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高僧大德 开悟偈
一百首最有禅境的偈诗看哪首能让你顿悟?
![一百首最有禅境的偈诗看哪首能让你顿悟?](https://img.taocdn.com/s3/m/a1cae37a49649b6648d747fc.png)
[转载]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
![[转载]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57c2b9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7.png)
[转载]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作者:潘飞翔001、普明禅师牧牛颂诗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002、孙觌枫桥三绝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003、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
004、寒山诗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005、牛仙客沼寺诗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
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006、草堂清禅师诗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007、圆通仙禅师诗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
008、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009、刘长卿送灵澈诗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010、无名禅师诗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
古镜不磨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
011、虚舟普度墨梅诗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012、溥光题草堂诗草堂名刹岁年深,三藏谈经事莫寻。
唯有千章云木在,风来犹作海潮音。
013、希运诗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014、王梵志禅诗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015、神照本如开悟诗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016、亦苇禅定诗窗外芭蕉要半庵,心番一炷静中参。
云霞幻灭寻常事,禅定莫如是钵悬。
017、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诗春看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018、讷堂思禅师诗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不知园里树,哪个是真梅。
019、曼殊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020、桦源岳禅师诗大梅梅子熟,庞老已先知。
高僧大德开悟诗赏析
![高僧大德开悟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07fc1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2.png)
高僧大德开悟诗赏析在佛教的历史长河中,众多高僧大德以其深邃的智慧和超凡的修行境界,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和启迪心灵的开悟诗。
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他们心灵觉醒的见证,蕴含着对人生真谛、宇宙真相的深刻洞察。
比如,唐代高僧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修行的关键在于放下执着,认识到无明的本质就是佛性,一切外在的表象都是虚幻的。
诗人告诉我们,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真理,而应顺其自然,当内心觉悟时,便能明白万物本空,佛性自在心中。
再看唐代的黄檗希运禅师的诗:“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此诗以梅花在严寒中绽放为例,寓意着修行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要想摆脱尘世的烦恼和束缚,必须下一番苦功夫,经历种种磨难和考验。
只有经过寒冬的洗礼,才能迎来梅花的芬芳,只有经历内心的磨砺,才能实现真正的觉悟。
还有宋代的佛印了元禅师的诗句:“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春风吹拂下的同一棵树,南枝温暖而北枝寒冷,这一景象暗示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而“西来意”本是禅宗中对佛法真谛的探寻,诗人通过风吹花瓣东西飞的景象,表达了佛法的微妙和难以言表,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保持一颗洞察真相的慧心。
这些高僧大德的开悟诗,往往不追求华丽的词藻和工整的格律,而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直抵人心。
他们用最简单的文字,阐述最深刻的道理,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力量。
比如,唐代的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禅意。
在日常的吃茶行为中,蕴含着对当下的专注和对生活的体悟。
它提醒我们,不要总是在追寻远方的目标和意义,而忽略了眼前的美好和真实。
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是开悟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用心去感受和领悟。
洞山禅师开悟偈
![洞山禅师开悟偈](https://img.taocdn.com/s3/m/4f021a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6.png)
洞山禅师开悟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洞山禅师(807-869年)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宗师,他出生在中国湖北省荆门市,早年在曹州大宗寺出家修行,后来在洞山禅寺出任住持。
洞山禅师在禅宗的传承中,被誉为“诸祖宗之宗”,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洞山禅师的生平和事迹中,有一则传说尤为著名,即“洞山禅师开悟偈”。
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传颂,成为禅宗传统中的经典之一。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并探讨其中蕴含的禅宗智慧。
据传说,有一天,洞山禅师正在禅堂中坐禅,心无杂念,全神贯注地修行。
突然间,禅房外传来一只鸟的叫声,声音清亮而响亮,让人心神一振。
洞山禅师听到了这个声音,突然顿悟,心中涌现出一首开悟偈。
这首偈语简练,意味深长,蕴含着禅宗的最高境界。
洞山禅师开悟偈如下:「无火、无禅、无觉者。
不生不灭在我中。
」这首偈语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深邃的禅宗智慧。
在这首偈语中,洞山禅师道出了“无我”“无生灭”等禅宗重要理念。
他认识到自我本身就是虚幻的,觉知是无处不在的,无需寻找。
这种境界超越了对世俗现实的执着和執著,是禅宗追求解脱的至高境界。
洞山禅师的这首开悟偈,立足于他长期的修行实践和对禅宗教理的深刻体悟。
在这首偈语中,不仅体现了洞山禅师个人的开悟境界,也凝聚了禅宗先贤的智慧成果。
这正是禅宗传承中的一种传统,通过文字、诗句等方式,表达对真理的探求和领悟。
洞山禅师的这首开悟偈,被认为是对禅宗理念的一种完美概括。
