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赏析第三讲:《死水微澜》赏析(1)
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
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死水微澜》是一部描写上海民间故事的小说。
小说中有一个富有特色的人物——蔡大嫂,她是一个胆小、懦弱、看起来不起眼的女人,但却在小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小说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
蔡大嫂在小说中的形象是一个有些抑郁和消极的人物。
因为胆小怕事的性格,她的家中被霸道的租户和黑帮老大们长期恶意侵扰。
但是,她对这些麻烦的挑战却从未失去信念,她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行动为其他人传递着关爱和勇气,她就是那个让人们逃脱现实困境的英雄。
与一般的女性在小说中认为男人是一切的主宰不同,蔡大嫂在保卫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方面表现出的强烈毅力和正义感,成为了人们在不平等、不公正的环境下求助的一个选择。
她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来保护自己和家人,也为社区和其他邻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和范本,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人物。
蔡大嫂是一个塑造细致、深刻且富有人情味的角色,她在书中的形象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与生活环境有关,更关键的是一个人的心态和行为。
蔡大嫂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同小草般不起眼,但她的坚毅和勇气,却能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气馁,继续前行。
总之,蔡大嫂是《死水微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既代表了弱势群体的无助,也代表了弱势群体的自救。
她的形象深入人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善良、值得敬仰的人的精神面貌。
蔡大嫂的形象,在《死水微澜》这部作品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替代的经典角色,也让这部小说更加生动、感人、深刻、反思。
《死水微澜》是一部以上海民间故事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大量涉及到城市底层人生活的真实情况。
蔡大嫂是小说中的一个塑造细致、深刻、富有人情味的角色,她的形象对于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小说《死水微澜》中,“死水”代表的是社会中的沉寂和冷漠,而蔡大嫂则是唯一的“微澜”。
蔡大嫂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但她拥有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烈的保家卫国意识。
经典名著赏析第三讲:《死水微澜》(2)
• 《死水微澜》情节结构精巧,达 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 其主要表现在:作者行文竭尽腾 挪跌宕之能事,把故事写得波澜 起伏,曲折有致,而在事件的叙 述上,又环环相扣,使得整个故 事前后勾连。为达到此艺术效果, 作者运用了两种的基本 情节线索为主干,又借人物关 系横向展开穿插他人他事以出 枝杈。 • 《死水微澜》的整体构架,主 要是蔡大嫂与蔡傻子、罗歪嘴、 顾天成的情爱纠葛故事,
• (3)、再一方面,出于自发 的民族情感、民族立场, 当帝国主义势力逼入乡村 的时候,他宣传过打教堂 的白头帖子,谴责过庇护 洋人、欺压百姓的官府, 多少有一点民族气节。
• (4)、而在于蔡大嫂的关系 上,又表现出她性格中粗鲁 里有细腻,玩世不恭中有真 诚的一面。 • 罗歪嘴就是这样一个多种性 格因素并存,多种矛盾杂糅 统一的人物形象。
• 但在这大故事中又穿插着一个又一个 的小故事:妓女刘三金的活动;钟幺 嫂的引见和调情;下莲池伍家婆媳的 苦难;半官半绅郝达三一家平静中泛 起的微澜;曾师母的来龙去脉…等。 • 这种大故事中套插着小故事,犹如连 环套,环环紧扣,使得整个情节的发 展呈现动感,有张弛、有起伏,紧扣 读者心弦,很是符合中国传统小说故 事性强的特点。
• 顾天成原有几分浑的,牛性一发, 也不顾一切,冲着场合吵了起来。 因为口头不干净,说场合不硬铮, 耍了手脚,烫了他的毛子;一面又 夹七夹八的把刘三金拉扯在里头骂。 罗歪嘴不高兴了,站了出来 ,把 顾天成一顿趸打。双方结下了仇怨。
• (1)作为恶棍与无赖,他好色 好淫、好嫖好赌,无所不为; 为了报仇,他丢掉民族良知, 投靠洋教;洋教倒霉时,他 追悔莫及,洋教嚣张时,他 又趾高气扬,沾沾自喜,一 副小人得志的丑样,毫无正 义良心可言。
• (2)悬念:是指把小说后面 要表达的内容,预先在前面作 出指示或暗示,故意给读者留 下疑团。悬念的设置与古时说 书人所谓的“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手法类似,都 是为了扣紧读者心弦,引领读 者往下读。
死水微澜
当义和团、红灯教、董福祥攻打使馆的消息,潮到成都来时,这安定得有如死水般的古城,虽然也如清风拂 过水面,微微起了一点涟漪。
老师的可憎面孔,似乎离开了眼睛,渐远渐远,远到仿佛黄昏时候的人影;界尺声也似乎离开了耳朵,渐细 渐细,细到仿佛初夏的蚊子叫,还一直要推演到看不见听不见的境界。
少年人大抵都相信好的,而不相信不好的,所以邓幺姑对于成都的想象,始终被韩二奶奶的乡思支配着。
戛然而止,意犹未尽。
过年回来,同一位老前辈聊天的时候,他无意提起这本书,出于好奇,出于被书名的吸引,于是开始加入书 架,开始读。
精彩摘录
旧时创痕,最好是不要去剥它,要是剥着,依然会流血的。
《死水微澜》的时代为一八九四年到一九〇一年,即甲午年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战争以后,到《辛丑条约》订 定时的这一段时间。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教民与袍哥) 的相激相荡。这两种恶势力的消长,又系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帝国主义侵略的手段是那样厉害。
感谢观看
chapter 6第六部 分余波
chapter 5第五部 分死水微澜
注释
作者介绍
李劼人(1891年6月20日-1962年12月24日),原名李家祥,出生于四川成都,现代作家。原名李家祥,常用 笔名劼人、老懒、懒心、吐鲁、云云、抄公、菱乐等。 1912年,发表处女作《游园会》。1919年,赴法国留学。 23岁任《四川群报》主笔、编辑,《川报》总编辑。建国后曾任成都市副市长、四川文联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
解析李劼人《死水微澜》
解析李劼人《死水微澜》201130401031 汉语言文学周扬[摘要]:《死水微澜》作为大河三部曲之一,将成都的风俗人情与市井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成为近代成都最真实的反映,也成为关于成都的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
它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甲午战争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这十几年的社会风貌,是整个中国旧社会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李劼人《死水微澜》乡土小说社会风貌在中国新文学兴盛之期,李劼人作为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
但是在当时,巴蜀作家里已经有了大成之家,如郭沫若、巴金、沙丁。
