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11.《答谢中书书》课件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总——分——总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品
读 1.文章中写了哪些景物?
课 2.作者是如何描画景物的?
文
提示:
等方面考虑。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课文 视察角度: 有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时间跨度: 有 早晨(晓雾将歇), 黄昏(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yù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理清文意
答谢中书书
欣赏赞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季。
消散。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人间。
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小 结
幅清丽的画,一首流动的诗,美不胜
收。这样美的风景,这样美的语言,
这样美的课文,让我们齐声背诵吧。
拓
展
根据这节课对课文的学习,为你喜
延
伸 欢的旅游景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介绍
词。
感 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课
文 全文环绕哪个字展开?
美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感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课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文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 起彼伏的啼鸣。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风景了。
总——分——总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品
读 1.文章中写了哪些景物?
课 2.作者是如何描画景物的?
文
提示:
等方面考虑。
3.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课文 视察角度: 有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时间跨度: 有 早晨(晓雾将歇), 黄昏(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
yù
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理清文意
答谢中书书
欣赏赞颂。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四季。
消散。
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人间。
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小 结
幅清丽的画,一首流动的诗,美不胜
收。这样美的风景,这样美的语言,
这样美的课文,让我们齐声背诵吧。
拓
展
根据这节课对课文的学习,为你喜
延
伸 欢的旅游景点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介绍
词。
感 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课
文 全文环绕哪个字展开?
美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感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课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文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 起彼伏的啼鸣。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风景了。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6张ppt).ppt
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 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质疑答疑。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 难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并向全班质疑问难。
疏通文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
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三、品读,赏析写景之妙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在清流两岸壁立千仞的高峰之上,常年色彩变幻莫测, 这奇幻瑰丽的颜色,呈现着大自然的奥秘。五色交辉四字, 高度凝练,又极富动感,美景更兼奇文,令人目眩神迷, 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竹树青翠欲滴,“俱”字写出终年常绿,霜压不弯腰, 雪欺不变色,朴素至极,却终岁不改。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谢征,作者的朋友。中 书,是谢征的官职。
答谢中书书
答复, 回复
陶弘景
书信
谢中书,即谢征(公元500~536年),字 玄度,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少有才名, 曾任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
文言文原本没有标点句读,是后人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加上去的,现在请同学们读屏幕上的文字,前后三句的标 点已标出,中间部分40字,努力读出正确的句读。
小结: 就像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
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40字的写景文字,在同学们的 品析之下,果真神韵不凡。眼中的美景,是作者心境的投射, 在他的笔下,一年四季,清晨黄昏,所有的山林溪水,虫鱼鸟 兽,都带着人格化的特征,好像是自己多年的老友一样,陶弘 景完全忘了自己,与自然浑然融为一体。以致梁武帝想请他出 山做官的时候,他赋诗一首拒绝: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堪自怡悦,不可持赠君。成为当 时著名的“山中宰相”。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共24张PPT)
示例:写景手法方面,两篇短文都运用了夸张手法;如《与谢中书书》中“高峰入 云”,《与施从事书》中“绝壁干天,都写出了山之高峻;思想情感方面,两位作 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热爱。
作
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划分节奏,大声诵读
朗读正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颓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tuí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
实是/欲界之仙都。
yù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的
共同
耸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贰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
贰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输入标题
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山水诗派鼻祖, 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又、再 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贰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
输 入 标 题 种奇丽景色了。
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原文吧!
“齐”和“共”字没有“乱”生动。“乱”在这里形容的是猿鸟的鸣叫声音此起彼伏。“乱”表 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写出了山川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其中有什么 言外之意?
三层言外之意,期待补充更多:
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二、自谢灵运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三、“我”是自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于谢公比肩之意的 自豪溢于言表。
作
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划分节奏,大声诵读
朗读正音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颓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tuí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
实是/欲界之仙都。
yù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的
共同
耸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贰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
实是欲界之仙都。
贰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输入标题
指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山水诗派鼻祖, 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又、再 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贰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
输 入 标 题 种奇丽景色了。
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原文吧!
