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旨在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疾病康复。

为了做好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一、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1. 危重病人入院前评估:在危重病人入院前,医疗人员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生命体征评估、病史评估等,以便对病人的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安全管理措施。

2. 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应该进行定期、严密和全面,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危重病人,还应进行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3. 危重病人的药物管理:在危重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应严格遵守药物管理规定,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给药方式。

对于危重病人而言,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往往非常关键,因此,医疗人员应仔细核对药物和剂量,并正确记录。

4. 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危重病人需要特别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其身体的安全和康复。

医疗人员应定期给予危重病人翻身、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确保其身体的舒适和健康。

5.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危重病人往往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跌倒、感染、误吸等。

因此,医疗人员应对危重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加强病人的床栏护理、定期更换病人的体位等。

6. 危重病人的病情沟通和家属关怀:危重病人的家属需要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医疗人员应定期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并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7. 危重病人的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包括危重病人的护理技能、风险评估方法、急救技能等,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8. 危重病人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危重病人的安全事故,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组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组,明确管理责任和工作任务。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病人的护理、治疗和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护理部、医政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四、管理制度1. 病人评估(1)对新入院、转入、手术后的危重病人,应立即进行评估,了解病情、生命体征、心理状况等,并做好记录。

(2)对病情变化迅速的危重病人,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 病房管理(1)病房内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2)病房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使用违禁药品。

(3)病床间距合理,防止交叉感染。

3. 医疗安全(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医院感染。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器械、输血等准确无误。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4. 护理安全(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3)加强护理文书管理,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

5. 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对高危药品实行专人管理,加强监控。

(3)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合理用药。

6. 输血管理(1)严格执行输血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2)对输血病人进行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评估。

(3)加强输血设备、输血药品的管理。

五、监督检查1.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院护理部、医政科、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定期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病人及家属对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有疑问或投诉,应及时向医院投诉部门反映。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1. 病人信息保密:对病人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只提供给授权人员查看和使用。

2. 病人标识:为每个危重病人提供唯一的标识,包括病案号、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并确保标识牢固粘贴在病人身上,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3. 病人识别:在进行治疗或操作之前,请验证病人的身份,并与病人本人核对姓名和出生日期。

4. 安全用药:使用安全用药系统,确保给予病人正确的药物,包括正确的药物、剂量和途径,并进行记录。

5. 病人监测:对危重病人进行频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6. 预防感染: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消毒环境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7. 病人转移:在病人转移和其他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确保安全顺利。

在转移过程中,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8. 防止跌倒:对于病人的行动能力有限或易跌倒的情况,提供适当的安全设施和协助,以防止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

9. 病人家属教育:向病人家属提供相关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包括病人的需求和安全注意事项,以便他们可以协助和支持病人的治疗过程。

10. 事件报告和反馈:建立及时和有效的事件报告和反馈机制,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危重病人的安全。

这些规范可以帮助医疗团队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时刻保持警惕,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

卫生部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卫生部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危重病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抢救和治疗,具有较高死亡风险的病人。

第四条危重病人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尊重病人权益;(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三)科学合理,规范诊疗;(四)严格监控,确保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危重病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第六条危重病人管理领导小组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危重病人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危重病人管理制度;(二)组织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危重病人管理水平;(三)监督和检查危重病人诊疗过程,确保医疗安全;(四)协调解决危重病人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危重病人管理办公室,负责危重病人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危重病人管理办公室职责:(一)负责危重病人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二)协调相关科室开展危重病人救治工作;(三)组织危重病人诊疗方案讨论和会诊;(四)开展危重病人管理工作调研和评估。

第三章诊疗与救治第十条危重病人一经确诊,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第十一条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快速评估病情,制定救治方案;(二)优先抢救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三)合理应用先进诊疗技术,提高救治成功率;(四)加强病情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危重病人救治小组,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组成。

第十三条危重病人救治小组职责:(一)参与危重病人救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二)负责危重病人病情观察和救治措施执行;(三)开展危重病人救治技能培训和交流;(四)协助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危重病人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1. 组织管理(1)成立危重病人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设立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 人员培训(1)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危重病人安全防范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的识别、评估、救治和护理能力。

(2)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抢救。

3. 诊疗流程(1)急诊科医师接诊危重病人时,应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接待和处置,确保抢救时间。

