么?等,引导孩子们思考。
展示PPT封面展示《下雨了》PPT课件的封面,让孩子们对课程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封面上的图案和颜色,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介绍雨天的概念,如下雨、雨水等。
雨天展示雨伞的图片,并介绍雨伞的用途。
雨伞展示雨鞋的图片,并介绍雨鞋的特点和作用。
雨鞋展示雨衣的图片,并介绍雨衣的材质和穿着方法。
雨衣雨天相关词汇介绍图文结合认知词汇02配合图片展示相关词汇,如雨滴、水花等,加深幼儿对雨天相关词汇的认知。
01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0102设计词汇游戏,如“猜谜语”、“找朋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词汇。
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词汇记忆效果。
词汇游戏互动01引入故事背景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02讲述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地讲述下雨天的场景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氛围。
03突出故事主题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强调友情、互助和分享等主题,培养幼儿的情感和价值观。
《下雨了》故事讲述03针对故事情节和角色行为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分析。
提问引导思考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分享。
讨论分享观点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主题。
深化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提问与讨论引导幼儿体会故事中的角色情感,产生共鸣和情感投射。
情感共鸣情感体验情感表达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87a900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f.png)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雨天的各种声音,学会用简单的节奏和音调表达雨中的情景;学习歌曲《下雨了》,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含义,能够配合动作表演歌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雨天的自然现象,感知雨滴的声音和形态,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通过学习歌曲《下雨了》,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歌唱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调,以及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节奏和音调表达雨中的情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雨伞、雨衣、雨靴等。
学具:小鼓、沙锤、手摇铃等简单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穿着雨衣、雨靴,拿着雨伞,模拟下雨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雨天的各种声音,让幼儿自由讨论雨天的感受。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学唱。
(3)教师带领幼儿用简单的节奏和音调表达雨中的情景,如用小鼓模拟雨滴的声音。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歌曲中的典型节奏,通过举例讲解,让幼儿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5分钟)(1)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每组选择一种乐器,用乐器模拟雨滴的声音。
(2)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歌唱表演,其他幼儿配合动作。
5. 动作表演(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下雨了》的动作,让幼儿边唱边跳,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下雨了》2. 歌曲节奏:X X X | X X X |3. 歌词:下雨了,快回家,小兔子,蹦蹦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下雨天的画,并给画作配上歌曲《下雨了》。
2. 答案:略。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优秀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7c37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d.png)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下雨了》,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歌曲,让幼儿了解下雨天的景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歌曲名称:《下雨了》2.歌词内容:下雨了,小雨点滴滴奥滴奥;小鸭子,嘎嘎奥嘎嘎奥;小猫咪,喵喵奥喵喵奥;小花猫,跳跳奥跳跳奥。
3.教学工具:音响、音乐CD、歌词卡片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雨点”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2.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出示歌词卡片,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曲,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教师邀请幼儿分组唱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歌曲表演教师邀请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可以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
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4.歌曲创编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新的歌词,描述下雨天的其他景象。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新编的歌曲,感受创编的乐趣。
5.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下雨了”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下雨天的景象。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大自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观察幼儿在歌曲表演和创编环节的创意和表现,评价幼儿的创新能力。
3.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下雨了》让幼儿了解下雨天的景象,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歌曲创编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3.拓展活动环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背诵儿歌下雨啦教案中班
![背诵儿歌下雨啦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0b81ca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c.png)
背诵儿歌下雨啦教案中班《下雨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背诵儿歌《下雨啦》。
(2)能够用手指模仿下雨的声音。
(3)能够用肢体语言模仿下雨的形象。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儿歌《下雨啦》,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雨的欢乐心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儿歌《下雨啦》。
难点,用手指模仿下雨的声音。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素材,儿歌《下雨啦》的歌词、音乐。
2. 教学工具,音响设备。
3.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窗外下雨的景象,向幼儿描述下雨的形象和声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学唱儿歌《下雨啦》。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儿歌《下雨啦》。
(2)教师反复朗读儿歌的歌词,让幼儿跟读。
(3)教师分段教唱儿歌,让幼儿跟唱。
