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细胞形态大小观察

合集下载

医学-细胞制片与观察和细胞大小测量

医学-细胞制片与观察和细胞大小测量
所用目镜和物镜的倍数一致。
实验一 细胞的制片与观察和细胞大小的测量
[作业思考] 1、绘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结构图,注明各部
分(包括线粒体)名称。 2、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你的制片中口腔黏膜
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为什么? 3、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表,为什么换
用不同倍数目镜或物镜时,须重新校正目尺?
实验一 细胞的制片与观察和细胞大小的测量
[材料用品] 人口腔粘膜细胞、大鼠、鸡血涂片标本、
显微镜、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无菌 牙签、解剖器具、染色缸、染色架、载玻 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0.9%生理盐 水、0.1%碘液、0.02%詹纳斯绿、醋酸洋 红染液、甲基绿-派洛宁染液、卡渃氏固定 液、丙酮、二甲苯、中性树胶、蒸馏水、 水
胞,勿将深部细胞刮下。 ➢ 涂片 材料均匀分散,细胞不重叠,以易于观察。 ➢ 加盖玻片 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侧,将另一侧首先
接触载玻片和溶液,然后慢慢放下盖玻片,避免产 生气泡。 2、口腔黏膜细胞活体染色显示线粒体 ➢ 涂布口腔黏膜细胞后即刻染色,以保证活细胞染色。
实验一 细胞的制片与观察和细胞大小的测量
本、显微镜、解剖器具、蜡盘、载玻片、 盖玻片、烧杯、染色缸、大头针、棉花、 0.65%生理盐水、1%硝酸银溶液、甘油、 香柏油、0.1%亚甲基蓝、甲醇、吉姆萨染 色液、蒸馏水、乙醚
实验二 动物组织的制片及观察
[操作要点] 1、制作蛙肠系膜平铺片(铺片法) ➢ 完好地剪取肠系膜并平铺于载玻片上是本实验成
功的关键。当用眼科剪剪取肠系膜时,应用镊子 夹住剪开的膜的边缘,防止膜皱缩成团。用镊子 将膜放置于载玻片上后,再用解剖针将膜铺平。 ➢ 载(盖)玻片洁净。 2、制作蝗虫骨骼肌装片(分离法) 用解剖针分离肌丝时越细越好。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细胞种类的观察,掌握细胞的结构、形
态和特征,并学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步骤:
1. 制备好所需要观察的标本,如洋葱皮、鳗鱼血涂片等。

2. 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滴上适量的甘油或生理盐水,避免样本干燥。

3. 佩戴好显微镜,调整光源和镜头,使样本处于适当亮度下。

4. 选择适当倍数的镜头,开始观察样本。

5. 观察后,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形态特征。

实验结果:
1. 观察得到洋葱皮中的细胞是植物细胞,呈方形或长条形,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质,胞核位于中心。

2. 观察得到鳗鱼血涂片中的细胞是动物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无细胞壁,胞核位于中心附近。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形态和特征,并掌握了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同时也发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和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

参考文献:
无。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细胞形态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探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盖玻片和载玻片
3. 细胞样本(如洋葱鳞茎表皮细胞)
实验步骤:
1. 准备细胞样本:将洋葱鳞茎表皮取出,用剪刀剪成小块,并放入盖玻片上。

2. 加入适量的水:在盖玻片上滴加适量的水,使细胞样本湿润。

3. 盖上载玻片:将载玻片轻轻压在盖玻片上,使细胞样本被压扁并固定在载玻片上。

4. 准备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打开光源,调节镜头至合适位置。

5. 定位细胞样本: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将细胞样本放在视野中心。

6. 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物镜放大倍数的调节,观察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形态特征,并使用目镜进行描述和记录。

实验结果:
在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时,可以发现细胞呈长方形或多边形的形状,细胞质呈现淡黄色透明,在细胞内可以看到圆形的细
胞核,以及有规律排列的染色体。

实验结论:
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长方形或多边形形状有利于细胞在组织中的紧密排列,增强了细胞层的结构性和保护性。

细胞核则承担着细胞的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任务。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为我们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细胞器的显微结构的观察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细胞器的显微结构的观察