“齐”和“共”字没有“乱”生动。“乱”在这里形容的是猿鸟的鸣叫声音此起彼伏。“乱”表 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写出了山川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其中有什么 言外之意?
三层言外之意,期待补充更多:
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 二、自谢灵运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三、“我”是自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于谢公比肩之意的 自豪溢于言表。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49页)
思想探究: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隐含着什么感情?
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 赏这奇丽景色的了;但作者却能 从中发现无尽的妙处;带有自豪 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 带着美去升华美& 山水
高峰入云;
仰视
概括文中景色之
相映
清流见底&
俯视
四季之景
美;并思考作者是
1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表现了
&“两
岸石壁;五色交辉”表现
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 表现了晨昏变化之美&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12. 语言特点:
1用词方面:简洁凝练;准确生动
2句式方面:四言为主;骈、散结合&
主题思想
•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
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 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 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yù其奇者&
两分钟后;比比谁读的最好&
一、朗读课文;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交相辉映 季节 消散 坠落
朗读——感受文章的节 奏音韵之美
•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共24张
当时的情况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语概括?
陶弘景认为,“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使性成真。”意 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率性而为是正道,只有率 性而为,才会找回自我,成就自我。陶弘景的本性是什 么呢?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坐卧其间,吟咏盘桓。 《南史·陶弘景传》。即喜欢游山玩水,如痴如醉。陶 弘景天性爱山水,十五岁著《寻山志》。他从小就喜欢 书法,6岁时书法就小有成就。十岁时获得葛洪《神仙 传》,日夜研读,立志养生。他又喜爱医药学,亲自到 自然中去寻找药物,以实际的观察印证书中的内容。误 入尘网十几年后,他毅然决然跳出了华乐的欲界,迁入 山中,率性而为,生命之灯绽放光芒。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课文朗读
疏通文意
的
共同,一起。
耸入(进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
交相。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3.听到“仙都”一词,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
③“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漫步山林中,眼前都是绿油油的树木,竹林,环境很清 幽,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真是人间仙境。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雾气将散未散,淡淡的晨雾在树林里若隐若现, 如梦如幻,还幽幽的传来猿鸟的叫声,显得宁静;
将要。 消散。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争相,争着。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 出水面。
第11课《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课件(共19张PPT)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翻译课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
要求:读出景物的壮美和秀美
提示: “高峰入云--四时俱备”应读出景物的壮美 “晓雾将歇--沉粼竞跃”应读出景物的秀美
三读课文
要求:读出作者的陶醉和赞叹
佳句赏析
方法指导:
1.第一层,对句子描绘的内容进行“再描绘”。
2.第二层,评赞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其字、 句、手法好在哪里?
佳句赏析
赏析景物描写切入点: 1.视角:仰视、俯视、平视、环视 2.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4.主要表达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绘、 衬托 5.情感: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景由心生、托物言志 6.用词巧妙: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1 作者介绍 2 简介课文 3 词语释义 4 课文翻译 5 美读课文 6 赏析佳句
7 探究主题
目录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 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自号华 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 白先生。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 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 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梁武帝对 其恩遇有加,遇到国事每每往山中请教,因此 有“山中宰相”之誉。
佳句赏析
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翻译课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
要求:读出景物的壮美和秀美
提示: “高峰入云--四时俱备”应读出景物的壮美 “晓雾将歇--沉粼竞跃”应读出景物的秀美
三读课文
要求:读出作者的陶醉和赞叹
佳句赏析
方法指导:
1.第一层,对句子描绘的内容进行“再描绘”。
2.第二层,评赞这个句子写出了什么,其字、 句、手法好在哪里?
