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景观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系:建筑学院班级:2008047 姓名:甄振洋学号:200804728

郑东新区景观分析

摘要:“城市环境与生态学”是因循时代而发展的。经过学习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及实践的成果,结合在“城市环境与生态学”这门课程中所学到的相关理论,以及相关课程中的所学所知,自己实践中的经验、感想,在文中本人着重从“城市环境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郑东新区城市景观的特点。

关键词:郑东新区;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设计;特点。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是与城市整体互相关联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社会坏境和自然环境。前者由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人口、民族、行为等基本要素构成;后者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诸要素。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一方面得利于城市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也受所在地域环境的制约。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和过度膨胀会导致地域环境和城市内部坏境的恶化。城市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总的来说,一个城市其“城市环境”的质量不仅影响居民生活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其城市的发展进程。

想要了解郑东新区,首先就要从它的环境入手考虑。郑东新区位于郑州市区东部,以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产业支撑,西起 107国道,东至京珠高速公路,南自机场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远期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相当于目前郑州市已建成市区的规模(建成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260余万人)。

规划引入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风格独特,靓点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态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二是环形城市。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

三是共生城市。新区规划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

四是新陈代谢城市。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新陈代谢的理念。

在“共生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郑东新区的规划采用了簇团式的组织结构。整个郑东新区共分六个功能区。即1.CBD,它是郑州市的中央商务区,也是郑东新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约3.45平方公里,是由两环60栋高层建筑组成的环形城市,内环建筑高80米,外环建筑高120米。环形建筑群中间布置有国际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高达280米的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2.商住物流区,它是CBD的功能支撑区,规划面积约23平方公里,是以机关单位、公益设施、

现代服务业及批发、物流、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的综合区。3.龙湖区,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其中龙湖规划面积6.08平方公里,与流经市区的几条河流、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等构成城市生态区。伸入龙湖的半岛为CBD副中心,规划面积约0.48平方公里;CBD副中心是由高度为1 00米的写字楼、宾馆和特色住宅等组成的另一个环形城市,以商务、居住、旅游、娱乐和休闲为主。CBD中,urn CBD 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运河两岸是40米高的建筑。4.龙子湖高校园区,规划面积约22平方公里,主要由高等院校组成。高校园区内规划有龙子湖,取“望子成龙”之意。龙子湖通过运河与龙湖及其他河渠相连,是郑东新区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科技园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主要用于安排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6.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约50 平方公里,已开发1 2.5平方公里左右,是郑东新区的工业支撑区。

每个区相互独立形成一个“子整体”簇团,每个簇团规划有环形公路,组团的商业、服务、行政中心沿环形公路布置,组团内的功能完整,自成体系,相互间由运河和生态廊道相隔,通过环形道路之间的连接实现簇团之间的的联系。规划中还在龙湖地区设置了CBD副中心,CBD中心和CBD副中心通过3.7公里长的运河相连,形成一个“如意”型,形成“两心一带”的结构形态。

如何将斑块,廊道,与本底模型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已达到既保护了城市景观中原有的湿地斑块和河流廊道又使六个分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却又互不干扰。便成为了郑东新区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决定着新区是否会带动整个郑州发展进程的关键之一。

“城市景观”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主体,由城市街区、道路、公园、绿地、林地及近郊城郊型农田等景观要素构成,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发挥城市功能的地域实体。其特点表现为“高度人工化”“地方特色鲜明”“生态不稳定性”以及“高度异质性”。其特色主要为“自然历史遗址”“人文历史遗址”“城市景观的人文内涵”“城市的自然地理特色”。在当下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总是不断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例如:“自然景观要素加速退化和丧失”“人文景观的单一化和趋同化”“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毁弃”等等一系列问题。

在郑东新区的规划中,特别是在“城市景观”的问题上,以上所述问题,也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表现了出来,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观要素的退化和丧失”以及“景观的单一化和趋同”两方面。当我们置身于郑东新区,面对着身边的高楼大厦,宽阔的路面,感受到的更多是“新区”这两个字,若是抛开郑州这个大环境来看,“郑东新区”随便放在哪个省市,都是无所谓的,也就是说,其地方特色十分的不明显。原先的自然景观更是难寻踪迹,取而代之的则是千篇一律的街道公园,现代感十足的桥梁,路灯,雕塑等等。如果单就这两点而言,“郑东新区”的规划确实有些不尽如人意。然而可喜的是,在“生态城市”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也着实可以看到其值得赞赏的一面。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更加通俗的说,“生态”就是指生物生存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可以生产,生活。由此可见“生态”一词在城市规划以及城市造景占据的比重之大,也可以这样说,在做任何关系到生物生存的规划和设计时,都要把“生态”的平衡放在第一位。这也就是在郑东新区的规划设计中始终以“共生哲学思想”和“生态城市”作为指导。

所谓“共生哲学”,不难理解,抛开哲学不说,仅“共生”二字就很容易让人体会到其中的道理。共同生存,相互依靠,这也与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

有着本质上的相似。既然要共生,所以更是要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更是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建立“生态城市”必然是郑东新区规划设计的重点,也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郑东新区的最大亮点。

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郑东新区的规划与景观设计,便充分的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原理。虽说原有的自然景观要素被弃置,但还是充分尊重现有场地肌理, 尊重生物多样性,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并以生态恢复手段为主, 结合各种必要的人工措施完善区段内的自然生态体系, 归结为“积水成淀, 聚土成阜, 生生不息, 持续发展”。

郑东新区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重视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和保持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体现了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产业经济与文化生活、人与其他生物的和谐共生。具体体现为:(1)通过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统一协调发展,达到新区与中心城区在一定程度上的共生;(2)通过人工湖、运河,绿化网络与自然共生,达到自然与城市的共生;(3)由双V形的主要交通线路使产业和生活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产业(经济)与生活(文化)的共生;(4)重铸黄河文化与先进技术的共生,实现国际性与历史传统的共生;(5)人与其它生物的和谐相处,形成生态回廊,实现人类与其它生物的共生。与此同时,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在“生态城市”主导思想下,在郑东新区的建设中引申除了一个新的分支,那便是“新陈代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是郑东新区重要的规划理念。借用生物学的概念,通过组团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平衡状态下成长的线性城市轴线,成长中防止交通向中心部集中的环形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