3. 肢体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模仿下雨的声音,让幼儿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或其他物体时,模仿下雨的声音。
同时,教师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模仿下雨的形象,如手指轻轻拍打手掌,模仿雨点落在地面的声音。
4. 情感体验。
教师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雨中奔跑、欢笑的场景,让幼儿感受雨的清凉和欢乐。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背诵儿歌《下雨啦》,并且能够用手指模仿下雨的声音,用肢体语言模仿下雨的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让幼儿感受雨的清凉和欢乐。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雨的欢乐心情。
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97e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8.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教案介绍这是一份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的音乐下雨了教案。
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到下雨的氛围,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让幼儿们了解下雨的声音和气氛•培养幼儿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幼儿们的合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教学准备•CD播放器和下雨声音的音乐CD•模拟下雨的道具:铁片、纸张和龙头•雨伞和雨靴教学步骤1.集体活动–教师播放下雨声音的音乐CD,让幼儿们闭上眼睛,用身体动作模仿下雨的声音。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讨论下雨的声音和气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制作下雨音乐器–将铁片放在纸张上,并用手指轻轻拨动铁片,模拟雨滴落下的声音。
教师示范并鼓励幼儿们尝试。
–使用龙头和纸张制作一个简易的雨滴音乐器。
教师引导幼儿们一起制作,并向他们解释如何使用这个音乐器。
3.雨伞舞蹈–教师发放雨伞和雨靴给每个幼儿,让他们穿上雨靴,打开雨伞。
–教师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4.音乐游戏–教师将幼儿们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一组雨滴音乐器。
–教师播放各种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幼儿们用雨滴音乐器模仿音乐的节奏。
–每个小组可以轮流表演他们的音乐,其他小组则观察和欣赏。
5.欣赏音乐–教师选择一首关于下雨的音乐,让幼儿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这首音乐。
–在音乐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象。
结束语通过这堂有趣的音乐课,幼儿们不仅了解到下雨的声音和气氛,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和表演,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这次音乐课给幼儿们带来了愉快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16c1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c.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歌曲《下雨了》的内容,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学会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雨滴、小动物等形象。
3.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下雨了》2.歌曲学唱:《下雨了》3.歌曲表演: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雨滴、小动物等形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下雨了》,理解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雨滴、小动物等形象。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幼儿聆听并说出歌曲中的雨滴声。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歌曲里有什么声音?是小雨滴的声音吗?”2.歌曲欣赏(1)教师带领幼儿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幼儿关注歌曲中的小动物们。
(2)教师提问:“歌曲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3.歌曲学唱(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2)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加强合唱效果。
4.歌曲表演(1)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雨滴、小动物等形象。
(2)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跟随模仿。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5.活动延伸(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下雨了,快躲雨”等。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雨滴,如用手指画、撕纸等。
6.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幼儿在学唱歌曲、表演动作等方面的表现。
(2)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歌曲《下雨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学唱和表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歌曲。
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音乐元素,如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让幼儿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探索。
1.教学效果(1)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内容,学会唱《下雨了》。
(2)幼儿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雨滴、小动物等形象。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8b739f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5.png)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教案:《下雨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歌曲《下雨了》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曲描绘了下雨天的景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明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拟下雨天的场景,让学生感受下雨天的氛围。
引导学生谈论下雨天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准确性。
(3)教师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4)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歌曲展示(5分钟)每组学生轮流上台演唱歌曲《下雨了》,其他学生担任评委,对演唱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黑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展示歌曲《下雨了》的歌词,另一部分用来展示歌曲的旋律。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下雨了》,第二天上课时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歌曲。
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中,歌曲《下雨了》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雨中儿童音乐教案中班
![雨中儿童音乐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be5abc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b.png)