(2)对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会诊,确保救治效果。

(3)严格执行危重病人交接班制度,确保病情信息准确、完整。

4. 药物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对危重病人使用的高风险药物,实行专人负责、限量供应。

5. 设备管理(1)定期对抢救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危重病人使用的医疗设备,应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 病房管理(1)加强病房安全管理,防止病人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2)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确保病人休息和康复。

7. 信息管理(1)建立健全危重病人信息档案,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案等。

(2)对危重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患者满意度调查(1)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

(2)针对调查结果,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的医护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医护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危重病人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可进行适当调整。

医院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度

医院危重病人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提高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规范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2. 规范医护人员对危重病人的救治流程,确保救治质量。

3. 建立健全危重病人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三、管理制度1. 危重病人分类与救治(1)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将危重病人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濒危、危重、急症。

(2)一级、二级危重病人,由专科医师负责救治;三级危重病人,由急诊科医师负责救治。

2. 危重病人救治流程(1)接诊:医护人员接到危重病人后,应立即进行评估,并按照救治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2)救治: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命支持等救治措施。

(3)转诊:危重病人病情稳定后,需转诊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3. 院内会诊制度(1)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如遇疑难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请教。

(2)上级医师或相关专科医师接到会诊请求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参与救治。

4. 交接班制度(1)危重病人交接班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病人病情、治疗情况、观察重点等。

(2)值班医师接班后,应立即查看危重病人,了解病情变化,并做好救治工作。

5. 家属沟通制度(1)医护人员应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取得患方理解。

(2)对病情变化较大的危重病人,应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病情告知。

6. 质量监控与考核(1)医院应定期对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进行质量监控,确保救治质量。

(2)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对表现不佳的进行批评教育。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确保危重病人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一、前言危重病人是指因疾病情况严重而需要高度重视与关注的患者。

在医院治疗期间,危重病人面临各种风险,包括感染、意外坠床、误用药物等等。

安全管理是保障危重病人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探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的规范,以保证危重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

二、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1. 环境安全医院房间或病房应该保持清洁、整洁、通风、光线充足,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洗手盆应放置在患者床边或者靠近,以便患者随时可以洗手,避免感染的交叉传播。

床铺要保持干燥清洁,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除菌清洁剂。

2. 营养饮食危重病人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按照计划给予患者营养食物。

要保证危重病人的饮食卫生,尤其是在口腔清洁和肠胃排空方面要加强管理。

3. 用药安全医生应该严格按照诊断和治疗原则为患者开具合理的处方,明确剂量、用法、用量和用药的时间。

用药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避免患者对某些药物过敏。

药品的存储、配置、分配和使用要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医生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误诊误治防范医生在处理危重病人时要特别细心、认真。

应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和标准治疗,确保在治疗危重病人时不会出现误诊误治的现象。

医生要认真审查病历资料、检查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病因,减少误诊率和误治率。

5. 床位和护理危重病人需要高强度的医护工作。

医院应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为患者更换衣物、浴巾、床单等,保证他们的卫生清洁。

此外,医护人员应该经常帮助病人翻身、换位,避免压疮的产生。

危重病人需要休息,医护人员应该保持安静,避免影响病人的休息。

6. 康复护理危重病人康复护理是重中之重。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医院应该配备专业的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

康复师和护理人员要细致入微地照顾患者,并与医生联合制定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尽早达到康复的效果。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和医疗设备的完善,医院已经成为了治疗疾病、救治生命的紧要场所。

然而,作为医院最基本的保障,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却一直是医护人员最为关注的一点。

因此,在医院安全管理中,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紧要。

本文将会探讨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规范。

一、患者的预定和机械通气的准备在危重病人治疗方面,提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布置危重病人治疗之前,应当进行预定,重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历信息,包括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对应的症状、体重、年龄、性别等等。

2. 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需要准备好呼吸机、人工气道、氧气罐等相关器械。

这些器械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检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和标准。

3. 在治疗计划中,要依据患者实在情况订立用药计划和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与患者的特别情况相匹配。

二、患者护理工作患者的护理是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危重病人的护理至关紧要。

在进行患者护理工作时,要遵从下列原则:1. 护理工作要统一,由一个医生或一组医生负责,以确保治疗计划的顺当进行。

2. 在危重病人的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方面,应当严格依照医生的治疗计划和护理要求进行治疗。