2. 显微镜的调节
瞳距调节
屈光度调节
调节
粗调松紧调节旋钮
聚光镜中心调节
②10X物 镜
①标 本
④ 聚光镜升降 旋钮
③ 孔径 光栏
⑤ 光轴中心调节 螺钉
③ 视场 光栏
孔径光栏调节
N.A聚=(0.6-0.8)N.A物
孔径光栏开度与图象
100% 70% 30%
孔径光栏的运用
操作步骤如下:
(1)可变光栏的中心对准聚光镜的中心。如果可变光栏的水 平是固定的,则装配时已保证它与聚光镜合轴,不必调整;如果 可变光栏的水平位置可以移动,则应把可变光栏关到最小,使它 的中心孔对准聚光镜下方的透镜中心。
五、 实验步骤
(一)显微镜的使用 1. 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1)观察者要养成显微镜镜检的工作习惯,观察时要双 眼同时睁开,一边观察一边进行记录或描绘。
(2)观察时所用的材料、药品和各种器具要预先准备好。 (3)显微镜在使用之前应检查一下它的各个部件是否完整
和正常,并对载物台、目镜、物镜以及聚光器上端透 镜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然后进行合轴调节。
(2) 兔肝细胞苏木精-伊红(H·E·)染色玻片标本的观察
先在干燥系物镜下观察肝小叶的概况,辨认肝细胞,然后用油镜仔细 观察肝细胞的显微结构。注意肝细胞的形状,细胞核和核仁的形状和数 量,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区别等。
(二)观察标本
六、注意事项 1.低、高倍镜的使用。 2.合轴调节。
七、实验报告 1.描绘一个所观察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2.绘图比较所观察到的不同的细胞形态与结构。 3.简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操作要领。 4.熟练显微镜的调节。
(2)载物台上放置观察标本,把聚光器上升到它上端透镜平 面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并将它的可变光栏开到最大,用低 倍物镜,进行调焦到能看见标本,可调反射镜使视野得到最亮和 最均匀 的照明,或把光栏关小,最亮的照明区正处在视野的中 央。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摘要: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以及表达对细胞结构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质膜、叶绿体、细胞核等部分;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且包含有单个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结构。

实验设计: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1. 取一个植物叶片,进行细胞切片和染色处理;2. 在显微镜下对植物细胞进行观察和拍照,记录细胞结构特征。

实验二:观察动物细胞结构1. 取一片动物的组织,对其进行细胞切片和染色处理;2. 在显微镜下对动物细胞进行观察和拍照,记录细胞结构特征。

实验结果:1. 植物细胞结构观察结果: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叶绿体、细胞核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细胞壁和质膜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而质膜则在细胞外侧包裹着细胞壁,保护内部细胞膜。

细胞膜则环绕着质膜,对细胞内物质的进出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而叶绿体则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养分的重要器官。

2. 动物细胞结构观察结果:动物细胞由单个的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组成,其中细胞核是动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基因信息。

线粒体是细胞中进行呼吸和能量产生的器官,内质网则是细胞内物质传输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高尔基体则在细胞内起着物质分类和分解的重要作用。

结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系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实验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结构,并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细胞学知识。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的显微镜观察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的显微镜观察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显微镜的成像的一般原理
显微镜的放大作用是由物 镜和目镜共同完成的。 镜和目镜共同完成的。标本经 物镜放大后, 物镜放大后,在目镜的焦平面 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再经 目镜的进一步放大形成一个虚 像,被人的眼睛所观察到。一 被人的眼睛所观察到。 般光学显微镜最大分辨率为 0.2µ m。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的 显微镜观察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唐颖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1.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
环境与生命学院
• 熟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熟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了解显微镜下细胞和细胞器形态结构。 了解显微镜下细胞和细胞器形态结构。 • 初步掌握临时制片的方法。 初步掌握临时制片的方法。
• •
可滴加碘液观察马铃薯块茎细胞。 可滴加碘液观察马铃薯块茎细胞。 观察与绘图。 观察与绘图。 绘制芹菜茎横切及自制的任一植物细胞标本的形态结构。 绘制芹菜茎横切及自制的任一植物细胞标本的形态结构。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室
大连理工大学
5.实验结果 5.实验结果
环境与生命学院
• 除了观察细胞的一般结构,还应注意: 除了观察细胞的一般结构,还应注意: • 马铃薯块茎细胞:注意淀粉粒观察; 马铃薯块茎细胞:注意淀粉粒观察; • 番茄注意有色体的观察; 番茄注意有色体的观察; • 菠菜注意叶绿体、气孔的观察; 菠菜注意叶绿体、气孔的观察; • 芹菜横切可观察到维管束等结构。 芹菜横切可观察到维管束等结构。

实验一 细胞形态观察与显微测量.

