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微教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微教案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够分析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
3. 让学生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能够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值。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
2.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 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
4. 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5. 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课件、实验器材(玻璃杯、硬纸片、试管、玻璃管、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镊子、注射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打火机等)。
2. 学生准备:皮碗(每两人一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
(1)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如覆杯实验、呼吸、打气筒等。
3. 讲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1)讲解大气层对地面产生的压力。
(2)讲解地球自转对大气压强的影响。
4. 讲解托里拆利实验及其原理。
(1)讲解实验步骤:如何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2)讲解实验原理:利用液体压强的知识测定大气压强。
5. 讲解大气压强的测定方法。
(1)讲解间接测量法:通过液体压强来测定大气压强。
(2)讲解直接测量法:使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定大气压强。
6. 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解释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不容易倒出来。
(2)解释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
(3)解释为什么飞机能飞上天。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气球等。
2. 教学课件:大气压强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 教学素材:关于大气压强的实例和问题。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含义。
2. 介绍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大气压强的方法。
【实例分析】1. 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例。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实验演示】1. 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
【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2. 强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强的历史发展。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设计
通过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感受“实验、观察、归纳”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在航天和探测深海领域的成就,激发爱国热忱。(2)通过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领略先辈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通过大气压强的学习,激发兴趣,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师:大气压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应用。例如,正在召开世博会时,老师买了毛绒玩具海宝,过几天想要把海宝在尽量节省空间的条件下珍藏起来,于是,就会用到压缩袋。
(1)演示实验2:将毛绒玩具放在压缩袋里,抽出压缩袋内的空气,观察毛绒玩具形状的变化。
(2)生活中的实例
师:你们能不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生:P=ρgh=1.0×103kg/m3×10N/kg×3000m=3×107Pa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1、受重力作用。2、具有流动性。与液体类似,气体同样受重力作用也具有流动性。我们处于空气中,空气对我们是否产生压强呢?
分析: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物理问题情境。在本节课引入时,设计由“蛟龙号”深海探测报道为背景,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基本知识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自然地引入课题“大气压强”。
2.学情分析
尽管生活实例很多,但是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直接经验欠缺,不一定能感受或认识到大气压。本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并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大气压的存在,然后通过生活中易于得到的器材开展自主活动感受大气压是很大的。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很大(2)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3)知道大气压强的应用
分析: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得出的现象,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引发思考,轻松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易拉罐被压扁时发出的“咔咔”声对学生有较大的震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观察、体验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感知,认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
难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讲授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法、交流讨论法、自主与合作法教具准备:水槽、水、硬纸片、大小试管、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演示实验;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⑴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⑵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2、引题:同学们想知道实验中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阅读课本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并要求学生用两个皮碗作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照课本中图11 — 2 做实验,两个皮碗口对口挤压。
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
讨论如何操作,拉开皮碗的力更大。
2、师生讨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实验效果(表现为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抽出和挤出的空气的多少。
思考:在大气中,拉开被抽出空气或被挤出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或皮碗为什么必须用力,感受什么情况下用力较大,让学生逐步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6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人教八下物理9.3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展示用吸管吸饮料和用醋和小苏打制作气球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引发他们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2.提问:大气压强是什么?它为什么存在?如何测量大气压强?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动画演示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
2.讲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气压计等。
2.动画演示:利用动画演示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设计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探讨中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动画演示:利用动画演示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气压强。
3.实验视频:播放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大气压强是什么?如何测量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有哪些应用?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
2.强调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概括大气压强的实际应用场景。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绘制大气压强的知识结构图,撰写一篇关于大气压强应用的科普文章等。
人教八下物理9.3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优秀教学案例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精选8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1“发现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为了实现课堂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学会学习。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下面是收集的《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以供借鉴。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指的是大气压强的验证、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其核心是大气压强的测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以实验为基础。
分析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压强以及液体压强,本节课的内容大气压强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压力有密切的联系以及与流体的压强有重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承上起下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学科压强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大气压强的测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四、教具:广口瓶、鸡蛋、火柴、酒精棉球、皮碗、矿泉水瓶、水杯、纸板、水、红色水、玻璃管、烧杯。
五、教学过程一、课题的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覆杯实验和饮料瓶变形实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欢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两个小魔术,大家一定仔细看,观察我是怎么做的,记住你看到的现象。
(演示实验)瓶吞鸡蛋和覆杯实验。
鸡蛋放在瓶口,进不去,老师用手向下压,还是进不去,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进瓶中,鸡蛋置瓶口后顺利进入小口径的瓶中;将纸片盖在空瓶口,倒置,放手后纸片掉落,将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迅速倒置后放开手水不流出------这两个奇特的现象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新课。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2.会应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得知大气压的存在,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大气压强的感知过程来体悟生活处处有物理,激发学习物理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难点】应用大气压强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演示在玻璃瓶中点燃的棉花团,剥了壳的熟鸡蛋会自动吞进玻璃瓶中,提问学生为何会自动吞下,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引导:复习前面所学液体产生压强原因,学生回忆。
