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伤辅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n‘t 1、’说:“节哀顺便”、“要振作
些”、“你会克服的”、“你要坚 强”、“一切很快结束”、“你会重 新站起来”、“一切将在一年内过 去”、“你会变好的”、“生活就是 为着活着” 2、说:“我很了解你的感受”、“我 很遗憾” 3、说:“你应该感到安慰,因为他已 不用再受苦了”;“你应该感到难过, 因为你俩如此亲密” 4、以太多的字眼代替“死”
1、唤起 3、写信 5、角色扮演 7、回忆录 9、空椅子技术
2、使用象征 4、绘画 6、认知重建 8、引导想象 10、哀悼仪式
十三、注意事项
DO
1、倾听比说更重要 2、坦白承认:“我也不知道该对你说些什么”。
多聆听,少说话,多用非语言的回应 3、说:“虽然我不能完全了解你的感受,但我
似乎听到你觉得…(生者的感受),因为… (生者的经验、思想或行为)” 4、不忌讳用死字谈及逝者的亡故,有助天刚丧 亲者增加失落的真实感,并鼓励更多对死者 的公开谈论
5、邀请生者停留在感受的层面,进行探讨和 分享,并表示能理解生者对逝者那种独一 无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6、面对“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可让生者知 道将来有一天他可能会为逝者的死找出属 于自己的答案,有时“无回答”也是一个 答案,甚至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6、适度的自我表白,真诚的情感流露 7、为丧亲者作实质支援的转介或提供资料 8、允许自己出错,在错误中学习
意义
1. 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精 神科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哀伤;
2. 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内都有忧郁症状, 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 症状会加重;
3. 有的丧偶者会复制疾病; 4.男性丧偶者死亡率显著比婚姻中男性高;
二、基本原理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
英国精神医生约翰·鲍比(John Bowlby) 认为: (1)人在早期生命发展中需要安全与保障,于是 便对少数特定的个人发展出依附关系,并延续一生。 (2)由于依附行为是为了维持情感联结,因此任 何危及这种联结的情境对会产生特定的反应。失落 的潜在危机愈大,反应就愈强烈,变化也就愈多。
精神医生恩格认为:
如何界定异常哀伤
一般而言,正常或病态的区别应以该悲 伤行为是否在常态的悲伤期间而定。若常态 悲伤期表现出过激的症状,如退缩、拒绝正 视逝者遗像,表示悲伤者还停留在不真实感, 而采取不健康的心理防卫机制来减轻其焦虑 , 甚至极度抑郁、暴力、自杀等。
九、哀伤辅导策略
(一)个体化策略 (二)现实化策略 (三)觉察局限性 (四)理解愤怒情感 (五)鼓励恰当的哀伤方式 (六)引导展望未来、赋予生活新意义
(三)认知反应:否认 、纷乱困惑、强迫性思念、用各种方式与 死者梦会,
(四)行为反应:睡眠失常、食欲反常、恍惚、社会退缩、梦见 死者、常叹气、持续的过度活动、哭泣、.避开死者的遗物、接近 死者常去的地方或保留死者的遗物的完整。
八பைடு நூலகம்哀伤辅导的治疗原则
(一)协助丧失者体验失落 (二)帮助丧失者界定并表达情感 (三)阐明正常的哀伤行为 (四)帮助丧失者给自己时间去哀伤 (五)帮助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 (六)将感情从逝者身上转移 (七)界定异常行为并转介
十、哀伤辅导的过程
(一)澄清丧失的有关事实 (二)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提供表达 哀伤的环境 (三)表达因丧失导致的各种情绪感受 (四)对丧失寻找情感平衡 (五)探讨如何适应丧失的环境 (六)对自我的重新探索、建立新的自我
十一、哀伤辅导的模式
1、心理动力模式 2、认知行为模式 3、家庭系统模式
十二、哀伤辅导的有效技巧
六、哀伤的阶段
1、休克期 ——否认、麻木、愤怒等
2、悲伤期 ——极端悲哀、哭泣、孤 独、无限的思念;常见焦虑症状、睡 眠障碍、无食欲甚至惊恐发作
3、恢复期——适应新生活
七、哀伤的反应
(一)生理反应:不想吃、无精打采、口干舌燥,如行尸走肉般
(二)心理反应:悲哀、伤心、愤怒、孤独、忧郁、痛苦、困难 和负担的减轻、罪恶感与负疚感
哀伤辅导
一、哀伤辅导的 概念与意义
何谓哀伤
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 依恋的对象时所面临的境况, 这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 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了悲伤 与哀悼的反应
什么是哀伤辅导
(grief counseling)
是针对近期丧失亲人的人,在合 理的时间内引发正常的哀伤、协助他 们完成哀悼的任务。
哀伤治疗是针对那些哀伤 反应欠缺、延缓、过度或过久 的人,协助他们辨认和解决障 碍完成哀悼的分离冲突
四、哀伤辅导的特点
1、普遍注重哀伤研究的生态性; 2、关注哀伤应对过程中灵活性的重要性; 3、注重不同文化背景对哀伤过程的影响。
五、哀伤辅导的任务
沃登(Worden·J·W)认为 :
1、接受失落的事实 ——面对他
2、经验悲伤的痛苦——表达他
3、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 境 ——处理他
4、将情绪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关系 上 ——放下他
哀伤辅导的目标
Worden(1991):协助生者完成与逝者之间 的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并向逝者告别。 四个特定目标: (1)增加失落的现实感。 (2)协助当事人处理已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 (3)协助当事人克服失落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4)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并 坦然地重新将感情投注在新的关系里。
依恋理论
1、安全型 →不被压垮 2、不安全—冷漠型 →强迫性的自立 或逃避
3、不安全—专注型 →沉溺悲痛 4、不安全—恐惧型→不能正常思考
创伤理论
zisook等人仔细研究了大量丧偶者, 发现如果配偶是自然死亡的,有约10% 的居丧者出现创作后应激障碍症状,主 要表现为反复的侵入性记忆和保护性反 应(麻木、健忘、回避);而死于意外 或自杀身亡的,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表现 符合PTSD诊断标准。
➢ 人因失去所爱形成的心理创 伤,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伤或 烧伤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
➢ 哀悼是必须的
三、哀伤辅导的理论 1、悲伤过程假设 2、依恋理论 3、创伤理论
悲伤过程假设(grief work hypothesis)
荷兰学者stroebe将其总结为:“当事 人的一系列认知过程,包括直面丧失、回 顾去世前后的事件、在心理上逐步与逝者 分享离的过程。它是一个积极持续和需要 付出努力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当事人需要 意识到亲人丧亡的事实,压抑情感表达是 病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