实验一  细胞形态观察与显微测量.
10) 肝或肾上腺细胞—显示脂肪(脂肪滴呈红色)
10x10
.
小肠横切 x100
Pillar cell 10x40
Skeleton muscle cell nuclei
肝切片—显示肝糖原(PAS染色) x100
肝切片—显示肝糖原(PAS染色) X400
蛙血细胞涂片—显示碱性蛋白 x400
镜台测微尺
➢ 镜台测微尺: ➢ 载玻片中央刻有一精细刻度尺,全
长为1mm,等分为100格。
标 定:
运用镜台测微尺,明确目镜测微 尺每一小格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 分别代表的长度。
▲方法:
① 低倍镜下标定:
标定结果:180小格 (目镜测微尺)=1mm ∴1小格=1/180mm
② 高倍镜下标定:
标定结果: 93X2小格=0.22mm
实验报告
1. 绘制口腔上皮细胞(点线绘图法)并注 明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2. 低、高倍镜(低倍10*和高倍40*)的 标定方法及标定结果
3. 计算你所测定(高倍40*)的口腔上皮 细胞核质比
注:标明指导老师名字。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
观察永久制片
1) 人红细胞涂片 2) 蛙红细胞涂片 3) 小肠上皮细胞切片 4) 骨骼肌纵切片 5) 肝切片—显示肝糖原(PAS染色)(核空泡质红色) 6) 蛙血细胞涂片—显示酸性蛋白(质绿色) 7) 蛙血细胞涂片—显示碱性蛋白(核绿色) 8) 肝切片—显示DNA(fulgen染色)(DNA呈紫红色) 9) 鼠肾切片—碱性磷酸酶(肾小管腔侧面蓝黑色)
蛙血细胞涂片—显示酸性蛋白x400
肝切片显示DNA(fulgen染色) x100
肝切片显示DNA(fulgen染色) x400
鼠肾切片—碱性磷酸酶 x100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一、实验目的1. 观察细胞形态。

2. 掌握细胞大小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形态结构。

由于其极小的体积,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在显微镜下,细胞呈透明圆形或长方形结构,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

细胞大小的测量是衡量细胞形态大小的一种方法,一般使用显微镜和标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 显微镜:10×、40×、100×梯形物镜、10×和16×目镜。

2. 小片玻片。

3. 缺口玻璃滴管。

4. 普通培养皿。

5. 滴定管。

6. 甲醛:10%浓度。

四、实验步骤1. 取用甲醛液将到手的细胞样本处理,使其纤维化、固定,并保持在透明的状态。

2. 将处理均匀的细胞悬液滴于小片玻片上。

在表面打一个平口,倒入水或细胞培养液。

3. 轻轻地将另一片小片玻片斜放在溶液上,使其尽量靠近悬液表面,并且使两片玻璃片之间尽量少的包含气泡。

4. 用载物架夹住两片玻璃片,置于显微镜镜头下面,用低倍物镜先扫描一遍细胞涂片下方,保证顶点在物镜的中央,并移动至最佳观察位置。

5. 同时调整镜片高低位,目镜内外的距离,使物镜滚轮表面接触到目镜。

6. 在目镜中调整微动盘,让细胞涂片视野平滑,移动目镜板,看到悬浮细胞。

7. 分别使用不同倍数的物镜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

一般来说,使用10×的物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胞核和周围细胞质的形态,而使用40×和100×的物镜则可更详细地观察到细胞内部结构和细节部位。

