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期末考试知识要点介绍

合集下载

法医学期末重点

法医学期末重点

法医研究领域、对象、工作内容:研究领域:法医病理学、法医物证学、临床法医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司法精神病学。

研究对象:尸体、生物性检材、活体、人体、人体生物性检材和相关物品、活体工作内容:现场勘验、活体检验、尸体剖检、物证检验、书证检验假死(apparent death):人的循环、呼吸、脑的功能高度抑制,生命活动极其微弱。

用一般临床检查方法查不出生命指针,外表看起来已经死亡,实际上没有死亡。

误认为死亡,这种状态即为假死。

应做检查:线扎指头、微弱呼吸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透视、眼部检查:瞳孔变形,荧光素钠点眼超生反应:躯体死亡后,构成人体的组织、细胞和某些器官仍可保持一定的生理功能,对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早晚期尸体现象:早期: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晚期:分为毁坏型: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

保存型:干尸、尸蜡、泥炭鞣尸、浸软。

尸斑分期、影响因素、意义:分期:沉降期,<12h,指压褪色,<6h尸斑转移,>6h两侧性尸斑。

扩散期:12—24h,改变体位不消失,形成新斑。

浸润期:>24h,指压不褪色。

影响因素:尸体内在因素:种族、死因、死亡时间和临死时的姿势等。

外界环境因素:体表压迫,水中尸体不易形成,停尸表面。

意义:尸斑是最早的死亡征象之一、根据尸斑的发展规律可以推测死亡时间、根据尸斑的颜色和程度可以推测死亡原因、根据尸斑的位置和变动可以推测死亡姿势和有无移动、提示停尸环境对尸体的影响、尸斑易于皮下出血混淆,应该进行鉴别。

尸僵的表现、影响因素、意义:表现:小肌群(1-3h)一全身(4-6h)一关节僵硬(12-15h)一缓解(3-7天)顺序:①上行型:下肢一头面部②下行型:下颌和颈部关节周围的小肌群开始至全身影响因素:①个体因素②死亡原因③环境因素。

法医学意义:①尸僵是死亡的确证;②尸僵出现的顺序时间范围的强度可帮助推测死亡的原因;③根据尸僵固定下来的形态有助于分析死亡时的状态和尸体有无被移动以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1. 法医解剖学:法医解剖学是法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尸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死因的判断和鉴定。

在法医解剖学中,法医医生需要对尸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进行详细的解剖和检查,以确定死亡的原因和时间。

同时,法医解剖学也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解剖检查可以确定死者的身份、年龄、性别等信息。

2. 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的学科,主要包括毒物的种类、毒性机制、毒物的检测和鉴定等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法医医生需要对毒物中毒死亡的尸体进行毒物检测和鉴定,以确定死因和相关责任。

3.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病理学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病理检测等内容。

在司法鉴定中,法医病理学是判断死因和病变是否与他人行为有关的重要依据,法医医生需要通过病理学知识对尸体进行详细检测和分析,以确定死因和相关责任。

4. 法医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医学主要应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术对法医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应用,包括对受伤、中毒等案件的处理和鉴定,以及对危害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行为的评估和判断。

5. 法医学的证据学:法医学的证据学主要研究司法鉴定中的证据收集、保管、鉴定等工作,是法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司法实践中,法医医生需要通过收集、分析和鉴定各种物证和生物证据,为司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法医学的法律基础:法医学的法律基础主要研究法医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法律规范和职责,包括法医医生的法律地位和责任、法医学证据的法律效力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医医生的工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规范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 法医学的诊断技术:法医学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尸体检验技术、检验室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尸体的死因、识别、年龄等进行准确判断,是法医学的重要技术基础。

8. 法医学的实验室技术:法医学的实验室技术主要包括毒物检验技术、DNA鉴定技术、检验仪器的运用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犯罪证据、尸体检验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准确分析和鉴定。

法医学考试重点

法医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1. 法医学,又称为法庭医学(Forensic Medicine)裁判医学(Medical Jurisprudence)、法律医学(Legal medicine),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学科。

2.法医病理学研究目的一般:①确定死亡原因②判断死亡方式③推断死亡时间④推断致伤物⑤个人识别特殊:医疗事故鉴定第二章死亡与死后变化1.假死:处于濒死期者,有时生命功能极度微弱,临床的常规检查方法难以察觉生命指征的存的状态。

假死者若经及时救治可复活,有时亦可自然复苏。

2. 发生假死的常见原因机械性窒息、镇静安眠药中毒、CO中毒、电击、高低温损伤、脑震荡、癫痫、严重脱水、尿毒症、糖尿病昏迷、严重营养不良和强烈精神刺激等多种疾病或损伤,早产儿更易发生假死。

3.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完全丧失,也称全脑死亡。

4. 植物人是指脑高级中枢,尤其大脑皮层功能的丧失的状态。

即意识、情感、思维等功能的丧失,但生命植物中枢(脑干、延髓生命中枢)的功能依然存在的状态。

5.超生反应:生物学死亡期开始后,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细胞仍保持着生命功能和对外界刺激发生的低级原始性反应的现象。

6.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7.早期尸体现象(early postmortem phenomena):指在死后24小时内尸体所出现的特有征象(超生现象、肌肉弛缓、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自溶和自身消化等)。

8.尸僵:人死后肌群先发生松弛,后发生僵硬,进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

9. 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直接进入硬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势和动作,称为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

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

法医必备知识点笔记总结

法医必备知识点笔记总结

法医必备知识点笔记总结一、法医学概述1.1 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是一门研究法律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主要是利用医学知识和技术帮助执法机构解决法律案件中的医学问题。

1.2 法医学的基本任务法医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法医病理解剖、法医临床鉴定、法医毒理鉴定等方面的工作,为司法机关提供医学上的相关鉴定和证据。

