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人格特质理论.ppt课件

精选ppt
12
(三)健康人格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体系是面向健康人的。 他反对弗洛伊德主义所持的精神病患者和健康人 之间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不同的观点,认为 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根本没有机能上的类似 性。精神病患者与健康人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动机 存在于过去而后者的动机存在于未来。他强烈主 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不能由动物园、儿童、 过去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引申而来。
精选ppt
2
二 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特质的基本观点
1.特质的定义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一般的、 现实焦点的神经心理结构。
由于有特质,很多刺激便等值起来,从而使人在 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
例如,一个具有"谦虚"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 也会作出类似的反应。与领导一起工作时,表现为留 心、小心、顺从;在访友时,表现为文雅、克制、依 从;在遇见陌生人时,表现为笨拙、尴尬、害羞;在 和父母亲共进餐时,表现为热情、迎合;在同伴给予 赞扬时,表现为不愿露面、不愿为人注意等等。
精选ppt
3
例如:一个具有强烈攻击性特质的人,对不同 的情境会作出相类似的反应。
环境情境
一起工作 运动竞赛 对待弱者 学校学习 未达目的
特质
攻击性
反应
盛气凌人、专横霸道 竞争求胜、争强好胜 强权政治 获得成功 愤怒、敌意
(赫根汉,1980
精选ppt
4
与此相反,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即使对同一个刺激 物,反应也会不同。一个具有友好特质的人和一个 具有怀疑特质的人对陌生人的反应是很不同的。
程度的整合;同一个人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质; 人的行为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可能和特质不一致。
(8)特质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 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和普遍 性的统一。

十二人格 PPT课件.ppt

十二人格 PPT课件.ppt

殊方面去研究它。
(1)现代心理学: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 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 性格;个体的性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 用下,又组建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而其 心理特征表现于行为时,则具有相当的统合 性与持久性。
(2)心理与生活: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 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内 隐外显)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4、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 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 或情绪稳定性。
5、七因素
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 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 性、宜人性、因袭性。
二、类型
1、单一类型 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L.E.Sheldon)等 人则对克瑞奇米尔的理论作了改进。他们 把个体按其生理特征分为胖、中、瘦三大 类,相应将人分成三种类型:消化系统、 内脏器官较发达、肥胖的人,属于内胚叶 型,其气质特点为行为随和、反应迟缓、 从容不迫、好社交;骨骼、肌肉和结缔组 织较发达、健壮的人,属于外胚叶型人, 其气质特点为大胆坦率、精力充沛、冒险、 冲动、好斗;神经系统、皮肤组织较发达, 骨骼细长的人,属于中胚叶型,其内心活 动丰富、谨慎、灵敏、思维周密、不善社 交、喜独处、工作热心负责。
在最新的精神疾病制诊断分类中,称此 为”解离性认同疾 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此 种患者会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我认 同和性格状态,各对环境及自体有某种 的知觉、关系、想法,各不相同,而存 在患者不同时间的表现,而且可以一再 完全地控制此患者的行为,而一些属于 别性格的重要个人资料就不会记起来。

第七章人格 PPT课件

第七章人格 PPT课件

三、人格的结构
(一)气质与性格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最核心的人
格差异,它有好坏之分。 气质是人格发展的先天基础,性格是个人后天形成的
道德行为特征。
三、人格的结构
(二)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
知方式。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差异:对外部环境依赖程度 冲动—沉思的差异:对问题的思考速度 Dase等人(1975)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
(右脑优势)与继时性(左脑优势)两种认知风格。
三、人格的结构
(三)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 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 一、和谐。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 我评价;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 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包括自我监控、 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
主题统觉测验:默瑞
罗 夏 墨 迹 测 验
第四节 人格的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
异; 第三,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果。 具体影响:第一,一个人的相貌、身高、体重等生理特
征,影响自信心、自尊等; 第二,生理成熟的早晚也会影响人格的形成; 第三,某些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会影响特定人格的形成; 第四,性别差异对人类人格的影响也有明显的作用。
(三)作品分析法
(四)个案法
二、自然实验法
实验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创设实验情境,主动引起被试 的某种人格特征的表露,然后经分析、概括来确定其 人格特征的方法。

