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感觉
1、感觉 :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阈限 ; 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3、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4、绝对阈限 :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心理学家通常把有 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规定为绝对阈限。

5、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6、韦伯常数:K =ΔI/I 其中 I 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 ΔI 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

K 为一个常数称为韦伯分数。

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7、费希纳定律 :S=KlogR+C,这里, S 是感觉强度, R 是刺激强度, K 和 C 均是常数。

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即当刺激强度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数级数增加
8、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9、暗适应 :一种视觉适应,比如晚上从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时,开始我们的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一段时间后就能够分辨出黑暗中的物体了
10、光适应 :一种视觉适应,比如由漆黑的室外走到明亮的室内时,开始就感到炫目耀眼,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就能清楚看清了
11、感觉后效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12、感觉的基本规律,举例说明 :①感受性和感觉阈限②感觉的一般特征⑴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⑵感觉对比:从同一张灰纸上剪下的四个小的正方形,分别放在不同背景纸上,由于背景的灰度不同,感觉对比的效果也不同。

⑶感觉的相互作用:听觉影响痛觉温度觉影响味觉⑷联觉:红橙黄
暖色调;蓝青绿冷色调⑸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③感觉后效④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先后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13、除视觉和听觉外, 还有哪些感觉?各有什么特点 :(1皮肤感觉①触压觉——触觉与压觉②温度觉——冷觉与热觉 (2痛觉(3嗅觉和味觉(4内部感觉(机体觉 (5运动感觉(动觉 (5平衡感觉(静觉 ; (6内脏感觉—饥、渴、痛、温等机体状态的感觉
第七章知觉
1、知觉 :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2、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
3、空间知觉 :是物体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4、双眼视差:人两只眼睛相距约 65mm 当看物体时,两只眼睛从不同角度看这一个物体实现便有差别,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差异就是双眼视差
5、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6、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
7、自主运动 :比如在暗示中注视一个静止的亮点,注视一段时间后,光点会古怪的动起来,这种运动就叫做自主运动
8、诱导运动 :由于周围其他物体云顿,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错觉
9、运动后效 :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相反方向的运动后效
10、错觉:由大脑对环境讯息所作的推测,称为知觉性假设,错误的知觉性假设就是我们通称的错觉
11、为什么说知觉是对人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①感觉是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

即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认知过程第一步,是高级认知的基础②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

③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从感觉到知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知觉属于高于感觉的感性认识阶段,因而知觉对事物的反映
比感觉要深入,完整④知觉有对象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12、知觉的基本特征①对象性:知觉过程中把知觉的对象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区分开来,使知觉对象清晰,而背景模糊,比如,鸡尾酒现象②整体性:人们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把事物的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比如我们习惯把不完整的图像看成某个完整的图形③理解性:人在感知某对象时,总是用以往获得的知识经验来辨别当时所知觉的对象,比如我们刚刚摸到一个很尖锐的东西就觉得被它扎到肯定很疼④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人对物体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就是知觉的恒常性,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虽然有着近大远小的特点但是我们知觉中知道这个车子一直是同样的体积。

13、知觉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在空间上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 相似性原则:大小, 形状,颜色或者形式上相似的物体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知觉倾向于将刺激组织成我们熟悉的某种模式(4闭合原则:知觉有将缺口加以“弥补”而成为一个梁旭的完整形状的倾向(5好图形原则:单纯,规
则,对称的图形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6同域原则:同一地带或者同一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
1、意识 :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
2、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

3、边缘意识:指对注意范围边缘的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不在焦点意识中。

4、潜意识 ;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

又称“右脑意识” 、“宇宙意识”
5、白日梦 :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卷入的幻想活动。

6、幻想:不被现实所约束和限制的想象
7、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分配性注意 :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
9、内源性注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有只觉着控制的注意也称为目标指向控制注意
10、外源性注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也称为刺激驱动注意
11、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阶段无,脑波迅速改变,出现与清醒状态时的脑波相似的高频率低波幅脑波,有鲜明的锯齿状波,眼球呈现快速跳动,此时若被叫醒常常说在做梦。

12、非快速眼动睡眠:三四睡眠阶段,脑波变化很大,频率每秒 1到 2周,振幅增加大,变化缓慢的曲线,经过六十到九十分钟,均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象
13、梦 :是睡眠中的一种奇异现象,主要特点是无意性,被动型以及梦境的离奇怪诞。

14、催眠:是认为诱导引起的以后总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15、意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一主观性:表现在我们能直接觉知到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却只能简洁理解他人的意识惊艳,我们在面临世界的许多信息中的选择上,把有的信息结合或分开来,不能对于集体内外的所有刺激都加以注意 (二统一性:表现在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成一个独特, 连贯的意识经验 (三流动性:人的意识经验是统一的整体但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四能动性:①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队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于环境保持平衡②意识吧我们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时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自我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③我们依据巨额知道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起来,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以达到未来的预期标准
16、怎样理解意识水平和意识状态 ? 意识有多种水平我们队信息的加工可在不同的觉知水平上进行:(一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二下意识是一种动作行为不在你思维控制之下发生的意识。

