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钢发展史
酒钢矿业发展之路-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企业风采依托资源攻克难关开拓创新铸就辉煌——酒钢矿业发展之路没有镜铁山,就没有酒钢。
从发现桦树沟铁矿的那一天起,矿山的建设发展就始终伴随着酒钢的成长。
酒钢人深知这一点,因此,将矿山的建设纳入整个钢铁业的发展规划中。
镜铁山矿是1955年由西北地质勘探局勘探队在普查矿产资源过程中发现的。
此后的3年中,一批批地质勘探队员相继来到大山深处,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对镜铁山矿的勘探工作。
探明桦树沟矿2.7亿吨,黑沟矿1.5亿吨,共计4.2亿吨的地质储量的大铁矿。
1958年,随着酒钢建设工程破土动工,镜铁山矿的建设也拉开了序幕。
到1968年,桦树沟铁矿已基本建成,成为酒钢后来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最基本支撑。
从1978年起,镜铁山矿走上了改革发展快车道,通过不断建设发展和技术攻关,矿石产量快速增长,其无底柱高分段大间距崩落采矿方法、破碎难采矿体技术攻关、无贫化放矿研究试验等技术进步项目,极大提高了矿山开采的效率和矿石利用效率。
分别获得原国家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进入新世纪,酒钢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矿石自给能力已经由95%降低到70%左右,特别是经过“十五”生产规模急速扩大,酒钢原有矿山的矿石自给率迅速下降到30%左右。
集团公司从企业发展需求出发,提出了资源战略构想,就是扩大资源利用的视野,把资源开发由本地扩展到周边再到省外,把资源利用从单纯国内,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
酒钢的资源开发之所以取得不俗的成果,除拥有桦树沟和黑沟矿两座大型的自有矿山外,也与选矿技术的改进有很大的关系。
镜铁山矿属镜铁矿、褐铁矿、菱铁矿共生的复杂难选铁矿石,是国内典型的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别铁矿,传统选矿工艺无法有效处理。
建厂伊始,因矿山地处祁连山腹地,地形险峻复杂,不得不将选厂布局在距矿山78km的冶金厂区。
这种采选分置的非常规布局,增加了矿石运输成本,但为利用冶金煤气进行难选矿磁化焙烧创造了有利条件。
酒钢发展史(酒钢培训课)

酒钢发展史1、铁山精神内涵艰苦创业—艰苦的自然条件磨砺出酒钢人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品格坚忍不拔—三上两下的艰难曲折造就了酒钢人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格勇于献身—建设祖国西北钢铁工业基地的共同理想、其振兴民族钢铁工业崇高使命感,铸就了酒钢人勇于献身、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开拓前进—做大做强、赶超一流的使命感和内在冲动形成了酒钢人不断开拓前进、改革创新的品格2、嘉峪关景点:东湖,七一冰川,魏晋墓葬群,黑山岩画,长城第一墩,嘉峪关城楼,九眼湖3、第一炉钢出钢的意义:1982年是酒钢基本完成一号高炉配套项目后新一轮建设的开始。
经过三年建设,1985年酒钢转炉投产,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
在炼钢投产的当年,酒钢实扭亏为盈,甩掉了“亏损大户”的帽子。
以出钢和扭亏为盈为起点,酒钢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此后10年间,酒钢建成了高速线材生产线和二号高炉,实现了铁、钢、材生产工艺的全面配套,进行了劳动、人事、分配、住房、医疗等多项制度改革,为“九五”以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酒钢、总结、提炼并弘扬了自己的企业精神——铁山精神,使其成为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自己运用聪明才智看着总结提炼)4、酒钢三上两下:1、良好的开局——在共和国领导人的支持下,酒钢第一代创业者激情四射,迅速立项、迅速开工、克服一切困难,开始了酒钢的建设。
(一上)1958年1月勘探;1958年5月上旬,实地探察(赵北克等人);1958年6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建设任务书;1958年7月,鞍建公司的建设者来到酒泉投入建设;1958年8月1日,赵北克宣布酒钢公司成立……2、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对建设进度影响——共和国由于经验不足,在建设过程受到了盲目冒进的惩罚。
酒钢在经济过热造成的资源不足的大环境下,建设困难,后被迫第一次停建。
(一下)3、“三九公司”与“三二计划”——在毛主席的亲自关照下,酒钢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再次走上了建设之路,并将酒钢公司命名为“三九公司”。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历史地址历史地址展开酒泉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酒钢是我国西北钢铁最大的基地,编辑本段历史〔一〕1955年4月---1958年8月.领袖指示寻铁山艰难开拓.1955年2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最高国务院会议上说:全国六大区都应有钢铁基地,目前只要西北还没有,使我难以安枕.我盼望老李〔地质部长李四光〕长工〔地质副部长何长工〕和同志们能在两三年内给我一个好消息!1955年4月西北地质局,特别是镜铁山地质队〔645队〕艰苦卓越的努力下,发现黑沟,镜铁山铁矿,以及发现4.2亿吨铁矿资源的储备,其中白兴明等11名同志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二〕1958年8月----1970年7月.两上两下命运捉弄酒钢人.〔1〕1958年1月,冶金部确定了酒钢大型钢铁基地的厂址和规模.鞍山黑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当时全国第2大高炉1513M31#高炉.鞍山建设总公司百分之95约30000人整建制调往酒钢,鞍钢调了2000多人的技术骨干和生产工人.首钢1000人,抚钢70人.大学毕业生600人.从西北农村招收农民和部分城市闲散人员.还有河南,陕西部分转业复员军人共2000人.总共集结56000人,基地代号39公司.8月1号在酒泉县正式成立,这个会同时宣布成立地极市酒泉市.赵北克同志任党委书记,同时宣布兼任酒泉市委第一书记和市长12月15日,酒钢开工5万6千人的大军在极其苦难的条件下,创造了当时同行业许多当时的第一.酒钢建设者和那个时期每一个人一样,满怀信心地要创造共和国第四个金刚.〔前三个是鞍钢武钢包钢〕风沙没有让机器停止转动,睡马棚吃窝头喝雪水.但是1960年国家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58年国家投资3000万,59年只给了4100万,到了60年国家给了最大的努力1个亿.但是按当时200万吨的设计能力起码需要10个亿,而实际上投资不到2个亿.就注定了先天不足.1960年5月8号一号高炉正式浇灌基础,总共花了52小时06分,创造了全国记录.我们不该忘记,当时职工生活要比内地农村还差,戈壁滩少水没菜,甚至野菜也没有.祁连山上的矿山进度一样没有停息,困难和牺牲没有让一个人却步!六个工程四个战区大规模的施工在戈壁滩惊醒了狼群,赶走了冬季.可是春天却太短暂了.〔2〕粮食的短缺造成了人员大量的浮肿,肝炎.1961年中央西北局在兰州召开会议:展缓酒钢建设,疏散职工异地就食.除5000人留守外,大部分疏散到新疆,江西,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这些人带这在嘉峪关的淳朴和坚毅开恳这新的天地.在新疆石河子农业机械化学校有酒钢人的身影,在江西新余农场,在黑龙江富拉尔机,在新疆农8师,在金昌,在洛阳....人走了.62年一支56000人的队伍不到1300人.可是我们的酒钢人没有停止脚步,先后建成大草滩水库,一号高炉的基础和炉体,五一俱乐部,百货大楼,医院门诊部.同时新建了一批单身宿舍楼,雄关路南边的楼房.2 纪念甘肃酒钢建厂50周年!及嘉峪关市建市43周年〔3〕1964年7月,酒钢第二次上马.1964年5月毛主席说:酒钢,攀枝花钢厂建不起来我睡不着觉啊!分散在祖国各地的酒钢职工响应毛主席建设三线的号召回来了,他们是酒钢的火种!他们没有熄灭!第一次酒钢停建以后,在戈壁滩上留守的职工忍受了千心万苦,他们维护着从矿山到厂区的建筑物,把散失在各处的材料,设备去锈入库.当他们听到重建的时候.当背井离乡从鞍山,抚顺,和新疆回来的同志望见那白雪皑皑的祁连山的时候,很多人哭了,:酒钢!