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合集下载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梁思成的生平背景和主要成就;(2)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梁思成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2)认识到了解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3)激发学生追求卓越、传承优秀文化的信念。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本节课以《梁思成的故事》为教材,通过讲述梁思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杰出的建筑师、历史学家和教育家的一生,感受其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

2. 教学拓展:(1)介绍梁思成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我国近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2)分析梁思成在建筑、历史、教育领域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秀品质;(3)探讨梁思成的故事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2)梁思成在建筑、历史、教育领域的贡献;(3)梁思成的故事对学生的启示。

2. 教学难点:(1)梁思成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2)从文本中提炼出梁思成的优秀品质;(3)将梁思成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找到其对学生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梁思成的生平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2)针对文本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成就;(2)分析梁思成在建筑、历史、教育领域的贡献;(3)引导学生从梁思成的故事中汲取优秀品质,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信念。

4. 案例分析:(1)让学生举例说明梁思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悟;(3)总结梁思成的故事对学生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教案编写者:[你的名字]教学目标:1. 了解梁思成的生平背景和重要成就。

2. 掌握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主要贡献。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90分钟)教学资源: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关于梁思成的故事。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图片或照片资料展现梁思成的工作和成就。

第一章:梁思成的生平背景1.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北京故宫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问题。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古建筑应该如何保护?”1.2 介绍梁思成的生平简述梁思成的出生背景和教育经历。

强调梁思成在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方面的先驱地位。

1.3 讨论梁思成的重要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创立和教学的贡献。

提出问题:“梁思成是如何影响中国建筑学的发展的?”第二章:建筑学研究与实践2.1 探究梁思成的建筑理念介绍梁思成提出的“建筑五要素”理论。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或观看视频,了解梁思成对建筑设计的独特见解。

2.2 分析梁思成的建筑作品通过展示梁思成设计的建筑作品照片,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其建筑风格。

提出问题:“梁思成的建筑作品有哪些特点?”第三章:文化保护与社会责任3.1 探讨梁思成对文化保护的贡献介绍梁思成在中国文化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如参与平遥古城保护项目。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2 讨论梁思成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梁思成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参与。

提出问题:“梁思成是如何体现社会责任感的?”第四章:梁思成的教育理念4.1 了解梁思成的教育理念介绍梁思成在教育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如注重实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教育在当代的意义。

4.2 分析梁思成的教育成果通过展示梁思成的学生名单和他们的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梁思成对建筑教育的影响。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梁思成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2 个人反思和表达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绘画、摄影或其他形式表达他们对梁思成的认识和感悟。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梁思成的背景和生平,对梁思成的故事产生兴趣。

1.2 教学重点梁思成的生平背景梁思成的重要成就1.3 教学难点梁思成生平的细节理解梁思成成就的意义解读1.4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梁思成的照片、作品等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等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和作品,引发学生对梁思成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5.2 生平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梁思成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家庭、教育经历等。

1.5.3 重要成就展示展示梁思成的重要成就,如他在建筑学、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贡献。

1.5.4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梁思成的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提问。

第二章:梁思成的家庭背景2.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梁思成的家庭背景,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等。

2.2 教学重点梁思成的家庭成员梁思成家庭背景对他的影响2.3 教学难点梁思成家庭成员的资料查找梁思成家庭背景对他的影响分析2.4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梁思成的家庭成员的资料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等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5.2 家庭成员介绍介绍梁思成的家庭成员,包括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等。

2.5.3 家庭背景分析分析梁思成的家庭背景对他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家庭氛围等。

2.5.4 学生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梁思成家庭背景的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提问。

第三章:梁思成的教育经历3.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梁思成的教育经历,包括他在国内外接受教育的历程。

3.2 教学重点梁思成的教育经历梁思成教育经历对他的影响3.3 教学难点梁思成教育经历的细节理解梁思成教育经历对他的影响分析3.4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梁思成的教育经历的相关资料教学设施:投影仪、白板等3.5 教学过程3.5.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5.2 教育经历介绍介绍梁思成的教育经历,包括他在国内外接受教育的历程。

《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教案教学设计1《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教案教学对象为初中生,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学生的成长既包含知识的积累,也包含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本教案教学重点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认识他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对梁思成的故事学习,培养学生对现代建筑的审美意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