医学epq艾森克人格量表使用手册专题课件

医学epq艾森克人格量表使用手册专题课件

1.你是否有许多不同的业余爱好?
是否
2你是否在做任何事情以前都要停下来仔细思考 是 否
?3.你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
是否
4.你曾有过明知是别人的功劳而你去接受奖励的事吗 是 否

5.你是否健谈?
是否
6.欠债会使你不安吗?
是否
7.你曾无缘无故觉得“真是难受”吗?
是否
8.你曾经贪图过份外之物吗?
是否
9.你是否在晚上小心翼翼地关好门窗?
是否
41.交新朋友时一般是你采取主动吗?
是否
42.当别人向你诉苦时,你是否容易 理解他们的苦衷?
是否
43.你认为自己很紧张, 如同“拉紧的弦”一样吗?
是否
44.在没有废纸篓时,你是否将废纸扔在地板上 是 否

45.在你与别人在一起时,你是否言语很少?
是否
46.你是否认为结婚制度是过时了,应该废止? 是 否
是否
55.你是否喜欢与人混在一起?
是否
56.你如知道自己工作有错误,
这会使你感到难过吗?
57.你患失眠吗?
是否 是否
58.你吃饭前必定洗手吗?
是否
59.你常无缘无故感到无精打采和倦怠吗? 是 否
60.和别人玩游戏时,你有过欺骗行为吗? 是 否
61.你是否喜欢从事一些动作迅速的工作? 是 否
62.你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妇人吗?
– 2 – 6 – 9 – 11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6 – 62 66 68 –72 75 76 81 85 – 88
E量表分:
1 5 10 13 14 17 –21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5 61 65 71 80

实验心理测评-人格测评 PPT课件

实验心理测评-人格测评 PPT课件
26
90
90
80
80
70
70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20
20
10
10
0 T分 P
E
N
L T分0
27
量表剖面图
EPQ人格类型图
内向-不稳
抑郁质
50%
56.7%
43.3% 80
外向-不稳
70
胆汁质
60
E量表
20 30 40
60 70 80 40
粘液质
内向-稳定
35.8%
30
Hale Waihona Puke 多血质20外向-稳定
13
1. E量表(内外向)
测量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的强度。
E分高表示外向—爱社交、渴望兴奋、冒险、 易冲动、情绪失控、反应快、乐观、作事欠踏 实;
E分低表示内向—好静、富于内省、交友不广, 对一般人缄默冷漠,不惜刺激,喜欢有秩序的 生活,情绪较稳定
14
典型外向(E分特高)
爱社交、朋友多、喜欢冒险、追求剌激、不甘寂寞、 好谈笑、冲动行事不爱做研究工作,喜欢实际的工作,反 应迅速,随和,但情绪容易失去控制,做事粗心,从外表 看似乎是一个不太可靠的人。 生活习惯:可能喜欢吃剌激性和昧重的食物,抽烟、喝洒 的多; 审美:喜欢浅颜色
1. EPQ各量表均有两极性, 分数偏离越大, 个 性特征越明显。
2. 单个量表的分析似乎意义比较明确,二维 或三维的组合使个性复杂多样,分析是相当困 难的。
3. N和E量表构成的四个相限代表四种人格类 型—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和抑郁质。
4. N、E和P量表构成的三维空间,个体可在这 个空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点。

《艾森克人格测试》

《艾森克人格测试》

35.你是一个多忧多虑的人吗?
是否
36.你在童年是否按照吩咐要做 什么便做什么,毫无怨言?
37.你认为你是一个乐天派吗?
是否 是否
38.你很讲究礼貌和整洁吗?
是否
整理课件
22
39.你是否总在担心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是 否
40.你曾损坏或遗失别人的东西吗?
是否
41.交新朋友时一般是你采取主动吗?
是否
是否
23
48.你是否有时有点自夸?
是否
49.你是否很容易将一个沉寂的集会搞得活跃起来?是 否
50.你是否讨厌那种小心翼翼地开车的人?是 否
51.你为你的健康担忧吗?
是否
52.你曾讲过什么人的坏话吗?
是否
53.你是否喜欢对朋友讲笑话和有趣的故事?
是否
54.你小时曾对父母粗暴无礼吗?
是否
55.你是否喜欢与人混在一起?
T分在43.3~56.7占50%, 38.5~61.5占75%
下面为两个量表剖析图
整理课件
36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T分 P
E
N
量表剖面图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L T分0
内向,不稳
90
80
外向,不稳
70
E量表
10
20
30
40
内向,稳定
是否
70.如果有把握永远不会被人发现,你会逃税吗? 是 否
71.你能使一个集会顺利进行吗?
是否
72.你能克制自己不对人无礼吗?
是否
73.遇到一次难堪的经历后,
你是否在一段长时间内还感到难受?

