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的反射学案
光的反射教案课件学案
![光的反射教案课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88a48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0.png)
光的反射教案课件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能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
2.难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反射现象。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1.光的反射现象a.反射的定义b.反射面c.反射角与入射角2.反射定律a.反射定律的内容b.反射定律的应用3.生活中的反射现象a.平面镜成像b.凹面镜与凸面镜c.光的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复习光学基础知识,如光的传播、折射等。
1.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光的反射现象?2.探究光的反射现象2.1引导学生观察反射面,如镜子、水面等。
2.2让学生讨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3.讲解反射定律3.1介绍反射定律的内容。
3.2分析反射定律的应用,如眼镜镜片、望远镜等。
4.实验操作4.1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4.2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释实验现象。
5.生活中的反射现象5.1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5.2分析凹面镜与凸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5.3介绍光的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
6.课堂小结6.1让学生复述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6.2提问: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7.作业布置7.2举出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在后续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关于光的反射教案优秀4篇
![关于光的反射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3e95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5.png)
关于光的反射教案优秀4篇关于光的反射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体验探索的乐趣,了解光的反射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1)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
(2)能表现光的反射的动画或图片。
(3)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
(4)我们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的图片。
2.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
活动过程:一、呈现光的反射现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自然引出活动主题。
2.提问: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一)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教室。
(二)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并做一做。
1.请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成功的小朋友帮助没成功的小朋友。
2.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教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4.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三)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操作要求:小朋友去调整一下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四)借助动画或图片,明确引出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概念:光照到物体表面,被物体挡住,改变了原来传播的方向,反回去了。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三、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一)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二)请幼儿选择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提示:你可以摸摸材料,试一试这些材料哪些能反光,哪些不能反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 光的反射 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 光的反射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f3c5f750e2524de4187e1f.png)
第2节光的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2:什么是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反射定律?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吗?4:镜面反射,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__;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向着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__。
漫反射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光的反射规律:活动1: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
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反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有什么关系?(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两侧或同侧)(3)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4)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看到光线被反射后沿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8a7e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6.png)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收集的《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
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
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很重要。
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
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光的反射定律较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
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
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2e866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a.png)
4.2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知道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知道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特点。
5.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6.培养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2.认识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四、教学用具激光笔、平面镜、硬纸板、量角器五、进行新课一、新课引入: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4.2光的反射(板书)二、合作探究1、光的反射现象(板书)教师: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回到原来介质中的过程叫反射。
其实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处处可见,同学们能列举一些例子吗?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光是怎样反射的。
教师:演示:向学生介绍有关反射定律中的名词。
入射光线:射向物体表面的光线。
(AO)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物体表面反射后射离物体表面的光线。
(OB)入射点:入射光线投射在物体表面的位置。
(O)法线:在物体表面过入射点所做的垂线。
(ON)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AON)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BON)着重要求学生熟悉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其实光在反射时是遵循一定规律的。
那么请你来猜想一下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带着PPT上的七个问题自学课本73-74页内容,根据探究活动提示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一: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探究活动二: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探究活动三:移动入射光线的方向,使之与反射光线重合。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602f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光的反射物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现象.2.理解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现象,然后转入研究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4)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光的反射物理教案(精选篇2)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复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会用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问题;能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法线的形象解释,渗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0e06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b.png)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一、导入1.1 导入问题:你有没有注意到光线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得更清晰?二、探究光的反射现象2.1 实验一:光线在不同材质上的反射材料:手电筒、镜子、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纸张、玻璃、金属等)步骤:将手电筒对准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结果:不同材质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镜子的反射效果最好。
2.2 实验二: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材料:平面镜、手电筒步骤:将手电筒对准平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结果: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夹角相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3 实验三:光线在凹面镜和凸面镜上的反射材料:凹面镜、凸面镜、手电筒步骤:将手电筒对准凹面镜和凸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结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效果不同,凹面镜会使物体看起来放大,凸面镜会使物体看起来缩小。
三、总结3.1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平面镜的反射规律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效果也不同。