8. 用计数尺、标尺等工具对已观察到的细胞大小进行测量。

9. 完成实验后,将玻片倒掉,用纯净水或极其减量的甲醛显微镜氧化置换去甲醛。

再用纯净水进行冲洗。

五、实验要点1. 操作时要谨慎,避免对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过度推拉等操作。

2. 使用时需注意玻璃片的干净和平整。

3. 需要防止玻璃片之间捏入气泡。

4. 细胞涂片的厚度应适当,过厚则不便进行观察,过薄则会付着小颗粒和杂质,影响观察效果。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及大小测定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及大小测定
绘出你所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和芹 菜和西红柿果肉细胞(或红辣椒、韭菜、韭菜表皮细胞) 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将物微尺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小心转动目镜测微尺移动物微尺使两尺平行起点线重合然后找出另一处两尺刻度重合处记录起点线到重合线之间的各尺的刻度数格数按下式计算在该放大系统下目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实验一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及大小测定
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1、观察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2、掌握用测微尺测定细胞大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用品: 实验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镊子 消毒 牙签 烧杯 吸管 0.9%生理盐水、0.1%亚甲基兰、 蒸馏水 吸水纸。
四、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洋葱内表皮;西红柿; 芹菜;韭菜;红辣椒。
五、方法步骤:
(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1、人口腔上皮细胞的观察(涂片法) :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 下。 3)、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 滴中涂匀。 4)、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将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 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水滴上。然后在盖片 的一侧加一滴0.1%亚甲基兰染液,在盖片的另一侧用吸 水纸吸取,染色后细胞核被染成深蓝色,细胞质浅蓝色。 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状,细胞呈扁平鳞状。
洋葱鳞茎表皮细胞
洋葱鳞茎表皮细胞
六、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制作临时装片时避免产生气泡 2、用物微尺标定的目微尺每格长度的数值代表在某一放大 系统下的情况,这一数值会随物镜的放大率而改变,因此, 在什么放大倍数物镜下标定的目微尺只能在同一放大倍红柿果肉细胞观察: 西红柿果肉细胞涂片制作似人口腔上皮细胞,但将生 理盐水换成蒸馏水,且不必染色就可直接观察。细胞大小 和形状如何? 3、植物表皮细胞观察(撕片法): 撕一小片植物表皮(洋葱、芹菜和韭菜),放在盛有 一小滴蒸馏水的载玻片上,用镊子展平,盖上盖玻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细胞大小和形状如何? 取红辣椒一片,用刀片刮去果肉或撕取红辣椒表皮一小 片,将表皮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能看 见胞间连丝吗?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为生物科学所有本科生必修,训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等能力。

从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层面设置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内容涵盖光学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技术、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染色体畸变检测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以及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实验1 细胞的形态观察和大小测定实验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实验3细胞器的活体染色实验4细胞内核酸的原位显示实验5细胞内糖类的显示实验6细胞内脂类的显示实验7 细胞内蛋白质的定位实验8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第二部分综合性实验实验9 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实验10 完整叶绿体和叶绿体亚组分的分离及其鉴定实验11细胞骨架的显示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12动物细胞融合实验13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和培第三部分设计性实验实验14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实验15 微核的诱导和检测实验16 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本教材首先介绍了常用实验动物了解和解剖器械的使用、细胞生物学实验绘图方法与要求、特殊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观察和显微测量、细胞显微摄影、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然后开始学习细胞化学:核酸细胞化学、酶细胞化学、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再研究细胞生理活动: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最后是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的传代培养、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和形态分型、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的分裂指数、细胞融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的诱导、观察和分析、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常规核型的检测和分析。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构造;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向来观认识。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鸡血红细胞;蚕豆叶片横切片;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一)细胞形态观察l、动物细胞的观察〔1〕人肝细胞切片:在显微镜下子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观察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1〕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根本构造。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

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挪移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分度含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发展调焦),使两尺左边的向来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1、目镜校正: 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2、细胞大小的测量:1、血细胞按含量上下,主要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 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形态见以下图。

2、植物细胞普通比动物细胞大一些。

形态图见下。

3、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定的细胞大小根本一致,但有一些偏差。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同等实际距离下的两点视野距离更大,而更容易测量准确。

1、熟悉PAS 法原理及操作步骤;2、观察PAS 反响的染色结果,并观察多糖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份子缩合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

