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
课题生命的化妆
![课题生命的化妆](https://img.taocdn.com/s3/m/464867145727a5e9856a612a.png)
课题生命的化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
2.理解文中对化妆内涵的阐释,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了解类比写法在文中的应用,初步学会分析哲理性较强的散文。
德育目标:体察作者逐渐变换的情感,感悟“生命的化妆”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对课文中将化妆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境界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对事物的内在与外在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关键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析疑、解疑,使学生明白要改变表相就一定要改革内里的道理,并学会如何计划“化妆”自己的生命。
教学方法导读法、讲析法第一课时(2018年5月8日)一、导入新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想拥有花容月貌,谁不想通过化妆打扮使自己青春永驻?可是,什么样的化妆才是最美的呢?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林清玄的哲理性散文《生命的化妆》。
二、林清玄,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于台湾高雄。
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到现在已有40多部著作面世.曾任记者、主编、主笔,现专事写作。
其作品连获七次时报文学奖,以及中山文艺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等十数次文学大奖。
三十岁前就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我们读他的散文,感觉他应该是一位雍容典雅的女性,事实上,他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很丑的男人,谢顶,两鬓长发披离,像一个头佗。
林清玄本人也说,男人只论才气,他对化妆、对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哲理性散文《生命的化妆》。
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作者对化妆看法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并不欣赏: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下功夫↓刮目相看: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竟是自然↓致敬、惭愧: 多么有智慧的人啊!↓深刻体悟: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化妆师把化妆分为四种类型、三种境界,文章分成三个层次,各是什么?四种类型:A最坏的化妆(扭曲个性,失去五官协调);B拙劣的化妆(浓妆,掩盖缺点或年龄);C次级的化妆(醒目,引人注意);D最高明的化妆(无妆,自然表现个性、气质)。
生命的化妆教案
![生命的化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6fa6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a.png)
生命的化妆教案生命的化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化妆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生命的化妆的过程和原则。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生命的化妆的概念和意义。
2.生命的化妆的过程和原则。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PPT、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展示一些生命的化妆的图片并引发学生的思考,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图片描述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化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些动物能够进行生命的化妆呢?”Step 2 讲解(15分钟)1.向学生介绍生命的化妆的概念:“生命的化妆指的是动物为了伪装自己或者吓退敌人,通过改变自身的外貌和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环境。
”2.讲解生命的化妆的意义:“生命的化妆有助于动物躲避捕食者,提高存活率。
”3.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的生命的化妆例子,如变色龙、狼蛛等,对其进行解释说明其化妆的原理和效果。
4.引导学生思考:“有哪些动物适应了它们所处环境的化妆变化?为什么这些动物选择了这种化妆方式?”Step 3 拓展(15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进行研究。
2.分发相关的书籍和杂志,让学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收集与所选动物有关的信息和图片。
3.学生齐步上前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选动物的特点和化妆方式,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全班学生就所选动物的化妆方式展开讨论,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则。
Step 4 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复述课堂上学到的生命的化妆的概念和意义。
2.总结生命的化妆的过程和原则,引导学生思考其与生存的关系。
Step 5 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你所认为具有特殊化妆方式的动物,分析其化妆方式及其对生存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生命的化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生命的化妆的过程和原则。
课堂上通过图片的展示和案例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江职-胡江-《生命的化妆》教案
![江职-胡江-《生命的化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2f2069f242336c1eb95e24.png)
《生命的化妆》课堂教案江口县中等职业学校胡江教学内容:中职高一基础模板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生命的化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理解“化妆”的不同含义与境界;3、体悟“化妆”的真正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化妆”的不同含义与境界教学难点:体悟“化妆”的真正内涵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对不理解的词语进行熟悉;简略了解作者。
设计思路:根据课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节课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独学、群学(设疑、讨论)、自我展示、质疑为主线,提倡研究学习,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从生活中人们用化妆来改变自己容颜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对本课化妆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让学生了解化妆-理解化妆-体悟化妆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最终让学生明白化妆的最高境界是生命的化妆,是在当下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从内改革自己,努力奋斗,改变现状,为自己及家人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都希望自己变得美丽漂亮!于是在生活中,很多女性都用化妆来改变自己的容颜。
但怎样的化妆才是最美的呢?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吧!板书课题:生命的化妆二、明确目标:(过渡: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现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幻灯片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阅读。