嘉峪关我们回来了!1965年嘉峪关是个是个热血沸腾的年,这年嘉峪关市成立,酒钢一把手兼嘉峪关市市委书记.1966年3月23日党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王震来到嘉峪关视察酒钢.决定酒钢由北京包建.不久,北京第二建筑公司5000人,首钢1500人,北京平安医院,等兄弟单位陆续来到酒钢1966酒钢单位书记兼总指挥王问被本溪造反派揪回去,新任周冠五被北京首钢造反派扣留.群龙无首.在此我要特别说下这位书记.王问同志64年从本溪来工作,是37年入党的老同志,他到酒钢深入基层,亲自调查,指挥若定.他要求职工进食堂有凳子坐,经常晚上到各食堂尝饭菜,解决职工遇到的困难.他拍板给每个职工的伙食加6元补助,当时伙食每月21元.但在文化大***的冲击下,身体遭到严重摧残.71年冶金部安排他到条件好的地方工作,他坚持来戈壁建设酒钢,买好车票时,肝炎发作,检查是肝癌晚期.临死时最后一句话:你们一定要把矿山抓上去.终年59岁.向这样为酒钢初期发展鞠躬尽瘁的人,不是少数.今天的嘉峪关人不该忘记啊!〔4〕1965年,英雄的矿山队伍-马万水工程队来了,开进了镜铁山.还有4000名劳改人员修建铁路.1969年铁路正式通车,为酒钢供煤的宁夏大武口选煤厂投产.从北京调到嘉峪关的水文三大队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尽管如此,1968年的中苏关系破裂,珍宝岛发生战斗.中苏边界高度战备,国家从战备考虑酒钢二次下马.1969年,冶金部决定将酒钢已经定货制造的120吨氧气顶吹转炉,大型初轧机,热轧板机,冷轧板机全部调出,并将原酒钢二厂〔兰州海石弯〕的一套后板轧机搬迁到河南舞阳,另组建舞阳钢铁公司.〔这是我本人最心痛的地方,懂点的人都知道,这些装备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了,就是今天有的舞阳还在用.冷轧就是今天酒钢都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哎!多好的机会啊!97年舞阳被邯钢兼并,它们现在还的特种钢基地,邯钢的一半利润来自我们的本该是酒钢的机器上啊!〕〔5〕1970年工程兵建字02部队,在建设完嘉峪关市区七间房八间房改造三小后撤离四川攀枝花当时代号40公司.同时将酒钢老职工8000人分别调离金堆城,临汾等地,留守18000人.这一次虽然没有彻底下马,但酒钢已变成一个有铁无钢的企业了.〔三〕1970年10月--1984年8月.十年徘徊终等待历史冲刺.〔1〕1970年1月冶金部下文,将酒钢建成年产铁100万吨.3月兰州军区19军副军长郭时胜来酒钢主持全面工作.当时郭说,不把酒钢搞上去,他就要跳黄河,真可谓决心不小.酒钢和嘉峪关组织了万人会战,4月粟裕大将受周总理委托来视察嘉峪关酒钢.9月2日焦炉出焦;9月31日为赶国庆凌晨1点40分.高炉流出了第一炉水,从此结束了建厂20年来没有出铁的历史.在场的老酒钢人哭成一片.可是由于只算政治帐,出政治铁,有铁无钢.出现了长达14年的经济亏损,国家为此陪进去504亿元.〔2〕1971年9月西沟矿投产.72年一号烧结机投产.73年8月二号焦化炉出焦.73到75年选矿一号到五号系列投产.77年二号烧结机投产.经过8年奋战,以前的炼铁工序才基本配套,酒钢走的是一条先建高炉在促前道工序的道路.这在全中国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造成了高炉生产长期吃不饱,质量达标的困境.1980年11月20日<<工人日报>>登载了三上三下的酒钢不能再上马!酒钢出路怎么办?关于酒钢这场争论一直到1982年1月13日比较召开了国家计委,经委,财政部,建委参加的会议通过了酒钢建设炼钢连铸工程的报告.〔3〕1983酒钢政企分家.和嘉峪关市分离.同时出钢的事业落到了又一代的酒钢人心头.1983年五一炼钢工程开工.〔四〕1985年8月----199 0年.梦成真新起点从头来。
铁山精神及企业文化建设(酒钢)

第三、要继续保持勇于献身的崇高境界。处在跨越发展关 键时期的酒钢人,需要勇于献身的崇高境界,造就一支拥 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党员和干部队伍,造就一支拥有先辈们 无私奉献精神特质的员工队伍,培育一种“平时能看得出 来,困难时能体现出来,危难时能豁得出来”的浩然之气; 需要一种员工职业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无论在什么岗位, 都坚定理想信念,胸怀远大抱负,在发展酒钢的整体事业 中找准位置,全身心的投入,恪尽职守,抵制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酒钢的发展进步中实现人生 价值。
进一步深入弘扬铁山精神是构造优秀企业文化的迫切 需要。铁山精神是几代酒钢人精神财富的集中凝结,具有 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酒钢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以铁山精 神为起点,进一步对酒钢创业、发展实践中的价值观念提 炼和升华、拓展与丰富,并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教育, 才能形成广大员工广泛认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体系实现企 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调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企业竞争 优势的融合统一。
2、内涵
之一:艰苦的自然条件磨砺出酒钢人艰苦 创业,不懈奋斗的品格——1958年,从祖国四
面八方来的酒钢建设者,在长城脚下的戈壁荒漠安营扎寨, 从铲起戈壁滩第一锹砂土起,从点燃挖掘祁连宝藏的第一炮 起,这群人就与戈壁荒漠、祁连雪山结缘,与结缘,这也注 定了酒钢人今后的命运,注定了酒钢人与困难相生相对相长。 镜铁山矿,处于海拔3000-5000米的祁连山腹地,缺氧 30%,水烧到80多度就开了;干燥寒冷,年冰冻期达7-9个 月;这里“迈步走段路,无病气喘喘,狂风卷石沙,六月雪 绵绵”,建设者住干打垒、地窝子,靠肩扛背驮,把水泥、 煤炭、炸药、设备运上了矿山,用自己的双手终于建成了当 时全国最大的坑口铁矿,并早在70年代末就创造了铁矿石年 产量、劳动生产率等全国六项第一。
酒钢历史有感

酒钢历史有感
酒钢历史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也展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巨大变革与进步。
作为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之一,酒钢历经了从建厂之初的艰辛发展,到如今的国内知名钢铁企业的崛起。
回顾酒钢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也能感受到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崛起。
酒钢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技术改革和产能扩张。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钢铁工业起步艰难,酒钢当时只有几台设备,生产线落后,产能有限。
然而,在国家的支持下,酒钢实施了多次技术改进,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酒钢生产线的改造成功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酒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了投资力度,不断扩大产能。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酒钢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钢铁企业,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酒钢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为中国钢铁工业树立了一个典范。
然而,酒钢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酒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环保问题也成为了酒钢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酒钢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总之,酒钢历史的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见证。
酒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也表明了中国钢铁工业在技术升级、创新发展和环保理念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希望酒钢在未来能够不断完善自身,助力中国钢铁工业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酒钢公司发展历程简介