3、通过观看《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这部纪录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视听能力。

4、通过分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5、通过阅读《梁思成的故事》中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在于梁思成的生平事迹的介绍和推陈出新的建筑思想的讲解,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这些事件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演讲等。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流程安排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梁思成所设计并修建的建筑物,引出关于梁思成的探究问题。

2、自主阅读环节:由学生自主阅读《梁思成的故事》,在阅读过程中,每位学生抽取一个事件进行重点阅读。

3、观看视频环节:学生观看《梁思成的故事》(北师大版),对于视频中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和生平事迹进行学习和探究。

4、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围绕梁思成设计的建筑物及其思想,以及梁思成生平中的重要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

5、自主撰写环节:学生自主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总结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和生平事迹,切入到自我观念的建立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6、总结环节:由教师进行总结,展开与学生的讨论和提问,巩固学生对于梁思成的理解和思考。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4)第九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以普通的旅游观光者与梁思成进行对比,反衬出梁思成这样的人对古建筑的深刻认识、理解和无比热爱、珍惜。
(5)11、12段是否多余,能否删去?
明确:不多余,不能删去。引用英国建筑历史学家的言论,正是为了表明梁思成对建筑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4、重点语句品析。
二、日积月累:
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察看。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钦佩:敬重佩服。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十分高大。
黯淡:暗淡。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攀援:抓着东西往上爬。
倾注:把(情感、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灰飞烟灭: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壮硕:壮实坚定。
锈蚀:因生锈而腐蚀。
1、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开头劈空而来,直抒胸臆,对梁思成给于高度评价,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以后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再无可以来让他施展才能的古建筑,这也是对梁思成发出的深深遗憾和叹息。此外也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2、黯淡灯光下,陡立的木梯依然昏暗。
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三、课文分析:
1、整体感知。
本文选取了梁思成保护古建筑的几件事情,表现了对梁思成这位建筑大师的崇高敬意、热情讴歌和高度赞美。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络梳理。
思考并概括梁思成的主要事迹,并划分层次。
文章主要写了四件事:
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1——7)
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深刻认识和理解;(8——13)
(2)第一部分为什么不直接写梁思成勘察应县木塔,而是采取“我”爬木塔,遥想当年的写法?

以《梁思成的故事》为题写教案

以《梁思成的故事》为题写教案

以《梁思成的故事》为题写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梁思成的伟大故事;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引导学生崇尚忠诚、勇于创造的品质。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梁思成的历史及资料;
(2)准备合适的图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梁思成的故事;
(3)准备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梁思成的精神;(4)要提前准备好课件,以便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5)提前准备好教学实物,以加深学生对梁思成的认识。

教学过程:
(1)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梁思成是谁,并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小组讨论梁思成的故事,并根据自己
小组的讨论结果,深入分析故事中存在的问题;
(3)让学生通过图片研究梁思成的故事,并分享学习心得;(4)探讨现实: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梁思成的故事究竟意味着
什么,如何将梁思成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5)结束语: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梁思成的伟大精神,并给出明确的道德指导。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梁思成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梁思成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1.作业要求明确,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3.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思考能力和拓展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让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5.作业批改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教师给出讨论话题:“梁思成的精神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每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总结梁思成的精神品质。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运用所学手法,进行人物描写的写作练习。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
(2)课堂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梁思成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重点词汇、成语、典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梁思成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将梁思成的精神品质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熟悉的人物,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进行描写,字数在300-400字之间。要求: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突出人物特点。
2.结合梁思成的故事,思考以下问题:梁思成的精神品质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谈谈你的感悟,字数在400-500字之间。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梁思成的故事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建筑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我国建筑领域的贡献。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1. 梁思成建筑设计理念的理解。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材:梁思成的故事相关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梁思成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位杰出的建筑学家。

2. 生平介绍(10分钟)简要介绍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建筑成就等。

3. 建筑贡献(10分钟)详细讲解梁思成在我国建筑领域的贡献,如北京故宫、杜甫草堂等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以及他提出的建筑设计理念等。

4. 传统文化教育(5分钟)结合梁思成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如对称美、线条美等。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梁思成的故事及其意义,鼓励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梁思成的资料,了解他的其他成就。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建筑,尝试分析其设计理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兴趣,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1. 梁思成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

