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水库消涨带植被修复群落配置探究

基于水库消涨带植被修复群落配置探究

文章编号:1007-7596(2019)02-0112-05基于水库消涨带植被修复群落配置探究曹博(盘锦市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000)摘要:水库消涨带水土生态恢复的基本点是为植物生长创造稳定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两栖类物种,因此,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整地,创造和改善库岸土壤环境,选择抗旱性强、生长周期长的两栖类物种,是消涨带水土生态恢复成功的关键。

文章在对水库消涨带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研究了水库消涨带恢复措施及群落配置进行了技术体系,以确保全面恢复水库消涨带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

关键词:消涨带;水土生态;修复;配置;水库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8-01-16[作者简介]曹博(1987-),女,辽宁盘锦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

0前言消涨带作为水库水源保护区的最后一道生态防线,应发挥稳定库岸、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库淤积、防止非点源污染、恢复水库水陆过渡带生态、恢复水库生态的生态功能。

根据水库消涨带的坡度、土壤侵蚀程度和潜在危险等级预测,水库消涨带植被恢复困难,特别是陡坡区和崩塌区,补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确保生物措施具有相对稳定的生态措施,缓坡区和滩涂区的绿化相对困难,关键问题在于缓坡区和滩涂区的相对绿化较小,选择适宜的耐涝、喜湿树种,保证植物在旱涝条件下的两栖能力,是恢复水库库岸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向[1]。

水库消涨带水土生态恢复与水库运行水位的频率、场地类型、适宜树种的选择以及岸坡土壤环境紧密相关,因此,本措施的核心应考虑以下4个技术要点:1)消涨带范围论证:根据水库实际运行水位,分析了水库的年、月水位变化规律,以此来确定消涨波动带的恢复范围,为水库两栖植物生态特征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边界条件[1]。

2)科学划分消涨带类型:根据水库消涨带的野外勘察,按坡度指数对消涨带类型进行了分类。

3)选择适宜的两栖植物:根据水库水位频率变化规律,选择适合陆地和水域生境的两栖植物,同时通过对树种抗旱极限时间的选择,进行了沿等高线的科学植物配置[2]。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1—
第 20 卷第 4 期 2014 年 4 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 20 No. 4 Apr. ,2014
巨大的作用,在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减轻中国所面临的 水资源挑战方面,水库建设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肖建红 等,2007) 。
HOU Xin,ZHANG Jun - hong
( 1. Chongqi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leg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ongqing 402160, China; 2. Chongqing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cience,Chongqing 402160,China)
2 保持水土
植物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草本地被植物 直接承受雨水的冲击,使其对土地冲击力大大减少,保持 了土壤结构,使雨水顺利下顺,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 的水蚀。同时,植物地下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起到固土 作用( 房林娜等,2011) 。冯秀兰等( 1998) 研究发现,与无 林荒地相比,在暴雨情况下,有林地可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38. 8% ,土 壤 侵 蚀 量 减 少 53. 8% ,年 土 壤 侵 蚀 量 减 少 83. 3% 。孙铁军等( 2009) 研究发现: 无论降雨量大小,人 工草地水土保持效果均优于自然恢复区植被,其保水、固 土能力可达 92. 3% ~ 93. 2% ,而封育一年后的自然恢复 区植被保水、固土能力为 83. 3% 。李之军和凌峰( 2008) 的研究发现,密云水库潮河流域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综 合治理后,2001 - 2005 年间造林24 466. 67 hm2 ,林地面积 的比例比 80 年代增加了 10. 98% ,起到了较好的水土保 持效果。符素华等( 2009) 根据水土保持措施中生物措施 因子的定义,分析了官厅水库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减水 减沙效益,发现侧柏林和板栗林的多年平均生物措施因 子值分别为 0. 41 和 0. 48,而树盘的多年平均因子值仅为 0. 10。王芳等( 2006) 研究发现,水库边坡种植香根草后, 水土保持效果十分明显,土壤流失量约减少 72. 05% ,证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作者:张军红侯新来源:《绿色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指出了水库库滨带植被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水库库滨带植被的选择应遵循因地制宜、乡土植物为主、合理搭配的原则,以实现库滨带植被生态功能的最大化。

关键词: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28021引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1\]。

水库是一种介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半人工半自然的水体,水库水量丰富稳定、水质优良,是城乡供水的首选水源地。

此外水库的修建是调解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主要手段,在灌溉、防洪、养殖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减轻中国所面临的水资源挑战方面,水库建设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

水库库滨带(又称生态库滨带)是指地面水体从地表汇入水库前的一个生物过渡带\[3\]。

库滨带是水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为库区水体构建了一个自然、和谐、稳定的生态净化区,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对水库周围的水文、地貌、生态具有较大的影响。

