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 康成长, 是思想 道德建设 的基础 , 精神 文 明建设 的核心 , 实施 素质教 育、实现依法治 国战略 目标的需要; 是一项 民心 工程、德政工程, 符合 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 益: 也是实现依 法治国 目标 的根本要求 。只有真正 提高认 识, 认真落实青少年法 制教育这项工作, 才能更 好地树立青少年 的法 制观念, 使青少年养成依 法办事, 法维护 自身合法权 益的 良好 习 依 惯, 更好地预 防青少年的违法 犯罪。各级教 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必须从 根本上 认识这项工作 的重要性 、长期性、艰 巨性。 在转变观念 的基础 上加 大法制教 育工作 的宣传力度 。各个学校 要通过 广播 、电视 、班 会、校会 等多种形式进 行法制教 育的宣传, 提高教 师、学生 的法律意 识。学校教 育是最为主 要的一种教育 形式。 对青少 年的全面 、健 康发 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 用。切实抓好学校法制教育是 增强青少年法 律意识 、培养合格 公民的的关键 环节。 因此。 中小学的学校 法制教育 作为孩 子接 受法制教育的入 门教 育, 绝不能流于形式, 否则后 患无穷。
2 落 实教 学 计 划 . 证课 时 、教 材 、 保
法制教育在学校 教育中之所 以没 有地位, 得不到应有重视。 一个重 要原 因是学校没有 系统的法制教 育课 程, 没有相应 的教学计 划和 教材。 使法制教育成 了可有可无 的 “ 软任 务”。法制教育与其 它学科教育一 样, 具有 自身 的认 知规律和结构体系, 法律 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 的掌 握 不 是 一 蹴 而 就 , 有 相 应 的 课 程 就 难 有 法 制 教 育 实 效 。 因此 , 育 部 没 教 门要 及 时 安 排 教 学 计 划, 立 法 制 教 育 课 程 体 系, 法 制 教 育作 为 一 个 建 让 重要 学 科 纳 入 教 学 计 划 当 中. 制 教 育 在 学 年 编 制 、课 时分 配 、学 时 使法 安排 和 教材 编 写等 方 面 都 加 以 明确 , “ 任 务 ”变 成 “ 任 务 ”。 把 软 硬 3、 改革 考 核 考 试 制 度 , 实 素 质 教 育 方 针 落 素 质 教 育 是 以 提 高 民族 素 质 为 宗 旨 的 教 育 。 它 是 依 据 《教 育 法 》规 定的国家教育方针, 着眼于 受教 育者及社会长 远发展的要求。 以 面 向全体 学生 、全 面提高学生 的基本素 质为根本宗 旨。 以注重培养 受 教育者 的态度 、能力 、促 进他们在 德 、智 、体等方 面生动 、活 泼、 主动地发展 为基本特征 的教育 。最近几年随 着教育体 制观 念的转 变, “ 应试教育 ” 向 “ 质教育 ”的转变已经成 为学校 的共识 。但是, 素 由 于思想政治课 在学校 中的课程定位 低, 在升学 考试所 占的比重少, 以 所 “ 素质教 育喊的震 天动地, 教育抓 的扎 扎实实 ”也就 成为心照不 应试 宣的事 。教育主管部 门考核学校, 学校考核教 师, 教师考核学 生。 无一不 是 唯 分 是 从 。 由此 也 就 不 难 理 解 学 校 不 重 视 法 制 教 育 的 原 因 。
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小学和初中法制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的质量。
首先,课程在内容上有很多缺陷。
中小学法制教育十分关注国家宪法以及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介绍,但是在实际的课程安排中,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每条法案的意义,缺乏延伸性的知识滋养。
此外,在教师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缺乏定制化教学,例如结合社会问题,充分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无法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认识社会的法律的知识。
另外,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不够完善。
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法规只是教师在课堂上陈述,只是单一的讲解,无法有效推动对法律法规的全面理解和学习;而且,还缺乏灵活性,在每堂教学内容上,比较单一,缺少让学生进行研究和团队合作,或其它类似的学习形式,影响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真正理解。
要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完善现行的教学内容。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调整教学内容的排列,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在学习中延伸性的知识积累;另外,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灵活的课程安排,深入开展法制的教学,使学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其次,变更教学方法。
应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采取合适的灵活教学方法,创新性地让学生通过课堂探讨、练习、实践、讲座等形式研究和理解法律法规,实现基础性教育和应用性教育两个目标,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和初中法制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场所。
只有深入解决教育的问题,才能做到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制信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兴趣、理解困难等。
本文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学生缺乏兴趣表现-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
- 学生参与度低,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
原因- 课程内容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
- 教学方式过于传统,缺乏互动性。
对策- 设计有趣的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兴趣点。
- 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增加互动性。
- 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问题二:理解困难表现-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概念理解不深入。
-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理解困难。
原因- 课程内容难度过高,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符。
- 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对策- 适度降低课程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
- 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概念和条文,提供充足的案例分析。
-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灵活调整教学方式。
问题三:应用能力不强表现-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 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较弱。
原因- 缺乏实践环节,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 教学重点偏向记忆和识记,缺乏思维训练。
对策- 引入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和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
-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法治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结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理解困难和应用能力不强是常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降低课程难度,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概念和条文;引入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这些对策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与对策
实用文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
1、学生混乱的言行举止,不接受教育者,挑衅教师管理者。
2、学校环境放松,教师管理者威权,没有讲规则,受贿行为等。
3、学生的安全意识欠缺,仅仅注重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任意欺凌”成为现实状况。
4、学生能力不足,对道德看法和法制常识缺乏,认知能力不强。
二、对策:
1、加强师德教育,指导教师以身作则,重视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全
面发展,严格遵守教育规范,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
2、加大对学生学习纪律的执行力度,活跃学校氛围,使学生具有正确
的道德观念和法制常识,让学生逐渐理解其主体地位和伦理观念。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社会交往的技能,重视学生的情绪教育,使学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信心,以更好的影响学生的行为。
