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心理健康第十章 生命教育篇
完整版)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完整版)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4eb9a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9.png)
完整版)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二、分享快乐教师示范:拿出自制的分享宝盒,分享自己最近的快乐经历。
学生跟随教师,轮流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三、讨论快乐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快乐来自哪些方面?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给全班。
四、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快乐计划,包括如何分享快乐、如何制造快乐等。
五、展示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快乐计划,并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六、总结快乐是可以分享的,分享快乐可以让自己更快乐,也可以让别人更快乐。
让我们每天都充满快乐,与身边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
教学反思:然后,每个人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不要告诉别人自己抽到了哪个烦恼。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想,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这些烦恼,让它们变得不那么让我们困扰。
三、小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改变自己的想法,消除烦恼。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分享快乐游戏同学们把自己最快乐、最想与他人分享的一件事写在纸上,然后叠成“开心果”,投入“分享宝盒”里。
一名同学随机抽取“分享宝盒”里的一颗“开心果”,将上面的内容念给大家听,或表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对此说出分享快乐的话,或在纸上写下简短的词语或句子,叠成“开心果”,送还给当事人。
五、总结快乐是一种神奇的感觉,它不但会传染,而且在传递的过程中还会越来越多。
快乐,有时在“你”身上,有时在“他”身上,有时在“我”身上。
如果大家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更多的快乐!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小组讨论和分享快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消除烦恼的秘诀和快乐的传递方式。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比较被动,需要引导他们更积极地参与讨论。
下一次教学时,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参与和表达,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第十章 生命“新”关怀——珍爱生命,积极寻求心理帮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第十章 生命“新”关怀——珍爱生命,积极寻求心理帮助](https://img.taocdn.com/s3/m/f3033c79580216fc700afdc3.png)
(3)行为。当自杀意念增强时,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 不同于平常的行为。如无故缺课、频繁洗澡、看有关 死的书籍,甚至出走、自伤手腕等。根据以上种种征 兆,可以为自杀预防提供线索和可能。
二、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关爱生命、直 面死亡和生命价值教育。
案例精选
海伦·凯勒(1880—1968)是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 、教育家。她出生后不久便双目失明,并有聋哑之 疾,但仍以惊人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 她通晓英、法、德、拉丁、希腊等5种语言,出版 了《乐观》、《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 著作。有的被译成50余种文字,风靡5大洲。1965 年,当她85岁高龄时被选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 。
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 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案例中王某总对着 空气说话就是自杀的一种征兆。案例告诫我们, 要珍爱生命,积极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调整 心态,采取有效的途径解决心理问题,顺利地度 过大学美好的时光。
教学检测
一、思考题 1.生命的含义及特征是什么? 2.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大学生的自 杀行为? 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形式有哪些?
(一)个人心理咨询 (二)小组咨询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时应注意的问题
1.端正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2.相信心理咨询老师 3.不要期望在心理咨询老师这里得到所谓的“最终答案” 4.不要急于见到效果 5.注意咨询的方式
综合案例解析——请不要总对空气说话
王某,女,某高职院校三年级学生,21岁。父母对 王某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学习上。王某的母亲是 护士,由于受母亲的影响,王某对个人卫生要求 非常严格,在学校吃午餐都是用随身携带的酒精 棉先擦拭餐具。从不和同学们一起共餐用筷。中 学时有一次同学过生日,王某也去参加,第二天 有个同学感冒发烧没来上学,母亲知道后立即带 王某去检查身体,在检查过程中,王某开始呕吐 ,从此不再参加同学聚会。大学时,她睡上铺, 有一次一位女生调皮从另一个床铺跳到她的床上 ,她知道后,立即将床单和被罩洗掉。到后来, 只要人家碰到她用过的东西,她都要小心清洗。 和她接触的人都知道她很怪,同学们对她要不就 是抵触,要不就是敬而远之。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57d8f6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2.png)
《生命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培养学员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 帮助学员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意义:介绍生命的起源,探讨生命的价值,让学员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3. 情绪管理:讲解情绪的分类和作用,教授学员如何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4. 应对挫折:分享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员增强抗压能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享实际案例,让学员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员亲身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心理测试法:通过心理测试,帮助学员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案例:收集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心理测试工具:选择合适的心理测试工具,用于评估学员的心理状况。
五、教学评价:1. 学员参与度: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员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接受程度。
2. 学员作业:评估学员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员反馈:收集学员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4. 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学员的心理测试结果,了解学员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趋势。
六、教学活动:1. 生命的故事分享:邀请学员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让学员从他人的经历中学习和成长。
2. 生命教育影片欣赏:播放有关生命教育的影片,引导学员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3. 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生命感恩会、生命体验营等,让学员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4.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员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汇编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1ecc47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0a.png)