完整的库滨带应包括陆向保护带、水位变幅带、水向辐射带3个部分。

在库滨带内,从陆向辐射带到水向辐射带的植被通常包括:绿化隔离带、乔草带、灌草带以及消涨带等,其表面可以栖息各种动植物,例如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昆虫等。

水库库滨带作为水库边缘的一个缓冲地带,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库滨带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模式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广大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水库库滨带不同植被配置模式生态效益探讨水库库滨带植被的生态效益(主要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与植被的种类组成和配置模式密切相关。

石青等\[4\]对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清水河流域不同配置模式植被的研究发现:油松林、刺槐林、板栗林及混交林4 种林分类型在截留降雨、枯枝落叶容纳雨量、林地土壤蓄水、减少地表径流及净化水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最小消耗水资源和有利于水资源积累的前提下,油松林水资源消耗较少,混交林次之,刺槐林、板栗林最多。

水库消落带植被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水库消落带植被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摘要 : 指 出 了水 库 消 落 带 是 维 持 水 生 态健 康 的 重 要 屏 障 , 由 于其 生 态过 渡 带 的 特 性 , 普遍 存在 水土流 失与 地质灾害 、 土壤 与 水 体 交叉 污 染和 生物 多样 性 减 少等 生 态环 境 问题 , 因 此 消 落 带 的 植 被 生 态重 建 显得 极 为
2 O l 4 年1 O 月
J o u r n a 1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绦 色科 技
第 1 0期
水库 消落带植被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舒乔生, 谢立亚, 侯新
( 重庆 水利 电力职 业技 术 学院 , 重庆 4 0 2 1 6 O )
用 ’ 。然 而 , 因 其 生态 过 渡带 的特 性 , 水 库 消 落 带 的 环 境 因子 、 植 物 群 落 和 生 态 过 程 等 均存 在 明显 的空 间变 异 特征“ ] , 容 易发 生 水 土 流 失 、 土 壤 水 陆 交 叉 污 染 以 及 生
的 松 散 土体 会 发 生 波 浪 淘 蚀 , 消 落 带 土 体 还 有 可 能 发 生 蠕动 、 滑 坡 和 坍 塌 等 重力 侵 蚀 。 除 消落 带 本 身 土 壤 侵 蚀 外, 由于 土 体 结 构 和 植 物 的 破 坏 , 消 落 带 上 部 库 岸 岩 体
作为水陆生态系统物质 、 能 量 输 送 和 转 化 的 活 跃 地 带, 消落 带 既 是 水 体 污 染 的 “ 源” , 又 是 污 染 防 治 的缓 冲 带 。水 位 下 降 时 , 库 区周边水 土流失 产生 的泥沙 、 生 活 垃 圾及 土地 利 用 的 面 源 污 染 物 会 部 分 短 暂 淤 积 在 消 落 带 内, 对水 体 的 污染 形 成 了缓 冲作 用 ; 另一方面 , 水 位 上

《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研究》范文

《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研究》范文

《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的实地考察与数据研究,分析了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湖滨植被缓冲带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旨在为湖泊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乌梁素海位于我国某地,作为重要的湖泊生态系统,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由农田化肥、农药等随降雨径流进入湖泊而引起。

近年来,湖滨植被缓冲带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态工程措施,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湖泊生态环境方面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以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削减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乌梁素海位于某河流下游,流域内以农业活动为主,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湖泊,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考察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分布、结构及功能;其次,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土壤样品、水样等,进行实验室分析;最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探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

三、湖滨植被缓冲带的特征与功能(一)特征湖滨植被缓冲带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征,包括丰富的植物种类、多样的生态系统等。

这些特征使得植被缓冲带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功能湖滨植被缓冲带具有多重功能,包括拦截、吸收、净化等。

通过植被的根系、土壤等对径流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吸收,同时通过微生物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分解和净化。

四、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分析(一)分析结果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发现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的削减效应。

在雨季,植被缓冲带能够有效拦截和吸收径流中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减少其对湖泊的污染。

此外,植被缓冲带还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篇一一、引言干旱区盐碱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湖滨带植被和微生物群落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干旱区盐碱湖泊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对于理解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某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优势植物的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进行采样和分析,研究其群落组成及分布特征。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采样、DNA提取、PCR扩增、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

三、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通过对优势植物根际土壤样品的测序分析,我们发现根际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组成。

其中,细菌的种类更为丰富,包括放线菌、变形菌门、厚壁菌门等。

真菌则主要以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为主。

此外,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和根系分泌物等因素有关。

在空间分布上,根际微生物群落在湖滨带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靠近湖泊中心的区域,由于盐分较高,细菌和真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而远离湖泊的地区,由于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较好,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