(现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请翻开课本第三课)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并完成以下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概括:通过作者与化妆师的一次交谈,让作者知道了化妆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是“生命的化妆”,体悟到了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2、放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及段落,并说明理由。
(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点评。
四、研读课文(一)研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分角色):1、①作者刚开始对“化妆”一事的看法和态度是什么?请用课文中词语概括(阅读第2自然段)。
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https://img.taocdn.com/s3/m/519c3606ba1aa8114431d956.png)
《生命的化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
2.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从理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写作方法入手,初步学会分析哲理性较强的散文。
4.理解如何进行“生命的化妆”。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特点及哲理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3.理解作者对化妆师的看法变化的原因。
4.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明白要改变表相就一定要改革内里的道理,并学会如何计划“化妆”自己的生命。
三设计思路:1、采用图片评说的方式导入,让学生明白“由表及里”的含义与“由此及彼”的写作方法。
2、再让学生自己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疏通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出作者如何“由此及彼”以及“由表及里”。
3、在讨论中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与蕴含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4、最后让学生欣赏林清玄先生语录,感受其哲理性的语言带给人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大家吃过瓯柑吗?[让学生自由发挥]可有时我们会吃到一个外表很好看而里头却干枯无味的柑。
我们会知道我们有时会被事物的外表所蒙蔽,可见俗语“人不可貌相”讲得千真万确。
明朝刘基写的《卖柑者言》的名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讲的就是要学会“由表及里”的观察与评价事物方法。
文中作者还采用了“由此及彼”的写法,写出了与卖柑者卖的柑一样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元朝昏庸的文武官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
2、图片评说:2011年中国最美50人中——李宇春、杨幂、林志玲、黄晓明、韩庚、葛优,他们化妆了吗?美不美?为什么?3、作者简介。
林清玄,男,生于1953年,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过记者、主编。
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连续多年获台湾多项文学奖项。
其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醇厚浪漫的感情,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4、分角色朗读:女同学朗读化妆师的说的话,男同学来朗读叙述的语言,其他同学来读文中“我”说的话。
A朗读时要求大家在文中找出“化妆”的语段,“文章的化妆”、“生命的化妆”的段落,找出化妆师对化妆的分类和评价,对文章的分类和评价。
生命的化妆教案
![生命的化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f509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6.png)
生命的化妆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的化妆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化妆过程和原理。
2. 掌握生命的化妆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生命的化妆概述a. 什么是生命的化妆?b. 生命的化妆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 生命的化妆过程a. 生物如何改变外貌和色彩?b. 生物为什么要进行化妆?c. 不同生物的化妆方式和目的。
3. 生命的化妆技巧和方法a. 色彩的运用:生物如何利用色彩进行化妆?b. 结构的改变:生物如何改变自身结构以达到化妆效果?c. 伪装的技巧:生物如何通过伪装来隐藏自己或模仿其他生物?4. 实践活动a. 观察不同生物的化妆方式和效果。
b. 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生命化妆品。
c. 分组合作,创作生命的化妆作品展示。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生物的化妆效果,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化妆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生命的化妆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化妆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3. 解释生命的化妆过程,包括色彩运用、结构改变和伪装技巧。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示范与实践:4. 展示一些生物的化妆方式和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5. 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观察不同生物的化妆方式和效果,并记录下来。
6. 学生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生命化妆品,可以使用纸张、颜料等材料进行模拟。
合作与展示:7.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生命的化妆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生物进行化妆设计,并展示给全班。
8. 全班同学观摩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创意。
总结与评价:9. 回顾生命的化妆过程和技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所学内容。
10.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发展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生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化妆方式和原理。
- 学生可以尝试在户外环境中观察并记录一些野生动植物的化妆方式和效果。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生物的化妆效果。
生命的化妆 公开课
![生命的化妆 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92a5f67ef705cc17552709f0.png)
思 考 所有的文学大奖,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引导学
明 确 我们读他的散文,感觉他应该是一位雍容典雅的女性, 生 找 出
提 问 事实上,他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很丑的男人,谢顶, 关 键 语
文体知识 两鬓长发披离,像一个头佗。林清玄本人也说,男人 句。
观看视频 只论才气,他对化妆、对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下 教 师 投
提 问 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哲理性散文《生命 影图片,
的化妆》。
学生评
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作者对化妆看法和态度,经历 价 妆 容
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效果。
并不欣赏: 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下功夫 播 放 视
↓
频《変美
刮目相看: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竟是自然
的权利》
↓
致敬、惭愧: 多么有智慧的人啊!
↓
深刻体悟: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
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化妆师把化妆分为四种类型、三种境界,文章分成三
个层次,各是什么?
