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一、建立经营者责任制度1. 以学校为主体,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咨询师负责管理和运营。
2. 心理咨询室应设立明确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明确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和权力。
3. 心理咨询师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学校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保证咨询师的专业能力。
二、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流程1.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网络方式提出咨询申请。
2. 学校要设立统一的咨询电话、邮箱和在线咨询平台,方便学生进行咨询。
3. 学校要建立咨询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保护学生隐私。
4. 心理咨询师要进行学生信息登记和咨询记录,保护学生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5. 心理咨询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制定相应的咨询计划和目标。
6. 心理咨询师要采用有效的咨询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7. 心理咨询师要及时跟踪和评估咨询效果,对于需要进一步咨询的学生要进行衔接和引导。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保密制度1. 心理咨询室要建立保密协议,明确保护学生隐私的责任和义务。
2. 心理咨询师要对学生咨询内容和个人信息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3. 心理咨询师要对咨询记录和学生档案进行保密,咨询记录和学生档案只能由专门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
四、建立心理咨询室服务质量管理制度1. 学校要及时收集学生心理咨询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对不满意的意见进行调查和整改。
2. 心理咨询师要定期总结和分享工作经验,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3. 学校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跟踪,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
五、建立心理咨询室安全管理制度1. 心理咨询室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保证咨询场所的安全性。
2. 学校要加强心理咨询室的管理,规范咨询师的行为和言论,避免伤害学生的行为。
3. 心理咨询师要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对于学生的突发心理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六、建立心理咨询室日常管理制度1. 心理咨询室要有定期巡查和维护计划,保证设施设备的完好性。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3篇)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篇1一、咨询人员应做到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工作;熟悉并认真遵守国家、等有关法律、法规,恪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二、咨询人员应严格按科学态度和专业要求工作。
必须接受规范的专业培训、努力钻研有关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探索工作规律;还必须熟悉学校的各种教育策略,了解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状况,将学校心理咨询专业要求和学校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咨询人员要用学生理解的语言,向来学生解释本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来学生的自身权利,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的意义。
四、咨询人员必须平等对待学生、信任学生,在与来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要特别注意尊重来学生的人格尊严,保护来学生的正当权益;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出发,真诚对待来学生,接纳对方的各种知识情感困扰,对他们需求达到同感的理解,立足于全面发展助对方解决问题;尊重学生自愿接受服务的权利。
五、咨询人员应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向学生提供助,立足于启发学生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助自己,自强自立,健康成长。
六、咨询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保护学生的隐私和其他秘密;对学生的有关资料、案例予以保密,单保管,不列入学校其他档案;只有在专业需要和必须会诊时,才能和其他专业人员讨论来学生的案例;不得将学生的案例作为谈话资料;在研究和写作中需要引用学生的资料时,必须隐去可能辨认出来学生的有关信息;通常情况下,不得向学校其他人员及家长透露学生的秘密;出于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以及需要争取其他人员助,必须向有关人员提供学生心理咨询资料时,要向能负责、能保密和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相应问题的人员提供,同时注意保护学生的安全并使他们感到安全,不进一步扩散有关信息。
七、咨询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使用心理测验时,必须遵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员会颁布的,按心理测验的规范进行,不滥用心理测验,科学、客观地使用测验结果。
小学心理咨询室制度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优秀5篇

小学心理咨询室制度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优秀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篇一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本校暂定周三中午:12:00-1:30)二、辅导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三、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四、辅导人员在咨询或者辅导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五、辅导人员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
六、辅导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七、辅导人员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违者后果自负。
辅导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八、辅导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或者辅导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九、辅导人员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医。
十一、辅导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咨询室统一管理使用。
十二、辅导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
十三、对非工作人员,非辅导人员要阻挡入室。
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四、被辅导者应秉着三“诚”态度即:“诚实”、“诚恳”、“诚心”。
不得以玩玩的心态来对待。
十五、被辅导者在接受辅导人员的辅导过程中,应该虚心认真的`和辅导人员进行交流,讲述自己即将或者要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篇二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二、辅导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三、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四、辅导人员在咨询或者辅导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五、辅导人员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3篇)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一小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制度应具备以下几点:1. 建立规范的预约流程:心理辅导室应该设立预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某种渠道提前预约辅导时间,以保证辅导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时间的充分利用。