四、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根际微生物相比,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

通过测序分析,我们发现根内生微生物主要以细菌为主,其中放线菌门的细菌占比较大。

此外,不同植物根内生微生物群落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内部环境有关。

五、讨论本研究表明,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这种异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盐分、水分、养分条件、植物种类和生长环境等。

此外,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内部环境也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产生影响。

在生态系统功能方面,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对于植物的生长、养分循环、有机物分解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2024年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研究》范文

《2024年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研究》范文

《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湖泊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之一。

乌梁素海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的淡水湖泊,其湖滨植被缓冲带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以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旨在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乌梁素海位于我国北方某省,流域内以农业活动为主,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研究区域主要涉及湖滨植被缓冲带及其周边农田。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实验分析、遥感监测等方法,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的分布、结构及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进行研究。

三、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的特征(一)植被类型与分布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主要包括湿地植被、草甸植被和农田防护林等类型。

这些植被在湖滨地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于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植被缓冲带的结构与功能植被缓冲带具有拦截、过滤、渗透和净化等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农田径流中的泥沙和污染物,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显著作用。

四、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与特点(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田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的排放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降雨等途径进入水体,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其治理难度较大。

然而,通过构建湖滨植被缓冲带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应(一)植被缓冲带对径流中泥沙的削减作用通过实验分析和实地观测,发现乌梁素海湖滨植被缓冲带能够显著减少农田径流中的泥沙含量。

植被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降低径流中的泥沙含量。

深圳市西丽水库前置库水生态修复植物配置研究

深圳市西丽水库前置库水生态修复植物配置研究
曾岭 岭
( 深圳 市防洪设施管理处 , 广 东 深圳 5 1 8 48 0 )

要: 以深圳市西丽水库前置库为例 , 在对入库水质 、 现有植物、 水位 变化等 因素分析基础 上 , 探 索前置库水 生态
修 复植物 筛选和 配置 , 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关键词 : 前置库 ; 水 生 态修 复 ; 水 位 变化 ; 植 物 筛选 ; 植 物 配 置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9 2 3 5 . 2 0 1 4 . 0 4 . 0 1 5
2 0 1 4年第 4期 ・ P E A R L R I V E R 人 民珠江
深 圳市 西丽 水库 前 置库 水生态 修 复植 物 配置研 究
根据《 深 圳 市西 丽 水库 水 源保 护 林 建设 实 施 方 案》和 《 西丽水库西 区裸露地水土保持整治工程》 中植被调查 可知 ,
西丽水库植 物种类 丰 富, 其 中乔木有 马 占相思 、 桉树 、 荔枝、 鸭脚木 、 黄牛 木 、 黄檀、 马 尾松 、 木荷 、 土沉 香 、 枫香、 海 南杜
和植物树形美观两个方面选择植物种类 , 如秋枫 、 红荷木 、 火 力楠等。 b )消落带植被 选择 : 依据 深圳 市关 于消落带 植被 恢复 研 究成果 和乔木 水质 净化能力 研究成果 类, 如落羽杉 、 水松 、 水榕 、 李氏禾 、 铺地黍等 。 C )水生植物选择 : 水生态修复 中, 植物对 污染物种 类具 有选择 去除的特性 , 总 体来看 , 芦 苇对 1 1 P的去除率 较高 , 菖 蒲对 T N的去除率较 高 , 香 蒲对 C O D 去 除率较高 等 。因
苜蓿 、 象草 、 芒草 、 稗草 、 水蔗草 、 含羞草 、 绊跟草 、 铺地黍等 。 2 前置库植物选择 根据水位将植物种植区域分为环湖道路行 道树恢复 、 消 落带植被恢复和水生植物恢复等 , 各植 物种植 区域 植被选择

《2024年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研究》范文

《2024年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研究》范文

《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湖泊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岱海湖泊作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其湖滨带湿地植被的演替过程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其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旨在为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岱海湖泊位于中国某地,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本研究选取湖滨带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1. 采样方法:在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设置样带,按照植被演替的阶段进行土壤采样。

每个阶段设置3个平行样点,采集0-20cm的土壤样品。

2. 土壤微生物分析:采用PCR、DGG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活性等指标。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生物量、活性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其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三、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一)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在植被演替的初期,由于植物群落的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多样性降低。

随着植被的进一步演替,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增强,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更丰富的营养来源和生存环境,使得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逐渐增加。

(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的变化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

在植被演替的初期,由于新的植物群落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使得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活性增加。

随着植被的进一步演替,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增强,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活性也逐渐趋于稳定。

