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120急救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2、120急救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

每班保持三辆救护车值班,救护车必须停靠在指定的地点。

3、120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4、遵守电话的使用规定,保持120急救中心的联络畅通,出现故障及时修理,并向主任报告维修情况。

5、值班护士(接线员)负责接听并记录相关电话内容和出诊来回时间,所有人员严格服从120急救中心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接到求救电话及时(5分钟内)出车。

6、出诊人员在接到指令后及时出发、到达现场、
完成任务、返回120急救中心后15分钟内由医生按规定内容填写急救资料(如院前急救病历等),实行医生、护士双签名。

7、驾驶员,随车医生、护士为一抢救小组,在执行任务时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说话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在抢救病人的途中不得谈论与患者病情无关的话题。

8、主任、护士长对救护车进行严格管理,救护车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做他用,特殊用车应上报医院领导批准。

9、120急救中心内一切物品的管理要责任到人,保持室内整齐清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卫生部120管理制度

卫生部120管理制度

卫生部120管理制度一、管理责任1.卫生部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国范围内的急救服务,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组织实施急救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共同推动急救服务的发展。

2.各级医疗机构负责建立急救指挥中心,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急救服务。

3.急救站点的负责人要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急救技术,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队伍建设1.卫生部将组织急救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保障其具备高水平的急救处理能力。

2.医疗机构要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3.急救人员要进行身体检查和职业健康评估,确保他们身体健康、心理稳定,适应急救工作的要求。

三、急救装备和设施1.各级医疗机构要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

2.急救车辆需要具备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以便能够快速、安全地将患者转送至医疗机构。

3.急救设施和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四、急救流程和指挥1.医疗机构要制定详细的急救操作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指南,对急救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急救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急救指挥中心要进行快速的响应和指挥,确保急救车辆和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并按照标准化操作指南进行急救处理。

3.急救人员要及时汇报急救工作进展情况,并与医疗机构保持沟通,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医疗救治。

五、工作考核和监督1.卫生部将建立急救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对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急救工作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急救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对于故意违反急救工作规定和纪律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理和追究责任。

总之,卫生部120管理制度对医疗急救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旨在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对急救队伍建设、急救装备和设施、急救流程和指挥、工作考核和监督等方面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提高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使广大群众能够在急救需要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

120调度中心管理制度

120调度中心管理制度

120调度中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120急救调度中心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20急救调度中心是医院急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中心设立有主任、副主任、调度员等岗位,具体组织结构如下:1. 主任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中心工作,对工作结果负最终责任;2. 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协调中心内部事务,负责调度员的培训和管理;3. 调度员负责接听急救电话,判断急救情况,派出救护车前往现场,并与医院紧密配合,确保患者及时救治。

三、工作流程1. 接听急救电话:调度员应迅速接听急救电话,了解病情描述、病人基本信息及现场地址等信息;2. 判断急救情况:根据病情描述,判断病人病情的紧急程度,作出合理的急救措施;3. 派出救护车:根据病情紧急程度,派出合适的救护车前往现场,并及时协调交通等问题;4. 与医院协作:调度员应与医院急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5. 急救结束:当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室后,调度员应跟进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向家属提供患者的情况及处理结果。

四、工作要求1. 保密原则:调度员应遵守保密原则,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信息;2. 效率优先:调度员应具备高效工作能力,迅速判断病情紧急程度,做出合理的急救措施;3. 团队合作:中心的工作需要多人协作,调度员应具备团队合作意识,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4. 知识专业:调度员需具备相关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够正确应对各种急救情况;5. 着装整洁:调度员作为医院的形象代表,应保持工作服装整洁,仪表端庄;6. 持续学习:急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调度员应持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五、监督检查1. 内部考核:每月对调度员工作进行考核,评定工作业绩及个人表现;2. 外部评估: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120急救调度中心进行评估,评估工作流程及服务质量。

六、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2. 如有需要修改,需由主任和副主任共同商议决定;3. 本管理制度由主任负责解释。

