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一简单推理
小学奥数题目-四年级-简单逻辑推理类-游戏策略
![小学奥数题目-四年级-简单逻辑推理类-游戏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a5387c304a1b0717fd5ddf8.png)
游戏策略本视频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主要通过玩几个游戏,1、农夫、狼、羊、菜过河,2、牧羊人过河,3、倒水游戏,让我们知道这几个如何操作才能够取胜。
当然这些游戏都是可以在网上找到的,我们也可以自己试着玩一下,看你是不是会玩。
后边的几个例题也会教我们如何玩这些游戏,当然也还有其他操作类型的问题,包括称金币辨真假问题、遗产分牛问题和烧绳计时问题等,通过学习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思维更加的开阔。
农夫、狼、羊、菜过河游戏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
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A升和B升(A < B)。
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 X 升的水?1.1.据说有人给酒肆的老板娘出了一个难题:此人明明知道店里只有两个舀酒的勺子,分别能舀7两和11两酒,却硬要老板娘卖给他2两酒。
聪明的老板娘毫不含糊,用这两个勺子在酒缸里舀酒,并倒来倒去,居然量出了2两酒,聪明的你能做到吗?(回答能或者不能)2.2.如果你有无穷多的水,一个3公升的提捅,一个5公升的提捅,两只提捅形状上下都不均匀,问你如何才能准确称出4公升的水?(回答能或者不能)3.3.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
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
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回答能或者不能)有一个装满葡萄酒的8升罐子,另有一个3升,一个5升的空罐子,问怎么倒可以把葡萄酒分成两个4升的?1.1.两位妇人分别拿着4斤的奶瓶和5斤的奶瓶去奶店各买2斤奶,适逢店的称坏了,这时店里只有两大满奶桶和一些不均匀的空桶(空桶能装奶的重量大于5斤,但是不知道具体能装多少),但聪明的店老板却成功地凭借现有的条件满足了两位妇人的要求。
她是如何做的?(回答能或者不能)2.2.现在有两个空壶,容积分别为65升和78升,能够用这两个空壶到池塘取得38升水吗?能够取得39升水吗?(回答“38”、“39”、“38和39”或者不能)3.3.现在有三个壶,容积分别为6升,10升和45升,能够用这三个空壶到池塘取得31升水吗?(回答能或者不能)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 n,当 n为奇数时,加上121;当n为偶数时,除以2;这算一次操作。
四年级《简单推理》奥数教案
![四年级《简单推理》奥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4ec6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6.png)
(四年级)备课教员:第十二讲简单推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能力目标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能够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如何有条理地叙述推理过程。
四、教学准备:PPT 小礼物、3个盒子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0分钟)一、导入(5分)【设计意图:由游戏导入,引入推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共同探索数学的奥秘,大家高兴吗?生:(高兴)师:好的,今天有趣的数学游戏正式开始了。
活动激趣,揭示课题。
师:敢来挑战老师的游戏吗?师:下面我们要做的游戏叫:“猜一猜”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猜三个物品(多媒体演示)出示3张扑克牌,出示第一个条件:这三张扑克牌分别是Q、10和3。
出示第二个条件:第一张是3。
师:你想到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情况。
(1)后面两张,不会是3 (2)后面两张只可能是Q和10师:如果学生回答出上述情况,已经是很不错了,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2、那根据老师给你的两个条件,你现在能很准确的猜出:第二张是几?第三张是几吗?(还不能)3、老师给你第三个条件了:第三张不是Q,你现在能很准确的猜出:第二张是几?第三张是几吗?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4、抽生汇报,集体交流。
在汇报中学生可能会表达不清楚,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教全班同学如何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们为:推理问题。
【探究新知,引入新课:秋季已经接触并掌握了简单的推理问题,本堂课为延伸学习。
】【板书课题:简单推理】二、探索发现授课(40分)(一)例题1:(10分)在米德、欧拉、阿派、卡尔四人中,米德不是最高的,但是比阿派、卡尔高,而卡尔又比阿派高,四人中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谁?讲解重点:通过对比法进行比较判断。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趣味题精编资料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趣味题精编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10b038549649b6648d747e6.png)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趣味题1、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路上遇见3个人,其中有2个人是“说谎国”人,有1人是“老实国”人。
唐僧想知道,他们谁是老实国人,于是问他们3人:“你们是哪个国家的人?”第一个人说:“我是老实国人。
”第二个人说话的声音很小,唐僧没听清楚。
第三个人说:“第二个人是说自己是老实国人,我是老实国人。
”根据他们的回答,你能判断谁是老实国人吗?解析:假设第三个人说的是真话,与题目条件相背,排除。
假设第三个人说的是假话,第一个是老实人说老实话,成立。
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窗,有人问他们时,他们的回答如下:甲:玻璃是丙也可能是丁打碎的;乙:是丁打碎的;丙:我没有打坏玻璃丁:我才不干这种事老师知道,有三位同学是不会说谎的,请问是谁打碎了玻璃?解析:(假设法)一一假设假设乙说谎(因为有三个同学说真话)丁3、在一星期的七天中,狼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各天讲真话,狐狸在星期四、五、六讲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
(1)狼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
”狐狸说:“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
”那么今天星期几?假设狼说的是真话四(2)一天,狼和狐狸都化了装,使人不容易认它们。
一个说“我是狼。
”另一个说:“我是狐狸。
”那么先说的是狼还是狐狸?这一天是星期几?解析:假设第一句话是真话,第一只是狼,所在的日子是在四,五,六,日,现在来推断第二句话,如果在四,五,六,狐狸说的是假话,所以“我是狐狸”是假话。
如果是在星期日,“我是狐狸”是真话,同样,与狐狸的身份相符。
假设成立。
假设第一句话是假话,第一只是狐狸,狐狸在四,五,六说假话,现在来推断第二句话,狼在四五六说真话,第二句“我是狐狸”是真话,与我们的假设想反,不能成立。
4、密码是什么?玲玲爸爸为玲玲的电脑设置了开机密码,是用0、1、4、5、6、7、9这七个数字组成的约等于450万的最大七位数,这个密码是_4501976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奥数(教案)第15讲:简单推理
![四年级奥数(教案)第15讲:简单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6c933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9.png)
师:确定了这几个条件后,我们可以分析出他们分别是哪个班级,是什么冠军了吗?生:可以了。
:知道米德是三班,欧拉不是一班的,所以阿派是跳高冠军,是一班,欧拉是跳生3远冠军,是二班。