4、增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同时,要加强家长的协助,引导学生合理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法治中国,是社会主义中国核心价值理念之一。
要实现这个梦想,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提高国民整体的法律素养。
学校承担国民法制教育任务,责无旁贷。
青年学生思想敏感积极,乐于追求进步,可塑性很强。
建设法治中国,培育国民的法律信仰,提高国民崇法、尚法的思想意识,应从娃娃抓起。
党和政府系统地提出过学校法制教育的纲要和指导意见,但在实践来看,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究其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思想问题受传统观念、现实体制、社会评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思想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很有市场。
这些思想严重制约着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深入和发展。
一些学校在应对法制教育工作时,总会认为是旁枝斜出、影响升学大事而草草敷衍。
升学和课业的压力造成学校、家长只关注学生在校期间文化课的成绩,而忽略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
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是片面的,对社会和孩子们的全面发展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扭曲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上的迷失,从而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素质。
应试教育思想在评价机制上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唯分数论成败。
在这样的评价指导下,似乎考上好大学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了,学不学法无关紧要。
在学校实施法制教育已显得刻不容缓,事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歪曲教育新常态,造成学校教育目的和方向的畸形发展,从而影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高分低能儿,优等生法盲,在我们的教育中屡屡出现,已经不是怪事。
这些足以说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必须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3.阻碍教育体制改革,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亿万群众的全面参与。
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国民法律素养的提高。
学校法制教育是法制社会建设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重视学校法制教育,大胆创新法制教育的内容、形式、机制,把法制教育与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结合起来,对改变应试教育现状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法治中国的进步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在小学教育中,由于教材的限制和师资力量的不足,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单一,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过分侧重于零散的道德知识点,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2. 教育方式过于理论化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过分依赖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情感教育和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与体验。
3. 师资力量不足当前教师队伍中,缺乏专职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很多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
这就导致了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和教育方式的单一性,难以给学生提供全面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4. 学生主体性不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很多时候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体性。
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都比较肤浅,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
二、策略与建议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尽量丰富教学内容,使之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可以通过选取各种教育案例,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习道德法治知识,进行思考与讨论,形成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该尝试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游戏化教学、互动演练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体验和体会,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学校应该加大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加强对于专职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引进,使学校能够拥有更多的专业教师来从事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识。
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二五"普法活动的开展,七亿多人按受了法律常识教育,尤其是中央领导带头学习法律知识,为全民法制教育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备力量的我国中小学校也不例外,全面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法制教育活动。
例如,在中学开设法律常识课程,对我国的基本大法--宪法和其他法律基本常识进行学习、解释,还配合形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禁毒教育等)。
再如,由中共贵州省委政委法委员会率先举办了我国第一家青少年普法教育杂志社,出版了《少年与法》这一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发行的杂志月刊。
坚持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集法律性,伦理性,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对全国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情况,成果进行及时报导,并配合我国新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进行解释和宣传。
通过多年的普法教育我国大部份的中小学生学到了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司法机关,教育亲人,保护自己,涌现了一批新人新事,例如:江西省兴国县农村劝父亲履行赡养祖母义务的姜珍。
贵州省育英中学高三学生协助警方智擒盗车贼的孔文、王武。
还有活跃在贵州省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的一支20多人的少先队员普法队,他们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及打击偷猎珍奇保护动物的犯罪分子,这些护法少年的出现,充分显示出我国中小学校的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依然严峻,青少年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
,更令人担心的是,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向突出,如江苏某县资料表明,最小的杀人犯仅有14岁,有些重大盗窃案的作案者竟然是八岁的娃娃。
尤其是在校尖子生的犯罪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严峻的社会现实说明,我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法制教育普及、深入,落实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法律课的设置与安排流于形式首先,法律课老师基本上是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而且多数由政治老师兼任,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解释法律知识准确程度不高的问题,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死记硬背。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有所加强,但收效并不明显。
从实际情况出发,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视不够,缺乏监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缺乏监管,导致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实不到位。