3.2 拓展:你能发现周围还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如何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实用的物品?四、课后作业4.1 完成反射现象的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结果。
4.2 观察周围的光的反射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4.3 设计一个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实用物品,并写出设计理念和制作步骤。
五、延伸阅读5.1 《光的反射与折射》5.2 《几何光学基础》六、参考资料- 《物理实验教程》- 《光学原理》通过这个导学案,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和作业,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18cf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1.png)
《光的反射》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光的本质及反射现象的基本概念;2.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和相关实验方法;3.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导入1.光的本质是什么?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电磁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传播的波动现象。
2.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线从光疵射到表面上时,在遇到平面、曲面时,根据光的传播特点,反射回相同介质中称为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面法线、反射面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等。
三、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实验器材:平面镜、直尺、小灯泡;3.实验步骤:a)用直尺将小灯泡固定在桌子上;b)在小灯泡和平面镜之间放一张白纸;c)调整平面镜的角度,使光线射到白纸上;d)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2.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规律。
五、知识拓展1.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光的反射在太阳能热能的利用、激光的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像是面镜形象?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由于镜面的光滑性,使得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重合,从而形成像。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认识到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探索光的奥秘。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哪些物体可以反射光线。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光是如何让我们看到物体的?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光的反射”。
二、概念讲解1.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到另一个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2.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物理《光的反射》教案范文
![物理《光的反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65037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4.png)
物理《光的反射》教案范文第一章:光的传播与反射概念1.1 光的传播1.1.1 学习光的传播方式,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1.1.2 掌握光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1.2 光的反射1.2.1 学习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规律。
1.2.2 理解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并掌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
1.2.3 学习反射定律,了解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第二章:平面镜成像2.1 平面镜成像原理2.1.1 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了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且与物体等大的特点。
2.1.2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与物体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方向相反等。
2.2 平面镜成像实验2.2.1 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2.2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三章:折射现象3.1 光的折射3.1.1 学习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原因。
3.1.2 掌握折射定律,理解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3.2 透镜成像3.2.1 学习透镜成像原理,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
3.2.2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3.2.3 学习凹透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第四章:反射和折射的应用4.1 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4.1.1 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如眼镜、水族箱等。
4.1.2 学习反射和折射在光学设备中的应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4.2 反射和折射的实例分析4.2.1 分析反射和折射实例,如阳光透过树叶、海底世界等。
4.2.2 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和折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第五章:光的反射和折射总结5.1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比较5.1.1 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区别与联系,如传播方式、方向改变等。
5.2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5.2.1 强调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8e7c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4.png)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优秀10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过程与方法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2、制作简易潜望镜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2、照亮目标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1)汽车反光镜(凸镜)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5、做一个潜望镜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六、作业设计万花筒的制作七、板书设计2.4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光的路线图光的路线图潜望镜的制作八、教学后记《光的反射》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2节 光的反射(第2课时) 学案课件 人教版(2024)
![第四章 光现象 第2节 光的反射(第2课时) 学案课件 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48e8e6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5.png)
返回目录
2022秋同步经典学案-物理 八年级上册 课堂本
变式3 (2023·柳州柳北区期中)一些楼房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墙装饰,
造成了“光污染”,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光的( A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返回目录
2022秋同步经典学案-物理 八年级上册 课堂本
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示例 1.夜里,在下过雨的路上走,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1)迎着月光,亮的是水面、暗的是地面; (2)背着月光,亮的是地面,暗的是水面.
甲
乙
丙
丁
返回目录
2022秋同步经典学案-物理 八年级上册 课堂本
(回归教材)如图所示,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图甲、乙和丙 中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如图所示
答案图
返回目录
2022秋同步经典学案-物理 八年级上册 课堂本
变式1 一束光经A点反射后进入眼睛,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 出通过该点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4.知道并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会分析生
活中的相关现象.(难点)
返回目录
2022秋同步经典学案-物理 八年级上册 课堂本
光的反射作图 类型一:已知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画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作图步骤:(1)确定入(反)射光线,找出入射点O.(如图甲所示) (2)过点O作反射面的垂线,即法线ON(用虚线),标直角符号.(如图乙所示) (3)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入)射光线(实线+箭头).(如图丙所示) (4)按题目要求,标出对应角(弧线+大小).(如图丁所示)
4.2光的反射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2光的反射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d990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d.png)
第2节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明白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和理解。
难点: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_______介质射向_______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_______介质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作;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作_______;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作_______。
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的。
_______和_______两种。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是。
探究活动二光的反射规律1、基本概念:图中表示入射角的是_____,反射角是_____,入射光线_____,折射光线____,法线____,入射点____。
2、实验探究: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实验时光屏(纸板)的作用:①②(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由EO、ON、OF可以看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分别居于_______两侧。
(3)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将实验记录填入表格)?若将EO向ON靠近,则OF ;反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________,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选填“减小、增大、等于”)。