板书:答:米德是铅球冠军,是三班,阿派是跳高冠军,是一班,欧拉是跳远冠军,是二班。
练习5:〈选做〉卡尔、欧拉、米德三人分别是三年级一、二、三班的体育强将。
在学校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远、跳绳和短跑冠军。
已知二班的是跳绳冠军;一班没有获得短跑冠军;卡尔没有获得跳远第一名;欧拉没有获得跳远冠军,也不是二班的学生。
请问:卡尔、欧拉、米德分别是哪个班的?获得哪项冠军?分析:由二班的是跳绳冠军;一班没有获得短跑冠军;可知,一班的是跳远冠军,三班的是短跑冠军。
由卡尔没有获得跳远第一名;欧拉没有获得跳远冠军,也不是二班的学生。
可知米德是跳远冠军,是一班,则欧拉是短跑冠军,是三班,卡尔是跳绳冠军,是二班。
板书:答:米德是一班,获跳远冠军;卡尔是二班,获跳绳冠军;欧拉是三班,获短跑冠军。
三、总结:〈5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简单推理,推理的时候,如果根据给出的条件没办法推出,那么我们要采用假设法来做,做好以后一定要带进去检验一下,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四、随堂练习:1.一个纸盒里放着三个乒乓球,其中一个乒乓球写着“伊嘉儿”三个字,另外两个乒乓球上写着“数学”两个字;卡尔和阿尔法各摸出一个乒乓球,各自查看自己的球,过了几分钟,卡尔首先判断出剩下的那个是写着“伊嘉儿”三个字的乒乓球。
你知道卡尔是怎样判断的吗?答:卡尔是根据自己手中的乒乓球和阿尔法的反应判断的,因为如果阿尔法拿到的是写着“伊嘉儿”的乒乓球,肯定能立马说出剩下的那个乒乓球上写着什么字,可是阿尔法没有,就说明阿尔法和卡尔手中的球都写着“数学”。
2.小刘、小李、小张,他们当了教师、警察、医生,已知小刘年龄大于警察但小于医生,教师比小李年龄小,他们三人谁是医生,谁是教师,谁是警察?答:小刘是教师,小张是警察,小李是医生。
小学四年级奥数— 推理题目
![小学四年级奥数— 推理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e8ccd0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f.png)
小学四年级奥数—推理题目
奥数推理题目是小学数学中一种常见的题目类型,需要孩子们通过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解答题目,这种题目类型在考试中也往往是拿分的必要题型。
以下是一些小学四年级奥数推理题目的例子:
例子一
爷爷家有20个苹果,爷爷把它分给3个孙子,分完后剩2个苹果。
孙子们找到一个朋友来,这样再平均分3次,正好分完。
请问找来的朋友分到了几个苹果?
解析:20除以3等于6余数2,表示爷爷分20个苹果分给3个孙子后,每个孙子得到了6个苹果,还剩下2个苹果。
将这两个苹果分给了朋友,这时爷爷20个苹果就被分给了4个孩子,每个孩子得到5个苹果。
例子二
20个小球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有一半是红色小球,其中三分之一是黄色小球,那么蓝色的小球有几个?
解析:20个小球中有一半是红色小球,所以红色小球有10个,黄色小球有10 ÷ 3 = 3个。
将红色小球和黄色小球的个数相加,可
得到红色和黄色小球的个数为10 + 3 = 13个。
所以蓝色的小球个数
为20 - 13 = 7个。
奥数推理题目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家长可以在家给孩子创造一些常见生活场景,让孩子在生活
中自然地进入奥数推理,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8480a77c1cfad6195fa7b8.png)
小学数学《推理问题》练习题(含答案)解题指导1【例1】有五个人进行汽车竞速赛,他们没有比成平局,而是先后到达的。
威尔不是第一个,约翰不是第一也不是最后一个,琼在威尔后面到达,詹姆不是第二个,瓦尔特在詹姆后到达。
五个到达的顺序怎样?【思路点拨】。
詹姆不是第二个,瓦尔特在詹姆后到达。
所以只能詹姆第一名,瓦尔特就是第二名,约翰第三,威尔第四,琼第五。
答:詹姆第一,瓦尔特第二,约翰第三,威尔第四,琼第五。
总结:用“列表方法”把复杂问题加以条理化是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变式题1】有张、李、王、刘四位老师分别教数学、语文、美术、英语。
张老师可以教语文、美术;李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王老师可以教数学、语文、美术;刘老师只能教美术。
为了使每人都能胜任工作,那么教数学的是哪位老师?解题指导22.在推理问题中,常常遇到判断说假话真话的问题,这时我们常用假设的方法,淘汰掉不成立的说法,从而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例2】我国有“三山五岳”之说,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一位老师拿出这五座山的图片,并在图片上标出数字,他让五位学生来辨别,每人说出两个,学生的回答如下:甲:2是泰山,3是华山;乙:4是衡山,2是嵩山;丙:1是衡山,5是恒山;丁:4是恒山,3是嵩山;戊:2是华山,5是泰山。
老师发现五个学生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什么呢?【思路点拨】采用假设法解决,因为每人说两句话,总有一句是对的,先假设甲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则是错的,则乙说的2是嵩山是错误的,可推出4是衡山是正确的,由此可推出丙说1号是衡山是错的,那么5是恒山是正确的,由此推出丁说4是恒山是错误的,那么3是嵩山是正确的。
因为5是恒山,所以5是泰山是错误的,2号是泰山,所以2号不是华山,出现戊说的两句话都是错误的,与已知条件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同理,假设甲说的第二句是正确的,可以推出:1是衡山,2是嵩山,3是华山,4是恒山,5是泰山。
最新版 四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
![最新版 四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0a9e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7.png)
逻辑推理例1:卢刚、丁飞和陈瑜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飞行员。
现在只知道:卢刚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陈瑜比飞行员年龄大。
问:谁是工程师、谁是医生、谁是飞行员?练习1:(1)有三个小朋友们在谈论谁做的好事多。
冬冬说:“兰兰做的比静静多。
”兰兰说:“冬冬做的比静静多。
”静静说:“兰兰做的比冬冬少。
”这三位小朋友中,谁做的好事最多?谁做的好事最少?(2)小李、小徐和小张是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别当了教师、数学家和工程师。
小张年龄比工程师大;小李和数学家不同岁;数学家比小徐年龄小。
谁是教师、谁是数学家、谁是工程师?例2: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分别写上汉字:数学奥林匹克。
三个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个正方体的每个汉字的对面各是什么字?(1)奥匹林(2)数奥学(3)林数克练习2:(1)下面三块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按相同的规律涂有红、黄、蓝、白、绿、黑六种颜色。
请判断黄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白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红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2)一个正方体,六个面分别写上A 、B 、C 、D 、E 、F ,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不同的摆法,求出相对的两个面的字母是什么吗?例3:甲、乙、丙三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甲说:“是丙打碎的。
”乙说:“我没有打碎破璃。
”丙说:“是乙打碎的。
”他们当中有一个人说了谎话,到底是谁打碎了玻璃?练习3:(1)已知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开汽车。
甲说:“我会开汽车。
”乙说:“我不会开。
”丙说:“甲不会开汽车。
”如果三人中只有一人讲的是真话,那么谁会开汽车?(A )黄黑白(B )红白绿(C )红蓝黄D A FA CBCD E(2)某学校为表扬好人好事核实一件事,老师找了A、B、C三个学生。
A说:“是B做的。
”B说:“不是我做的。
”C说:“不是我做的。