它教导我们应该超越自我,放下执著,达到觉知的自由状态。
人们常常以这首偈语作为反复诵读的对象,把它作为悟道的指南,引领自己明心见性,悟透生死真相。
洞山禅师开悟偈所蕴含的禅宗智慧,超越了文字表面的涵义,需要我们透过深思熟虑,体悟其中的义理。
禅宗不只是一种修行方法,更是一种境界和洞见。
洞山禅师的这首偈语,正是对这种境界的最好诠释。
洞山禅师开悟偈是中华禅宗的珍贵传统,它潜藏着深刻的智慧,对我们的修行和人生都有启示意义。
历代禅师开悟诗句
![历代禅师开悟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d7cc06c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7.png)
历代禅师开悟诗句
1. 《菩提偈》
作者: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 《悟道诗》
作者:无名禅师
空携空满袖,归来在云中。
一行到天末,万象入诗筒。
3. 《证道歌》
作者:永嘉玄觉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向人间争宠辱。
几度寻仙访隐沦,归来只见空山绿。
4. 《牧牛颂》
作者:普明禅师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风穿白月月光通。
5. 《无题》
作者:丹霞天然禅师
我把虚空一杵破,笑他空子空满袖。
归来插向牛头角,吹起芦花满宇宙。
6. 《山居》
作者:寒山禅师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7. 《颂平常心是道》
作者:马祖道一禅师
平常心是道,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8. 《空携空满袖》
作者:大愚禅师
空携空满袖,归来山中宿。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9. 《悟禅》
作者:无名禅师
一悟即心空,无物非真我。
万象丛中得自由,无拘无束乐无疆。
10. 《布袋空携空满袖》
作者:布袋空携禅师
布袋空携空满袖,去来飘忽似云流。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 偈子76首综述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 偈子76首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aaf88fd1f34693daef3e6c.png)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偈子76首】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大德高僧开示语录
![大德高僧开示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a18ecf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7.png)
大德高僧开示语录1.凡事只须一心向善,便能离苦得乐。
2.心无罣碍,即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3.放下执着,心灵才能清净。
4.修行需有毅力和耐心,坚持不懈才能有所成。
5.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传承给后人。
6.善待他人,立足自己心中。
7.对待名利要看淡,才能心无旁骛地修行。
8.求得快乐首先要从内心发出。
9.慈悲心是修行的关键,不分众生的善恶。
10.善待自己,才能善待他人。
11.修行的路漫长而艰辛,但值得坚持。
12.挫折和困难只是成长的过程,不要退缩。
13.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体会到幸福。
14.凡事不能放弃努力,勤奋才能创造奇迹。
15.宽容他人的错误并给予帮助,才能相互成长。
16.心中不要怀有恶念,才能真正释放自己。
17.面对困境要坚持信念,相信一切都会过去。
18.修行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
19.心存善念,积累善业,心中充满正能量。
20.修行的目的是将爱与喜悦传递给所有的众生。
21.修行就像攀登高山,需要毅力和决心。
22.善待他人可以让你的心灵充满喜悦和宁静。
23.忍耐是智慧者的标志,它能带来无尽的力量。
24.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是成长的机遇和抉择的时刻。
25.心无杂念,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26.放下过去的伤痛,珍惜现在的幸福。
27.慈悲的种子可以让你的灵魂成长得更高更强大。
28.相信你的内在力量,你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29.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才能品味生活的美妙。
30.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31.忠诚和正直是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32.培养一颗平和的心,你会发现真正的幸福。
33.远离贪婪的诱惑,追求内在的安宁和满足。
34.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会更加宽容和理解。
35.道德和品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36.虚荣只会给你带来短暂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取决于内心的满足。
3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自己做起,才能改变世界。
38.宽容和谅解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
39.珍惜每个瞬间,因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奇迹。
开悟诗100首
![开悟诗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af9265e5f90f76c661371a58.png)
[转]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 2012.10.31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上人诗)15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 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历代高僧开悟诗精选
![历代高僧开悟诗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bafbbf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6.png)
历代高僧开悟诗精选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高僧大德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对佛法的体悟,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开悟诗。
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他们在修行道路上的心灵境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指引。
唐朝的永嘉玄觉禅师,其《证道歌》流传甚广。
“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此诗直白地阐述了对佛法真谛的理解,认为无需刻意去除妄想,也不必刻意追求真理,因为无明的本质就是佛性,虚幻变化的身体也就是法身。
这种对佛性与自性的深刻洞见,体现了玄觉禅师的高超智慧。
唐朝的黄檗希运禅师曾言:“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首诗用梅花历经严寒绽放香气来比喻修行者要摆脱尘世的烦恼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炼。
只有经过这样的考验,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深意。
