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樊勇明官方课件

合集下载

樊永明公共经济学

樊永明公共经济学

我国学者对公共经济学的研究
前一阶段: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为主体 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机制—国家全面参与 社会经济生活的 各个方面。
国家分配论、社会再生产论、剩余产品论、 社会共同需要论、价值分配论。
改革以来:市场经济要求公共财政,强 调市场在资源配制中的作用,正确界定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公共经济学的地位
2.29美元 1.38美元
750
1225
D’ D
每年消费的咖啡
供给
影响企业供给市场的水平量的因素 价格 要素价格 生产条件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曲线
每磅咖啡 的价格
S 每年消费的咖啡
咖啡采集者工资上升对咖啡供给的影响
每磅咖啡 的价格
S’ S
每年消费的咖啡
均衡:需求和供给相等
4. 随着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的增加,该消费者 在每一时段内放弃用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 资金而用 于增加购买该种商品的 数量将逐渐减少,但这种变 化既不使消费者福利减少也不增加。边际替代率递 减。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指对某一个人而言由所有无差异 的市场组合的点所组成的曲线。
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点能给该人带来相同 程度的满足或效用。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并凸 向原点。
微观经济学
(基础知识)
有选择就有痛苦 -----德国谚语
需求
什么因素左右着人们去消费某种物品的 决策? 价格; 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 嗜好;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需求表、需求曲线
每磅咖啡 的价格
2.29美元 1.38美元
750
1225
D 每年消费的咖啡
茶的价格上升对咖啡需求的影响
每磅咖啡 的价格

公共经济学第2版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第2版ppt课件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
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性公共企业;
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十地方政府十非金融公共企业十政 策性官方金融机构。
.公共经济学》 xx
16
3. 政府的经济行为
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 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 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 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 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公共经济学》 xx
Hale Waihona Puke 124. 四大理论特征
(1)宏观性
(3)多样性——政治学与
公共经济引导和协调全社 会资源优化配置;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 有涉及;
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宏观经济学 ·政治学 微观经济学 ·社会学
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与企业
福利经济学 ·伦理学
的发展均受公共政策取向 支配。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阐述了政 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从理论 上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干。
.公共经济学》 xx
11
3. 三块专业内容
(1)以税收、行政性收费、借贷为主体的公 共收入理论与实践;
(2)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 支出理论与实践;
(3)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 分配理论与实践。
什么是政府? 政府必须做什么? 政府应该怎样做?
.公共经济学》 xx
14
1. 国民收入决定一般理论中的政府
Public Sector:公共部 门(政府及其附属物);
Private Sector:私人部 门(企业和居民);
Public Sector Economics:公共部门 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政府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导论pptPowerPointP

公共经济学导论pptPowerPointP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 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 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 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 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 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 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公平 A B =1,绝对不公平
2、公共经济学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一门 学科。即是以公共部门经济行为、政府职能 及其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影响为研究对象 的一门经济学科。
公共部门不仅是政府,还包括非政府非盈利 部门。
但政府是最重要的公共部门,因此有人把公 共经济学称为政府经济学。
有“两条船”吗?是否存在动机的多元性?
理性的人。
什么是理性?完全理性:拥有做出决策所需 要的一切信息,选择的对象也是完全的,因 此不会出错,也不会后悔,选择是一致的。
例如:婚姻抉择——不如惜取眼前人。
案例:为何现代都市人不愿意结婚?这是理性 的选择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婚姻的“四大收益”:
四是防灾保险,如生病不至于无人照顾。
社会学家潘绥铭教授在最近的一次中国人婚姻 状况调查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城镇居民中,男方收入是女方的两倍,性生活最 满意,婚姻也最稳定。夫妻婚姻生活能不能保持稳 定,主要是在"交换"价值上能不能保持平等。从经 济学角度来看,婚姻生活就是"交换",即双方的付 出和得到的"交换"。如果有一方付出和得到极不平 衡,心理很容易倾斜,久而久之,婚姻就会出现裂 痕。
第二种修路方案是帕累托改进吗?
在投票民主制度下面,这种修路方案能够得以 通过吗?这种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
版社,1992 樊勇明,杜莉编著. 公共经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2
课程的经济活动 第3章 外部效应 第4章 公共物品或服务 第5章 公共选择 第6章 公共支出 第7章 公共预算 第8章 公共收入
3
课程章节结构
第9章 税收原则 第10章 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 第11章 税收效应 第12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13章 公债的运用与管理 第14章 财政乘数与财政政策 第15章 公债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
10
2.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生产调 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的直接经济行为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 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 析
在公共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 析工具,如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 衡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在公共经济学中被 广泛应用
11
3.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 格调节生产和消费,而政府调节作用有限
在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 十分重要
政府的三大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 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12
4.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1
参考书目
黄恒学. 公共经济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 鲍德威·威迪逊,邓平主译. 公共部门经济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华民编著. 公共经济学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刘瑞. 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 新华出版社,1998 毛寿龙. 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2000 [日] 植草益,朱绍文等译.微观规制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公共经济学全部ppt内容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含义
保罗·萨缪尔森:纯粹的公共物品或服务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服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服务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这种物品或服务消费的减少。
公共物品或服务三种特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受益的非排他性
1.效用的非可分割性
是指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用为一个整体,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或企业享用。
思考题
1.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及研究对象是什么?
2.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学习目的和思路
从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判入手,分析市场机制的缺陷,揭示政府部门活动的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界定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职能。
本章需要掌握的重点:帕累托效率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实现条件;市场失灵的含义及政府经济的活动范围;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公共部门:政府及附属物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府或公共部门活动的规律性
1.政府及其附属物的内涵
一般而言,公共经济学中对
政府(即公共部门)的含义分为
四个层次来理解
政府的四个层次
中央政府。
广义政府。不仅包括中央政府,而且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统一公共部门。在广义的政府之上,又加上了非金融的公共企事业。
序论
什么是公共经济学
学习安排与说明
公共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在欧美等西方国家
我国只是在近十年才开始重视和研究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一门新兴且有待发展完善的学科
当今世界,生活在社会里的每个人或企业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地,更经常地受到来自政府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经济决策等方面的影响,如,税收,政府支出,公债,政府管制。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PPT课件:06第六章 政府与分配