”这三个学生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件好事是谁做的?例4:A、B、C、D与小强五个同学一起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赛一盘,比赛一段时间后统计:A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一盘。
四年级推理奥数题
![四年级推理奥数题](https://img.taocdn.com/s3/m/4b3ce3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8.png)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任何一道数学题,任何一个思维过程,都需要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
我们这里所说的逻辑问题,是指那些主要不是通过计算,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判断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
逻辑推理必须遵守四条基本规律:(1)同一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2)矛盾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
(3)排中律: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4)理由充足律: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思考、分析问题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上面的规则,只是没有加以总结。
例如假设法,根据假设推出与已知条件矛盾,从而否定假设,就是利用了矛盾律。
在列表法中,对同一事件“√”与“×”只有一个成立,就是利用了排中律。
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的方法一般有:(1)列表画图法(2)假设推理法(3)枚举筛选法下面我们将通过例题来学习上述的四个规律和三种解决逻辑推理问题的方法。
(一)列表画图法例1、张聪、王仁、陈来三位老师担任五(2)班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
现知道:(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2)王仁年纪最小;(3)张聪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来往;(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5)王仁、语文老师、音乐老师三人经常一起做操。
请判断各人分别教的是哪两门课程。
分析与解: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复杂,我们用列表法求解。
先设计出右图的表格,表内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
因为题目说“每人教两门”,所以每一横行都应有2个“√”;因为每门课只有一人教,所以每一竖列都只有1个“√”,其余均为“×”。
四年级奥数《简单推理》练习题
![四年级奥数《简单推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c303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d.png)
第十二讲简单推理(必做与选做)1. 在一次谈话中得知:在米德、欧拉、阿尔法和马尔斯四个人当中马尔斯的年龄不是最大的,他比欧拉、阿尔法的年龄大,而欧拉的姐姐和阿尔法同岁。
则()的年龄最小。
A. 马尔斯B. 阿尔法C. 米德D. 欧拉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马尔斯的年龄是第二大的,米德的年龄最大;因为欧拉的姐姐和阿尔法同岁,所以欧拉是最小的。
所以选D。
2. 卡尔和欧拉、米德还有阿派是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写作业,已知卡尔写完作业后还有一人在写作业。
米德写完作业时,欧拉已经在看动画片了,卡尔还在写数学作业。
四人写作业的顺序由快到慢依次是()。
A. 阿派、卡尔、米德、欧拉B. 欧拉、米德、卡尔、阿派C. 欧拉、卡尔、米德、阿派D. 米德、阿派、欧拉、卡尔解析:因为卡尔写完时,还有一人在写,所以卡尔是第三个写完的,然后因为米德写完作业时,欧拉已经在看动画片,而卡尔还在写数学作业,所以可以知道米德是第二个写完的,欧拉是第一个写完的,阿派是最后一个写完的。
所以选B。
3. 阿尔法、米德和欧拉三人分别参加了秋季运动会中的篮球、跳远和跳高项目。
已知阿尔法不喜欢跳高,米德不会球类运动,欧拉喜欢跳远。
则参加篮球项目的是()。
A. 欧拉B. 阿尔法C. 米德D. 无法确定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欧拉是跳远,米德是跳高,那么阿尔法就是篮球项目。
所以选B。
4. 有一天,篮球运动员、教师、会计三人在一起聊天,A说:“我每天都要计算大量的数据。
”B说:“我不需要太多的运动量。
”C:“我很少和小孩子接触。
”则B是()。
A. 会计B. 篮球运动员C. 教师D. 无法确定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A是会计,因为B 不需要太多的运动量,所以是教师,C是篮球运动员。
所以选C。
5. 欧拉、米德、卡尔在肯德基喝饮料,他们分别点了可乐、雪碧和牛奶,欧拉不喜欢喝牛奶,米德不喜欢喝可乐也不喜欢喝牛奶,则卡尔喝的饮料是()。
A. 牛奶B. 可乐C. 雪碧D. 无法确定因为米德不喜欢喝可乐也不喜欢喝牛奶,所以米德是喝雪碧,因为欧拉不喜欢喝牛奶,所以欧拉喝可乐,因此卡尔是喝牛奶。
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
![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bcfe51cf84b9d528ea7abb.png)
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练习题1.有三只袋子,一只放着糖,另外两只放着石子,它们分别写着:袋子A:“这只袋子放着石子。
”袋子B:“这只袋子放着糖。
”袋子C:“石子放在袋子B中。
”三只袋子上写的内容,只有一只袋子上写的是正确的.问哪只袋子里放着糖?2.A、B、C、D四个同学猜测他们之中谁被评为三好学生。
A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B也被评上。
”B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C也被评上。
”C说:“如果D没评上,那么我也没评上。
”实际上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没被评上,并且A、B、C说的都是正确的。
问:谁没被评上三好学生。
3.有四个人各说了一句话。
第一个人说:“我是说实话的人。
”第二个人说:“我们四个人都是说谎话的人。
”第三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只有一个人是说谎话的人。
”第四个人说:“我们四个人只有两个人是说谎话的人。
”你能确定谁说的是实话,谁说的是假话的吗?4.甲、乙、丙三人对小强的藏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甲说:“他至少有1000本书。
”乙说:“他的书不到1000本。
”丙说:“他最少有1本书。
”这三个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那么小强究竟有_______本书。
5.李志明、张斌、王大为三个同学毕业后选择了不同的职业,三人中一个当了记者。
一次有人问起他们的职业,李志明说:“我是记者。
”张斌说:“我不是记者。
”王大为说:“李志明说了假话。
”如果他们三人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_____是记者。