2. 保障用户隐私:心理辅导室应保护用户的隐私权,不得外泄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心理问题。
相关工作人员应签署保密协议,严守专业道德规范。
3. 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心理辅导室应设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心理学专业人员和行政人员。
他们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咨询和管理经验,能够提供专业的辅导服务,并负责辅导室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4. 定期培训和评估:心理辅导室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辅导技能和专业知识。
同时,辅导室应定期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5.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心理辅导室应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6. 加强宣传和推广:心理辅导室应积极宣传和推广自己的服务,向学生和教职工展示其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以提高知名度和辅导服务的利用率。
7. 做好危机干预与转诊: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健全的危机干预机制,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并对需要专业治疗或转诊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引导和支持。
以上是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2)一、守时1.工作人员需要按时到岗,如果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到岗,应提前请假并找人代班。
2.咨询师需要按照预定时间准时开始咨询服务,不得迟到或提前结束咨询时间。
3.如果咨询师有紧急情况无法如期开展咨询服务,应提前通知咨询室管理员,并尽可能安排代班咨询师。
二、倾听和尊重1.咨询师需要全程倾听咨询者的问题和需求,在咨询过程中不得打断或中断咨询者的发言。
2.咨询师需要尊重咨询者的隐私权,保证咨询过程中的信息保密,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3.咨询师需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侵犯咨询者的权益,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性骚扰或虐待行为。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五篇)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1、咨询室工作人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保持心理咨询室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2、咨询人员因故请假,必须提前跟咨询室负责人做好请假工作,如果临时有急事需要打电话跟负责人告知。
3、心理咨询室实行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建立心理咨询预约卡,咨询居民可事先与咨询老师或心理咨询室预约;4、咨询室卫生由当日咨询老师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5、要爱护室内公共物,咨询师离开时要关好门窗,及时上锁。
1、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为本辖区全体居民;2、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是对有心理困扰的来访者进行鉴别、疏导、调整;3、咨询师要严守职业道德,尊重来访者,对咨询内容有保密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来访者的权益不受侵犯;4、咨询师要本着真诚、尊重、温暖、负责的原则,对来访者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5、咨询师有权拒绝不属于咨询内容的要求。
汪涵森河南省心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悦玲河南省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爱红河南省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二)是为了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的机构。
它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1. 建立咨询师队伍:学校拥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学生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
2. 学校资源支持:学校提供必要的空间、设施和经费支持,确保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作。
3. 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室组织各类心理咨询活动,如个体咨询、小组咨询、家长咨询、主题讲座等,以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4. 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室对学生提供保密服务,确保学生的隐私得到保护。
咨询师在法律范围内对学生咨询内容保密。
5. 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教育活动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6. 多元化服务:心理咨询室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评估、紧急干预等。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改进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辅导室应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充分运用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术,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第三条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四条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科学、有效性。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心理辅导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心理辅导室的全面工作;设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若干名,负责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六条心理辅导室主任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七条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相关资质,并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八条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健全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定期对心理辅导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和绩效评价,鼓励优秀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工作内容第九条心理辅导室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二)进行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三)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四)开展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推广,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六)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七)协助学校处理突发事件,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第十条心理辅导室应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电影欣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咨询师服务质量,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小学心理咨询室是指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专门机构,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宗旨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发生,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