2. 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立和教学贡献。

3. 梁思成参与的重要建筑设计和保护项目。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梁思成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认识到他的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

2. 学生能够了解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立和教学贡献,认识到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后辈的培养。

2023年《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2023年《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2023年《梁思成的故事》教案《梁思成的故事》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寓情于叙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2、品尝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从中体会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难点:学习本文寓情于叙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三、学法引导:预习中强调课文朗读,反复朗读。

特殊是重点段落,在段落朗读中感悟梁思成的人格魅力,特殊是叙述中的“争论”。

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应重视对重点词语的分析,强调课文重点段落的背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建筑是一项奇妙的艺术,很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很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例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等。

我们人类在爱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爱护我们的历史。

(二)作者简介: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

中学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

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嘴厂子弟中学任教员。

1978年初考入复旦高校中文系。

1979年起先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

高校毕业后,安排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

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

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

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际——萧乾传》等。

他的传记、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学问分子的坎坷命运,具有显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

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梁思成简介:梁思成,中国近现代闻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化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高校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高校探讨院探讨世界建筑史。

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高校建筑系,后参与中国营造学社探讨中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高校建筑系。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

教案《梁思成的故事》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梁思成,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是我国文化史、考古学和历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本章将通过讲述梁思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感受他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梁思成的生平背景、学术成就和贡献。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梁思成的重要学术成果。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事业,树立为国家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贡献。

1.4 教学难点梁思成学术成果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1.5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梁思成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1.6.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阅读,了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

1.6.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梁思成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1.6.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梁思成的学术成果。

1.6.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梁思成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

1.7 课后作业第二章:梁思成的生平事迹2.1 家庭背景2.2 学术历程2.3 学术成就2.4 社会贡献2.5 人物评价第三章:梁思成的学术成就3.1 考古学3.2 历史学3.3 文化研究3.4 民俗学第四章:梁思成的贡献4.1 学术领域4.2 教育事业4.3 文化传承4.4 社会影响第五章:梁思成的启示5.1 学术追求5.2 精神品质5.3 国家情怀5.4 人生价值本教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了五个章节的课程内容,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梁思成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贡献,从中汲取启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学术追求。

第六章:梁思成的学术方法6.1 实证研究6.2 比较研究6.3 田野调查6.4 跨学科研究6.5 学术传承与创新第七章:梁思成的教育贡献7.1 学术教育7.2 人才培养7.3 教育理念7.4 教育实践7.5 学术传承与创新第八章:梁思成的文化观8.1 文化自觉8.2 文化自信8.3 文化传承与创新8.4 文化遗产保护8.5 文化发展理念第九章:梁思成的学术影响9.1 国内影响9.2 国际影响9.3 学术传承与创新9.4 学术领域拓展9.5 社会效应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10.2 学术传承与创新10.3 人生价值观10.4 学术追求与精神品质10.5 未来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梁思成的生平事迹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这一环节中,重点关注梁思成的家庭背景、学术历程、学术成就、社会贡献以及人物评价。

《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设计

《梁思成的故事》教学设计

《梁思成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体会梁思成深邃的精神内涵,品味其人格魅力。

3、学习梁思成精神,增强历史文化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领会人物深邃的精神内涵。

2、品味文章诗意、凝练而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学生谈对梁思成的了解,介绍梁思成作为建筑历史学家的杰出成就。

2.检测预习字词情况。

(二)整体感知——初识梁思成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浏览课文,说说本文写了梁思成的哪些事件?(指导学生概括内容的方法:“人物+事件+结果”的形式)
(三)品读课文——走近梁思成
品读“梁思成堪测应县木塔”部分:
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梁思成?
(1.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站在历史高度评价梁思成:视建筑为生命(2.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等方面赏析人物)
(四)研读课文——走近梁思成
1、研读“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古建筑”部分: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说说梁思成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从文中语句或写作方法的角度理解:梁思成超越常人的理性、远见和广阔的文化视野)
2、结合“梁思成感叹河北辽代古庙被拆”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梁思成对人类漠视文化遗产的无奈、不妥协。