120急诊急救管理规范

120急诊急救管理规范

急诊紧急突发事件处理制度(1)抢救流程 24h开通急救绿色通道:①急危重症:复苏室抢救病情稳定后ICU、专科病房、抢救室、观察病房等②创伤外科:严重多发伤急诊手术室,手术后ICU、创伤外科病房;或观察室清创处理后留观、创伤外科病房、输液室等③一般急症:处理后专科病房、观察病房、输液室等(2)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急诊值班医师、护士应立即向医院总值班、医务处以及急诊科科主任汇报,必要时直接向分管院长汇报,抢救工作按原医院规定以及急诊工作制度执行,急诊科科主任负责二线值班会诊抢救。

急诊科的医疗抢救工作服从医务处以及医院抢救小组的指导。

(3)院外紧急外派抢救医务人员:①急诊科服从医务处或总值班(夜间)以及院级领导紧急外派抢救指令。

②急诊抢救人员常规组成:急诊内、外科值班医师、急诊科值班护士各一名。

额外人员指派由医务处或总值班临时决定。

具体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定,服从医院统一按排。

③急诊抢救人员派出时间内值班替代由医务处调配。

④急诊科应准备好紧急外派所需要的急救药品、抢救器械。

(4)其他部门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备足各类救灾物资。

救灾物资的使用,根据灾情,由领导小组统一调拨和安排。

掌握各病区、病床、常用药品、可动用医疗队人员的数量,协调好应急通信设备、紧急供电设备及应急交通工具的紧急调用。

(5)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及事后总结工作。

急救医疗管理制度1.急救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急救指挥调度,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未经科室同意,不得私自调班。

2.出诊医务人员在接到调度中心指令后,应在五分钟内出车。

3.急救医务人员出车救护时,应穿工作服,佩戴胸卡,对病人或家属要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4.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的病情需及时告知家属,并请病人家属签字。

5.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处理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6.接送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严禁不动手或坐在驾驶室接送病人,如遇危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送往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一、前言120急救中心是社会公益性机构,负责提供紧急医疗救援服务。

为了提高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建立和完善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设备与资源、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角度,探讨120急救中心的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急救中心应设立总指挥、综合指挥、医疗指挥、后勤支持等多个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和相互协作关系。

2.急救中心总指挥应具备丰富的医疗救护经验和高度责任心,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急救工作。

三、人员管理1.急救中心应配备合格的医生、护士和司机等急救人员,确保人员数量充足和素质过硬。

2.急救人员应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3.急救人员应遵循医德、护理伦理和职业道德,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四、设备与资源1.急救中心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以确保对各类急症的应对能力。

2.急救中心应储备足够的救护车辆和急救装备,以提供全天候一站式急救服务。

3.急救中心应与医院及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医疗资源,提高急救效率。

五、服务流程1.急救中心应建立健全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急救人员按标准程序进行急救。

2.急救中心应采用应急通信系统,提高对接报警和指挥的效率。

3.急救中心应配备专职医疗指挥人员,协调急救过程中的医疗资源和医生护士。

六、质量控制1.急救中心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临床质量管理、应急预案评估等。

2.急救中心应进行急救效果评估,包括患者康复情况、存活率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3.急救中心应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并及时解答有关急救服务的疑问。

七、总结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设备与资源、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角度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建议。

希望能够为急救中心的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进一步提升急救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120急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为120急救服务中心制定管理制度,以确保高效、安全和质量的急救服务。

负责人员- 中心主任:负责整体运营和管理。

- 特派员: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急救人员的工作。

- 急救人员:负责实施急救服务和医疗救治。

急救服务流程1. 接到报警:当接到报警电话或求救信息时,中心主任负责分配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急救人员出发:急救人员应尽快前往事发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急救措施。

3. 急救过程:急救人员应按照标准急救程序进行急救服务,包括评估患者状况、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

4. 紧急转运:如果患者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救治,急救人员应尽快将其转运至医疗机构。

5. 调度协调:中心主任负责调度和协调急救资源,确保急救服务的覆盖范围和响应时间。

急救设备和药品管理1. 设备维护:中心主任应指定负责人员对急救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更新:根据技术和需求的变化,中心主任负责及时更新和升级急救设备。