第二章心理咨询师的权益和义务第五条心理咨询师具有保密权,所有与学生的心理咨询内容,不得向其他人透露。
第六条心理咨询师具有指导权,有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第七条心理咨询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工作态度。
第八条心理咨询师具有参与教学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权力和责任。
第九条心理咨询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第十条心理咨询师应当定期参加咨询师例会,总结工作经验,分享案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章心理咨询室的规范管理第十一条心理咨询室实行专职咨询师制度,根据学生总数和咨询需求确定咨询师数量。
第十二条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咨询用具,保障咨询师的工作需要。
第十三条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学生的心理咨询记录和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第十四条心理咨询室应当制定详细的咨询流程和服务规范,确保学生可以顺利进行心理咨询。
第十五条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
第十六条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进行个案跟踪。
第四章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第十七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心理培训等。
第十八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对象包括全校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心理问题和困扰的学生。
第十九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形式包括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班级活动等,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和情况进行选择。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范文(3篇)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范文(____年____月____日)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场所,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沟通,诊断、矫治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促进和加强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如下规范。
一、中小学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职责学校心理咨询室是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机构,具有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帮助教师健康成长,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咨询和服务,为所在社区和社会提供咨询和服务等职责。
(一)及时了解和掌控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需要给予心理帮助的学生;监控并防范各种突发事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定期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提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并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或预案。
(三)通过多种途径和活动在师生中传播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活动。
(四)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升学指导和咨询,在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出适度、理性的选择。
(五)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业的个别心理咨询和小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能鉴别需要转介到高一级心理咨询或治疗部门的学生,在与家长、教师和相关领导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转介。
(六)帮助校内的教师开展工作。
充分依靠班主任、学科教师、学校管理者等校内各方面力量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根据需要协助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工作。
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全校教职工提高心理教育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七)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可能的咨询和服务,为学校所处的社区提供咨询和帮助,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载体。
心理辅导室应本着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第三条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坚持科学性、保密性、有效性、人性化的原则,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心理辅导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心理辅导室的全面工作;设专兼职心理教师若干名,负责日常的心理辅导工作。
第五条心理辅导室主任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专兼职心理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证书。
第六条心理辅导室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服务内容第七条心理辅导室主要提供以下服务:(一)个体心理咨询: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二)团体心理辅导: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四)心理测评:运用专业的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五)心理危机干预:对遇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援助,防止心理问题恶化。
四、工作流程第八条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包括咨询预约、咨询记录、咨询反馈、危机干预等环节。
第九条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第十条心理辅导室应定期对心理辅导工作进行总结,对心理辅导效果进行评估,不断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小学心理教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小学心理教室的管理,提高心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教室设施与使用1. 心理教室应设在安静、通风、光线适宜的地方,配备必要的心理辅导设备,如心理咨询桌椅、心理测试仪器、心理书籍等。
