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背景资料

合集下载

时事政治背景资料

时事政治背景资料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规划就是:2011—2015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22届高考时事政治热点分析2《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2022届高考时事政治热点分析2《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2022届高考时事政治热点分析2 一、背景材料《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摘要如下:一、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恢复行使主权,绘制标有南海断续线的地图,并于1948年妥为公布,昭告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维护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巡逻执法、资源开发和科学考察等活动从未间断过。

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

在许多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年鉴和地图都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

二、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20世纪70年代以来使用武力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产生的领土问题。

菲律宾为掩盖这一事实,实现其领土扩张的野心,炮制了一系列借口。

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的有关主张毫无根据。

此外,随着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菲在南海部分海域还出现了海洋划界争议。

中国坚决捍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同时,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中国保持高度克制,坚持和平解决中菲南海有关争议,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在此过程中,中国和菲律宾达成一些重要共识,包括: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有关争议问题上保持克制,不采取可能导致事态扩大化的行动;坚持推动海上务实合作和共同开发;不使有关争议影响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和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

2022年,中国同东盟10国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2023年4-6月时事政治及感想

2023年4-6月时事政治及感想

2023年4-6月时事政治及感想一、国际形势1. 国际关系紧张局势持续。

2023年4-6月,国际关系依然处于紧张状态,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加剧。

美中之间的经贸战争持续升级,中美关系陷入严重困境。

另外,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也继续紧张,冲突不断升级,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2.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挑战。

随着国际关系的持续动荡,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种跨国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贸易摩擦、网络安全等)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国际组织和机制的作用受到质疑,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亟待加强。

二、国内政治1. 经济发展依然是重中之重。

2023年4-6月,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工作。

提出了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更有韧性的经济体系建设方案,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数字经济。

2. 政治改革持续推进。

政治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着力解决机构职能不清晰、管理不规范、效率不高等问题,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个人感想1. 对国际形势的看法。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2. 对国内政治的期望。

在国内政治方面,我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治改革也应该更加务实有效,解决好当前的制度和机制问题,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2023年4-6月时事政治及感想,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紧张局势给世界带来了种种挑战,国内政治的发展也必须因势而谋,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各种风险挑战,期盼着政府能够更加开放与务实,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4-6月,国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国内政治方面,政府持续推进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为国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际形势下,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依然存在。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3篇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3篇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3篇时事政治是高三政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学生更需要做好时事评论的写作,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时事评论(一)时事评论背景:湖北省纪委近日通报了10起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件。

其中,有一起案件格外引人关注。

通报称,“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赤壁市低保局工作人员宋云志、李磊平在低保动态管理审批过程中,审核检查不细不实,把关不严,导致将1161名已死亡或有车有房人员列入低保对象,发放金额400余万元。

”时事评论观点:对于这种违规违纪行为,该通报用了一个专业术语——“错保”,意思是错误地发放了低保。

对于“错保”出现的原因,也解释为“审核检查不细不实”“把关不严”。

看到这样的解释,我和大多数网友一样,只想说“呵呵”。

低保发放过程中出现个别错误,我们可以理解,毕竟任何工作都允许有容错率存在。

但是,千余人被错误地列为低保对象,还说是把关不严,这道“关”摆的是“空城计”么?司法界有一句话:“一次错误的判决,胜过十次犯罪”。

低保发放也是一样的道理。

低保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就是保命钱,而对于政府来说,是释放政策善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个途径。

把低保发放给真正的低收入者,可以让他们改善生活,看到未来的希望。

然而,当低收入者连这一点温暖都得不了、摸不到,甚至错误地将低保发给有房有车一族,就不仅会让政策打折变质,更会让低收入者感到绝望。

从道理上讲,低保就该发放给真正有需要的低收入者,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并做到这一点。

而从实际操作来讲,我们也不能忽视,低保户的资质认定,是一门“技术活”。

在我国家庭财产普遍不够透明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有些人看起来朴素,实际上却有车有房;有些人花钱大手大脚,实际上却没有什么积蓄的情况。