3. 药品管理:中心主任应指定负责人员负责急救药品的采购、储存和管理,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培训和培养1. 专业培训:中心主任负责组织急救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其急救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培养计划:中心主任应制定急救人员的培养计划,包括轮岗培养、专业研究和实践经验积累等。

3. 团队合作:急救人员应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和配合能力,以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急救记录和评估1. 记录要求:急救人员应准确记录每次急救服务的时间、地点、患者情况和急救措施等信息。

2. 数据分析:中心主任应定期对急救记录进行数据分析,评估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3. 评估考核:中心主任可以根据急救人员的急救记录和评估结果进行个人考核和团队表彰。

紧急事件应对1. 应急预案:中心主任应制定紧急事件应对的预案,并定期演练和更新,以提高应对能力和效率。

2. 协调指挥:中心主任应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统一协调和指挥急救人员的行动,确保快速响应和恢复秩序。

急救调度指挥管理规范

急救调度指挥管理规范

急救调度指挥管理规范“120”指挥通讯工作管理制度一、调度人员值班制度1.调度人员应提前10分钟接班, 着装整洁, 挂牌和穿工作服上岗。

2.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制度,热忱、迅速、精确、及时做好调度工作。

3.忠于职守, 坚守岗位, 工作时间不会客或干其他个人私事, 服务使用规范用语。

4.精确理解掌握各急救站点医务人员、驾驶员和车辆状况, 掌握呼救者旳病情,在急救半径内派车, 做好记录。

5.接到呼救电话信息后, 迅速判断病情, 及时向急救分站下达出车指令, 督促立即出车。

在救护车抵达现场前, 指导病人家眷采用对应旳自救措施。

6.发出指令后, 督促急救和驾驶员旳应急反应时间, 进行全程跟踪,对不符合规定者, 做好书面登记, 定期向急救科、车管科和各急救站点反馈, 以利改善。

7、碰到重大灾害事故呼救时, 迅速指派半径内急救力量投入急救, 并及时向中心领导或总值班汇报, 联络市急救网络医院做好收治病人旳准备, 随时与现场保持信息沟通, 状况然后精确向急救中心领导汇报。

8、碰到急救高峰或接到危、急、重症求救电话且派车困难或无车可派时, 应耐心向求救者解释, 防止发生争执与纠纷, 并做好记录, 迅速反馈状况。

9、负责通信设备管理、保养, 通讯设备发生故障, 应立即汇报通信科及时处理,以保证通信系统敏捷有效。

10、认真做好多种记录, 书写规范、精确、清晰。

项目填写要完整, 对旳无误。

11.严格遵守急救中心有关规章制度, 爱岗敬业, 努力钻研技术, 提高调度精确率, 防止跑空、减少回车。

12、对旳使用调度通信设备, 严禁谈论与急救工作无关事宜。

二、调度人员交接班制度1.交班前必须认真检查调度总台、电脑及多种电键开关及无线电对讲机使用状况, 有异常及时调整或报修。

2.多种记录本、用品、椅子放置整洁, 调度台面和调度室地面保持整洁3.检查查对各急救分站值班车辆动态状况, 对急救分站值班车辆旳出车状况必须与接班人员详实交待清晰。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引言概述在现代社会,急救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120”急救管理制度作为我国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急救效率、降低病患病残率和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急救流程、人员培训、装备设施和质量管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120”急救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紧急救援中心的建设紧急救援中心是“120”急救管理制度的核心,它负责接听求助电话、调度急救车辆和指导急救人员进行救治。

为了确保紧急救援中心的正常运行,需要建设完善的通讯设备和信息系统,以便及时接收求助信息并快速响应。

1.2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高急救的响应速度,需要在各个城市建设足够数量的急救站点。

这些站点应该分布合理,覆盖范围广,以便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

此外,还需要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急救人员有足够的工具和药物进行救治。

1.3 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120”急救管理制度需要与医院、交通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只有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急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联互通,提高急救效率。