教师播放视频:地球周围大气层并提问:空气是否也产生压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实验能证明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阅读课本所示实验内容并结合桌子实验器材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实验。
预设回答:第一个实验是将两吸盘压紧,将空气排出,再用手将吸盘拉开,观察现象;第二个实验是把塑料管装满水,将纸片放置瓶口后压紧倒置观察现象。
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点评并组织分组进行实验。
教师引导: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师投影:利用大气压强的实例图片吸管吸饮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释吸管如何利用大气压强将饮料吸上来?教师让学生回顾课前玻璃瓶口吞鸡蛋实验,引导学生应用大气压强并提示,让学生分析。
教师提问:生活中其他关于大气压应用的实例。
预设学生会根据日常感知举出胶头滴管吸墨水、拔火罐等实例。
环节三:巩固小结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哪些内容?学生进行总结,教师补充深化知识。
环节四:作业设计预习下一节如何测量大气压,下节课选代表实际演示;2、上网搜集在生活生产中关于大气压的应用的实例,试着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现象。
五、板书设计大气压强一、大气压强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力的作用二、特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三、应用吸管吸饮料、拔火罐。
第3节 大气压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第3节大气压强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或事例,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认识气压计。
3.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4.知道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具有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类比、等效替代等方法。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尝试运用气体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有关研究大气压强的人物和史料,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
2.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认识,体验动手实验的乐趣。
3.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理解,认识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用废矿泉水瓶、吸管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学难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
3.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教具准备玻璃杯、硬纸片、注射器、钩码、长滴管、红墨水、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演示实验: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暂不放手)。
问:如果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先请同学们猜一猜)放手后,可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将挂物钩的吸盘压在光滑的墙壁上,再将重物挂在钩上,吸盘依然不会脱落。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实验时,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的原因吗?学习了这节课,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提问:是什么力使硬纸片和吸盘不会掉下来?教师讲解: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跟液体相似)。
大气压强微格教学教案
大气压强微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大小和作用3.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4. 相关实例分析5. 实验操作:测量大气压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大小、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大气压强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法和观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大气压强的相关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大小和计算方法。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大气压强,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4. 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
5. 应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气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大气压强计算方法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气压强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究大气压强与其他因素(如海拔、温度)的关系。
3. 开展课外实验,让学生在家中自行测量大气压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气压强的相关现象和实验过程。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思想】1.学校生的熟悉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忱大多来自他们的爱好;而物理教学又以试验为基础,试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意学问规律的同时,应重视同学的个人阅历和心理特点,把同学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熟悉与把握物理学问结合起来,加强同学的直接阅历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根据“体验→思索→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绽开,让同学通过试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争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同学“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同学“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试验就让同学自己动手做,给同学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育同学观看、思索和分析问题的力量,应用学问解决简洁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学动手和乐观探究的精神;·熟悉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与指导,试验与争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流程】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很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痛苦;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试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想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抓住同学奇怪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同学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深厚的爱好]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活动1] 同学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试验和课本图动手试验并思索下列问题:(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发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试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发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试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缘由?[活动2] 师生分析试验:(1)组织同学分组争论:试验中观看到的现象及其缘由。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优秀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优秀教案《大气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应用。
2.掌握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及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的概念。
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管吸水、吸盘吸在墙上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探究大气压的存在(1)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大气压存在的结论。
3.大气压的测量(1)介绍托里拆利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讲解标准大气压的概念,并让学生记住其数值。
4.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1)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高度下的气压变化。
(2)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5.大气压的应用(1)讲解大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尘器、打气筒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大气压的应用。
6.课堂小结(2)强调大气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作业布置1.复习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方法、与高度的关系及应用。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查找资料,了解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讲解、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存在、测量方法、与高度的关系及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课堂讲解时间较长,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大气压的存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为什么用吸管吸水时,水会被吸起来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这是因为吸管内部气压减小,外部大气压将水推向吸管内部,这就是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大气压强——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课标分析
根据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新物理课程标准,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倡导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知道大气压强是存在的
2.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综合、推理论证,得出实验结论。
3.科学探究:
体验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体会科学探究的魅力,养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Hale Waihona Puke 内容教学重点: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
探究过程中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小魔术,老师能口令指导瓶中的水是否留出,这其中蕴含怎样的奥秘呢?
