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复习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e315d280eb6294dd886cf7.png)
第一章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和作用1、为什么说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⑴评论通过说理方式对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就实务虚讲清道理,可帮助人们关注重要事实,弄清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理解新闻报道主题。
⑵评论和报道相互配合,可鲜明地强调报道的主题思想,还可深化报道主题,指出新闻事实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全面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有的还可根据报道中的新闻事实从某侧面角度借题发挥,提出引人深思的,给受众以启发。
2、简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作为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性是其首要特征。
⑴现实的针对性。
立论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
⑵强烈的时效性。
对现实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3、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⑴引导的作用。
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⑵监督的作用。
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⑶表态的作用。
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
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的态度。
⑷深化的作用。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明问题。
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4、论述:如何发挥新闻评论政治性的深化作用?⑴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不仅要求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阐明党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还要求它要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探索其普遍政治意义,而不应局限就事论事。
⑵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关于务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摆事实讲道理结合起来,说明事物的实质意义。
使具体的零散的微观的新闻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提炼,衡量它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是否代表了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之后作出判断,从思想上和政治上得到提炼升华。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483181b9d528ea81c7790c.png)
上编第一章: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选择】1、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2、和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可以说是有形的意见。
3、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性的载体,其首要的特征是新闻性。
4、新闻评论学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之外,还具有政治性。
5、新闻评论说理分析的切入点主要有理论捆、政治、政策、思想。
[简答]1、新闻评论主要有那些体裁?新闻评论的体裁主要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那些?新闻评论的特点主要有:(1)新闻性它有表现为:现实的针对性,即在选题和立论上有的放矢,针对当前值得评论的新闻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较强的时效性,即对现实做出及时的反映。
从社会效益出发,掌握时机,切合时宜。
(2)政治性具体表现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群众性面向广大群众,关心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说理论述符合群众的特点和需要;吸引和鼓励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评论工作。
3、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有哪些?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1)引导作用:旗帜鲜明地分清正确和错误,先进和落后的界限。
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进行舆论引导。
(2)监督作用:弘扬先进的思想和精神,揭露和抨击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各种不良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实现有效的监督。
(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表明对重要事件和问题的态度。
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全国性的新闻媒介可以通过新闻评论表明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却中的态度。
(4)深化作用: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配合发表,可以深化报道的主题,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从思想、政治高度说问题。
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选择]1、新闻评论写作过程的第一道程序是选题和立论。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对评论写作而言,讲的就是选题和立论的重要意义。
新闻评论期末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c061538e2bd960590c677fa.png)
新闻评论一、新闻评论:从简单一元思维到批判性思维的“修行”……传承自由独立的文人论政精神--陈寅恪、储安平、傅雷……--《弄潮儿》:国家的仆人……北大北大尝试熟悉解析“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知识地图(了解他人观点)--周雪光、孙立平、蔡禾、吴重庆、贺雪峰……期待形成严谨的社会科学批判性思维(打造自己观点)--提出恰当提问+做出合理论证(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壹引子报纸,“乃报告新闻、揭载评论,定期为公众而刊行者”。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一、新闻评论的各种“定义”1、丁法章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文学)--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新闻评论,是一种带有政治性的新闻体裁新闻评论只与政治有关吗?(E:汪峰上头条……)--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2、范荣康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却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未见诸报端却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是哪些事实?新闻评论都具有政治倾向吗?事实上都是党报评论的思路)(背景:范荣康,前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新闻评论学》,1988年)3、《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对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媒体或作者个人就新近发生的事件、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或思想倾向、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的新闻文体。