丹江口水库消落带植被群落恢复模式研究

丹江口水库消落带植被群落恢复模式研究

丹江口水库消落带植被群落恢复模式研究
王培;王超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18(049)002
【摘要】为充分利用丹江口水库库区消落带的土地资源,根据丹江口水库消落带形成时间短、地形差异大、人地矛盾突出的基本特征,提出消落带植被群落恢复的基本思路,包括库滨植物群落现状调查,消落带适生植物种质资源筛选,以及陡坡和缓坡群落配置.丹江口水库库滨有维管植物72科208属285种,共划分7种植物群落类型.通过筛选得到各类耐淹耐旱草本植物、灌木适生植物资源40多种.库区湖北境内消落带地形普遍较陡,可分高中低区位构建植被群落配置模式12种;河南境内地形较缓,可在高区位配置经济苗木,在中低区位构建植物群落配置模式12种.通过上述措施,有望恢复库滨生态屏障功能,促进库周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5页(P11-14,73)
【作者】王培;王超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
【相关文献】
1.丹江口水库消落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 [J], 叶松;谭德宝;张煜
2.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王娅儆;陈芳清;张淼;吴阳;陈韶华;
3.三峡库区消落带两种草本植被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J], 任庆水;马朋;李昌晓;秦红;杨予静
4.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王娅儆;陈芳清;张淼;吴阳;陈韶华
5.丹江口水库消落带不同作物类型的土壤总氮分析 [J], 毛亮军;王渊;王新生;汪权方;孙佩;汪倩倩;徐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2024年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干旱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滨带植被的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是维护该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

其中,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结构的改善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特性,以期为干旱区盐碱湖泊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PCR-DGGE(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高通量测序以及其它实验室分析方法,对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的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综合研究。

首先,我们确定了目标湖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主要植被类型;然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势植物进行采样,并对其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和鉴定;最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三、研究结果1. 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通过对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的PCR-DGGE图谱分析,我们发现根际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组成。

其中,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而真菌群落则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

不同植物间根际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2. 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根际微生物相比,根内生微生物群落更为复杂。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我们发现在根内生微生物中,细菌的多样性更为丰富,主要包括放线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

而真菌则主要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主。

与根际微生物相比,根内生微生物群落在不同植物间差异更为显著。

3. 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性通过对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微生物在植物养分吸收、土壤结构改善以及生物修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部分微生物还具有抗逆性,能够在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下生存并繁殖。

《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研究》范文

《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研究》范文

《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湖泊湿地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湖滨带湿地作为湖泊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其植被演替过程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岱海湖泊作为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之一,其湖滨带湿地植被的演替过程不仅影响湖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和组成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本研究以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的区域选在岱海湖泊的湖滨带湿地,该区域具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特征,植被类型多样,且土壤类型丰富。

2. 研究方法(1)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在岱海湖泊湖滨带湿地设置多个样地,分别代表不同的植被演替阶段。

每个样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微生物的分析。

(2)实验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土壤酶活性分析、荧光定量PCR等实验手段,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等。

(3)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三、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变化1. 土壤微生物种类的变化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湖滨带湿地的土壤微生物种类发生了显著变化。

初期阶段,由于植被稀疏,土壤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少。

随着植被的逐渐发展,土壤微生物种类逐渐丰富,尤其是具有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明显增加。

2.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初期阶段,由于植被稀疏,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对较低。

随着植被的不断发展,土壤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

3. 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初期阶段,由于植被稀疏和土壤环境恶劣,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较低。

随着植被的逐渐发展,土壤环境得到改善,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逐渐增强。

此外,不同种类的土壤微生物在活性上也存在差异,例如具有分解有机物能力的细菌和真菌的活性在植被演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

乌梁素海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乌梁素海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乌梁素海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乌梁素海是我国北方内陆淡水湖泊中面积最大、水域水量最丰富的湖泊之一,是生物、水文、气候及土地利用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价值。

湖滨带是湖泊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分布和生境分布地带,也是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区域之一。

湖滨带的植物群落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乌梁素海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是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乌梁素海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2)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3)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素的关系;4)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以乌梁素海湖滨带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物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对湖滨带不同地段植物群落的组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因素和土地利用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探讨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四、预期结果与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乌梁素海湖滨带不同地段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2)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素的关系;3)湖滨带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4)为湖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点在于:1)本研究将揭示乌梁素海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弥补了该区域湖滨带植物群落研究的空白;2)本研究将从群落水平探讨湖滨带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为湖泊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辽河支流黑鱼水库水滨带高等植物调查与分析

辽河支流黑鱼水库水滨带高等植物调查与分析

辽河支流黑鱼水库水滨带高等植物调查与分析作者:代保清王艳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21期摘要以位于遼河支流的辽宁省昌图县黑鱼水库上游、支流、水库主体和库尾的水滨带植被为对象,采用沿线采集和样方法调查了不同地点的植物种类,分析了植物的生活型、重要值和生物多样性。

