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摘要: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必须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备课时要准确定位好学生学习与活动的目标,精心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活动落到实处,让备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有效备课。
关键词:新课改有效备课准确定位精心设计落到实处资源结合
参考文献:
《教育文汇》
《小学青年教师》
《现代教育理论进展》
《人民教育》
一、传统备课的弊端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备课改革。目前,农村小学师资紧、课程多,教师任务重,大都承担了多门学科的教学,为应付检查照抄旧教案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案流于形式,把动态的学生排除在教案之外,仍是知识灌输为目的的旧备课模式的翻版。另外,一些老教师教法陈旧、思想观念转变慢,新课改对他们来说只是“穿新鞋走老路”;部份年青教师刚走上教学岗位,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个人喜好备课、上课,他们某些观点新奇,但得不到理论支持;骨干教师虽然走在了课改的前沿,但他们好的观点和做法仅仅在每学期的一两次教研课中体现,大多数教师难以很快消化和实践。
二、有效备课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备课是从事说教、口语交际以及营销等职业人群的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工作经历者都能从备所选教材、备交际对象、备交际目标、备交际过程、备交际方法等方面说个一二三四。我们教育工作者也不例外。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这就是所谓的有效备课,即教师如何备课才能使教学行为行之有效,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收到最理想的效果,最终达到上述目的。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备课
1、准确定位学生学习与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与活动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是一种静态的行为。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它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统一”。即知识和能力统一,过程与方法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统一。这三个统一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体现了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全过程,使教学活动的完美结合体。因此,准确定位学习与活动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好如何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关注学生怎样达成学习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师不但要把握单课和单元知识、能力点的纵横向联系,更要系统掌握学生的接受能力、思考能力以及他们的生理、年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学情景,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虑,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充分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要求与取向,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三是要考虑学生的接受与思考力,要结合他们的认知与思维特点,作好教材的转化工作。最后要考虑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各种与教材相关的活动内容。注意了以上几个方面,教师还要做好教材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工作,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与活动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生难字音形义、词语解释、名家名言)、文化积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和用语文的方法(朗读、默读、泛读、精读、语言常识、文体知识、阅读常识)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字、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学习与活动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最终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丰富有趣的语文活动中“快乐求知、愉悦欣赏”,找到成就感,体验自豪感。可见,准确定位好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目标,是教师搞好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2、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有机结合。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入境”。我们可以把画、唱、演等活动形式亦如引入课堂,将学生带入意境中去充当角色,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课文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使学生在语言上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到陶冶,加神探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学生教师与文本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3、把活动落到实处让童心流光溢彩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觉地参与,开心的实践,调动起他们的各种感官,去发现美,去创造美,去体验美,去感悟美,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就像一个导演,要导出一部优秀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片子,光靠俊俏的演员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演员高超的演技、对剧本深刻的感悟与理解、加上演员自身的各种素质,才可以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在教学《1——2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创造并发现1——2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美。在认知的过程中,孩子们放开了思维,不拘泥于教材,把1想象成了生日蜡烛、妈妈的擀杖、笔直的电线杆、各色的巧克力、神圣的国旗杆等等一些可感可知的、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物,并从中体验到了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存在;学生在学习认知2的过程中就更有趣了:他们不仅把2说成了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更有的离开座位活灵活现地学起了小鸭子走路的模样,并且发出了“嘎——嘎——”的叫声,引得全班同学发出了开心的笑声;更有甚者跳上了讲台拿起教鞭、上蹿下跳、伸头缩颈耍起了猴拳,一阵嬉闹之后手搭凉棚定位在2的造型之上,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孩子们既学会了知识,又受到了各种美的熏陶,把抽象的数学符号经过动手动脑转化成了他们喜闻乐见、可感可知的具体形象的美的事物,对于我们教学来说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从而,我们的备课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孩子们的颗颗童心也春意盎然、流光溢彩。
4、让备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起来
(1)与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
自然资源是新课程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当前,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把“课本”视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现象,而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导致了师生唯“课本”“教材”是从,严重束缚了师生的手脚、阻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