”(评论的对象、评论的目的)4、郭步陶:何谓评论(《时事评论作法》,1935)评不平之事,是为评:“把不平的事,用言文的功能,使它得着公平的判断,便是评。
”整理头绪,是为论:“遇着头绪纷繁的事情或问题,拿言文的工具,把它整理得条理分明,使人不至是非颠倒,便是论。
” (精辟的感性认识)举例:《急诊室的伦理底限须有制度支撑》,林衍新闻事实:57岁的农民杨吉全死于医院大厅。
新闻评论笔记整理完整版
![新闻评论笔记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85e065f5335a8102d220ab.png)
新闻评论复习笔记整理⑴学习新闻评论对媒体的意义:1.可以使媒体全面地传播信息。
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既有事实信息的传播,也有意见信息的传播。
事件信息包括新的事件、经验、问题、成就;意见信息的传播包括新的思想、观点、意见、主张,如果新闻信息的传播没有这一部分的内容信息就不是完整而全面的,就不可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望,如果媒体缺乏意见信息的传播,该媒体就不是成熟的媒体,就不是一个具有高水平凡人媒体,就不能承担新闻信息传播的任务,难以把新闻事业做好。
2.是体现媒介政治立场的旗帜。
代表利益集团站在国家立场对于现实的政策问题进行评说,表态,表达政府的话语权,进行社会舆论的引导,利用评论打造国家形象。
言论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生存格局中非常重要。
3.运用新闻评论可以使新闻信息的传播发挥更大的功能。
主要指的是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所传播的信息,使新闻报道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关键在于受众能否接受。
另一方面受众接受信息是有难度的,若不解决,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4.可以增强媒体的竞争力。
中国媒体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确立后,快速进入么借市场的竞争中,前后有两个阶段,一是生产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事实信息,主要在社会新闻,通过媒体的现代版面的设计来吸引受众,占领受众市场份额。
二是各种媒体采用生产、销售思想的策略,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宽松环境。
⑵新闻评论在什么情况下运用?1.当国家某一项中心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有了新的指示,部署,特别是发现在中心工作展开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指导,但由于是全新的,很难找到一个典型进行引路,这时闻评论就出现了。
2.平常生活中出现一个重大事件性的问题或非事件性的复杂问题,需要媒体加以引导,帮助受众从思想和理论方面把其中的问题弄清。
3.对于一篇特殊的报道,仅仅用自身客观的呈现是不能说明某个问题的,这时需借助另外一种形式进行补充,以便说清问题,帮助受众理解特殊的新闻信息。
4.有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出现后,对社会全局有严重的干扰、破坏,而政府不便于出面制止,此时权威媒体就要适时运用新闻评论,将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扼制。
新闻评论写作考前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写作考前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962cbe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8.png)
复习文档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1.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局部,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2.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评文章材料章和节目的总和,最早出现于报刊。
】3.新闻报道〔包含消息,通讯和调查汇报等〕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两种根本体裁。
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根底,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4.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用事实说话、无形的意见;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根底上发议论,讲道理、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有形的意见。
5.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6.新闻评论属于议文章材料范畴,议论说理,直接发表意见的主体。
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不同于一般的议文章材料。
【宣传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7.新闻评论的特点: 〔1〕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选题和立论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2.强烈的时效性:结合形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态度。
〔2〕政治性1.鲜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政治性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的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不直接论述事件或问题〔3〕群众性 1.面向广阔受众: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2.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更广泛读者,内容更贴近生活、群众 8.新闻评论的功能与作用: 1.引导作用:重要宣传手段——表彰先进、针砭时弊、释疑解惑 2.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也应该包含舆论监督的内容3.表态作用:代表新闻媒介对重要事件、问题说明态度。
全国性媒介4.深化作用:特长务虚,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分析、综合、提炼。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和立论1.选题就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新闻评论 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f56612ed630b1c59eeb55b.png)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类型。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等基本体裁,以及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各种独特样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的总和。