《生命教育》汇编第一章:认识生命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组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的价值尊重和珍惜生命: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思考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观看视频:播放有关生命教育的短片,增强对生命的认识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作文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珍惜之情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情绪的定义和种类学会管理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和种类:基本情绪、复杂情绪、情绪的影响情绪管理的方法: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培养积极情绪: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如何培养积极情绪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的定义和种类,介绍情绪管理的方法实践法:进行情绪管理练习,如深呼吸、情绪表达等小组讨论:分享情绪管理的经验和方法2.4 教学评估:情绪管理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情绪管理能力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情绪管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三章:压力应对3.1 教学目标:了解压力的定义和来源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保持心理健康3.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和来源:压力的一般定义、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放松技巧、时间管理、寻求支持应对压力的能力:提高应对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压力的定义和来源,介绍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实践法:进行压力应对练习,如放松技巧、时间管理等小组讨论:分享应对压力的经验和方法3.4 教学评估:压力应对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压力能力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压力应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人际交往4.1 教学目标:了解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会有效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4.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人际交往的含义、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效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倾听、表达、沟通、尊重他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方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有效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角色扮演:进行人际交往情景模拟,练习倾听和表达技巧小组讨论:分享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4.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自我认知5.1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自信5.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自我认知的含义、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自信的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自我反思:进行自我反思练习,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小组讨论:分享自我认知的经验和方法5.4 教学评估:自我反思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中的自我认知能力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六章:目标设定6.1 教学目标:理解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学会如何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培养实现目标所需的计划和行动能力6.2 教学内容:目标设定的重要性:目标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目标驱动的行为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设定:SMART原则、目标的分解与优先级排序实现目标的过程:目标实现的策略、持续监控与调整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以及短期和长期目标的设定方法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目标设定练习:学生实际练习设定并规划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6.4 教学评估:个人目标计划:评估学生制定的目标计划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小组分享:通过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对目标设定和实现的理解程度第七章:时间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管理时间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平衡工作与生活7.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有效时间管理的好处时间管理策略:时间规划、优先级设置、避免拖延时间管理工具:待办事项列表、时间追踪工具、日历管理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策略和方法实践练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时间管理工具小组讨论:分享时间管理的经验和有效策略7.4 教学评估:时间管理计划:评估学生制定和执行时间管理计划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时间管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八章:自尊与自尊心8.1 教学目标:理解自尊和自尊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健康的自尊和自尊心的方法培养面对挑战和批评时的应对策略8.2 教学内容:自尊和自尊心的概念:自尊的定义、自尊心的作用健康自尊的培养:自我肯定、自我尊重、自我价值感应对挑战和批评:正面接受反馈、情绪调节、自我反思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尊和自尊心的概念以及如何建立健康的自尊自我反思练习: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练习培养自尊和自尊心小组讨论:分享在面临挑战和批评时维护自尊的经验和方法8.4 教学评估:自我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自尊和自尊心的理解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应对挑战和批评的策略和自尊心的稳定性第九章:应对失败和挫折9.1 教学目标:理解失败和挫折的普遍性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应对失败和挫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从失败中学习和复原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失败和挫折的普遍性:失败的价值、挫折的普遍存在应对失败和挫折的策略:正面的心态、合理的期望、寻求支持学习和复原的能力:从失败中学习、自我复原的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失败和挫折的普遍性以及应对的策略和方法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练习正面的应对策略小组讨论:分享应对失败和挫折的经验和方法9.4 教学评估:情景模拟:评估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失败和挫折的理解和应对策略第十章:生涯规划10.1 教学目标:理解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学会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的步骤提高制定和实现生涯目标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生涯规划的意义:生涯规划的好处、生涯发展的阶段自我探索:兴趣、价值观、能力和职业目标的探索职业规划的步骤:信息搜集、目标设定、计划实施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涯规划的意义以及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的步骤个人作业:学生完成自我探索问卷或职业兴趣测试小组讨论:分享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的经验和方法10.4 教学评估:个人作业:评估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职业规划的质量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第十一章:心理弹性11.