1.3 法医学的发展历程法医学源远流长,早在古代罗马、中国等文明古国就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法医学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医学也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1.4 法医学的学科内涵法医学包括法医学的基本理论、法医鉴定技术、法医学的实践应用等多方面内容。

二、法医学基本理论2.1 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死亡是指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的永久停止,通过心电图、呼吸、体温等多种方式可以判断死亡。

2.2 死因和死亡方式死因是导致人死亡的原因,死亡方式是根据死亡的原因判断是意外、自杀、凶杀或自然死亡等。

2.3 伤口的特征及鉴定伤口的特征包括形态、损伤部位、深度、表面特征等,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判断伤口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2.4 遗传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遗传学是法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DNA的分析可以判断亲子关系、犯罪现场的证据等。

2.5 法医学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法医学是司法鉴定的重要手段,通过法医学的鉴定可以提供法律上的相关证据。

三、法医病理解剖3.1 死因和死者的解剖通过对死者的尸体进行解剖,可以了解死者的死因和死亡方式。

3.2 法医病理解剖的步骤法医病理解剖包括尸体外观检查、尸体内脏解剖、尸体取材和尸检报告等步骤。

3.3 死亡的判断标准在病理解剖中,可以通过器官的坏死程度、出血情况、内脏和神经系统的病变等来判断死亡的时间和原因。

3.4 生物体的腐败特征尸体在死后会出现腐败现象,根据腐败的程度和特征可以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

3.5 法医病理解剖的意义法医病理解剖是司法机关了解死者死亡原因和时间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具体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法医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法医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

法医重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法医学的基本概念:1. 法医学的概念:法医学是通过科学方法对死者和病人进行检验,鉴定死亡原因和判定伤情的学科。

2. 法医学的任务:主要是对疑似的刑事案件、伤亡事故、职业病、灾难伤亡等进行鉴定和检验。

3. 法医学的特点:法医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等特点。

二、法医鉴定的基本原则:1. 法医鉴定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法医鉴定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不受他人干扰和影响。

2. 法医鉴定的准确性:法医鉴定应该严谨、科学地进行,确保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3. 法医鉴定的可靠性:法医鉴定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确保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4. 法医鉴定的公正性:法医鉴定应该对待每一项鉴定案件都应该公正、秉公进行鉴定,不偏袒任何一方。

三、法医学的基本知识:1. 尸体的保存与检验:法医学要对尸体进行保存与检验,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

2. 尸体的解剖与鉴定:法医学要对尸体进行解剖与鉴定,从而确定死因和伤情。

3. 尸体的辨认与鉴定:法医学要对尸体进行辨认与鉴定,确定尸体的身份。

4. 尸体的病理学检验:法医学要对尸体的病理学检验,用以鉴定疾病和致死原因。

四、法医学的主要内容:1.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是对死亡的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和研究,从而确定死因和病变。

2. 法医临床学:法医临床学是对法医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和鉴定。

3. 法医鉴定学:法医鉴定学是对刑事案件、伤亡事故、职业病、灾难伤亡等进行鉴定和检验。

4. 法医科学:法医科学是法医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法医学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

五、法医学的主要技术方法:1. 尸体解剖技术:通过解剖尸体来研究死因和死亡原因。

2. 尸体检验技术:通过检验尸体来确定身份、病变和伤情等。

3. 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制作和观察组织切片来确定病变和病理情况。

4. 法医检验技术:通过各种检验技术来确定毒物、病原微生物和其他致伤因素。

法医考试知识点总结

法医考试知识点总结

法医考试知识点总结法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心理学、法医科学鉴定等多个学科。

而法医学又是法律的一部分,是刑事司法实践的必备学科之一。

法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法律素养、思维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因此,法医考试的考查内容一般包括医学实务能力、法律基础知识、实际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法医考试,以下将详细介绍法医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一、基础知识1.解剖学(1)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人体各系统的解剖结构(3)器官组织的形态与生理特征2.生理学(1)细胞生理学(2)神经生理学(3)器官生理学(4)全身生理学3.病理学(1)基本病理改变(2)器官病理学(3)组织学与细胞学基本知识4.法医毒理学(1)毒物的分类与特征(2)毒物作用的生物学基础(3)毒物对器官组织的损害与病理生理变化(4)毒物的检测与鉴定5.法医学实验(1)法医解剖实验(2)法医病理学实验(3)法医毒理学实验(4)法医检验学实验二、实务能力1.刑事侦查理论(1)刑事诉讼制度(2)刑事侦查程序(3)刑事科学侦查方法2.法医临床实务(1)伤害鉴定(2)性侵害鉴定(3)经济损失鉴定(4)残疾鉴定(5)尸体检验3.法医学知识鉴定(1)鉴定标准和程序(2)鉴定方法与技术(3)鉴定结论与意见书的撰写4.法医学鉴定实践(1)具体案例鉴定(2)法医学鉴定仲裁(3)鉴定人行为规范三、法律基础知识1.刑法(1)杀人、伤害、强奸等罪名的构成与刑法规定(2)盗窃、抢劫、诈骗等财产犯罪的构成与刑法规定2.民法(1)婚姻、继承、仲裁等民事法律规定(2)合同、侵权责任、物权等民事法律责任规定3.刑诉法(1)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程序和规定(2)证据的收集、保全、审查和鉴定4.民诉法(1)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程序和规定(2)证据的收集、保全、审查和鉴定四、实际案例分析1.经典案例分析(1)杀人案的法医学鉴定(2)性侵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3)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4)火灾、爆炸事故的法医学鉴定2.问题病例讨论(1)开放性损伤的鉴定(2)骨折鉴定(3)性侵害伤害鉴定(4)中毒鉴定3.综合案例分析(1)科学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2)法医学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3)法医学知识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4)法医学在医疗事故中的应用通过以上对法医考试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医考试的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需要熟悉法律基础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实务能力。