一些不溶性的多糖构成植物和动物的 骨架, 如植物的纤维素和动物的甲壳素, 普通称为构造多糖。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可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璃片、荧光染料等实验材料。

2. 细胞采集:从植物叶片、动物组织中采集细胞样本,并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3. 细胞染色:将细胞样本加入适当的染色溶液中,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4. 准备载玻片:将染色后的细胞样本盖上盖玻片,并用显微镜玻璃片压紧,以防止空气进入。

5. 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整倍数和焦距,观察细胞的形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首先,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典型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等。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

细胞膜则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通道,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负责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负责光合作用的进行。

除了植物细胞,我们还观察到了动物细胞的形态。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但具有其他类似的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比较柔软,可以改变形状。

细胞质中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核,其中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细胞核的形态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态,染色质的分布可以反映细胞的遗传特征。

另外,细胞质的颜色和密度可以反映细胞的活跃程度和代谢状态。

通过对细胞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功能。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接观察细胞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的基本技能。

2.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细胞,加深对细胞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复杂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负责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空间,包含细胞器、细胞骨架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动物细胞(小鼠肝细胞)3. 细菌细胞(大肠杆菌)4. 染色剂(苏木精、伊红)仪器:1. 光学显微镜2. 显微镜载物台3.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4. 显微镜测微尺5. 玻片夹6. 吸水纸四、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小鼠肝细胞和大肠杆菌分别制片,并进行染色处理。

2. 将制片放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的倍数。

3.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4. 比较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差异,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和鞭毛等。

5.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的大小,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细胞膜:薄而透明,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质:均匀分布,含有细胞器。

- 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体。

- 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 小鼠肝细胞:- 细胞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似,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质: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体。

- 细胞壁:不具有细胞壁。

3. 大肠杆菌:- 细胞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小鼠肝细胞相似,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质:含有细胞器,如核糖体。

细胞机制实验报告

细胞机制实验报告

细胞机制实验报告细胞机制实验报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细胞机制实验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以及细胞分裂等现象,深入探索了细胞的机制。

实验一:细胞形态观察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选择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而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

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更加坚固的外壳,使其能够支撑起植物的体形,而动物细胞则更加柔软和灵活。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形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我们发现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但在某些细胞中,细胞核可能会偏离中央位置。

这可能与细胞的功能有关,例如神经细胞需要传递快速的信号,因此细胞核位于离轴突较近的位置。

实验二: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它们在细胞的正常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着重观察了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高尔基体是一种扁平的膜结构,位于细胞的内部。

它参与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过程,并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包装。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高尔基体通常位于细胞的核附近,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将合成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线粒体通常分布在细胞的质膜附近,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产生的能量输送到细胞各个部位。

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过程。

我们发现内质网广泛分布在细胞的质膜下,并与高尔基体相连。

这种分布方式有助于蛋白质的传递和修饰,确保细胞的正常运作。

实验三:细胞分裂的观察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通过细胞分裂,细胞能够增殖和更新。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细胞分裂方式。

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报告

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报告

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了解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实验步骤:
1、将玫瑰花瓣用剪刀剪碎,加入干净的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

2、用滴管将一滴石蜡油滴到盛有花瓣的试管中。

3、取出一张玻璃片,在其一边涂上尽量薄的一层玫瑰花瓣汁液。

4、将涂有花瓣汁液的玻璃片放置在石蜡油滴的上方,并轻轻压住,使花瓣汁液能够传播到石蜡油中。

5、用显微镜旋钮调节镜头,观察花瓣汁液中的细胞。

实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花瓣汁液中的细胞基本上都是六边形
或圆形的,细胞大小不一,最大的有100微米左右,最小的只有10微
米左右。

在细胞内部,可以看到有很多小颗粒状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细胞器,细胞核也可以清晰地看到。

实验分析: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是一种复杂的细胞结构,具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组织结构。

在细胞核内,存在有完整的染色体和可见的核仁。

此外,在植物细胞质中,还有其他众多的细胞器,如色素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等。

这些细胞器在细胞代谢、分泌和能量转换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是生命体系的基本单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不仅能够了解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还可以深入地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

因此,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学生和科学家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基础和必要手段。