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提高,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的监管和考核,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2.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策1.加强领导重视,建立监管机制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建立监管机制,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法制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2.多种形式、多层次开展法制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要积极引进法学专业人才,提高法制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总之,中小学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实现其自我保护的基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监管,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会讨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教材内容单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多数以案例分析和名人事迹为主,很难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单一,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兴趣不高,很难产生深刻的影响。
2.缺乏实践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大多数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在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中,法治意识和道德规范的贯彻和实践并不多见,学生没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
3.教师角色单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较为单一,主要是灌输知识,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的能力。
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师也难以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二、解决策略1.多样化教材内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多样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形式。
可以增加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品和影视剧等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2.注重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环节。
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模拟法庭、模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道德与法治实践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
3.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和理解。
4.鼓励学生参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多地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思辨的方式去思考和学习。
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并从中学习。
5.家校合作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家长应当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导致各学段法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重复、冗余或断层的问题。
2. 学校法治教育资源不均衡,大中小学之间的法治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3. 教师法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学段的教师对法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
4.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应,存在抽象、理论性过强的问题。
5. 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不足,参与法治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对法治的实际体验和认识。
6. 家长对学校法治教育的关注和参与度不高。
对策:1. 统一规划和指导:制定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文件,明确各学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确保有序衔接。
2. 资源均衡:加强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的法治教育资源投入,提供教师培训、教材和教具等支持,缩小大中小学之间的差距。
3. 教师培养提升:建设法治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不同学段教师对法治教育的培训和交流。
4. 适龄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注重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5.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制教育实践基地等,提供实际的法治体验和认识。
6.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长对法治教育的认知和参与度,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目前,我国各地区、各学校在法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学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法治实践的培养;有的学校法治教育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这种情况导致了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的重复、冗余或断层,影响了学生的法治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校法治教育资源不均衡,大中小学之间的法治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2023年的今天,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一方面,学校法制教育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并不足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认为其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本文将探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学校法制教育活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教师或机构,只能将其纳入通识教育或其他综合性课程中,难以实现深入的授课和教学。
此外,一些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活动时也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无法购买教材和多媒体设备,也无法组织场地租赁等活动,导致教育效果大大降低。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全面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确保每个学校都能配备专门的法制教育教师或机构。
这些专业教师或组织应该在法制教育方面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资质,能够保证教育内容的质量。
其次,加大对法制教育活动的资金投入,支持学校购买相关的教材和多媒体设备,并资助组织相关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法制教育,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二、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除了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学校法制教育活动还面临着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兴趣和重视的问题。
一些学生认为法制教育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学习枯燥乏味,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
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难以真正理解法制教育的意义和实践,也无法养成正确认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设计和教授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法制教育课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环境,使其易于理解、记忆和应用。