6.有10 只鸽笼,为保证至少有1 只鸽笼中住有2 只或2 只以上的鸽子.请问:至少需要有几只鸽子?7.有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黑、白、红色筷子各4 双,放在布袋内,混杂在一起,要求闭上眼睛,保证从中模取不同颜色的筷子两双,那么一次至少要摸取出几根筷子?8.口袋中有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问:⑴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三种颜色都取到?⑵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2双颜色不同的筷子?⑶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2双颜色相同的筷子?9.数字迷在下图的8个小圆中分别填入1~8这8个数,使得图中用线段连接的2个小圆内的数字之差(大数减小数)恰好是1、2、3、4、5、6、7这七个数.不同的填法有很多种,位于中间直线上的4个小圆内的数字之和最大是__________.10.逻辑推理小王和小李平时酷爱打牌,而且推理能力都很强:一天,他们和胡教授围着桌子打牌,胡教授给他们出了道推理题.胡教授从桌子上抽取了如下l8张扑克牌:红桃:A,Q,4 黑桃:J,8,4,2,7,3,5草花:K,Q,9,4,6,10 方块:A,9胡教授从这18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小王,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小李.然后,胡教授问小王和小李,"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断出这张牌是什么牌吗?小王:"我不知道这张牌."小李:"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小王:"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小李:"我也知道了."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50a8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b.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逻辑推理例题详解例1对某班同学进行了调查,知道如下情况:①有哥哥的人没有姐姐;②没有哥哥的人有弟弟;③有弟弟的人有妹妹;试问:1有姐姐的人一定没有哥哥,对吗2有弟弟的人一定没有哥哥,对吗3没有哥哥的人一定有妹妹,对吗解答:根据条件①得到1是对的;“有弟弟且有哥哥”并不与①②③矛盾,因此得到2是不对的;根据条件②③得到3是对的;例2 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四层的楼房里,他们之中有工程师、工人、教师和医生.如果已知:①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丁住第四层;②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工程师住最低层;试问:甲、乙、丙、丁各住在这座楼的几层各自的职业是什么解答 1由已知条件,丁住在第四层,是最高层,于是甲、乙、丙只能住在1,2,3这三层之中了.因为条件①还告诉我们,“甲比乙住的高”比“丙住的低”,所以甲肯定住在第二层,而丙住在第三层,乙住在第一层.2由条件②知道,工程师住在最低层,说明工程师是住在一层.那么,医生、教师、工人一定住在2,3,4层,条件②还告诉我们,“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这说明医生不是住三层就是住四层,又由于“医生住在工人的楼下,”所以医生只能住在三层.工人住在四层,教师住在二层了.我们把1与2联系起来,就得到最后的答案:甲:教师,住二层;乙:工程师,住一层;丙:医生,住三层;丁:工人,住四层.例3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1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2王、陈两位是邻居;3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徐师傅比赵师师傅下得好;5木工的家离工厂最远;卢刚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陈瑜比飞行员年龄大;问:谁是工程师、谁是医生、谁是飞行员解析:因为卢刚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可以判断卢刚和丁飞不是医生,所以陈瑜是医生;陈瑜比丁飞小,陈瑜比飞行员年龄大,所以丁飞是工程师,卢刚是飞行员;例5: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分别写上汉字:数学奥林匹克;三个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个正方体的每个汉字的对面各是什么字解析:先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字奥数林“奥”的对面不是:林、匹、数、学;所以是“克”“数”的对面不是:学、奥、克、林;所以是“匹”“林”的对面是“学”例 6 有三个小朋友们在谈论谁做的好事多;冬冬说:“兰兰做的比静静多;”兰兰说:“冬冬做的比静静多;”静静说:“兰兰做的比冬冬少;”这三位小朋友中,谁做的好事最多谁做的好事最少解答:我们用“>”来表示每个小朋友之间做好事多少的关系;兰兰>静静冬冬>静静冬冬>兰兰所以,冬冬>兰兰>静静,冬冬做的好事最多,静静做的最少;例7甲、乙、丙三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甲说:“是丙打碎的;”乙说:“我没有打碎破璃;”丙说:“是乙打碎的;”他们当中有一个人说了谎话,到底是谁打碎了玻璃解答:由题意推出结论,必须符合他们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推理时可先假设,看结论和条件是否矛盾;如果是甲打碎的,那么甲说谎话,乙说的是真话,丙说的是谎话;这样两人说的是谎话,与他们中只有一人说谎相矛盾,所以不是甲打碎的;如果是乙打碎的,那么甲说的是谎话,乙说的是谎话,丙说的是真话,与他们中只有一人说谎相矛盾,所以不是乙打碎的;如果是丙打碎的,那么甲说的是真话,乙说的是真话,而丙说的是谎话;这样有两个说的是真话,符合条件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谎话,所以玻璃是丙打碎的;例8甲、乙、丙、丁4人比赛乒乓球,每两个都要赛一场;结果甲胜了丁,并且甲、乙、丙3人胜的场数相同,问:丁胜了几场解答:4个人每两人比赛一场一共6场,甲乙丙胜场一样,甲又胜了丁,则甲至少胜一场,三人加起来3场,那么丁胜利三场,可是这样与甲胜丁一场矛盾,故甲至少胜2场,三人刚好6场,所以丁一场都不胜;分析:①假设甲乙丙同胜1场;∵甲胜丁, ∴甲输给了乙丙;又∵甲乙丙同胜1场;∴乙输给了丙丁;∴丙就胜了甲乙,即胜了两场;与假设相矛盾,∴假设不成立②假设甲乙丙丁同胜3场那么甲乙丙丁将全胜,显然不符合;该假设不成立③则,甲乙丙同胜2场∵一共进行4×3÷2=6场;三人胜的场数相同刚好6场,所以丁一场都不胜;。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5讲_逻辑推理一
![高斯小学奥数四年级上册含答案第15讲_逻辑推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89626c30b0717fd5370cdc2b.png)
第十五讲逻辑推理一逻辑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我们学习的逻辑推理主要是形式逻辑中的推理部分.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是演绎推理方面的大师,他就是江户川柯南!你想成为小柯南吗?跟着我们一起学习吧!首先,我们看一下简单的真假话问题.一句话不是真话,就是假话.这在逻辑学中被称为排中律.判断真假是逻辑推理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是牧师.”乙说:“我是骗子.”丙说:“我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牧师?谁是骗子?谁是赌棍?「分析」这三句话哪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练习1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是牧师,有一人是骗子,还有一人是赌棍.牧师从不说谎,骗子总说谎,赌棍有时说真话有时说谎话.甲说:“我不是牧师.”乙说:“我不是骗子.”丙说:“我不是赌棍.”请问:甲、乙、丙三人中谁是赌棍?我们在进行逻辑推理时,往往还需要应用假设法分析问题,要考虑全面.既要考虑到所假设的条件成立的情况,还要考虑到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例题2有甲、乙、丙三名学生一起到动物园看到一只动物.甲判断:“不是鸡,不是鸭.”乙判断:“不是鸡,而是鹅.”丙判断:“不是鹅,而是鸡.”经饲养员的证实,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一个人则完全说错.那么这只动物是什么呢?「分析」谁说的全对呢?不妨假设一下.练习2某地质学院的3名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一个人只说对了一半,一个人则完全说错.那么谁说对了一半?当甲说A这次考试考了第一名,乙说A这次考试不是第一名,这两个人中间肯定有一个人说了真话,一个人说了假话.有时候我们会利用一些相互矛盾的话找出说话的人有几个说真话的人和几个说假话的人,从而找到突破口.某校数学竞赛,A、B、C、D、E、F、G、H这8位同学获得前八名.老师让他们猜一下谁是第一名. A说:“F或者H是第一名.”B说:“我不是第一名.”C说:“G是第一名.”D说:“B不是第一名.”E说:“A说的不对.”F:“我不是第一名,H也不是第一名.”G说:“C不是第一名.”H说:“我同意A的意见.”老师指出:8人中有3人猜对了.问:第一名是谁?