共鉴定到31科、66属、98种植物,主要为草本植物,其中菊科、禾本科、蓼科的种类较多,有18个科只出现一个物种。

与水库上游和库尾的植物种类相比,库体和支流的植物种类更加趋向简单化。

不同调查地点植物的生活型呈现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大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特点。

重要值较高的植物以一年生植物为主,但水库上游多年生草本植物重要值较高的物种多于其他调查地点,生物入侵植物豚草在支流和库体沿岸重要值较高。

α多样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库上游>库尾出水口>支流>主体;β多样性表明上游与其他几个地点的群落差异较大,支流与库尾的差异也较大;差异小的是支流与库体、库体与库尾的群落。

结果表明:黑鱼水库不同地点的水滨带植被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并针对黑鱼水库水滨带植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水滨带; 高等植物;生活型;重要值;生物多样性;对策中图分类号 Q 9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1-0093-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1.02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dvanced Plant Analysis on the Riparian Zone of Heiyu Reservoir Located on the Branch of Liaohe RiverDAI Bao-qing WANG Yan2(1.Shenyang Academy of Landscape,Shenyang,Liaoning 110016;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034)Abstract The advanced plants of representative sites along Heiyu Reservoir was studied with a focus on plant species,life-form,important value and diversity.31 families,66 genus and 98 species were found and most of them were herbage.Many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in Compositae,Graminae and Polyganaceae families.There were 18 families with 1 species appeared.Species number of upstream and outlet were about 2 times of those at tributary and body of reservoir.Therophyte proportion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perennial herbage on different sites.Most plants with high important values were therophyte.But there were more perennial herbs with high important value than other sites in upstream.Ambrosia artemisiifolia,an invasive plant,had high important values at tributary and reservoir body.The α biodiversity sequence of different sites were upstream>water outlet>tributaries streams>main body of the reservoir according to Shanon-Weiner biodiversity index.The β diversity indexes showed that upstream community was very different to other communities.There wa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ributary and outlet communities too.The differences were small between tributary and reservoir body communities as well as outlet and reservoir body communi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human disturbance had obvious but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vegetation different sites of Heiyu Reservoir.In order to restore the natural vegetation,the water collection area should be enlarged and human disturbance should be removed.The measurements should includ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near the water to natural vegetation and artificial methods to construct wetland community.Key words Riparian zone;Advanced plants;Life-form;Importancevalue;Biodiversity;Countermeasures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7501-004)。

《2024年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2024年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篇一一、引言干旱区盐碱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湖滨带植被和微生物群落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干旱区盐碱湖泊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湖滨带植被退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

因此,研究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对于理解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维护和恢复湖滨带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干旱区典型的盐碱湖泊湖滨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区域优势植物的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进行采样和分析,探讨其群落组成及分布特征。

2.1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我国西北某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该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盐碱化严重。

2.2 样品采集在湖滨带选取优势植物,分别采集其根际土壤和根内生微生物样品。

2.3 实验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GGE、高通量测序等,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群落组成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3.1 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我们发现根际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组成。

其中,细菌在根际土壤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群落组成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

真菌和放线菌在根际土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参与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元素的循环。

此外,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差异,表明植物种类对根际微生物群落有影响。

3.2 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根内生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组成。

与根际土壤相比,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所不同。

在根内生微生物中,细菌的种类更加丰富,且部分细菌能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部分真菌在根内生长过程中起到了分解有机物、提供营养的作用。

3.3 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如土壤盐碱度、水分含量、pH值等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2024年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范文

《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篇一一、引言干旱区盐碱湖泊的湖滨带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对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构成严峻挑战。

这一区域的优势植物在长期适应盐碱化土壤过程中形成了独特而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其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以该地区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根际和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研究区域与实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位于干旱区的几个典型盐碱湖泊的湖滨带作为研究区域。

该区域的优势植物主要为某些耐盐碱的草本植物。

通过实地采样,我们分别对优势植物的根际土和根内生微生物进行了采样和分离。

(一)样品采集我们在湖滨带的不同位置,对优势植物进行了多点采样,包括根部土壤(根际土)和植物根部(根内生微生物)。

采样时注意避免外界污染,保证样品的纯净性。

(二)实验方法我们采用了现代微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扩增、高通量测序等手段,对根际土和根内生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进行了分析。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平板培养法,对部分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三、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一)总体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我们发现干旱区盐碱湖泊湖滨带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具有独特的组成特点。

这些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其中,细菌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以耐盐碱的芽孢杆菌、放线菌等为主。

(二)具体种类分析在根际土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特定的耐盐碱的细菌种类,如具有强耐盐能力的盐单胞菌属等。