大学课程《公共经济学》PPT课件:06第六章 政府与分配
13
❖ 不同的税收方式在调节收入的强度上不同。 ❖ 所得税和财产税通常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较为直接,
而且调节力度较大。 ❖ 除了税收政策之外,课征对象的供给和需求弹性、
市场结构等因素都会对税负的最终归宿产生影响。 ❖ 各种税收方式在调节收入分配时都会产生效率损失。
不同的税收方式会对资源配置的不同方面造成扭曲。
20
——在提供混合产品时,一定要考虑这种产品的 主要消费者是谁。
例:高等教育 人口 分布
若:接受高等教育 若:接受高等教育 若:接受高等教育
农村 70%
城市 30%
70%
30%
低于70% 高于30%
高于70% 低于30%
对收入分 配的影响 中性 累退 累进
分配的目标。对所得税采取累进税率,是政府调 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趋向公平, 累进所得税与转移支付结合运用能进一步增强收 入分配的公平性。
8
❖ 累进所得税与公平分配
人口
第1组
数量 百分比
25
25
第2组
数量 百分比
25
25
第3组
数量 百分比
收费标准应低于内部边际效益
政府出的部分大于外部边际效益,个人所出的部分小于 内 部边际效益。
该产品能为社会公平的享用
在这一产品的消费者中,低收入者所占的比例高于这些人 在社会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只有政府出的钱大于外部边际效益,才能使低收入 的人享受到政府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的利益,才能实现 收入再分配的目的。
14
公共产品的公共提供
❖ 政府将取得的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的为社会 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
问题1:谁享受公共产品? 问题2:大家的得益是否一样?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笔记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笔记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版)写在前面的话,2009年公共经济学考题1、【简答题】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来解释“搭便车”现象。

(10分)2、【论述题】近期有关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的报道屡见不鲜。

在此背景下,国家推出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更为引人注目,试论当前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3、【分析题】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亿万元。

试问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是否带有偶然性?怎样看待此次我国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宏观经济政策?2010年公共经济学考题:【简答】试通过信息不对称这一市场失灵的表现,阐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论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际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财政支出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背景下,行政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现实十分引人瞩目。

试对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进行评析以及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案例分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日益恶化的气候形势和生态环境,引起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希望通过碳交易,以市场机制方式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94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

公共经济学导论

公共经济学导论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1980年开始分灶吃饭,实行地方财政包干。
在农村,人民公社已经解体。形成了以家庭生产责任承包为特征的农村市场经济格局。农民和农村经济基本上脱离了重要计划和国家财政的直接控制,自己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一个原来浑然一体的公共经济逐步向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三元并立的格局迈进。
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是探索解决有限资源与无穷需求之间矛盾的科学。 经济学从它一诞生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世济民” 在西方,早期的知名经济学家无不把国家的经济行为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研究对象。
01
02
假设有两个人在讨论研究生扩招的问题。可以听到两种表述:
研究生扩招引起了文凭贬值及就业困难
政府应该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
第一种说法与第二种说法是不同的,前者象一个科学家: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是实证的表述;后者象一个政策顾问,作出了想如何改变世界的表述,是规范的表述。
公共(政府)经济学是财政学的延伸和发展
04
三块专业内容
收入理论与实践;(第7章) 以政府采购、转移性支付为主体的公共支
出理论与实践;(第6章) 以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为主体的收入再分
配理论与实践(第8章)
4.四大理论特征 ①宏观性 公共经济引导和协调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有涉及;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与企业的发展均受公共政策取向支配 ②实用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需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需要 ③多样性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政治学 社会学 伦理学 ④可探讨性 法律制度是不是公共产品 ;民主有无缺陷及如何克服 ; 什么叫第三部门