佳句赏析
赏析景物描写切入点: 1.视角:仰视、俯视、平视、环视 2.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3.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4.主要表达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绘、 衬托 5.情感: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景由心生、托物言志 6.用词巧妙: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1 作者介绍 2 简介课文 3 词语释义 4 课文翻译 5 美读课文 6 赏析佳句
7 探究主题
目录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 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自号华 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 白先生。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 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 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梁武帝对 其恩遇有加,遇到国事每每往山中请教,因此 有“山中宰相”之誉。
佳句赏析
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第11课《答谢中书书》课件
语言凝练
本文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初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体印象。“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本文以四言句为主,读来铿锵有声,最后以长句收尾,张弛有度。
《答谢中书书》一文以清丽,凝练的文辞,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一般认为完整的书信今已无存,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段描绘山水的锦绣文字。
资料链接
#课文朗读
#课文翻译
#结构脉络
字音字形四时俱(jù)备 晓雾将歇(xiē) 夕日欲颓(tuí) 沉鳞(lín)竞跃 欲界仙都(dū) 与(yù)其奇者 康(kāng)乐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
副词,快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
名词,欲望
未复有能与其者
念无与为乐者
动词,参与
介词,和、跟
欲
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一词多义
结构缜密
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构思十分精巧。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则具体描写山川之美;最后点出“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首尾呼应,使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用?
这两句话是作者对美好的景物发出的感慨和展开的议论。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总结前文.再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突出山水之奇绝。这样首尾呼应,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使主体部分更加突出、鲜明。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2、青林:青葱的树林。
3:翠竹:翠绿的竹林。
4、四时:四季。
5、俱:都。
我来解释课文
实是欲界之仙都。
1、实:确实。 2、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 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 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 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我来解释课文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我来介绍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写给谢中书 的一封谈山水的信。书,书信。谢中 书即谢征,字元度,夏阳(今河南太 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 书”。本文是作者给谢中书复信中的 一部分内容,是作者写景的名篇。
我来学知识我来读课文Fra bibliotek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 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 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文章以感概发端,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奠定了 全文的写景抒情基调。
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 境界开阔、清新。
我来研读课文
描写静景: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 出一派绚丽辉煌的景象。
描写动景: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游鱼竞跃,表现 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我”能够和谢灵运一样欣赏到山 川风物的绮丽美妙,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隐含着作者的 自豪之情,也表现了作者期望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我来研读课文
(1)不好。 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赋予自
然景色以生命力,表现作者对山川心驰神往并完全融入的 情感。
我来研读课文
(1)山水相映之美。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山峻峭,水明丽;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 水相伴相映,情趣盎然。 (2)缤纷的色彩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 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蓝天做背景, 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答谢中书书课件36张
第4页/共36页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 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 安慰。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第5页/共36页
让我们通过朗读领略文章的美。 朗读方法:看清字,读准音, 口齿清楚,缓急有序,轻重有度, 感情充沛,一气呵成。
第17页/共36页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散尽。
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传来猿、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 沉鳞
竞 跃。
坠落 潜鳞在,水 借中代的鱼鱼。。争相。跳出水面。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 儿争相跳出水面。
第18页/共36页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指人间 指仙境。 南朝的谢灵运 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第6页/共36页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7页/共36页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之美,古来 共
谈。
一起。 谈论,欣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 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 澈见底。
第16页/共36页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 俱 备。 四季。 都。存在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 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 安慰。
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第5页/共36页
让我们通过朗读领略文章的美。 朗读方法:看清字,读准音, 口齿清楚,缓急有序,轻重有度, 感情充沛,一气呵成。
第17页/共36页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散尽。