2. 心理教室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规划,提高利用率;(2)确保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3)爱护公物,维护教室环境整洁;(4)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3. 心理教室的使用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非心理辅导时间不得私自占用。
4. 心理辅导教师应提前预约心理教室,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辅导任务。
5. 使用心理教室时,教师应向学生讲解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安全。
三、心理辅导教师职责1. 心理辅导教师应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心理辅导教师应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辅导培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 心理辅导教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得泄露学生隐私。
4. 心理辅导教师应认真做好心理辅导记录,分析学生心理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5. 心理辅导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协助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四、学生管理1. 学生进入心理教室应遵守纪律,听从教师安排。
2. 学生在使用心理辅导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操作。
3. 学生应爱护心理教室内的设施,不得损坏或随意移动。
4. 学生应保持心理教室内的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
5. 学生应尊重心理辅导教师,积极配合心理辅导工作。
五、心理辅导课程与活动1.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 心理辅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设计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活动。
3. 心理辅导活动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学校应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游戏、心理剧等。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心理辅导室是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的重要机构。
为了保障心理辅导室的正常运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包含重要方面的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模板,为学校相关部门制定适用于自身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二、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模板1. 心理辅导室的定位与职责- 心理辅导室旨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培训服务。
- 心理辅导室应支持学校教育目标,与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合作,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心理辅导室由专职心理顾问和相关辅导人员组成,共同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
2. 部门组织和人员配置- 心理辅导室应设立专职心理顾问岗位,负责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 心理辅导室应配备具备心理辅导资质的人员,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等。
- 部门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咨询和管理经验,与校领导保持有效沟通和协作。
3. 心理服务流程- 学生可以通过个人预约、老师推荐等方式预约心理咨询服务。
- 心理咨询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适当的心理咨询方式。
- 心理咨询师应保持机密性原则,尊重学生的隐私权,确保信息安全。
- 心理咨询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有效的辅导服务。
4. 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 心理辅导室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讲座、培训等形式。
- 心理辅导室应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材料,例如海报、手册等,向全校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 心理辅导室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教师合作开展相关活动。
5. 心理服务质量管理- 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 心理辅导室应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记录和评估体系,对心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 心理辅导室应积极收集学生心理需求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6. 心理辅导室的安全管理- 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学生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安全。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范本(3篇)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范本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学业和学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制度逐渐得到普及。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制度范文,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建立心理咨询室的目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支持,解决其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2. 疏导学生压力: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提高抗压能力,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3. 促进学业发展:协助学生解决学业困扰,提供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4.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成长。
三、心理咨询室制度的实施为确保心理咨询室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制度的支持和建立:1. 心理咨询室人员的配置:a. 心理咨询师:拥有心理学相关专业背景和心理咨询师证书,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b. 辅导员:学校教师中专门负责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接受心理咨询培训,协助心理咨询师开展工作。
2. 时间和地点的安排:a. 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应与学校课程时间安排相适应,确保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心理咨询室;b. 心理咨询室应设置在安静、舒适的地方,保障学生的隐私和安全。
3. 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内容:a. 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可预约或当场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情况提供个别咨询服务;b. 小组心理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小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共同面对问题,分享经验和建议;c. 心理教育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素养。