《法医学》复习资料

《法医学》复习资料

《法医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法医学(Forensic legal Medicine)是应⽤医学、⽣物学及其他⾃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门医学科学。

法医学的任务:揭露犯罪、证实⽆辜、澄清事实、调节纠纷医学⽣学习法医学⽬的:担任鉴定⼈、作为证⼈、揭露犯罪、警惕医疗纠纷的发⽣、丰富医学知识。

法医学⼯作内容:现场勘验、活体检查、⼫体剖验、物证检验、书证审查(⼀)现场勘验:为了发现与案件相关的线索、查明案件的性质、证实并揭露犯罪⾏为⽽在现场实施的⼀系列侦查⾏为称为现场勘验(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般由侦察员、法医、痕迹员等合作完成。

现场:凡发现⼫体的场所、遗留犯罪或事件痕迹的地点,称为现场。

(⼆)⼫体检验:分为⼫表检验和解剖检查。

⼫体检查的⽬的:1、确定死因2、确定死亡⽅式3、判断死亡时间4、推断致伤⼯具5、进⾏个⼈识别(三)活体检查1、损伤程度的鉴定:包括确定损伤的性质与程度、推定致伤物与作⽤⽅式、估价损伤的预后及可能发⽣的后遗症。

2、损伤程度与劳动能⼒的鉴定3、疾病的诊察:确定现有疾病与损伤的因果关系。

4、性问题的检验:检验是否被强奸;有⽆性传染疾病;有⽆分娩妊娠;是否坠胎;确定性功能状态。

5、诈病、造作伤、造作病的诊察:诈病是⾝体健康的⼈为了达到个⼈⽬的伪装有病。

6、虐待的诊察(四)物证检验(1)证据:凡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切事实都是证据。

按照《刑事诉讼法》(1996)第42条:“证据有以下七种:物证、书证、证⼈证⾔、被害⼈陈诉、被告⼈供诉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2)物证(physical evidence) 是指对案件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的⼀切物品和痕迹,是刑事、民事诉讼中经常⽤来查明案件事实的⼀种证据。

(3)法医物证(medicolegal physical evidence):来源于⽣物体的涉及刑事案件或民事纠纷的各种痕迹和物体。

法医学常用知识点总结

法医学常用知识点总结

法医学常用知识点总结一、法医学概述1.法医学的定义法医学是一门研究应用生物医学知识和法律法规,以服务司法系统的学科,旨在利用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法律和司法问题,包括病理学、毒理学、人类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

2.法医学的发展历史法医学起源于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时期,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现代法医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法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了一门完备的学科体系。

3.法医学的研究范畴法医学主要研究法医学临床、尸体解剖、病理学、物证鉴定、司法毒物学、法医人类遗传学等多个领域,以审理案件、鉴定伤害、解剖尸体、检验毒物等为主要任务。

二、法医病理学1.法医病理学的概念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对死亡原因及病理学变化的研究,从生物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为司法鉴定和司法调查提供依据。

2.法医病理学的基本任务法医病理学主要任务包括解剖尸体,研究病理学变化,鉴定死因及死亡时间,为死因鉴定、健康证明和鉴定身份提供依据。

3.法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法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尸体解剖、组织学检查、尸体鉴定、生物化学检测等多种手段,主要通过观察病变、病理鉴定、毒物检测等方式提供科学的证据。

4.法医病理学的应用法医病理学在司法鉴定、交通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刑事案件侦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依据。

三、法医毒物学1.法医毒物学的概念法医毒物学是研究毒物对人体影响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的学科,是毒物和司法鉴定的交叉学科。

2.法医毒物学的基本任务法医毒物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毒物鉴定、毒物作用机制研究、对毒物与病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根据病理学变化鉴定死因。

3.法医毒物学的研究方法法医毒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毒物作用机理研究、药物检测等手段,通过毒物检测,明确死因。

4.法医毒物学的应用法医毒物学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交通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司法调查提供科学依据。

法医学复习资料

法医学复习资料

法医学复习资料导言法医学是一门研究法医学原理、法医学技术和法医学应用的学科,是医学与法学交叉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刑事司法领域中,法医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学、病理学、化学分析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提供法庭所需的证据,揭示犯罪的事实真相。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法医学复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法医学基础知识1. 导论法医学的起源和发展,法医学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

2. 法医学的分类法医学在实践中的分类,包括尸体解剖学、病理学、毒理学、鉴定学等方面。

3. 尸体解剖学尸体解剖的目的、要求以及解剖方法。

4. 尸体的腐败过程尸体的分解过程、对尸体进行腐败程度的评定。

5.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6. 遗传学在法医学中的应用遗传学在法医学中的作用,如DNA鉴定。

二、法医学技术及应用1. 体温法医学应用通过尸体的体温来判断死亡时间。

2. 化学法医学应用通过化学分析来判断尸体中的毒物及其作用。

3. 法医病理学应用将基本病理学与法医学相结合,对尸体进行病理解剖,获取相关的证据。

4. 毒物分析与鉴定使用分析技术来鉴定尸体中是否有毒物,并对毒物进行分析。

5. 法医心理学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帮助解开犯罪谜团。

6. 交通事故法医学应用法医学技术来分析和解释交通事故的原因和情况。

三、法医学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1. 死因鉴定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学、病理学等多学科进行分析,判断死者的死因。

2. 伤害鉴定通过对伤者的伤情、损伤方式等进行分析,判断伤害的性质和程度。

3. 毒物鉴定鉴定尸体中是否存在毒物,并分析其对死者的影响。

4. 遗体辩认通过对尸体的解剖学特征、身体特征等进行鉴别,确定死者身份。

结语本文介绍了法医学的基础知识、技术及应用以及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医学,在犯罪侦查、司法判决等方面发挥作用。

希望这份法医学复习资料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安徽大学法医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范文