二、急救流程2.1 求助电话接听和初步判断急救流程的第一步是接听求助电话,并进行初步判断。

接听员需要迅速了解病情,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是否派遣急救车辆。

2.2 急救车辆的调度和出发接听员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调度合适的急救车辆前往事故现场。

急救车辆应该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治。

2.3 现场急救和转运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迅速进行救治,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到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继续对病患进行监护和治疗,确保病患的安全。

三、人员培训3.1 医护人员的培训急救管理制度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因此,急救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急救水平和应对能力。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急救服务已成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一环。

作为急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份,“120”急救中心在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120”急救管理制度,以确保急救服务的规范、高效运行。

正文一、接警调度制度确保24小时接警,快速响应,准确记录报警信息。

根据病情进行分级调度,优先派发急危重症患者。

确保与报警人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更新患者状况及位置信息。

二、急救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急救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应急处理、沟通技巧等。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三、急救车辆管理制度定期对急救车辆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更新。

对出车、收车进行登记,确保车辆使用情况可追溯。

四、急救患者转运制度对需转运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确保转运安全。

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与接收医院保持沟通。

转运后及时清理、消毒急救设备和车辆。

五、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对急救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对药品库存进行定期盘点,及时补充缺损药品。

特殊药品应设专人管理,确保使用合规。

六、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对急救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服务质量。

定期采集患者及家属的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对服务中浮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七、人员与物资调配制度根据急救需求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确保高峰时段服务能力。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引言概述:"120"急救管理制度是指我国建立的一套紧急医疗救援体系,旨在提供高效、快速的急救服务,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该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急救救援能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阐述"120"急救管理制度的内容。

正文内容:1. 急救体系建设1.1. 急救中心的建立:建立专业的急救中心,配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急救服务。

1.2. 医疗资源整合: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确保急救服务的协调性和连续性。

1.3. 人员培训与队伍建设:培养急救人员的专业技能,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急救队伍。

2. 急救呼叫与指挥系统2.1. 呼叫中心建设:建立统一的急救呼叫中心,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急救呼叫。

2.2. 呼叫指挥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呼叫指挥流程,确保急救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快速响应。

2.3. 急救指挥中心:建立急救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急救行动,提高急救效率。

3. 快速救援行动3.1. 救援车辆配备:配置专业化救护车辆,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提供现场急救服务。

3.2. 快速响应机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救援车辆能够迅速到达现场,进行急救救援。

3.3. 救援队伍协作:建立救援队伍的协作机制,实现医护人员与救援人员的紧密配合,提高救援效果。

4. 急救技术与设备4.1. 心肺复苏技术:提供现代化心肺复苏技术,包括CPR、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4.2. 创伤急救技术:提供先进的创伤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固定骨折等,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4.3. 医疗设备更新:定期更新医疗设备,引进先进的急救设备,提高急救效果和救援质量。

5. 急救知识普及与宣传5.1. 急救知识普及: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5.2. 宣传救援成功案例:宣传急救成功案例,激发公众对急救的信心和支持。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一、引言急救中心是指专门从事紧急医疗救援、抢救工作的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管理120急救中心,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制定和完善适合急救中心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针对120急救中心的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二、组织架构和管理职责1.急救中心的组织架构应该明确,分工合理,做到各岗位职责清晰。

2.应设立指挥中心,由专门的指挥人员负责统一指挥和调度各项救援工作。

3.科室之间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形成高效的工作合力。

三、人员招聘和培训1.招聘人员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选拔,包括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和应急救援能力等。

2.新员工入职后,应进行全面的培训,包括急救知识、操作技能和医疗伦理等方面。

3.应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应急救援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装备和设施管理1.急救中心应配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和器材,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设施管理要做到整洁、安全、舒适,确保工作环境的良好。

五、信息管理1.建立病历和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存档和查询患者的相关信息和治疗记录。

六、安全管理1.制定急救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2.注重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发生。

七、质量管理1.急救中心应建立与全面质量管理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急救服务的质量。

2.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和评估,找出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八、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1.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救援效果、工作质量和安全情况等因素进行考核。