4. 心理咨询室的管理:a. 心理咨询室的管理由学校领导和专门负责的教师协助心理咨询师负责;b. 鼓励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心理咨询室的服务质量;c. 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应保密,确保学生的隐私不被泄露。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五篇)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值班教师在规定值班时间内必须到岗,耐心接受同学的咨询,并做好面谈预约登记和当日的值班记录。
2.当日值班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必须以电话或当面请假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提出请假申请,批准后方可请假。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密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室相关所有工作内容。
未经负责人同意,值班人员严禁随意翻阅心理咨询室存放的材料和文件。
4.心理咨询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允许无咨询要求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
5.如果在工作中____或者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咨询室财物损失,将酌情给予相应的处分,并担负损失财物的赔偿责任。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二)1,值班教师在规定值班时间内必须到岗,耐心接受同学的咨询,并做好面谈预约登记和当日的值班记录。
2.当日值班人员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必须以电话或当面请假的方式,向心理咨询室负责人提出请假申请,批准后方可请假。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保密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室相关所有工作内容。
未经负责人同意,值班人员严禁随意翻阅心理咨询室存放的材料和文件。
4.心理咨询室除工作人员外,一般不允许无咨询要求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进入。
5.如果在工作中泄密或者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咨询室财物损失,将酌情给予相应的处分,并担负损失财物的赔偿责任。
第二篇: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小纪汗中心小学心理教师工作制度1、心理教师要态度热情,工作细致、认真。
2、对师生咨询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秘密。
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3、心理教师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或电话、网络咨询,认真、及时进行记录。
4、保持心理咨询室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定期更新环境陈设,营造温馨的空间。
5、做好台帐及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6、爱护室内各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持正常使用。
非咨询人员不能随便进入咨询室,未经允许正在咨询室时不能接待其他人员。
7、遇有严重心理问题可能出现事或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四篇)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1. 目标与职责:- 提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 建立健康、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 维护学生心理权益。
2. 咨询室的开放时间:- 根据需求和资源来确定具体开放时间;- 确保有足够的咨询时间提供给学生。
3. 心理咨询师的要求和工作职责:-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临床心理咨询经验;- 心理咨询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聆听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应对学生的隐私保密,保护学生的权益;- 心理咨询师应定期参加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4. 学生的权益:- 学生有权自愿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应得到保护;- 学生有权拒绝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5. 心理咨询室的管理规范:- 心理咨询室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个案记录;- 心理咨询室应保证咨询环境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心理咨询室应有充足的咨询资源和适当的咨询工具;- 心理咨询室应与家庭、教师和学校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
6. 学生心理咨询的流程:- 学生可以通过预约或直接前往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 学生在咨询前需要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表格;- 心理咨询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心理咨询师与学生之间的咨询内容和个人信息应得到保密。
以上是小学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权益,咨询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规范,并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小学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二)1、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
2、对师生咨询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____。
3、心理咨询员不得迟到、早退,要按时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4、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花卉盆景等装饰物要不断更新,营造温馨的空间。
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心理辅导在日常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更好地管理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这一任务名称展开论述。
一、组织构建与管理概述A. 设立专职辅导员B. 辅导人员资格要求与选拔机制二、服务规范A. 建立个案档案B. 私密保护措施C. 确立服务范围与时间安排三、多元化辅导方式A. 提供个别咨询服务1)倾听和共情2)问题引导和分析解决B. 组织小组活动与团体辅导四、推广普及与宣传认知A. 家校合作沟通机制1)定期家长会议2)线上互动平台B.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五、建立评估机制与质量监控体系A. 设立评估指标体系1)满意度调查2)辅导效果评估B. 定期考核与培训六、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A. 建立辅导师资交流平台B. 合理规划资源分配机制组织构建与管理概述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组织构建和管理是实施有效心理辅导工作的基础。
首先,应设立专职心理辅导员,他们应该具备相关教育背景和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
其次,应建立一套合理的选拔机制,通过面试、简历审核等环节选拔出素质优良、责任感强的候选人。
服务规范为了保证小学生心理辅导室的工作质量和效果,需要建立个案档案并进行妥善保存。
同时,必须采取私密保护措施确保学生信息安全和隐私。
此外,还需明确服务范围和时间安排,确保及时响应每一个求助者。
多元化辅导方式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可以提供个别咨询服务,并通过倾听和共情来留意学生的内心需求。
同时,在引导学生讲述问题并分析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组织小组活动和团体辅导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