四种类型:
A 最坏的化妆(扭曲个性,失去五官协调);
B 拙劣的化妆(浓妆,掩盖缺点或年龄);
C 次级的化妆(醒目,引人注意);
D 最高明的化妆(无妆,自然表现个性、气质)。
三种境界:
A 三流的化妆:脸上的化妆
B 二流的化妆:精神的化妆
C 一流的化妆:生命的化妆 化妆对人的影响由表及里依次是:表皮——体质—— 气质,也就是由物质——精神——灵魂。正是因为化 妆对人的影响深度不同,所以化妆境界自然不同,那 么影响最深的当然是最高境界的化妆,即生命的化妆。 文章的三个层次: A 拙劣的文章 [词藻堆砌,扭曲个性] B 好一点的文章[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 让人知道在写文章] C 最好的文章 [自然流露,不堆砌,让人在 读生命] 文中两次将写文章比作化妆,这两者有什么相通的地
生命的化妆教案
![生命的化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d89c92cc58bd63186bd14.png)
学科
语文
课题
生命的化妆
授课教师
高铁昆
周次
4
授课班级
机电24
授课时间
2014/3/17
授课时数
1
课型
课外阅读课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技能: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探究哲理美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探究拓展——梳理提升——迁移训练
导引法、讨论法、思维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的理趣,感悟理性美。
不要再表象上下功夫,要从内在去改革。
联想。让我们启动资料库,点击联想。
学生参与导练联想的三种类型。
分组讨论,这三种联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总结)相关联想:由化妆师想到化妆,由作家想到写作;
相反联想:由好的境界想到不好的境界;
相似联想:由化妆有层次想到写文章也有层次。
(二)概括
联想拓展了我们的思维,下面我们由联想的天空回到作者的思路。
教学
重点
哲理散文中联想、概括、提升的思维导练
教学
难点
怎样从生活小事中提取哲理,写出启人心智的哲理美文。
教具
多媒体
教
后
小
结
《生命的化妆》文章从日常生活中的化妆谈起,引出对人生、对生命的化妆,从而引发读者思考这样的道理:为自己的生命化妆,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改变气质,做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自己生命的一流的化妆师。文章的主旨句: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生活中哪些现象还能体现这种观点呢?
三、梳理提升:理趣美
《生命的化妆》一文从化妆这样的小事,写出了生活哲理。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怎样从生活小事中提取哲理,写出启人心智的哲理美文?
《生命的化妆》教案
![《生命的化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e8e4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3.png)
《生命的化妆》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的化妆》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组成和特点,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2.掌握生命的几个基本层次,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3.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结构,并了解细胞进行的基本生命活动;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生命的组成与特点;2.生物的基本层次与关系;3.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
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本层次与关系;2.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掌握。
教学准备:1.图片、实物等展示工具;2.分组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3.生物学教辅资料。
教学过程:活动一:生命的组成与特点(20分钟)1.利用图片向学生描述生命的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生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学生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各组的回答。
活动二:生物的基本层次与关系(2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将一块方糖放入一杯水中,观察方糖的溶解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方糖是由什么组成的?方糖溶解后原来的结构是否还存在?2.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问题。
3.教师进行引导,总结方糖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
4.引导学生思考:在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物单位是什么?各种分子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构成单位。
活动三: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30分钟)1.教师以PPT或图片的形式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学生观察实验板上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镜下形态,并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向学生讲解细胞进行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营养、分裂等。
4.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个部分的功能。
活动四:反思与小结(10分钟)1.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回答问题:你对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教师进行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
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https://img.taocdn.com/s3/m/9a32541ba76e58fafab003ca.png)
以问题为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式的讨论学习。
老师稍作引导,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组成员之间自评、互评,更好地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后记
2、联想:联想本义是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
3、类比: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摩的一种文学修辞手法。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课时
共3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与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自读定向
机动步
引导
研读
讨论交流
迁移拓展
效果评价
板书设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对于美,我们又该如何去界定呢?生活中的真美,我们该如何去评判呢?我这里有两幅图片,你认为哪张是美的,为什么?(出示两张化妆图片,同学各抒己见)。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大家想不想听听台湾作家林清玄是怎么看待化妆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鉴赏散文《生命的化妆》。
围绕自主定向的学习内容对课文进行研读,老师设置问题加以引导
1、文章中作者对于化妆一事在意识上的变化?