这些细菌在根际土壤中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外,一些具有固氮能力的微生物也存在于根际土中,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氮源。

四、根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一)总体分析相比根际土,优势植物的根内生微生物群落更为复杂。

除了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外,还包括一些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内生菌。

这些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形成共生关系,为植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

(二)具体种类分析通过平板培养法,我们成功分离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功能的内生菌。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探讨
学 得 开心 。
此外 , 湿 地 还是 进行 科 学研 究 、 教学实 习、 科 普 宣 传
的重要场所 。
4 科 学 管 理 促 进 湿地 公 园健 康 发 展
在保护好湿 地 的 同时 , 如 何 既 能 产 生 一 定 经 济 效 益, 又能开展科研工作 , 安 丘 市 在 这 方 面 的 设 计 理 念 值 得借鉴 。
库滨带应包括 陆向保护 带 、 水位 变幅带 、 水 向辐 射带 3
个 部 分 。在 库 滨 带 内 , 从 陆 向辐 射 带 到 水 向辐 射 带 的植 被通 常 包 括 : 绿 化隔 离带 、 乔 草带 、 灌 草 带 以 及 消 涨 带 等, 其 表 面 可 以栖 息 各 种 动 植 物 , 例如挺水植物 、 浮 叶植
物、 沉 水 植 物 和 昆虫 等 。水 库 库 滨 带 作 为 水 库 边 缘 的一 个缓 冲地 带 , 在涵养水 源 、 保 持水 土 、 净 化水质 、 美 化 环 境 方 面 具 有 重 要 作用 , 因此 研 究 库 滨 带植 物 种 类 的选 择 和 配 置 模 式 对 加 强饮 用水 水 源地 保 护 , 提 高 广 大城 乡居 民饮用水安全 ,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为更好地管理湿地 , 把湿 地分 为保 护区和绝对保 护 。
摘要 : 指 出 了水 库 库 滨 带 植被 具 有 涵 养 水 源 、 净化 水质、 保持 水 土、 美化 环 境 的 生 态 效 益 , 水 库 库 滨 带 植 被 的 选 择 应 遵 循 因地 制 宜 、 乡土 植 物 为 主 、 合 理 搭 配 的原 则 , 以 实现 库 滨 带 植 被 生 态功 能 的最 大化 。
过程带来农药 、 T业污染物 、 有毒物质进入湿地 , 湿 地 的

库岸带植物群落生态特征与植被生态恢复设计研究——以重庆市开州

库岸带植物群落生态特征与植被生态恢复设计研究——以重庆市开州

u r a l R e s e r v e Ma na g e m e n t B u r e a u fK o a i z h o u D i s t r i c t , C h o n g q i n g 4 0 5 4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a k i n g L i y u t a ng r e s e r v o i r i n Ka i z ho u a s a n e x a mp l e ,t hi s pa p e r s t u di e s t h e v e g e t a t i o n e c o l o g y a n d r e s t o r a t i o n d e s i g n o f t h e r e s e vo r i r ba nk .A t o t a l o f s i x p l o t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v e g e t a t i o n s u r v e y ,a nd t h r e e s m p a l e l i n e s we r e s e t u p or f e a c h pl o t .Tr e e s ,s h r ub s a n d h e r b s o f t h e b a n k s we r e s a mpl e d a n d t h e Gl e a s o n i nd e x ,Sh a n - no n- Wi e n e r i n de x nd a Pi e l o u i n d e x o f e a c h p l o t we r e c lc a u l a t e d.Th e s ur v e y r e c o r d e d a t o t a l o f 8 0 f a mi l i e s ,21 5 g e ne r a a nd 2 6 4 s p e c i e s . The i nd e x a n ly a s i s s ho ws t h a t d i v e r s i t y o f pl a n t s p e c i e s i n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ba nk i s s ma l l ,a n d t he r e i s a l a r g e di f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di f f e r e nt pl o t s .Ba s e d o n t h e r e s u l t o f t he v e g e t a t i o n s u ve r y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he g e o mo r p h o l o g y o f t h e Li y u t a n g r e s e vo r i r , t h e wr i t e r s o f t h e a r t i c l e c a r r i e d o u t t h e r e s e vo r i r r e s t o r a t i o n de s i n. g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 e s i g n,o n t h e l e t f ba n k g e n t l e s l o p e a r e a i s d e s i g n e d wi t h a mu l t i -b a nd s t r u c t u r e ,s u p p l e me n t e d b y p l a n t c o n ig f u r a t i o n ,a n d a g e n t l e s l o p e wi l l b e bu i l t o n t h e r i g ht s t e e p b a n k b y la f t t e ni ng s l o p e a n d i f l l i n g i n b a mb o o c a g e d s t o n e,a nd t r e e s wi l l b e pl a n t e d lo a n g t he b a nk.Th e d e s i n g i s e x pe c t e d t o b in r g c o mp r e he ns i v e e c o - s o c i o — e c o n o mi c b e n e it f t h r o u g h r e s t o r a t i o n o f e c o l o g y ,i n c r e a s e o f b i o - d i v e r s i t y ,r e du c t i o n o f wa t e r l o s s nd a s o i l e r o s i o n ,