3. 护士必需定期进行体征察看,常常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适时与医生沟通,供给紧要信息,以帮忙医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 护理人员要注意手卫生,始终保持手部清洁,以防备交叉感染的发生。

5.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形和意识变化,如显现意识不清、呼吸急促、体温上升、心率增快等症状,应适时与医生沟通,订立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

三、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防备对于危重病人,在营养和防备并发症方面,必需实行积极的措施。

以下是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防备的规范:1. 对于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是至关紧要的。

医生应依据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等信息订立营养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危重患者的救治、护理和管理工作。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2. 各科室设立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制度内容1. 危重病人报告制度(1)对危重病人进行抢救治疗,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以便护理部掌握情况并协调协助各方面的工作,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护理。

(2)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患者病情危重,应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并启动危重患者救治预案。

2. 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制度(1)建立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单,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3. 抢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1)各种抢救药品、器材应保持备用状态,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定期检查抢救药品、器材的完好性,及时补充、更换过期或损坏的物品。

4. 护理人员培训制度(1)定期进行各种急救知识培训,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术和抢救用药。

(2)对新入职护理人员,进行岗前急救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急救能力。

5. 交接班制度(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危重患者病情信息的准确传递。

(2)交接班过程中,重点交接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

6.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1)护士接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电话,须复述患者床号、姓名、危急值项目和结果,确认无误后在危急值登记本上逐项登记。

(2)危急值报告后,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7.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2)对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四、监督与考核1.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各部门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和考核。

危重病人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救治和监护的病人。

危重病人的管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管理的规范,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危重病人管理的目标1. 提供紧急救治:对危重病人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和处理,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2. 实施全面监护: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障患者安全: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预防医源性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4. 提供优质护理:危重病人需要专业护理团队的全程跟进,提供高水平的护理服务。

三、危重病人管理的要求1. 人员要求:a. 医疗团队:由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b. 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有专业人员负责危重病人的管理和监护。

c. 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和护理技能。

d. 沟通协作:医疗团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2. 设备要求:a. 监护设备:配备先进的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保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

b. 救治设备:备有急救药品、急救器械和其他必要的救治设备,以满足危重病人的急救需求。

c. 医疗设备: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如输液泵、输血仪等,以支持危重病人的治疗。

3. 护理要求:a. 评估和监测:对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b. 有效沟通: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愿,提供心理支持。

c. 预防感染:采取严格的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d. 安全措施:确保危重病人的环境安全,如防止跌倒、压疮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e. 疼痛管理:对危重病人的疼痛进行有效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4. 文书记录:a. 病情记录:对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便于医疗团队的沟通和评估。

b. 医嘱执行记录:对医生的医嘱进行准确执行,并记录相关的护理措施和观察结果。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
1. 成立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2. 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护理工作要求
1.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2. 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医嘱准确无误。

4. 加强与医生、护士长及同事的沟通,共同做好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

5.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6.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确保危重病人护理工作连续性。

四、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 设立危重病人护理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2.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3. 建立护理安全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

4.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5. 建立护理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6.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防止环境污染。

五、护理安全事件处理
1. 对发生的护理安全事件,应立即上报,查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对因护理不当导致的患者损害,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对护理安全事件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解释。

3. 各科室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4.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护理部负责修订。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文(2篇)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文(2篇)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文危重病人是指需接受严密监护或危重抢救的病人,由于其病情稳定性差、生命体征波动大、易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因此对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为了确保危重病人的安全,保障其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规范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和效果,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危重病人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危重病人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第二章危重病人安全管理机制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医疗机构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二)评估和监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三)组织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培训和演练;(四)定期报告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组,负责日常的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组的职责包括:(一)落实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二)收集、分析和报告危重病人安全相关数据;(三)组织危重病人的护理、监测和抢救工作;(四)评估和改进危重病人抢救效果。

第三章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制定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危重病人的定义和分类、工作程序、责任和权限等。

第九条危重病人的定义:病情判断为危重,需要严密监护或危重抢救的病人。

第十条危重病人的分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抢救难度,将危重病人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第十一条危重病人安全管理的工作程序包括:(一)危重病人的筛选和识别;(二)危重病人的监测和护理;(三)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转运;(四)危重病人的后续管理和评估。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护理规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ICU部门对危重病人护理的全过程。