这导致李劼人的文学创作之路在初期并不辉煌,但是尽管这样,李劼人和他的大河三部曲,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大河三部曲中的《暴风雨前》和《大波》也是其不朽力作,不过我却对《死水微澜》印象最深。
《死水微澜》再现了辛亥革命前成都小市民的生活景象。
故事发生在清末,洋人入侵、洋教的大规模传入、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这些汹涌的事件,传到偏远的西南小镇天回镇,虽掀不起激烈的动荡,却也在这一潭死水的水面上搅起了些微动象。
以袍哥头目罗歪嘴和教民顾天成及蔡大嫂三人之间的矛盾纠葛为描写中心,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出场将近60多人,刻划的都人有其情,各有其质。
《死水微澜》将成都的风俗人情与市井生活描写得细致入微,成为近代成都最真实的反映,也成为关于成都的小说中最著名的一部。
根据《死水微澜》改编而成的电影《狂》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在此之前李劼人的创作并没有给他带来较大的影响,然,20世纪30年代《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的创作,给李劼人带来了较好的文字声誉。
这三部小说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甲午战争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这十几年的社会风貌,鲜活地勾画了那段过去了的时光。
就《死水微澜》来说,刚一出版,便轰动一时,郭沫若甚至称李劼人为“中国的左拉”。
该书曾频频被搬上戏剧舞台和影视屏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在李劼人先生创作小说已经70年后,《死水微澜》被搬上荧屏。
《死水微澜》书评
《死水微澜》在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中最负盛名。
在阅读完《死水微澜》后,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语言精确节制,人物形象的价值追求原始自然,这么说自然是将其放置在一个人们的思想整体比较封闭的历史情境下。
下面具体来说这两点。
说到小说的语言,李劼人在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之前翻译了大量法国小说,如《人心》、《妇人书简》、《马丹波娃利》等等。
在翻译中作者或许练就了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写作标准。
很多话就是恰到好处的精炼,如描述店铺,“靠内的墙壁上,仍悬着五十年前开张鸿发时邻里契友等郑而重之地敬送的贺联,朱砂笔虽已暗淡,而前人的情谊仍隆重得像昨日一样。
”再如,“据说,袍哥刀客身上,纵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戳上几十个鲜红窟窿倒不算什么,唯有被王法打了,不但辱没祖宗,就死了,也没脸变鬼。
”“‘总爷来了’!这一声,比什么退鬼的符还灵。
人群中间的美人英雄,刀光钗影,一下子都不见了,人壁依旧变为人潮,浩浩荡荡流动起来。
”语言的精炼还体现在用语的文言化,诸如“退朝倦寝”、“耳目之娱”、“要言不繁”、“彰明较著”等等。
中国的古典文言文实在是宝贵的资源,读这种介于纯粹文言与纯粹白话之间的文字,真的称得上赏心悦目。
再说小说的人物形象,关于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已有众多分析,多是否定主角罗歪嘴和蔡大嫂的人物品性,罗歪嘴是奸诈刁滑的流氓恶霸,蔡大嫂是不守妇道的妖冶浪女。
其实如果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看,作者很大一部分出自复活童年记忆来写的两位主角,并没有深刻强调家国忧患,更没有以批判的立场传达启蒙的话语。
罗歪嘴是袍哥头目不假,也暗中做手脚将顾天成的钱全部赢光,更光明正大占有自己表弟的妻子,这些所做所为似乎确实可以给他安上一个流氓恶霸的罪名。
可我在这里更想提到的是在“爱与归属感”的层次需求上,他不过是一个没有真正得到过爱情的普通男人,这是人类自然天生的需求,单从这个立场上,罗歪嘴并无可厚非。
再看蔡大嫂,蔡大嫂没有亏待蔡傻子,养儿育女,操持家务,蔡傻子入狱更是拼了性命拦住那些抓他的人,后又想尽办法救他出来。
《死水微澜》艺术特色赏析
公共艺术课程论文论李劫人小说《死水微澜》的艺术特色课程名称:《经典名著赏析》上课时间: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姓名:李坤学号: 201104030055院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年级: 11城市规划任课教师:史连成职称:统计师摘要:《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劫人,现在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但他的作品在中国长篇小说的现代演进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他是新文学中最早试验做白话小说的一位作家,1912年就发表了以讽刺四川立宪派的共和党人选举为内容的白话小说《游园会》,是传统小说向“五四”新小说过渡的一个代表人物。
“五四”运动期间,曾应李大钊等人的邀请共同发起中国少年学会,随后留学法国。
1924年回国后,一边办工厂、办报纸,一边写小说、翻译法国文学作品。
1936至1937年李劼人出版了三部反映中国近代史的连续性长篇《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概括了自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十余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风云和人间悲欢,其中《死水微澜》在艺术上最具特色。
关键词:四川乡土小说近代史社会心理动机创造性《死水微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知名的长篇历史小说。
在把握历史进程中,传统历史小说住住笔触集中在上层社会政治、军事、外交事件和显赫历史人物活动的狭小范围内,而《死水微澜》则突破了这一局限。
作者有意识地追求历史与世情、上层的动荡与普通人的命运、社会矛盾与生活纠葛的有机统一,力求多层次、大容量、全方位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为读者展现出异常开阔的社会生活全景。
一、创作的动机:1、源于作者大规模描写中国近代历史的雄心和企图。
《死水微澜》就是这一创作意图的最初尝试,也是最为成功的实践。
2、据李劫人回忆:“从1925年起,一面教书,一面仍旧写一些短篇小说时,便起了一个念头,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用几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死水微澜》中的美句
《死水微澜》中的美句
(原创版)
目录
1.《死水微澜》概述
2.《死水微澜》中的美句赏析
3.美句的意义及对读者的启示
正文
《死水微澜》是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西北小城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主人公金狗的生活经历进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
作品中的美句俯拾皆是,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充满了人生哲理。
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美句:“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这句话通过简单的字眼,道出了人生如梦的沧桑感,同时也强调了主人公金狗在人生道路上所付出的真挚情感。
这句话让读者深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否也如同金狗一样,用真情去体验、去拼搏、去奋斗?