艾森克人格理论ppt课件

艾森克人格理论ppt课件

3、习惯反应层次 其涵盖的范围将会更小一些,常常只涉及和某方面有关
的行为。如“守时”的人,对于和时间有关的事情会特别注意,也比较挑剔 不守时的行为。
4、特定反应层次 往往之和某一个情境的某一种行为有关。
人 格 层 次 模 式
( 以 外 向 为 例 )
9
(三)人格维度模型
1、外向---内向维度
在外向---内向维度上,可以确定内、外向人格特征的差异。
艾森克人格理论
1
主要内容
生平事略 理论观点 研究方法 理论应用 理论评价
2
生平事略
汉斯.艾森克(Eysenck.Hans 1916-1997)英 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
1916年艾森克出生于德国柏林,并在那里求学。 他的父母都是演员,父亲长于喜剧表演,母亲则是默 片演员。在他 2 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祖母抚养长大。 在他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 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迪 荣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伦敦大学,他本来打 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必须的培 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 训练,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心理学。 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
①人格三维度的普遍存在 ②人格特质的稳定性 ③双生子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二)社会化过程
12
一、研究取向
研究方法
艾森克认为人格研究的趋向是:首先,从理论上确定人格的维度;其次,
对这些人格维度进行测量;最后,为这些人格维度提供行为与生理实验结果支 持。艾森克非常强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二、效标分析
二、异常人格的治疗方法
(1)暴露疗法
(2)系统脱敏法

人格的生理心理机制

人格的生理心理机制

由于植物神经系统对诸如恐惧、焦虑等情绪有 调控作用,艾森克把植物神经系统看作是神经质的 神经生物学基础。
艾森克人格理论的生理基础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一般 讲,人们把交感神经看成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当人 们挣扎、搏斗、恐惧或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 它加速心脏的跳动,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 以利用,暂时缓解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 以应付危急。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 用,抑制机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他们获得必要的休 息。
精神质(P)
相对于前两个人格维度而言,精神质在 艾森克体系中出现较晚,尚未发现其确实的 神经生物基础。 但是在心理测量中,发现男性的精神质 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所以推测精神质与男性 生物特性有关,但是目前没有实证研究材料 证明这一点。
艾森克人格理论的生理基础
就像外向和神经质一样,P因素也是双极的,一端 是精神质,一端是超我。 高P分的人通常表现自我中心、冷漠、倔强、固执、 冲动、敌意、攻击性、怀疑、精神病态和反社会。 P分低的人往往表现为无私,高社会性,富于同情心、 关心别人,合作精神、顺从和适应社会。
3、神经动力学理论——巴甫洛夫“神经系统”类型
高 级 神 经 活 动 的 类 型
一般行为表现
建立阳性条件反射和 形成分化抑制的速度
条件反射特性
强度
兴奋过程
大脑皮层神经过程
抑制过程 均衡性——两种过程的强弱 灵活性——条件反射改造的方法
高级神经活动特性、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强度 强 强 强 弱 平衡性 不均衡 均衡 均衡 —— 灵活性 —— 灵活 不灵活 ——
这提示遗传因素在决定个体人格差异方面起决定作用。