安徽大学法医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范文

安徽大学法医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范文本篇仅用于学习考试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1.法医学概念:利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尸体,活体以及人体组织,体液斑等,以解决法律实践中医学问题,是联结医学和法学的一门交叉学科!2.研究对象:尸体,活体,物证检查,文证,现场3.基本方法:现场勘验,尸体检验,活体检验,物证检验,文证审查(书证审查)4.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人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委托,运用法医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尸体,人身,物证,现场以及其他有关材料进行检验后,对委托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如实作出结论的过程。

6.重新鉴定:如果政法机关或者当事人,辩护人对原鉴定的结论不满意或几个鉴定人的意见不一致,可将原案材料再委派或聘请别的专家进行鉴定,称重新鉴定。

7.法医学鉴定人:具有法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受到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进行检验鉴定,作出结论的人。

8.法医学的鉴定程序:受理,检验,鉴定9.法医学鉴定书内容:绪言,文件摘录,检验所见,分析说明,鉴定结论,结尾(日期,签名,盖章)10.死亡的概念:心跳停止和呼吸停止包括心脏死(体循环,肺循环和冠脉循环),呼吸死(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紊乱,颜面紫绀),脑死亡。

11.脑死亡概念: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的完全的,不可逆停止。

脑死亡判断标准:无反应性(深度昏迷),无自主呼吸,无反射,平线脑电图,脑电波消失。

死亡的过程:濒死期(可逆阶段),临床死亡期(可逆阶段),生物学死亡期(不可逆阶段)12.超生反应:人作为整个的机体已经死亡,但某些细胞,组织以及器官仍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部分或全部生活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出来,称超生反应。

13.假死:指人体的生命功能(如心跳,呼吸等)处于极度微弱状态时,从外表观察已经死亡,甚至呼吸,心跳用一般方法未能察觉,但如能积极救治,能暂时或永久的复苏,这种状态,称假死。

法医学期末考试知识要点资料

法医学期末考试知识要点资料

填空:1.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时人体死亡的标志, 并按照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的先后顺序分为呼吸性死亡、心脏性死亡和脑死亡。

2.早期死后变化(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超生现象、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等。

3.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某些死亡原因。

可推测死亡时间。

4.晚期后变化(24小时以后发生的尸体变化. A.毁坏型晚期死后尸体变化: 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

B.保存型尸体变化: 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浸软。

5.死亡方式通常有: 自杀死、他杀死(非法他杀死、合法他杀死、过失伤害死)、意外死。

6.缢死的位置为颈部。

7.缢死可在悬位或立、蹲、跪、坐、卧等任何体位姿态下发生。

8.缢型:前位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

缢死分为自缢和他缢。

9.溺死的尸体征象:外表征象:尸斑浅淡、口鼻部泡沫、鸡皮样疙疙瘩、手中抓有异物、皮肤膨胀、皱缩、脱落、尸体的浮沉和腐败;内部征象:上呼吸道肺部所见、心血管改变、消化道溺液及异物、气管中有浮游生物、颞骨椎体内出血、肌肉出血、颅脑颜面部淤血、器官内溺液外渗。

10.溺死的死亡机制为窒息。

11.损伤形成的三要素: 致伤物、作用力、人体组织12.机械损伤的分类: (1)、按致伤物的性状: 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2)、特殊类型损伤: 交通损伤、坠落伤、颅脑损伤(3)、按损伤性质: 自杀伤、他杀伤、意外或灾害伤(4)、按损伤形态: 表皮剥脱、挫伤、创、骨折、内脏破裂和肢体断离13.擦伤的分类: 按致伤物运动方向及其作用机制分为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14.挫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15.致伤物形成的创皆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和创腔(创道)六个部分组成16.法医学中最常见的是颅骨骨折, 其次为肋骨骨折、四肢骨骨折、脊椎骨骨折和盆骨骨折17.敏感区:也称触发区, 是指人体的太阳神经从、喉返神经分布区、颈动脉窦区、外阴部和肛门直肠部等18.震荡伤包括: 脑震荡、脊髓震荡、心脏震荡和肺震荡20.钝器伤包括: 徒手伤、咬伤、棍棒伤、砖石伤、挤压伤、坠落伤21.锐器伤包括: 切创、砍创、刺创、剪创23.切创多见于自杀, 他杀较少见24.砍创常呈梭形哆开, 创壁平滑, 无组织间桥, 创底较平, 有时出血较多。

法医知识点

法医知识点

法医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法医基础知识》①基本定义:法医嘛,简单说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对与法律有关的人的尸体、活体、物证啥的进行检验鉴定的医生。

他们就像案件真相的探索者,从死人或者活人身上找证据,给法官断案提供依据。

②重要程度:在刑事侦查、司法审判中那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

要是没有法医,很多案件是真是假、死因是咋回事就弄不清楚了。

比如说一件谋杀案,要是没法医确定死因到底是中毒还是被利器所伤,案子可就难办了。

③前置知识:得先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像人体解剖学,你得知道人身体里器官都在哪呀是啥样的。

还有生理学知识,清楚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再就是对一些理化知识也要了解,比如一些毒害物质的化学性质。

④应用价值:实际场景特别多。

比如在意外死亡事件中判断是正常死亡还是他杀。

说个实例,有个老人突然死在家里,家属怀疑被照顾的人害死,法医通过尸检发现老人是死于心肌梗死,排除了他杀嫌疑,这就给司法公正判断提供了有力证据。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法医知识在法学和医学中间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一边连接着医学里的各种专业知识,一边又和法学程序息息相关。

②关联知识:和病理学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很多时候要看尸体的病变情况来定死因。

还和毒物学有关,判断是不是中毒死亡的情况经常会用到。

和临床诊断也有关联,在检验活着的受害人或者嫌疑人身体状况时要用到。

③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就是对各种损伤原因和死亡机制的准确判断。

关键点在于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不管是尸体上的伤口,还是活体上的痕迹,千万不能马虎。