第三条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

第二章护理安全管理第五条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护理操作安全、用药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

第六条护理操作安全: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第七条用药安全:护理人员应准确执行医嘱,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八条设备安全:ICU应配备完善的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环境安全:ICU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休息和治疗的需要。

第十条心理安全: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第三章风险评估与预防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十二条对高风险患者,应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加强巡视和监控,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第十三条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安全告知,增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四条医院应组织开展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和培训,不断更新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对违反ICU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造成经济损失或信誉损失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十八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管理层所有。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危重病人的安全是医院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来说,掌握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规范将会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

危重病人的定义危重病人是指患有重症、危重病的患者。

这些患者体内的生理功能紊乱,生命体征不稳,即便治疗不及时,患者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

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对于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危重病人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错误操作的后果,有效避免因为获取信息的不对等、管理的不规范、信息不畅通等原因造成患者伤害。

危重病人的患者来源分为急诊科、病房,其治疗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立 ICU 病房ICU 是指有专业护士进行监护和护理的病房。

ICU 病房对病情重的患者可以及时进行救治和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更好的稳定患者的病情。

2. 完善人员分配危重病人的安全治疗必须有完善的人员安排,这样医生、护士将能更好的组成一个团队协作,全面、科学、及时地了解病情,更好的分析潜在风险,及时做出决策。

护士是保障危重病人安全的重要力量,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医生要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及时对患者鉴别及正确诊断并实施治疗。

3. 明确管理职责对于危重病人的管理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包括设定明确的管理流程,避免出现疏漏等情况。

管理流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医生建议等因素进行管理,实现科学规范的治疗。

4. 提高卫生标准卫生标准可以有效减少细菌、病毒等可能导致患者感染的物种。

高水平的卫生标准有利于消除危险环境中的隐患,有效保证危重病人安全治疗。

5. 晨夕巡视制度的实行晨夕巡视制度是医院安全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更加关注危重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落实治疗方案,及时与医生沟通,有效通报治疗情况,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危重病人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帮助,更需要医疗机构制度、人员配备、设备安排等多方配合来保障。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危重病人是指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医嘱告病重、病危的病人。

为加强对医院危重病人的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特制订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一、护理安全管理措施1.按各专科护理常规。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掌握病人病情变化。

2.准确评估病人,预防护理并发症,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昏迷或躁动病人合理使用约束带防抓伤或管道滑脱;有跌倒风险的病人床头挂警示标识,加强宣教;有坠床危险的病人需使用床栏;使用热水袋或冰袋的病人防止烫伤或冻伤;长期卧床病人防止压疮发生等。

3.严格执行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落实,护理记录客观、及时、准确、完整。

4.危重病人外出检查或转科由医生护士陪送,并做好转运交接记录。

5.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做好健康教育,注意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变化,加强沟通。

6. 病区护士长每日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落实情况,每周夜查房 2~3 次,科内有危重病人时随时查。

7.科护士长每日查看科室新报告的危重病人护理落实情况。

8.护理部每周动态安排夜查房护士长到科室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落实情况,主动帮助科室解决抢救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做好巡视情况登记并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9.护理部和质量督查组每周下科室对危重病人进行巡视访问,查看护理计划制定是否合理,是否按医嘱及病情变化及时修订计划。

各项护理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现场进行相关指导。

10.对危重疑难病人或护理措施落实有困难的病例,病房应及时申请护理会诊。

护理部组织护理专家床边会诊,进行危重疑难病例的分析讨论,并给予指导意见。

二、环境安全管理措施1.危重病人安置在特殊护理单元。

2.保持环境的清洁、干净,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保持床单位安静、安全,输液架、监护仪等固定牢靠。

三、用药安全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身份查对制度。

2.急救药品在有效期内,数量充足。

急救器材功能完好,处于功能状态。

3.根据药物的剂量、浓度、使用次数、配伍禁忌等特性选择合适的穿刺工具。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精选7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

具体如下: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

腕带内容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

新生儿腕带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

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

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内容,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

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

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

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抢救室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制度和查对制度。