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有诗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在这首诗中,他以农夫插秧为喻,低头插秧时能看到水中倒映的天空,寓意着只要心地清净便能悟道。
而插秧时的退步,实则是向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告诉人们在生活中有时候后退一步并非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诗简洁而富有禅意,四季各有其美好之处,如果内心没有烦扰之事,那么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是一种对心境平和、无牵无挂的境界的向往。
还有宋朝的慈受怀深禅师的“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表达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退让和放下才是解脱之道,无需刻意去证明和修行,只要内心保持纯净,如同明月高悬于窗,莲花生长于浊世而不染。
明朝的憨山德清禅师也曾留下佳作:“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
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
”这首诗描述了在瞬间停歇狂妄之心后,对内外世界的透彻领悟,打破虚空,洞察万物的生灭变化。
历代高僧大德 开悟偈
![历代高僧大德 开悟偈](https://img.taocdn.com/s3/m/d7c07a75b9f3f90f77c61b65.png)
v1.0 可编辑可修改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上人诗)15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 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 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高僧偈言50
![高僧偈言50](https://img.taocdn.com/s3/m/1d933403f12d2af90242e67e.png)
高僧偈言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侍郞来。
(安分庵主开悟诗)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明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亘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
(死心悟新禅师赞六祖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梵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高僧悟道诗100首
![高僧悟道诗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682c652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4.png)
高僧悟道诗100首1、《偈一》唐·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2、《菩提偈》唐·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4、《诗三百三首·其八十八》唐·寒山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5、《光明崖五首·其三》唐·敦煌曲子有求皆有苦,少欲必心安。
冤亲悉平等,世乐暂时间。
眷属相结伴,历劫受饥寒。
恩爱如泡影,贪者不归还。
6、《光明崖五首·其四》唐·敦煌曲子一言难可喻,坚修须向前。
居山甚奇妙,勤心作意看。
渴饮无生水,饥食法喜餐。
忍辱大随体,不羡世间官。
7、《送僧归日本》唐·钱起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8、《牧童》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9、《送上人》唐·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10、《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1、《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2、《诗二首·其一》唐·王梵志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13、《题大隋》唐·景遵了然无别法,谁道印南能。
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
蛩寒鸣砌叶,鬼夜礼龛灯。
吟罢孤窗外,徘徊恨不胜。
14、《莫归乡偈》唐·马祖道一禅师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
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15、《金屑眼中翳》唐·文偃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偈子首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偈子首](https://img.taocdn.com/s3/m/f7b9c9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b.png)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偈子76首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五祖演云诗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俞紫芝诗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诗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诗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弘一咏菊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白云端禅师诗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朱放题竹林寺诗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众星诗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禅诗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牛仙客沼寺诗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梅花尼嗅梅诗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司空图牛头诗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守端蝇子透窗诗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拾得诗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拾得自笑诗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草堂清禅师诗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德诚船居寓意诗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圆通仙禅师诗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佛印玄禅师诗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草堂清禅师诗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希运诗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黄龙慧面禅师诗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