雨中儿童音乐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2.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3.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4.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2.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四、教学准备。
1.准备雨中儿童音乐的CD或音乐播放器。
2.准备一些与雨有关的乐器,如雨棒、雨鼓等。
3.准备一些与雨有关的图片或故事书,用于讲解和引导幼儿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播放雨中儿童音乐,让幼儿感受雨的声音和节奏,引发他们的兴趣。
2.活动一,让幼儿模仿雨的声音,用手拍打大腿或桌子,感受雨的节奏和韵律。
3.活动二,让幼儿用雨棒或雨鼓模仿雨的声音,感受雨的轻重和变化。
4.活动三,播放雨中儿童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如摇晃身体、拍手等,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5.活动四,讲解雨的故事或展示与雨有关的图片,引导幼儿用音乐表达对雨的情感和想象。
6.活动五,让幼儿自由发挥,用音乐和乐器表达对雨的情感和想象,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7.总结,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会,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音乐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2.幼儿对雨中儿童音乐的接受程度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3.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有没有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应对和解决?4.下节课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5.如何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七、教学反馈。
1.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中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中班下学期活动《下雨歌》案例与反思
![中班下学期活动《下雨歌》案例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55f4f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f.png)
中班下学期活动《下雨歌》案例与反思第一部分:活动介绍活动名称:中班下学期活动《下雨歌》活动时间:2022年3月1日-3月5日活动地点:幼儿园音乐教室活动目标:通过唱歌与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下雨天的特点,并培养幼儿对下雨天的喜爱和探索兴趣。
活动内容: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活动《下雨歌》是以幼儿园音乐教室为基地,通过音乐教室中的各种器乐和道具,结合幼儿园老师的带领,帮助幼儿认识下雨天的特点,通过唱歌和动作的方式,让幼儿们感受到下雨的美好和神秘。
活动过程:1. 活动准备阶段: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将准备好下雨的相关道具和器乐,如水滴音箱、纸制伞等。
2. 活动开端:教师将幼儿集中在音乐教室中,介绍活动主题《下雨歌》。
教师唱给孩子听《下雨歌》的第一段,引发幼儿们对下雨的好奇和兴趣。
3. 集体合作学唱: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学唱《下雨歌》,教授歌词和动作。
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们模仿教师的动作,一起唱《下雨歌》,互相学习和帮助。
4. 道具拓展: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道具,如水滴音箱、纸制伞等,让幼儿们结合道具进行表演,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5. 创意发挥:教师鼓励幼儿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对下雨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
6. 反思和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们进行简短的反思和总结,让幼儿们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和体会。
同时,鼓励幼儿们将自己的创作和心得分享给其他同学。
第二部分:案例描述在本次活动中,我担任了活动的主持人和指导老师。
下面我将具体描述一下活动的过程和效果。
活动开始时,我准备了下雨的相关道具和器乐,并向幼儿介绍了活动的主题《下雨歌》。
我首先给幼儿们展示了一段《下雨歌》的视频,让幼儿们感受到下雨的声音和气氛。
随后,我使用水滴音箱演示了下雨的声音,引起了幼儿们的好奇和兴趣。
接着,我带领幼儿们一起学唱《下雨歌》。
我用简单明了的歌词和动作,引导幼儿们跟随我一起唱和动。
在学唱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几个孩子表现得特别积极,他们很快学会了歌词和动作,并且能够边唱边动,配合得很好。
2024年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2024年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ebdfea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9.png)
2024年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音乐《下雨了》的旋律与节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培养学生用动作表现雨天的场景,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音乐《下雨了》2.雨天的相关图片、道具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雨天的特点。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在雨天的趣事。
二、感知音乐1.教师播放音乐《下雨了》,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雨天的场景,如:模仿雨滴、挥动手臂等。
3.学生跟随音乐自由发挥,用动作表现雨天的氛围。
三、学唱歌曲1.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3.学生分组唱,互相纠正、鼓励。
四、动作创编1.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雨天的场景,如:下雨、打雷、闪电等。
2.学生自由发挥,创编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创编的动作,其他学生欣赏、评价。
五、合作表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家庭。
2.每个家庭根据音乐《下雨了》,合作表演雨天的场景。
3.各小组展示表演,其他小组欣赏、评价。
2.学生反思在合作表演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延伸1.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音乐《下雨了》,共同表演雨天的场景。
2.家长协助孩子收集雨天的图片、道具,为下一次音乐活动做准备。
八、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表现、创造能力。
2.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促进家校合作。
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在感知音乐、学唱歌曲、动作创编、合作表演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
但在合作表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紧张、不自信的情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cee4419e31433238689372.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一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歌》含反思二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嘀哩嘀哩》三
- 1 -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
思一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唱歌水平,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下雨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复合节奏,并能用两种不同节奏进行演唱。