推广普及与宣传认知为了让更多家长和学生了解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并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定期举行家长会议、提供线上互动平台等措施,有助于增进学生家长对心理辅导工作的认识和信任。
小学心理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心理室的管理,提高心理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小学心理室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第三条小学心理室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发展原则: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 预防为主原则:注重心理健康的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3. 尊重隐私原则:保护学生隐私,确保心理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实用性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小学心理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全面管理工作;设心理教师若干名,负责具体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条小学心理室主任职责:1. 负责制定心理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 负责组织协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 负责心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心理辅导水平;4. 负责心理室设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5. 负责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6. 负责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7. 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心理教师职责:1. 负责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2. 负责心理测评工作,为学校提供心理数据支持;3. 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确保学生安全;4. 参与心理教师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5. 完成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七条心理辅导制度:1. 心理辅导对象:全校学生;2. 心理辅导方式: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3. 心理辅导内容: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问题解决、心理素质提升等;4. 心理辅导时间:每周至少一次,具体时间由心理教师安排。
第八条心理测评制度:1. 心理测评对象:全校学生;2. 心理测评工具: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评量表;3. 心理测评时间:每学期至少一次;4. 心理测评结果:为学校提供心理数据支持,用于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完整版)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一、辅导室工作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到岗、按时下岗。
二、辅导室卫生由当日咨询人员负责打扫,要求整洁舒适。
三、辅导人员接待来访者时,必须热情周到,想人所及。
四、辅导人员在咨询或者辅导时,须学会倾听,做好记录。
五、辅导人员在分析问题时,要做到客观、仔细、耐心。
六、辅导人员要及时整理来访者的材料,并做好分析与总结。
七、辅导人员要为来访者严守个人秘密,违者后果自负。
辅导人员若不能当时解决问题,须查阅相关资料后再行约定时间解决。
如遇有
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八、辅导室在一定时期内要将咨询或者辅导情况归档,备以后查阅。
九、辅导人员遇到确有心理问题严重到精神问题者可介绍到他处就
医。
十一、辅导测量用表不可外借、复印,由咨询室统一管理使用。
十
二、辅导人员要遵守管理制度,爱护室内公共财产,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室如家。
十
三、对非工作人员,非辅导人员要阻挡入室。
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十
四、被辅导者应秉着三“诚”态度即:
“诚实”、“诚恳”、“诚心”。
不得以玩玩的心态来对待。
十
五、被辅导者在接受辅导人员的辅导过程中,应该虚心认真的和
辅导人员进行交流,讲述自己即将或者要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范本(3篇)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小心理辅导室的管理,提高心理辅导服务的质量,保障心理辅导师和用户的安全与隐私,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小心理辅导室是为校内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的专门机构,依据相关制度和规范进行运行。
第三条小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保密安全、整体协调的原则,保护用户的权益与隐私。
第四条小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各方,包括心理辅导师、前台工作人员和用户,均应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五条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工作应当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服务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条小心理辅导室的管理应当加强学习和借鉴其他心理辅导机构的先进经验,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第二章小心理辅导室的组织结构与职责第七条小心理辅导室设有心理辅导师团队、前台工作人员和辅导用户,分别担任不同的职责。
第八条心理辅导师团队是小心理辅导室的核心人员,负责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与相应的执业资格。
第九条前台工作人员是小心理辅导室的窗口人员,负责接待用户,安排咨询时间和场地,并提供必要的协助与支持。
第十条心理辅导用户是小心理辅导室的服务对象,可以是校内师生,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群体。
第十一条小心理辅导室还可以设立心理辅导研究和培训工作组,负责开展专题研究和相关培训活动。
第三章小心理辅导室的服务流程第十二条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一般包括预约、面谈、评估、辅导和跟进等环节,具体流程如下:(一)预约环节:用户提出咨询申请,前台工作人员接待并进行初步了解,提供咨询时间和场地的选择。
(二)面谈环节:用户前来心理辅导室,与心理辅导师进行面谈,详细交流用户的问题和需求。
(三)评估环节:心理辅导师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和面谈过程,进行相关的问题评估和梳理。
(四)辅导环节:心理辅导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并提升心理健康。
(五)跟进环节:心理辅导师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用户的跟进,了解辅导效果和用户的后续需求。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三篇)

一小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心理辅导室的运作与管理,保障用户的权益,并提供高质量的心理辅导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小心理辅导室是为用户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的场所,旨在帮助用户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
第三条小心理辅导室的管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歧视任何用户的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和身体残疾等。
第四条小心理辅导室应遵循保密原则,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泄露。
第五条小心理辅导室应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
第二章组织结构和职责第六条小心理辅导室设立主任一人,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和决策工作。