不在焦点意识中的物体或事件仍会对我们产生某些影响㈢前意识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种意识层面, 其作用是去除不为意识层面所接受的内容,并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㈣潜意识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

又称“右脑意识” 、“宇宙意识” 。

而每个人也会经历不同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有睡眠与梦、催眠、白日梦和幻想
17、分析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是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注意与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注意是以清晰鲜明的形式让数个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刺激依次通达我们的意识,注意相识选择一个电视频道,
意识相识显示在屏幕上的视觉图像;注意相识一个可变焦距的聚光灯,意识相识该光柱所找到的区域的图像注意控制信息通达到意识的数量,苏让注意与意识在心理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同人的其他心理现象一样,者两种心理现象也是密切联系的
18、睡眠分哪几个阶段:五个阶段①阶段一,睡眠的开始,脑波开始变化,频率减缓,振幅变小②开始正式睡眠,浅睡阶段,脑波逐渐不规律进行,会有“睡眠锭”的高频大波幅脑波和“ K 结”的低频很大波幅脑波③阶段三四十沉睡阶段,脑波变化很大,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④第五阶段; 、 :快速眼动睡眠。

第九章学习
1、学习 :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联结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行为或者反应频率或刑事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各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认为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联接的形成。

3、认知学习理论 :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及信念等。

学习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现象, 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

4、条件反射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动物在条件刺激下产生于无条件级的相似反应
5、经典条件反射 :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6、无条件刺激:指本来就能引起的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
7、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
8、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
9、条件反应 :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10、强化; 指在经典条件作用中,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或者指与条件刺激同时呈现、交替呈现或比条件刺激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
11、第一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如声音、光等。

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12、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
13、操作条件作用; 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记过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再相同的情境中期反应概率会提高的现象
14、正强化; 刺激出现,行为概率增加或行为变得更稳固。

如食物出现可增加鸽子压杠杆次数
15、负强化; 刺激消失,行为概率增加。

这时刺激多为厌恶性的,是有机体力图回避的。

例如白鼠受到电击,如果压杠杆,电击就会消失,那么压杠杆次数会增加
16、惩罚; 为了减弱或消除有机体的某中行为给予一个不愉快的刺激
17、潜伏学习; 是一种无明显的强化、其结果在一定时间后通过作业才显示出来的学习过程。

又称隐匿学习
18、观察学习; 是指个体不必直接暗语学习活动,只凭借对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观察,就可以学到类似的行为
19、学习迁移 ;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0、如何看待学习及其研究取向 ;学习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是怎样产生受什么影响?当代心理学中主要有行为论和认知论两种研究取向; (1学习怎样产生:把学习看成行为或者反应频率或刑事的改变,这种改变
主要是各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认为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联接的形成;与之相对,认知学习论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东西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及信念等,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2学习受哪些因素影响:当代的行为论和认知论都赞同学习者之间及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学习,但是行为论强调环境的作用,而认知论认为学习者的个人品质对学习的效果期决定作用。

认知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无视其内部心理过程有很大的不同。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的思维模式
21、举例说明经典条件作用的运用 ;狗能够对食物自然而然的分泌唾液,此时巴甫洛夫将食物看作非条件刺激 (US、
唾液分泌看作非条件反应 (UR, 并将两者的关系称为非条件反射。

而如果在提供食物之前的几秒钟发出一些作为中性刺激 (NS的声响, 将会使得这个声响转变为条件刺激 (CS, 能够单独在没有食物的状况下引起作为条件反应 (CR的唾液分泌,两者的关系则被称做条件反射。

这种与食物相关的刺激与所引起的反应的关系便是所谓经典条件反射。

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先天性的,而声响之所以能够引起唾液分泌,源自动物个体的所经历的经验。

2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记过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再相同的情境中期反应概率会提高的现象。

原理(1强化:分为正强化(刺激出现,行为概率增加或行为变得更稳固负强化(刺激消失,行为概率增加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次级强化(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2强化程式: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做强化物。

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他们都导致反应概率的增加。

有立即强化,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 (3惩罚:为了让有机体消除某种行为,有证惩罚和负惩罚。

23、讨论使用和不使用惩罚的理由 ;惩罚的目的与强化相反,强化石为了让有机体增加某种行为,而惩罚是为了让有机体减少或消除某种行为。

当不希望出现的
行为出现时给予行为者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称为正惩罚;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发生时,取消本来硬给予的愉快刺激称为负惩罚
第十章记忆
1、记忆 ;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2、表象 ;指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浮现的形象
3、识记 ;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4、保持 ;是识记过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
5、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6、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他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7、内隐记忆 ;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
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8、感觉记忆 ;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是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
9、短时记忆 ;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 1分钟以内的记忆
10、工作记忆 ;在执行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于加工的有限的资源系统
11、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再现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2、倒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再现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3、记忆系统的基本结构 ?他们的关系怎样;记忆是一个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