另一句美句:“江湖险恶,人生无奈。
”这句话描绘了江湖的复杂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反映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的严峻和人们的无奈。
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金狗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在面对人生波折时所展现出的坚定和勇敢。
还有一句美句:“人啊,活着就得折腾,折腾就得有麻烦,有麻烦就得想法子解决。
”这句话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金狗的生活中,他始终在不断地折腾,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解决麻烦。
这句话鼓励读者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不断地去尝试、去挑战,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死水微澜》中的美句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第1页共1页。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高一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死水》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死水》赏析(一)《死水》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
不过,对于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却一向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认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对于前者,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诗人对现实的象征——“一沟绝望的死水”,其态度就是如此。
对于后者,由于诗人的热情隐含在猛烈的讽刺与巧妙的揶揄里,难以被人觉察,闻一多对人们不理解他的心意感到委屈,他在给学生臧在克家的一封信中说:“你还口口声声随着别人人云亦云的说《死水》的作者只长于技巧。
天呀,这冤何处诉起!”“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却始终没有能力(就是技巧)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觉出我的火来。
”闻一多心中的“冤”,心中的“痛”,心中的“火”,分别是什么呢?通过以上两段谈话不难看出,“冤”乃在于人们误以为《死水》技巧胜于思想,误解了作者的创作根底和表现主旨。
这心中的“痛”和心中的“火”就需要联系《死水》的内容来具体分析了。
“痛”和“火”互为因果,密切相关。
痛,是悲愤痛苦、失望绝望的凝聚,旷持日久的煎熬痛苦无疑会激发作者的满腔怒火,而烈火在心,忧心如焚,当然只会增加作者的挣扎和抗争的痛苦。
《死水》在冷峻严酷中充溢着一股股不可遏止的烈火,我认为,《死水》中的“火”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诗人对现实的黑暗、丑恶、腐败和罪恶的满腔怒火;二是指作者对光明、希望、抗争和新生的如火热情。
《死水微澜》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文/ 王 磊
摘 要 :《 死水微 澜》 堪称我 国 “ 大河小说 ”的经典之作 ,这 不仅 因为它真 实记录 了中国于它独特的艺术结构和丰 富多彩 的人物形 象。 关键词 :《 死水微 澜》 ;李劫人 ;人物形象 具有朦胧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 蔡大 嫂 蔡 大嫂身上一面是王熙凤似的泼辣性 格 , 一 面却是 温柔细腻 。她聪 明善 良、 踏实肯干却又难 以洗去势利的心性 ,遇事有 主见 ,敢想敢干但 始终 围绕着 自己的个人利益 ,敢于与不平等的社会 挑战却最终无法脱 离 封建礼教对 女性 的残害 。蔡大嫂复杂的性格正是这一时期新女性在黑 暗
了 许 多 势 利 的 成分 。
虽然蔡大嫂身上结合 了太多复杂的性格 ,然而这些 却是这位 已经 具 有朦胧现代意识的女性为 自己的 “ 情” “ 欲… ‘ 利”在 “ 死水 ”一般 的 天回镇中努力的挣扎 着,甚 至掀起 了层 层 “ 微澜”,短暂 的波澜之后 却 终归陷入了 “ 死水 ” 。 十五岁的邓幺姑,听到邻居韩二奶奶给她讲成都的生活 ,少女 躁动 的心灵开始有了波澜 的颤动 ,她 向往 成都 一般大 户人 家 的生活 ,羡 慕 “ 妇女们争奇 斗艳的打扮 ”希望 “ 将来得到成都 去住 ,并在大户人 家去 住 ,尝尝韩二奶奶 所描画的滋 味 ,也算不枉 生一世 ” ,更加 幻想着 嫁到 成都 。虽然这些仅仅是 年少的 幺姑对 成都 的 向往甚 至是幻 想但 我们 不 难看 出她希望摆脱 乡坝 单调枯燥而 贫穷 的生活 ,追 寻 自己 向往 的大 家 小姐 的 日子 ,是对 自己理想的追求 。邓 幺姑 古怪 的行为 最先 引起继 父 的不 安 ,之后按照传 统的习俗 “ 又精 明,又能干 ,又有 点怪脾气 ” 的 邓 幺姑嫁给 了为人 老实本 分却 丑陋 的 “ 蔡傻 子 ” ,邓 幺姑 便这 样 自然 而然 变做 了蔡 大嫂 。 ” 殷 实 的生活 暂 时安 抚 了蔡 大嫂 那 颗 躁动 的心 。 然 而 ,蔡傻子虽然 老实本分 、踏实 能干 ,但 是他 却不 懂得 生活 ,没有 点 情趣 。因此 ,蔡大嫂 思想 上 需求 的 “ 情” 与 “ 欲 ” 无 法得 到 满 足 ,因此刚 刚收敛 的内心便又浮起 了波澜 。甚至 在和刘 三金 的 闲谈 中 展 现出某种羡慕 :“ 我觉 得 ,就 象你 这样 的人 ,也 比我 强 !你 们 总走 了些 地方 ,见 了些 世面 ,虽说是人 不合 意 ,总算 快活 过来 ,总也 得过 别 一些人 的爱 ! ’ ' 。 蔡大嫂不安分 的内心世界在与罗歪嘴的交往 中得 到安慰 ,加之刘三 金 的穿插 ,蔡大嫂真被罗歪嘴身上那股强健果敢 又体贴 温柔 的性格所 吸 引。以至 于为了追寻这种情与爱 ,蔡大嫂公开的与罗歪 嘴保 持一种婚姻 以外 的爱情关 系。在这样 的爱情当中 ,蔡大嫂体 验到了她所 追求 的生活 情趣 , 感受 到被宠爱和照顾 ,被赞美和恭维的乐 趣。这样的体验 已经触 动了蔡大嫂 内心深处所追寻的 “ 情”与 “ 欲” ,因此 她撇开世俗 的束缚 甘心做罗歪嘴的情妇 。对于蔡大嫂的行为 ,我们只能把它放在 当时四川 成都 封建 道德横行这样特定的社会背景 中看待人物的这种反抗行为 的积 极 意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 的社会环 境造 成 了蔡 大嫂 复归 封建正 统 道路 的悲 剧。顾天成参加洋 教之后 凭借教会 的力量报 复罗 歪嘴 ,而使其 远走 他 乡 ,并无 意造成蔡 大嫂 的店铺被砸丈夫被抓的结局 ,面对这样一个 破碎
死水微澜赏析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先生写的一部反映1900年左右四川乡土风情的小说,也是他最受推崇的一部小说。
小说描写了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几年间成都郊区天回镇袍哥和洋教两股力量的起落消长,以及古城死水微荡的历史波澜。
作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学家来说,李劼人先生的这部作品以故乡四川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
比如:小说中对于妇女的描写就非常有特色。