就像我之前看一个案子,尸体有一处很细微的擦伤,一开始没在意,后来仔细研究发现那个擦伤就是犯罪嫌疑人在拖拽受害人时造成的,这个小小的擦伤就成为了破案的关键线索。

④考点分析:在法医学相关的考试中特别重要。

考查方式一般是通过案例分析,给你一个案例,让你判断死因、损伤类型之类的;还有就是直接考一些基础的法医知识概念。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死因就是直接导致一个人死亡的原因,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法医名词知识点归纳总结

法医名词知识点归纳总结

法医名词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部分:法医学基础知识1. 法医学法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运用医学原理和技术,结合法律和法规,对尸体进行检验和鉴定,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依据。

2. 法医病理学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尸体的病变、伤害和死因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改变,以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3. 法医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医学是法医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活体的法医临床问题,如伤害鉴定、性侵害鉴定、酒精、毒物和药物检验等。

第二部分:法医检验和鉴定技术1. 尸体解剖学尸体解剖学是法医学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了解死者的死因、病变和损伤情况,为司法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病理学检验病理学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其生理、病理和化学变化,对尸体进行病变、伤害和死因的鉴定。

3. 法医毒物学法医毒物学是研究毒物的化学成分、毒性和作用机制,以及毒物对尸体造成的损害和死亡的鉴定。

4. 法医鉴定技术包括法医临床检验、法医实验室检验等,通过科学实验和技术手段对尸体和生物样本进行检验和鉴定。

第三部分:法医学专业名词1. 死因死因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包括自然死亡、意外死亡、凶杀、自杀等。

2. 伤害伤害是指外力对人体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身体损伤或疾病,包括外伤、化学伤害、放射性伤害等。

3. 遗体遗体是指人的尸体或部分尸体,包括尸检、尸体保全、尸体辨认等。

4. 毒物毒物是指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机毒物、无机毒物、生物毒物等。

5. 法医鉴定法医鉴定是根据法医学知识和技术,对尸体和活体进行鉴定,提供证据和意见,为司法机关决策和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6. 尸检尸检是对尸体的检查和解剖,了解死者的死因、病变和损伤情况,为法医鉴定提供依据。

7. 疑难尸体疑难尸体是指死亡原因不明或情况复杂的尸体,对其进行鉴定和检验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技术和方法。

8. 法医证据法医证据是通过法医学的检验和鉴定获得的证据,包括尸检报告、毒物检验报告、法医临床鉴定报告等。

法医复习总结

法医复习总结

法医复习总结法医学复习总结法医学是一门研究法律、医学、科学相结合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手段解决法律问题。

法医学涉及诸多领域,包括法医解剖学、法医临床医学、法医鉴定学等等。

在复习法医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法医解剖学法医解剖学是法医学的基础科学,主要研究法医解剖的原理和方法。

复习法医解剖学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1. 死亡的定义和判定死亡的定义是指人体的生命功能完全丧失,无法复苏。

死亡的判定可以通过心脑功能的丧失、颜面、指甲床、灰白色斑、肌肉僵直等症状来判断。

2. 病理变化的判定病理变化的判断需要依据病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如组织病理学、血液病理学、尸体解剖学等。

常见的病理变化有破碎、出血、淤血、变色、溃烂等。

3. 尸体的解剖处理尸体的解剖处理需要根据尸块、组织、脏器的特征来进行。

解剖处理分为外科解剖和内脏解剖两部分,外科解剖主要包括头、颈、胸、腹、盆腔和四肢的解剖,内脏解剖主要包括脑、心、肺、肝、肾、胰脏等内脏的解剖。

二、法医临床医学法医临床医学主要研究法医学在法医临床中的应用。

复习法医临床医学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1. 急诊法医学急诊法医学主要指法医对发生在现场的突发、重大、诱致行为的医学问题进行诊断、收集证据和作出结论。

急诊法医学包括勘察、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等。

2. 伤害学伤害学研究外伤的类型、外伤机制、外伤鉴定和处理。

复习时需要掌握创伤的分类、外伤的变色及变化规律、各种死亡方式的特点等。

3. 中毒学中毒学研究各种有害物质(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反应机制。

复习时需要了解各种常见中毒的症状、处理方法以及各种药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三、法医鉴定学法医鉴定学是法医学的核心科目,主要研究法医学在法律诉讼中的应用。

复习法医鉴定学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1. 法医学鉴定的原则和方法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等。

法医学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分析、物理方法、显微镜检查等。

法医学重点知识(完整版)汇总附答案

法医学重点知识(完整版)汇总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6个)1、竹打中空:当使用圆形棍棒、竹竿或塑料管打击肩、背等处皮肤时,致伤物打击的瞬间可使被打击部位的血管突然闭合,造成局部缺血,两侧的血管内压骤然升高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出血,形成两条平行排列的皮下出血带,中间呈灰白色。

2、.医疗损害概念:是指诊疗护理过程中的医疗过错(故意或过失)行为对患者所产生的不利事实。

3、腐败静脉网腐败静脉网: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死后2至4日出现。

4、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5、挥鞭样损伤:多见于高速行驶车辆因突然刹车,或撞击到相对静止的车辆尾部使其突然减速,车上的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前和向后剧烈晃动,使颈椎和颈髓发生的损伤。

6、残疾指由于各种疾病、损伤、发育缺陷或者精神因素等所造成人的机体、精神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从而使患者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7、超生反应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如死后数小时内仍有骨骼肌在机械性刺激下收缩、瞳孔或缩瞳反应、肠蠕动及精子活动能力。

其在法医学上可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8、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9、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称为尸斑。

10、遗传特征:遗传特征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状,是亲子鉴定最主要的依据。

遗传性状是生物体表现的一切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代谢类型的统称,其中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特征,并能够按预期的方式从一代遗传给下一代的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单位性状。