2、新闻评论的体裁与类型体裁:专栏评论(小言论、时评)、配发式言论(编者按语、短评)、社论、评论员文章、言论版。
类型: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言论。
3、评论的类别:1)媒体评论:A、编辑部评论: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辑;B、记者评论:编者按语、述评、主持人评论。
2)个人评论:专栏评论(小言论、时评等)、杂文。
4、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1)强烈的新闻性。
A、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B、显著性(人物显著、事件显著、时间显著、空间显著)C、重要性(影响人数多、范围广、时间长、程度深)D、接近性(地域接近、利益接近、心理接近)2)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
针对具有政治或思想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或思想问题发言;着重从政治、思想、伦理、规律的角度发言;3)广泛的群众性。
内容的广泛性和接近性;议论方式的易受性和语言表达的通俗性;吸引广大公众直接参与评论工作。
5、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1)传播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新闻评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
2)传播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
新闻评论: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以客观叙述、描写或记录等方式再现事物的状态和来龙去脉,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9eff0652d380eb63946d0c.png)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新闻和评论构成报刊的两大文体。
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目的和手段。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2.社论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
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
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3.选题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论的选题,简而言之,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这新闻评论的对象和范围。
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选题是对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
4.演绎论证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
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直接推理是推理的基础,而三段论是推理的核心。
三段论是由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的间接推理,它的主要形式有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
5.归纳论证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9f5396f25c52cc58bd6be8a.png)
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最早出现在报刊。
2、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
3、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4、新闻评论的特点:强烈的新闻性;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群众性。
5、新闻评论的功能:引导;解惑;表态;深化。
6、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1842年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7、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是我国宣传变法改良的第一份报纸,也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政论性报纸。
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评论家。
8、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报纸则是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创办于19世纪90年代的上海。
9、毛泽东(1893——1976)的报刊政论活动始于1919年。
这年7月他在长沙创办并主编《湘江评论》,成了我国又一位有影响的新文化与新思潮的传播者。
《湘江评论》是以评论为主的报纸。
毛泽东早年著名的《民众大联合》一文,就是发表在《湘江评论》第二、三、四号上。
10、邹韬奋(1895——1944),我国现代报刊史上杰出的报刊评论家。
11、张季鸾(1888——1941),现代著名资产阶级报刊评论家,爱国主义者。
12、选题和立论是新闻评论写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选题是立论的基础,立论则是选题的思想升华。
13、一篇成功的新闻评论作品,就其立论而言,理应具备这样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14、前瞻性:指的是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察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地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以便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具体包括:敏锐感、洞察力、预见性。
15、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1、评论标题以标明论题范围和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为目的,即使以评论中由头或论据的主要事实为内容做题,也是为引发议论服务。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4e1a3d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6.png)
二、新闻评论定义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所进展的评论三、新闻评论的因素1、新闻2、事实3、论述4、评论四、新闻评论及新闻报道与深度报道的区别与联系P211、新闻报道:1、是通过新闻事实“发现及显明问题〞。
2、其中事实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客观反映事实,是它的生命。
也带着一定的思想观念的表达。
2、新闻评论:1、需要“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在社区中为这些解决方案营造支持。
2、新闻事实进一步扩展,而是直接点明这个事实的意义。
表述是一种主观陈述,反映了评论者对相关事实的主观判断、态度及意见。