当时巴蜀地区道德文化积淀相对浅薄,贞操观念的淡薄为四川女性的种种“出轨”创造了社会环境,形成了女子们的“川辣子”气。
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现实。
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镇,就有很多同样不守规矩的小掌柜娘,她们也并未遭到过多的道德谴责。
蔡大嫂当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个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谈不上个性解放、妇女独立的命题,但是,正因为有了蔡大嫂这样的大胆叛逆的女子,才能在这沉寂的川西坝搅出波澜,正因为有了这反抗的气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
又比如:小说在环境的勾画上,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里面描绘的赶尝东大街花灯火炮、赶青羊宫等,都是蜀地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方言、行话的使用,更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活的生命力,但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并没有影响到小说宽广的时代视野。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先生对于四川的文化是非常了解,有研究的。
而这一切又说明李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成都。
作为一名以李先生的故居“菱窠”来命名学校的老师,我觉得首先就应该培养孩子们这种热爱家乡的情感。
比如那次世界文化遗产日,我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了李劼人爷爷的故居——菱窠博物馆。
孩子们如饥似渴的仔细阅读着李劼人爷爷的资料,并不时地做着笔记.以后我一定要以劼人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成都争光,为中国争光!”因此,作为一名成都的教师,我们有责任要引导孩子去了解成都,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成都人。
许多人提到《死水微澜》,一般都说是反映义和团运动前后当时的四川社会的“袍哥”和“教民”之间的摩擦,其实那只是故事的外部结构。
【最新推荐】闻一多作品死水赏析-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闻一多作品死水赏析导语:《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闻一多作品死水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死水》是最能代表闻一多思想、艺术风格的诗作。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他创作的诗集主要有《红烛》、《死水》两部。
这两部诗集虽然是闻一多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但它们共同贯穿着一条爱国主义红线。
诗集《红烛》是闻一多第一本诗集,这个诗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诗人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以及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其中,《太阳吟》写得很有特色。
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情于太阳,向它倾诉了思乡恋国的衷肠。
诗集《死水》所收辑的作品无论是思想的深刻,还是艺术的成熟,都要比《红烛》集中的作品有显著的提高。
其中《发现》、《一句话》、《死水》等诗篇,写得或悲痛、或激愤、或豪迈热烈,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读者无论何时读到这些作品,都会为之动情、颤栗。
闻一多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他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种新格律诗。
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这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火山爆发式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闻一多在我国新诗创作理论建设上也很有成绩,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
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
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歧视的辛酸。
1925年,诗人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国。
然而,回国后呈现在他面前的祖国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景象——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以至于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
《死水微澜》赏析
《死水微澜》的戏剧艺术赏析上了许多次课,然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死水微澜》的片段。
因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所以听见浓厚的乡土口音感觉特别亲切。
那次课之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完整版观看,感慨良多。
于是,我想通过那次课之后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首先自然要感谢原著者精彩绝伦的作品,然而我们更要感谢查丽芳,一部戏剧作品,当在舞台上获得了自然生命之后,又能在人们的反复谈论中获得绵长的文化生命,并因为较早地深入到对戏剧艺术本质内核的探究而获得理论品性的升华,这本身就是一件具有观照价值的事。
《死水微澜》的川味是很迷人的,以至于看视频的时候旁边还有几个外乡人啧啧赞叹。
导演构思的核心问题不是从剧本所提供的回味空间中寻找舞台伸发的可能,而是用自己对世道人情真切的感触重新解释人物性格和事件性格,从众多可供选择的舞台呈现形式中遴选出最能开掘剧本原始立意的一种,从而直达舞台艺术的完美境界。
虽然那次课只看到前面的两场戏,但是这却勾起了我强烈的往下观看的欲望。
剧情处理:从开场到出嫁这是个极有仪式感、极有雕塑性的戏剧场面,以凝固开头,以凝固中蕴涵的爆发开头,这是导演一个寓动于静的处理为暴风雨到来打好铺垫。
记得张艺谋在《红高粱》的开头也给了一个较长的黑屏,配了画外音解释“我奶奶”的故事,给了人遥远的遐想。
“滴答滴答”的水滴声,一下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含蓄而悠远。
为什么要安排水滴?代表着绵延的痛苦,交代似水的青春,还是故事开始的前奏?邓幺姑一生三嫁中的第一次出嫁。
从开场袍哥们念白头帖子的荒凉悲怆感,到邓幺姑的明丽欢快的出场,这需要仔细而周到的衔接。
导演使用的是“黑纱”。