二、填空(10个)1、创的结构: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周、创壁、创底和创腔7部分组成2、头皮损伤包括:①头皮擦伤②头皮挫伤③头皮裂创④头皮撕脱3、DNA多态性分类:DNA序列多态性、DNA长度多态性4、机械损伤分类:①钝器伤②锐器伤③火器伤5、PCR基本反应由三个步骤组成: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6、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外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闹实质出血7、甲醛的固定液纯度为4%8、死亡的分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9、死亡的方式;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10、法医病理解剖的手术方式包括:T字、Y字、倒Y11、血痕检验程序①肉眼观察②预实验③确证试验④种属鉴定⑤个人识别⑥其他检验12、角膜混浊:透明度减低,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13、交通事故引起的行人损伤类型:撞击伤、碾压伤、摔跌伤、伸展创三、解答(5个)1、擦伤、挫伤的特征:擦伤:是指表面粗糙的致伤物与体表摩擦致表层皮或表层皮与部分真皮剥脱和缺损,又称表皮剥脱。

法医学期末重点

法医学期末重点

10名解 7简答基因座locus: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特定区域一段基因序列的位置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应用医学、人类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并根据遗传学理论分析其检测结果,从而对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作的科学判定。

生物性检材:生物学检材是经历了环境条件作用的人体组织与器官或人体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由它们形成的生物性斑迹。

溺死:大量液体吸入呼吸道引起的窒息死亡,俗称淹死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瘢痕尸僵: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颅相重合:是将颅骨用X线拍片,将失踪人的照片放大至同样大小,再以颅骨照片与生前照片重叠在一起,观察外形轮廓与眼、耳、口、鼻是否吻合,并按一定的标志点和审定线进行重合,观察审定线是否全部重合一致,判断两者是否同一。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中毒: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法医鉴定人:具有法医学知识或经验并受司法机关指派、委托和聘请,就所为人的事项进行检验、研究和认定,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医学鉴定结论性鉴定的人保险杠损伤:是指车辆保险杠撞击人体时,在距地面50〜60cm高处的人体下肢形成横带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和骨折,胫骨骨折呈楔状,尖端示车轮行驶方向。

中毒血浓度:能引起中毒反应的这种毒物在中毒者血中的最低浓度机械性窒息:是指由机械性暴力作用所引起的呼吸障碍,如压迫颈部或胸腹部、阻塞呼吸道等,妨碍了呼吸而发生的窒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猝死: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法医学: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青壮年,至今原因不明的猝死,特点:1死于睡眠中2多为青壮年3绝大多数为男性4死者生前多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营养良好5死亡迅速6尸体剖验多无明显致死性病变,共同性改变为急性心力衰竭致死血浓度:引起中毒死亡的这种毒物在中毒者血中的最低浓度机械性损伤:由机械性暴力造成的机体损伤称为机械性损伤刑事责任能力:是犯罪构成案件中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指一个人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亦即一个人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及后果并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大全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大全

法医具体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法医解剖学1.遗体解剖:法医解剖学是法医学的基础,包括尸体检验、组织学检验和毒物学检验等。

法医解剖学是通过尸体解剖来确认死亡原因,了解死亡的时间,以及可能的死因。

2.法医组织学检验:通过显微镜等工具对组织标本进行检查,以确定死因和死亡时间。

3.法医毒物学检验:通过分析尸体以及生理液体和组织检验来确认是否存在毒物中毒。

4.法医病理学:通过死体解剖和组织学检验的方法对死因、死亡时间进行研究。

5.法医人类骨骼学:通过人类骨骼学的知识,对未知尸体进行鉴定。

二、法医毒理学1.毒物的分类:毒物分为化学毒物、生物毒物和物理毒物等。

2.毒害的临床表现:根据不同的毒物,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对临床表现的判断是毒物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3.毒物的检测:毒物检测包括血液、尿液和头发等生物标本的检测,通过这些标本的检测来确认是否存在毒物中毒。

4.毒物在尸体中的分布与分析:毒物在尸体中的分布和含量可以提供关于毒物中毒死亡的重要信息。

5.毒物鉴定:通过毒物的检测和分析,确认是否存在毒物中毒的情况。

三、法医心理学1.心理病理学:通过对病理心理学的研究,了解产生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

2.刑事心理学:了解犯罪行为的心理学特征,对犯罪行为进行研究和鉴定。

3.法庭心理学:通过心理学的知识,了解法庭上的心理活动,对证人作证和被告辩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4.心理犯罪学:通过对心理犯罪学的研究,了解和研究作案的心理特征,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和鉴定。

5.心理鉴定: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鉴定,了解其心理特征和作案动机。

四、法医临床医学1.法医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法医临床医学是通过对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的临床检查,收集证据来进行鉴定。

2.法医临床医学的技术:包括对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的医学检查、化验、影像学检查等。

3.法医临床医学的鉴定:通过对受害者和犯罪嫌疑人的临床检查和鉴定,提供法庭依据和司法鉴定。

4.法医临床医学的应用:在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等法律程序中,通过法医临床医学的知识和技术来提供司法鉴定的证据。

泸州医学院法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泸州医学院法医学期末考试重点

1、简述法医学研究的领域(6个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对象,法医学的工作内容(5项)。

【P1、P7】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备注法医病理学尸体研究目的:①确定死亡时间②判断死亡方式③推断死亡时间④推定致伤物⑤个人识别⑥医疗事故鉴定法医物证学源于人体的生物性检材解决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问题。

毛发用发根骨髓用具有红骨髓的骨髓临床法医学活体包括:①损伤的鉴定(鉴定人要亲自检查患者)②劳动能力鉴定法医毒理学人体(活/尸体)法医毒物分析人体生物性检材及相关的物品司法精神病学活体解决:①是否正常②患什么类型精神病③作案时是否处于疾病状态④被检者对其违法或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有无理解和控制能力①现场勘验——现场:发生犯罪或事故、发现尸体或遗留犯罪痕迹的地点。