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实地参观、讲座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法律制度的日常应用和实际效果,提高法制意识和实践能力。
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
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现今校园法制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校园法制教育是指通过普法形式,培养和提高校园学生的法律素质,使他们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据公安部最新网上统计显示,2005年到2008年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5%。
其中,18至25岁的青少年人数同比下降4.5%;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同比下降11.4%。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说:“青少年犯罪成员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成员持续攀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扭转。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等一系列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数量依然庞大,并且呈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的发展形势。
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为盗窃、抢劫、抢夺和伤害这四类犯罪。
公安部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6-17岁青少年罪犯中,85.1%涉嫌以上四类犯罪;在14-15岁青少年罪犯中,该比例更是达到92%。
校园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项浩繁的工作,关乎现在,影响未来。
是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并自觉遵纪守法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校园法制教育时不我待,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不懂法,致使许多学生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知道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言行。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当前影响校园法制建设的因素(一)学校内部环节的问题学校内部环节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方式单一重形式。
一些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时,往往是集合全校学生一起上上课,发放法制宣传单,贴宣传标语,方式单一,难以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力度不够效果差。
法律教育的时间太短,关注不够,内容太少,学生没学到什么法律知识。
三是专业人才常缺乏。
不少法制课教师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基础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提出的法律实践问题。
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小学法制教育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小学法制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1.教育内容单一、方法单调当前的小学法制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很少涉及到实际应用。
教育方法也比较单调,缺乏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面对法制问题缺少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对法制知识接受程度不一在小学生中,由于年龄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对于法制知识的接受程度差异较大。
同时,在校外环境中可能会有不良信息的侵扰,容易对学生的法制观念产生负面影响。
3.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小学法制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
缺乏具备法律常识、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制观念的教师,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法制教育的要求。
4.法制教育人才缺乏在当前的法制教育中,缺乏专业化从业人员的加入,导致小学法制教育人才的缺乏。
这一点特别需要重视,因为专业人才的缺乏会影响到小学法制教育的质量。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的困境,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小学法制教育的顺利实施。
1.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法在小学法制教育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注重实际应用和互动体验。
同时,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育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法律知识。
2.营造浓厚的法制文化氛围学校应加强宣传,提升学生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营造浓厚的法制文化氛围。
例如在校园中设立法制文化墙、法律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
3.注重教师专业培训加强教师的法律常识和法律素质培养工作,提高教师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的水平。
同时,我们也要为教师提供相应的法律培训和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当前中小学校法制学习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谈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第一,中小学法制教育使公民从小灌注法律精神,摒弃传统的人治思想,为国家此后造就合格的执法人员和守纪公民打下优秀的基础。
其次,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纪,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门路。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目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目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所有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率逐年增加,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我们学校多年来忽略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
“增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邓小平同志的发言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来源因,指了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最后,法律素质是学生素质构造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增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生学法、懂法、守纪,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首要标准,建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点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给学生素质构造提出的新要求。
假如学生因法律素质存在问题,走上犯罪道路,其余知识掌握得最好,教育也是失败的。
所以学校应主动适应这一新状况,增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这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必定选择,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余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从现行教材的设置即可看出。
在现行的教材中,固然在小学阶段发给学生一本《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但在教育计划里几乎没有安排开课,在初中阶段也只有一门法律基础课,根本没有安排课时,这可能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以及家长、社会以致学校自己对教育成就的评判标准有关。