(4)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有什么关系?若将B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B板上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2光的反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7ee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a.png)
第二节 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了解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常见的光现象; 4.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5.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区分。
中心任务: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设问导读一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光路可逆性1、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我们为什么会看到不发光的物体?2、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3、光的反射会遵循什么规律呢?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步骤:(1) 如图甲所示,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虚线ON 垂直于镜面; (2)(3) 让一束光贴着白色硬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方向射出。
在白色硬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与反射光OF 的径迹;(4)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多做几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5) 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 两侧的入射角i 和反射角r ;(6) 如图乙所示,将硬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在硬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7)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 射到O 点,观察其反射光线沿着什么方向射出。
(8) 实验分析:B如图所示,在图中找出一点、三线、两角。
一点:O 三线:ON (用虚线) AO BO 两角:∠AON ∠BONN(1)、上述步骤第一步,如果白色硬纸板没有和镜面垂直,会有什么现象? (2)、上述步骤中的第三步,为什么要多次进行实验,目的是什么? (3)(4)、用量角器量两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什么? (5)(6)、第五步是为了证明光的反射定律的什么内容? (7)(8)、最后一步是为了证明光的反射定律的什么内容? (9) 实验数据:误区警示:反射现象发生时,先有入射光,才有反射光。
反射光是随着入射光的改变而改变的,所以叙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时,先说“反射”,后说“入射”,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4、拓展光的反射作图,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的方法是:(1)由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O 表示;(2)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与反射面垂直;法线平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用虚线画出;(3)由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或反射角); (4)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或入射角);(5)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a2b5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7.png)
光的反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能列举生活中光的反射实例。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3、理解光路可逆原理,能用光路可逆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能解释生活中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和理解。
(2)光路可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2、难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三、知识讲解(一)光的反射现象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随处可见,比如:我们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是因为光照射到镜子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夜晚,月光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湖面会反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了光线。
(二)光的反射定律1、相关概念(1)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
(2)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
(3)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4)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5)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探究实验实验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硬纸板、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将白色硬纸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平面镜垂直立在白色硬纸板上。
(2)使一束光贴着白色硬纸板射向平面镜上的 O 点,在白色硬纸板上记录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分别记录每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4)取下白色硬纸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论:(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作图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可以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作图时,要注意先画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三)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cf67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4.png)
《光的反射》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光的反射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2.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
3. 能够运用反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二、导学内容
1. 光的反射的基本观点;
2. 光的反射规律;
3. 反射的应用。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镜子,请同砚们观察镜子中的图像。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2. 进修:介绍光的反射的基本观点,即光线遇到滑润圆滑的表面时,会按照一定规律发生反射。
讲解反射的特点和条件。
3. 实验:老师准备一块滑润圆滑的镜子和一个小灯泡,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情况,验证反射规律。
4. 讨论:请学生讨论光线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
5. 拓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反射规律解决相关问题,如光的折射、光的聚焦等。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光的反射规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导学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
2. 完成练习题,稳固光的反射规律的进修;
3. 思考光的反射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并写出一篇小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和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践操作和思维拓展,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进修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修,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不息总结教学经验,不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ed0230eefdc8d376ee32c8.png)
2.2 光的反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一些生活现象知道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2、通过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路是可逆的,并能解释有关问题。
2、知道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3、区别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知道生活中哪些是漫反射,哪些是镜面反射,能用它们解释有关现象。
4、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5、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由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学习难点:由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三、知识准备:课前小测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2、列举生活中应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两个现象?四、学习过程:【学点一】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仔细体会:太阳发光,我们能看见;桌凳不发光,我们也能看见,为什么?跟踪练习1: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A.物体一定是光源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学点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演示:用一激光灯斜照射镜面,让反射光线射到墙上提出问题:光照镜面,但是光却照到了墙上,光是怎样传播的?在这个过程中,遵循什么规律?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猜想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同学先看书39-40页,然后小组之间利用桌面器材完成实验。
入射角反射角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数据记录;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当把纸片从中间向后折,不成一平面时,会承接到反射光线吗?由此得出:。
综上可得光反射时遵守的规律是: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在探究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你的发现,然后和同学们交流。
有的同学上课偷偷的照镜子,认为别的同学看不见,真的看不见吗?自己做试试看。
光的反射_教案(3篇)
![光的反射_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1447e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4.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光的反射现象。
2. 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1.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光的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光源、平面镜、透明玻璃、水、白纸等实验器材。
3. 学生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镜子、水中的倒影等),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 提问:什么是光的反射?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光的反射现象,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光的反射原理。
