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实验》-小鼠睾丸染色体制备(论文资料)
小鼠染色体实验报告
小鼠染色体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染色体观察和分析小鼠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进一步了解小鼠的遗传特征。
实验材料:1. 小鼠样本(小鼠尸体或小鼠细胞)2. 血细胞裂解液3. 显微镜4. 醋酸酒精定影液实验步骤:1. 取得小鼠样本并进行准备。
尸体样本直接取用,细胞样本需要分离提取。
2. 将小鼠样本悬浮于血细胞裂解液中,进行细胞裂解。
3. 用匀浆棒轻轻研磨,使细胞完全裂解。
4. 将细胞溶液滴于清洁平凹玻片上,并用平玻片将其铺平。
5. 将玻片加热至70℃,使细胞DNA捕获在玻片上。
6. 用醋酸酒精定影液浸泡玻片,使细胞核卷曲收缩。
7. 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8.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长度和着色特点进行鉴定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小鼠样本的染色体观察,我们发现小鼠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着色特征。
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形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小鼠的染色体是否正常。
特定的染色体畸变或缺失可能表明小鼠有某些遗传疾病或突变。
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鼠的染色体数量一般为40个。
这与小鼠常见的染色体数目相符,进一步证实了样本的正常性。
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长度不一致,这是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的数量和排列不同所致。
通过进一步的染色体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小鼠的遗传特征,如基因突变、遗传疾病等。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小鼠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以及相关疾病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对小鼠染色体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小鼠的遗传特征。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基因信息,有助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小鼠的遗传学提供了基础数据。
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8、制片:用滴管吸细胞悬液,从20-30cm高度滴在冰水预浸泡 的洁净载玻片上,立即用口吹散,在酒精灯上过几次或吹风 机吹干。
9、染色:Giemsa染液染色7 min、细水冲洗、晾干。
10、镜检:低倍镜下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后,换高倍镜、油 镜、认真观察。
四、作业 1 为什么要低渗处理? 2 观察2-3个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分裂
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五、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
观察小鼠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二、实验原/L-1KCI进行低渗后,经 固定、染色,可见到分散的染色体。
三、实验步骤:
1、取材: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两腿股骨,剔净肌肉,擦 去附着在上面的血污,剪取两端股骨头,暴露骨髓腔,用注 射器吸取KCL(0.075mol/L)溶液,将针头插入骨髓腔上段冲洗, 用离心管接收冲洗液。
相,数一数有几条。
2、低渗处理:加KCL至2/3管,用吸管打匀使细胞悬浮于低渗液 中,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静置25min。(吹打不宜过猛)
3.预固定:加入固定液5滴吹打混匀。
4.离心:2000转/分,离心5min,弃上清液,留下沉淀物。
5、固定:沿离心管壁加入固定液5ml打匀,室温下固定10min。
6、再离心:2000转/分,离心5min,弃上清液,留下沉淀物。
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标本制作及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观察
Isolation and staining of mouse meiotic metaphasechromosomes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标本制作及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观察xx 2011级生科四班201100140120 同组者:xx【实验目的】1、learn to isolate mouse testes cells and stain with Giemsa.学会分离小鼠睾丸细胞并用Giemsa染液染色2、Observe the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mouse chromosomes观察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实验材料】【Reagents】秋水仙素colchicine solution吉姆萨染液Giemsa stains solution生理盐水physiological saline氯化钾溶液KCl solution固定液fixation solution【Tools and equipments】Dissecting tray,beaker,centrifuge tube,microscope,glass slide,pipette,scissors,forceps,copper mesh.解剖盘,烧杯,离心管,显微镜,载玻片,吸管,剪刀,镊子,铜网【实验原理】meiosis is a process of reductional division in which the number ofchromosomes per cell is cut in half. In animals, meiosis alway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gametes, while in other organisms it can give rise to spores. 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染色体数减半的过程,在动物中,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在形成配子,而在其他生物可以产生孢子。
小鼠染色体实用资料ppt
骨注髓射细 后胞3v-2具41有小%高时柠度,檬的可分以酸裂取三增骨殖髓钠能。:力。取5g柠檬酸三钠溶解到500ml蒸馏水中,充分溶解;
即用以上配制的秋水仙溶液按每10g体重注射0.