整个舞台上弥漫的是黑纱的意象、黑纱的气味,有硕大的十字架被众教民簇拥而上,列成纵队,像是“徘徊在中国上空的幽灵”。
几点零星的幽蓝,在充满了清雾的教堂前,显出几分恣意和恐慌。
一个黑暗的背景和一个低压的心情。
天边——在那里,温暖的橘黄色逆光从大墙布景的裂缝中倾泻而出,映现的是邓幺姑天真烂漫、美丽活泼的剪影。
经典名著赏析第三讲:《死水微澜》赏析(1)
•a、邓幺姑对城市 文明的向往意味着 现代意识对乡村世 界的侵入。
• b、蔡大嫂对罗歪嘴的偷情,无 疑有性情相投、两情相悦的因 素 :罗歪嘴在蔡大嫂那里尝到
了女人的某种温情,蔡大嫂在 罗歪嘴那里找到了男子汉的豪 爽、仗义、见多识广,甚至还 有爱的短暂依归,这是麻木、 愚昧、懦弱、不解风情的蔡兴 顺所无可比拟的。
• 顾天成怀着复仇心理来到乡坝打探罗歪 嘴行踪,不想被落难的蔡大嫂所吸引, 提出要娶她为妻。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 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情人不再遭追杀, 她慨然应允。罗、顾二人争夺蔡大嫂, 最后顾胜罗败。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无 法保证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对于 能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的渴求, 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澜”。
有对追求一下,硬 要与城里小姐比高低。邻居韩二奶奶 的“教诲”,使她发现了另一个更有 吸引力的生活世界——作为城市的成 都,那里有乡村世界所不拥有的荣华 富贵,有不同于农村的豪华奢侈:住 大屋、使丫头、涂脂抹粉、争奇斗 艳···邓幺姑产生了对别样生活别样人 生的强烈向往,开始了她的成都梦。
赏
析
• 一、《死水微澜》创作的 动机:
• 源于作者大规模描写中国 近代历史的雄心和企图。 《死水微澜》就是这一创 作意图的最初尝试,也是 最为成功的实践。
• 据李劫人回忆:“从1925年起, 一面教书,一面仍旧写一些短 篇小说时,便起了一个念头, 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 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 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 捩(liè)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 用几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一 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死水微澜是一部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实的优秀长篇小说但是它与同样是描写中国社会现实的茅盾的小说子夜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与以往的中国历史小说两样往的中国历史小说两样它不是神话史英雄史阶级史道德史而是风俗史人情史人性史为我国现代汉语历史小说另辟新路另创新局
小说《死水微澜》的艺术特色
小说《死水微澜》的艺术特色《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大河三部曲”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精致,最完美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
在情节结构的整体构思上,《死水微澜》颇具匠心。
这部小说以西南内陆一个偏僻的成都郊外小镇——天回镇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杂货铺老板娘蔡大嫂的三次婚恋为情节主线,通过对她个人命运及情感轨迹的描写,突现了官府,袍哥与洋人等各方力量的牵制与消长,并借由蔡大嫂内心世界泛起的层层微澜,使读者看清了当时一潭死水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如何在外国入侵势力的步步紧逼之下而渐生微澜的。
人物介绍:1)蔡大嫂(邓幺姐,邓幺姑):泼辣好强,长相漂亮。
2)罗歪嘴:袍哥组织的一员,蔡傻子的表哥,为人豪爽,其实他的嘴并不歪。
3)顾天成:是个粮户,常常在省里混,有做官的亲戚,进出过衙门,也有做官的心肠常想闹点官派。
4)刘三金:罗歪嘴所包养的,为人奸诈,暗中帮助撮合罗歪嘴和邓幺姐。
5)蔡傻子(蔡兴顺):杂货铺兴顺号的老板,父亲死后继承父亲的铺子,兴顺号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大铺子,性格和他的父亲一样老实儒弱愚钝,禁止食客长期赊账,除了自己的表哥罗歪嘴。
后来经一个食客介绍娶了邓幺姐。
《死水微澜》以小见大地为我们生动展现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这段时间的时代风貌与社会风俗的变迁,并试图由此民间视角再现本民族的过去和发展,深入探寻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生巨变的内在原因,俨然是一部形象化的“小说近代史”。
《死水微澜》的历史叙述独特,其史诗性质与蜀地习俗的展现结合紧密,成为了一部近代的巴蜀风俗史。
李劼人自觉地秉承了法国“大河小说”重风俗民情的特点,对蜀中景象,乡土风情和民俗庆典一一给予了精确细致的描摹,如天回镇的地理风貌与赶场盛况,东大街“上九”夜的元宵灯会,青羊宫老子诞辰之际的赶庙会以及借韩奶奶之口所描述的成都文殊院,会馆和名小吃等,市井气息,民俗色彩分外浓郁,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
这部小说的民俗风物描写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以往单纯的文艺目的,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增强了小说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而且也为相关的“民俗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李劼人《死水微澜》讲义
李劼人《死水微澜》讲义一、作者简介李劼人(1891 年 6 月 20 日-1962 年 12 月 24 日),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
他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
李劼人的文学创作风格独特,以其对四川地区社会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洞察而著称。
二、《死水微澜》的创作背景《死水微澜》创作于 20 世纪 30 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
李劼人以他熟悉的四川地区为背景,通过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思想状态。
这部作品是李劼人“大河小说”系列的第一部,为他后续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故事梗概《死水微澜》的故事发生在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这一段时间,地点在四川成都附近的天回镇。
主人公蔡大嫂是一个性格泼辣、敢爱敢恨的农村妇女。
她先嫁给了蔡兴顺,一个老实憨厚的掌柜。
后来,她与袍哥罗歪嘴产生了感情。