也因为如此,就必须有一套低保认定和事后追惩的机制,不能仅靠开一张证明就层层加以认定。

这种过分依靠证明和表格来认定低保的方式,本身就充满了诸多漏洞和巨大的寻租空间,在层层审查的过程中,也很难有及时发现错误和修正错误的机会。

18大时事政治

18大时事政治

拓展知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本世纪头二十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 是什么?——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解决主要矛 盾/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据) 3、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资源形 势。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 8、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 2020年(建党100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 9、我们的共同理想(奋斗目标宏伟目标、社 会理想)是—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之 际),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10.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时间:21世纪头20年,即2020年 (2)奋斗目标(具体内容):我们要集中力 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最关键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 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时政背景:2012年11月8——14日,中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奋斗》的报告。会议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 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提 出五位一体发展思路;推进生态建设,建设美 丽中国。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具有重 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方 向与蓝图。习近平当选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2023年教育时事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3年教育时事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3年教育时事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教育时事政治作为高考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了解2023年教育时事政治必考知识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为考生提供一份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指南。

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我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当前政治热点之一。

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这对考生加深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认识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包括其形成背景、历史使命、基本特征、意义和要求等内容。

还应了解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在回顾性总结时,可以结合当前时事政治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通联,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3年的时事政治必考知识点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重点内容之一。

曾多次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和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这对考生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政治意义至关重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考点中,考生需要重点了解小康社会的内涵、背景、目标任务、生成条件以及广大人民裙众获得感等方面的内容。

还应深入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以及其在实现国繁荣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文章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数据和案例,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和取得的重大进展,加深对这一时事政治知识点的了解。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2023年教育时事政治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等内容。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学习,从而了解其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时事政治分析作文3篇

高中时事政治分析作文3篇

⾼中时事政治分析作⽂3篇 时事政治素材具有时效性,⾼中学⽣要会分析有关时事新闻。

下⾯店铺给⼤家带来⾼中时事政治分析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时事政治分析作⽂(⼀) 时事政治分析背景: 培养⼤国⼯匠,源头在⼀流的⼯程教育。

如今,⼯科⼈才的培养,不⽌⼀次听到“局中⼈”直呼“两难”:⼀头是⼯科学⽣的“难”,难在专业“窄化”、⽣活“宅化”。

学⽣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暇诗和远⽅,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

另⼀头是⼯程单位的“难”,慨叹⼯程领军后备⼈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领悟⼒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能驾驭宏⼤复杂⼯程的“将才”,更是难求。

时事政治分析观点: 为何会出现这供需的“两难”?窃以为是因为⼯科⼈才培养的⼈⽂⼟壤、⼈⽂养分还不够,重视了学⽣掌握技术和⼯具的“硬知识”,少了些关注学⽣⼈格精神全⾯成长的“软学养”。

⼈⽂教育,以塑造完整健全的“⼈”⽽⾮单向度、⼯具化的“匠”为出发点,涵育的是⼈对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对做事的完美追求,是⼼灵的沉潜宁静,这和⼯匠精神是⽆⽐契合的。

因此,⼯科⼈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教育这⼀环,还需以⼈⽂教育铸匠魂、育匠⼼、造匠韵。

⼀流的⼤国⼯匠,需要把科技创造同⼈类社会重⼤问题紧紧联系在⼀起,甚⾄应当⽴⾜于⼈类命运共同体,具备关切环境、关怀⽣命的责任⼼。

⼈⽂教育中,历史⽂化、哲学伦理、⽂学艺术、⾃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交汇融通,造就其博约相济、以⽂化⼈的特点,让学⽣涵育健全⼈格,谙悉⼯程伦理,明了历史环境,树⽴⾼远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

早年间,钱三强先⽣⽴志⽴德,正是得益于⼈⽂教育。

他中学时代即就读于蔡元培先⽣创办的孔德学校,接受德智体美的全⼈教育,名字也由“钱秉穹”改为“钱三强”,意为德智体都强。

后来在孙中⼭先⽣的影响下,在未来中国蓝图的吸引下,钱三强决⼼学⼯科,以实际⾏动报国,⾃此⼀⽣未改初⼼。

⼀流的⼤国⼯匠,不仅要培育专注技艺、追求卓越之⼼,更重要的是涵养赋予产品⽣命和内涵、在技术中融⼊巧思和灵魂的能⼒。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3篇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3篇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3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写好时事评论,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时事评论范文(一)时事评论背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月已正式启动,农业普查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这项旨在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摸清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新家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事评论观点: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2006年底,我国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通过普查,我国摸清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基本情况。