3、深度报道:1、围绕一个主题吸纳了多个新闻事实,在对多个新闻事实的展示分析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事实的相关性了解事件发生生的原因、现状及趋势,从而提醒出新闻事实后面隐藏的社会现实。
2、深度报道的主观态度及倾向比一般新闻报道更为鲜明直露。
五、当代新闻评论的特性P311、新闻性:1、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评论的对象或话题是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情或事件,这一新闻特性要求新闻评论“直接〞针对客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自身媒体受众的疑难发表意见,说明态度。
2、强调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在于要从新闻的视角去审视评论3、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由其载体——新闻媒介的性质所决定的。
2、时效性:1、由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决定的,要求评论工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后,马上作出最迅速的反响,用最短的进间完成评论写作,同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
2、要以让位于真实性的根本原那么。
3、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去追求时效性,而必须根据新闻评论的自身的内在需求将时效性纳入其中。
3、思想性:1、要求有思想见地及理论修养的创作,它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能说出别人没想到的话,也要能说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4、群众性:1、新闻评论的内容是以受众最关心的话题为主,说受众想说的话。
2、新闻评论在写作态度上平等亲切,循循善诱,善于从群众的“理解力〞与“容受可能性〞阐发。
3、是“百姓意见的自由市场〞,群众可以积极参及。
新闻学评论写作复习题答案
![新闻学评论写作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24f375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c.png)
新闻评论写作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2、事实,真实3、言之无物4、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5、及时适时6、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C2.A3.D4.C5.A6.D7.B8.B9.C 10.C 11. B 12.C 13.B 14.C 15.D 16. C 17.B 18.C 19.B 20.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 B E2.A B C3.A B C4.B C D E5.A C E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
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2.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作为新闻宣传的基本手段,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4分)(2)这种区别又不是绝对的,新闻报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议论,而新闻评论有时也需要提供比较完整的新闻事实。
(3分)2.(1)来自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分)(2)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3分)(3)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2分)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答:特点:1.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内部的两大党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长期论战。
2)资产阶级各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9e904f767f5acfa1c7cd8f.png)
《新闻评论写作》复习提纲第一章新闻评论及其体裁特征*第一节新闻评论的界说1、新闻评论的界说: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2、这个界说揭示了新闻评论体裁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新闻媒介的普遍运用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同时概括了体裁的基本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
3、关于新闻评论的界说,仍然众说纷纭。
这种状态说明新闻评论是一种年轻的、尚未充分发育的体裁:仍处于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
正确界定这种体裁,必须坚持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
第二节新闻评论的新闻性l、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特定性、直接的针对性的统一。
2、时效性包括时间和时机两个侧面。
新闻评论有时也注重时间,但尤其关心准确把握时机。
时机是与绝对时间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阶段,社会脉搏跳动变速的时候,人们注意力重心转移的时刻。
把握时机,坚持“言当其时”的原则,既防止“马后炮”、也防止盲目超前的倾向,是赢得预期舆论效果的保证。
3、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强调把评论对象置于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分析、论述。
也就是说,新闻评论不论论述什么,它的评论对象都是此时、此地、此条件下的此事(此人、此物、此现象、此问题等等),即都是“这一个”。
这是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方法的前提,也是中肯揭示事物本质的保证。
4、直接针对性指直接针对宏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
如果说评论对象的特定性是评论分析、论述的出发点,那么直接针对性就是分析论述的落脚点了。
5、新闻性这一体裁特征关系着新闻评论内容的选择,同时也是它区别于一般论说文、政论文的主要界限。
第三节新闻评论的政论性1、新闻评论的政论性概括论说文、政论文的基本特点,其中主要有:(1)明确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2)以说理为主要手段;(3)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
2、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和以说理为主要手段,是一切论说文的共同特点,也是政论性的基础3、着重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问题,是政论文区别于其它论说文的主要特点,也是新闻评论政论性的核心。
广播新闻评论复习总结
![广播新闻评论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f434a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png)
广播新闻评论复习总结1、硬载体与软载体:媒介属于依托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的“硬载体”,而体裁或话语形式则是由不同表意符号按一定的表达规律组成的“软载体”。
2、新闻评论的发端:新闻评论这种新闻体裁,发端于印刷媒介——近、现代报刊。