「分析」这8位同学中一定有一人是第一名,对第一名逐个试验,似乎可以解决问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这8个人说的话中有没有哪些人意见相同?有没有哪些人意见相反?练习3小刚、小李、小杨、小王4个人中有一位打破了玻璃.老师问:“这是谁干的?”小王说:“不是我干的.”小刚也说:“不是我干的.”小李说:“是小王干的.”小杨说:“是小李干的.”已知他们4个人中有且仅有一个人没有说真话,那么谁打碎了玻璃?对于多对多的逻辑推理问题,通常状况下都可以通过列表法分析.虽然分析过程没有变化,但是借助表格我们可以把条件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清晰,这正是列表法的优势.例题4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已知:①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②王、陈两位师傅和木工经常一起看球;③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④徐师傅比赵师傅棋艺高很多.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分析」这是一个多对多的逻辑推理问题,我们可以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根据条件②,王师傅和陈师傅都不是木工,我们可以在相应的格子中画上“×”.练习4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象棋比赛,并决出了一、二、三、四名.已知:甲比乙的名次靠前;丙、丁喜欢一起踢足球;乙、丁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爱踢足球;第一、三名在这次比赛之前并不认识.请你按照名次给出他们的排名.例题5甲、乙、丙、丁四人对A先生的藏书数目作了一个估计.甲说:“A先生有500本书.”乙说:“A先生至少有1000本书.”丙说:“A先生的书不到2000本.”丁说:“A先生最少有1本书.”实际上这四个人的估计中只有一句是对的.问:A先生究竟有多少本书?「分析」这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对的,是哪句呢?大家不妨用假设法试着分析.例题6有三户人家,父亲分别姓王、张、陈,母亲分别姓刘、李、胡,每家一个孩子,分别叫明明(女)、宁宁(女)、松松(男).已知:①王家和李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女子体操队;②张家的女儿不叫宁宁;③陈和胡不是一家.请问:哪些人是一家?「分析」本题的条件很杂,既有父母的姓氏,又有孩子的名字和性别,还能用列表法解决吗?大家不妨试一试.课堂内外哪个下落得快?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前384-322年)认为,物体从高处落下,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亚里士多德在当时被公认为最博学的人,他所说的结论,没有人不相信,更没有人敢反驳.两千年过去了,直到1590年的某一天,年仅26岁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却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伽利略发现:(1)假设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对的,则一块10磅重的物体会比一块1磅重的物体下落得快.(2)把一块10磅重的物体和一块1磅重的物体绑在一起,和另一块10磅重的物体同时往下丢.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会发生两种现象:A:合起来重11磅的物体,比10磅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因为11磅更重.B:合起来重11磅的物体,比10磅重的物体下落得慢.因为其中较轻的1磅重的物体会因为下落较慢而拉扯10磅重的物体,减缓它的下落速度,结果整体速度反而变慢.由此可见,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对的,将会得出A和B两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理论.作业1.一天,小黄遇到了疯子、傻子、骗子各一个,傻子只说真话,骗子只说假话,疯子有时说真话,有时说假话.第一个人说:“我和第二个人是兄弟.”第二个人说:“我是骗子.”第三个人说:“傻子和疯子是兄弟.”究竟哪个人是骗子?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有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号.”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丙的号码是几号?3.赛马比赛前四名观众给A、B、C、D四匹马排名次,甲说:“第一名不是A就是C”;乙说:“B跑的比D快”;丙说:“如果A得第一,C就得第二”;丁说:“B、D都不会得第三”;结果四个人谁也没猜错,那么四匹马的名次是什么?4.甲、乙、丙三位老师教五年级三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已知甲老师上课全用汉语,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那么乙老师教什么课?5.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班、二班和三班的学生,在校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百米和铅球冠军.已知:(1)甲不是百米冠军;(2)一班的不是铅球冠军;(3)二班的是百米冠军;(4)乙既不是二班的也不是跳高冠军;问:他们三人分别是哪个班的?分别获得哪项冠军?第十五讲逻辑推理一1.例题1答案:甲牧师、丙骗子、乙赌棍详解:牧师只可能说“我是牧师”,所以甲是牧师.骗子不可能说“我是骗子”,所以乙是赌棍,那么丙就是骗子.2.例题2答案:鸡详解:假设是鸭,则甲说对一半、乙说对一半,不成立;假设是鹅,则甲全对、乙全对,不成立;假设是鸡,则甲说对一半、乙全错、丙全对,所以成立.3.例题3答案:B详解:“几真几假”找矛盾:共八个人,其中,A、E、F、H这四个人所说的一定是两真两假,B和D所说的一定是一样的,而8个人中只有3人猜对了,所以B和D所说一定是错的,他们说:“B不是第一名”,所以第一名就是B.答案:如右表.详解:根据②可知王、陈不是木工;根据③可知陈不是电工;木工只能是徐或赵,而且木工只和车工下棋,且总是输给车工,由④可知,赵是木工、徐是车工.5.例题5答案:0本详解:假设法:假设甲对:则丙也是对的,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乙对:则丁也是对的,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丙对:则其他三人的话可以全错,假设可以成立,此时,A先生有0本书;假设丁对:则其他三人必须全错,看甲、A先生藏书不是500本,看乙、A先生藏书不够1000本,看丙、A先生藏书至少2000本,出现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丙说的对,A先生实际上没有书,0本.6.例题6答案:三家分别是王、胡、宁宁;张、李、明明;陈、刘、松松详解:王和李的孩子都是女生,所以不是松松,而且王和李不是一家;张家女儿是明明.7.练习1答案:甲是赌棍详解:骗子只能说“我不是骗子”是假话,所以乙是骗子.说“我不是牧师”的人不可能是牧师,只有是赌棍了,所以甲是赌棍,丙是牧师.8.练习2答案:甲说对了一半详解:第一种方法:乙和丙说的完全是矛盾的,所以乙和丙一个全对,一个全错,那么甲就是一半对一半错.如果甲说的不是铁是对的,那么不是铜就是错的,所以这个矿石是铜,那么乙和丙中没有人全对,矛盾;所以甲说的不是铜是对的,这个矿石是铁,所以乙全错,而丙全对.第二种方法:如果甲说的完全正确,则乙说“不是铁”是正确,只能是乙说对了一半,“而是锡”是错误的,该矿石不是锡,丙也是说对了一半,矛盾.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如果是乙全对或者丙全对,最后可以确定丙全对.9.练习3答案:小李简答:“几真几假”找矛盾:共4个人,其中,小李和小王所说一定是一真一假,而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所以小刚和小样说的都是真话,所以玻璃是小李打碎的.10.练习4简答:第二名不会骑车、不会踢球,所以乙、丙、丁都不是第二名;第二名是甲,甲比乙靠前,所以乙只能是三或四名;第一、三名之前不认识,而丁和乙、丙都认识,所以,丁既不能是第一名也不能是第三名,丁是第四名;所以乙只能是第三名、丙是第一名.11.作业1答案:第一个人简答:第二个人只能是疯子,而第一个人不能是说真话的傻子,所以第一个人是骗子.12.作业2答案:丙是4号简答:如果“甲是2号”对,则“乙是2号”错,“丙是4号”对,“丙是3号”错,“丁是2号”错,矛盾.只能是“乙是3号”对,“乙是2号”错,“丙是4号”对.13.作业3答案:A第三,B第二,C第一,D第四简答:A不是第一,否则丙与丁说的矛盾.C第一,B比D快又都不是第三,只能B第二,D 第四,A第三.14.作业4答案:外语简答:先判断出丙是语文老师,则甲是数学老师,乙是外语老师.15.作业5答案:甲、一班、跳高;乙、三班、铅球;丙、二班、百米简答:先判断乙是铅球冠军,是三班的.再判断甲是跳高冠军,是一班的.丙是百米冠军,二班的.。