公共经济学课件(1)

公共经济学课件(1)

第一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两条基本原理——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 三根支柱——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
收入再分配 四大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 和可探讨性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
①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②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 ③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 ④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 ⑤政府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体制和政策)。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①财政收支; ②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③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教学安排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国家预算 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 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地方公共经济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三项内容:
(即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Efficiency Fair Stable
效率 公平 稳定
市场机制 社会价值判断 经济的正常运行
效率的衡量标准:帕累托最优 (Pareto Efficiency)
帕累托(Pareto)是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
首先提出了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指为达到更优而进 行的改进。

《公共经济学》.ppt

《公共经济学》.ppt
《公共经济学》
教材选用:
1、樊勇明 杜莉编著:《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8月
2、郭小聪:《政府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10月
3、黄恒学主编:《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10月
4、韩丽华等:《政府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5、王雍君编著:《公共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一阶段从分析“市场失灵”出发,强调政府干预的
必要性。

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
段,经济自由复兴,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政府行为的内
在动机,强调“政府失败”或“政策失败”的可能性,
主张重新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新
凯恩斯主义以重构凯恩斯微观经济学为出发点,复兴
5、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市场 评价与社会评价不符)
6、信息的不完全(信息性失灵)
(1)逆向选择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乔治.阿卡洛夫在1970年发表的 著名论文《次货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
高质量车
坏车
卖主 买主
20000 24000
10000 12000
假定买到好车和坏车的概率为50%,在此情况下,购买者愿意支付 的价格为:
者、雇员的利益。
4、仲裁人的角色

其角色职责是超越于各个经济主体之上,协调、处
理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
5、守夜人的角色

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性因素。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

樊勇明、复旦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纲要

樊勇明、复旦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1.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经济区别?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1>企业和居民作为私人部门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2>政府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全社会公平和公正为前提和目标。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有三个: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稳定功能3.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物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部门即政府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狭义政府。

一国中央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厅局、附属机构是公共部门的核心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广义政府。

这个层次的公共部门不仅包括中央政府,而且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个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

在广义的政府之上,又加上了非金融的公共企业,包括中央和地方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

第四个层次被称为一般公共部门。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各自兴办的企事业之外又加上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般以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等形式出现。

