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教材分析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时间的测量单位:秒(S)、分、时,1h=60min=3600s,1s=1/60 min=1/3600 h,1min=60s
4、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第四节、平均速度
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2、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3、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4、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第二单元声现象教材分析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4、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5、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6、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第二节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 叫次声波;
第三节声的利用
1、声可以传递信息(应用:回声定位、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应用:清洗钟表、去除人体内胆结石)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3、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单元物态变化教材分析
第一节、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
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
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
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
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第四章 光现象教材分析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
2、光源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线: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⑴画光线时必须用箭头标明光的传播方向。⑵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们假想的物理模型。
三、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
2、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小孔成像:物体上的光线穿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所成的像。小孔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物体离小孔越近,光屏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就越大。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挖掘队利用激光准直挖掘隧道、士兵射击瞄准、站队时队列排直、木工检查木块是否平直等。
四、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用符号c 表示,c =3×108m/s 。
蒸
发 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