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教育的特点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园小学幼儿教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而幼小衔接早己引起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关注。研究表明,幼儿园的孩子能否适应未来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主要受其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众多幼儿初入小学时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的问题,如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眼不足、体质下降、课堂违规、成绩不理想等。这些不适应说明这些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前没有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幼儿园与小学的教师和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与培养上,存在诸多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上的差异。

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来说,应当认真依据《纲要》精神,深入分析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

一、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及对策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都会布置得色彩斑斓,而且活动区域较多,游戏材料等也很丰富。而到了小学,整体环境相对单调,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公共区域也较狭小,主要以操场为主。

为此,幼儿园要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社会适应性与学习适应性教育,从大班第一学期开始,就要组织幼儿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开展与小学相关的常规训练,如可让大班幼儿每天背书包上书,书包内装上学习用具,教师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学习用具,帮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二、作息时间的差异及对策

从作息时间来看,幼儿园尽管规定了每天的上学时间,但并没有严格规定不能晚于既定的入园时间,而小学有严格的上学时间,不能迟到早退。从上课时间来看,幼儿园每节课35分钟左右,每天最多2-3节正式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基本为手工、游戏等活动时间,而小学每节课40分钟,且每天至少有5-6节课。因此,进入小学后,幼儿的学习时间至少增加了一倍,而且休息和活动的时间也大为减少。

为此,幼儿园在幼儿进入大班之后,应当适当调整作息制度与课程表,与小学接近。可以考虑设立幼小衔接的专用教室,改变课桌摆放形式,组织幼儿进行学习,促进幼儿在入学的前作好心理准备。

三、教师关系的差异与对策

在幼儿园,一个班往往配有两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教师主要负责幼儿的课堂学习和活动游戏等,保育员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餐饮、睡眠安排等。而到了小学,一是没有保育员,二是教师主要以学科的教学为主,当然每个班也会配备一名主科的老师作为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各项工作。

为此,幼儿园可在大班时,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提前适应到了小学阶段后所面临的环境和角色转变。

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差异与对策

在幼儿园,每天的学习以游戏活动的形式为主,主要借助各种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而到了小学,基本的学习和活动形式是上课,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引导来让学生学习课堂规则、行为规范,而且也开始了学科的学习,其难度远大于幼儿园的内容,且趣味性会大为下降。

为此,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状况,应适当增加教学活动中智力游戏的比重,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或让幼儿动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

写一写,或让幼儿动口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评一评,或让幼儿动脑记一记,想一想等形式参与活动。

五、家长对孩子预期的差异与对策

在幼儿园,家长大多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生活和学习,对于孩子在学科上的学习几乎没有太多的要求。而到了小学,众多家长要求孩子在学习成绩上要名列前茅,逐渐会减少孩子的游了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家长在教育方法上急于求成,不管不顾孩子的心理特点和真实想法,最终可能导致孩子惧学或厌学。

为此,幼儿园的老师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序列性和层次性,使教育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同时,家长可适当给孩子提供一些游戏化的拼音、识字的学习机会,当然要注重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家庭教育的差异与对策

在幼儿园,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适性教育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教育,而更多的是依赖幼儿园的教育,而幼儿园的教育往往只能承担学校的角色,家庭教育的角色很难完成。而到了小学,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偏重的是学科方面的培养,学校的教师也是如此,然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却因此被进一步削弱甚至忽视。

为此,幼儿园应该从小班开始,就制定合理科学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家长也应该主动学习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发掘孩子的特点,进行及时的适性教育。家长在教育中的失误,会对衔接产生不良影响。问题需要幼儿园、小学帮助和正确指导加以解决,学校可通过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个别家

访、办学校通讯、成立委员会、家庭教育协作小组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

总之,在幼儿园阶段,学校、教师和家长,必须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通过各类游戏以及游戏化的教学活动,穿插一定的学科知识,通过各类活动,加强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独立意识,在注重培养幼儿听说能力的同时,注重个性、情感以及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从生理、理两方面入手,让幼儿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这对幼儿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