明确:“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该追求的。”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他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自读
快速浏览课文,每组派代表范读课文。
学生读后思考,自主确立学习内容
1、读过课文后你认为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想写“化妆”吗?
《生命的化妆》教学案例
![《生命的化妆》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f1cd30580216fc700afd7e.png)
《生命的化妆》教学案例陈仁素(永嘉瓯北镇中学 浙江 永嘉 325100)1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它叫———-生命的化妆。
全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藻,读来却给人一种流水样清凉的感受,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我很喜欢这篇文章.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全文,划出生字词。
2 作者简介: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
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
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
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
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3 下面让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女同学朗读化妆师的话,男同学来读叙述的部分,其余老师来读文中“我”的话。
读后师生点评。
4 整体感知:读了文章之后,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化妆是有好坏的,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是自然师:无妆是不是不化妆?生:不是,要化妆,经过考究的化妆,让人看起来像没有化妆一样,并能充分地表现被化妆者的个性和气质,达到一种最高明的境界。
生:我读懂了化妆是分三类的;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师:二流、一流的化妆到底是什么呀?生:二流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
生:一流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
师:是啊,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比纯粹的涂脂抹粉要好的多了。
师:那么,脸上的化妆可也有好坏之分的,你能说说化妆师将它分几种?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读一读。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ebe1c8bd64783e08122b2e.png)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宋玉新学校:延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时、整体感知引导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1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说说作者对化妆师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读课文,让学生鉴赏本文:巧妙的构思---探究明确:第2节“好奇”〔认为化妆只是在皮相上下功夫,不应该是有智慧的人思考交流讨论:问答形式清晰的所追求的〕线索---第3节“刮目相看”〔出乎我的意料,情感变化妆竟有如此学冋〕第5节“感叹”〔虽赞美化妆师有智慧,但仍认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第7节“致敬、惭愧”〔十分赞赏化妆师有智慧,为自己的观点而惭愧〕分析:作者从自己的认识谈起,因好奇而询问,化妆师巧妙作答,让主题一回答问题化步一步凸现,明白了化妆的内涵。
让学生(巧妙的构思---问答形式鉴赏本清晰的线索---情感变化)文:(幻灯片1)恰当的类比---2.文中两次将写文章比作化妆,你认2学生找出相比的两处:化妆与为这样比贴切吗?这两者有什么相通第4节:A拙劣的文章〔词藻堆砌,文学创作的地方吗?扭曲个性〕B好一点的文章〔光芒四提高学牛的写明确:贴切。
射,吸引人视线,让人知道在写文章〕十口J J 作水平化妆和与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C取好的文早〔自然流露,里的过程,是一个类比。
不堆砌,让人在读生命〕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
第7节:可见,我们在写文章时也不应该三流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仅仅追求词藻的堆砌和语句的华_流文章是精神的化妆,美,而应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一流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感,让读者仿佛在阅读我们的人生。
(幻灯片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理解板书: 三 生命的化妆林请玄巧妙的构思---问答形式清晰的线索- -情感变化:好奇---刮目相看 ---感叹---致敬、惭愧类比:化妆文早三流: 最坏、 拙劣脸上 拙劣 文字 表 二流:次级 精神 好点 精神一流:高明生命最好生命里主旨:生命的化妆勇敢的追求真正的美秦牧①爱美是人的天性。
生命的化妆
![生命的化妆](https://img.taocdn.com/s3/m/a880354a336c1eb91a375df9.png)
制作:王贵兵
她们有什么不同?
人为什么要化妆?