科技成果——大型水库库滨带生态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大型水库库滨带生态修复技术

科技成果——大型水库库滨带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开发单位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
成果简介
该技术针对大型水库库岸线长、地形地貌差异大、水位波动幅度大的基本特征,按照“左右分区、上下分带”的基本原理,提出库滨带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左右分区”即在横向尺度,根据地质条件、利用现状等因素对库滨带进行分区。

“上下分带”即在垂向尺度上,根据水库的水位调度规则,确定不同高程的淹水时间,对需要开展植被恢复的库滨带进行功能分带。

植被恢复所选物种以乡土物种为主,植被群落的配置综合考虑库滨带不同分区的地形地貌差异和库滨带不同高程淹水时间差异。

该技术解决了丹江口水库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过程中建设分区、功能分带、群落搭配、物种选择等具体问题,相关技术思路和流程能够为南方大型水库的库滨带生态修复提供指导。

技术特点
在丹江口水库构建了适用于不同水淹时间及立地条件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11种,筛选了适合水库库滨带生态环境特征的重要种质资源,建立了库滨带种质资源库和种植资源圃,保存活体材料53种1000余株,植物标本500余份,筛选出适合库滨带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21种。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大型水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与土壤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和土壤本身的含水量有关; 植物蒸腾作用具有昼夜变化的周期性,其速率与土壤含 水量有关。通 常 情 况 下,植 物 的 蒸 腾 速 率 会 随 着 土 壤 含 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土壤水分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土 壤水分将不再是蒸腾速率的限制因素,蒸腾速率增加的 速度变得缓和。渗漏水量在整个水分平衡中所占比重非 常小( 小于 5% ) ,并且这种作用一般在降雨事件发生后 的几天后才会发生。
Abstract: The reservoir shore zone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reservoir ecological system and land ecological system in exchange material,energy and information. As a buffer area on the edge of the reservoir,the reservoir shore zo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purify water quality.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reservoir shore focused on large reservoirs, while th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reservoirs are often important source of loc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t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vegetation pattern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 of small and medium - sized reservoir shore zone,and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plant specie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optimize patter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 - sized reservoirs,thus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and purifying water quality. That would prevent and reduce the silting of small and medium - sized reservoir,and enhance the water storage capacity. Key words: reservoir shore zone; vegetation; water conservation; soil conservation; purify water quality
库滨带( 又称生态库滨带) 是指地面水体从地表汇入 水库前的一个生物过渡带( 孙艳红等,2010) 。库滨带是 水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的一个重要过 渡 带,为 库 区 水 体 构 建 了 一 个 自 然、和 谐、 稳定的生态净化区,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对水库周围的 水文、地貌、生态具有较大的影响。完整的库滨带应包括 陆向保护带、水位变幅带、水向辐射带 3 个部分( 孙艳红 等,2005) 。在库滨带内,从陆向辐射带到水向辐射带的 植被通常包括绿化隔离带、乔草 带、灌 草 带 以 及 消 涨 带 等,其表面可以栖息各种动植物,如挺水植物、浮叶植物、 沉水植物和昆虫等。水库库滨带作为水库边缘的一个缓 冲地带,其重要的生态效应已经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 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库滨带植被 的配置模式及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方面的 效应。
[摘 要] 库滨带是水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 带。作为水库边缘的一个缓冲地带,库滨带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净化水质方面具有十分重 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库滨带的研究多集中在大型水库,而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水库往往是地 方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因此,有必要对中小水库库滨带植被的配置模式和生态效应进 行研究,提出中小型水库不同立地条件的适生树种和优化配置模式,从而提高其涵养水源、保 持水土和净化水质的生态效应,以防止和减少中小水库的泥沙淤积,增强水库的供蓄水能力。 [关键词] 库滨带; 植被;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净化水质