艾森克人格量表使用手册PPT课件

艾森克人格量表使用手册PPT课件
战后他在伦敦大学授课。 他写了75本书,大约700多篇文章,成为心理学
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他于1983年退休。1997年9月4日去世。
3
作为一名行为主义的中坚分子,他认为,只有 科学的方法才能让我们对人类有准确的理解。 作为一名统计学家,他认为数学方法极为重要。 作为一名生理取向的心理学家,他认为生理的 解释才是唯一有效的解释。
15
惊恐发作可能是最“原型”的神经症状。艾森克用正 反馈的例子来解释惊恐发作:就像把麦克风放得离扬 声器太近的情况。 惊恐发作也是类似的模式:你受到某件事物的轻微惊 吓,然后你的交感神经兴奋,然后你更加紧张,更容 易受到刺激的影响,这又使你的神经系统更兴奋,使 你更紧张、易感.... 神经质的人更多的在对自己的恐慌而不是最初引起恐 惧的事物做反应
P分量表测量精神质维度,精神质又称作倔强、 意志坚定,并非暗指精神病。P分数高表示可 能是孤独的,缺乏情感投入,好挑衅,喜欢干 奇特的事且不顾危险,难以适应外部的环境。
9
兴奋与抑制
外向者有较强的抑制功能:当遇到创伤刺激——如车祸,外 向者的大脑发生抑制,“麻木”,对所发生的事情记得很少。 车祸后,外向者可能感到自己当时大脑一片空白,要问别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因此,他们不会感到事件的过强冲击,第 二天就可以继续驾车。 内向者抑制功能较弱,遇到创伤刺激时,大脑的这种保护功 能不能迅速发生。他们非常警觉和善于学习,因此可以清晰 记住发生的每个细节。就好像车祸是以慢镜头在他们眼前发 生的一样。因此他们可以短期不愿再驾车,甚至终生。
16
E与N的关系
内向--恐怖症phobias and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外向--转换型障碍 conversion disorders (e.g. hysterical paralysis癔症性麻痹) or 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s (e.g. amnesia健忘症)

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PPT

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PPT

• 艾森克将外 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 艾森克将外-内倾和神经质作为两个互相垂直 的人格维度,且以外-内倾为纬 内倾为纬, 的人格维度,且以外 内倾为纬,以神经质为 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见上图)。 )。艾森克在 径,绘制成人格结构图(见上图)。艾森克在 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 种人格特质, 两维空间组织起他认为基本的 种人格特质, 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且与古代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从图上不仅可以看出人格的四种类型(稳定外 从图上不仅可以看出人格的四种类型( 倾型、稳定内倾型、 倾型、稳定内倾型、不稳定外倾型和不稳定内 倾型)范围内所包含的8种人格特质 种人格特质, 倾型)范围内所包含的 种人格特质,还可以 根据个体某一高分数的特质, 根据个体某一高分数的特质,看图查出其所属 的人格类型, 的人格类型,或从维度的结合预测个体可能会 出现的特定的人格问题。 出现的特定的人格问题。
测验的计分
• 记分时,首先统计出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 记分时, 粗分, 然后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 粗分 , 然后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 T 分 。 T=50+10(X- )/SD T=50+10( 50 • 剖析图分析 –EPQ量表剖析图 EPQ量表剖析图 EPQ –E和N的关系图 E
结果的解释
• 根据标准差的面积分布 , 得知 ±0.67SD所占面积约 根据标准差的面积分布, 得知M± 所占面积约 为全体的50%, M±1.15SD时约为全体的 时约为全体的75%。 因此 为全体的 , ± 时约为全体的 。 规定各量表的T分在 规定各量表的 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各量 ~ 分之间为中间型, 分在 分之间为中间型 表的T分在 分在38.5~43.3分或 分或56.7~61.5分之间为倾向型, 分之间为倾向型, 表的 分在 ~ 分或 ~ 分之间为倾向型 分在38.5分以下或 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 分以上为典型型。 而T分在 分在 分以下或 分以上为典型型 • 以内外向为例 , T分在 以内外向为例, 分在 分在43.3~ 56.7分之间为中间型 , T 分之间为中间型, ~ 分之间为中间型 分在38.5~43.3分之间为倾向内向,T分在 分之间为倾向内向, 分在 分在56.7~61.5分 分在 ~ 分之间为倾向内向 ~ 分 之间为倾向外向, 分在 分在38.5分以下为典型内向, T分 分以下为典型内向, 分 之间为倾向外向, T分在 分以下为典型内向 分以上为典型外向。 、 、 量表类推 量表类推。 在61.5分以上为典型外向。P、N、L量表类推。 分以上为典型外向