凡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贮。

感觉记忆的特点是保持的信息量较大,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

如果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消失,所以其保存时间相当短②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 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约为 7±2个组块③长时记忆是指学习过的材料在人脑中保持 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的记忆。

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等特点,其容量几乎无限④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三种记忆不仅在信息保持时间和信息保持量上有区别,而且在记忆系统中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并处于记忆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 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首先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加工;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则来自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14、感觉记忆有哪些特征 ?感觉记忆又称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

凡接触到人的感觉器官的信息,都得到暂时存贮。

感觉记忆的特点是保持的信息量较大,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

如果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消失,所以其保存时间相当短
15、短时记忆有哪些特征 ;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 保持在 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操作性、按原始信息的感觉通道编码等特点,其容量约为 7±2个组块
16、长时记忆怎样构建 ;首先是感觉刺激的瞬时印象被保持进入到感觉记忆,感觉记忆再被加以注意就可以称为短时记忆,对这个短时记忆进行积极复述就可以成为长时记忆。

m c
m
第十一章思维
1、思维 ;是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

2、分析 ;把复杂问题的整体分解成可处理的元素
3、综合 ;把各个元素集中在一起进而组合成为有用的东西
4、聚合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
5、发散思维 ;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6、创造性思维 ;是产生新的并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7、表象 ;指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浮现的形象
8、想象 ;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原型 ;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事例
10、思维定势 ;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行程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11、功能固着 ;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
12、酝酿效应 ;当反复探索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是,吧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在回过来解决时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的现象
14、那些因素影响推理的正确性 ; (一推理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
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难。

(二前提气氛效应,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这个气氛
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的结论(三赌徒谬误,即只凭经验的概率推理方式(四题外知识的介入,题外知识的介入, 往往会使人偏离逻辑规则产生不正确的推理。

15、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①确定问题,比如你想写一篇论文,你要先确定你要以这篇论文探讨什么东西②定义问题(定义和表征这个问题即如何解决它 :比如认定了论文探讨什么问题后就要很好滴定义这个论文的主题,才有可能决定要收集哪些资料和确定策略③形成策略:比如对于这篇论文的书写过程中,把要解决的问题一步一步的分裂出来,一一处理④组织信息:比如你的问题是为你的论文组织信息,那么你可以拟定一个提纲来组织你的想法⑤分配资源:比如你的论文写作过程需要很多种资源的支持,对于时间地点,金钱的分配就要好好思考,如何来分配这些有限的资源⑥监控和评估:监控是检查自己赈灾做的事情是否一步步接近目标,还有对时间谨慎花费的监控,比如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你要时时关注,防止自己写偏离题目,并监控好每个部分所化的时间;评估是对答案进行评估,就想你已经起草了论文但是你要对初稿进行多次的评估加以修改校对。

16、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 (一问题情景:有两上或两个以上的可能性可供选择时即形成情景比如这两个图同求圆的外切正方形的面积,左图比
较难看出援半径与外切正方形边长的关系,但是右图比较容易看出, 所以人们在解决左图问题时出错多。

(二知识经验: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比如一个老医生和新手医生,老医生对于病人的病况可能更容易立刻认定这些症状符合某种或少数几种疾病的诊断模式,仅仅对病人做出有限检查后很快做出准确判断,新手则不行(三定势效应,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这就是思维定势,就像我们(四功能固着,只知道熟悉事物的通常用途,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就像我们很多人一看见火柴就认为它只是是用来点火的(五动机与情绪,比如一个人如果心情很好的时候去做作业他可能会做的很快又效率很高(六问题表征,是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比如解题的时候, 如果这个人对于这道题理解的透彻,那他就更容易解答。

17、如何看待直觉; 直觉是一种不依赖清晰推理的、快速的、冲动的思维方式。

它可以很快得出答案,但也可能导致错误,有时甚至是十分严重的错误。

很多心理学家对直觉做了很多研究,得出人在判断时有着待遇普遍性的严重缺陷①代表性启发错误,人们在进行判断时常会应为直觉而落入陷阱②忽略基础比率错误,并直觉判断容易犯的第二种错误时忽略基础比率或时间发生的潜在可能性③问题构建方式引起的直觉错误。

目前,有关直觉决策的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盛业等领域,即训练人们决策时三思减少失误,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因此往往会以更简单、节省脑力的“满意原则”取代“最佳原则” 。

但是,简洁清晰的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18、如何认识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一个人创造,创新的能力。

创造力必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前提,但是高智商并不能保证高度的创造性,低智商的人肯定只能得到创造力的低分数;创造性与智力有一定相关。

要测量一个人的创造力,必须经过长期追踪研究,多方面考察。

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应该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
特性和敏感性。

创造力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社会和民族也很重要。

第十二章语言 1、语言;是人类用各种有组织的方式将词汇组合起来以便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