酒钢公司发展历程简介酒钢公司成立于1970年,是中国著名的钢铁企业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多家分公司和生产基地。
酒钢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大型企业,主要从事钢铁生产、销售和研发。
酒钢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一条生产线和有限的生产能力。
然而,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市场口碑,酒钢公司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1980年代,酒钢公司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扩大了产能,并逐渐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酒钢公司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990年代初,酒钢公司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了一批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生产线。
这些新的生产线使得酒钢公司的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产品质量得到了更高的保证。
此后,酒钢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2000年以后,酒钢公司加大了对高端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力度,并且通过与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合作,不断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经验。
这使得酒钢公司在高端市场上有了更多的竞争力,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酒钢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同时,公司还加大了对绿色环保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酒钢公司逐渐形成了以绿色、高效、低碳为特点的发展战略。
目前,酒钢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钢铁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
公司的产品涵盖了从建筑钢材到特种钢材的各个领域,并且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石化、冶金等行业。
酒钢公司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并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未来,酒钢公司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同时,公司将加大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酒钢公司将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
酒钢公司将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不断推动钢铁行业的发展。
酒钢公司发展历程总结汇报

酒钢公司发展历程总结汇报酒钢公司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一家重要企业,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
以下是酒钢公司的发展历程总结报告。
第一阶段(1958-1978年):创业时期酒钢公司于1958年成立,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钢铁产品。
在这一时期,酒钢公司建立了一条完整的钢铁生产线,提高了生产能力,并开始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第二阶段(1979-1999年):积极开拓市场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酒钢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这一时期,酒钢公司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开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第三阶段(2000-2010年):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进入21世纪,酒钢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新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投入。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酒钢公司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并逐步实现了向高端产品的转型。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创新发展,迈向全球化酒钢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
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酒钢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实现了向全球化的迈进。
同时,公司还加大了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
总结:通过几十年的发展,酒钢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酒钢公司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酒钢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不断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壮大企业自身规模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酒钢50年建设与发展历程

壮大企业自身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酒钢50年建设与
发展历程
王尊
【期刊名称】《《拉丁美洲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一、艰难困苦千秋业,顶天立地钢城人甘肃省嘉峪关市是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工业、旅游城市,城市的发展始终与酒钢的建设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没有酒钢的创建。
【总页数】1页(P)
【作者】王尊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政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壮大龙头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跨越式发展 [J], 白华
2.壮大企业自身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酒钢50年建设与发展历程 [J], 王尊
3.壮大企业自身规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酒钢50年建设与发展历程 [J], 王尊
4.加强联社建设壮大经济实力推动企业改革切实放开搞活 [J], 无
5.充分发挥煤矿优势积极实现由劣质煤向电的转化推动煤炭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大发展——纪念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煤矸石发电厂十周年 [J], 李钟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赴酒钢学习考察报告