2.设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

结语120急救中心的高效运行和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优化组织架构,加强人员培训和装备设施管理,提高信息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质量管理和绩效考核,可以提高急救中心的救援效率和质量。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对120急救中心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一、引言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通过采取合理的急救措施,以保护生命、减轻病情和防止病情恶化的一种紧急医疗救护活动。

为了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建立和完善120急救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指导120急救工作,确保急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范围本管理制度适合于所有从事120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急救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四、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 建立健全120急救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分工。

-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急救人员具备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 定期组织急救演练和摹拟救援,提高急救人员的实战能力。

2. 急救人员- 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 严格遵守急救操作规程,确保在急救现场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 维护急救设备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及时报告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

- 积极参加急救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急救水平和专业素质。

3. 相关管理人员- 负责组织和协调急救工作,确保急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 监督和检查急救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 组织开展急救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五、工作流程1. 急救呼叫- 接到急救呼叫后,急救中心应迅速记录患者信息,并评估病情的紧急程度。

- 根据病情评估结果,派遣合适的急救车辆和急救人员前往现场。

2. 急救现场- 急救人员应尽快到达现场,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

- 根据病情判断,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 如有需要,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协调转运工作。

3. 医疗机构接诊- 医疗机构应提前做好准备,接收急救患者。

-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安排医疗救治和抢救措施。

- 在医疗过程中,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和处理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

120急救中心规章制度

120急救中心规章制度

120急救中心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120急救中心的管理,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提高急救救治工作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120急救中心内所有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并执行。

第三条 120急救中心的管理人员应当落实管理责任,切实维护机构的形象和利益。

第二章急救中心内部管理第四条 120急救中心应当设立领导班子,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急救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考勤制度等。

第六条急救中心应当严格执行医疗秘密保密制度,禁止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第三章医疗工作规范第七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相关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医疗急救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八条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伦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完成病历记录工作,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条急救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消防安全、医疗废物处理、设备使用等方面。

第十一条急救中心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演练,确保医务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紧急情况处置第十二条急救中心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和紧急情况处置制度,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做出决策和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第六章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第十四条急救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

第十五条绩效考核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或补充,应当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归120急救中心管理机构所有。

以上即为120急救中心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医疗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

120值班工作制度

120值班工作制度

120值班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120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城市急救体系建设规划》和《急救医疗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急救中心(120指挥中心)的值班工作。

三、工作原则1.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120指挥中心是急救工作的中枢,负责对各类急救电话进行受理、调度、指挥和信息汇总等工作。

各急救站点和救护车应服从120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2. 分类救治、分级负责: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实行分类救治,分级负责。

急救中心(120指挥中心)负责受理、调度和指挥,急救站点和救护车负责现场的救治和转送,医院负责接收和进一步治疗。

3. 救人第一、科学施救:在急救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科学、合理地运用急救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伤害和痛苦。

4. 规范操作、确保安全:急救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各项规定,确保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四、值班人员配备1. 120指挥中心应配备适量的专业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调度员等,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培训和调整。

2. 急救站点和救护车应配备适量的专业急救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司机等,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培训和调整。

五、值班工作流程1. 受理电话:120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应迅速询问患者病情和位置,记录相关信息,并判断病情危重程度。

2. 调度指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位置,120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应立即调度最近的急救站点或救护车前往现场,并通知相关医院做好接收准备。

3. 信息汇总:120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应对接报的急救电话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为急救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4. 现场救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救治,并根据需要将患者转送至医院。

5. 回访与评价:对已救治的患者进行回访,了解救治效果,对急救工作进行评价和改进。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引言概述:“120”急救管理制度是指一套完整的急救体系,旨在提供快速、准确的急救服务,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120”急救管理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一、急救服务的组织架构1.1 急救中心的设置与职责1.2 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1.3 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二、急救服务的流程与标准2.1 急救电话的接听与指导2.2 急救车辆的调度与运行2.3 急救人员的操作与技能三、急救设备与药品的配置3.1 急救车辆的装备与维护3.2 急救设备的标准与更新3.3 急救药品的储备与管理四、急救服务的质量控制4.1 急救服务的评估与监督4.2 急救数据的统计与分析4.3 急救质量的提升与改进五、急救宣传与教育5.1 急救知识的普及与宣传5.2 急救培训的推广与开展5.3 急救意识的提高与养成正文内容:一、急救服务的组织架构1.1 急救中心的设置与职责:急救中心是急救服务的核心机构,负责接听急救电话、指导急救过程、调度急救车辆等。