8学)习配并成掌v的握染P小B液鼠S中骨(染髓色p细2H胞06m染.in色8,体)用:的磷制酸A备缓液方冲法:液。(取pHN6.a2HPO4 12g溶于500ml蒸水中,充分溶解;
小鼠染色体
一、实验原理
• 骨髓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增殖能力。因此 可以直接得到中期细胞而不必象血淋巴细 胞或组织那样要经过体外培养。经秋水仙 素处理后,分裂增殖中的骨髓细胞由于纺 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染色体不能正常趋 向两极而使之停留于中期,同时染色体缩 短,轮廓清晰,把收获的细胞进行低渗, 固定处理,使细胞处于膨胀状态,再将细 胞悬液滴在载片上,使细胞破裂,染色体 散开,染色后即可观察到染色体。
谢谢观看
二、实验目的
• 学习并掌握小鼠骨髓细胞染色 体的制备方法。
• 观察小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统 计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三、实验材料
• 小白鼠(2n=40)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 1.器具:注射器(1ml,5ml各一支)、 托盘、解剖剪、镊子、吸管、离心管、 离心机、载片、滤纸、白纱布小块等。
• 2.药品: 0.15mg/ml 秋水仙素, 1% 柠檬酸三钠,固定液(3份甲醇,1份 冰乙酸,临用时现配),Giemsa染液, 2.2%柠檬酸钠,0.01M磷酸缓冲液 (PBS)pH6.8。
实验小鼠骨髓染色体制备和观察
8.小鼠染色体观察: 低倍镜、高倍镜下寻找染色体分散的中
期分裂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鼠骨髓染色体 10 ×1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鼠骨髓染色体 10 ×4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数目观察:小鼠2倍体细胞染色
体,数目2n=40条。其中19对为常染 色体,一对为性染色体,染色体的核 型分为4组。雄性 XY, 雌性XX,Y染 色体最小。
➢形态特征观察:端着丝粒染色体
“U”“V”。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注意事项
1.掌握好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2.离心前需要配平; 3. 小鼠骨髓要冲洗干净,以收集足够的骨髓细胞; 3.低渗处理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注意低渗时间; 4.固定液要现配现用,固定要充分; 5.载玻片要洁净并预冷,滴片要有一定的高度; 6. 细胞悬液不能太稀,要呈乳白色; 7. 烤片时温度不能太高。 8. 冲洗染液时水流要缓慢,以免细胞流失过多。
放出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溶液可抑制纺锤体的形 成,使正在分裂的骨髓细胞停止在细胞分裂中期, 积累大量中期分裂相细胞。
低渗作用: 使细胞充分膨胀,减少染色体间的相互 缠绕和重叠。
预固定:终止低渗作用,使细胞离心时不易破裂 ,固定维持细胞形态结构。
高距离滴片:使细胞膜易于破裂,获得中期染色 体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
• 1.器材 蜡盘、手术剪、小镊子、平皿、注射
小鼠染色体的制备、观察、染色
生命科学学院Life Science College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姓名:柳伟雄班级:2013级生科一班学号:************ 同组者:曾玮璠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5年6月1日姓名:柳伟雄系年级:生科一班2013级同组者:曾玮璠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小鼠染色体的制备、染色、观察一、目的和要求1.初步掌握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Giemsa染色法,了解各操作步骤的原理。
2.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染色体的数目及特点。
3.认识不同生物染色体的特征,学会做染色体组形图。
二、原理凡处于活跃增殖状态的细胞,或者经过各种处理后,任何动物组织的细胞就可进入分裂,均可用于染色体分析。
在正常动物体内,精巢和骨髓均为是活跃分裂的组织。
给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即可使许多处于分裂的细胞停滞于中期,然后采用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即可得到大量可分析的染色体标本。
本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经体外培养和无菌操作,易于推广。
骨髓细胞是用于动物细胞遗传学研究很好的材料。
但在取材方面,精巢又比骨髓要简易一些,故本实验选用小鼠的精巢为实验材料。
对于小鼠精巢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用一定剂量的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 使中期染色体停留在赤道面处; 2. 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 以至于在滴片时细胞被胀破, 使细胞的染色体铺展到载玻片上; 3. 空气干燥法可使细胞的染色体在载片上展平,经Giemsa染色后便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显微图象。
Giemsa染色是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之一,适用于多种细胞和染色体染色。
主要用Giemsa染液可以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
三、试剂和器材1.试剂:秋水仙素、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0.3%KCl低渗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Giemsa染液Giemsa染液的配制:吉姆萨粉(Giemsa stain)甘油(AR)甲醇(AR)将Giemsa粉放入研钵中,先加入少量甘油,研磨至无颗粒为止,然后再分批加入甘油,放56℃温箱中2h后,分批加入甲醇,将配制好的染液密封保存棕色瓶内(最好于0~4℃保存)。
《医学遗传学实验》——小鼠睾丸染色体制备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腹腔注射秋水仙素 处死小鼠
(损伤脊髓法)
取睾丸,剥离白膜, 剪碎曲细精管 弃上清
第一次低渗:0.4%KCL,37℃,5ml→10 ml,吹打2 min 37℃ 静置2min 第二次低渗: 0.4%KCL, 吹打2min, 37℃,10ml, 37℃静置5min
弃上清
固定:8ml新鲜固定液,10 min 弃上清
实验一、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医学遗传学系
一、实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1、掌握快速制备动物染色体的方法; 2、观察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活体内注射秋水仙素使细胞停止在 分裂中期;低渗处理,使细胞膜胀破、染 色体分散,从而得到染色体的中期分裂相 静置5min ;固定剂处理使染色体结构保持完整,防 止染色体收缩。
离心:1000rpm,8min 滴片,烘干 镜检观察
软化:60%冰醋酸,3ml,3min 细流冲洗,晾干
染色:室温下10min
本文观看结束!!!
谢
欣
谢
赏!