清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传来猿、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 沉鳞
竞 跃。
坠落 潜鳞在,水 借中代的鱼鱼。。争相。跳出水面。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 儿争相跳出水面。
第18页/共36页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 指人间 指仙境。 南朝的谢灵运 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第6页/共36页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7页/共36页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之美,古来 共
谈。
一起。 谈论,欣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 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 澈见底。
第16页/共36页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 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 俱 备。 四季。 都。存在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答谢中书书》课件38张
议
合作探究
2、文中具体描写景物的句子是哪些?作者都描写 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征?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山。峰 溪流 石壁 青竹 猿鸟 鱼儿
秀丽,山高水净,充满生机。
议
合作探究
3、本文描写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文中景物的 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多用四字句句式, 二二节拍,节奏感强, 骈句为主,句式整齐。
◢ 间用散句,参差错落, 于整齐中有变化。
检
达标测评
1、背诵并默写全文。
(1)《答谢中书书》中表现日暮时分,山谷间灵动的生命气息的句子
பைடு நூலகம்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
是: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
(3)“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句运用了对偶、拟人的写法,
描写了傍晚时的景象,画面灵动,传达了生命气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①山水相映之美,如"高峰"与"清流"。②色彩搭配之 美,如"五色交辉""青林翠竹"。③晨昏变化之美,如" 晓雾""夕日"。④动静相衬之美,如高峰、石壁等为静 ,猿鸟、沉鳞为动。
议
合作探究
4、作者在描写景物秀丽时是怎样转换视角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
第
三
写 作
章背
景
《答谢中书书》 是陶弘景俊赏山 林、心灵净化之 后所作。
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 限是梁普通七年(526 年) 任中书郎在梁 中大通四年(532年) 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 后。因此这篇文章当 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第
四
文 章
章赏
析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 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 语言精奇。短 短六十八字 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 切切实 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原
文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
阅
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 五色
读
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
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学习目录
第作
一 章
者
简
介
第译
二 章
文
注
释
第创
三 章四 章
章
赏
析
第
一
作 者
章简
介
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 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 称“山中宰相”。梁时丹阳秣陵(今 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陶 隆 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 封晋安侯。父陶贞宝 深解药术 博涉 子史 官至江夏孝昌相。卒谥贞白先生。 有《陶隐居集》。
第
二
译 文
章注
释
1.山川之美1,古来共谈2。 山川: 山河。之: 的。 共谈: 共同谈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 五色交辉: 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 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 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4,四时俱备5。 青林: 青葱的树林。 翠竹: 翠绿的竹子。 四时: 四季。 俱: 都。
答谢中书书课件(20张ppt)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课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翻译课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品意境之美
本文写景,没有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 的灵魂,通过高低、动静等变化,视觉、听觉等立体 感受,来呈现出“①山水相映、②色彩配合、③动静 相衬、④晨昏变化”的意境之美。
示例1: 山水相映之美
夸张,突出山的高峻
高峰入云
视
仰 视
觉
水
俯
山
俯仰结合
视
清流见底
示例2: 色彩配合之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结合以上链接材料,给这句话加上不同标点,读一 读,揣摩句子的内在情感。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加感叹号)
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为自己的审美 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加省略号)
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以及对世人热衷于 功名利禄、无暇欣赏山水美景的惋惜之情。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一同走进了《 答谢中书书》的诗意世界。既领 略了文中描绘的美丽山水,也通 过品读与分析,感受到了作者寄 情山水、超脱世俗的雅致情怀。
希望大家能将这份对自然的热 爱与对生活的诗意态度带入日常 ,用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让心 灵在繁忙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宁 静与升华。
将要
纷乱
将要
指水中潜游的鱼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消散
坠落 竞:争相,争着。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人间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实是欲界之仙都。
指谢灵运
再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之
➢ 南北朝时,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不少 文人遁迹山林,从自然中寻求精神上的 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 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作为对友人的 安慰。
《答谢中书书》ppt课件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 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 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024/1/28
5
南北朝时期文化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宋文化成为中 国文化代表之一。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2024/1/28
倡导返璞归真
强调回归自然、顺应自然 ,追求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思想 。
批判世俗纷扰
对世俗的功名利禄和纷繁 复杂进行批判,表达了作 者对自然与纯真之美的向 往。
12
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精神风貌展示