实验一细胞形态多样性及细胞计数

实验一细胞形态多样性及细胞计数
(若有稀释再乘以稀释倍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使用計數ABCD四區域有n個細胞,則細胞濃度為 = n / 4 x 104 (個/mL)
細胞計數時,細胞濃度不要太稀,太稀準確度會 比較低,最好在1~3 x 106 個/mL
由此滴加樣本
二.试剂与器械
器材 :光学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
三.实验步骤
1. 取血细胞计数板,加盖玻片盖住两边的小槽。
在细胞机能状态不良时,细胞轮廓会增强,反差增大;细胞内颗粒较多,透 明差,空泡多。
若细胞胞体肥大、胞浆内混浊、颗粒增多、折光性下降、变扁平透明,细胞核 明显增大、细胞排列极不规则则,细胞可能已经衰老。
培养基内有pH指示剂的存在,因此它的颜色往往可以间接地表明细胞的生长 状态。呈橙黄色时,细胞一般生长状态较好;呈淡黄色时,则可能是培养时问过长, 营养不足,死亡细胞过多;如呈紫红色,则可能是细胞生长状态不好,或已死亡。 当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培养液应清澈透明,悬浮的细胞和碎片很少。当瓶内培养 基混浊时,应想到细菌真菌污染的可能。
sp2/0 1.细胞种类:小鼠骨髓瘤细胞 2.培养的天数:复苏后12小时; 3.放大倍速:倒置显微镜 X20; 4.培养基种类:DMEM+6%FBS; 5.细胞状态与特征简述:细胞呈圆型或椭圆形。
培养细胞形态分析
贴壁细胞在生长状态良好时,胞体细长、胞浆清亮,细胞内颗粒少,看不到有 空泡,细胞边缘清楚,细胞长成单层时呈漩涡状排列;悬浮细胞当表现出边缘清楚, 透明发亮时,生长较好;反之,则较差或已死亡。
四. 注意事项
防止液体滴入过多,否则溢出并流入两侧槽内,会使盖
玻片浮起,体积改变,会影响计数结果。
五. 实验结果
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血球汁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细胞形态大小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测微尺的使用,并测量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大小。

二、实验原理:使用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直线式、网格式)和微调焦轮上的标尺测量细胞的大小。

三、实验用品:2.5% 番红溶液;洋葱上皮细胞;草履虫、洋葱根尖及其它细胞永久切片。

四、实验步骤:(一)目微尺的校对:将目微尺放入目镜、台微尺卡在载物台上,调焦,看清台微尺,台微尺和目微尺左、右各选一重合线。

并根据下面公式计算:载玻片大小的台微尺→ 载物台→→台、目微尺在视野内平行圆的目微尺→目镜筒(10×,40×,100×)→台、目微尺各选一重合线,读取这一范围内的格数→目微尺每格大小→X10、40、100 = a a n :台微尺刻度数m :目微尺刻度数→移去台微a ::台微尺实际值(0.01mm)尺,换上洋葱内表皮标本(二)观察细胞形态,测量细胞大小:1、观察洋葱表皮cell(取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加番红染5分钟封片观察)(1)测量细胞横截面面积撕取洋葱内表皮0.3×0.3cm →放于载玻片→番红染液染色5min→加盖玻片(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液体)→ 10×物镜下观察→粗调焦轮找到细胞→微调焦轮调节清晰,看到细胞→旋转目镜将标尺与细胞长边平行,并记录格数a → 旋转目镜将标尺与细胞宽边平行,记录格数b → 细胞截面面积=ax×bx(x实际数值前面已经校对)(2)测量细胞厚度:调节微调焦轮→两细胞之间变成细,黄亮色线,细胞表面柱状杂质(上表皮)→记录微调焦论刻度调节微调焦轮→两细胞之间黄亮线逐渐变粗,变黑,变成黑色细线,细胞表面杂质(下表皮)→记录微调焦轮刻度→两次记录之间焦轮刻度数c →细胞厚度=c×2μm(微调焦轮刻度数2μm/格)(3)测量细胞核体积调节微调焦轮→ 细胞核清晰→ 调节目微尺测量细胞核→ 根据球的体积→计算细胞核的体积Vn2、计算细胞体积,求NPNP= ×100% (NP——核质比)V长方体=a·b·c V椭圆形= 4πab2/3 (a→长半径b→短半径c→细胞高)V球=4πR3/3 V圆柱形=πr2h (r→半径h→高)3、其它细胞永久片的观察。

