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3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废物的排出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单元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解决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尿液形成有关知识,但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尿液形成

(2)概述尿液的排出

(3)知道尿液排出的意义

(4)通过有关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画将尿液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现,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2)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自主归纳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各成分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2.教学难点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意义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自学、引导、议论”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六、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动画课件,尽量将抽象、微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创造条件吸引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易理解和掌握。

首先以回顾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血液流过肾单位时,通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这个过程属于微观的现象,学生看不到,摸不到,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安排了一个动画,将微观的尿液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示在了学生面前,并根据教材提供的模式图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自主归纳出尿液的形成过程中,各成分的变化。同时,本节课中还提出了一些和日常生活、身体健康有关的一些问题,促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它们各具有什么功能?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循环系统将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组织细胞中,以供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些废物,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体外的?每当课余时间我们做的最多事情是什么?去排尿,尿液是我们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1.概述尿液的形成

2.描述尿液的排出过程

3.知道尿液排出的意义

设计理念: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在组织学生朗读目标、识记目标、转述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学有方向,在任务驱动之下,有针对性的走进文本,也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打好基础。(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是小组合学的主体,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平台。但本节课内容抽象、资料信息繁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显然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文本分成了三个

探究部分,并根据每个探究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目的是给学生搭建一组台阶,让他们产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自信,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一:解读尿液的形成

设计意图:尿液的形成比较精细、复杂。如果采用常规的观察、讨论、总结的探究方式,一方面耗时较多,另一方面很难挖掘出肾单位结构中的精髓。我的学生显然还不具备较强的信息整合能力。因此我采用了问题串的形式,组内完成,然后组内依图解说,加强理解。通过实物教具讲解的直观教学法,随着讲授的进度将尿液以一种动画的形态逐步呈现在学生面前,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思维。设立问题如下:

阅读课本P80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原尿是如何形成的?分布在什么地方?

2.成年人一昼夜产生原尿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仅为1-1.5L,这是为什么?

3.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探究二:分析尿液的成分

设计意图: 这个探究部分难度相对较低,我采用了“问题-观察-解说”的活动方式来完成。目的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合理的推理判断能力。

阅读课本P79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质?

2.血浆和肾小囊腔中液体成分的变化,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3.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解密尿的排出过程和意义

设计意图:这个探究部分,文本中的没有明确信息,为了深化知识和整合知识而设计的问题。要越过它,就必然经过思考、联想、质疑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此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并使学生将自己的质疑大胆的提出来并在小组内及组间交流,这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必然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很有可能实现课堂的升华甚至是知识的生成。

1.尿液形成和排出经过哪些器官?

2.说一说尿液形成的过程,想一想尿液形成有什么特点?

3.排出尿液有什么意义?

(四)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在重难点突破的基础上考虑到授课时间的紧迫,我采用了简单直接的小结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