: 美,是人的天性,自古以 来,美就是人类社会永恒 的追求。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 槛露华浓。谁不想拥有一 张俊朗姣好的面容,谁不 想通过化妆打扮使自己青 春永驻,成为一道亮丽的 风景、赏心悦目,谁不想 使自己的气质高雅、韵味 隽永,书写自己美丽永恒。
[2]
课文第6节中化妆师将文章分成了
三类: A、拙劣的文章[词藻堆砌,扭曲个性] B、好一点的文章[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 线,让人知道在写文章] C、最好的文章[自然流露,不堆砌,让人 在读生命] 在第9节中化妆师认为: 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 是精神的化妆,而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
简析《生命的化妆》的表达技巧
• ①欲扬先抑。开始谈自己对化妆的误解,认为化妆非常简单, 不需要聪明才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 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再引出化妆师 大谈化妆之道,从而了解了化妆的最高境界,改变初衷,刮目 相看。再赞叹化妆师富有智慧。以至于向化妆师起立,表达内 心的敬意,突出了主旨。 • ②类比手法。将写文章和化妆类比说理,把写文章的人比作化 妆师,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 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形象而贴切。 • ③卒章显志。末尾两段是抒情言志,抒写作者的深刻体悟:这 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 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 从内在里改革。
《生命的化妆》的语言特点
• 《生命的化妆》的语言跟林清玄的其他散文一样,平实自 然而不饰雕琢,但朴素的文字里却蕴含着作者深厚的语言 功底和丰富的思想哲理。这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 深度思索。借化妆师日常生活之口语,抒自己沉思深虑之 哲理,不愧为大方之家。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48e8370b4e767f5acfce22.png)
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学生谈自己对化妆的三种境界的理解。
每位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素质修养都名不相同,对化妆的三种境界的理解也会不同,谁有不同的看法就说出来,引以借鉴互补提高
学生讨论回答
提高Hale Waihona Puke 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踊跃发言。
学生欣赏网络美文
让学生鉴赏本文:巧妙的构思——问答形式
3.课文的第3节中化妆师将化妆分成了四类,请谈谈你对这种分类的理解。
明确:这种分类是停留在表皮上的化妆的分类。尽管如此,这种化妆的最高境界仍然是“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因为只有这样的效果才和化妆的内涵相吻合,也就是说化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突出个人的修改与气质,而并非是为了满足视觉效果。这种分类为下文阐释化妆的三种境界做铺垫。
4.课文第6节将化妆分为三种境界,这种说法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明确:同意。这种分法是从化妆对人的影响由表及里依次是:表皮、体质、气质。正是因为化妆对人的影响深度不同,所以化妆的境界自然不同。那么影响最深的,应该是最高境界的化妆,即生命的化妆,文章至此点题,也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5第8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7节“致敬、惭愧”(十分赞赏化妆师有智慧,为自己的观点而惭愧)
分析:作者从自己的认识谈起,因好奇而询问,化妆师巧妙作答,让主题一步一步凸现,明白了化妆的内涵。
(巧妙的构思——问答形式清晰的线索——情感变化)
2.文中两次将写文章比做化妆,你认为这样比贴切吗?这两者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明确:贴切。化妆与写文章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是一个类比,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由此看来,我们在写文章时也不应该仅仅追求辞藻的堆砌和语句的华美,而应该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仿佛在阅读我们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化妆》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宋玉新学校:延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三、
讨论理解3.课文的第3节中化妆师将化妆
分成了四类,请谈谈你对这种分类
的理解。
明确:这种分类是对停留在表皮
上的化妆的分类。
尽管如此,这种
化妆的最高境界仍然是“自然”,
给人的感觉是“让人家看起来好像
没有化过妆一样”,因为只有这样
的化妆效果才和化妆的内涵相吻
合,也就是说化妆的终极目的是为
了突出个人的个性与气质,而并非
是为了满足视觉效果。
这种分类为
下文阐释化妆的三种境界做铺垫。
(幻灯片3)
4.课文第6节将化妆分为三
种境界,这种说法你同意吗?请说
说理由。
明确:同意。
这种分法是从化
妆对人的影响的角度分的,可概括
为:化妆对人的影响由表及里依次
是:表皮、体质、气质。
正是因为
化妆对人的影响深度不同,所以化
妆的境界自然就不同。
那么影响最
深的,应该是最高境界的化妆,即
生命的化妆,文章至此点题,也点
明了本文的主旨。
(幻灯片4)
5.第8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深化主题
作者感悟:“改变表相,要从内在
里改革。
”
教师强调:
学生找出化妆师对化
妆的分类:
A最坏的化妆〔扭曲个
性,失去五官协调〕,
B拙劣的化妆〔浓妆,
掩盖缺点或年龄〕,
C次级的化妆〔醒目,
引人注意〕,
D最高明的化妆〔无
妆,自然表现个性、气
质〕。
学生谈自己对分类的
理解。
学生找出化妆的三种
境界: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
化妆,
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
化妆,
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
化妆。
学生谈自己对化妆的
三种境界的理解。
每位学生的生活阅历、
知识水平、素质修养都
各不相同,对化妆的三
种境界的理解也会不
同,谁有不同的看法就
说出来,引以借鉴互补
提高
让学生
理解文
中对
“化
妆”
内涵的
阐释。
培养健
康的审
美情
趣,让
自己早
日成为
一个真
正美丽
的人
教书育
人
勇敢的追求真正的美
秦牧
①爱美是人的天性。