五、实验结果:1、求洋葱细胞的NP。

2、画出洋葱表皮细胞。

3、其它细胞永久片的细胞形态图。

实验二观察胞间连丝的形态一、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认识细胞不是“独立王国”,每个细胞与其周围细胞有千丝万缕联系。

二、实验原理除极少数特化的细胞外,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完成细胞间的通讯联络。

三、实验材料红辣椒。

四、实验步骤:红辣椒表皮细胞临时制片:剪取一小块红辣椒→放在载玻片上→用手按住一边→用刀片小心刮去果肉→留下一层极薄(几乎透明)的表皮→用刀片切下刮去果肉的表皮(大小约0.3cm×0.3cm)→置于一干净载玻片上→加水一滴→盖片→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水→观察(10×,40×)五、实验结果:画出胞间连丝图,说明胞间连丝作用。

实验三液泡系、线粒体的活体染色一、实验目的及意义:学习活体染色的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1、活体染色;用某些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染色剂显示出细胞内某些天然构造的真实性,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力,也不产生任何的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细胞死亡,这种染色方法叫活体染色。

2、液泡系、线粒体是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它们通过特殊的活体染色剂染色,可显示出生活状态下的形态结构。

3、染料:酸性:带负电荷,易在细胞质中产生沉淀。

(种类很少)碱性;带正电荷,被普遍采用。

①中性红染液:是液泡系特殊的活体染色剂,可将不同发育时期的液泡染成不同深度的红色,而细胞质、细胞核不被染色。

(黄豆芽)②Janus Green B 染液:是对线粒体具有专一性的染料,具脂溶性,解离后,有染色能力的基团带正电,结合在带负电的线粒体内膜上。

由于线粒体内膜上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而显蓝绿色其它部分不染色。

三、实验步骤:1:液泡系的观察:取豆芽根尖1—2cm →用双面刀→先纵切一小部分→再沿切面→长纵切根尖→切下极薄一片,尽量是一层细胞→放在载玻片上→滴中性红溶液→染色10-15分钟→吸水纸吸去染液→滴加蒸馏水→加盖玻片→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份→观察液泡大小及颜色变化(10×,40×)→在分生组织区细胞没有液泡,随着细胞的生长成熟,较大细胞中液泡小而圆、染色浓、数量多个,而成熟细胞中液泡发展成为一个中央大液泡、颜色浅,表现为几乎整个细胞被染色。

2:线粒体分布的观察(1)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分布:用镊子撕洋葱内表皮(0.3×0.3cm)→置于载玻片上→滴一滴Janus Green B→染色30分钟→滴加蒸馏水→吸水纸吸干→盖片观察→10×观察→40×观察→载玻片上滴加松柏油100×观察。

(2)动物细胞中线粒体分布,取小鼠肝脏→放在表面皿→用Ringer 液冲洗多次,冲洗掉血水→用镊子分成4份,分别放在4个表面皿里→继续将分到的肝脏用Ringer 液冲洗多次,冲洗掉血水→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液体→用镊子撕成小块(约大米粒大小)(撕扯中有单个细胞掉下来)→用Janus Green B染色,染液不能完全浸没→染色30分钟,不停翻动组织块,以利于呼吸→及时补充表面皿里的水份,防止水份蒸发导致细胞悬液过浓。

用吸管吸组织液(染色液)观察→加盖玻片时(加2根头发)→10×观察→40×观察→在载玻片上滴加松柏油,100×观察(观察后用镜头纸沾二甲苯擦掉镜头及玻片上的松柏油)→四、作业:1、绘图豆芽根尖液泡系的分布(100×)。

2、绘图洋葱线粒体的分布(100×)。

3、绘图鼠肝细胞线粒体的分布(100×)。

实验四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 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差速离心分离细胞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依次增加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就能够使非均一悬浮液中的颗粒按其大小、密度先后分批沉降在离心管底部,分批收集即可获得各种亚细胞组分。