动物遗传学教学实验“小鼠睾丸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
动物遗传学教学实验“小鼠睾丸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改进的研究作者:张燕军赖双英苏蕊张文广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10期摘要“减数分裂期染色体制备实验”是动物遗传学实验课程重要内容。
本文介绍了小鼠睾丸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改进方法,通过本方法可制备和观察到大量分散良好、背景清晰、染色体结构紧凑的睾丸细胞减数分裂各期分裂相,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动物遗传学睾丸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改进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Animal Genetics Teaching Experiment "Mouse Testis MeioticChromosome Specimen" Methods ImprovementZHANG Yanjun, LAI Shuangying, SU Rui, ZHANG Wengua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8)Abstract "Preparation of meiotic chromosomes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imal genetics experiment cours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ouse testis meiotic chromosome specimen of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be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and observed a large number of well-dispersed, clear background, compact testicular meiotic chromosome structure of each phase of the division, get better experimental results.Key words animal genetics; testicular cells; meiosis; chromosome; improvement遗传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又是一门发展迅速、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拓宽和深化,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三株牌歧特生冲剂的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三株牌歧特生冲剂的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摘要:目的:对三株牌歧特生冲剂进行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以测定其是否具有遗传毒性。
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试验方法。
结果:试验期间,所有组别动物症状表现正常,未见明显由于给予样品引起的异常症状,未见动物异常死亡。
各剂量组体重与Veh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CP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Veh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其余各组与Veh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受试样品剂量组的睾丸染色体结构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Veh)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剂量反应关系,表明三株牌歧特生冲剂对小鼠睾丸染色体结构未产生明显影响,试验结果为阴性。
关键词:三株牌歧特生冲剂;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睾丸染色体畸变是指睾丸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包括裂隙、短篇、移位等[1]。
三株牌歧特生冲剂,由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其主要作用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从而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
三株牌歧特生冲剂,6 g/袋,白色粉末状固体,本品易溶于水,由三株福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160403,常温保存,功效成分为水苏糖,含量每袋不少于3 g。
本品人体推荐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为口服,每日1~2次,每次1袋。
溶媒为灭菌蒸馏水。
1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小鼠,品系:KM,雄性,体重25~30 g,25只,来源: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2 0001。
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11400700166948。
经检疫观察4 d后使用。
饲养环境:屏障系统。
5只/笼(同性别、同剂量组),喂食SPF鼠料,自由饮水。
温度24.7~26.0 ℃,相对湿度50~60 %,人工光照,明暗12 h/天。
SPF大小鼠生长维持饲料,来源: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物饲料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4 0008。
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观察
姓名系年级组别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观察学号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快速制备动物染色体标本的方法,掌握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
2.观察小鼠睾丸染色体的数目及其形态特征。
3.掌握小鼠睾丸染色体标本制备基本过程,了解操作步骤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一)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是重要的遗传指标之一。
制备染色体标本无疑是细胞学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优良的染色体制片是进行染色体显带、组型分析、原位杂交等的先决条件。
染色体的制备在原则上可以从所有发生有丝分裂的组织和细胞悬浮液中得到。
最常用的途径是从骨髓细胞、血淋巴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细胞中制备染色体。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从小鼠的睾丸细胞中获取。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在细胞增殖周期中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一般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典型、最易辨认和区分。
因此,制备染色体标本获取的是中期细胞。
染色体特征:1.数目(2n=?)2.长度(绝对长度、相对长度)3.着丝粒位置(M/SM/ST/T)4.随体与次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5.带型分析(二)操作方法小型动物的染色体制片最好最有效的材料就是骨髓组织(由于分裂活动旺盛,睾丸也可以)。
利用睾丸细胞的制片技术虽然需要离心以及细致的操作,但其基本程序是简便的。
在小鼠睾丸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旺盛,因此不需要体外培养就可以直接得到分裂中期细胞。
通过小鼠睾丸得到染色体比较简便,一般不需要无菌操作。
用秋水仙素作为有丝分裂的抑制剂。
由于小鼠睾丸细胞分裂活动旺盛,具有高度的分裂能力,本实验采用这一材料,通过前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得染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时发生在性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哺乳动物在性成熟以后,精巢内的性细胞总是在分批分期不断的成熟,因此,对哺乳动物的精巢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随时都可以获得减数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标本。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中cyclin B1和Bax基因的表达