3、什么是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形诸各自表义符号,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4、新闻评论的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以及体裁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适应媒介、受众的需求和媒介各自的符号系统。
5、消息与通讯:消息视时效为生命,通讯则更讲究寓时效于新闻根据之中。
6、什么是消息:就是用最简要和迅速的手段报道最近发生事件的一种新闻宣传文体。
7、新闻评论同其他论说体裁的区别:(1)始终把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或话语形式来考察;(2)着重揭示它之所以是“这种体裁”的基本特征;(3)客观地考察它与当代新闻媒介和受众的关系。
8、新闻评论新闻性的内涵: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与直接针对性的统一。
9、时效性的两个侧面:时间与时机,一则注重绝对时间,一则注重相对时间。
10、新闻评论中时间的概念:尽可能地缩短新闻作品与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新闻实际的发展变化。
11、新闻评论中时机的概念:因时应势,增强对宏观实际的影响,而不单纯争一时的快慢,在关键时刻,受众最需要新闻评论为其释疑解惑的时候发表评论作品。
1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特点:(1)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论说对象的看法;(2)以说理为主要手段;(3)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13、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4、什么是编者按: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
一般在新闻稿件的后面加上的编者按是编辑根据新闻内容,发表的自己的观点或者报社的观点。
15、编者按的分类:介绍性编者按、评论性编者按、综合性编者按16、新闻评论三要素之间的关系:(1)论点是对新闻事实所表达的观点或者看法,论据提供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事实;(2)论点和论据虽然都是有形的,但是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却判然有别,论点表述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属于观点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抽象性;论据则不论事实或者理由都是出于之外的客观存在,都是具体的,甚至生活、形象的陈述;(3)三要素是构成新闻评论的必然要素,论点是新闻评论的中枢神经,处于支配地位,但也依赖于论据和论证;如果没有富于说服力的论据和恰当而严密的论证支持,再中肯的论点也苍白无力。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题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652cdf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b.png)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复习题一、选择题1. 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信息B. 引导舆论C. 娱乐大众D. 记录历史2.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时效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可读性3. 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观点明确B. 论据充分C. 语言生动D. 所有选项4. 新闻评论的写作结构通常包括哪些部分?A. 引言B. 正文C. 结论D. 所有选项5. 在新闻评论中,如何正确引用事实?A. 随意引用B. 引用权威来源C. 引用个人经验D. 引用未经证实的信息二、简答题1. 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和联系。
2. 阐述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作用。
3. 描述新闻评论写作的一般流程。
三、论述题1. 论述新闻评论对于提升公众舆论意识的重要性。
2. 分析新闻评论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新闻评论。
[此处插入新闻材料]五、写作实践题根据当前社会热点,自选话题,撰写一篇新闻评论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六、综合应用题1. 如何在新闻评论中平衡事实与观点的关系?2. 描述在撰写新闻评论时,如何避免使用带有偏见的语言。
七、结束语通过以上复习题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新闻评论写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新闻评论不仅是传递信息和观点的工具,更是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为社会贡献更多有价值的声音。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具体新闻材料和话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撰写。
]。
新闻评论学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cd430a6c85ec3a86c2c501.png)
名词1.新闻评论学: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用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
2.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
3.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体裁。
4.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通常不去全面地论述某一重大问题或重大决策,而是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5.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冠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文章作者的身份。
这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理论性更强烈,政论性更鲜明。
6.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
特点是内容单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开门见山、一事一议。
7.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的场合。
8.文前按语也称题下按语,是最常用的形式,居于文章或报道之前,常以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的字体排版。
9.文中按语与新闻报道或文章互相配合、互相渗透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附在新闻报道或文章某句话、某段文字的后面,直接表明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10.编后按语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联想和发挥,用抒情、联想和议论性的文字,依附在新闻稿件的后面,目的是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思想。
新闻评论学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24796c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e.png)
1.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议论,讲道理。