它的设置应覆盖城市各个区域,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和设备。

1.2 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根据人口密度和需求情况,合理配置急救车辆、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确保急救资源的充足和高效利用。

1.3 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对急救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确保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二、急救服务的流程与标准2.1 急救电话的接听与指导:急救中心应建立24小时全天候的急救电话接听系统,接听来电并根据病情提供相应的急救指导,确保及时、准确的急救服务。

2.2 急救车辆的调度与运行:根据急救中心的指令,急救车辆应快速响应并前往患者所在地,采取最短路径和最快速度,确保患者的及时救治。

2.3 急救人员的操作与技能:急救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急救操作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抢救溺水等,能够在急救现场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急诊“120”工作制度

急诊“120”工作制度

急诊“120”工作制度急诊“120”工作制度「篇一」1、急诊科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急诊科的日常工作。

各科参加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服从医教部和急诊科领导和指导。

2、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脱岗、窜岗、迟到、早退。

工作中做到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简化流程、尽心尽责地为群众服务,要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遇特殊情况医院传呼时,休假的医务人员也应及时到位,参加抢救工作。

3、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认真填写急诊日志和门诊病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检查记录。

疑难危重病员应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记录要及时详细,处置要正确规范,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

4、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留观病历书写制度、急诊科病人入院护送制度和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流程等相关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畅通。

5、抢救器械、药品齐全完备,随时处于应急状态,并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贮存。

值班人员必须熟悉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一切抢救物品不得外借。

6、保持急诊手术室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急诊手术室所有敷料、针筒及器械均应灭菌消毒,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7、加强观察病人的管理、观察病人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留观中发现可疑传染病,须做好床边隔离,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对疑难病员,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多科会诊。

8、急诊检验、影像等检查要做到迅速、及时、准确。

9、保持环境清洁、室内安静、秩序良好。

做好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

10、加强安全管理。

遇重大问题:如重大伤亡事件、集体中毒、甲类传染病、重大事故纠纷等,需立即报请总值班、科主任、医教部、护理部及相关院领导,亲临现场指挥。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规范、完整做好抢救记录,妥善保管好病历资料。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一、急救中心的设立1.急救中心是负责应对和处理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医疗机构,旨在提供紧急救助和临时救治。

2.急救中心设立应考虑人口密集区、交通要道和工业区等人员集中场所,并与医院、消防部门等相关机构保持密切合作。

3.急救中心设有综合急救室、手术室、ICU、监护室、药房、急救车辆等必备设施和设备,并保持定期维护和更新。

二、急救中心的职责1.提供24小时全天候急救服务,包括救助意外伤员、心脏骤停患者、中毒患者等。

2.进行初步医疗救治和临时处理,包括止血、复苏、固定骨折等,以及必要的检查和化验。

3.协助医院紧急转运病人,并与医院建立紧密的转诊制度。

4.做好日常的设备维护和抢险、防灾工作,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三、急救中心的管理1.急救中心设有专业管理团队,包括急救中心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负责整体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2.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持医疗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急救中心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行为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4.组织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急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建立健全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6.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形成紧密的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

四、急救中心的急救流程1.患者到达急救中心后,由急救中心接待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和意外过程,进行初步判断。

2.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施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3.对需要进行辅助检查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如X光片、CT等。

4.根据患者病情和急救处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转诊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5.对因中毒、意外伤害等引起的急诊患者进行处理和转运,确保其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救治。

五、急救中心的质量控制1.急救中心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定量考核,提升急救水平和服务质量。

2.急救中心设置质控科室,负责审核急救行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120呼救中心救护车管理制度

120呼救中心救护车管理制度

杭州市120呼救中心救护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杭州市120呼救中心救护车的服务流程、操作标准和管理要求,确保紧急医疗救援服务高效有序进行。