家底摸清了,这为过去十年来中央科学而精准地制定“三农”政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年过去,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绩,农村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新面貌,农民生活也发生了许多新改变,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等新情况不断涌现,“三农”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全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消除贫困的关键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更须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抓紧研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真正了解“三农”的基本国情,通过每十年一次的全国农业普查,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变化状况。

从国际上看,农业普查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农业统计调查制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定期进行农业普查。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开展好农业普查,是全面掌握“三农”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农业农村政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不仅对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将对世界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此次国家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将更加客观全面地获得农业、农村、农民的基础信息和最新情况,为农业生产经营者、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翔实的“三农”资料信息。

政治校本课程——《时事政治》学习要点

政治校本课程——《时事政治》学习要点

政治校本课程——《时事政治》学习要点导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时事政治》课程的研究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时事政治知识。

通过系统地研究和了解时事政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素养。

重要性及意义- 时事政治是政治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国内外政治事件、政策和领导人等方面的内容。

- 研究时事政治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国际国内政治形势,了解重大政策及其影响,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 时事政治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研究要点1. 研究时事政治的途径- 阅读报纸、杂志和在线新闻网站:定期关注国内外政治动态,了解最新的时事政治新闻。

- 参与讨论和辩论: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辩论社团或政治讨论组织,与他人分享观点并加深自己的理解。

- 观看政治节目和讲座:通过电视、网络或学校举办的讲座等方式,听取专家的解读和分析。

-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组织、社会调查或志愿者活动,亲身体验社会和政治变革的过程。

2. 理解时事政治的背景和历史- 研究时事政治不仅要关注当前的政治事件,还要了解其背景和历史背景。

通过对历史政治事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当前的政治局势。

- 研究历史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了解它们对时事政治的影响和作用。

3. 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研究时事政治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接受信息,还要对其进行分析、评估和判断。

- 研究如何识别和分辨各种政治观点的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 建立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要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进行开放和有建设性的讨论。

4. 应用时事政治知识- 将研究到的时事政治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自己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政治事件和政策,并思考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如关注选举、参与政治运动、提出建议等,促进社会民主和发展。

总结通过研究《时事政治》课程的要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时事政治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政治素养。

时事类精华摘抄

时事类精华摘抄

时事类精华摘抄摘要:一、引言二、国内外时事要闻1.国际时事2.国内时事三、时事评论与分析1.国际时事评论2.国内时事评论四、总结与展望正文:【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国内时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信息交流与日俱增。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为您梳理近期国内外时事要闻,并加以评论与分析,以期为您提供一扇洞察世界的窗口。

【国内外时事要闻】【国际时事】1.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各国政府应加大防控力度,确保疫苗公平分配。

2.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气候变化报告,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呼吁各国采取更积极的减排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国内时事】1.我国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2.我国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彰显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时事评论与分析】【国际时事评论】1.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疫苗的公平分配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疫苗的公平分配,对于全球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时事评论】1.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

在此背景下,应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2.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天宫空间站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这将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进一步树立起自己的地位,推动全球航天事业的共同发展。

【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近期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信息交流频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引言时事政治是指与当前社会相关的政治事件、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时事政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社会,初中生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广泛的政治信息,他们需要理解和分析各种时事政治事件,培养正确的政治理念和判断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主要课程之一,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时事政治的实际案例和分析。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社会联系起来,缺乏对时事政治的深入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探讨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时事政治有机地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分析其对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时事政治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和关注。

研究也旨在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时事政治,培养他们批判思维和判断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通过对时事政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时事政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性时事政治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时事政治不仅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培养其对国家、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关注和责任感。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时事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023年下半年时事政治常考知识点

2023年下半年时事政治常考知识点

2023年下半年时事政治常考知识点近年来,政治事件和时事问题成为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在2023年下半年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一些重要的时事政治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可能会涉及的常考知识点:1. 国际政治局势在2023年下半年,国际政治局势将继续受到关注。

重要的国际问题可能包括:国际贸易争端、地区冲突、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等。

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原因、解决方案以及各国的角色和立场是非常重要的。

2.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各国的政治局势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可能继续面临挑战,如贸易保护主义、经济不平衡、金融风险等。

了解各国的经济政策、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3. 国内政治形势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形势,了解国内政治形势是理解该国外交政策、国内改革、社会问题等的关键。