赴酒钢学习考察报告一、引言酒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市场声誉,对于我本次的学习考察意义重大。
本报告将主要从酒钢的发展历程、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了解酒钢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酒钢的发展历程酒钢成立于1984年,是由济南钢铁集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合资组建的大型钢铁企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酒钢已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技术改造、产业升级、规模扩张等多个重要阶段,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酒钢的技术研发酒钢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酒钢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技术,如高强度钢、高端特种钢等,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酒钢还与多所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攻关,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了钢铁行业的创新发展。
四、酒钢的生产管理酒钢注重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酒钢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生产计划等手段,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酒钢还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五、酒钢的市场影响酒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酒钢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品质优良,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同时,酒钢还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尽管酒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学习考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酒钢在技术研发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应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
其次,酒钢的生产管理需要进一步升级,引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酒钢还需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酒钢发展史

酒钢的发展史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酒钢集团公司),建厂于1958年8月1日,原称酒泉钢铁公司。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曲折磨难,企业名称几经变更。
1958年建厂初期,确定企业名称为酒泉钢铁公司,规划规模为4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
1960年受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困难的影响,中央决定缓建酒钢。
为此,52000余名建设者回调内地,至1961年底仅剩4850人。
此时酒钢已完成建设投资1.7亿元。
1962年冶金部通知酒钢进一步精简编制,仅留1000人看守场地。
1964年国家决定恢复酒钢建设,建设规模缩减为150万吨钢/年、110万吨材/年综合生产能力。
随国际形势变化,企业名称改为“冶金部三九公司”,之后又改为“西北钢铁公司”,不久又恢复为三九公司。
计划投资20.7亿元,计划进度为“两年准备,八年建成”。
1965年设计配套规模为桦树沟铁矿年开采量500万吨,选矿年处理原矿500万吨,3台130m2烧结机、2座65孔焦炉、2座1513m3高炉、2座120吨纯氧顶吹转炉、2座50吨吹氧电炉、1150初轧机、1700热轧板、1700冷轧板和4200厚板,产品定位为板材;这一年,国家统一分配酒钢大中专毕业生400余名。
1966年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视察酒钢时,确定酒钢建设的具体进程为1968年出铁、1969年出钢、1970年出材、1971年建成;当年,石景山钢铁公司、北京第二建筑公司、八角砼构件厂、昂昂溪冶金修造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02部队、北京医学院附属平安医院等单位建设队伍成建制集结酒钢。
1967年8月1日嘉峪关市成立,与酒钢实行政企合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69年冶金部又决定将酒钢两座120吨转炉、1150初轧、1700热轧、1700冷轧生产线迁往内地。
1970年酒钢建设规模进一步缩减为年产生铁100万吨,建设队伍再次大批撤离,仅留13000名参加余尾工程建设;同年6月1日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Ⅰ矿体2940水平投产出矿,6月5日西沟石灰石矿土法开采临时出矿,8月26日热电厂3号机组发电,9月2日焦化厂1号焦炉投产,9月30日炼铁厂1号高炉(1513 M3)炼出第一炉铁水。
酒钢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介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酒钢集团)位于万里长城西端、古丝绸之路中段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始建于1958年,现已形成以钢铁业为主,延伸发展资源开发、煤电化工联产、建材制品、装备制造、高新农业、葡萄酿酒等非钢产业的格局。
2012年酒钢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28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4位,是中国西部最具竞争力、黑色与有色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2011年底,酒钢集团共有职工39711人,其中在岗职工3393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7.74%,中级及以上职称3129人;取得本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中级工及以上占操作人员的72.6%;完成工业总产值649.8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44.24亿元,总资产达到1035亿元,在省属监管企业中跃居第一。
酒钢集团拥有嘉峪关本部、兰州榆中、山西翼城三个钢铁生产基地,钢产能已达千万吨,主体技术装备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钢铁主业产品包括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系列,主要品种为碳钢系列的高速线材、高速棒材、中厚板材、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以及不锈钢系列的热轧卷板与冷轧薄板等上百个品种。
产品先后打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电站、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主场馆、西北风电基地、高铁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酒钢集团大力发展非钢产业,目前已拥有各类分子公司近50家,初步形成了矿业开发、火力发电、有色冶金(铝合金)、钢材产品深加工、设备备件制造、建筑安装、建材及耐材生产、机电修理、餐饮和宾馆服务、高科技种植养殖、葡萄种植及酿酒、旅游观光、金融证券、工程管理等多种经营体系和百余种非钢产品。