2、任课教师水平错落不齐,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学生踊跃性不高。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道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缺乏必需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甚至好多教师可能素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教课方法便存在着必定的短缺,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好多教师只好照本宣科,进行填鸭式教课,缺乏事例教课和讲堂的灵巧性,固然很多学校邀请了法制副校长或邀请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的限制,不可以知足实质需要。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校缺乏专业的法治教育教师,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法治教育课程。
其次,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充分的实践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大量接受传统的法律条文和案例的灌输,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家庭和社会对法治教育的支持不足,缺乏积极的参与和配合。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法治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确保学校能够聘请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法治教育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次,学校应推动法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通过组织法律实践活动、开展模拟法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另外,家庭和社会应积极参与到法治教育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加强家庭法制教育,宣传普法知识,营造尊重法律的社会氛围。
总之,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内容和方式单一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法治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合法意识和法治素养,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是当前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法治教育教师,导致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法治教育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教育资源。
同时,学校和教师本身也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更好地开展法治教育工作。
其次,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充分的实践活动。
范本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范本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进行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给教育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寻找出合适的对策。
一、领导理念不先进领导理念的先进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质量。
在许多地区,领导缺乏对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解和重视,对这方面工作的投入不够,导致了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蒙受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对策: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和能力水平,培养其对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正确理解和获得必要的经验。
二、职责分工不明在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存在职责分工不明问题。
有些部门在法治教育中的工作重叠、职责不明显,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工作效率低下。
解决对策: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做好任务分配和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教学内容单一现在的法治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教育中,大多数中学和高中的法治教育受到了忽视,教育内容也比较单一,没有覆盖到所有层面。
解决对策:深入挖掘法治教育的内涵,在教育内容中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让孩子们全面地认识法治教育的意义、法律规定、公民责任和权利。
四、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力量的不足会导致法治教育体系的不完善,也会影响教育工作的效果及教育质量。
在很多地区,缺乏法治教育的师资力量,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解决对策: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和交流,通过组织各种培训、研究、交流和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法律素质,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五、学校法制建设不足学校法制建设不足影响到了法治教育的实现。
在一些学校,法制建设不成熟,规定不明确,形成了校园文化“肆无忌惮”的现象,需要进行加强管理和规范。
解决对策:建立健全学校法制管理制度,扩大师生的法制教育知识普及,加强法律教育,丰富法制教育形式,提高法制教育有效性。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存在1.1 缺少法治教育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很多学校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很少有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和知识体系。
一些学校安排了一些与法治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体系,导致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1.2 法治教育缺乏足够的示范和引导在很多学校和班级,法治教育只是一些课程的内容之一,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缺乏足够的实践和经验的分享。
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践机会,并可能有需要引入法学专业人员,以发挥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优势。
1.3 一体化建设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在政策级别上,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得到的认同和支持较少。
从实践层面上,建设和发展的一些制度和规章体系还需要完善,以达到标准化和强制性。
二、对策建议2.1 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基于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评估课程设计和知识传授,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知识的碎片化,让学生真正领会法治教育的核心原则和意义。
2.2 强化法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和引导示范学校应向外部寻求专门的法学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协助,可以通过强调实践操作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来加深其法制意识和法制素养。
2.3 加强政策和制度支持和规范体系的建设政策支持、法规和规章体系的建设是促进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需要警惕协调机制和规章体系不完善这种常见问题,加强学生的知情权和维权能力,并把他们的权益纳入制度保障之内,防止利益受损。
三、结论以上提到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为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政府、学校和家长应齐心协力,肩负法治教育目标的责任,提高学生的法制素质,培养更多的法治人才,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问题描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法制意识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一线人才的重要场所,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但是,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过于抽象当前许多学校为了符合教育部提出的“全国推行的人权教育、平等教育、法治教育”等一系列要求,在课本配套教材中引入了关于法制教育、法制理论的相关知识。