在2023年下半年,各国可能面临不同的政治问题,如选举、政府变革、社会不满等。

了解各国政治体系、政治运作方式、政党制度以及政治发展趋势是必要的。

4. 国际组织与合作国际组织在处理全球问题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职责、作用、决策过程以及各国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必要的。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了解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各国的环保政策和行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情况以及国际合作的进展是重要的。

6. 科技与社会变革科技的发展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是必要的。

7. 社会问题与民生社会问题和民生是政治的核心关切之一。

了解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如贫困、不平等、教育、医疗、就业等,以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是重要的。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考点,实际的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高中政治】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

【高中政治】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

【高中政治】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为大家提供“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高中时事政治:中菲黄岩岛海域对峙一、【背景材料】4月10日:菲律宾海军欲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来自海南省的十余艘渔船中国渔民,被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对峙。

4月14日:中国渔船结束对峙驶离黄岩岛4月16日:中国外交部称,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仍有20余艘船只。

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一艘"考古船"进入黄岩岛泻湖内开展所谓"考古打捞作业",船上载有若干菲海警人员和十余名法国人。

菲律宾外交部称,这艘进行考古作业的船只14 日下午遭中方船只和飞机"骚扰".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16日称,"根据相关国际公约和中国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均不得进行此类活动(考古作业)。

中方要求这艘考古船立即离开黄岩岛海域。

"4月16日:菲律宾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4月18日:菲律宾向黄岩岛派遣执法船4月18日:中国派最先进渔政船赴南海4月18日:外交部就菲侵权行动提出交涉4月22日:中方将两执法船撤离黄岩岛4月24日:菲增派警卫队船只赴黄岩岛4月28日:菲中止与黄岩岛问题外交对话5月3日:菲将黄岩岛改名为"帕纳塔格礁"5月8日:中方称已做好对菲各种准备5月9日:菲方称若遭攻击美会派兵保卫5月10日:中国多地旅行社暂停赴菲旅游二、【问题设计】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中菲对峙?(1)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主权国家之间关系,中非对峙表现为两国的军事关系和冲突。

(2)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国家利益是决定性因素。

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第三季度时事政治

第三季度时事政治

第三季度时事政治第三季度时事政治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关系持续动荡,地区热点问题不断发酵,各国面临诸多内外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关注的时事政治事件有很多,包括:阿富汗局势、伊朗核问题、中美关系、欧盟政治经济形势、东北亚关系等等。

阿富汗局势成军20年的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引发了阿富汗局势的剧烈波动。

塔利班组织乘机夺取政权,阿富汗政府迅速解体,许多当地人都选择了逃离国家。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撤离方式备受争议,国际社会对阿富汗人民的未来充满忧虑。

世界需要反思与调整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责任,寻找更为多元化的国际关系形态与应对方式。

伊朗核问题美国推出制裁以及伊斯兰共和国对乌克兰客机误击事件的处理让伊朗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话题。

伊朗继续以“抗美制裁”为名向西方施压,同时加速核能研究和燃料生产。

美国与欧盟、中国以及俄罗斯等大国之间的博弈,不仅决定着伊朗的命运,也影响着这些国家之间的敏感地区关系。

在外交手段被消耗殆尽并处于僵局时,双方需要以“不战不和,和则有利”为基础互相冷静沟通,才能寻求到一种共识和妥善解决方案。

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影响着全球的政治和经济形势。

9月开始,中美间再次就台湾问题发生冲突,双方在外交场合相互谴责。

美国还在华盛顿举行香港问题研讨会,加强对香港问题的干涉。

除此之外,中美在贸易、文化、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中美关系的升级和紧张对全球和其他国家都会造成影响。

两国需要以平等和合作为基础,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以维护两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欧盟政治经济形势欧盟在经济和移民问题上面临严重困境。

欧盟的一些成员国在应对难民问题、改革发展等方面难以协调一致,各国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加剧,出现“欧洲边缘化”的现象。

欧盟的多极化趋势使得所涉及各领域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协调变得愈加困难。

截至第三季度末,欧盟已经开始向欧元货币发行计划注资,以应对当今全球最大的问题:气候变化。

11月25日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模板

11月25日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模板

11月25日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模板概述今年11月25日,国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时事政治事件。

这些事件涉及政府政策、社会热点等方面,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重要事件进行梳理和分析。

事件一:XXX事件一发生在11月25日上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该事件涉及XXXXXXX。

