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电位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1
V1 R1
G1V1
I2
V1 R2
G2V1
I3
U12 R3
V1 V2 R3
G3 (V1 V2 )
I4
V2 R4
G4V2
I5
V2
US5 R5
V2 R5
US5 R5
G5V2
G5U S 5
将支路电流代入节点方程并整理得到:
节点1 节点2
(1 R1
1 R2
1 R3
)V1
1 R3
V2
IS1
二.节点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节点电位:电路中某节点与参考节点之间的电压。 参考节点:在电路中可以任意选取。
图中有0、1、2三个节点,设以 节点0为参考点。
标出各支路电流方向,根据KCL 定律写出节点1、2的KCL方程为:
节点1 节点2
I1 I2 I IS1 0 I3 I4 I5 0
根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得到:
`
50V 20 30
20V 40
解得:V1=14V
V2=10V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
由V1 1 20 U IS 得U IS V1 20 34V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IS U IS 1A 34W
例 3 用节点电位法求图中各支路的电流 IR1 R1 B R2 IR2
解:设电路中C点为零电位点, 则:
1 (
R3
1 R4
1 R5 )V2
1 R3 V1
US5 R5
自电导:某一节点所连的所有 电导,均取正;
互电导:某一节点与相邻节点 之间的电导,总取负。
上式可以归纳得出列写节点电位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该点的电位×自电导+相邻点的电位×互电导=流入该点电流的代数和
即
G jjVj GjkVk Isjj
1源自文库R3
)V2
1 R1
V1
1 R3
V3
0
节点3:
(1 R3
1 R4
1 R5
)V3
1 R3
V2
1 R5
V1
0
例2 求解图示电路节点的 电压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解 :节点1的方程:
(1 10
1 40)V1
1 40 V2
1A
20V 40V
节点2的方程:
(1 40
1 25
30
1
20)V2
1 40
V1
(4)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不影响各个节点的电位 (因为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无穷大)。(见例2) (5)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两端电压恒定,对其它 支路的电流和各节点的电位不产生任何影响。 (6)对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在列节点方程时应将它与 独立源同样对待,需要时再将控制量用节点电位表示。
练习:求图中各支路电流。
四、举例 例1:列出下图中的节点电位方程。 解: (1)选节点4为参考节点:
电路中仅含电流源时,可将电流源一端作为参考点。
(2)利用 G jj U j GjkUk Isjj 列节点1、2、3的电位方程
如下:
节点1:
(
1 R1
1 R5
)V1
1 R1
V2
1 R5
V3
IS
节点2:
1 ( R1
1 R2
V1=20V I1=4A I2=3A I3=2A
4Ω I + 8Ω
A
12V
US2
C
-
对节点A有: V A 3V
对节点B有:( 1
R1
1 R2
)VB
1 R1
VA
I
IR3 R3 6Ω
R4 IR4
D 8Ω
US1
+
-
对于节点D有:(
1 R3
1 R4
)VD
1 R3
VA
I
3V
又因:
VB VD 12V
联立求解可得: VB 7.125V VD 4.875V
Gjj:所选节点的自电导(总取正); Vj:所选节点的电位; Gjk:相邻节点的互电导(总取负) Vk:相邻节点的电位; Isjj:所选节点流入的电流代数和。
(电流从节点流出取负,流入节点取正)
三、节点电位法的求解步骤 (1)选择电路中的参考节点。 (2)列n-1个节点的电位方程。 (3)联立求解方程组,求各节点电位。 (4)求解各支路电路或其它所需量。
由欧姆定律得到:
I R1
VB VA R1
7.125 3 1.03 A 4
I R2
VB VC R2
7.125 8
0.89 A
I R3
VA VD R3
3 (4.785 ) 6
1.30 A
I R4
VC VD R4
4.875 8
0.61A
结论:两独立节点间含有理想电压源时,需要假相该支 路电流变量,并增补两节点间的电压方程。
五、节点电位法使用注意事项: (1)列节点方程时,自电导前总是正,互电导前总是负。 (2)表示流入节点j的电流的代数和,流入节点j的电流取 正号,流出节点的j电流取负号。 (3)参考点选择:
其一,使参考点与尽量多的节点相邻; 其二,如果电路含有理想电压源支路,应选择理想电 压源所连的两个节点之一作参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