•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杭州市120呼救中心及其下属的所有救护车及工作人员。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第三条组织结构•呼救中心设立调度室、急救车队、后勤保障部等部门。

•调度室负责接听求助电话、评估情况、合理分配急救资源。

•急救车队由救护车驾驶员、急救员组成。

•后勤保障部负责车辆维护、物资补给等。

第四条职责划分•调度室:接听求助电话、评估情况、合理分配急救资源。

o根据杭州市区域划分,设立多个分调度点,以提高响应速度。

•急救车队:o驾驶员:安全驾驶救护车,遵守交通规则。

o急救员:提供现场初步救治、转运患者至医院。

•后勤保障部: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备齐医疗设备与药品。

o根据杭州市各区域的具体需求,设置多个后勤保障点。

第三章应急响应流程第五条接警与调度•调度员在接到求助电话后,需迅速询问并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如位置、症状等)。

•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和地理位置,调度员应立即指派最近的救护车前往。

o对于人口密集区域,增加预备救护车的数量,确保快速响应。

第六条出车准备•驾驶员与急救员需在接到指令后5分钟内完成出车准备。

•检查车载设备是否齐全有效,确认通讯工具畅通。

第七条现场处置•到达现场后,急救员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如有必要,使用车载设备进行生命支持。

•安全快速地将患者送至指定医院。

o根据杭州市各大医院的专科特色,建立定点合作医院名单,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第八条返程与报告•完成任务后,急救员需填写详细的工作报告,并交回调度室。

•驾驶员需检查车辆状况,如有问题及时报修。

o对于高负荷运行的救护车,实行轮班制检查,确保随时可用。

第四章设备与物资管理第九条设备管理•所有救护车必须定期进行检修保养,确保各项设备功能正常。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

120急救管理制度一、引言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事故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采取紧急救治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以减轻伤者或者病人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规范和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健全120急救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120急救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 目的:确保急救工作的高效运行,提高急救救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范围:适合于所有从事急救工作的医疗机构、急救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

三、120急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急救资源配置a. 建立健全急救资源管理机制,确保急救设备、药品和人员的合理配置。

b. 制定急救资源调度计划,根据不同地区和时间段的需求,合理分配急救资源。

c. 定期对急救设备和药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性。

2. 急救人员培训和管理a. 制定急救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等。

b. 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确保急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c. 建立急救人员档案,记录其培训情况、工作经历和绩效评估等信息,为人员管理提供依据。

3. 急救指导和协调a. 建立急救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和协调急救工作,提供专业的医疗救助意见和技术支持。

b. 制定急救指导手册,明确各种急救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规范。

c. 定期组织急救演练和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4. 急救质量监控和评估a. 建立急救质量监控系统,对急救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b. 设立急救质量评估指标,定期对急救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c. 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采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急救服务质量。

5. 急救记录和信息管理a. 建立急救记录管理系统,规范急救记录的内容和格式。

b. 对每一起急救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急救过程和结果等。

c. 加强急救信息的保密和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急救中心管理制度
1、120急救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

对急救医疗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面负责。

2、120急救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

每班保持三辆救护车值班,救护车必须停靠在指定的地点。

3、120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劳动纪律,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出现脱岗现象。

4、遵守电话的使用规定,保持120急救中心的联络畅通,出现故障及时修理,并向主任报告维修情况。

5、值班护士(接线员)负责接听并记录相关电话内容和出诊来回时间,所有人员严格服从120急救中心调度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接到求救电话及时(5分钟内)出车。

6、出诊人员在接到指令后及时出发、到达现场、
完成任务、返回120急救中心后15分钟内由医生按规定内容填写急救资料(如院前急救病历等),实行医生、护士双签名。

7、驾驶员,随车医生、护士为一抢救小组,在执行任务时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说话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在抢救病人的途中不得谈论与患者病情无关的话题。

8、主任、护士长对救护车进行严格管理,救护车只做医疗救护用,不得挪做他用,特殊用车应上报医院领导批准。

9、120急救中心内一切物品的管理要责任到人,保持室内整齐清洁,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