然而,很多教材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真正掌握法制知识的实质,进而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2. 缺乏重视一些中小学校园内,法制教育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校方缺乏投入,导致教师人数、教材资源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配置。
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不够重视法制教育。
缺乏有效的推广和普及,使得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3. 主管部门观念陈旧即使在学校中开展了法制教育,有时主管部门观念陈旧,对法制教育缺乏关注和认知。
导致法制教育的宏观环境不够积极,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难以顺利落地执行,这将影响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和理解。
解决对策1. 教材内容更贴近实际当前教育部致力于推广素质教育,也深度关注着学科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性的并重教育。
在法制教育方面,应该让学生了解实际案例或事件,让学生感受到法制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具体化的表述形式,将能够让学生对法制教育感到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学校重视以及配套设施完备重视法制教育是校园内开展法制教育的基础,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的认知和宣传。
同时配套完备法制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机会;制作针对性的教学素材,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灵活性;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各种形式加强对法制教育的传统和实践应用。
3. 认真关注主管部门的态度教师要意识到法制教育一次推广的意义和效果一直需要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这个环节。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相关渠道和政府相应部门,对主管部门的观念和态度进行反馈和沟通融合,以期取得更好地效果。
小学法制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学法制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日益完善,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实践中,小学法制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知识过于抽象:目前的小学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课本知识的授予来进行的。
但是,这些知识往往过于抽象,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形式机械:小学法制教育的形式大多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容易产生学习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3.实践不足:小学法制教育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学生只是听说一些法律条文和案例,而缺乏直接近距离的实践体验。
4.缺乏个性化:小学法制教育缺乏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发挥。
二、解决小学法制教育中的问题的办法1.形式多样化:在小学法制教育中,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可以通过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应该加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法院、警察局、监狱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感受法律的力量和神圣,让学习法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个性化教育: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和发挥。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科技化教学: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破传统课堂的桎梏,拓宽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如在教学中加入视频、互动游戏、动画等元素,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总之,小学法制教育作为人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考虑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法制教育的作用,让小学生从娃娃抓起,明确法律意识,树立法制信仰,做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的好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
笔者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厦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2005年受理案件3271件,涉案4998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23件,涉案418人,涉案未成年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4%;2006年受理案件3102件,涉案4970人,其中来成年人案件236件,涉案497人,占涉案总人数的10%;2007年受理案件3384件,涉案5455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00件,涉案428人,占涉案总人数的7.85%;2008年受理案件3685件,涉案582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5件,涉案472人,占受案总数的8.1%。
从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占社会犯罪的比例基本保持在8%左右,虽然后两年的数据有所下降,但深究原因发现,有一定的政治、法治背景,即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施特殊司法保护的结果。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7年2月1日发布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和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此后各地检察院对未成年人案件从宽处理,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实现其自我保护的基础,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逐步深入,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也不同程度地有所加强,但为什么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了那么多年收效却并不明显呢?本文结合实际重点探讨、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对策。
一、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视不够,缺乏监管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在学校的实际教学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升学率依然是家长、社会乃至学校自身对教育成果的评判标准,同级学校的类别划分仍然取决于升学率的高低。
因此,虽然一些学校领导自己也认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因为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所以觉得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硬任务”、“硬指标”,因而也就没有明确的责职和目标。
同时,在教育监督管理中由于缺乏合力,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不能有机结合,而大部分在校生的犯罪行为是发生在放学或放假这个时间段,大多数社会青少年犯罪是发生在已离开学校而未找到工作期间。
因此出现了学校管不了、家庭管不好、社会管不着的情况,造成法制教育脱节,在教育监管上留下了漏洞。
2.形式简单,方法单一近些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不少学校的法制教育还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老师照本宣科、原文播报,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似懂非懂,听之无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由于缺乏直观的教育,法制教育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法纪观念也就难以树立。
某职业中学女生小雨,在上学期间数次被多名同学敲诈共计数万元,却始终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只是自己偷偷写下6万字的日记。
由此可见其法律意识是何等薄弱。
3.尺度不一,内容不同具体表现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一点政治课时间,有的干脆没有安排法制课,学校随心所欲;有的根据上级的要求,上级推一推,下边动一动;即使是有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教材方面,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课含一部分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统一的法制教育教材。