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弹性的概念及其在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时的作用学会提高心理弹性的策略和方法培养面对困难时保持韧性和适应性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的定义、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提高心理弹性的策略:积极心态、社会支持、自我调适培养适应性:面对挑战时的应对机制、逆境中的成长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弹性的概念以及提高心理弹性的策略心理弹性练习: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心理弹性的方法小组讨论:分享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心理弹性的经验和方法11.4 教学评估:心理弹性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心理弹性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心理弹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二章:积极心理学12.1 教学目标: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及其在提升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学会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工具和技巧来增强积极情绪和积极体验培养关注自身优势和积极发展的习惯12.2 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工具:感恩练习、优势识别、积极心态培养增强积极体验:积极体验的来源、如何创造和维持积极体验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应用工具和技巧实践练习:学生通过实践练习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法小组讨论:分享应用积极心理学工具和技巧的经验和方法12.4 教学评估:实践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工具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三章:压力与健康13.1 教学目标:理解长期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学会识别和缓解压力的方法提高面对压力时的健康应对策略13.2 教学内容:长期压力对健康的影响:慢性压力的生理影响、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压力信号、压力缓解技巧、健康生活方式健康应对策略:建立支持系统、时间管理、自我照顾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长期压力对健康的影响以及识别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健康应对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健康应对策略来应对压力小组讨论:分享面对压力时保持健康的经验和方法13.4 教学评估:健康应对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健康应对策略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压力与健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四章:网络与心理健康14.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会健康网络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在网络环境中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成瘾、社交媒体对心理的影响健康网络使用的策略:设定网络使用时间、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欺凌维护心理健康的网络环境:建立积极的网络关系、信息筛选与辨别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健康网络使用的策略网络环境模拟:学生通过模拟网络环境练习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小组讨论:分享在网络环境中维护心理健康的经验和方法14.4 教学评估:网络环境模拟:评估学生在模拟网络环境中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网络与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十五章:心理健康促进15.1 教学目标:理解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学会心理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方法提高个人和社区的心理健康水平15.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意义心理健康促进的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环境优化个人和社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服务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和方法计划制定:学生参与制定心理健康促进计划小组讨论:分享心理健康促进的经验和方法15.4 教学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生命教育》汇编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十五个章节,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目标设定、时间管理、自尊与自尊心、应对失败和挫折、生涯规划、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压力与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30135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4.png)
(完整版)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境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意义2. 珍爱生命,尊重生命3. 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4. 积极心态的重要性5. 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意义和价值,分析困境与挑战,分享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互相启发。
4. 实践演练法:进行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践活动,如冥想、放松训练等。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 准备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践活动材料。
3.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
3. 分析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
4. 讲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分享提升积极心态的方法。
5. 进行心理素质提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6. 总结全文,强调珍爱生命,积极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意义的感悟文章。
这五个章节是教案的主体部分,后续的五章可以根据这五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例如:六、生命的价值与贡献1. 讲解生命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
2. 分析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提升生命的价值。
七、心理健康与生命质量1. 讲解心理健康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2. 分享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八、困境中的自我调适1. 分析困境中的心理反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境。
2. 讲解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九、生命教育与人生规划1. 讲解生命教育对人生规划的重要性。
2. 分享人生规划的方法和技巧。
