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 贵乡去安身乐业” (《红楼梦》曹雪芹)。霍译如下:
“After that I shall take you to a certain 译文将“之邦”、“之 brilliant 族”、“地”、“乡”在 successful 表意上的重复归结为 poetical “locality”一词,对称的 中文四字修饰变为了分行 cultivated 排列的9个多音节英语形容 aristocratic 词,单行结构近乎齐一, elegant 纵列11行。译文中这种多 个多音节单词的纵行排列, delectable 视觉上也产生了一种特殊 luxurious 的强调及工整之美,可以 opulent 说译者是采用了互文性中 的“类比”方法,用目的 locality on a little trip.” 语互文经验较可以接受的 (Hawkes, 1973: 2)
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
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 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的语中得到 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处 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
• 保尔•利科《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认为伽达默 尔的视界融合这一概念:“是一个辩证的概念,拒 绝两种观点而产生的:一种是客观主义;一种是绝 对知识。 • 视界融合的辩证性在于,一方面对否认阐释者自身, 抹杀阐释主观的作用,毫无“先见”地解释历史的 客观主义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又对坚持自己一孔 之见,单凭自己误以为的唯一视界去理解历史的主 观主义提出质疑。
译者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Contents
译者主体性的起源及内涵 主体间性的起源及内涵 相关人物介绍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化解冲突,走向和谐的探索 小结
•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 “媒婆”、“译匠”、“一仆二主”之“仆人”、“叛逆者”、 “戴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 了丰富的译者形象谱系。 • 翻译只是语际之间的转换,翻译研究就是探讨怎样译、怎样译得好, 这种将翻译只是看成是语言层面转换的观点致使译者成了语言转换 的“技术工人”、“译匠”,是“翻译机器”和“文化工具”。 • 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即使承认翻译也 是一种创作,但也只是认为它是“寄生的艺术”(Parasitical art), 其艺术创造性和文学价值都不能与原作相提并论。
译者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飘》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You know there isn’t going to be any war,” said Scarlett, bored.
“哪来的什么战争!”思嘉不耐烦的说。(傅东华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尊重原文,保留原文的基本意义和信息的基础上,对原文的内容进 行了省略和再创造。语言形式上进行了改编和通俗化。 译文中,译者没有直译“bored”一词,根据原文的上下文关系推断含义,体现了译者翻 译中的创造性。
译者
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主体, 并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甚至包 括译文、译文环境等的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首先提出了“主体间性”的 概念,标志着意识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
主体间性Leabharlann Baidu研究范围:如何协调好作者,译作与 读者间的关系,使共在的自我在翻译中充分发挥和 谐的创造作用。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 译者“仆人说” 是对翻译“应然”的理论探索, 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 • 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究,大 多属翻译文化研究。
翻译“改写”理论
• 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由勒菲弗尔创 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 写,无论其意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 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 • 但此理论不适合用于指导翻译实践,因为其属于描述性 的翻译研究,若用于指导实践,可能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即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等文化因素及受权力关系摆布式 操控的“改写”,用于翻译实践,容易产生偏误。
寻求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视界融合
• “视界融合”理论对处理好译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具 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需以“完全理解陌生的语言,而且 还以对被表达东西本来的理解”为前提。 •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 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 中的行动,在这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
像中国古代物品“褡裢”,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也已消失。杨译 为sack,使其通俗化;“褡裢”在英美文化中不存在, Hawkes 便将其译为“小背包”(satchel)。这种远古文化造成的(文 化和词汇)空缺无法弥补。译者被迫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霍克斯在《红楼梦》原文回目的基础上对译文分卷,并根据自 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各卷自行命名:
译者主体性的起源
发源于哲学: 哲学上,主体性的概念源自哲学主体概念的创始人笛卡尔。自我意识是笛卡 尔主体性概念的基础,从哲学意义上说,主体性是指主体的是本质属性和其物 化活动的独特特征。具体来说,主体性是指主体的基本特性,是他客观性活动 中的显著特征。具体来讲,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客观性活动中的本质力量的外 化,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积极地改变、影响和控制客体,并使客体服务于他。 “主体性的基本含义是人的实践性和创造创造性。换句话说,即是指人所拥 有的、特殊的主观能动性。”
霍克斯:David Hawks,著名的汉学家,红学大师,他不仅懂中国文化,而且, 专修红学,在红学研究领域,颇为深入,第一个翻译出《红楼梦》的英文全译 本。他的《红楼梦》英文版,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
