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_俄国十月革命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历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历史: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
俄国十月革命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 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 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 400多万人伤残。

“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 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 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政策:
•继续战争 •拒绝8小时工作制
•不实施土地改革
二、十月革命的爆发
起义者们攻入 冬宫。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发出进攻 的炮声,攻打冬 宫的战斗开始。
十月革命
名称 时间 性质
二月革命
革命 任务
结果
资产阶 1917年 二月革命 级民主 3月 革命 1917年 无产阶 十月革命 11月 级革命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 历2月23日 ),彼得格 勒工人、士兵爆发“二 月革命”,成立工兵代 表苏维埃, 推翻了统治俄 国300多年罗曼诺夫王朝,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沙皇尼古拉二世被 迫退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
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势
工兵代表苏维埃 两个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合法的全国政权)
因为诸多因素,苏联解体了。
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为数不多,综合国力也大都 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014年10月,铂涛集团正式启用全新品牌标识,设计灵感源 铂涛LOGO 铂涛LOGO 铂涛酒店品牌 / 铂涛酒店品牌 jyh73kae
自铂涛集团“海洋创想”战略。该品牌标志是汉字“涛”、“风帆”、“海洋”三个符号的意匠组合。 千帆竞发,传达铂涛事业的蓬勃向上,旗下子品牌齐头并肩向前进发的景象; 百川入海,展示了铂涛集团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总品牌的号召力; 汉字“涛”传达了铂涛集团的核心理念:铂涛是一个汇聚与迸发能量的创业平台的意象表达。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九下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课件(30张)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九下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课件(30张)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 义革命。
②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③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 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德国社会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 主义革命,对世界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那十月革命为什么会爆发呢?
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
资产阶级政府
苏维埃政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1917年11月7日 领导人: 列宁
十 月 革 命
参加人:工人、士兵
主要特征: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 取政权。
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 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人民委员会
列宁
苏维埃政府的措施
措施: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
第1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阿芙乐尔号
一、新时代的曙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重 要的作用。
一 战 后 的 俄 国
“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 二月革命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 深重的苦难。
时间:1917年3月
影响: ①推翻了沙皇统治。
沙皇
沙皇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② 两个政权
时间:1917年至1920年
白军头目
英国武装干涉军
美国武干涉军
法国武装干涉军
列宁向红军演说
红军战士
恰巴耶夫
影响: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共产主义的措施: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 和其他农产品。 ②对中小企业国有化。 ③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 活必需品和食品。

九年级历史下册_俄国十月革命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_俄国十月革命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 列宁秘 彼 密住宅 晚9点钟打响向冬宫进攻的炮声 得
冬宫
斯莫尔 尼宫

勒 起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1.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经济: (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2)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 地,分配给农民; 3.外交: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出了一战。 4.军事:1918年——1920年,进行了三年的国内 战争,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了 国外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背景: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时间: 1917年3月 主力: 工人、士兵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 结果:
面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七月流血事件
第 1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说出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时间、 结果;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领导人、经 过、结果及历史意义。苏俄政府采取的巩 固政权的措施。 2. 能列表比较两次革命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自主学习:
• 1、二月革命的原因、时间、结果。 • 2、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实际掌权的是哪个? •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原因、时间、地 点、领导人、结果? • 4、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有哪些? •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如何?
师生互动: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 材料1:
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
•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 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 俄国十月革命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1 俄国十月革命 (共18页)

②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 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3、对人类历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革命,打破了资本主 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三、世纪之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拓展延伸
思考:苏联早已解体,为什么人们依 然没有忘记列宁?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讲授新课
一、艰难时期
材料一: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相比较英美等资本主义强国,俄国 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薄难时期
俄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自由放任政策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旧俄农民和他们的家庭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一、艰难时期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1914年在当普鲁士马祖里湖周围战败的俄军俘虏移向德国俘虏营。 (下图) 〈美〉杰弗里·帕克 :《剑桥插画战争史》 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这些 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雨般的榴弹片中耐心等 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引发了俄国革命 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 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 个奇迹。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二、伟大抉择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 战,但惨败
7月彼得格勒的工兵示威游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二、伟大抉择
七月流血事件
结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
二、伟大抉择
十月革命
1917年7月17日以后,临时政府实行恐 怖政策,宣布彼得格勒戒严,下令通缉列宁。 8月8日,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 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6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 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5/21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5
thank
you7年3月,俄国 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 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 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 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 并立的局面,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