3.从政府三大功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内涵?第一层次:研究财政收支第二层次: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1>公共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16
中央和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框架
内容
国防 外交 国际贸易 金融与货币政策 管制地区间贸易 对个人的福利补贴 失业保险 全国性交通 环境保护 对工业、农业、科研的支持 教育 地区性交通 卫生 公共住宅 供水、下水道、垃圾 警察 消防 公园、娱乐设施
责任归宿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中央、地方 地方、中央 地方、中央 地方、中央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地方
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外部条件,以克服、弥补市场失灵。
当然,现代经济理论也指出,公共部门在参与经济活动时会产生 政府失灵,为此,有必要对非市场决策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加以分析
,即对公共选择问题进行研究。
总之,公共经济学就是要在其中寻找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解之间的 最佳结合点,将两者失灵降到最低限度。
23
四、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
学,政府经济学。
(2)政府的作用和职能
政府是公共部门中的最主要的和最大的代表者。其作用 或职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配置职能 二是收入再分配职能 三是宏观经济稳定职能
11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一层次: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 第二层次:研究政府收支。 第三层次: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四层次:研究包括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 和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第五层次: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 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对其公共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政府本身 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 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
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应 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
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 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5个方 面组成。
44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由劳伦斯曲线而来,是劳伦斯
曲线的指数化。
基尼系数=A/(A+B)
A为阴影部分,B为OEF。
45
稳定原则的四大指标:
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46
资源配置方式
习惯:
社会经济活动中长期形成并被共同接受和普遍遵守的惯 例。(长子继承、手艺人传媳不传女等)
• 经济发展的关键: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
• 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也即个 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满足。
•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 共同利益
公平分配 社会福利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 和伦理学
方公共经济学。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一、资源的配置和定义 二、竞争机制与市场失灵 三、行政干预与政府失灵
33
资源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 政府如何促进社会资源配置优化是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
本讲内容线索:
资源稀缺—资源最优配置
狭义资源最优配置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
资源配置方式:习惯、
命令、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政府的介入——政府失灵——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经济运行)已经达到这样
一种状态,要使一部分人处境改变必须以另一部分人 的处境恶化为条件。
相关概念:
帕累托更优(Pareto Superior)指资源配置改变后,
①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好;②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指为达到更优而进
第一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
法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 两条基本原理——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 • 三根支柱——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
收入再分配
• 四大特征——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
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学生自学、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解答疑三 结合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公共经济学是 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切实结合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来学习这门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 理论,同时结合我国改革的实践对预算体制、公共支出和公 共收入、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以及地方公共经济的规范进行
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42
公平原则:
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 不同社会价值观有不同的标准 在第八讲《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中做
进一步论述。
公平的衡量标准:
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43
劳伦兹曲线 (Lorenz Curve )
社会总财富 y
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E
A BF
O 20% 40% 60% 80% 100% x 家庭百分比
• 《中国预算体制重构——理论分析与制度设计》
丛树海 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1版
• 《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
王东京 赵建军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 《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
彼得·M ·杰克逊 主编 郭庆旺 刘立群 杨越 译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
产品市场价格
供给
鞋子 住房 茶叶
$消费者的投票 家庭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生产成本 企业
要素的所有者
劳动 土地 资本品 供给
要素市场 价格—— 工资、租金、
利息
工资、租金等等
劳动 土地 资本品
需求
49
完全竞争的市场的基本特征:
①人数众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 ②产品是同质的; ③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自由进入和退出); ④完全的信息与知识; ⑤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行为具有一致性; ⑥经济利益的可分性和所有权的确定性; ⑦私人占有; ⑧无论生产与消费都没有外部经济; ⑨不存在规模经济。
所能提供的福利水平。
E点是W′W中的任何一点,可移动,每一点均是现
有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下的福利水平。
40
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一:TSR>0>TSC
TSR(Total Social Revenue)
社会总收益,指人们从某一产品所获得 的总的满足程度。
TSC(Total Social Cost)
社会总成本,指人们为生产某一产品所 消耗的社会成本总和。
命令:
由政府或掌权者对所有生产和分配作出决策。(封建王 朝、集权经济)
市场:
由价格竞争来决定生产、分配和消费
市场
消费者的选票(货币)决定生产什么
配置
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决定如何生产
三种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等的提供者决定为谁生产
形式
47
二、市场配置与市场失灵
48
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作用
需求
鞋子 住房 茶叶
理论思考。
考核方式
以课程论文为主,兼顾学生在课堂 讨论中的发言。
教学安排
第一讲 公共经济学导论 第二讲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第三讲 公共产品理论 第四讲 公共选择理论 第五讲 国家预算 第六讲 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 第七讲 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讲 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九讲 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第十讲 地方公共经济
TSR必须是非负;TSR力求最大化。
41
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二:MSR=MSC
MSR(Marginal Social Revenue)
社会边际收益,指人们从某一产品的消 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MSC(Marginal Social Cost)
社会边际成本,指人们为某产品每新增 加一单位所消耗的成本。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①财政收支; ②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③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方法:
①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②实证研究: 发生了什么(通过量化分析来验证命题和假设)
③规范研究: 应该怎么办(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体现)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 改革开放
复旦大学公共经济学樊 勇明官方课件
课程名称
公共经济学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授课人:樊勇明
联系电话:021-58783626(O) 02150541380(Fax)
021-64792187(H\Fax兼) E-mail: fanyongming@
yulin8@
•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 • 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说明市
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优 化问题。
•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实
行的改进。
38
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
B的福利
W′ .C
.E D ′.
D
A的福利 O
W
39
W′W为福利边界,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和现有
资源配置方式下,A、B两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福 利水平社会曲线。
C点是超越了福利边界,即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
不可能达到的福利水平。
D点是低效率福利水平,即低于现有经济技术水平
属物)
• Private Sector——私人部门(企业和居民) •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 学
•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什么叫政府-何谓政府经济行为- 研究范围、角度和方法
• 国民收入决定一般理论: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和可探讨性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 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 •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 •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两条基本原理:
• 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场 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义务教育、 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收税、社会保障等)
教学目的
通过对公共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教学,使 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和 经济决策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合理化有 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把握在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职能 转变的关键和难点。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其主要内容由资源 配置与政府职能、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国家预算 理论、公共支出理论、公共收入理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理论和地方公共经济理论组成。分为8个单元进行教学。
的稳定。
36
广义资源最优配置三项内容:
(即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Efficiency 效率
Fair
公平
Stable 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