四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一
![四年级奥数— 逻辑推理一](https://img.taocdn.com/s3/m/79a714bf011ca300a7c39069.png)
四年级奥数—逻辑推理一一、拓展提优试题1.(8分)传说,能在三叶草中找到四叶草的人,都是幸运之人.一天,佳佳在大森林中摘取三叶草,当她摘到第一颗四叶草时,发现摘到的草刚好共有100片叶子,那么,她已经有颗三叶草.2.是三位数,若a是奇数,且是3的倍数,则最小是.3.在一个长方形内,任意画一条直线,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如图),如果画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那么长方形至少被分成部分,最多被分成部分.4.(7分)用1,2,3,4,5,6,7,8这八个数字组成两个不同的四位数(每个数字只用一次)使他们的差最小,那么这个差是.5.粮店里有6袋面粉,分别重15、16、18、19、20、31千克,食堂分两次买走了其中5袋,已知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第二次的两倍,剩下的一袋重量为千克.6.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有多少米?7.一个三位数A的三个数字所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差仍是A,那么,这个数A等于几?8.五个人站成一排,每个人戴一顶不同的帽子,编号为1、2、3、4、5.每人只能看到前面的人的帽子.小王一顶都看不到;小孔只看到4号帽子;小田没有看到3号帽子,但看到了1号帽子;小严看到了有3顶帽子,但没有看到3号帽子;小韦看到了3号帽子和2号帽子,小韦戴号帽子.9.过元旦时,班委会用730元为全班同学每人买了一份价值17元的纪念品,剩余16元,那么,这个班共有学生名.10.如图,从一张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边长分别是12厘米和4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则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是厘米.11.甲、乙两个油桶中共有100千克油,将乙桶中的15千克油注入甲桶,此时甲桶中的油是乙桶中的油的4倍.那么,原来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千克.12.如图,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又对折,…,到第六次对折后,得到的扇形的面积是5,那么,圆形纸片的面积是.13.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315米,慢车的车长是300米.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21秒,那么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秒.【分析】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21秒:既为人与快车的相遇问题,人此14.有白棋子和黑棋子共2014个,按照如图的规律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其中黑棋子的个数是.○●○●●○●●●○●○●●○●●●○●○●●○…15.(8分)2015年1月1日是星期四,那么2015年6月1日是星期.【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100﹣4)÷3=96÷3=32(棵)答:她已经有了32棵三叶草.故答案为:32.2.【分析】要使最小,那么百位数字最小是1,那么十位数字是0,这个数就为,然后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确定c的最小值即可.解:要使最小,那么百位数字最小是1,那么十位数字是0,这个数就为,又因为是3的倍数,所以可得:1+0+c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c最小是2,则,最小是102.故答案为:102.【点评】本题考查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确定百位和十位的数字.3.【分析】三条线不重合,不相交时,把长方形分成的部分最少;三条线不重合,但在长方形内两两相交,有3个交点,把长方形分成的部分最多,如下图所示,因此得解.解:由分析可得:故答案为:4,7.【点评】认真分析题意,找出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线的交点越多,图形被分的部分越多.4.【分析】设这两个数为a,b.,且a<b.千位最小差只能是1.为了让差尽量小,只能使a其它位数最大,b的其它位数最小.所以要尽量使a的百位大于b的百位,a的十位大于b的十位,a的个位大于b的个位.因此分别是8和1,7和2,6和3,剩下的4,5分给千位.据此解答.解:设这两个数为a,b.,且a<b.千位最小差只能是1.根据以上分析,应为:5123﹣4876=247故答案为:247.5.解:15+16+18+19+20+31=119(千克),食堂共买走的总量是:119﹣20=99(千克),99÷3=33(千克),第二次买走得重量是:15+18=33(千克),第一次买走得重量是:16+31+19=66(千克);答:剩下的一袋重量为20千克.故答案为:20.6.解:[(15+7﹣10)×2+3]×2=[12×2+3]×2=[24+3]×2=27×2=54(米)答:这捆电线原来长54米.7.解:设组成三位数A的三个数字是a,b,c,且a>b>c,则最大的三位数是a×100+b×10+c,最小的三位数是c×100+b×10+a,所以差是(a×100+b×10+c)﹣(c×100+b×10+a)=99×(a﹣c).所以原来的三位数是99的倍数,可能的取值有198,297,396,495,594,693,792,891,其中只有495符合要求,954﹣459=495.答:这个三位数A是495..8.解:根据分析,首先从“小王一顶都看不到”判断出小王排在第一位的位置上;然后从“小孔只看到4号帽子”判断出小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接着从“小严看到了有3顶帽子”判断出小严在第四的位置上;结合小田没看到3,小韦看到3对比可知小田在第三位,小韦在第五位;由于第二位的小孔只看到4,所以小王的帽子编号为4;由第三位的小田看到1,可知第二位的小孔的帽子编号为1;因为第四位的小严没看到3,而第五位的小韦看到了3和2,所以小田帽子编号为2,小严帽子编号为3,小韦帽子编号为5.故答案是:5.9.【分析】根据题意,由减法的意义,用730元减去16元,求出全班同学每人买一份纪念品的总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730﹣16)÷17=714÷17=42(名);答:这个班共有学生42名.故答案为:4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全班同学每人买一份纪念品的总钱数,再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0.【分析】剩下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2个(12+4)厘米,依此列出算式(50+20)×2+(12+4)×2计算即可求解.解:(50+20)×2+(12+4)×2=70×2+16×2=140+32=172(厘米)答: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是172厘米.故答案为:17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剩下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2个(12+4)厘米.11.【分析】根据题意,把甲乙两个油桶的共存油看作5份,可以计算出每份是多少千克油,将乙桶中的15千克油注入甲桶后,甲桶占了其中的4份,乙桶占了其中的1份,1份即100÷5=20千克,可以计算出注入后各个油桶的千克,再用乙桶的油减去15千克,甲桶的油加上15千克,即是甲乙两桶原存油的数量,再用甲桶原存油的数量减去一桶原存油的数量,列式解答即可解:100÷(1+4)=20(千克)注入后的甲桶:4×20=80(千克)倒出后的乙桶:1×20=20(千克)原甲桶存油:80﹣15=65(千克)原乙桶存油:20+15=35(千克)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65﹣35=30(千克)答:原来甲桶中油比乙桶中的油多30千克.