艾森克个性测试法ppt

艾森克个性测试法ppt

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
类型名人
n n n n n
巴顿将军 麦克阿瑟将军 希特勒 张飞 孙悟空
多血质人格特点
n
多血质:活泼好动,乐观、急躁;不甘寂寞,善于交际, 适应性强,智慧敏锐,但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于产生, 也易于改变,体验不深刻,但明显外露;接受新事物容 易,但印象不很深刻。这种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具有很高的 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 注意向活泼热情、灵活机智方向发展,避免轻浮散漫、放 荡不羁、情绪变化多端、“朝三暮四”。可多承担一些任务, 注意动静结合,以保持积极状态,要求要严格。
n
第三步:根据T分数高低绘制剖析图或坐标图,分析人格或 气质特征。
情绪不稳
7 0
抑郁质
6 2 5 6
胆汁质
低分内向
30
3 8 43
粘液质
5 0 4 3 3 8 3 0
情绪稳定
56 62
多血质
70 高分外向
第三步,测量结果报告
n n n n
报告维度分 报告气质和人格特征 报告与人格特征吻合的项目内容 例:内外向维度分为65,提示个性外向,表现在以下方 面:有许多不同的业余爱好,健谈,比较活跃,交新朋友 时通常采取主动等。
n
n
n
类型名人
n n n
林黛玉 邓肯 唐僧
粘液质的特点
n
粘液质:安静稳定,交际适度;不尚空谈,埋头苦干;反 应缓慢,沉默寡言;善于克制自己,紧守信用,情绪不易 外露;善于忍耐,坚持不懈,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 有惰性且不够灵活。这种类型的显著特点是安静、均衡。 发展踏实、沉着冷静的优点,避免冷淡、迟缓固执等缺 点。 可以承担持久而较多的任务,注意要有意识地适应新环 境、灵活地执行任务。碰上困难和错误时,不要要求过 急,要给予较多的思考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类型层次 它会影响到一个人所有各方面的行为,使之和其他的人在各
方面都有明显差别。如外向型人在思想、兴趣、生活方式、社交行为、情绪 反应及人生观等都呈现出其具有的独特风格。
2、特质层次 其影响范围也很大,但往往只涉及某一方面。如“谦虚”的
人常常不爱表现自己,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人群中不争取显著位置, 不肯做领导者,也很少批评别人,这些都偏向于社会性为。
主要著作: 《人格的维度》(1947)、 《人的人格结构》(1953)、 《焦虑与歇斯底里的动力学》(1957)、 《变态心理学手册》(1960)、 《弗洛伊德学说的实验研究》(1973)、 《人格测量》(1976)、 《智力的模式》(1982)等。
4
理论观点
• 人性观 • 人格界定 • 人格结构 • 人格成因
5
一、人性观
艾森克对人性的三种看法: 1、艾森克认为人类有自我意识,可以主观报告自己的态度、需要、动机、价值
观,这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因此,研究动物只能从生活记录(L数据) 与客观测量数据(T数据)来收集,而研究人类还可以得到第三类数据——Q数据。
2、艾森克重视遗传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艾森克不是遗传决定论者,却认为特质
艾森克认为这些特质可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为配合社会要求而有某些程度 上的改变,所以人们的行为乃是其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只是生物性因素 占了比较强的优势地位。
6
二、人格界定
艾森克认为人格是: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慧和体质等,一个相当稳定而有持
续性的组织,它决定了对于环境独特的适应。
性格是指他在意愿行为方面比较长期而稳定的形态; 气质是指他在情感行为方面比较持续而稳定的形态; 智力是指他在认知行为方面持续而稳定的形态; 体质是指他在身体形态和神经及内分泌比较长期而稳定的情况。
艾森克强调稳定的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单元,这些特质结 合在一起构格构成因素的标准
艾森克认为单从因素分析中得到的人格结构,如果没有证明其存在的生物学基础, 那将是毫无意义。因此,他提出了确定人格因素的四条标准。