酒钢集团的快速发展使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提高,职工人均收入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主线生产单位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元;截至2011年底,职工家庭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m2,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宽敞、明亮的大学生公寓营造了舒适的休息、学习环境;蓬勃发展的种植养殖业不仅为职工提供了丰富的绿色商品,也为一线生产工人供应了免费的营养工作餐;水上欢乐园、体育馆、森林公园、大剧院等健身娱乐设施更为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酒钢集团发展历史总结汇报

酒钢集团发展历史总结汇报酒钢集团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
酒钢集团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特殊钢生产企业,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以下是对酒钢集团发展历史的总结汇报。
1958年,酒钢集团作为山西省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成立,主要从事钢铁生产和销售。
初期,酒钢集团的规模较小,但在政府的支持下,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到了1970年代,酒钢集团开始转向特殊钢的生产,并启动了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酒钢集团的特殊钢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开始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
1980年代,酒钢集团积极参与国家钢铁行业的产能升级和结构调整。
通过与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的合作,酒钢集团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完善了产品产业链。
同时,酒钢集团还加大了科研投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1世纪初,酒钢集团进一步加大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力度。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酒钢集团不断推出新的特殊钢产品,并满足了国内市场对高端特殊钢的需求。
同时,酒钢集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近年来,酒钢集团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合作,不断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营销,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酒钢集团还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了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目前,酒钢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特殊钢生产企业之一,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酒钢集团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而言,酒钢集团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坎坷与荣耀。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酒钢集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同时,酒钢集团不断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营销,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酒钢集团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员工的辛勤努力和各方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酒泉钢铁基本情况

20750672
6 70 24 鞍钢集团公司
15573577
7 74 27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14761161
8 82 3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2702036
9 88 33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2433831
10 102 37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409205
11 106 38 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
按照营业收入排名,2012年中国钢铁企业排名中排名16,500强中排名128,制造业排名为54。 营业收入约844亿元,收入增长率为48.25%,在行业中处于顶尖水平。
1999年4月14日,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以酒钢的炼铁厂、炼钢 厂、二轧厂何销售部门的经营性资产出资,联合兰州铁路局、甘肃省电力公司、金川有色金属公 司、西北永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成立了甘 肃 省 酒 钢 集 团 宏 兴 钢 铁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酒 钢 宏 兴 , 股 票 代 码 : 600307) 。
截至2012年12月25日,酒钢集团公司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其中,碳钢完成560.7万吨,不 锈钢完成109.5万吨,翼钢产钢198.2万吨,榆钢产钢131.7万吨,这是继2011年后,酒钢钢产量再 次突破1000万吨。
b) 价格分析 钢材价格小幅回升。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09.72,比去年12月份提高4.8点, 同比回落9.36点。6.5mm高线、20mm中厚板平均价格分别为3816元/吨和3926元/吨,比去年12月 份上涨4.6%和3.6%,同比下降10.9%和8.6%;1.0mm冷轧板卷为4308元/吨,比去年12月份下降 6.8%,同比下降17%。 3月28日,酒钢兰州公司对建筑钢材出厂价格进行调整,以“2月19日酒钢兰州公司建筑钢材 价格调整信息”为基准,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酒钢宏兴简介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酒钢宏兴简介篇一:酒钢集团公司简介酒钢集团公司简介酒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继鞍钢、武钢、包钢之后,国家规划建设的第四家钢铁联合企业。
建厂以来,酒钢经历了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1970年出铁,1985年出钢,1988年出材。
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黑色与有色并举、产业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经过55年的建设发展,酒钢已初步形成钢铁、有色、能源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钢铁产业现拥有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到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完整配套的碳钢和不锈钢生产工艺流程,形成嘉峪关本部、兰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个钢铁生产基地,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其中不锈钢120万吨)的生产能力。