(五)深情感悟——回望梁思成
结合全文,用真挚的感情表达你对梁思成新的认识和感悟。

四、板书设计
梁思成的故事
视建筑为生命——理性、文化视野广阔——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

梁思成的故事优秀2篇

梁思成的故事优秀2篇

梁思成的故事优秀2篇梁思成的故事篇一2 梁思成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应了解“梁思成属于这个世纪”的含义。

2.应能体会本文情智交融的写法。

3.应能理解本文智性而有深度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1. 理解梁思成作为建筑学家深邃的精神境界。

2. 体味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⒈ 品味本文诗意、凝练而生动的语言。

⒈ 理解本文语言在有智性思考基础上的激性抒发。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时数】3课时。

【预习要求】1.有感情朗读课文。

熟悉内容。

其中重要段落,值得反复读几遍,并用记号标出。

2.记下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查阅资料,了解梁思成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

4.将本文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作比较,认识什么叫夹叙夹议,结合课文语句体会叙和议怎样结合,才能产生相生相映的效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测试1.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重点字词提问、听写。

属于这个世纪很自然地想到想像历史第一人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房子”与“建筑” 民族的象征理性战胜了仇恨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3.学生交流预习遇到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

(二)导入示例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感慨地说:“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于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

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

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可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

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如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

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

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习惯也……。

”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现实中的梁思成是如何在主动保护古建筑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梁思成的故事》说课稿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梁思成的故事》说课稿北师大版
板书设计:
- 在板书设计中,可以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关键词,以条理清楚的方式呈现每个重点知识点。
- 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将重点内容突出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通过使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例如:
梁思成的事迹介绍
- 生平背景:...
- 学术成就:...
- 建筑事业贡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了解梁思成的事迹,学生能够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此外,学生还需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梁思成的故事》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梁思成建筑作品集:为学生提供梁思成建筑作品集,包括他的建筑设计、绘画作品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梁思成的艺术成就。
(2)梁思成生平事迹纪录片:为学生提供关于梁思成生平事迹的纪录片,通过视频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梁思成的生活经历和贡献。
(2)学生可以阅读梁思成的建筑作品集,欣赏他的建筑设计、绘画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提升审美能力。
(3)学生可以查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了解中国建筑史、文化史的发展,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梁思成故事的理解。
(4)学生可以研究其他著名建筑师的作品,比较不同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培养自己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梁思成的故事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2013年2月28日执行时间: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梁思成的故事,,理解寓情于叙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3.情感与价值:品位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梁思成的故事,从中体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难点:学习本文寓情于叙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学法引导:预习中强调课文朗读,反复朗读。

特别是重点段落,在段落朗读中感悟梁思成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叙述中的“议论”。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应重视对重点词语的分析,强调课文重点段
落的背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
有关梁思成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例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等。

我们人类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

(二)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

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

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嘴厂子弟中学任教员。

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

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

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

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

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

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涯——萧乾传》等。

他的传记、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

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三)梁思成简介: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

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

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
勘查(kān)巍峨(wēi’é)黯淡(àn)耸立(sǒng)锈蚀(shí)逻辑(luójī)轩昂(xuān)惋惜(wān)
(五)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2.思考并概括梁思成的主要事迹,并划分层次。

(文章主要写了四件事: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认识;三是为保护奈良所作的努力;四是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被毁的忧愤。


(六)、重点品读:
1.要求学生重点品读课文二、三、四部分,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迹,并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传的无限热爱。


(七)、小结:《梁思成的故事》主要写他在建筑方面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梁思成作为建筑专家对建筑的“爱与撼”。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一、二、三、四、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指名解词。

2.概括梁思成的事迹。

二、重点语句品析:1.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句话的?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再无可以来让他施展才能的古建筑而声出的深深遗憾。


2.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
3.为什么说古建筑在梁思成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副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4.梁思成如何看待北京古城墙?(他将古城墙视为一种生命来述说:环绕)
三、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1.从正反、侧面多角度刻画梁思成这一形象。

正面:梁思成登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

侧面:通过别人的认识来写。

2.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梁思成的敬佩之情。

如: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3.文章多用短句、独句段,表意明确,起到强调作用。

四、课堂练习:
1.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完成同步练习五、七、八。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