1、必须有证明因素存在的心理测量学证据。这一标准要求这一因素不是主观
4、它必须具有社会性关联。换言之,从因素分析技术提出的因素必须能够解
释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现象,比如吸毒、精神病、犯罪、创造性等。
8
(二)人格层次模型
艾森克把人格放在一个层级组织里,建立了人格层次模型。他依据各个 特质对行为影响的范围大小彼此不同而将人格分为几个层次,即类型层次、 特质层次、习惯反应层次和特定反应层次。
3、习惯反应层次 其涵盖的范围将会更小一些,常常只涉及和某方面有关
的行为。如“守时”的人,对于和时间有关的事情会特别注意,也比较挑剔 不守时的行为。
4、特定反应层次 往往之和某一个情境的某一种行为有关。
人 格 层 次 模 式
( 以 外 向 为 例 )
9
(三)人格维度模型
1、外向---内向维度
在外向---内向维度上,可以确定内、外向人格特征的差异。
1997年病逝于英国伦敦。
3
艾森克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格理论、测量、智力、社会态度和政治、 行为发生以行为治疗。艾森克认为,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活动同等 地受制于生物因素(遗传、生理、内分泌腺)和社会因素(历史、经济、 相互作用), 这观一点决定了他的思想及其研究方向。他认为,只强调 生物因素或只强调社会因素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他关于人是进化的产 物,人仍然保留着几百万年前早期生命形成发展过程中痕迹的观点,遭 到了那些倾向于社会因素的社会科学家的反对,但艾森克却认为这是恰 当地理解人的基础。艾森克在心理学、生物学、遗传学和其他一些专业 刊物发表过近600篇科学文章,并出版了36本书。其传记《自传:心理 学史》由H.B.吉布森编辑出版。
臆断而是经得起检验,是可信的、可被验证的、可以重复的。
2、该因素必须具有遗传性,并符合既有的遗传模式。要排除个体习得特征
的影响,发现构成人格结构的基础、普遍元素。
3、该结构必须符合理论构想。艾森克运用演绎而非归纳的推演方式,即从一
个理论着手,然后搜集与该理论逻辑相吻合的资料。没有逻辑作为支撑的因素结构, 是没有解释力的。
的全部变异有约3/4来自遗传,只有1/4与环境有关。
3、艾森克认为个体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格理论应该重视个体独特的特质构成。
总体来看,艾森克认为人类基本上是生物性的个体。人们生来就是具备了一 些先存的特性或特质,对于环境中的刺激,会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反应。每个人的 生物性结构与其他人不同,因此其所具有的特质,也会呈现出个别差异。
艾森克人格理论
1
主要内容
生平事略 理论观点 研究方法 理论应用 理论评价
2
生平事略
汉斯.艾森克(Eysenck.Hans 1916-1997)英 国心理学家。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
1916年艾森克出生于德国柏林,并在那里求学。 他的父母都是演员,父亲长于喜剧表演,母亲则是默 片演员。在他 2 岁时,父母离婚,他由祖母抚养长大。 在他18岁时,由于拒绝加入纳粹组织而无法进入柏林 大学就读,因此离开德国去国外求学。他先到法国迪 荣大学学习文学和历史。之后去伦敦大学,他本来打 算学习物理和天文学,但是由于他没有经过必须的培 训,因此他面临一个选择:要么花一年时间接受基础 训练,要么选择另一个他未曾听闻的专业——心理学。 最后他选择了心理学。
1934年,由于政治原因(反对希特勒统治)离开 德国,赴法国第戎和英国埃克塞特学习,1935年在伦 敦大学开始涉足心理学课程。1938年,艾森克获文学 Hans J. Eysenck 士学位,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相继在莫兹利 (1916-1997) 医院和伦敦大这精神病研究所工作。在该所初创时期, 艾森克筹建了心理学系,成为伦敦大学的一名教授和 莫兹利与贝思莱母·罗亚尔医院的一名心理学家。之 后,他作为英国的一名教授,承担了开创临床心理学 的任务,由他创建的心理学系是第一个培养临床心理 学家的机构,并用于发展行为治疗的方法。
典型外向型人格:开朗的、冲动的和非抑制的,有广泛的社 交接触并经常参加群体活动;喜欢社交、喜欢集会、有许多朋友, 需要与人交谈,并不喜欢一个人读书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