石蜡切片脱蜡至水,H2O2水溶液室温孵育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
山羊血清封闭后,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一抗37℃孵育。PBS液冲洗后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相应生物素标记二抗37℃孵育。PBS冲洗后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37℃孵育,PBS冲洗后显色剂显色(DAB或AEC)。光镜下观察显色至适当深浅后终止显色。
2011年3月-2011年9月cyclinB1和Bax蛋白免疫组化分析,明确它们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过程和组织定位。
2011年9月-2011年12月 研究结果的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撰写论文、发表文章。
选取两个值得研究的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从蛋白质水平全程探讨生精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综合实验结果讨论基因表达与凋亡之间的相关性,有望明确某些前期研究中很难解释的问题,以进一步阐明这两个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
4.年度研究计划和预期进展
2010年11月-2011年2月 购置实验所需药盒、物品、试剂、消耗品等。饲养小鼠,完成不同阶段小鼠睾丸的取材工作。
有研究结果表明,精子细胞中大量存在的cyclin B1 蛋白是作为一种细胞分裂完成的信号 ,为启动精子细胞变态所必需,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精子细胞的核骨架和核基质中有cyclin B1蛋白的作用底物,而cyclin B1蛋白可能参与精子变态时的核骨架变化。调节核浓缩和核包装,cyclin B1基因的这种转录后贮存以及在精子细胞变态时瞬时表达的特点,无疑对生精过程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Bax基因的概述:Bcl-2 和Bax是与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二者具有同源性,Bcl-2是最为熟悉的抑凋亡基因,而Bax则是促凋亡基因,Bcl-2抑制凋亡必须通过与Bax形成异源二聚体来实现,二者的比例决定精子细胞凋亡趋势,如果Bcl-2表达水平下降将使细胞无法平衡促凋亡基因Bax的作用,从而使细胞走向凋亡[5]。Bax基因蛋白表达增强;与此同时机体为平衡Bax基因的作用,抑凋亡基因也被启动,然而,当病理刺激持续的情况下,Bcl-2和Bax相互竞争,通过某种信号使Bcl-2基因蛋白占据了优势,其结果使凋亡趋势被抑制。[6]
小鼠睾丸输出管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试验研究
小鼠睾丸输出管注射法建立转基因小鼠的试验研究作者:王鹤曹文广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3年第04期摘要:应用玻璃针将脂质体包裹的质粒pEGFP-C1通过睾丸输出管注射到4周龄昆明(KM)小白鼠睾丸曲精细管内。
共注射6只小鼠,其中一只注射后马上做石蜡切片观察转染液注射入曲细精管内的情况,其他5只继续饲养,1周后取1只小鼠培养睾丸的支持细胞,观察是否有荧光出现。
4周后,用PCR法检测剩余4只小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基因组中的外源DNA,4只都显示为阳性。
表明用睾丸输出小管注射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睾丸是一条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鼠;转基因;睾丸输出管注射法中图分类号:S865.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08Construction of Transgenic Mice by Testicular Efferent Duct InjectionWANG He1,2, CAO Wen-guang2(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Xinjia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2.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 China)Abstract: Using glass needle plasmid pEGFP-C1 liposome-encapsulated was injected into the testicular efferent of 4 weeks male KM mice. Do immediately after an injection of paraffin sections to obserne the transfection solut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seminiferous tules, remanent mouse to continue to raise, after a week, take one mouse cultivating testicular sertoli cells. After four weeks, exogenous DNA in the PCR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remaining four mouse testis seminiferous tubules genome, all as positive.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data in this study to transgenic animals could be established by testicular efferent injection.Key words: mice;transgenic;testis efferent injection转基因动物在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制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更简便易行、经济实用而又高效的转基因方法。
遗传学实验报告: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
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动物骨髓染色体标本的一般制备方法;识别有丝分裂中期相的染色体形态;了解小鼠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及其数目。
二、实验原理用于染色体制备的细胞系需要是分裂增殖旺盛的。
一般临床采用外周血细胞培养,利用植物血凝素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淋巴母细胞。
动物骨髓细胞是另一种具有旺盛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
在骨髓细胞中处于分裂相的细胞数目较多。
为了有效积累更多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在收集骨髓细胞前用秋水仙素对其进行处理,其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可以积累中期分裂相细胞,以便于染色标本的制备。
制备过程中用KCL低渗处理,可使细胞体积膨大,染色体分散。
低渗后,需要用固定液固定染色体。
高位滴片和吹散滴液,可使染色体进一步分散。
用预冷的载玻片滴片后,迅速过火,可使染色体进一步扩散和固定,以便于制片和观察分析。
通过制备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可以评价毒性物质对动物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本法可应用于环境致突变剂的检测,具有简单、直接、利于掌握的特点,普通实验室均可应用。
因此本法是检测有害物质对机体遗传物质损伤的常用实验方法之一。
三、实验步骤1、取材: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取材前4小鼠于小鼠腹腔内注入0.04%的秋水仙素(0.01ml/10g)以积累中期分裂相。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其两侧股骨。
将处死后的小鼠腹面朝上,用酒精棉球将皮毛擦拭干净,从外生殖口剪开皮肤,剃净肌肉及内脏,用酒精纱布清除其上粘附的肌肉及结缔组织。
剔除干净后,用剪刀剪去股骨两端少许骨垢及骨皮质,暴露出红骨髓,用5ml预温37℃的0.075M KCL分两次分别从股骨两端冲洗骨髓腔,将冲洗液收集到同一5ml刻度离心管中。
2、低渗:用吸管吸打混匀骨髓细胞,将离心管放置在37℃恒温箱中,低渗处理15-20分钟,使细胞膨胀,染色体分散。