然而,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社会动荡不安,罗歪嘴被迫逃离,蔡大嫂为了保护家人,无奈改嫁顾天成。
四、人物形象分析1、蔡大嫂蔡大嫂是小说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人物形象。
她美丽、聪明、大胆,不甘心过平凡的生活。
她对爱情有着自己的追求,敢于冲破传统的道德束缚。
她的性格中既有泼辣、强悍的一面,也有善良、温柔的一面。
她的命运在时代的浪潮中起伏,展现了女性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挣扎与抗争。
2、罗歪嘴罗歪嘴是一个袍哥头目,他豪爽、仗义,但也有粗鲁、霸道的一面。
他与蔡大嫂之间的感情复杂而真挚,他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
3、顾天成顾天成是一个投机取巧、心胸狭隘的人。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但在面对蔡大嫂时,又表现出了一定的痴迷和软弱。
五、主题探讨1、社会变革的反映小说通过描绘天回镇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
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义和团运动等事件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女性意识的觉醒蔡大嫂的形象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死水微澜1
主要人物关系图
表亲兼情人
罗歪嘴
嫖客与妓女
蔡大嫂
夫妻
刘三金
表兄弟 后夫 没关系 死对 头 象分析
蔡大嫂的命运主要由她的性格决定的,其次 当时的环境对其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蔡大嫂的人物形象分析
(1)主人公的现实性 (2)坚韧的生命力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3)内心本质是不安分的
《死水微澜》的意义和评价
《死水微澜》主题的史诗性及其美学范式的形成深受 法国文学的影响,其批判的吸收,理想的写实的主 旨在以及反映历史恢弘画面的史诗模式,创作人物 独特的审美视觉和描写的艺术手法,都明显的烙印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痕迹,中国文学传统史诗精神 给予李劼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对的 《死水微澜》法国文学的影响更为直接,明显,具 有决定性意义。所以,郭沫若先生曾经称李劼人为 中国的左拉。文学批评家刘再复先生对李劼人的评 价也甚高,定位他的《死水微澜》是中国现代小说 史“最精致,最完美的长篇”。
蔡大嫂的人物形象分析
(1)女性处于弱势的地位 (2)在巴蜀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狂野大胆的性格
罗歪嘴的人物形象分析
(1)正义的一面:为人耿直,知恩图报
(2)恶的一面:开赌场,霸占人妻 (3)对蔡大嫂的真心
顾天成的人物形象分析
(1)浑头浑脑
,没有主见,又有蛮性
(2)多情,愚蠢,土气 (3)疼爱女儿
死水微澜
李劼人
作者简介
李劼人,原名李家祥,四川成都人,现代小说 家,翻译家。 三部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小说创作的社会背景
《死水微澜》的时代为1894年到1901年,即甲
午年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战争后到辛丑条约签 订时的一段时间,描绘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 革命前后的广阔社会画面,使史诗性质与事 态人情的描摹的高度结合。内容以成都城外 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 社会上两种恶势力(教民与袍哥)的相激相 荡。这两种恶势力的消长,又系与国际形势 的变化而帝国主义侵略的手段是那样厉害。
从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看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
从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看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作者:任红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任红霞(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民间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表现出极大的艺术价值,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对巴蜀文化风情和四川方言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尤其采用了摆龙门阵的独特写作模式。
但这种模式在主流文学作品中却一直受到冷遇,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到底还是交织相融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键词:《死水微澜》;民间文化;作家文学中图分类号:I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88-02一、《死水微澜》艺术价值的评析李劼人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体现了浓郁的成都特色,熔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调于一炉,运用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老成都。
其风俗文化、人生百态的描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虽然在《死水微澜》这部小说中没有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直接的描述,但是透过小说中的各个人物的命运改变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一)对民俗风情的市井般描绘在《死水微澜》中有大量对川西特有的地方民俗风情的描述,对蜀地特色饮食文化、人物的穿着打扮、民间的宗教习俗、传统的红白仪式、各城镇及其建筑的沿革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
例如,邓幺姑通过韩二奶奶之口了解成都,作者大量描述了成都的文殊院、会馆和名小吃等等。
又如,天回镇的赶场景象,整整用了三千多字对这一盛况进行描述,对活猪市、米市、家禽市到各色小市摊子逐一介绍。
再如在天回镇的细节描写中选取的是最为日常的场面,具体有“镇的两头,不能例外没有极脏极陋的穷人草房,没有将土地与石板盖满的秽草猪粪,狗矢人便。
而臭气必然扑鼻,而褴褛的孩子们必然在这里嬉戏,而穷人妇女必然设出一些摊子,售卖水果与便宜的糕饼,自家便安坐在摊后,共邻居们谈天做活”。
穿插在其中的俗语尤为出彩。
对比观察同为川籍作家的巴金,则可以看出,在巴金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空间场景描写时间化,从而使得文本叙事时间维度强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和消弭了以地域意识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维度,极大的弱化了地域化的特征。