第一现场、第二现场②活体检查——法医学的工作内容③尸体解剖——1个月内向委托单位发出诊断报告。

如发现其死因属于烈性传染病者,确诊后12h内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

④物证检验——物证:对案件的真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

主要是人体成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品上留下的痕迹。

⑤书证检验——2、何为脑死亡及其诊断标准有哪些?【P12】脑死亡(brain death):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①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即使最疼痛的刺激也无反应②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诊断标准③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眼前庭反射、咽反射等,瞳孔散大。

④脑电图检查呈一直线——即等电位脑电图,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3、何为假死及对怀疑假死者应做哪些检查?【P15】假死(apparent death):指人体的循环、呼吸和脑的功能活动高度抑制,生命活动极微弱,用一般临床检查方法检查不出生命体征,外表看来好像人已死亡,而实际上还活着的一种状态。

①线扎指头:用线扎指头数分钟,如指头变青紫、肿胀,说明动脉血流存在,即处于存活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 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时人体死亡的标志,并按照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的先后顺序分为呼吸性死亡、心脏性死亡和脑死亡。

2. 早期死后变化(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超生现象、尸冷、尸僵尸斑、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体痉挛、自溶和自家消化等。

3. 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某些死亡原因。

可推测死亡时间。

4. 晚期后变化(24小时以后发生的尸体变化) A.毁坏型晚期死后尸体变化: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

B.保存型尸体变化: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浸软。

5. 死亡方式通常有:自杀死、他杀死(非法他杀死、合法他杀死、过失伤害死)、意外死。

6. 缢死的位置为颈部。

7. 缢死可在悬位或立、蹲、跪、坐、卧等任何体位姿态下发生。

8. 缢型:前位缢型、侧位缢型、后位缢型。

缢死分为自缢和他缢。

9. 溺死的尸体征象:外表征象:尸斑浅淡、口鼻部泡沫、鸡皮样疙疙瘩、手中抓有异物、皮肤膨胀、皱缩、脱落、尸体的浮沉和腐败;内部征象:上呼吸道肺部所见、心血管改变、消化道溺液及异物、气管中有浮游生物、颞骨椎体内出血、肌肉出血、颅脑颜面部淤血、器官内溺液外渗。

10.溺死的死亡机制为窒息。

11.损伤形成的三要素:致伤物、作用力、人体组织12.机械损伤的分类:(1)、按致伤物的性状: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2)、特殊类型损伤:交通损伤、坠落伤、颅脑损伤(3)、按损伤性质:自杀伤、他杀伤、意外或灾害伤(4)、按损伤形态:表皮剥脱、挫伤、创、骨折、内脏破裂和肢体断离13.擦伤的分类:按致伤物运动方向及其作用机制分为抓痕、擦痕、撞痕、压擦痕14.挫伤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表皮剥脱、局部肿胀和炎症反应15.致伤物形成的创皆由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底和创腔(创道)六个部分组成16.法医学中最常见的是颅骨骨折,其次为肋骨骨折、四肢骨骨折、脊椎骨骨折和盆骨骨折17.敏感区:也称触发区,是指人体的太阳神经从、喉返神经分布区、颈动脉窦区、外阴部和肛门直肠部等18.震荡伤包括:脑震荡、脊髓震荡、心脏震荡和肺震荡20.钝器伤包括:徒手伤、咬伤、棍棒伤、砖石伤、挤压伤、坠落伤21.锐器伤包括:切创、砍创、刺创、剪创23.切创多见于自杀,他杀较少见24.砍创常呈梭形哆开,创壁平滑,无组织间桥,创底较平,有时出血较多。

25.砍创多见于他杀,创多分布于受害人的头面部。

常伴有颅骨骨折、脑震荡、颅腔内出血、脑挫伤或脑挫裂伤。

26.火器伤包括枪弹创和爆炸伤两种。

其中,典型枪弹创为贯通性枪弹创,有射入口、射创管和射出口三部分组成。

27.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机械性损伤,在暴力性死亡中占首要位置。

28.颅脑损伤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颅底损伤、颅内出血、脑组织损伤29.颅脑外损伤所引起脑的病理改变有两类,一类是机械性暴力直接引起的损伤,如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挫伤、脑血管破裂;另一类是颅内血肿等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脑神经细胞变性、脑水肿和脑疝等30.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31.常见的颅骨骨折有: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孔骨骨折、粉碎性骨折、崩裂性骨折32.颅内出血包括: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以及脑实质出血33.脑组织损伤包括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伤、脑挫裂伤34.脑震荡可伴发或不伴发颅骨骨折35.脑震荡的主要原因是脑干网状结构功能障碍。

36.诊断脑震荡的根据:头部外伤史;一过性意识丧失;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存在逆行或顺行性遗忘37.机械性损伤的死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外伤死因就是直接致死的外伤。

38.原发性外伤死因包括:生命重要器官的严重损伤、出血、原发性休克、震荡39.生活反应时诊断生前伤的经典根据。

40.猝死有两个高峰期:出生后至6个月龄及30-50岁。

男性多于女性,工人和农民为多,其次是干部和知识分子,军人和学生较少。

41.猝死的特点;1,死亡急骤。

猝死从疾病发作或恶化到死亡之间的时间短暂,无统一认识。

如症状发作后1分钟之内发生的死亡,称为即时死。

多因心脏疾病所致。

2,死亡发生出乎意料。

猝死的最主要特征。

3,死因是自然疾病。

根本原因是潜在的、能致死的自然疾病。

42.猝死的原因;1,精神、心理因素。

2气温骤变。

3体力活动。

4,其他。

43.成人猝死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居次,新生儿和婴幼儿则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