故答案为:3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注入后甲乙两桶油的关系,即甲桶存油等于乙桶存油的4倍,然后可计算出注入后甲乙两桶油的存量,再计算出注入前两桶油的重量,二者相减即可.12.【分析】把这张圆形纸片对折1次,折成的角是以这张圆形纸片的圆心为顶点,两条半径为边的平角,平角=180°,再对折1次,就是把平角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90°,再对折1次,就是把90°的角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第六次对折后,平均分成了(2×2×2×2×2×2)=64份,得到的扇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由此解答即可.解:5=320答:圆形纸片的面积是320;故答案为:320.【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明确把圆对折6次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13.时具有慢车的速度,相遇路程为快车的车长315米,相遇时间为21秒,即人与慢车的速度和为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为:315÷21=15(米/秒);那么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既为人与慢车的相遇问题,人此时具有快车的速度,相遇路程为慢车的车长300米,由于两车为相向而行,所以坐在车上的人看到车通过的速度为两车的速度和.用快车车长除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即可.解:根据题意可得: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和:315÷21=15(米/秒);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300÷15=20(秒);答: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20秒.故答案为:20.【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坐在慢车上的人见快车通过的时间求出两车的速度和,然后再根据相遇问题进一步解答即可.14.【分析】根据每9个棋子是一个循环,用2014除以9,用得到的商乘以一个循环中黑棋子的个数,再根据余数的情况判断最后需加上几个黑棋子即可.解:2014÷9=223…7,循环了223次后,还剩7个,里面有4个黑棋子,223×6+4=1338+4=1342(个)答:其中黑棋子的个数是1342个.故答案为:1342.【点评】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每几个数或每几个图形是一个循环.15.解:因为2015÷4=503…3,所以2015年是平年,2月有28天,(31×3+30+28)÷7=151÷7=21(个)…4(天)因为2015年1月1日是星期四,4+4﹣7=1所以2015年6月1日是星期一.故答案为:一.。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简单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简单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4efcf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6.png)
这篇关于⼩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简单推理,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供⼤家学习参考!
1.简单推理
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他们戴的帽⼦⼀个是红的,⼀个是黄的,⼀个是蓝的。
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
聪聪既不戴黄帽⼦,也不戴蓝帽⼦,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的帽⼦?
解答:
在这个算式中,共有10个数,将和为11的两个数⼀⼀配对,可配成5对。
求这10个数的和就可以将它们先配成5对(每对的和是11),再求5个11的和。
计算⽅法是:
1+2+3+4+5+6+7+8+9+10
运⽤这种⽅法可以求所有等差数列的和。
2.简单推理
有赵、钱、孙、李、周五⼈开了⼀个圆桌会议。
会后周会议说:"开会时,赵坐在钱的旁边,钱的左边或是孙,或是李。
"李回忆说:"钱坐在孙的左边,我挨着孙坐"。
结果他们都记错了,那么他们是怎么坐的?
解答:都能,如图。
四年级下册奥数-简单推理
![四年级下册奥数-简单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e84656b0717fd5370cdc0b.png)
简单推理(一)简单推理原则:1、找关键条件;2、然后推理出依据;3、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再进一步推理依据;例题1:桌面上反扣着一张红桃、两张黑桃,共三张牌。
甲、乙两人各摸一张牌,各自翻看手中的牌,并根据自己的手中牌的花色判断剩下的一张牌的花色。
几分钟后,甲首先判断出剩下的一张牌是红桃。
你知道他是怎么判断的吗?分析:抓住“几分钟后”关键字难题:有两顶红帽子、三顶白帽子,让三人看了,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给一人戴上红帽子,两人戴上白帽子,把剩下的帽子藏起来,然后拿下蒙眼的布,要求不看自己的帽子判断自己帽子的颜色•他们三人相互愣了一会•过了一会,一个戴白帽子的最先判断自己戴的是白帽子•他是怎样判断的?分析:抓住“三人相互愣了一会”关键字有两个油桶,大油桶可以装油5千克,小油桶可以装油3千克。
你能用这两个油桶称出7千克油吗?分析:问题是称出7千克油的方法,根据已有的信息可以采用以下两种:① 5 + 2 = 7 ==> 5 + 5 - 3 = 7② 3 + 4 = 7 ==> 3 + 2 + 2 = 7难题:一个小桶能装5升水,一个大桶能装9升水,你能用这两个桶量出6升水吗?分析:5和9如何进行运算得到6例题3:三只贴着标签的盒子,分别装着两个白球、两个黑球以及一黑一白两个球,但是标签全贴错了.你能从一只盒子里摸一个球就能说出三只盒子分别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吗?分析:盒子的标签写的什么,则一定不是什么颜色学校举行冬季运动会,五位运动员的编号依次是257, 361, 638, 781, 953,林翔的编号与这五位运动员的编号恰好在同一数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
林翔的编号是多少?分析:抓住“恰好”关键字从个位看361和781个位一样,从十位看257和953十位一样,剩余一个638例题5: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仙桃市小学生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军。
已知:二小的是跳高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远冠军,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些冠军?由于二小的是跳高冠军分析: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则一小的是跳远冠军三小的是垒球冠军.又甲不是跳高冠军,则甲不是二小的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远冠军,则丙是二小的丙是跳高冠军•乙不是跳远冠军,则乙也不是一小的,则乙是三小的, 是垒球冠军剩下的甲则是一小的,是跳远冠军.难题:A, B, C, D, E五个人如下排列:A在C前面6米,B在C后面8米,A在E前面2米,E在D前面7米。
4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4年级奥数-简单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e38924e702020740bf1e9b97.png)
【例题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 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 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例题精讲
【举一反三】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 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1只 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挑战杯赛】3头牛和8只羊每天共吃青草93千克,5头牛和15只羊 每天共吃青草165千克.问一头牛和一只羊每天各吃青草多少千克 ?