【优质】赏析死水-精选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赏析死水篇一:《死水》赏析《死水》赏析诗人闻一多曾经留学美国。
在美国期间,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美国的民族歧视。
这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情绪。
他的诗作《洗衣歌》就是这种心情的摹画。
1925年夏,不堪忍受美国种族歧视的诗人毅然提前回国。
他满以为让他魂牵梦绕的祖国一定会给他带来慰藉,然而他所接触到的却是军阀混战,生灵荼炭,如死水一般黑暗的现实。
梦想幻灭了,剩下的只是深切的悲哀和愤恨。
在诗作《发现》中激烈地宣泄着自己的失望和愤怒“这不是我的祖国,不是不是”。
诗人为处在水深火热中的黎民百姓感到悲哀,对丑恶而腐朽的社会感到愤恨,然而他又对这一切无可奈何。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情感下,1926年他创作了《死水》一诗。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怒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是对死水的总体印象,用“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来象征军阀统治的黑暗。
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描写了死水的丑恶状况。
第二节诗人用“铜”、“铁罐”、“油腻”、“霉菌”来修饰“翡翠”、“桃花”、“罗绮”、“云霞”这些美好的形象,正是对现存社会“金玉其外,败絮之中”的丑恶本质的反讽。
这种表面繁华的外表只不过是“破铜烂铁”生出了锈渍,“剩菜残羹”发生了霉变。
第三节对死水进行了本质的揭露,所谓的“绿酒”、“白沫”、“小珠”、“大珠”、“花蚊”只是死水腐烂发酵结出的恶果,让人不得不对这个恶水横流、花蚊猖獗、行将毁灭的“死水”产生厌恶和绝望之情。
第四节诗人让青蛙在死水中“叫出了歌声”,可谓是绝妙的嘲弄。
“一沟死水”本该死气沉沉,而由死水养活的青蛙唱起了“鲜明”的赞歌,反动派的厚颜无耻的嘴脸跃然纸上。
第五节诗人提出了对“死水”的毅然决绝的态度,“死水不是美的所在”,“让丑恶去开垦它”。
从《死水微澜》看李人的民族风情-最新文档
从《死水微澜》看李人的民族风情一、富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一)川西辣妹子――蔡大嫂《死水微澜》里的蔡大嫂是一个典型的四川妹子形象,敢爱敢恨,外表泼辣,心底善良,性格也较复杂。
她倔强好胜,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企图通过自己的反抗和努力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韩二奶奶的“教诲”下,常常做着要嫁到成都当少奶奶的梦。
成都梦破灭后,她退而求其次,嫁给天回镇一个开杂货铺的老板蔡兴顺。
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依旧感到生活的缺失,于是袍哥罗歪嘴的出现弥补了她心灵的空洞。
然而,罗歪嘴与顾天顺较量,袍哥败北,罗歪嘴逃走。
蔡大嫂为了救丈夫、情人,在紧急无可奈何之下,忍痛嫁给了顾天成。
她是一个很有主见很有胆识的妇女,在她与罗歪嘴对洋人洋教的询问时,那些谈吐、观念见解,让罗歪嘴“心中不觉很为诧异:‘这女人倒看不出来,还有这样的气概!并且这样爱问,真不像乡坝里的婆娘们!’”①沙汀在《为川西坝人民立传的李?老(代序)》中说,《死水微澜》是反帝反封建的,蔡大嫂正是这类人物,她不满意自己的丈夫,因为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罗歪嘴是情投意合,出于自愿。
发生教案后,罗歪嘴逃跑,不管顾天成如何追求她,她都不愿意,因为她讨厌洋教徒。
[1]我觉得沙汀的分析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蔡大嫂是一个乡村妇女,她对外界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她喜欢谁,完全是由她内心的感情所决定的。
她后来也不是没有答应顾天成的追求,在顾天成说明三番五次来看她的缘故时,曾当着父母、顾天成的面说“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一肥遮百丑”。
①可见,蔡大嫂并没有像沙汀说的那样,反帝反封建,她只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二)哥老会的袍哥代表――罗歪嘴罗歪嘴原名罗德生,他是蔡兴顺的表哥,不喜读书,故参加哥老会外出跑滩。
他“能够走官府,进衙门,给人家包打赢官司,包收烂账”,[2]具有民间社会草根英雄的特点。
而当三道堰事件爆发后,受顾天成的诬告,被官府捉拿,他仓皇出逃,而这些体现出他色厉内荏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这时,蔡大嫂是好人还 是坏人,是堕落还是背叛, 我们很难一言以蔽之。而 这正是蔡大嫂这个人物的 魅力所在,也是李劼人对 人的认识的独特发现。
• (2)蔡大嫂人物形象的典型 意义:
• 邓幺姑→蔡大嫂→顾三奶奶, 既是一个女人的成长史、性 格史、人性史,又牵动和折 射出闭塞停滞如死水般的内 地社会波澜初兴,各种变动 潜滋暗长的历史讯息。
• 4、义和团运动:
• 是十九世纪末发生在中国的一场大规 模的群众暴力运动。它以“扶清灭洋” 为口号,主要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 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义和团 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击西方列 强、促进中国人民群众觉醒的作用。 但义和团运动同时具有笼统排外和愚 昧的色彩。
• (三)《死水微澜》的 人物形象:
•二、《死水微澜》赏 析:
•我们从下列几个方面 来分析一下这部作品:
• (一)《死水微澜》 故事梗概:
• 1、死水微澜:偏正式成语。 比喻死气沉沉、停滞不前的 沉闷局面。 含有贬义色彩。
• 2、故事梗概:农家少女邓幺姑 嫁到天回镇当上了兴顺号杂货 铺的老板娘,人称蔡大嫂,丈 夫蔡兴顺生性愚钝,被人喊作 “傻子”。
《死水微澜》是一部大规模描写 中国社会现实的优秀长篇小说, 但是它与同样是描写中国社会 现实的茅盾的小说《子夜》走 的却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也与以 往的中国历史小说两样,它不 是神话史、英雄史、阶级史、 道德史,而是风俗史、人情史、 人性史,为我国现代汉语历史 小说另辟新路,另创新局。
• 知识点:
• 1、天回镇:
有对追求物质生活的强烈 向往。
• 缠小脚疼的哭了也不愿意松一下,硬 要与城里小姐比高低。邻居韩二奶奶 的“教诲”,使她发现了另一个更有 吸引力的生活世界——作为城市的成 都,那里有乡村世界所不拥有的荣华 富贵,有不同于农村的豪华奢侈:住 大屋、使丫头、涂脂抹粉、争奇斗 艳···邓幺姑产生了对别样生活别样人 生的强烈向往,开始了她的成都梦。
经典名著赏析 第三讲
《
死
( 一 )
水 微 澜 》
赏
析
• 一、《死水微澜》创作的 动机:
• 源于作者大规模描写中国 近代历史的雄心和企图。 《死水微澜》就是这一创 作意图的最初尝试,也是 最为成功的实践。