3、预固定:低渗处理完,加入低渗细胞中2-3滴现配的现配的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立即吹打均匀,平衡后离心,2500rpm,离心5min,去上清,留沉淀。
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有带核型标本制备及带型分析.
实验四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有带核型标本制备及带型分析【实验原理及目的】真核体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采取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即减数分裂。
在这一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核连续分裂两次,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本实验以小鼠精巢为实验材料,掌握小鼠精巢染色体及其有带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了解不同带型的特点,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及细胞类型。
【实验材料及器具】性成熟的雄性小鼠、0.04%秋水仙素、2%柠檬酸钠、0.075mol/LKCl、冰醋酸、甲醇、pH6.8 磷酸缓冲液、pH6.8Giemsa 稀释液、0.1%胰酶溶液、0.1mol/LHCl、5%氢氧化钡溶液、2×SSC 溶液、天平、解剖器材、注射器、平皿、吸管、10ml 离心管、离心机、载玻片、染缸、水浴锅、恒温箱、恒温烤片仪、显微镜、显微照相设备、图片放大器材、胶卷、像纸及显定影器材等。
【实验方法及步骤】1.秋水仙素处理:取小鼠睾丸前3~4h,于小鼠腹腔内注入0.04%秋水仙素、每10g 体重注射0.1ml。
2.取细精小管:用断脊髓法处死动物,解剖取其睾丸置于2%柠檬酸钠溶液的平皿中。
然后用小剪刀剪开其外层白膜,用眼科镊子从睾丸中挑出细精小管,在平皿中用2%柠檬酸钠洗涤后置于5ml 2%柠檬酸钠溶液的离心管中。
3. 制备细胞悬液:待细精小管沉于离心管底后,用滴管头将细精小管研碎,经反复研磨和吹打,使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各期细胞游离于溶液中,弃大块膜状物制成细胞悬液。
4. 收集细胞:1500r/min 离心10min,弃上清,其沉淀物即是处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各期细胞。
5. 低渗;.加0.075mol/LKCl 于离心管中,立即将沉淀物吹散打匀使细胞悬浮于离心管溶液中后,置37℃水浴低渗处理20min。
6. 固定:低渗处理后的细胞以1500r/min 离心10min,弃上清后,沿管壁加入新配甲醇-冰醋酸固定液(3:14ml。
立即将细胞团吹散打匀,置室温固定20min,即第一次固定。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 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1.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认识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的状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
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离心管、离心机、小烧杯、冰箱、酒精灯、小烧杯(1)实验药品:蒸馏水、0.9% NaCl溶液、0.3% KCl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秋水仙素(2)实验材料:小鼠3.实验原理:(1)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意义:了解染色体的特征(形态、大小、数目)——绘制染色体组型图染色体组型:把真核动物一个体细胞各染色体按长度、形状、着丝粒位置排列成一定顺序。
染色体核型:某一物种特有的一组或一套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染色体组型图的应用①鉴别生物种类:兔44条;小鼠40条;大鼠42条;鸡78条;猫38条;狗78条;马64条②遗传病的诊断和研究:三体综合征(含三条21号染色体)、卵巢退化症(含45条染色体,比正常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睾丸退化症(含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X或Y染色体)等因此,我们可以给孕妇抽取羊水检查器胎儿的染色体,做遗传病早期诊断。
(3)染色体标本的制作①观察:由于分裂期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凝集程度最高,因而我们应尽量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中期以便观察。
②细胞:为尽量看到多的染色体,我们应当选取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来自:胸腺、骨髓、睾丸、小肠等。
我们在此实验中使用的是小鼠的精巢细胞。
在做人的染色体标本时,我们使用的是血液里的淋巴细胞。
③药物:PHA(植物细胞凝集素):PHA具有促进细胞凝集和分裂的作用。
PHA可以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还原至淋巴母细胞(只存在于骨髓中)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破坏微管的组装,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停在中期。
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的药物还有长春花碱、鬼臼素、苯环己烯等。
可以促进胃管组装的药物有紫杉酚、重水等。
④空气干燥:使细胞与染色体易于分离⑤低渗作用:水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容空间变大,染色体距离变大,易于分离、展平。
小鼠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进
小鼠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进
陈晓东;吴玲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目前制备小鼠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标本大多采用徐惟安的方法[1],该方法只使用常规仪器和试剂即可完成,但我们在使用中感到空气干燥法操作技术不易掌握,且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要分别制备.我们在实验中经过反复摸索,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总页数】1页(P228-228)
【作者】陈晓东;吴玲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包头医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1.1
【相关文献】
1.敌枯双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分裂比率及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J], 彭鲁英;王云
2.辐射诱发雄性小鼠各阶段生殖细胞染色体... [J], 孙淑清;李永安
3.香烟烟雾提取物致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与睾丸组织中SOD和MDA含量的变化 [J], 陈晓东;吴玲;罗绥兰
4.对二氯苯染毒雄性小鼠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J], 李明;陆清香;李永
林;田桂英;于朝贵