楚云南禅师诗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萝庐禅师诗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石屋山居诗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山居诗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孙觌枫桥三绝诗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52、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草荒;立马城阴高处望,塔尖留得古斜阳;何振贷铁塔诗53、鸟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髦时;曼殊本事诗54、刀斧斫不开,灵机绝点埃;清风扫残雪,和气带春回;退谷云诗55、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普明禅师牧牛颂诗56、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57、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没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圆瑛常州天宁禅寺定后口占58、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山下路,却听泉声恋翠微;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诗59、香芭冷透波心月,绿叶轻摇水面风;出守出时君看取,都芦只在一池中;佛鉴勤禅师诗60、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虚堂智愚禅师古梅诗61、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栖白寄白山景禅师诗62、西禅寺古振唐风,百丈怡山一脉通;坐破薄团卷帘笑,风光不减荔枝红;苏渊雷题西禅寺诗63、放出沩山水轱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怀海沩山牯牛诗64、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杜荀鹤赠质上人诗65、四大由来造化工,有声全贵里头空;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人人谂鱼鼓颂诗66、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王安石和诗赠女67、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契此播秧诗68、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自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可止精舍遇雨诗69、一念空时万境空,重重关隔豁然通;东西南北了无迹,只此虚玄合正宗;日本一山国师牧牛颂诗70、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志芒千峰顶上诗71、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渡水香;王安石天童山溪上诗72、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做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慧寂诗73、大梅梅子熟,庞老已先知;正眼验真妄,相逢拍手归;桦源岳禅师诗74、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冈开智慧花;白居易僧院花诗75、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方四午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轼赠东林揔长老诗76、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古镜不磨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无名禅师诗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宋江与看了,不已;众领视鲁智深,焚香拜礼;城内张招讨并童等众官,亦来拜礼;宋江自取出金帛,散众僧,做个三昼夜功果,合个龛子盛了,直去请径山大惠,来与鲁智深下火;十刹,都来诵经;迎出龛子,去后烧化;那径山大惠手执火把,直来龛子前,指着鲁智深,道几句法语,是: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两只放,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上人诗)15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 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 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22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寒山诗)23 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俞紫芝诗)24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25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26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27 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
(弘一咏菊)28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白云端禅师诗)29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30 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寒山众星诗)31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32 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33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34 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
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35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36 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
无去无来不生灭。
(拾得诗)37 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拾得自笑诗)38 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禅师诗)39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归。
(德诚船居寓意诗)40 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
(圆通仙禅师诗)41 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
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
(佛印玄禅师诗)42 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
(草堂清禅师诗)43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诗)44 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
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