2. 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实验探究1. 实验一:观察平面镜中的反射现象。
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关系。
b.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光的反射定律。
2. 实验二:观察透明玻璃和水中的反射现象。
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在透明玻璃和水中的反射现象。
b.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光的反射定律。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2. 学生总结光的反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数据。
2. 收集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的实例,并分析其原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同时,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光在反射时遵循反射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学习过程引入新课看一看:点燃的蜡烛、粉笔小组讨论:人眼为什么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________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如课本图2.2-2 学习新知一、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______ 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一点: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为________点。
三线:入射光线为_________。
反射光线为_________。
法线:过______ 并_____于镜面的直线,为________。
两角:入射角:入射光线与______ 的夹角,为________。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______的夹角,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问题一:两角大小关系?问题二:三线关系(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猜想于假设:猜想一:两角大小关系,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大于、小于、等于)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三线_____ 同一平面内猜想二:三线关系三线的位置排列关系如何:______ 、______ 分居_____ 两侧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实验器材:光反射演示器(激光笔、平面镜、光屏板、)2、实验过程: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保持光屏与镜面垂直;②激光笔发出的光一定要照射在镜面与中缝的交点上;③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测几组对应数据 ⑴将激光束从某个角度射入平面镜上的一点,记为点O ,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法线哪一侧,反射角是多少? (2)再换一个角度重复实验,反射光线有变化吗? (3)将有关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1)______ 、______ 分居在______ 的两侧 (2)______ 等于 ______ 。
(3)演示实验:如果让反射光线逆着入射光线的方向照射到平面镜上,我们会看到什么?延伸: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减小,反射角________。
再实验1、光垂直射向镜面,反射光如何射出? 小组讨论:入射角等于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
2、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反射光如何射出? 小组讨论:如图,光沿BO 入射到平面镜MP 上,那么,反射光线将沿_______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__。
四、光的反射的两种类型: 观察白纸和镜子反射灯光的情况小组讨论:1、两种反射光的强弱有何不同?为什么?(可参考课本41页漫反射)2、一束平行光束照射到凸凹不平的物体表面,为什么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几点说明: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练一练: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光照到黑板上发生了_______现象;当黑板因“反光”而使某个角度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照到黑板上发生了_______现象;从不同方向能看到电影院银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阳光照到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这两种现象都遵守光的_______规律.实验次数 入射角α 反射角β 1 2 3当堂达标:1、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反射角是。
(并在图中画出光路)30°2、如图一束光照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
请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
3、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与镜面的夹角是15°,则反射角是______度。
4、一束光线以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 __.5、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规律的是()A.入射角增加10°,则反射角也增加10°B.入射角为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D.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拢6、要使眼睛看清一个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这物体不一定是光源 B.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C.物体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7、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上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8、要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夹角是90О,入射角为()A.0ОB.45О C.90ОD.135光的反射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2•重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手指“变粗”B.金环日食C.石门大桥在嘉陵江面的倒影D.地面上树的影子2.(2012•无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3.(2012•潍坊)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C.花在放大镜中成像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4.(2012•通辽)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A.放大的字B.汽车后视镜C.小孔成像D.雨后的彩虹5.(2012•天津)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6.(2012•上海)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A.0°B.30°C.45°D.90°7.(2012•三明)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D.凿壁借光8.(2012•日照)目前各种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及贴满白色瓷砖的大厦都可能形成光污染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污染C.P 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D.核能是绝对安全的能源,核能的利用一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9.(2012•齐齐哈尔)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反射D.发生镜面发射10、下图中正确表示光的反射的是()A.B.C.D.11.(2012•聊城)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12.(2012•黑龙江)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日晷B.放大镜C.玻璃砖D.遥控器13.(2012•恩施州)在做“研究光的反射实验”时,如图所示,将一束光沿MO射向镜面,则反射光的方向是()A.O A B.O B C.O C D.O D14.(2012•赤峰)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A.在不同方向都能看见点燃的蜡烛火焰B.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片上形成刺眼的光束C.人在船上看见水中的鱼D.全班同学都能看见教师黑板上的字迹15.(2012•成都)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三棱镜分解白光B.笔在水面处“折断”水面上山的“倒影”手影游戏16.(2011•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17.(2011•青海)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18.(2011•合川区)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鸽子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放映电影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19.(2011•鄂州)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雨后的彩虹B.显微镜观察桌面C.日晷指针的影子D.水中的太阳20.(2010•湘潭)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温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二.填空题(共5小题)21.(2012•泸州)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向右(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22.(2012•金华)汽车已进入普通家庭,小明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发现,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前窗玻璃倾斜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前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觉;而汽车前灯安装在离地面较近的车头位置,有利于司机更好看清前方道路状况,这是因为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23.(2011•来宾)来宾市音乐喷泉每到周末都吸引不少市民前往观看.市民听到悦耳的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霓虹灯光射向喷泉,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25.人站在阳光下身边出现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我们认为月亮不是光源,其原因是月亮的光不是自身发出的.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26.(2012•烟台)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 转动.(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7.(2012•杭州)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28.(2012•贵阳)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光源(激光笔等).(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在纸板上各打两打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9.(2011•玉林)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李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A、纸板B、激光器和刻度尺等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量角器.(2)实验时,如图所示,测得入射角为50°,此时反射角度数为50°.若增大入射角,反射角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0.(2011•丹东)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