5.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制备方法的研究 [J], 王彬;孙晓玲;刘丽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Si1基因表达的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2):208~212CN53-1045/N ISSN0258-7971 JournalofYunnanUniversit yΞ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Si1基因表达的研究罗 兰1,2,李水冰1,余 敏1,谭德勇1(1.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91;2.昆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暨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云南昆明 650031)摘要:以1天龄、未成熟(3周龄)、成熟期(10周龄以上)的昆明正常小鼠睾丸组织为实验材料,利用地高辛标记的Si1基因探针在其组织切片上进行DNA-mRNA分子原位杂交,探讨Si1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分别在生后15,20d及25d的昆明小鼠睾丸组织切片上进行凋亡细胞原位检测,验证小鼠睾丸上述发育时期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①Si1基因在1天龄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在未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部分生精上皮内有极强的杂交信号;在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无杂交信号.②小鼠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内,凋亡细胞数从生后第15~20天呈增加趋势,于生后第20天出现峰值,生后第25天又降低.上述结果表明Si1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过程,在小鼠睾丸发育的特定时期发挥作用,由于Si1基因的表达与小鼠生精细胞凋亡发生的时期同步,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有关.关键词:小鼠;睾丸;Si1基因;基因表达;凋亡中图分类号:Q34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971(2007)02-0208-05 Si1基因是一个新的功能基因(GenBank接受号:AY050169),目前对于Si1基因的功能还知之甚少,以往的研究中表明它与细胞周期的增殖调控有关,可能是一个细胞生长抑制基因,即一个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1].在肿瘤中,一个SNP位点被发现,该位点在非肿瘤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14%,而在肠癌中的分布频率达到51.5%.表明该基因与肠癌有密切关系[2].生殖细胞的发育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分化过程,也是一个极特殊的细胞周期运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生殖细胞本身的频频分裂增殖,又有其不断地发育分化和死亡[3].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既可探讨生殖细胞的发育机制,也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并可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不仅存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也涉及了生精细胞的退化过程.有形态学及生化研究表明,生精细胞的退化主要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4].有学者对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生精细胞的凋亡作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凋亡细胞数从生后1d到生后3周有增加的趋势,于生后第3周出现峰值,之后降低[5].Si1基因既然与细胞周期和肿瘤发生有关[1,2],它与发育过程也许有一定的联系.探讨Si1基因在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对探讨小鼠睾丸中生殖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存在退化,因此本文同时考察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发育过程的凋亡,以探讨Si1基因与生精细胞凋亡过程的联系.1 材料与方法1.1 生物学材料Ξ收稿日期:2006-06-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60030,30360040);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999C002Z). 作者简介:罗 兰(1973-),女,湖南人,硕士,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及医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1.1.1 小鼠睾丸 Si1基因原位杂交实验选用昆明种健康雄鼠,小鼠分组为:1天组为1天龄小鼠;未成熟组为3周龄小鼠;成熟组为10周龄以上小鼠.每组选3只小鼠.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检测亦选用昆明种健康雄鼠,小鼠分组为:生后15,20d及25d,每组选3只小鼠.1.1.2 Si1基因探针 Si1基因cDNA由本实验室克隆并保存.DIG(地高辛)标记、检测试剂盒(购自德国宝灵曼公司),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购于迈新公司.1.2 实验方法1.2.1 组织切片制备 小鼠断颈处死后取睾丸, 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9μm,用甘油蛋白粘片剂贴于预先用APES(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过的载玻片上,37℃温育24 h后,室温干燥备用.1.2.2 Si1基因探针制备 按常规方法扩增并抽提克隆的Si1基因质粒DNA,用Bam HⅠ和HindⅢ酶切,胶回收插入的cDNA片段.取回收的cDNA片段约1μg,加入混合六聚寡核苷酸引物2μL(Hexami2 cleotidemaxture),标记DigoxigenindUTP2μL, Klenow聚合酶1U,消毒四蒸水补充到总体积为20μL,37℃保温20h,然后加2μL0.2mol/LEDTA,2μL4mol/LLiCl终止反应.-20℃无水乙醇(2.5倍)沉淀DNA,-20℃过夜.12000r/min离心20 min,沉淀用50μL1×TE溶解.1.2.3 H.E染色 按常规H.E染色操作.1.2.4 Si1基因组织原位杂交 小鼠睾丸组织按常规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固定,切片.每组随机取5张切片.原位杂交按文献[6]进行,稍加修改.1.2.4.1 预处理 石蜡切片经二甲苯脱蜡2次,每次20min.用无水乙醇洗2次,每次10min.置空气中干燥,在2×SSC中常温饱和20min.1.2.4.2 预杂交 用消毒滤纸擦干组织切片周围的液体,但保持组织湿润.玻片置于6×SSC饱和的湿盒中,组织材料上加40~50μL预杂交液,42℃孵育4~5h.1.2.4.3 杂交 在预杂交液中加入适量的变性标记探针达最终质量浓度50n g/mL,每张玻片上滴加40~50μL,42℃湿盒过夜.1.2.4.4 免疫显色 将杂交后的玻片置2×SSC 中洗1h,1×SSC中洗1h,0.5×SSC37℃洗30 min,0.5×SSC室温洗30min.封闭剂(3%牛血清白蛋白,0.3%TritonX-100,BufferⅠ(100mmol/L Tris・HCl,150mmol/LNaCl,pH7.5)稀释)中室温孵育2h,以消除非特异性抗原.复合抗体Dig-AP用BufferⅠ按1∶500稀释,室温孵育过夜. BufferⅠ洗2次,每次15min,NBT显色液暗盒显色6h,EDTA终止反应.乙醇系列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Ol ympus显微镜下观察照相.1.2.5 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切片于37℃的二甲苯中脱蜡10min,然后在室温下保温5min.系列酒精逐级复水(100%,95%,85%,70%,50%室温各3min)后,用0.85%NaCl洗5min,1×PBS洗5 min.4%的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5min后,1×PBS 洗3次,每次5min.用20μg/mL的蛋白酶K室温消化20min,1×PBS洗5min.4%的多聚甲醛室温再固定10min后,1×PBS洗3次,每次5min.在切片上滴加平衡缓冲Buffer液,室温10min.在冰上混匀平衡Buffer液、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的混合物、末端转移酶(TdT酶)(体积比98∶1∶1),滴加到切片上,PBS湿盒内37℃孵育60min.2×SSC终止反应,室温15min.PBS洗3次,每次5min,以除去生物素标记的dNTP.滴加0.3%的H2O2室温封闭5min,以封闭内源性的过氧化物酶.PBS洗3次,每次5min.用PBS稀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生物素(500∶1),进行抗体连接,室温孵育30min,随后PBS洗3次,每次5min.每张切片加2滴新鲜配制的DAB溶液,显微镜下观察5~10min,阳性颗粒为棕黄色.自来水冲洗终止反应,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Ol ympus显微镜下观察照相.2 结 果2.1 小鼠睾丸的H.E染色2.1.1 1天龄睾丸(见图1A) 曲精小管呈实心管状,由支持细胞和原始生精细胞构成.细胞基本排列成1层,紧贴基膜,核呈长圆形.局部区域也有2层细胞.部分节段上,近中央部位有一些核大而圆的细胞.曲精小管之间有大量的间质细胞.2.1.2 未成熟鼠睾丸(见图1B) 这一时期的睾丸曲精小管多已经空腔化,有些截面上可见到2种类型的细胞,靠近管壁的1层或几层细胞体积小,排列902第2期 罗 兰等: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Si1基因表达的研究紧密,细胞核小而致密(染色深),核为圆形.