• 据李劫人回忆:“从1925年起, 一面教书,一面仍旧写一些短 篇小说时,便起了一个念头, 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 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 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 捩(liè)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 用几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一 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1、蔡大嫂人物形象 及其典型意义:
• 蔡大嫂是小说塑造得最为成 功的艺术形象。
• (1)其性格特点:她是一个 生命意识开始复苏,企图主 宰自己的命运,敢爱敢恨, 外表泼辣,心地善良,性格 复杂的女性。“不安分”构 成其性格的核心。
• A、成为蔡大嫂之前的邓 幺姑,是四川乡村社会底 层的一个普通少女,略为 不同的是性格更为倔强,
敢作敢为、大胆泼辣的一面,就鲜 活地表现了出来。
• C、在袍哥与教民的争斗中, 袍哥败北,罗歪嘴逃走。面 对新的现实,蔡大嫂又一次 表现出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 勇气,同时也凸显了她的善 良。
• 为了解救丈夫和情人 ,她嫁给 猥琐庸俗、已经改吃洋教的土粮 户顾天成。当然,这一方面是其 性格的一贯性使然,比如她对物 欲的追求,一如其早年对城市生 活的倾慕和后来她自己所宣称的 那样:“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 一肥遮百丑”。另一方面也不难 看出其性格的复杂性。
• 表哥罗歪嘴(罗德生)彪悍豪侠, 与邓幺姑你来我往,暗生恋情。罗 歪嘴设赌局暗下套子,烫了顾天成 的毛子,还把顾天成痛打一顿,顾 天成与之结下仇怨,为报仇顾天成 加入洋教。因争风吃醋被罗歪嘴赶 出天回镇的陆茂林密告罗歪嘴勾结 义和团反洋人。四川总督派兵砸封 兴顺号,蔡傻子锒铛入狱,罗歪嘴 逃得无影无踪。
• 但这只是表象,从深层次看, 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象 征行为,延续几千年的道德 伦理、价值秩序已在蔡大嫂 和罗歪嘴无视一切的越轨行 为中分崩离析;罗歪嘴对蔡 大嫂的征服也说明,至少在 蔡大嫂时期,传统的乡村社 会在地方势力的支配下依然 维持着既有的格局。
• c、但到后来,当大胆泼辣的蔡大嫂 有条件的降服为顾三奶奶以后,吃 洋教的打败了袍哥,占据了上风, 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实际支配者时, 这种格局已然被打破,中国社会的 殖民化已经扩展到乡村,渗透到草 根阶层。历史正是在这里打了个楔 子,掀起了一个微澜,种下了“暴 风雨”和“大波”的因由。
• “由四川省省会成都,出北门到成 都府属的新都县,一般人都说有四 十里,其实只有三十多里。…就在 成都与新都之间,刚好二十里处, 在锦田绣错的广野中,位置了一个 不算大也不算小的镇市。 …这镇市 是成都北门外有名的天回镇。
• 志书上,说它得名的由来,远在 中唐。因为唐玄宗避安禄山之乱, 由长安来南京,——成都在唐时 号称南京,以其在长安之南 也。——刚到这里,便‘天旋地 转回龙驭’了。皇帝在昔自以为 是天之子,天子由此回銮,所以 得了这个带点历史臭味的名字。”
• 李劼人无论是用准确的数字来描写天 回镇的空间位置,还是引用历史资料 来论证天回镇的历史由来,给人的是 毋容置疑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 同是以一个小镇上的普通人物的命运 浮沉为叙述中心,鲁迅笔下的“鲁 镇”、古华笔下的“芙蓉镇”等与李 劼人笔下的“天回镇”在描写方法上 却很不相同。
• 李劼人的对“天回镇”的叙述给 我们以明确的认识,而鲁迅对 “鲁镇”的叙述和古华对“芙蓉 镇”的叙述给我们的是模糊的印 象。
• (二)《死水微澜》的 思想内容:
• 《死水微澜》以成都郊 外的天回镇为主要场景,
以民女蔡大嫂、掌柜蔡
兴顺、袍哥罗歪嘴、土
粮户顾天成等人之间的
爱恨情仇为基本叙事脉 络,
• 在弥漫川西文化风情的大背 景中,活画出草根阶层中的 袍哥与教民两股势力之间相 生相克、相激相荡的风貌。
• 作品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 展现了中日甲午战争到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期间内 地民间死水微澜的生动景观, 从底层、民间和政治经济地 理的边缘,预示了近代中国 更加殖民化的社会现实和历 史动向。
B、“成都梦”破灭后,邓幺 姑退而求其次,嫁给了天回镇 丑陋愚钝的小掌柜蔡兴顺,邓 幺姑成为了蔡大嫂。在满足了 基本生存条件,命运有所改善 后,蔡大嫂依然感到生活的缺 失,发出了“命不好”的喟叹。
妓女刘三金适时出现,点燃了蔡大
嫂沉睡的情欲。她与表哥、袍哥头 子罗歪嘴公开“偷情”。走到这一 步的蔡大嫂,就不仅仅是那个不安 于传统农民方式,渴望改变命运, 有点倔强任性的邓幺姑了,她性格 中遵循自然生命欲望,冲破封建道 德樊篱,无视世俗羁绊 ,敢爱敢恨、
• 《死水微澜》成功塑造了一 系列的人物形象:
• 《死水微澜》在艺术上的独 到之处,是以人写史,以人 物命运的变化写历史的变动, 以人性的复杂写历史演变的 错综。
• 因此,着力塑造人物形象就 成为作家写好历史的关键。 蔡大嫂、罗歪嘴、顾天成是 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塑 造得最为丰满的三个人物形
象,这也是作者对现代汉 语历史小说的特殊贡献。
• 鲁迅、古华等是更偏重于“主观” 的作家,而李劼人则是偏重于 “客观”的作家。
• 2、袍哥会:
• 袍哥会,在某些地区也被称为“哥老 会”,发源于晚清,盛行于民国。它 与“青帮”、“洪门”一道并称为我 国三大民间帮会组织。袍哥踪迹遍布 全国,以四川为盛,它长期成为四川 大多数成年男性直接加入或间接受其 控制的公开性组织。袍哥会对四川社 会各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一 特点是其他地区未有过的。
• 顾天成怀着复仇心理来到乡坝打探罗歪 嘴行踪,不想被落难的蔡大嫂所吸引, 提出要娶她为妻。为了救出狱中的丈夫, 为了儿子的前程,为了情人不再遭追杀, 她慨然应允。罗、顾二人争夺蔡大嫂, 最后顾胜罗败。她的丈夫蔡傻子自然无 法保证她安然地生活下去。因此,对于 能有一个可以“保护”她的男人的渴求, 也就在蔡大嫂的心中激起了“微澜”。
• “袍哥”有两种解释:一说是 取自《诗经·无衣》:“与子 同袍”之意,表示是同一袍色 之哥弟。另一说是“袍”与 “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 哥弟。两种解释大致相同。
• 3、中日甲午战争:
• 以1894年7月25日中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 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 束。甲午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侵略朝鲜和中国 的战争,因1894年为中国的甲午年,故称 “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 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迫于日本的军事 压力,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约——《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使日 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a、邓幺姑对城市 文明的向往意味着 现代意识对乡村世 界的侵入。
• b、蔡大嫂对罗歪嘴的偷情,无 疑有性情相投、两情相悦的因 素 :罗歪嘴在蔡大嫂那里尝到
了女人的某种温情,蔡大嫂在 罗歪嘴那里找到了男子汉的豪 爽、仗义、见多识广,甚至还 有爱的短暂依归,这是麻木、 愚昧、懦弱、不解风情的蔡兴 顺所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