201X年12月“酒钢宏兴”股票在沪交所上市交易,201X年碳钢主业实现了整体上市。
通过兼并重组甘肃东兴铝业,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丰富的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实施酒嘉风电基地高载能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酒钢有色冶金产业已形成年产电解铝85万吨的生产能力,能源产业已形成1100兆瓦的自备火电装机容量。
201X年,酒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28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4名。
酒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钢铁方面,酒钢拥有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系列,主要产品有碳钢系列的高速线材、高速棒材、中厚板材、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以及不锈钢系列的热轧卷板与冷轧薄板等上百个品种。
产品和生产系统已通过ISO9001︰201X版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部分产品荣获中国冶金工业协会“金杯奖”、“品质卓越产品奖”和甘肃省“名牌产品”。
压力容器钢、桥梁用钢、管线钢、集装箱用钢、汽车结构钢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
产品先后打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电站、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主场馆、西北风电基地、高铁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酒钢集团公司简介

酒钢集团公司简介酒钢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继鞍钢、武钢、包钢之后,国家规划建设的第四家钢铁联合企业。
建厂以来,酒钢经历了艰难坎坷的发展历程,1970年出铁,1985年出钢,1988年出材。
目前是我国西北地区建设最早、规模最大、黑色与有色并举、产业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经过55年的建设发展,酒钢已初步形成钢铁、有色、能源三足鼎立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钢铁产业现拥有从采矿、选矿、烧结、焦化到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完整配套的碳钢和不锈钢生产工艺流程,形成嘉峪关本部、兰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个钢铁生产基地,具备年产1000万吨钢(其中不锈钢120万吨)的生产能力。
2000年12月“酒钢宏兴”股票在沪交所上市交易,2009年碳钢主业实现了整体上市。
通过兼并重组甘肃东兴铝业,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丰富的风电、光电等新能源,实施酒嘉风电基地高载能特色铝合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酒钢有色冶金产业已形成年产电解铝85万吨的生产能力,能源产业已形成1100兆瓦的自备火电装机容量。
2012年,酒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28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4名。
酒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钢铁方面,酒钢拥有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系列,主要产品有碳钢系列的高速线材、高速棒材、中厚板材、热轧卷板、冷轧薄板以及不锈钢系列的热轧卷板与冷轧薄板等上百个品种。
产品和生产系统已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部分产品荣获中国冶金工业协会“金杯奖”、“品质卓越产品奖”和甘肃省“名牌产品”。
压力容器钢、桥梁用钢、管线钢、集装箱用钢、汽车结构钢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
产品先后打入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电站、青藏铁路、北京奥运主场馆、西北风电基地、高铁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在铝业方面,现拥有500KA、400KA、240KA三条大型电解铝生产线,具有年产电解铝85万吨的生产能力,是目前甘肃省最大的电解铝生产企业。
国内各大钢铁厂历史一览

国内各大钢铁厂历史一览国内各大钢铁厂历史一览收录于2008-12-17武钢--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 日正式投产。
马钢--1958年9月20日成立。
包钢--1954年建厂。
鞍钢--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邯钢--1958年建成投产。
攀钢--成立于60年代,具体哪一年不详,公司的网页只是说四十年的历史。
唐钢--1943年建厂,“一五”至“八五”成为断代史,不知为何?济南钢铁--1958年建厂,厂名“济南钢铁总厂”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万吨。
解放后通过技术改造和建设,1958年建起了侧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70年代末首钢二号高炉成为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高炉。
太钢的前身----西北炼钢厂,1932年由西北实业公司筹建;1934年8月8日,破土动工。
1937年10月,初步形成小型钢铁联合企业。
1937年11月8日太原陷落。
西北炼钢厂更名为太原铁厂。
1945年日本投降,恢复原名。
解放前年产钢最高仅1.6万吨。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
西北炼钢厂更名为西北钢铁公司。
1952年9月,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
1954年,轧制出我国第一张硅钢片。
1958年8月,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太钢1053m3高炉、1000mm初轧机、自备电厂工程装备从前苏联引进并投产。
同时,更名为太原钢铁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以生产特殊钢为主的钢铁企业。
1966年8月,中国第一套万能、炉卷轧机投产。
1968年8月,2×50吨转炉炼钢设备从奥地利引进并投产。
1970年3月,中国冷轧不锈钢成套设备从德国引进并投产。
1978年,基本建成10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本钢断代史--建于1905年,新中国成立后,本钢经过恢复性建设和扩建改造,企业初具规模,到1952年,年产生铁23.1万吨,特钢2.1万吨。
酒钢新能源

酒钢新能源酒钢新能源(JiuGang New Energy)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下面将介绍酒钢新能源的发展历程、主要产品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一、发展历程酒钢新能源成立于2005年,是由酒泉钢铁集团投资兴办的全资子公司。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与运营,紧随着市场对新能源需求的增加,公司逐渐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等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酒钢新能源已成为中国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