而近管腔中间的内层细胞则体积稍大,细胞核亦稍大,且染色较浅;有些截面上只见到1种类型的细胞,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核小而致密(染色深),核为圆形,呈1层或几层排列.总体上,曲精小管之间的距离较大,不像成熟组睾丸中那样多彼此贴近.2.1.3 成熟鼠睾丸(见图1C ) 该组曲精小管的组织结构与未成熟组有很大区别,其生精上皮细胞已完全有了分化.所有截面上可见精原细胞层、初级精母细胞层、精子细胞及成熟精子等各级细胞.在绝大多数曲精小管正(中)横截面上,包括精原细胞和生精干细胞在内的细胞,贴近基膜,排列成1层,这1层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核小而致密(染色深),多数核为圆形,个别为椭圆形.从第2层细胞开始,细胞的体积与其核的体积都变大,有些为精原细胞的2倍以上,从形态学指征判断:第2,3层(个别地方还包括第4层)为初级和次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以内细胞的特点是其胞体和胞核均明显比精母细胞小得多,大致与精原细胞相同或更小,胞核也较致密,从形态学指征判断为精子细胞.这一时期曲精小管中已有大量充分变态或正在变态中的精子.2.2 Si1基因原位杂交结果 Si1基因在1天龄小鼠的睾丸组织中,生精上皮无论哪一层细胞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杂交信号(见图2A ).在未成熟小鼠睾丸组织部分生精上皮内出现或强或弱的杂交信号,部分生精上皮内的信号极强,并且具有杂交信号的细胞是离开基底膜第2,3层及其以内的细胞(见图2B );而在成熟小鼠睾丸组织中生精上皮的无论哪一层细胞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杂交信号(见图2C ).2.3 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结果 原位检测的阳性细胞,其阳性颗粒呈棕黄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分布不均匀.生后第15天,生精上皮内已经有凋亡细胞出现,凋亡细胞集中于生精上皮内离开基底膜第3层及其以内的细胞(见图3A ).至生后第20天,生精上皮内的凋亡细胞数量达到了高峰,信号也最强,离开基底膜第2层及其以内的各层均有凋亡细胞(见图3B ).但至生后第25天起,生精上皮内的凋亡细胞数量便急剧下降,且凋亡细胞仅集中于离开基底膜的第1层及第2层细胞,且信号强度减弱(见图3C ).A:1天龄小鼠;B:未成熟小鼠;C:成熟小鼠图1 小鼠睾丸的H.E 染色结果Fig.1TheresultsofH.EstaininginmicetestisA:1天龄小鼠;B:未成熟小鼠;C:成熟小鼠图2 Si1基因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结果Fig.2TheexpressionofSi1geneinmicetestis012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9卷A:生后第15天;B:生后第20天;C:生后第25天图3 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结果Fig.3Theresultsofdetectionofapoptoticcellsinsituduringthedevelo pmentofmicetestis3 讨 论3.1 Si1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本研究小组通过比较血清培养细胞和血清饥饿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获得了一段血清饥饿细胞中特异表达的cDNA 序列,以此序列出发,通过搜索表达序列标签(EST ),拼接出完整的基因序列,通过PCR 分段克隆获得全长cDNA 序列.该基因cDNA全长5429b p,编码框预测有791个氨基酸残基,共有21个外显子.GenBank 搜索,该基因与已有的细胞周期调控基因没有同源性.所以,该基因是一个新的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GenBank 接受号:AY050169).由于该基因最初发现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表达,故叫血清抑制基因(seruminhibit gene,Si1基因)[1].目前对于Si1基因的功能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Si1基因在U251细胞血清抑制培养中有较高的表达,而U251细胞在血清抑制培养后大量进入到G 0期,由此推测其可能是细胞由G 1期进入G 0期的调控基因,是一个细胞周期负调控基因.我们曾对p16,p21和p53基因在血清培养和血清饥饿细胞中的表达进行过研究[7],发现在血清饥饿细胞中较血清培养细胞中表达较强,Si1基因也有一样的表达特征,表明该基因有可能是一个细胞生长抑制基因.本研究中,Si1基因在1天龄小鼠和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中生精上皮内没有表达,但在未成熟小鼠的睾丸组织部分生精上皮内出现表达,部分生精上皮内的表达信号极强,这一结果表明;Si1基因可能参与了小鼠睾丸的发育过程,并在小鼠睾丸发育的特定时期发挥作用.3.2 Si1基因与生精细胞凋亡 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的组织切片中,我们发现,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特定时期存在着生精细胞的凋亡现象.本研究表明:凋亡细胞从生后15~20d 有增加的趋势,于生后第20天出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这一结果与张健等人的研究结果[5]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鼠个体发育首次精子发生期间,出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凋亡波,有学者认为此凋亡波的出现是保证随后的精子正常发生所必需的,其生理意义很可能是调节并保持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的最适数目比,以保证生精细胞发育和分化的正常进行[8].也有学者认为,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由于增殖而产生一些染色体异常的细胞,细胞凋亡是对这些细胞的负选择[9].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成熟(3周龄)小鼠睾丸组织的部分生精上皮内出现极强的Si1杂交信号,并且具有杂交信号的细胞是离开基底膜第2,3层及其以内的细胞;而同期(生后第20天)有强烈凋亡信号的细胞也是离开基底膜第2层及其以内的各层细胞.二者的阳性结果是吻合的.这一结果提示Si1基因强表达的时期与小鼠生精细胞强凋亡信号出现的时期一致,表明Si1基因与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凋亡过程有一定联系,当然,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 谭德勇,赖建华,钱伟,等.一个血清抑制基因的克隆[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5):8162819.[2] 杨克,杨举伦,覃扬,等.Si1基因中的一个多态位点的初步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4502453.[3] 俞慧珠,叶百宽.小白鼠胚胎发生[M].北京:科学出112第2期 罗 兰等: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Si1基因表达的研究版社,1985.[4] HSUCHAJ,ELSENHAUERK,CHUNSY.Conadalcella poptosis[J].RecentPro gHormRes,1996,51(1): 433.[5] 张健,高福禄,支会英,等.小鼠生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年龄变化[J].动物学报,2001,47(2):2092214. [6] 凯勒GH,马纳克MM.DNA探针技术[M].孙士勇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7] 罗兰,何云刚,舒昆贤,等.血清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基因的表达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2(2):1442147.[8] RODRIGUEZI,ODYC,ARAKIK,etal.Anearl yandmassivewaveof germinalcella poptosisisre quiredforthedevelo pmentoffunctionals permato genesis[J].EM2 BOJ,1997,16:226222270.