第七条主任负责组织和协调小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工作,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服务安排等。
第八条小心理辅导室设立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若干人,负责为用户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第九条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
第十条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应遵循职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保护用户的权益,不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第三章服务内容和流程第十一条小心理辅导室为用户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具体包括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试和心理教育等。
第十二条用户可以通过预约、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等形式使用小心理辅导室的服务。
第十三条用户在使用小心理辅导室的服务之前,应先填写个人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十四条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应进行严格保密,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第十五条用户在使用小心理辅导室的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规定,尊重咨询师和辅导员的职业权威和意见。
第十六条小心理辅导室应定期组织用户满意度调查,改进和优化服务质量。
第四章工作机制第十七条小心理辅导室应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包括人员配备、时间安排、工作流程等。
第十八条小心理辅导室应根据用户需求和服务规模,合理配置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保证服务质量。
小学心理卫生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小学心理卫生室的管理,提高心理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宗旨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2.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职责1. 心理卫生室主任负责心理卫生室的全面工作,包括人员安排、设备管理、资料收集等。
2. 心理教师负责心理辅导、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等工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服务。
3. 卫生保健教师协助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心理卫生室主任负责招聘、培训、考核心理教师,确保心理教师具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2)心理教师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心理辅导技能。
(3)卫生保健教师应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 设备管理(1)心理卫生室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心理测评工具、心理咨询设备等应定期更新,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3)心理卫生室内部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咨询环境。
3. 资料管理(1)心理卫生室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等。
(2)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评结果等资料应保密,未经学生同意不得对外泄露。
(3)心理卫生室资料应分类存放,方便查阅和管理。
4. 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卫生室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心理游戏等。
(2)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3)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5. 心理咨询(1)心理卫生室应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等。
(2)心理咨询应遵循保密原则,尊重学生隐私。
(3)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理需求,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辅导。
五、监督与考核1. 学校领导应定期检查心理卫生室工作,对心理卫生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
理制度
七星关区大河乡教育管理中心
心理辅导室管理
工
作
职
责
大河乡教育管理中心
10月15日
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制度
1、心理教师要态度热情,工作细致、认真。
2、对师生辅导内容和有关的隐私严守秘密。
未经同意,有关资料不得外借。
3、心理教师要按时到岗接受辅导者来访或电话、网络咨询,认真、及时进行记录。
4、保持心理辅导室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定期更新环境陈设,营造温馨的空间。
5、做好台帐及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6、爱护室内各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持正常使用。
非咨询人员不能随便进入辅导室,未经允许正在辅导室时不能接待其它人员。
7、遇有严重心理问题可能出现事或重大突发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反映。
8、心理教师要注意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9、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对师生全面开放,提高“心理辅导室”的开放率和使用率。
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守则
1、正式辅导时,心理辅导教师应向来访者说明自己的专业资格、辅导目的、辅导技巧、辅导程序上的规则及可能影响辅导关系的各种限制条件。
2、心理辅导教师与来访者应对角色的界定、预期的目标、采取的策略及可能的结果等有所了解,并取得一致。
3、心理辅导教师并非心理医生,一般不对学生做诊断性评价,不能更不能擅自开具来访者有关心理问题的诊断证明;如无法对来访者提供帮助,可建议其辅导更高级的心理研究者或专业心理医师。
4.、在进行心理测试之前,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向来访者说明测验内容和目的,并在测试结束后出慎重的专业解释。
5、心理辅导教师接待每位来访者时间原则上控制在40分钟之内;在辅导活动中,应注意尽量避免来访者过分依赖。
6、心理教师要准时到岗接待辅导,遇有特殊情况(包括心情不佳等)不能准时到岗,必须事先做好换班的衔接工作,并告知学校主管领导。
7、心理辅导教师应尽可能在当日填写辅导个案值班记录。
其内容主要包括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叙述的主要问题、辅导一般过程、辅导建议、辅导效果及其它事项。
8、心理辅导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或上级组织的教科研交流活动。
9、心理辅导教师未经许可,不得以心理辅导教师的身份参加社会机构举办的任何心理健康活动。
心理辅导教师从业道德规范
1、热爱生活,钟爱生命,崇尚美好人生;
2、胸襟宽阔,无私奉献;
3、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来访者,与其建立朋友式的信赖关系;
4、树立整体观念,防止片面性,保证咨询工作准确有效;
5、严格咨询保密制度,保护来访者利益;
6、注重发展性辅导,帮助来访者扬长避短,发挥其潜能;
7、遵循坚持性原则,巩固提高辅导成效;
8、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帮助来访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9、耐心倾听,诚心交流,真心关注;
10、促使来访者自知自助,自立自强。
心理辅导基本原则
1、保密性原则辅导人员保守来访者的内心秘密,妥善保管来往信件、测试资料等材料。
如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询事例时,应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单位或住址。
2、理解支持原则辅导人员对来访者的语言、行动和情绪等要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