追求自由精神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 感,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不受
拘束的精神风貌。
超脱世俗纷扰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其高
洁的情操和品格。
倡导独立思考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 自由,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观念。
2024/1/28
13
对现代人生态度启示
2024/1/28
回归自然与内心
01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借鉴归真返璞的思
想,回归自然与内心,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6
2024/1/28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以答谢为由,表达对 山川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2024/1/28
骈文特点
文章运用了大量对偶、排 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 ,音韵和谐,具有骈文的 典型特点。
2024/1/28
5
南北朝时期文化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时期,创造了著名的唐宋文化成为中 国文化代表之一。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2024/1/28
倡导返璞归真
强调回归自然、顺应自然 ,追求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体现了归真返璞的思想 。
批判世俗纷扰
对世俗的功名利禄和纷繁 复杂进行批判,表达了作 者对自然与纯真之美的向 往。
12
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精神风貌展示
追求自由精神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 感,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由、不受
拘束的精神风貌。
超脱世俗纷扰
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 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其高
洁的情操和品格。
倡导独立思考
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和 自由,不盲从权威和传统观念。
2024/1/28
13
对现代人生态度启示
2024/1/28
回归自然与内心
01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可以借鉴归真返璞的思
想,回归自然与内心,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6
2024/1/28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01
02
03
结构清晰
文章以答谢为由,表达对 山川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2024/1/28
骈文特点
文章运用了大量对偶、排 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 ,音韵和谐,具有骈文的 典型特点。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2024鲜版
生误解和歧义。
22
0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讨论
2024/3/27
23
分组讨论会:主题自选
分组方式
讨论主题
按照学生的兴趣或意愿进行分组,每组4-6人。
各组自选与《答谢中书书》相关的主题,如 文中某一观点的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 同时代其他作品的比较等。
讨论时间
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2024/3/2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写的一篇檄文,以激昂慷慨、气势磅 礴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武则天篡权的不满和讨伐的决心。
《报任安书》 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书信,以悲愤激昂、感人肺 腑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好友任安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 悲愤之情。
18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书信文 化差异
2024/3/27
2024/3/27
创作地点
茅山(今江苏境内),陶弘景隐居 之地,道教圣地之一。
创作心境
体现陶弘景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对 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 人的真挚情感。
4
陶弘景生平及成就
2024/3/27
生平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 北朝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成就
在道教思想、医药学、炼丹术、文学等领域均有显著贡献。其《真诰》是道教上清 派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也有显著 成就,编撰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著作。
5
时代背景:南北朝文化交流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分裂,但文化交流并未中断,反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2024/3/27
22
0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与讨论
2024/3/27
23
分组讨论会:主题自选
分组方式
讨论主题
按照学生的兴趣或意愿进行分组,每组4-6人。
各组自选与《答谢中书书》相关的主题,如 文中某一观点的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 同时代其他作品的比较等。
讨论时间
每组讨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
2024/3/2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唐代文学家骆宾王所写的一篇檄文,以激昂慷慨、气势磅 礴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武则天篡权的不满和讨伐的决心。
《报任安书》 西汉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篇书信,以悲愤激昂、感人肺 腑而著称,表达了作者对好友任安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 悲愤之情。
18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书信文 化差异
2024/3/27
2024/3/27
创作地点
茅山(今江苏境内),陶弘景隐居 之地,道教圣地之一。
创作心境
体现陶弘景归隐后的闲适生活与对 自然山水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友 人的真挚情感。
4
陶弘景生平及成就
2024/3/27
生平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 北朝时期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成就
在道教思想、医药学、炼丹术、文学等领域均有显著贡献。其《真诰》是道教上清 派重要经典,对后世道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也有显著 成就,编撰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等著作。
5
时代背景:南北朝文化交流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分裂,但文化交流并未中断,反而呈现出多元融合的趋势。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
2024/3/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7
一、初读,正音并解释重点词语。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都
消散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季
tu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坠落 实是欲界之仙都。 潜游在水中的鱼
指人间
yù 自康乐以来,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欣界赏,或指天堂
未复有能与A其奇者。
。
A
20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A
21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 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A
22
文中作者描绘了 山川的哪些美景?