(黄龙慧面禅师诗)45 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
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
(楚云南禅师诗)46 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
(萝庐禅师诗)47 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石屋山居诗)48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石屋山居诗)49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
(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50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孙觌枫桥三绝诗)51 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
(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52 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草荒。
立马城阴高处望,塔尖留得古斜阳。
(何振贷铁塔诗)53 鸟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髦时。
(曼殊本事诗)54 刀斧斫不开,灵机绝点埃。
清风扫残雪,和气带春回。
(退谷云诗)55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普明禅师牧牛颂诗)56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57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洞澈灵明无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
(圆瑛常州天宁禅寺定后口占)58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山下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孟浩然过融上人兰若诗)59 香芭冷透波心月,绿叶轻摇水面风。
出守出时君看取,都芦只在一池中。
(佛鉴勤禅师诗)60 千年苔树不成春,谁信幽香似玉魂。
霁雪满林无月晒,点灯吹角做黄昏。
(虚堂智愚禅师古梅诗)61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
(栖白寄白山景禅师诗)62 西禅寺古振唐风,百丈怡山一脉通。
坐破薄团卷帘笑,风光不减荔枝红。
(苏渊雷题西禅寺诗)63 放出沩山水轱牛,无人坚执鼻绳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怀海沩山牯牛诗)64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世,便是人间无事人。
(杜荀鹤赠质上人诗)65 四大由来造化工,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嫌不与凡夫说,只为宫商调不同。
(人人谂鱼鼓颂诗)66 青灯一点映窗纱,好读楞严莫忆家。
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
(王安石和诗赠女)67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契此播秧诗)68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自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可止精舍遇雨诗)69 一念空时万境空,重重关隔豁然通。
东西南北了无迹,只此虚玄合正宗。
(日本一山国师牧牛颂诗)70 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夜晚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志芒千峰顶上诗)71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惟有幽花渡水香。
(王安石天童山溪上诗)72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做禅。
酽茶三两碗,意在钁头边。
(慧寂诗)73 大梅梅子熟,庞老已先知。
正眼验真妄,相逢拍手归。
(桦源岳禅师诗)74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冈开智慧花。
(白居易僧院花诗)75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方四午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苏轼赠东林揔长老诗)76 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
古镜不磨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
(无名禅师诗)77 草堂名刹岁年深,三藏谈经事莫寻。
唯有千章云木在,风来犹作海潮音。
——(溥光题草堂诗)78 是风是幡君莫疑,百草丛中信步归。
王道太平列忌讳,戏蝶流茑绕树飞。
(自得晕禅师诗)79 海门瘦月远无斜,潮退虚声吼白沙。
短袖闲叉无事乎,荆山野寺看梅花。
(吕留良悟空寺观梅花)80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何山守珣开悟诗)81 一榻萧然傍翠阴,画扃松户冷沉沉。
懒融得到平常地,百鸟街花无处寻。
(祖印明禅师诗)82 黄梅席上数如麻,句里呈机事可嗟。
真是本来无一物,青天白日被云遮。
(西塔禅师诗)83 麻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佛印元禅师诗)84 卢陵米价播诸方,高唱轻酬力未当。
觌面不干升斗事,悠悠南北谩猜量。
(长灵卓禅师诗)85 语路分明在,凭君仔细看。
和雨西风急,近火转加寒。
(道吾真禅师诗)86 卓尔难将正眼窥,迥超今古类难齐。
苔封古殿无人侍,月锁苍梧凤不栖。
(丹霞淳禅师诗)87 炉熏细细烧禅房,竹日晖晖映短墙。
安得买邻珙岁晚,钵盂分饭共绳床。
(李彭荅友赠诗)88 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深。
(曼殊迟友诗)89 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
渔郎行人深林处,轻叩扉门问起居。
(曼殊本事诗)90 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已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曼殊本事诗)91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曼殊本事诗)92 雨在时时黑,春归处处青。
山深失小寺,湖尽得孤亭。
(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诗)93 春看湖烟腻,晴摇野水光。
草青仍过雨,山紫更斜阳。
(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诗)94 窗外芭蕉要半庵,心番一炷静中参。
云霞幻灭寻常事,禅定莫如是钵悬。
(亦苇禅定诗)95 言从天竺诗,偶步下云房。
新霁铃声活,晨炊松叶香。
片云驻灵石,一鸟荅松篁。
檐下花仍在,禅心但坐忘。
(俞明震于竺诗)96 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栏。
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来。
(道济诗)97 负郭幽居一林清,残花寂寂水泠泠。
夜深宴坐无灯火,卷土疏帘月满庭。
(李光新年杂诗)98 春雪满空来,触处是花开。
不知园里树,哪个是真梅。
(讷堂思禅师诗)99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器,纵有欢肠已似冰。
(曼殊诗)100 清风楼上赴官斋,此日平生眼豁开。
方信普通年事远,不从葱岭带将来。
(越山师开悟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发菩提心,一心专念。
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爱和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