十、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1. 讲解生命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真爱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教案-真爱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3edc24aacf84b9d529ea7aa3.png)
课堂活动:人生倒计时 想象现在你得了一种疾病,目前没有药能够医治你的病,医生告诉你你的生命只剩 下一个月,你会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做什么?请将你要做的事情写下来。 现在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新研制出来一种药,可以延长你的生命时间,医生说 你还可以活半年。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半年时间,你会做什么?请将你要做的事情写下 来。 又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新研制出来的药效果很好,可以将你的生命延长到两年,你 会在这剩下的两年的时间里做些什么?请写下来。 教师:5 分钟后,将大家分为 5~6 人一组,分享在生命剩下一个月、半年和两年的时 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人在觉得自己有大把时间的时候,通常会不惜时,也经常会为一些 不重要的事情而烦恼,而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反而更能够了解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整 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帮助同学探索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4. 生命意义的绽放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牛津字典》对此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回馈他人。 5. 如何面对死亡 (1)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 适度引发人的死亡焦虑,让死亡焦虑成为引导人去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反思一下自己, 在焦虑和恐惧的背后是什么?焦虑和恐惧这两种情绪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什么? 焦虑情绪传递的信息——生命是重要的,生命只有一次,有时候生命是脆弱的,它提醒 我们要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恐惧情绪传递的信息——死亡是可怕的,死亡是不可逆的,它 也在提醒我们,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没有重启的机会,要好好保护和对待它。 (2)丧失与哀伤 人在面临丧失的时候,通常会经历以下五个过程: ①否认:否认事情的事实,不愿意承认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②愤怒:可能针对别人,也可能针对自己,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为什 么是我? ③讨价还价:通过讨价还价,去改变失落无助的状态 ④抑郁和消沉:可能会感到愧疚,无力,无助和悲痛,有人还会消沉或者自暴自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爱生命-向阳而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与生命教育精选全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爱生命-向阳而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与生命教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9d108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17.png)
成熟,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应对机
理
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在情绪情
制,因此,大学生难免会产生心
危 机
感上具有不稳定性,自信心低,独
理危机。
的
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解决问题
影
时缺乏主动性,行为冲动欠理性,
响 因
经常会有毫无效果的应对行为。
素
02 心理危机应对
一、心理危机中个体的反应 二、心理危机发展的阶段 三、成功应对心理危机
如今,钱海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分析与点评
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并且每个人的生命 长度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学会爱 他人也爱自己,展现出自我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人生的精彩。
1
心理危机概述
2
心理危机应对
3
珍爱生命,与爱同行
这一阶段中,个体 求助的动机最强,常常 会不顾一切地发出求助 信号。
成长阶段
个体经历危机后 会重新体验和反思自 己的心理变化过程, 可能会变得更成熟, 获得更多和更有效的 应对危机的技巧。
但也有人消极应 对,从而出现种种心 理问题。
第二节 心理危机应对
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
、
成
功 应 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体 的
至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埋下隐患。
反
第三类是中性的反应,包括转移、反向、压抑、倒退、合理化、投射等。产生何
应
种类型的心理行为反应与个体的个性特征、适应能力和以往的生活经历等有关。
第二节 心理危机应对
22
冲击阶段
防御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
二
一般发生在危机事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94515db76a20029bd642dc8.png)
《生命教育》第1课劳动创造美好人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2.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2.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饮料瓶,碎布,旧台历等。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什么意思?二、你认为下列情形像你吗?1.我认为参加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2.当我看到我照顾的小树越长越大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自豪。
{ }3.做值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看到教室变得整洁了,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4.每次看到妈妈切菜的样子,我就很想去试一试。
{ }三、故事园讲述故事《农夫的财宝》。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四、指名朗读“智慧树”。
把自己的收获谈一谈。
五、动手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件废品,可以是一个可乐瓶,也可以是一块小碎布,或者是一本已经过期的台历……先讨论可以用这些废品做点什么;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小制作;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出最有创意、最实用的“变废为宝”的作品。
六、总结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力量越来越突显。
没有电灯,世界将一片黑暗;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使用,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视窗。
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教学反思:《生命教育》第2课快乐与人分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与人分享快乐,让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2.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寻找快乐的秘诀。
2、把自己的快乐的心情传递给别人。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分享快乐,让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a423b1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9.png)
《生命教育》第一章:生命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意义和价值。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1.4.2 讲解:讲解生命的定义、意义和价值。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1.4.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