收集证据:实验现象为用纸巾或是乒乓球堵住瓶口,水均未从瓶中流出。
分析与论证: 纸巾或是乒乓球受到空气作用力,说明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存在
评估:此探究结果与第一次实验结果一致,可信度较大
课后完成本课时所对应习题以及课后实践活动。
仅凭一个实验得出大气压确实存在的实验结论不够严谨,需要在设计一个实验比较能够说明问题。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同样选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作为实验仪器,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一张纸巾,一个乒乓球,几根牙签。首先用纸巾覆盖在瓶口,接着将瓶子倒置,观察现象。接着用牙签戳破纸巾,保持瓶子倒置,观察现象。然后取下纸巾,将乒乓球扣在瓶口,瓶中水是装满的,将瓶子倒置观察现象。
二、温故知新
老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液体压强,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人教八下物理9.3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八下物理9.3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游戏和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本节课《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设计意图而展开的。
一、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节课中,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实验现象的理解是教学的重点,而如何通过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四、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幼儿观察气球在吸管的作用下被吹大的现象,引发幼儿对大气压强的好奇心。
2. 概念讲解:在幼儿对大气压强产生兴趣后,我适时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含义。
3. 实验演示:我通过演示水杯倒置实验,让幼儿亲眼见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解释实验的原理。
4. 实践操作: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用吸管将水杯中的水吸出来,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5.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让幼儿在互动中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五、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难点是让幼儿通过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幼儿在实验操作和互动环节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说明通过情境教学和实践活动,幼儿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我也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大气压强的现象,将学习延伸到课外。
总的来说,本节课《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通过情境引入、实验演示、实践操作和互动环节,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气压计。
3.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等因素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2. 气压计的使用方法3. 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4. 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存在。
2. 使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分析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气压计、实验器材(如气球、水银柱、玻璃管等)。
2. 教学素材:相关PPT、视频、图片等。
3. 学生分组: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PPT、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结合实例,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存在。
3. 演示气压计的使用方法:现场演示如何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让学生了解测量原理。
4. 学生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变化规律。
2. 强调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大气压强与天气、海拔的关系。
2. 完成课后实验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辅导:1.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第一篇:《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学设计课题: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教案学校:仓房镇初中教师:高雷年级:八年级《大气压强的存在》教案仓房镇初中高雷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实验及生活中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2)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猜想、实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验和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悦,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教学资源教师工具:多媒体课件,矿泉水瓶,水,玻璃杯、带活塞玻璃瓶。
学生工具(学生4人1组):各种装水的容器、牛奶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做演示实验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实验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活动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实验一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二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想,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作以铺垫。
二、学生探究新课教学1.实验探究,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1取一个塑料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上倒置。
在实验1中当水不流出来时,再用针在塑料瓶上孔,会看到纸片脱落,水从瓶口流出。
①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思考:纸片为什么先没有脱落,瓶上扎孔后却脱落?②师引导分析.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气的海洋中,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可达上空几千千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存在与测量优秀教学案例
1.作业布置:教师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实践能力。
2.作业反馈: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助力学生持续发展。
3.课后总结:鼓励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收获,提高自我认知。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应用,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讨论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总结归纳
1.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
2.重点强调:教师强调大气压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3.拓展延伸:教师提出与大气压强相关的拓展问题,如“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在气象学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实验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托里拆利实验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成果分享:各小组展示讨论和实验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进步,提高自我认知。
其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
最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符合我国教育部门对物理课程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大气压强的存在--微课(区一等奖)
微课教学设计案
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葛艳
课题: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目标:了解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知识应用的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多媒体投影仪、马德堡半球、皮碗一对、抽气机、自制气压计、气球、有颜色的水。
教学过程:
由于气体的特殊存在形式,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也不像液体压强形象、具体、直观,因此能动手的实验就一定给学生做,不能动手的就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眼、脑、手并用体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做了以下三个实验:
一: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两个铜半球紧紧地压在一起,16匹马都很难把它们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大气压很大,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来做一做,教师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此实验。
二:不用吹气就会变大的气球
教师实验:将气球放在玻璃真空罩里,用真空泵抽气,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三:自制喷泉:
教师实验:将装有红墨水的自制气压计放在玻璃真空罩里,用真空泵抽气,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创新点:以上三个实验在生活中很难实现,缺乏真空的环境,所以老师亲自带着学生实验,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而其他的如覆杯实验、瓶吞蛋等实验,学生利用身边有的东西在家里就可以完成。
家庭作业:自己总结生活中有关大气压的实例写一份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案
课题: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校:仓房镇初中
教师:***
年级:八年级
《大气压强的存在》教案
仓房镇初中高雷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实验及生活中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2)体会物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实验探索、猜想、实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实验在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体验和分享探究的成功喜悦,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物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难点: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教学资源
教师工具:多媒体课件,矿泉水瓶,水,玻璃杯、带活塞玻璃瓶。
学生工具(学生4人1组):各种装水的容器、牛奶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做演示实验
实验一:在矿泉水瓶周围不同深度,不同方向扎有小孔,装入水后,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们思考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实验二: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盖上瓶盖,拧紧后提醒学生们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活动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实验一引导学生回顾液体压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二拧紧瓶盖后,喷水现象停止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小组内的激烈讨论和大胆的猜想,为本节课的课题顺利引入作以铺垫。
二、学生探究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1 取一个塑料瓶装满水,用纸片盖上倒置。
在实验1中当水不流出来时,再用针在塑料瓶上孔,会看到纸片脱落,水从瓶口流出。
①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思考:纸片为什么先没有脱落,瓶上扎孔后却脱落?
②师引导分析.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气的海洋中,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可达上空几千千米。
这厚厚的大气层也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和液体一样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2 用真空针灸罐吸住手掌,让学生拔取针灸罐,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3 让学生分别吸取敞口瓶和盖有密闭塞瓶中的饮料,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4:学生自由实验,利用课前准备的器材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并初步感受大气压强的威力。
教学设计说明
在教科书设计的实验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和亲自动手切身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解决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加强实验,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随手可得的小实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既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
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