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
劳动人民最有权力追求美。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她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他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
”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环节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
”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
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地消失了。
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
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⑤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
”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
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
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仪表美、修饰美在某种阶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
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熠熠闪光的缘故。
⑦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
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
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
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
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
爱读书的女人很美丽
文/
女人都喜欢“装饰”自己,但装饰得最美的是爱读书的女人。
爱读书的女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她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脱俗的谈吐,清丽、端庄的仪态,那是自然的质朴。
爱读书的女人,“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是她们经久耐用的时装和化妆品,普通的装扮,简简单单,但浑身流溢的却是书香:诚实、淳朴、善良的品性,聪明、活泼、沉静的气质,那是书籍的陶冶。
爱读书的女人,她知道“人生而平等”,对人持平等、尊重、友善的态度,她是“已所不欲,勿施与人”,善解人意,“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那是历练的境界。
爱读书的女人,一般智商都比较高,会思考问题、更能想出好办法。
她们做事一般都是有计划、有目标,平常学习、生活、工作、娱乐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爱读书的女人,她们知书达理,处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上,理解至上。
为人处世也显得从容、得体。
她们对人恭敬,也就庄严了自己。
爱读书的女人,她知道: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争名利;她理解: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他人是救人。
她懂得: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她拥有的多,而是因为她计较的少。
爱读书的人“暇时觅友书为伴,乐中求真德自高”;爱读书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爱读书的人“言而有信,一诺千金”;爱读书的人友好往来礼为先;爱读书的人力求做到竞争合作求双赢;爱读书的人很自信,也前卫……爱读书的人有思想,追求真理。
我喜欢爱读书的人,更喜欢爱读书的女人,因为爱读书的女人很美丽。
为生命化妆的美女
张润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之说——西施、貂婵、王昭君和杨贵妃。
我以为,她们固然都有倾城倾国的容颜,但更可贵的是她们都为自己的生命化了妆。
西施,一个深居山林,整日在河边浣纱的女子。
即使她有着国色天香也无人问津。
国难当头之时,她被派往吴国,用自己的美貌引诱夫差,使夫差沉迷于酒色,不务朝政而亡国。
我不否认西施拥有的美貌,但她绝不只是拥有着美貌。
唯独可以肯定的是她牺牲自己的青春换回了祖国的胜利。
西施,用爱国精神为自己的生命化了妆,成为后世传诵的美女。
貂婵,只是司徒王允府中收养的婢女。
为了报答王允的恩情,她在司徒大人巧妙的安排下,扮演了精妙绝伦的“胭脂连环计”的主角。
她当然知道那样做的危险——随时有着被吕布和董卓发现而残死的危险,但这相对一个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那又怎么样呢?貂婵,这个奇女子终于骗取了吕、董的信任,她的从中挑拨使吕布刺死了董卓;完成了多少志士英雄不能完成的事业,其中就包括曹操。
貂婵面对的是一条怎样艰难险阻的路途,她走过了一段怎样惊心动魄的历程啊!她是用自己的智慧与坚忍,为生命化妆,貂婵不愧为一代美女。
王昭君,汉宫中一个默无声息的宫女。
当匈奴单于来求亲时,众多的宫女无人愿意去领略那胡笳悲鸣,骏马奔驰,饮腥食膻的异邦风月;只有昭君勇敢地站了出来。
在她影响下,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胡汉两家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我想,王昭君一定是目睹过或者是耳闻过边塞百姓艰难的战乱生活。
所以,她宁愿忍受异国他乡的孤独生活的折磨,为胡汉边境的万千百姓谋求和平。
她用自己的一己之私换取了两国百姓数十年的幸福,从而为生命化妆,成为永恒的美女。
至于杨贵妃,她的容颜和体态是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的象征,她用大唐气象为自己进行生命的化妆,自然也不愧为一代美女。
西施有沉鱼之容,貂婵有闭月之貌,王昭君有落雁之色,杨贵妃有羞花之态。
她们的美貌固然迷人,但是更令人入迷的是那美貌背后对生命的化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往往只是过多地追求外在的美——衣着、发型、佩带等等,却忽视了内心的充实。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就是充实心灵的灵丹妙药。
长相是父母给的,尊重自己的长相就是尊重父母,不要过多地去修改它。
要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要相信“相由心生”,要努力做一个心灵充实的人。
绝
大多数人都没有四大美女那倾城倾国的美貌;因此,我们不需要浓妆艳抹,而只需要多读书去陶冶情操,用坚忍不拔去为自己的生命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