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议。

事实背景介绍:在XXXXXX(具体时间)前,XXXXXXXX(事件的背景信息)。

原因及影响: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是XXXXXXXX(原因一),XXXXXXXX(原因二),XXXXXXXX(原因三)等。

该事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社会安定:XXXX(描述对社会秩序和安定的影响)。

2.经济发展:XXXX(描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政府政策:XXXX(描述对政府政策的影响)。

政府措施和回应:政府在该事件发生后采取了以下措施:1.措施一:XXXX(具体措施的描述)。

2.措施二:XXXX(具体措施的描述)。

3.措施三:XXXX(具体措施的描述)。

政府的回应引起了不同观点和声音。

支持者认为XXXX(支持的理由)。

反对者认为XXXX(反对的理由)。

事件二:XXX事件二发生在11月25日下午,一时间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该事件涉及XXXXXXXX。

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以应对和处理该事件。

事实背景介绍:在XXXXXX(具体时间)前,XXXXXXXX(事件的背景信息)。

原因及影响:导致该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XXXXX(原因一),XXXXX(原因二),XXXXX(原因三)等。

该事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公众舆论:XXXX(描述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2.政府形象:XXXX(描述对政府形象的影响)。

3.社会公正:XXXX(描述对社会公正的影响)。

政府措施和回应:政府在该事件发生后迅速采取了以下措施:1.措施一:XXXX(具体措施的描述)。

2.措施二:XXXX(具体措施的描述)。

时事政治作文模板素材

时事政治作文模板素材

时事政治作文模板素材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时事政治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探讨解决方案,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时事政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国际政治局势。

当前,全球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必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国内政治问题。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社会治安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民生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一些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社会管理,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条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国家安全问题。

当前,我国面临着多种安全威胁,包括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我们需要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大对安全领域的投入,提高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国际、国内、民生、安全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积极参与到时事政治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中来,共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时事政治大全

时事政治大全

时事政治大全时事政治大全是一份关于当前政治形势的详细报告,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政治生态进行总体分析和梳理,并尽可能的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世界各国政治状况。

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政治生态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政治日益关注,但由于政治信息过多,普通民众很难做到关注所有方面,时事政治大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时事政治大全包括时事背景、主要事件、国际形势、各国政治变化等内容,旨在呈现全球政治的全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际政治,快速把握政治动态。

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时事政治大全。

一、时事背景分析时事背景分析是时事政治大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概括全球政治背景,说明整个时期内产生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因素。

首先,时事政治大全对于全球政治背景的描述,将包括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概括描述。

其次,时事政治大全还会分析当前主流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的发展趋势,为读者们提供新的知识和思想观念。

二、主要事件梳理主要事件的梳理是时事政治大全中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部分,主要针对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梳理,包括政治事件、国际关系、经济投资等。

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了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全球政治事件的具体发展进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评估政治动态对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为读者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三、国际形势评述国际形势评述是时事政治大全的核心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全球政治形势的总体评述,包括各国政治变化、外交政策、政治经济合作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新的因素不断涌现。

政治协商、经贸互助等合作手段,也在不断探索中不断完善。

时事政治大全通过对这些目标和成就的总结、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政治、经济格局。

四、各国政治变化各国政治变化是时事政治大全中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了各国政治方面的实时信息。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记录了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的政治经历、政策倾向等信息。

时事政治材料

时事政治材料

时事政治材料当前,国际形势持续动荡,各种政治事件层出不穷,对世界各国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关注和思考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时事政治是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的政治决策、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国民的切身利益。

例如,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不仅在经济领域对两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引发了一系列的对抗和博弈。

这些事件的发展,都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民众的生活水平。

其次,时事政治是社会公共舆论的重要内容。

政治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人们对政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也会对社会风气和舆论导向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往往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这些事件,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众的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时事政治是国家治理和外交决策的重要依据。

国家的外交政策、对外关系的维护、国际事务的处理,都需要以时事政治为重要依据。

政治事件的发展变化,往往会对国家的政策和决策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了解和分析时事政治,对国家的治理和外交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时事政治是人们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际形势和国家政治,不仅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责任,也是每个人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了解和关注时事政治,才能更好地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时事政治作为国际形势和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保持对时事政治的关注,了解政治事件的发展变化,增强政治素养,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规划就是:2011—2015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

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发表重要讲话
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

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0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按照公开议程,此次会议将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

9月26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