二、主要产品1.风力发电:酒钢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建设了多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兆瓦。
公司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风力发电机组,通过风能转换成电能,为当地供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2.太阳能发电:酒钢新能源在西部地区大规模建设了太阳能发电项目,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接入电网供电。
公司多年在太阳能技术研发方面的积累,使得其太阳能发电项目具备了较高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3.储能系统:酒钢新能源投资建设了多个储能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和流动电池等。
这些储能系统可以将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储存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三、未来发展计划1.扩大生产规模:酒钢新能源计划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扩大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生产规模,力争提升百亿级别的总装机容量。
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储能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工艺,提高储存效率和使用寿命。
2. 探索新能源技术:酒钢新能源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如飞行风力发电、新型光伏材料等,力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3.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酒钢新能源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引进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的研发团队和创新体系。
通过不断创新,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酒钢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已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储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酒钢发展史题

酒钢发展史题酒钢发展史题简介酒钢是中国最大的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也是山西省最大的企业集团。
其创办于1950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钢铁行业的佼佼者。
1950年-1970年:初创和起步阶段•成立于1950年,初期以冶炼生产为主要业务。
•在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的双重推动下,酒钢逐渐引领山西省钢铁产业的发展。
•1960年代,酒钢扩大了生产规模,成为山西省的重点钢铁企业。
1970年-1990年:快速发展阶段•在国家经济改革的背景下,酒钢积极响应“大庆精神”,加快了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
•这一时期,酒钢实现了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成为国家钢铁工业的重要支撑。
•酒钢不仅扩大了冶炼产能,还积极开展了钢铁加工、矿山开发等业务。
1990年-2000年:转型升级阶段•进入1990年代,酒钢面临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酒钢开始转型升级。
•酒钢进行了重组和资产注入,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规模和影响力。
•全面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2000年至今:持续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酒钢始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酒钢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环保水平,实现了绿色发展。
•酒钢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及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
结语酒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重要参与者,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再到转型升级的过程。
在持续发展阶段,酒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致力于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酒钢发展史的简要概述,展示了这家企业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不断进步的努力。
酒钢发展史题(续)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酒钢在转型升级阶段,着力推动钢铁产业升级。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不断投资研发,开发高端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
深化改革促进内部管理•针对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酒钢深化管理改革。
•实施精益生产,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钢的发展史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酒钢集团公司),建厂于1958年8月1日,原称酒泉钢铁公司。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曲折磨难,企业名称几经变更。
1958年建厂初期,确定企业名称为酒泉钢铁公司,规划规模为400万吨钢综合生产能力。
1960年受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困难的影响,中央决定缓建酒钢。
为此,52000余名建设者回调内地,至1961年底仅剩4850人。
此时酒钢已完成建设投资1.7亿元。
1962年冶金部通知酒钢进一步精简编制,仅留1000人看守场地。
1964年国家决定恢复酒钢建设,建设规模缩减为150万吨钢/年、110万吨材/年综合生产能力。
随国际形势变化,企业名称改为“冶金部三九公司”,之后又改为“西北钢铁公司”,不久又恢复为三九公司。
计划投资20.7亿元,计划进度为“两年准备,八年建成”。
1965年设计配套规模为桦树沟铁矿年开采量500万吨,选矿年处理原矿500万吨,3台130m2烧结机、2座65孔焦炉、2座1513m3高炉、2座120吨纯氧顶吹转炉、2座50吨吹氧电炉、1150初轧机、1700热轧板、1700冷轧板和4200厚板,产品定位为板材;这一年,国家统一分配酒钢大中专毕业生400余名。
1966年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视察酒钢时,确定酒钢建设的具体进程为1968年出铁、1969年出钢、1970年出材、1971年建成;当年,石景山钢铁公司、北京第二建筑公司、八角砼构件厂、昂昂溪冶金修造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02部队、北京医学院附属平安医院等单位建设队伍成建制集结酒钢。
1967年8月1日嘉峪关市成立,与酒钢实行政企合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69年冶金部又决定将酒钢两座120吨转炉、1150初轧、1700热轧、1700冷轧生产线迁往内地。
1970年酒钢建设规模进一步缩减为年产生铁100万吨,建设队伍再次大批撤离,仅留13000名参加余尾工程建设;同年6月1日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Ⅰ矿体2940水平投产出矿,6月5日西沟石灰石矿土法开采临时出矿,8月26日热电厂3号机组发电,9月2日焦化厂1号焦炉投产,9月30日炼铁厂1号高炉(1513 M3)炼出第一炉铁水。