8.1918~1920年,苏俄人民响应布尔什维克党“一切为了前 线”的号召,发扬拼命精神,忘我劳动。这里的“前线”,指的 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 B.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前线 C.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前线 D.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 9.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 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图案为毛 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 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 误在于( )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1917年3月,二月革命
观察下面这幅图,把你所看到和想到的告诉 我
列 宁 回 到 彼 得 格 勒
七 月 流 血 事 件
1917年7月1日,彼得格勒50万人走上街头,示威群众打
出的旗帜和标志是布尔什维克的口号:“打倒战争!”“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各抒己见
• 列宁曾经说过:“战争引起了革命, 革命制止了战争”,你认为这一观点 是否正确,请结合俄国二月革命和十 月革命的历史加以说明。
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内容
名称 二月 革命 十月 革命 时间 1917年 3月 1917年 11月 性质 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 命 革命任 务 推翻沙 皇统治 推翻临 时政府 结果 两个政权 并存 建立社会 主义制度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假如你是当时 俄国的一位农民,你最希望苏维埃政权能 颁布什么内容的法令?假如你是当时俄国 的一位工人、一位士兵呢?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精品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精品课件
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1、客观条件: (1)经济条件:19世纪60年代沙皇政府实 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 了一定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
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工 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1、召开: 2、内容: (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通过了《和平法令》:
(3)通过了《土地法令》: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 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 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阅读“学思之窗”) (4)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 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 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 ……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 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 济实力不足,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 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主义国家;并且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1913 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 国的 1/8,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 西方列强;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 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 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 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 中最重要的部门。
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

一、背景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 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 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 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 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3.流亡海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 的欢迎。1917年4月
一、背景
阅读课本P2-3小字,说说俄国十月革命的 时代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一、背景
在一战期间,沙皇 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 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 镇压罢工,逮捕布尔什 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 代表。为了应付战争开 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
“血腥的尼古拉”
2.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1917年3月
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人士兵 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 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四、巩固
1.政治: 建新型无产阶级政权。迁都莫斯科。
2.经济: 将银行、铁路和大企业收归国有;颁 布《土地法令》;实行“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
3.外交: 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4.军事: 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五、意义
1.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 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苏俄)。
临时政府镇压示 威工人、士兵的“七 月事件”发生后,两 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 束。
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反动统治。1917年7月
二、经过
1. 11月6日晚,列宁在总指挥部——斯莫尔 尼宫领导起义。
2. 11月7日,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 声中,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 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世界现代史(1917年——)是垄断资本 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 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的历史;也是 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 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翻沙皇统 两个政 治 权并存 推翻临时政 建立社 府 会主义 制度
十月革命


拓展延伸
运动 五四运动 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等知识
• 联系初二历史有关的内容 如:新文化
• 思考: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中
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 列宁秘 彼 密住宅 晚9点钟打响向冬宫进攻的炮声 得
冬宫
斯莫尔 尼宫

勒 起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1.政治: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经济: (1)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收归国有; (2)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 地,分配给农民; 3.外交:同德奥谈判议和,苏俄退出了一战。 4.军事:1918年——1920年,进行了三年的国内 战争,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粉碎了 国外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 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 会主义革命 •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 诞生。 • 作用——打击了;推动了;鼓舞了。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 现代史的开端。
比一比: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 何区别?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 资产阶 3月 级民主 革命 1917年 无产阶 11月 级革命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 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况一 战 时间 罢工资料 参加人数 期 间 俄 3.5万 国 1914.8---12月 68次 工 人 1000次 54万 罢 1915 工 1500次 100万 情 1916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月革命的爆发
1917年11月7日俄
国十月革命爆发。
阿芙乐尔号巡 洋舰发出了进攻冬 宫的信号。
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
• • • • • 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者:列宁 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 权。 • 结果:取得了胜利。 • 性质:第一次成功社会主义革命
“一战”加剧了本来就很尖锐的社会矛盾。列宁曾经 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 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一、新时代的曙光:
1、二月革命
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背景:为了摆脱困境而参加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时间: 1917年3月 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
材料1:
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
•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 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第 1

教学目标:
1、记住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及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
•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动脑筋”) • 2、二月革命的时间、结果。 • 3、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实际掌权的是哪个? •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结果? • 5、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有哪些? • 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