A
23
高峰
A
24
清流
A
25
石壁
A
26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青林 翠竹
A
27
晓雾 猿 鸟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A
28
夕日 沉鳞
A
29
39
同学们可别忘了要注意积累啊。
文中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请 你积累一点描绘山水美景的诗句。
A
34
请自由朗读课文,看
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 间内背出。
下面请一位同学 来试着背一下。
A
35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 示来集体背诵课文!
A
36
总引1句 山川句
答谢中书书
写景2-6句
抒怀7句
四季常景
日变景
欲界之仙都
仰视:高峰如云
晓雾句
俯视:清流见底
夕日句
平视:两岸句
A
37
小结
•本文主题: 本文以清峻的笔调描绘了秀美的山 川,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 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
人间天堂。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 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 即指人间。
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⑥〔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A
10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悟。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梁时期思想家、医
学家。隐居茅山。
梁武帝遇有国家大
事,常去山中征询
他的意见,时人称 为“山中宰相”。
A
6
写作背景简介
❖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 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 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 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 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 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 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 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结构: 总--分--总 一层(1句)概述山川之美的无穷魅力. 二层(2-6句)具体描绘“四时”“晨昏” 的山 川之美. 三层(7句)总体评价,侧面衬托山川之美.
A
38
五、巩固练习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上恰当的词,并解释它的意思.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交相辉映
2、青林翠竹,四时( 俱 )备。 都
☺ 同学们,竞赛开始啦,每人 选一句翻译,你愿意服输吗?
A
11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呀。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河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啼鸣。 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实在是人间天堂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A
33
知人 论世
A
康乐:南朝著名山水
诗人谢灵运,他18岁时继 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 康乐公。谢灵运是中国诗 歌史上第一个大批量创作 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 山水作为诗歌主要描写对 象的诗人。他的诗歌的出 现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 的山水诗歌的形成。因此 赢得了中国山水诗派开山 鼻祖的称号。
这些描述中你能 发现作者的哪些 匠心设计?
A
30
品味,探究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
角度——仰视
有 仰视(高峰入云), 有 俯视(清流见底) ;
时间跨度: 有 早晨(晓雾将歇), 有 黄昏(夕日欲颓) ;
景物状态:有 静景(高峰……俱备) _感官——视觉 景物——静景
,有 动景(晓雾……竞跃);
8
课文赏析
• 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
• 请家齐读课文。
A
9
①〔交辉〕交相辉映〔四时〕 四季 ②〔歇〕 消散 ③〔夕日欲颓〕 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
感官冲击:
有 视觉(高峰入云),
A
有 听觉(猿鸟乱鸣) 。
角度——俯视
景物——动景 感官——听觉
31
高峰如云 清流见底。
山水相映之美 俯仰生姿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色彩相配之美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晨昏变化之美
高峰……俱备 动静结合之美
沉鳞……猿鸟
A
意 境 美
32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 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A
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A
2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A
3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
信
友。中书,是
谢征的官职。
A
4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 叫“尺牍”或曰“信札”,是 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书
A
5
陶弘景
• 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丹 阳秣陵(今江苏南 京)人。南朝齐、
3、晓雾将( 歇 ),猿鸟乱鸣; 消散
坠落
4、夕日欲(颓 ),(沉鳞 )竞跃。 潜游在水中的鱼 5、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指欣赏
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
总—分—总的结构
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实是欲界之仙都。
四、课后任务:熟练背诵全文。A
A
12
三、朗读,入文入景,品味语言之美。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疑飞
是流
银直
河下
落三
九千
李 白
天 。
尺 ,
A
13
高
清
峰
流
入
见
云
底
A
14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
A
15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A
16
消散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A
17
晓
猿
雾
鸟
将
乱
歇
鸣
A
18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A
19
实 是 欲 界 之 仙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