2.新闻评论的特点.一、强烈的新闻性1、现实的针对性: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
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应当是当前最值得评论的,最需要通过评论来发表意见的,也就是具有评论价值的。
2、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做出反应或表明态度。
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并不是单纯地求快,而是要根据形势和评论内容的需要及时发表意见。
发言要适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求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二、鲜明的政治性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新闻宣传总是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事实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2、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有些新闻评论并不是直接论述政治事件或问题。
比如,有些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具体的业务技术问题、学术问题等,从业务技术的角度去分析,就不是新闻评论的任务。
如果这类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或政策方面的问题,那就应当进行分析评价或者表明态度。
有些业务问题如文学艺术问题、体育问题,如果是需要进行评论的,也要从思想、政策、理论的高度,探索其普遍的政治意义,而不能就事论事。
三、广泛的群众性1、面向广大受众。
新闻评论的内容,应当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
它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大全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c2723d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e.png)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2.新闻评论的地位:它是旗帜和灵魂。
3.新闻评论的特点:①新闻性。
包括现实的针对性和强烈的时效性。
②政治性。
包括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与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分析问题。
③群众性。
包括面向广大受众和吸引群众参与评论工作。
4.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①引导的作用。
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手段,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解疑释惑,让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为他们指明方向。
②监督的作用:开展舆论监督、针对社会弊端、维护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③表态的作用:作为一种直截了当的发言方式,新闻评论可以代表新闻媒介对当前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表明态度。
④深化的作用: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重尽可能从思想、政治、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从思想上、政治上领悟到某种道理,理解客观事物所包含的社会意义。
5.新闻评论的立论: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6.新闻评论的论题从哪里来?①是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②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③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7.立论的基本要求:针对性、新颖性、准确性、前瞻性。
8.怎样才能使立论具有新颖性?①论题的新颖;②见解的独到;③输入新鲜的事实材料作为由头或论据;④选取新的立论角度。
9.立论的前瞻性具体表现在:重提示、洞察力和预见性。
10.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11.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①概括论题范围;②昭示中心论点;③表明作者态度;④吸引受众注意。
新闻评论复习
![新闻评论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ac5527b01f69e31433294c8.png)
3.短评200字短评(不需要标题)4/新论评论301.什么是新闻评论?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所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1.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表现方法和写作特点上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而评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发议论,讲道理。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分析说理,直接表明作者的思想观点,直抒已见。
2.新闻报道是有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无形的意见。
所以,新闻宣传既要有报道,又要有评论。
它们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的发挥作用。
(1.传播内容上的不同2、传播目的不同报道是“晓其事”,新闻报道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由此在社会上形成舆论。
3、传播方式上的不同。
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事实说话。
评论是直抒胸意,进行分析、评价、预测4、传播要求的不同。
报道强调事实的完整、准确、客观、时效。
评论则讲求时效性和时宜性,更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注重评论价值的把握、可议性及规律分析和前瞻性。
)3.论点的要求1.认识层面:只有超越事实表面陈述的内容,才有资格作为论点。
2.表现层面:应该比其他议论文的论点更为鲜明,既容易被读者找到、理解,也容易被读者记住。
只有不同于其他人的论点才能发表。
4.新闻评论的由头和评论对象由头:是放在新闻评论开头部分,用于挑开话题,引出议论的材料评论对象:在新闻评论中存在一种叙事性的因素,它与论点的相关度更高,因为论点就是对这个新闻事实本身的认识,这样一类新闻事实,就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5.新闻评论中的论据论据的来源:直接来源间接来源论据的要求:1.没有争议2.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3.接近4.新鲜6.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1.并列结构证明论点的论据和论证性段落之间的并列关系2.递进结构评论的递进结构反映的是评论者对事物的认识深度7.新闻评论的选题如何选?1.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2.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3.选题时对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4.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8.选题的类型3.短评200字短评(不需要标题)4/新论评论301、事件性选题(又为即时性选题,时效性突显,以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为评论对象),这类新闻评论称为“事评”,就事论事或就事论理。