第二章:认识自我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2.3 教学方法问卷调查法:让学生填写问卷,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自我介绍法: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2.4.2 问卷调查:让学生填写问卷,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4.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4.4 自我介绍: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章:情绪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
3.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和类型情绪的特点和影响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情绪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情绪的角色,体验情绪的影响。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的类型和特点。
3.4.2 讲解:讲解情绪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4.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情绪的角色,体验情绪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关爱生命: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关爱生命: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793b600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7.png)
关爱生命: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主讲人:XXX
引导案例:不一样的刘希
刚上大学时,刘希就表现出不合群、孤僻的特点,与其他同学来到大学时表现出的好 奇、兴奋不同。刘希习惯于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拒绝与其他人交往,甚至和辅导员谈话 也是如此。同时,她也拒绝参加体育运动、班级集体活动等。在其他同学的欢声笑语中, 刘希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角落里,上课时也是独自一人坐在最后一排。但沉默寡言的刘 希对周围的环境十分敏感,同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或行为,都会引起她的无端猜想。因为 她和室友关系一般,所以大家有一次吃饭没有叫她,她认为是大家故意孤立她。她觉得自 己非常孤独,因为这样的性格,刘希的成绩不是很好,人际交往状况也不行。她时常一个 人躲在厕所哭,室友问她有什么心事她也沉默不语。终于有一天,她趁着大家不注意,站 在了阳台栏杆外……
刘希到底怎么了?
目录
任务一:感受生命的重量 任务二:了解与应对心理危机 任务三:常见的心理困境与调适
一、生命的内涵
生命的形态
二、生命的意义
扩展阅读:关于生命的意义
下面提供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名句,希望大学生在阅读完之后,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明白生命意义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①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 愧! ——文天祥
四、尊重生命,学会生活
案例
暴风雨后的一个清晨,一个男人在海边散步时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 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但他知道,即便大海近在咫尺,这些困在 浅水洼里的小鱼也难以回去。因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因为沙粒的 吸水性和太阳的烘烤而消失,它们面对的结局只有一个——干死。于是男人继续 朝前走。
这时,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正在一边慢慢走,一边不停地在一一个 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一 会儿,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 :“孩子,水洼里有几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 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 ?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 ? 谁在乎 呢 ? !”“这条小鱼在乎 !”男孩一边回答,一边将拾起的小鱼扔回大海“这条小 鱼在乎 !”。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惜生命—心理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珍惜生命—心理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3c744cbc50e2524de5187ed5.png)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
•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第二二 部分
二 探寻生命意义和价值
1 生命意义 2 活出生命的意义
1 生命意义
A
定义
生命意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的、目标的认知和追求,即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独特的目的或者核心的目标,人们必须有一 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并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努力去做 一些事情。
B
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情绪健康 有正相关,对生命意义的认识能够减缓消极生活事件对忧郁的影响。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风簸/自天涯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由组长执笔敲定答
案。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的礼物
![心理健康教育-生命的礼物](https://img.taocdn.com/s3/m/ea8cb8b733d4b14e8524686c.png)
第十章理解生命珍爱人生活动一第一节生命与死亡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人生是个有始有终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生命的宽度,即实现生命的意义,活出精彩体现价值。
生命总会面临无尽的挑战,唯有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关怀珍爱每一个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你才能拥有一个丰盛的人生。
因此,生命与死亡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命教育及其意义生命教育是指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生命价值提升,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认识生命现象,感悟生命境界),是一种自我认识及自尊的教育(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性格,并对各种生命现象持尊重和态度和人道的关怀),是一种生活教育(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中实践),是一种体验教育(身历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二、死亡教育及其价值生命教育不可能不谈“死亡”,因为生命就是有生有死的过程。
《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只有当我们学会面对死亡,我们才能学会生命中重要的课题;生为一个人,在最深层的意义上,如何面对自己并与自我达成协议”。
谈论死亡,就得要触动生,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生命的方向的重新追寻,或关于如何停下来思索,调整,作出某些放弃。
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以便促使其对生命的警醒与觉察,降低学生对死亡的害怕、恐惧与逃避,使学生能够以坦然、积极的态度面对死亡,赋予对生命意义的重新体验与思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及提高生活质量三、生命与死亡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一)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二)规划自我提高生命质量(三)开发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四)预防自杀保护生命第二节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生命”是个很直观而又很神圣的字眼,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好像谁都知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b2e39f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a.png)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和有限性,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挫折教育: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通过挫折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感恩教育:教育大学生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感恩心态,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和爱护生命。