以出铁为标志,结束了酒钢建厂12年没有冶金产品的历史。
1971年全国冶金计划会议重新确定,酒钢“四五”期间的建设规模为年产100万吨铁、50万吨钢和40万吨材,产品定位仍为板材;轧机配置为650中型、2300中板、1200薄板和400×2/300×5小型,计划投资1.2亿元,计划工期为1975年全部建成。
这一年,酒钢生产全部生铁10.1万吨,而合格生铁仅为2.07万吨,合格率20.5%。
1972年,“冶金部三九公司”重新更名恢复为“酒泉钢铁公司”。
1975年,冶金部、甘肃省委再次调整酒钢建设规划,确定为一期规模年产铁80万吨、钢50万吨、钢材30万吨。
1979年因国家建设资金紧张,冶金部再次决定酒钢炼钢、轧钢工程缓建,建设队伍再次撤离。
1980年5月,嘉峪关市与酒钢的领导建制分开,不再实行政企合一体制。
1984年7月,冶金部、甘肃省在酒钢召开联合办公会议,重新确定了酒钢“七五”期间的建设规模为年产生铁80万吨、钢50万吨、材45万吨。
这次会议的重大贡献是,放宽给酒钢自主解决发展建设所需人才和资金筹集的权利,从而为后来的大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元月,酒钢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干部人事聘任制和工资分配工效挂钩,企业改革迈出历史性步伐。
同年8月,企业文化的核心——“铁山精神”总结创立;12月24日炼钢厂1号转炉出钢,结束了酒钢16年“有铁无钢”的历史,也摘掉了16年特大亏损户的帽子(当年盈利1080万元)。
1987年6月,酒钢实施职工集资建房,拉开了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8年4月,酒钢2号高炉(750M3)奠基开工;11月,高速线材工程竣工投产,结束了酒钢建厂30年没有正规配套轧钢工序的历史。
1989年,酒钢进入甘肃省一级企业行列,当
年生产合格铁70.57万吨,钢6.01万吨,高速线材5.06万吨。
1990年3月12日,酒钢1号高炉突然坍塌,19人死亡、10人受伤;同年11月22日修复出铁。
1991年,适应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的需要,酒钢成立劳动就业开发处,统一管理下岗、待业职工和计划外用工。
1992年5月,酒钢作为甘肃省“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召开全员劳动合同签约大会,全体职工齐步告别国家固定工劳动关系;6月,首批82名下岗职工离开二轧钢厂,转入劳动就业开发处待岗。
当年酒钢排中国500家最大企业第150位。
1995年冶金部组织审查酒钢发展规划,确定“九五”末酒钢将形成年产150万吨钢、135万吨材的综合生产能力。
当年酒钢生产铁111.3万吨,钢100.5万吨,材56.6万吨,钢产量首破100万吨/年大关,销售收入排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第90位、全国钢铁企业第26位,全国钢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第71位,甘肃省最大工业企业第3位,甘肃省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第7位。
这一年,酒钢的第二座现代化轧钢项目——中板工程奠基开工。
1996年甘肃省政府批复酒钢实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
10月,酒钢干部大会决定处级干部离职培训一批、离职休息一批;12月,企业内部改革经验交流大会正式出台“三定”方案,全面拉开“三能机制”(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用工能进能出)的创建。
1997年11月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酒钢“甘肃省大型骨干企业集团”称号。
1998年4月,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甘肃省人民政府任命马鸿烈为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董事长,依据公司章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职能分设,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式运行。
1999年“十五”规划研讨会确定,酒钢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小规模,精产品,高效益”。
由粗转精、着眼百年,酒钢改变了长期以来沿袭的单一粗放式发展思维。
同年4月,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2000年12月20日“酒钢宏兴”股票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挂牌交易。
2001年6月,酒钢集团公司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出资组建“酒钢集团甘肃宏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总额42.1亿元,其中酒钢集团持股62.61%,信达资产公司债转股持股37.39%。
通过债转股,酒钢集团成功地化解了发展中的巨额负债。
2002年8月23日,酒钢召开职工持股会首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酒钢(集团)公司职工持股会章程》,选举产生了职工持股会理事会,企业产权改革实现新的创举。
2003年1月11日山西翼城钢铁公司1号高炉点火;12月3日兰州榆中钢铁公司2号高炉投产。
以此为标志,酒钢集团公司跨地区整合优势资源,开辟新的钢铁基地的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
当年,酒钢生产铁273万吨,钢283万吨,材251.6万吨,销售收入80.4亿元,企业名列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排名第136位,钢铁业企业第22位,“甘肃工业强省60强”第3位。
7月10日甘肃省政府授予酒钢“甘肃省优秀企业”称号,董事长马鸿烈获“甘肃省功勋企业家”称号。
2005年1月,酒钢集团公司全部回购信达资产公司所持甘肃宏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宏信钢铁公司注销。
标志着酒钢集团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取得飞跃性提升。
当年,集团公司铁、钢、材产量全面突破500万吨大关,销售收入166.5亿元,酒钢排中国企业500强第183位,甘肃省工业100强企业第2位;酒钢集团翼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排山西省企业100强第30位。
同年,集团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千万吨钢目标迈进,力争“十一五”末全集团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
2006年7月25日,200万吨热轧薄板(CSP)工程连铸连轧项目正式投产。
当年,酒钢集团公司铁、钢、材全面实现“三个600万吨”新台阶,销售收入209亿元,酒钢集团公司排中国企业500强第176位。
同年11月16日“2006中国酒业高峰论坛年会暨年度颁奖盛典”,紫轩葡萄酒一举摘得“全国名酒博览会金奖”和“中国葡萄酒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品牌”两大
殊荣,酒钢集团以葡萄酿酒为第二主业的非钢产业取得标志性成果。
当年,甘肃省经委授予酒钢“2006年度全省节能降耗先进单位”、“2006年度工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称号;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酒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马鸿烈当选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
…………
上图为酒钢不锈钢电炉远景
酒钢公司原董事长(马鸿烈)
酒钢集团公司不锈钢冷轧项目投产现场
酒钢中板厂现场一角
酒钢公司党委书记(梁传密)
酒钢集团公司不锈钢厂炼钢工序
酒钢公司总经理(臧秋华)
酒钢不锈钢产品完美下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培中心花卫军)
酒钢公司(年轻)劳模范刚在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