复习笔记整理—新闻评论
![复习笔记整理—新闻评论](https://img.taocdn.com/s3/m/fbf442343968011ca30091ce.png)
《新闻评论》复习笔记【1】: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者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是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才有的社评、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最常用的两种主要的文体,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而新闻评论用思想说话,思想性是他的灵魂.他们在一个总的报道思想指导下,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完成一定的传播任务。
(1)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2)新闻评论则是旗帜和灵魂,他总是围绕党和政府在各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当前发生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现实的生活出发,进行评述说理,指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以有形的意见直接地指导人们的工作、思想和行动(3)新闻评论不仅给受众以“知”而且给受众以“感”、以“悟”,以“情”(4)《中华名族的百年盛世——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香港怎么样回归—香港回归后如何发展。
(5)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的比较:1:反映内容: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
向受众传播新的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
新闻评论则以观点说话。
以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所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了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论与看法,反映传播的意图。
2:写作目的:新闻报道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由此在社会上形成舆论新闻评论以告诉受众立场和评价: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申,提高和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思想观点,摆事实是其论证的手段,讲道理才是其根本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评论复习新闻评论新闻评论的含义:各种大众传播媒体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有关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意见性信息。
新闻评论的分类:(一)按评书的内容分: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文艺评论、军事评论、外事工作评论、国际评论以及社会问题评论。
(二)按表达方式分:社评、短评、咋平、政论、小言论、时评。
(三)按作者身份分:由采编人员撰写的、代表编辑部集体意见的评论(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述评)由专家学者、业余通讯员和受众撰写的署名评论(专论、思想评论、小言论以及一些富有新闻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文艺评论)(四)按媒体性质分:平面媒体评论和电子媒体评论新闻评论的特征:(一)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1、反映内容:新闻报道给受众以“知”,新闻评论给受众以“意见和观点”。
2、写作目的:新闻报道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形成社会舆论;新闻评论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重申、提高与升华,直接阐述主张与思想观点。
3、表达方式: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两者是新闻的两种基本手段,是互相依存,共同配合的。
(二)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比较:1、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2、具有鲜明地针对性3、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三)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1、新闻性(强烈的时效性、对象的特定性、现实的针对性)2、新闻评论的思想性:新闻评论贵在说理,怎样说理(要分析精当,说理明快,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和说什么样的道理(力求正确的说理,深刻的道理,经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道理)3、说理的公众性:(1)公众性要求提出和解决的问题,要具有现实意义,民众关心和感兴趣的,同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选题)(2)公众性表现在立论客观,公允,为民立言,真正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说理)3、表现在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应当符合民众的特点和需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形式)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一)新闻文评论的信息传播功能(传播事实信息、传播政策信息、传播媒体信息、传播公众信息)(二)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新闻评论是公众表达意见的需要、是大众传播媒介引导国民的需要、是大众传播媒介设置议题,强化舆论的需要)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1、由大型为主向大小结婚,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2、评论与新闻相结合的趋势。
3、由少数专业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4、在说理论述上由以往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走向相互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
5、声响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像评论之间以及它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相互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
评论价值的判定标准(如何决定新闻事实是否值得配发评论):1、论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触及现实是新闻评论的生命力所在。
2、评论价值的大小、质量高低、还在于评论提出问题价值和它准备阐明观点的价值。
3、评论价值还表现在能给受众一个“附加值”,就是评论要有新的、重要的信息。
新闻评论采访的特征:1、是事实材料和思想观点相结合的采访2、是有题调查和无题调查相结合的采访3、是渐进积累和突生灵感相结合的采访。
选题的具体来源:1、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3、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立意的要求:1、针对性2、新颖性3、准确性4、前瞻性(能够及时洞察矛盾和预测将会出现的矛盾,尽早去探寻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设想出解决矛盾的办法和途径,一边站在时代潮流前头引导舆论,推动事物的发展)。