2、病情危重患者,应安置在监护室或抢救室,根据医嘱由监护室护士或病房护理人员进行护理。

3、备齐各类急救物品、药品及设备,设备应处于功能状态,随手可及,随时可用。

4、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相应的处理,做好各项治疗护理记录,严格实行床头交接班。

5、对昏迷、烦躁等无自控能力的患者,应加床档,防止坠床;对抽搐的患者应进行约束,并注意约束带的松紧度要适宜;对使用热水袋的患者,要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6、加强护理关键环节管理,随时做好抢救患者准备。

7、迅速、准确、有效地实施救护措施,防止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8、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订并熟悉各种抢救流程。

9、加强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提高急救配合水平。

10、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进行业务查房,增加疾病知识,总结护
理经验和教训,保障护理安全。

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危重症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成立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各科室设立危重症病人安全管理员,负责本科室危重症病人的安全管理。

三、危重症病人的识别与报告1.危重症病人是指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救治的病人。

2.各科室应严格按照《危重症病人识别标准》对病人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为危重症病人。

3.危重症病人一经识别,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并通知相关科室会诊。

4.危重症病人转科时,应由原科室护士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

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

四、危重症病人的救治1.危重症病人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救治质量。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对危重症病人积极抢治的同时,随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根据病情需要,及时下达重病通知,认真填写重病通知书。

4.医师下班前除做好病历记录外,必须将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重点记录在交班本上,向值班医师以书面及床头两种形式交班。

5.危重患者的主管医师必须向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必须查看患者,并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记录在病历中。

五、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护理工作要责任落实到人,对特级护理或一级护理的患者,护理工作要责任护士签名。

2.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做好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

3.加强床旁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抢救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5.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异味,无血、痰、便污染及胶布痕迹,保持患者卧位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祁阳博雅医院危重病人安全管理规范一、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制度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的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

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接。

2、危重病人出科做检查经沟通家属同意并签字后,由医护人员陪同前往,必要时同时带上抢救器材或药品以备急用。

3、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一些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

4、医生抢救时,应按照各疾病抢救流程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全力抢救,护士做好配合,并同时通知上级医师参加抢救。

5、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意外发生。

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

6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病人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及时通知家属并进行沟通。

7、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8、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做好床前交接班。

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

二、危重病人诊疗管理制度(一)门急诊管理1、门急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按照“及时、迅速、准确、安全”的原则,接诊后及时处置,特殊病人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2、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给予初步诊断的同时,向上级医师或总值班(或二线班)报告。

上级医师接到医生或护士报告后必须在10分钟内到场指导处理,对诊断不明的应立即请求院内相关专科主任会诊。

3、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病人,立即完成维护生命体征的必要处置,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给予抢救性治疗,并及时向家属履行告知与沟通。

4、急危重症病人按临床专业范围分科收治的原则,由上级医师指导对病人进行分科收治,优先收入相应专业科室。

5、门急诊医师必须完善门诊病历,尽快完成病人收治入院手续,同时通知收治科室医生护士做好病人收治的所有准备工作。

6对于非本院临床专业范围的、或限于设备和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确需转院的急危重症病人,或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时,在维护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情况下,要向病人或家属告知转诊的原因与风险。

在门诊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并请病人或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院专业范围的急危重症病人。

(二)住院管理1、病房护士接到门急症通知后,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并做好病人收治准备。

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

各临床病房必须常态保留一张抢救床位。

2、急危重症病人入院到达病房后,科室护士立即安置病人,在5分钟内完成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护,值班医师立即接诊,并报告上级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抢救时机。

3、上级医师接到报告后,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治疗抢救,与值班医师共同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指导值班医师诊断与治疗,审核医嘱,决定下一步处置措施(如报告上级医师、请其他专科医师会诊)。

及时与家属沟通并下达危重通知书。

4、住院期间急危重症病人需要抢救时由经管医生或值班医师立即实施,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二线值班主任)10分钟内到达现场共同实施抢救。

5、严密观察病情,详细(及时、正确、清晰、完整)做好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等抢救记录,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急危重病人的入院记录和首次病程记录要求在4小时内完成,最长不超过6小时,并按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及时书写病程记录。

&住院医师对急危重病人每日早、晚查房至少2次,结束本班次必须与值班医师进行床头交班;上级医师对急危重病人每日至少查房1次,住院医师(或二线值班)每晚必须查房1次,重点巡视危重症病人,并做好记录。