44.依据损伤对人体损害的程度不同,分重伤、轻伤、轻微伤。

45.现存最早的系统古代法医学著作是《洗冤集录》46.确诊脑死亡最可靠的根据:脑循环停止47.皮革样化最常见部位:口唇、阴囊48.角膜混浊的形象及其程度主要与粘多糖和水的含量有关49.最早出现的尸体现象:肌肉松弛50.尸斑的颜色取决于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

氰化物中毒的尸体---尸斑呈鲜红色;一氧化碳中毒的尸体---尸斑呈樱红色;亚硝酸盐、氯酸钾中毒的尸体---尸体呈灰褐色51.尸绿最先出现的部位:右下腹部52.木乃伊形成条件:干燥、高温、通风53.死亡时间推断的主要依据有尸体现象、胃肠内容物54.胃内容物大部分移向十二指肠,并有相对程度的消化时,大约为进食2-3小时死亡;胃内空虚或仅有少量消化物,十二指肠内还有消化物或事物残渣,大约进食后4-5小时死亡;胃和十二指肠内均已空虚,为进食后大约6小时以上死亡55.典型枪弹创为贯通性强弹创,由射入口、射创管、射出口组成。

非典型枪弹创包括:盲管枪弹创、沟状枪弹创、反弹枪弹创、回旋枪弹创56.最常见的机械性损伤:颅脑损伤57.生殖系统疾病常见的猝死:异位妊娠、羊水栓全、子宫破裂、产后出血58.遗传特征是亲子鉴定最主要的依据59.PCR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纵性简单、快捷等优点,被誉为第二代DNA 分型技术60.PCR技术循环过程:变性、退火、延伸61.血型和DNA多态性是法医学进行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的良好遗传标记。

62.联苯胺试验中滴加顺序:冰醋酸、联苯胺无水酒精饱和液、3%过氧化氢。

63..血痕种属试验的沉淀反应主要方法有环状沉淀反应、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

64.测定血痕ABO血型抗原的经典方法吸收试验65.精斑预实验常用的方法:检验酸性磷酸酶66.阳性结果可以确证精斑。

主要有精子检出法、免疫学及生物化学检验67.预实验常用的联苯胺试验和酚酞试验68.常用的确证试验方法:血色原结晶试验、氯化血红素结晶试验、显微分光镜检查名词解释1.超生反应:个体死亡之后,某些器官、组织细胞还保持短暂生命,并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现象。

2. 尸体现象: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尸体变化,这些变化使尸体表明面和内部器官组织呈现与活体不同的征象,称之为尸体现象。

3.窒息: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外呼吸、内呼吸、血液的运输。

三个过程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都能影响气体交换过程的正常进行,势必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的潴留,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的紊乱。

4.溺死:由于大量液体进入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死亡。

5.机械性损伤:是指致伤物通过机械运动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组织、结构、机能受到破坏的状况。

6.组织间桥:一般一个创口至少有两个创缘和两个创角,创壁之间未完全断裂的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7.中空性损伤:是指由于打击瞬间使着力区皮肤血管突然压闭,血液向两边分流,两侧血管内压剧增,加之局部组织变形移动牵扯两边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出血而致的损伤状况。

8.生活反应:当暴力作用于活体时,损伤局部及全身皆可出现一定的组织反应,此反应称生活反应。

9.炎症反应:机体遭受外力作用造成创或表皮剥脱时常有的化脓菌随致伤物进入损伤组织,是受损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从而在损伤局部出现化脓性炎症。

10.亲权鉴定:指应用医学、遗传学、人类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主要通过人类遗传标记的检测与分析,对被检者是否存在生物学亲缘关系所做的科学判定。

11.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机构由4种脱氧核糖核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而成的多核苷酸键12.DNA多态性:个体遗传差异的本质是编码基因多的产物的DNA分子结构在不同个体或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13.父权指数:又称亲子关系指数是亲子鉴定结果分析最常用的统计参数14.损失程度鉴定;是指鉴定人依据委托对被鉴定人进行检验,再依据我国现行公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评定,做出是重伤、轻伤或者是轻微伤的判断过程。

15.重伤;是指有危及生命,或者并发症危及生命的损伤,损伤造成重要器官的破损或严重的功能障碍。

16.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的损伤。

17.轻微伤;是指造成人体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的功能障碍。

18.劳动能力;是指人类进行劳动工作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总和。

19.劳动能力丧失;是指损伤、疾病、衰老等原因引起的原有劳动能力减弱或消失,使机体与所从事劳动能力的不相适应。

20.猝死:指貌似健康者,因内在疾病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21.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司法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学科学。

22.临床法医学:是应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体伤、残及其他生理病理状态等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

23.皮革样化:尸表皮肤较薄的局部或因表皮破损导致水分迅速蒸发,干燥变硬,而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羊皮纸样的变化称为皮革样化,也成局部干燥。

24.角膜混浊:角膜的透明度减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样外观。

25.尸斑: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皮肤血管内,并在该处皮肤呈现出有色斑痕(多为暗紫红色)26.损伤: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结构、功能或代谢的异常。

27.机械性损伤:致伤物通过机械运动作用于人体,造成机体损伤。

28.缢死:是以绳索状物套绕在颈(项)部,利用自身全部或部分体重的下垂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项)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

29.临床法医学鉴定:是根据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委托鉴定要求,运用临床医学、法医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实施的法律条款做出相应的临床法医学鉴定结论的过程。

30.遗传标记:这种具有相对差异的单位性状作为标志来识别携带它的个体、细胞、染色体;或用来以研究细胞、个体、家系和群体的遗传方式时就称为遗传标记。

(特定性稳定性反映性)31.非父排除概率:(PEP):指通过某一个遗传标记系统的检测,将不是生父的被控父亲排除的概率。

即在所有非父被控为生父的男子中,用遗传标记否定父权有多大的可能性。

32.“竹打真空”:指棍棒打击躯体、肢体等皮下组织较厚的部位,常形成中间苍白,两边平行的条状镶边形挫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