从卷名来看,“The Golden Days”及“The Warning Voice”昭示 贾家由盛及衰;“The Debt of Tears”暗喻宝黛悲剧爱情命运。最 终“The Dreamer Wakes”,家事情事两条线索均回归一处。 无需赘言,如果霍克斯没有进入红楼“视域”与原作者深入交流, 仔细体味曹氏的个人和时代创作背景、意旨情思、思路线索及深刻主 题,就不可能对原作线索和主题形成如此高度的个人梳理和概括。 虽然译者对原作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现实意义及精神世界做 出了概括,但重点仍落在“家庭故事”、“仪式化的乱哄哄场景”、 “宗教色彩”。这同样对读者起到了很好的导读作用,吸引了他们的 阅读兴趣,体现了霍克斯的“读者视域”,这都体现出原作者、译者 及目的语读者三方“视域”的对话协商。
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开创了主客二元论的先河,区分了作为人的主体 和客观世界的客体,将思维与存在对立起来。自笛卡尔开始,西方哲学的重 点从对存在和客体的研究,转向了对主观思维和精神的研究,主体性原则由 此萌发。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
•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 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 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 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相关人物
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 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代表作《傅雷家书》
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 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代表 作《围城》
傅雷
两国文字词类、句法构造、文法与习惯、修辞格律、俗语、感觉深浅、 观点角度、风俗传统信仰、社会背景、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
VOLUME 1:THE GOLDEN DAYS (1-26)
VOLUME 2:THE CRAB-FLOWER CLUB(27-53) VOLUME 3:THE WARNING VOICE (54-80) VOLUME 4: THE DEBET OF TEARS (81-98) VOLUME 5:THE DREAMER WAKES(99-120)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距、不同或差异,客观上导致了翻译的“不 忠实”的现实,进一步可以推论出译者的主体性是翻译中不可避免 的一个因素。
钱钟书
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 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讹”是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有关差异给翻译造成的不可 避免的“走样”和“失真”。
主体间性
哲学: 作为一个哲学问题,主体间性理论起源于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 现象学,后经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罗 蒂的新解释学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 所谓主体间性,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间 性哲学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强调主体 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理解、双向互动、平等对话的交往特点 和关系,从而使主体成为真正的自由主体。
Ellen’s main stay, the despair of the three daughters, the terror of the other house servants.
一直是郝太太的左右手,却是三个女孩子的眼中钉,全家奴仆的雌老虎。(傅东华译) 译者运用了汉语中流行的一些词语比如眼中钉、左右手、雌老虎来分别翻译原文中的 “main stay”,“ the despair”, “ the terror”。 运用这种改写的方式可以减少迷惑性,使译语读者感觉就像读用目的语写的文章, 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
人类的活动可大致分为:认识活动,生产活动,交往活动。 过去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认识活动。 翻译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还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生产活动。 其实,翻译还是一种交往活动,具有一定的主体间性,体现出一种 伦理关系。 作为生存个体的翻译主体———原作者、译者、译入语读者等,在翻 译活动中必然要超越自身的个体性,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通过交 往对话,互相理解沟通发挥其主体作用,在主体间的关系中会合、相遇、 对话、交流,共同完成其交流的产物———译作。
那疯跛道人听了, 拍掌笑道:“解得切,He transferred the sack from the taoist’s 解得切!”士隐便笑 shoulder to his own,……(Yang 17) 一声“走罢!”将道 But Shi-yin merely snatched the satchel 人肩上褡裢抢过来背 that hung from the other’s shoulder and 着,竟不回家,同了 slung it from own,……(Hawkes 65) 疯道人飘飘而去。
以上两个例子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用增加、删减、 改写等方法,这不是对原文的不忠实,相反,它是译者主体性很重 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译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译文的可读性,满足 译语读者和译语文化的需要,而且这些方法的使用是建立在尊重 原文,保留原文的基本意义和信息的基础上的,因此,它是对原文 的一种创造性叛逆,这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一个方面。所以,译者主 体性的这一重要方面在翻译研究中不应该被忽视和指责为对于原 文的不忠实,相反,因该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一种多视角研究 被看作是译者主体性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语言形式传达出了多个修 饰词在语义上的强调意味 和一定的铺陈对称效果。
这一过程表现出原译语不同互文 经验间的对话,其结果是体现出一种 典型的文本与互文本间的审美创造。 霍氏这种多词竖状分行,通过整齐的 篇幅排列以示强调的审美创造在后文 其他地方多次出现,即体现了译语清 晰明确的文学审美个性,又在一定程 度上弥补了源文本的阅读表达效果。 这样,从文本结果来看,原语的语言 形态在译本中虽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变化,但其语言个性却在译语文化语 境的关照下获得了创造性的发展,体 现出原译语文本间的互文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