论证的原则:1、论据与论点的统一2虚与实统一3、破与立统一4、严肃与生动统一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论证方法:1、例证法2、引证法3、比较法4、喻证法5、算账说理(统计算账、推演算账、折合算账、对比算账)6、反证法7、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对的。
然后以其作为前提。
引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论,从而以此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驳论: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宣传真理。
(具体方法:揭露论敌的错误言行、批驳新闻评论要素[反驳论题、论据、论证])评论标题的功能:1、提示主题2、体现论点3、表明态度4、引发兴趣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1、贴切2、具体3、鲜明4、生动引论:是新闻评论的开头,是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主要担负着提出问题或表明观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帅。
新闻评论常用的开头方法:1、以新闻由头开头2、由情况带出问题3、先把要批驳的论点亮出4、提出问题,吸引读者寻找答案来5、回答读者的问题6、把结论放在开头正论常使用的五种结构安排:1、归纳论证结构(先分论后结论)2、演绎式结构(先结论后分论)3、并列式结构4、递进式结构结论:“不要蛇尾要豹尾”结论是新闻评论的结尾部分,是全文论证部分的必然结果。
常见的结尾:1、精辟概括式结尾(切忌以为重复,学会变通)2、高昂激越式结尾(切忌大而空,喊口号)3、余音绕梁式结尾新闻评论的语言特点:1、准确性2、简明性3、哲理性4、生动性报刊评论的体裁:1、社论与评论员文章2、短评3、编者按语4、新闻述评5、专栏评论6、时评社论定义:在广电媒体中称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社论的三个要点:1、代表报社(同级党委)发言,表明媒体的政治立场2、目的是引导受众(指导性、政策性)3、对当前重大问题和时事有所解释、评判或主张社论的制度性特征:社论并不是某一特定的评论写法。
与其他评论想必,社论所对应的是一些特定的评论操作规范。
1、代表媒体而不代表个人2、选题、写作都有固定的机构与程序新闻评论的文风:1、深入浅出、平易近人2、形象生动,爱憎分明3、入情入理、情景交融4、朴素精炼、要言不烦社论的写作要求:1、选题上,做到舆论导向与贴近群众的统一2、形式上,做到深入分析与言简意赅的统一3、文风上,做到严肃庄重与个性风采的统一“社论时评化”的历史过程:本论的发展经历了由“政论本位”到“新闻本位”的壁变化,最终由内容影响到形式。
社论时评化的意义:1、使社论题材更为丰富,更有新闻性2、使社论的刊发频率更高3、使长期以来社论在当宝体制之内崇高的地位有所下降4、使社论脱离千报一题,抽象层面的议论,而更多触及地方社会生活。
短评:指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的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文体。
短评属于评论中的“轻武器”、“轻骑兵”。
短评的形式:1、为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独立成篇的简短评论;2、配合新闻报道就实务虚,就事论事的短小评论。
短评体裁特征:1、短小精悍;2、新颖独到(选题新;论点新);3、生动活泼(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化的理论观点和倾向性意见;将抽象化的论点形象化的表达);4、就实务虚(“虚”:评论所要传播的思想观点和倾向性意见;“实”:客观存在的具有评论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新闻报道。
)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1、依托事实,深挖论点;2、论题具体,一事一议;3、小处着手,角度新颖;4、长话短说,落到实处。
编者按语:不是独立的新闻评论文体,它是新闻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进行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的文字,也是编者最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编者按语的写作要求:1、立足依托,有所超脱;2、迅速及时,轻便灵活;3、言简意赅,点到为止;4、明快犀利,讲究分寸。
配发式评论:人们写完或编完新闻报道感到意犹未尽时,往往会加上一段按语或编后或短评,甚至配评论员文章。
这类评论不是独立地见诸报端,而是特地配合某篇消息、通讯而赶写的。
配发式评论的功能:1、强调的需要,配发式评论可突出报道思想、强调报道意义、彰显报道的价值,增强传播效果;2、补充的需要,配发式评论可以增加相关背景,深化报道思想,弥补报道不足,延伸报道视野;3、报道偏向,调节舆论的温度、平衡社会心态,避免传播误区的作用。
为新闻配评论应注意:1、既依托报道,又深化报道;2、是否值得配评论关键取决于新闻报道的内容。
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它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兼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
新闻述评可以说是一种边缘体裁。
它介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之间,兼有两者的优势。
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从述评的篇幅看,往往述多于评,但它的重点是评,目的是为了评,述是为评服务的。
虽然为个人署名,但又不同于个人署名文章,它代表记者群,有一定的权威性。
新闻述评特点:1、评述结合,以评为本;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写作要求:1、论题新颖,选材精当;2、即事明理,注重分析;3、夹叙夹议,事理交融述评新闻:一种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体裁。
它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同时围绕着新闻事实作若干分析、议论、评价新闻事件的性质或揭示事件的内涵与发展趋向。
专栏评论:指在报纸相对稳定的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专栏评论特点:1、稳定性(栏目固定;形式固定;在论述方式和语言上,评论对象和读者范围有所侧重);2、时代感(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多角度评论;新人、新事);3、群言性(评论作者代表个人;评论对象和内容)专栏小言论:设在报纸要闻版上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专栏小言论特点:小(题材小、篇幅小、观点小、笔触小)。
论坛评论:属新闻性、政论性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开放型”的专栏评论。
广播评论:按照广播传播的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广播新闻体裁。
【特点:短小精悍(方法:“省意”和“省文”)、深入浅出(方法:控制抽象程度,多举例子、比喻等)、“软”——轻松、风趣、上口动听(方法:坚持语言规范化、口语化、通俗化;以平等的身份面对听众;适当融合情感)】广播评论形式:广播评论、主持人(评论员)评论、音响评论。
广播评论写作要求:1、选题面向群众,突出热点问题;2、论题具体,善于就实论虚;3、语言平时,宜于听知;4、重视音响,配合协调。
(方法:变长句为短句,变书面语为日常语,变半文半白为现代白话,避免谐音造成歧义和误解。
)电视新闻评论特点:多符号融合传播;直观形象性强;富于亲和力和说服力。
电视评论符号系统: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解说词。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是对节目内容的补充性介绍及评论、分析与议论,具体表现为画外音和主持人出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