[9] OAKBERGEF.Adescri ptionofs permiogenesisinthemouseanditsuseinanal ysisofthec ycleoftheseminif2 erouse pitheliumand germcellrenewal[J].AmJAnat,1956,99:3912413.Theex pressionoftheSi1geneinthetestisofmiceatdifferentdevelo pmentsta geLUOLan1,2,LIShui2bing1,YUMin1,TANDe2yong1(b.ofBiochemistr yandMolecularBiolo gy,SchoolofLifeScience,YunnanUniversit y,Kunmin g650091,China;2.De partmentofCellBiolo gyandGenetics,Kunmin gMedicalColle ge,Kumin g650031,China)Abstract:Usin ginsituh ybridizationtechni quewithDi gLabeledDNA probe,theex pressionofSi1gene intestisofone2dayold,3weeksoldandmatureKunmin gmicewerestudied.Atthesametime,TUNEL methodwereusedfordetectionofa poptoticcellsinsitutodetectthecella poptosisofthes permato geniccells intestisofmiceat15thda yafterbirth,20thda yafterbirthand25thda yafterbirth.Theresultsareasfol2 lows:(1)Theex pressionofSi1genewasver ystron gin partialseminiferoustubeof3weeksoldmice,butthe expressionofSi21genewasnotbeobservedintestisofone2dayoldmiceandmaturemice.(2)Thenumberof apoptoticcellsincreasedfrom15thda yafterbirthto20thda yafterbirth,reachedits peakson postnatal20th dayanddescendedon25thda yafterbirth.SotheconclusionthatSi1gene partici patesinthedevelo pmentof testisofmice,andthe periodofSi21geneex pressionandthecella poptosisofthes permato geniccellsinmice weres ynchronousl y get.Ke ywords:mouse;testicle;Si1gene;geneex pression;a poptosis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上接第189页)Chemicalconstituentsfrom Hedyotis di f fusaYANGYa2bin,YANGXue2qiong,DINGZhon g2tao(KeyLaborator yofMedicinalChemistr yforNaturalResource,Ministr yofEducation,YunnanUniversit y,Kunmin g650091,China)Abstract:Fromthe Hedyotis dif fusa sevenknowncom poundswereisolated.Theirstructuresweredeter2 minedas32methox y25,72dihydroxyflavonol(Ⅰ),102acetylscandoside(Ⅱ),asperuloside(Ⅲ),5,7,4′2trih y2 droxyflavonol(Ⅳ),ursolicacid(Ⅴ),daucosterol(Ⅵ),β2Stiosterol(Ⅶ).Ke ywords:Hedyotis dif fusa;rubiaceae;flavone;iridoid212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9卷。
细胞生物实验:小鼠染色体
实验原理
• 由于小鼠四肢骨内骨髓细胞中的造血干细 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和原始细胞色等步 骤制得染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 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 析。
实验器材
1.材料:小白鼠 2.器具:注射器(1ml,5ml)、5号针头、解剖盘、 解剖剪、镊子、玻璃吸管、10ml刻度的离心管、 离心机、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滤纸、擦镜 纸、棉花、量筒、天平、恒温水浴锅 3.药品:0.01%秋水仙素、0.075MKCl、固定液 (甲醇:冰醋酸=3:1)、Giemsa染液、0.01M 磷酸缓冲液(PH6.8),0.85%生理盐水。
实验原理由于小鼠四肢骨内骨髓细胞中的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和原始细胞具有高度的分裂能力本实验采用这一材料通过前处理低渗固定制片染色等步骤制得染色体标本可观察到许多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以进行染色体组型分实验器材1
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目的
• 了解哺乳动物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 了解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形态与数目。
7.将悬液以1000r/min离心10分钟。
8.弃上清液,加入9ml37℃预热的0.075MKCL,于恒温水浴箱中 低渗处理30分钟。
9.加入1ml新配制的固定剂,用吸管轻轻混匀。 10.以800r/min速度离心10分钟。 11.弃上清夜加10毫升新固定剂,用吸管将细胞团打散,混匀, 室温下固定15分钟。 12.离心1000转/分,10分钟。 13.弃上清液,重新加入10毫升固定剂,用吸管吹打细胞,制成 骨髓细胞悬液,室温固定30分钟。 14.1000转离心10分钟。 15.弃上清液,加入3-4滴固定剂,制成细胞悬液。
作业与思考题
1.绘制一个细胞分裂相。 2.KCL的作用。 3.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
小鼠实验性隐睾诱发生殖细胞类型变化
小鼠实验性隐睾诱发生殖细胞类型变化李莲军;柳巨雄;张学明;文兴豪;李德雪【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03(024)005【摘要】利用30~35日龄昆白系小鼠制作实验性隐睾,定期分批朴杀取样,检查隐睾组织学及生殖细胞群体变化,为生殖细胞富集及提高体内精原干细胞转基因效率提供条件和依据.结果表明,盆腔隐睾精子发生被阻断于精子形成阶段;经历15 d以上,曲细精管内精子数量较少;腹腔隐睾精子发生被阻断于精原细胞向精母细胞过渡阶段;经历30 d以上,曲细精管仅由精原细胞、少量精母细胞及支持细胞组成.由此可知,制作盆腔隐睾,可得到含少量精子的生殖细胞群体以及主要含精原细胞的生殖细胞群体.【总页数】3页(P93-95)【作者】李莲军;柳巨雄;张学明;文兴豪;李德雪【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云南昆明,650201;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吉林长春,130062;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吉林长春,130062;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吉林长春,130062;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系,吉林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4.43【相关文献】1.五子衍宗方对实验性隐睾小鼠复位固定术后生精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曾晓;袁丁;王婷;刘苗苗;狄国杰;张海滨;李靳;刘朝奇;张长城2.淫羊藿总黄酮对小鼠实验性隐睾复位固定手术后生精功能恢复的作用 [J], 曾晓;袁丁;王婷;狄国杰;刘苗苗;李靳;刘朝奇;张长城3.隐睾伴睾丸曲细精管内生殖细胞肿瘤未分类型伴微浸润1例 [J], 刘永娟;卞国伟4.中草药远志对实验性小鼠雄性生殖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朱玉琢;庞慧民;高久春;邢沈阳;胥耘荆5.实验性隐睾大鼠生殖细胞凋亡及Bcl-xl、Bad蛋白表达检测 [J], 范应中;万清廉;王家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腹腔注射秋水仙素
处死小鼠
(损伤脊髓法)
取睾丸,剥离白膜, 剪碎曲细精管
第一次低渗:0.4%KCL,37℃,5ml→10 ml,吹打2 min 37℃ 静置2min
弃上清
第二次低渗: 0.4%KCL, 吹打2min,
37℃,10ml, 37℃静置5min
弃上清
固定:8ml新鲜固定液,10 min
实验一、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医学遗传学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快速制备动物染色体的方法; 2、观察小鼠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活体内注射秋水仙素使细胞停止在 分裂中期;低渗处理,使细胞膜胀破、染 色体分散,从而得静置到5染mi色n 体的中期分裂相 ;固定剂处理使染色体结构保持完整,防 止染色体收缩。
离心:1000rpm,8min
弃上清
软化:60%冰醋酸,3ml,3min 滴片,烘干
染色:室温下10min 细流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