叶绿体的分离应在等渗溶液(0.35mol/L氯化钠或0.4mol/L蔗糖溶液)中进行,以免渗透压的改变使叶绿体受到损伤。

将匀浆液在1 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一些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

然后,在3 0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三、实验用品1、器材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

小型器材:烧杯2个,10ml量筒,滴管,离心管,纱布若干,载片及盖片。

2、材料:新鲜菠菜。

3、试剂:0.35mol/L NaCl溶液。

四、实验方法1、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1)选取新鲜的嫩菠菜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粗脉,称6g于研钵中,加10ml 0.35mol/L NaCl溶液,用研钵捣碎成匀浆状。

(2)将匀浆用4层纱布过滤于50ml烧杯中。

(3)取滤液4ml于离心管中,在1000r/min下离心2min(注意离心前用天平配平)。

(4)将上清液倒入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

(5)将上清液在3000r/min下离心5min。

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体(可能混有部分细胞核),(6)将沉淀用2 ml 0.35mol/L NaCl溶液悬浮(用滴管吹打沉淀使之悬浮)。

(7)用滴管取叶绿体悬液一滴滴于载片上,加盖片后(用滤纸吸掉多余的液体)即可在普通光镜下观察(10×,40×,100×)。

(8)叶绿体悬液如果过浓,用0.35mol/L NaCl溶液稀释后重新制片观察。

2、菠菜叶切片观察用剃须刀将新鲜的嫩菠菜叶切削一斜面置于载片上,滴加1~2滴0.35mol /L NaCl溶液,盖片后轻压,置普通显微镜下观察。

五、实验结果1、画出高倍镜下的叶绿体图(多角度);2、说明0.35mol/LNaCl溶液的作用,是否可以蒸馏水代替。

实验五掌握植物细胞骨架(微丝)的观察方法一、实验目的:光镜下观察细胞骨架。

二、实验原理:1、原理:在一定时间内,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曲拉通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蛋白质破坏,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被保存,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在光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2、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在细胞中支持和连接细胞各组份,与细胞运动有关的结构,包括微丝(MF)、微管(MT)、中间纤维。

3、TritonX-100:非离子型去垢剂,在一定时间内可消除细胞骨架外部杂蛋白,而骨架蛋白得以保留但长时间作用,也会破坏骨架蛋白。

4、M-缓冲液:增加膜稳定性,冲洗TritonX-100。

5、戊二醛:固定剂,使骨架蛋白变性,但网络形态不变。

6、考马斯亮兰R250:蛋白质染色剂(无选择特异性)。

三、试剂材料:M-缓冲液6mMol/L pH6.8;1% Triton X-100溶液;2.5%戊二醛;0.2%的考马斯亮兰R250;PBS溶液;洋葱。

四、实验方法:1.撕洋葱内表皮,置PBS液中,使之沉降3-4小时;2.用镊子取几片处理好的洋葱内表皮,置于表面皿中;3.用滤纸吸去PBS液,加入1%Triton x-100浸没,经常翻动洋葱内表皮。

(处理时间15,17,19,21,23分钟)处理时每人选一个时间,处理结束后倒掉1%Triton x-100,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4.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M-缓冲液,浸泡3-5分钟,倒掉液体。

重复3次;5.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6.加入2.5%戊二醛浸泡0.5小时(轻轻翻动2次);7.倒掉液体。

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8. 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PBS缓冲液,浸泡3-5分钟,倒掉液体。

重复3次;9.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10.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0.2%考马斯蓝染色液,染20分钟;11.倒掉染色液。

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12.加入适量的(达到完全浸泡)蒸馏水,浸泡0.5分钟,倒掉液体。

重复2次;12.用镊子撕洋葱内表皮(大小约0.3×0.3cm),放在载玻片上,加盖片,在普通光镜下观察(10×,40×)五、实验结果:1、绘出实验观察到的细胞骨架图;2、说明细胞骨架的作用;实验六细胞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学习鉴别细胞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试剂1、口腔上皮细胞,鼠肝细胞。

2、0.01%吖啶橙生理盐水溶液,0.05%苯胺黑生理盐水液三、实验内容:1、细胞活力鉴别:用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涂于载玻片上,用0.01%吖啶橙染色,兰光激发,观察细胞活性与荧光强弱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