自我保护教育:通过自我保护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命价值教育: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重大或突然的应激事件时,无法通过常规的应对方式来应对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心理测评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
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当心理危机发生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通过提供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同学支持等,帮助大学生度过难关,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92983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6.png)
《生命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帮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4.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意义2. 珍爱生命,拒绝3.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4. 情绪管理与调节5. 挫折应对与心理韧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意义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分享经验和感悟。
4. 心理测试法: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案例资料和心理测试工具。
2. 安排课堂讨论时间和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意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主体内容讲授:a. 讲解珍爱生命,拒绝的重要性。
b. 分析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c. 讲解情绪管理与调节的方法。
d. 讲解挫折应对与心理韧性培养的方法。
3. 课堂讨论:a. 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分享经验和感悟。
b.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挫折。
4. 心理测试: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增强心理韧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 心理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生命教育活动,如参观医院、养老院或烈士纪念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生命的意义。
2. 邀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
![心理健康教案《生命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a15a4dd192e45361166f537.png)
《生命教育》第1课劳动创造美好人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2。
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知识与能力: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2。
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饮料瓶,碎布,旧台历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什么意思?二、你认为下列情形像你吗?1.我认为参加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2.当我看到我照顾的小树越长越大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自豪。
{ }3。
做值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看到教室变得整洁了,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4.每次看到妈妈切菜的样子,我就很想去试一试.{}三、故事园讲述故事《农夫的财宝》.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四、指名朗读“智慧树”。
把自己的收获谈一谈。
五、动手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件废品,可以是一个可乐瓶,也可以是一块小碎布,或者是一本已经过期的台历……先讨论可以用这些废品做点什么;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小制作;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出最有创意、最实用的“变废为宝”的作品.六、总结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力量越来越突显。
没有电灯,世界将一片黑暗;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使用,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视窗。
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教学反思:《生命教育》第2课快乐与人分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会与人分享快乐,让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2.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寻找快乐的秘诀。
2、把自己的快乐的心情传递给别人。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分享快乐,让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教学准备:小黑板,自制一个分享宝盒.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疑问导入林林整天愁眉苦脸.邻居小弟弟跑过来对林林说:“林林哥哥,你看,爸爸给我买的飞机模型多有意思啊!”林林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同学冬冬的画得奖了,大家都高兴地看她的得奖证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 (2)心理危机解决的途径。 (3)心理危机的结局。心理危机的结局通常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度过危机并从中获得学习和提升,这是理想的结局,危机成为一种成长的契机。 第二类是度过危机,但内心留下阴影或伤痕,成为身心发展的潜在危机。 第三类危机是直接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 第四类危机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如离校、离家出走等)。
第十章 生命之花孕育健康心理——生命教育篇
心理格言
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 ——托尔斯泰
你若不能做一条大路,那你就做一条小溪;你若不能做太阳,那你就 做一颗星星;不能以大小决定你的输赢,但要做,就做最好的你。
——卡耐基 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 它。
——池田大作
第二节 高职生的心理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所谓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应对能力时产生的暂时性的严重心理失衡
状态。 首先,心理危机是人们面对自认为其自身现有能力和方法不能克服或解决的困难所产生的一
种心理状态。 其次,心理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高度紧张、焦虑,难以自我控制,情感、认知
活动三:团体心辅
沧海一粟——树与人 [目的] 体验人生的短暂和生命存在的意义。 [操作] 1.热身活动
自然界中都有哪些种类的树?你喜欢哪种树? 2.分组
按树的种类分组(杨树组、松树组、白桦树组、柳树组、苹果树组等)。 3.开展活动
(1)参天大树。每个同学画出自己喜欢的大树,想象它有多少岁,经历了多少风风雨 雨,饱受了多少世间沧桑,它都有哪些价值,自己和它相比,是怎样的感觉。
练习与思考
1.生命意义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2.心理危机对高职生的影响有哪些?如何度过危机?