【课后习题】
(1)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 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2 □+□+□-△-△=2
(3)李老师第一次买回5个篮球和3个排球,用去318元.第二次又 买回7个篮球和6个排球,用去510元.问: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的 价格各是多少元?
பைடு நூலகம்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举一反三】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5 ○+○+□+□+□=40
【例题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2 ○+○+△+△+△=56
例题精讲
【举一反三】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
□+□+○+○=20
【举一反三】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78 △+△+○+○+○=72
【例题5】 ★+■=24,■+●=30,●+★=36。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例题精讲
【举一反三】已知1个排球和1个足球共重5千克。1个排球和1个篮 球共重6千克。1个足球和1个篮球共重7千克。求每一种球各重多少 千克?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6492e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f.png)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3.李波、顾锋、刘英三位老师共同担负六年级某班的语文、数学、政治、体育、音乐和图画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1)顾锋最年轻; (2)李波喜欢与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3)体育老师和图画老师都比政治老师年龄大; (4)顾锋、音乐老师、语文老师经常一起去游泳; (5)刘英与语文老师是邻居。 问:各人分别教哪两门课程?
问:小亮、小红、小娟各在哪个学校读书和各自的爱好是什么?
练习提升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1
2
3
4
5
6
练习提升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7.学校新来了一位老师,五个学生分别听到如下的情况: (1)是一位姓王的中年女老师,教语文课; (2)是一位姓丁的中年男老师,教数学课; (3)是一位姓刘的青年男老师,教外语课; (4)是一位姓李的青年男老师,教数学课; (5)是一位姓王的老年男老师,教外语课。 他们每人听到的四项情况中各有一项正确。问:真实情况如何?
分析与解
因为甲、乙都说“丙住在天津”,我们可以假设这句话是假话,那么甲、乙的前两句应当都是真话,推出乙既住在北京又住在上海,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丙住在天津”是真话。 因为甲的前两句话中有一句假话,而甲、丁两人的前两句话相同,所以丁的第三句话“我住在广州”是真的。由此知乙的第二句话“丁住在上海”是假话,第一句“我住在上海”是真话;进而推知甲的第二句是假话,第一句“我住在北京”是真话;最后推知丙的第二句话是假话,第三句“何伟住在南京”是真话。 所以,何伟住在南京。
01
02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逻辑推理
在解答逻辑问题时,有时需要将列表法与假设法结合起来。一般是在使用列表法中,出现不可确定的几种选择时,结合假设法,分别假设检验,以确定正确的结果。
小学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精讲版
![小学四年级奥数培训教材精讲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ee2acda45177232e60a26c.png)
第一讲简单推理例1:一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例2: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
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一共吃青草多少千克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例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18○+□=10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32□-○=20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15○+○+□+□+□=40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8例4: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2○+○+△+△+△=56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8○+○+□+□=20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78△+△+○+○+○=72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12□+□+□-△-△=2第二讲应用题例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两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 习 二 (1)一只西瓜的重量等于两个菠萝的重量,1个菠萝的重量 等于4个苹果的重量,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橘子的重量。 1只西瓜的重量等于几个橘子的重量? (2)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 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 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 只鸭的重量,两只鸭的重量等于6条鱼的重量。问:两只小猪 的重量等于几条鱼的重量?
分析: 由“二小的是跳远冠军”可知垒球、 跳高冠军是一小或三小的;因为 “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所以一 小一定是跳高冠军,三小的是垒球 冠军;由“甲不是跳远冠军”, “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 可知,一小的甲是跳高冠军,二小 的丙是跳远冠军,三小的乙是垒球 冠军。
练 习 五
(1)有三个女孩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去参加游园会。一个穿花 的,一个穿白的,一个穿红的。但不知哪一个姓王、哪一个 姓李、哪一个姓刘。只知道姓刘的不喜欢穿红的,姓王的既 不是穿红裙子,也不是穿花裙子。你能猜出这三个女孩各姓 什么吗?
例4、 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 各代表多少? △-○=2 ○+○+△+△+△=56
分析 : 由第一个算式可知,△比○多2; 如果将第二个算式的○都换成△, 那么5个△=56+2×2,△=12, 再由第一个算式可知, ○=12-2=10
练 习 四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 □+□+○+○=20
例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 求○与□各代表多少? ○+○+○=18 ○+□=10
分析 :
在第一个算式中,3个○相加的 和是18,所以○代表的数是: 18÷3=6,又由第二个算式可求 出□代表的数是:10-6=4
练 习 三 (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32 △ -□=20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5 ○+○+□+□+□=40 (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8 △+△+△=○
例2 、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 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 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 于3头小猪的重量。一头象的重 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分析 : 根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 与“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 可推出:“一头象的重量等于12匹小马 的重量”,而“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 小猪的重量”,因此,一头象的重量等 于36头小猪的重量。
专题简析: 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 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 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 理的依据。
例1 、一包巧克力的重量 等于两袋饼干的重量,4 袋牛肉干的重等于一包巧 克力的重量,一袋饼干等 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分析: 根据“一包巧克力的重量=两袋饼干 的重量”与“4袋牛肉干的重量=一 包巧克力的重量”可推出:两袋饼 干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因此, 一袋饼干的重量=两袋牛肉干的重量。
பைடு நூலகம்
(2)小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鹿参加100米比赛,比赛 结束后小猴说:“我比小猫跑得快。”小狗说:“小鹿在我 前面冲过终点线。”小兔说:“我们的名次排在小猴前面, 小狗在后面。”请根据它们的回答排出名次。
(3)五个女孩并排坐着,甲坐在离乙、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 丁坐在离甲、丙距离相等的座位上,戌坐在她两个姐姐之间。 请问谁是戌的姐姐?
练 习 一 (1)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两只梨 子的重量等于一只菠萝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 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2)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的重量,12袋 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 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 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 重量?
(2)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78 △+△+○+○+○=72
(3)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2 □+□+□-△-△=2
例5 、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
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 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远和垒球冠 军。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 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 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 军。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 校的?获得哪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