[中图分类号] X17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7175( 2014) 04 - 0001 - 04
Research on the Vegetation Pattern of Reservoir Shore Zone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
—1—
第 20 卷第 4 期 2014 年 4 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 20 No. 4 Apr. ,2014
巨大的作用,在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减轻中国所面临的 水资源挑战方面,水库建设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肖建红 等,2007) 。
第 20 卷第 4 期 2014 年 4 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 20 No. 4 Apr. ,2014
水库库滨带植被配置模式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侯 新1,2 ,张军红1,2
( 1.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永川 402160; 2. 重庆市水资源科学研究所,重庆 永川 402160)
1 涵养水源
涵养水源是 库 滨 带 植 被 重 要 的 生 态 水 文 效 应,是 指 植被通过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拦截滞蓄降雨的功 能( 王晓学等,2010) 。林冠层对降雨具有截留作用,不同 林型、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系统林冠层对不同强度的降 雨截留量不同,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平均截留 量变动在 134. 0 ~ 843. 4mm,截留率平均值变动在 11. 4% ~ 36. 5% 之间,各类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截留量和截留率 的变动系数分别是 14. 27% ~ 40. 53% 和 6. 86% ~ 5. 05% ( 温无光等,1995) 。对于小降雨事件,植被截留量占整个 降雨总量的比重较大,只有小部分降雨能够渗入到土壤 中( 树干茎流、林内穿透雨) ; 对于大降雨事件来说,植被 截留只占降雨总量的小部分,而土壤入渗是植被涵养水 源的主要形式。一般情况下,如果近地面温度不是太低, 那么林冠层截流的降雨会在几天之内通过蒸发作用返回 到大气层中。枯落物截留降雨的能力受枯落物含水率、 蓄积量、降雨量、降 雨 历 时 等 因 素 的 影 响,枯 落 物 层 厚 度 和储量因主要物种的凋落节律、土壤动物、微生物分解等 作用的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与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多 样性相关不大,一般枯落物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的 2 ~ 4 倍( 莫菲等,2009; 赵艳云等,2008) 。降雨经林冠层和枯 落物层截流后进入土壤,土壤入渗率和地表径流量又决 定了降雨的净土壤入渗量,土壤的入渗能力受多种因素 的影响,其中土 壤 表 面 渗 透 性、水 分 停 留 时 间、降 雨 持 续 时间及降雨强度等因素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由于土壤 水分的下渗过程较缓慢,因此降雨下渗作用的变化发生 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 小时或者天) 。植物根系对土壤水 分的吸收 作 用 对 土 壤 水 分 的 分 布 具 有 一 定 的 调 节 作 用 ( Ryel,et al. ,2010) 。土壤水分的变化是植被涵养水源 功能研究中最 重 要 的 因 素,它 与 土 壤 蒸 发、植 物 蒸 腾、叶 面蒸发、土壤 渗 漏 等 水 分 再 分 配 过 程 有 关。 土 壤 蒸 发 作 用只发生在较浅的土层内,一般为15 cm以上的土壤表层,
[收稿日期] 2014 - 01 - 09 [基金项目] 重庆市水利局重大科研专项《重庆市水利工程水资源涵养及水生态修复植物应用研究与推广》( 渝水科
201306 号) ; 重庆 水 利 电 力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重 大 项 目《基 于 水 库 生 态 护 岸 与 护 坡 的 水 环 境 保 护 研 究》 ( K201311) ; 重庆水利电力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人 才 引 进 项 目《生 态 植 被 带 格 局 及 其 水 土 保 持 效 果 研 究 》 ( KRC201305) [作者简介] 侯 新( 1971 - ) ,男,重庆人,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 . [通讯作者] 张军红( 1983 - ) ,男,河南商丘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 .
库滨带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与植被的种类组成和配 置模式密切相关。石青等( 2004) 对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 清水河流域不同配置模式植被的研究发现: 油松林、刺槐 林、板栗林及混交林 4 种林分类型在截留降雨、枯枝落叶 容纳雨量、林地土壤蓄水、减少地表径流及净化水质能力 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最小消耗水资源和有利于水资源 积累的前提下,油 松 林 水 资 源 消 耗 较 少,混 交 林 次 之,刺 槐林、板栗林最多。骆土寿等( 2007) 对广东白盆珠水库 林地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研究发现: 不同类型林地土壤的 最大持水量介于 30% ~ 50% 之间,其中灌丛草甸土持水 量最大,针阔 混 交 林 次 之,沟 谷 阔 叶 林 最 小。蒋 之 富 等 ( 2008) 对昆明市云龙水库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能力 做了研究,发现具有乔灌草复层紧密结构的针叶林和软 阔树种的混交林分为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林分类型,针叶 林与硬阔树种混交的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次之,草类、云南 松单层纯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差。吕磊等( 2011) 以湖南 省 5 种不同类型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地土壤 水源涵养功 能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从 土 壤 容 重 的 均 值 来看,自然保护区类公益林林地最低。陈艳玲等( 2011) 对高州水库水源林的林种组成、林地条件等因子进行了 分析,提出通过林分改造的方式可以增强水土涵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