2、了解一些自然界常识,发展幼儿的唱歌水平。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4、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重难点:
能够正确的唱出歌曲的节奏。
了解复合节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2、创设情景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
2、练节奏
(1)大雨节奏
2 / 2。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https://img.taocdn.com/s3/m/4896d0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8.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下雨啦》教案概述本节课将以儿童喜闻乐见的主题“下雨”为背景,结合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需求,设计一堂拓展幼儿诗意表达能力的语言诗歌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下雨啦》这首儿歌,激发幼儿表达情感的兴趣,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诗意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下雨”这一日常现象,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提升幼儿的审美情感。
3.通过诗歌欣赏和朗诵,培养幼儿的语音语调感知,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准备《下雨啦》这首诗歌的文字版、图片卡片或幻灯片。
2.教学环境:确保教室整洁、明亮,创设温馨的学习氛围。
3.教学道具:雨伞、雨滴模型等辅助教学道具。
4.计算机及投影设备:用于播放视频或图像,并支持课堂多媒体呈现。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下雨的声音,让孩子感受下雨的气氛,引导幼儿讨论下雨的场景和感受。
课堂活动(30分钟)歌曲欣赏1.老师给幼儿朗诵《下雨啦》这首诗歌,让幼儿听后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下雨啦》这首诗歌的歌曲版本,让幼儿跟随节奏摇摆。
探究学习1.老师请幼儿一起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义。
2.老师组织幼儿展开有关下雨的创作活动,比如画下雨的场景或编写下雨的小故事。
结束(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下雨的独特理解,通过表达和分享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在欣赏《下雨啦》这首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自然的认知,还培养了对美的感知和审美情感。
在舒适温馨的学习氛围中,幼儿通过诗意表达的方式,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们一起期待幼儿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诗歌这一美好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https://img.taocdn.com/s3/m/5281f4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2.png)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教学内容:音乐欣赏《下雨了》教学目标:1. 学习欣赏和感受音乐《下雨了》带来的情感和意境;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下雨了》的音乐录音;2. 布置教室空间,营造雨天的氛围;3. 图片或视频素材,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讲解今天的音乐欣赏课程内容是关于雨天的音乐作品《下雨了》。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雨天的感受和经历。
如:雨天的气温、雨滴的声音、雨后的气味等。
二、欣赏音乐(10分钟)1. 播放音乐《下雨了》。
2. 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和感受雨滴的声音,想象雨水的滋润和气味,感受雨水洗净尘世的感觉。
三、讨论和分享(10分钟)1. 请学生描述他们在欣赏音乐时的感受和意境。
2. 引导学生讨论雨天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意义。
3. 分享每个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四、感受音乐的音乐元素(15分钟)1. 指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音高、节奏、音色等要素,并与雨天的特点进行对比和联系。
2. 请学生观察或回忆雨滴的声音、水滴落地的速度和节奏、雨后的气味,与音乐中的音色、节奏等进行对比。
五、自由创作(15分钟)1. 鼓励学生用画笔、颜色、声音等任何方式表达他们对雨天的情感和意境。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写诗、编曲等自由创作的方式。
六、展示和分享(5分钟)1. 学生可以自愿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和感受。
2.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展示的作品。
结束语(2分钟)1. 综合总结学生们对音乐《下雨了》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延伸活动:1. 带领学生一起在教室或户外模仿下雨的声音和节奏,进行集体创作;2. 学生可以寻找一些其他相关主题的音乐作品欣赏,并进行比较和分享;3. 邀请学校的音乐老师或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音乐技能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id-Class Music Lessons-It's Raini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音乐教案-下雨了
学前071 张建伟50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地观察下雨的情景,知道夏天会下雷雨。
2、充分体验听雨、看雨、玩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天气预报,选择下雨天气开展此活动。
2、活动室内准备几把雨伞。
3、录音机,音乐《大雨小雨》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听“轰隆隆,轰隆隆”是什么声音在响呀?让我们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
(引导幼儿知道轰隆隆的声音是打雷的声音,了解夏天来了,有时也会雷雨。
)幼儿:是打雷声。
老师:那我们一起来模仿“轰隆隆,轰隆隆”。
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
老师:小朋友们好怕打雷吗?
幼儿:怕,一打雷我就会跑到妈妈那里去,不敢睡觉……
2、和幼儿一起听雨。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听看,你听到的雨声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各种象声词来表达。
幼儿:(“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哗啦哗啦”“滴答滴答”等)。
老师:我们一起学学看,看哪个小朋友学的最像。
幼儿一起模仿。
3、和幼儿一起看雨。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雨点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吗?
幼儿:天上。
老师:那它们是怎么落下来的呢?
幼儿:随风飘下来的。
老师:它们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用“雨点象什么”来表达。
)
幼儿:一滴一滴的。
老师:雨点落在地上像什么?地上会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雨点落在地上会溅起泡泡样的水花,积水中会有水纹等现象。
)
老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小草、小花、小树在雨里是什么样子的?雨后它们是什么样子的?(让幼儿了解这些植物
喝足了水会长得更好)
4、和幼儿一起玩雨。
老师:我们用小手接住雨看看,看雨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没有颜色,透明的。
老师:雨点落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幼儿:凉凉的,湿湿的,滑滑的
引导幼儿对雨水的颜色,形状触觉等有一定的认识。
老师:那现在,我们知道了,水师湿湿的,所以在和好朋友一起撑着雨伞踩水花玩,不要把自己还有旁边的小朋友弄湿或淋湿了。
幼儿高兴地撑伞出去。
活动在音乐《大雨小雨》的声中结束活动。
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起在雨中体验下雨的感觉,感受雨中的快乐。
日常生活:了解雨具。
区域活动:画雨中的小花小草小树。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