正是因为课的不同、计划不同、内容不同,所以也就无法制定统一的检验学生法制教育成效的考量尺度。
4.业务不专,效果不佳目前不少中小学的法制课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培训,许多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分管校长兼任,从专业角度来说,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法制教育的实际需要。
二、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对策1.法制教育要齐抓共管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一个具体的意见,把法制教育列入法制化管理轨道,设立法制教育专门机构,做到有人管,有人具体抓,同时加大检查督促力度。
学校要明确职责,给教师确定“硬任务”、“硬指标”,要将授课的效果与教学实绩挂起钩来,与年终考核、晋级、晋职挂起钩来。
同时,家庭及全社会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学法、守法、护法的社会环境。
校外的法制教育要通过开展法律进万家等活动,努力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学校要通过采取与政法机构建立共建共育关系,以聘请校外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卡、定期家访、向社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法制宣传教育。
同时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校园周边治安进行集中整治,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健康的学习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的良好氛围。
2.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彩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如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干警担任辖区内五所中小学“综治副校长”后,协助学校作了以下尝试: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开设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条件的还可以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某校“综治副校长”为了给学生上好法制教育课,专程到劳教所采访了两位少年犯的犯罪经过,让他们讲述走进高墙后的认识,并制成录音带,带回学校放给同学们听。
那两个少年犯原来也是学生,就是因为讲哥们义气朋友打架,将别人打成重伤以致进了劳教所。
同学们听后,都感到非常震撼,原来犯错误与犯罪仅一步之遥。
特别是当这两位少年犯说到“与我同龄的兄弟姐妹们,我很羡慕你们坐在明亮的教室内读书,请你们一定要接受我们的教训,千万不要走我们这条路”时,许多同学的眼睛里都含着泪水,为他们的同龄人深感惋惜,学法、懂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悄然萌生。
3.法制教学要规范统一要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内容,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适当增设相关的法律知识内容。
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标准统一、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让学生能够学得懂,记得住,会运用。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经做过一个专项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当你的人身安全、健康及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后,你是怎样处理的?”统计结果显示,有35.26%的青少年消费者选择“忍了,自认倒霉”。
当问及原因时,有58.77%的被调查者说是因为“想解决,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也充分说明,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常识教育必须在有用、有效上下功夫。
4.教师队伍要提高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低对学生成长影响重大。
据报载,某校某班丢了40元“爱心基金”,于是曾去捐款箱前“看过一下”的一位同学就在全班同学的“选举”下成了公认的“小偷”。
“选小偷”,何等荒诞!然而组织“选举”的这位教师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能力,无视客观事实,极尽主观臆测之能事,异想天开地让“荒诞”成了现实。
当记者采访这位15岁的男孩时,他紧紧地咬着牙说:“自从那事以后,在我眼里,每一个参与这件事的人都不配做好人。
”这种行为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将会是终身的。
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法律素质至关重要,学校要组织力量对任课教师、班主任、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并逐步配备专职法律教师,壮大法制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上要与主科同等对待,并列入考试范畴。
总之,对学生法制教育的好方法、好形式、好途径有很多,需要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一步去研究、探索与开发。
科学地实施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我们就会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意识”的教育目的。
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最有效途径。
经过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我县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许多青少年懂得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集体及自身的合法权益。
然而,近年来由于多方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却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什么在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青少年违法犯罪仍然上升,这不能不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思考。
一、目前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重视程度相对不够,法制教育没有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而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大多数学校已逐步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社会以至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评判教育成果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法制教育与其他课程相比,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制教育没有列入教学大纲,课时安排没有保证。
2、教育方法简单,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由于对法制课的重视程度和经费等原因,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有学校能让学生走出去学习,或邀请其他单位参与学生法制教育,造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不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3、课时安排不一,教学内容不够规范。
在时间安排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法制课时,有的安排自习课,有的挤占政治课一点时间,有的甚至没有安排法制课。
即使是有安排上法制课,在时间安排上也往往视情而定。
在教材上,目前尚缺乏成套,统一的教材,除了初中开设的《思想政治》(内含少量法律知识)外,小学和高中均无法制教育正式教材,因而使小学、高中甚至大学的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4、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积极性不高。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制课教师基本上是由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兼任,个别学校是由班主任或校长兼任,一方面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知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又缺乏实践经验,大部分仅依靠自学课本掌握一些理论知识,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甚至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有的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或兼职法律教师,但因受课程安排和兼职教师时间、精力的制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