活动一:心理剧场
生命呼叫转移 [剧情介绍]强烈地震后,房屋倒塌了,女孩慌乱地拨打母亲的电话,无意中拨错了号,拨到一个因 地震砸在废墟下面的男孩那里。电话接通后两人开始对话,男孩的话使女孩感到了心理上的安慰,男 孩的坚强打动了女孩。救援人员来了之后,战士们无私的爱深深地感染了女孩的父母,他们也一起投 入到救援行动当中。 [人物]女孩、男孩、父亲、母亲、救援人员(四名)。 [场景]倒塌的房屋。 [道具]破桌椅、手机。
(二)高职生心理危机的分类
(1)情境性危机。
(2)发展性危机。
(3)存在性危机。
(三)高职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1)震惊。 (2)责难。
(3)内疚和焦虑。
(4)抑郁。 (5)逃避和专注。(6)休克。
(7)寻求改变。
(四)高职生危机的干预技术 (1)危机干预的含义。 (2)危机干预技术。 ①自我支持技术。具体做法为: a.充分了解问题之所在。 b.积极调整情绪。 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面对现实,正视危机。 e.暂时避免作重大的决定。 ②专业协助。 a.认知干预。b.行为干预。
场景一:轰隆隆的地震声、楼倒声,男孩和女孩都被砸倒在废墟之下,5秒之后一片寂静。等女孩 缓过来,哭着,急忙拿出兜里的手机,开始拨动号码,“妈妈你在哪儿?”电话还不通,她心慌、绝望 、失去理智。
场景二:电话通了,女孩急喊:“妈妈快来救我!”电话那边传来的是一个年轻男孩的 声音……
场景三:数小时以后,女孩的父母已经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学校,搜救人员也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 。指挥员说:“时间就是生命,尽一切力量解救生者,仔细找,不能放过一点生的希望,这是命令。 ”战士们用手扒开废墟……终于将两个孩子救了出来,全场一片欢呼。目睹了战士们奋力解救女儿的 场景,女孩的父母深受感动,他们也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救援行动当中。
和行为功能失调,心理处于崩溃边缘。 最后,心理危机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及时调节和干预可以心理危机的特点 (1)普遍性和特殊性。 (2)突发性和紧急性。 (3)痛苦性和无助性。 (4)复杂性和危险性。其中不良后果有以下四种:造成伤害、消极逃避、导致疾病、留下阴影。 二、高职生心理危机概述 (一)大学校园的心理危机现状
拓展训练:请大家分组讨论两个孩子、父母和搜救人员是怎样说和怎样做的,把讨论结果分角色 表演出来。
活动二:心理影吧
双重人格 故事梗概:影片讲述一位人格分裂症患者陷入情网的故事。查理(凯瑞饰)是个待人和蔼、循规蹈矩的 罗得岛骑兵。几年来的挫折使他出现了人格分裂,在他身上有着双重人格:一半是性情温和、乐于助 人的查理;另一半则是性情粗暴、待人冷酷的汉克。可怜的查理每次只有靠吃药才能将可怕的汉克压 服下去。一天,查理被指派一项护送美丽的少女艾琳前往纽约接受法庭质询的任务。独自一人和一个 美女上路,没有比这更让人惬意的事情了。然而,艾琳的老板生怕艾琳到纽约后抖搂出对他不利的东 西,于是派人在路上对她进行追杀,慌乱中,查理吃的药丢失了,于是汉克再次出现。此时,查理和 汉克竟同时爱上了艾琳,于是“三个人”展开了一场奇特的三角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