值班医师交班必须报告病人的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评估。

7、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和工作制度,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出现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直至病情稳定。

做到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至少3次查房(接班后、睡前、晨起);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时,值班医师必须至少每小时巡视一次。

8、对新入院急危重症病人,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必须在2小时内查房,并进行病情评估,对诊断及治疗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及时核对查房记录并签字。

9、入院后3天未明确诊断或治疗抢救效果不佳者,必须组织全科室医师进行讨论,明确诊断或修改治疗、抢救方案。

10、对5天内仍未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进行性加重者,及时报请医务科组织院内专家扩大会诊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11、对伴有跨科疾病者,本科无法处置,应在24小时内向医务科报告,邀请专科专家会诊指导治疗或抢救。

12、对于限于设备和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确需转诊(转科、转院)的急危重症病人,要向病人或家属告知转诊的原因与风险,并由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对于无人陪护的急危重病人或其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在无法联系家属的前提下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及医院行政总值班报告,同时加强对病人的看护。

14、急危重症病人自动出院须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上级医师审批,家属必须履行签署自动出院相关手续,同时医师做好沟通告知及注意事宜。

15、对于心理障碍、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医师做好心理干预,并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尽可能切断产生不良后果的条件和因素,如锐器、绳索、高楼防护、特殊药品管理等。

16、医务科要掌握全院急危重症病人诊疗情况,重点巡视抢救病人,参加甚至组织指挥全院性的抢救、病例讨论或大会诊。

制定本院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急危重症病人日报制度。

17、重大抢救必须立即报请医务科或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遇有重大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8、危重病人必须手术或疑难、复杂、重大手术时,术前必须经手术科室、麻醉科、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完成讨论,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负责签发手术通知单19、建立完善术前、术中、术后谈话制度,科主任及主刀医师要向急危重症病人或家属告知手术的原因与风险,尤其是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术后严重并发症等。

与家属术前谈话时必须进行录音,要将患者的主要家属成员均纳入谈话对象中,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学历、地位及专业知识的成员均要到场,由病人本人或主要家属集体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中发生意外情况必须及时告知家属与家属沟通。

20、术前2〜8小时,由术者或科主任负责通知临床检验科等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科室做好应急准备,术前半小时由麻醉科负责核实相关的准备情况。

临床检验科等医技科室和后勤保障科室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在手术结束前不得离开工作现场。

随时做好应急保障工,方可进行手术。

有菌手术或手术时间较长的无菌手术,严格按围手术期管理使用抗菌药物。

21、若手术探查发现与预先设计的术式有明显改变,或出现紧急情况,手术主刀医师应逐级上报上级医师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直至分管院长,或紧急会诊决定,同时及时告知病人家属,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方能继续进行手术。

22、手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在手术室稳定生命体征后方可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送至病房抢救室,至少观察24-48小时。

与病房值班医师及护士进行床头交接,并做好记录。

23、危重病人的手术记录、术后第一次病程记录和麻醉记录应在手术结束后1小时内完成,同时将重点内容、注意事项记载在交班本上。

术后值班医师要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置并发症。

术后24小时内的患者或术后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值班医师每小时要掌握一次生命体征;有引流管的病人,值班医师每小时要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及引流袋的内容物,颜色及准确计量,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24术后第1天,麻醉医师要做到至少2次访视;术后3天内,术者每天要做到至少2次查房,并做好病程记录;科主任每天至少1次查房。

三、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对危重病人,立即进入绿色急救通道,医师做到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生命体征检查,快速作出病情评估,及时进行抢救。

2、抢救工作应由临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节假日或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及分管院长。

3、每个医生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危重病人,严谨按照抢救预案进行救治,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必须现场守护病人,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做好记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抢救记录。

4、医务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抢救工作准备,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由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时检查、及时补充、更换、维修、消毒,保证随时使用,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5、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

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

6、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应该保留。

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7、认真书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8、凡遇有重大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

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9、严格报告制度,凡遇急危重病人,当班医生在积极施行救治的同时,必须立即如实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接到报告必须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对抢救确实有困难,与家属沟通经签字同意后拨打120进行转院。

四、危重病人报告制度1、报告范围:(1)医嘱下达病危患者。

(2)年龄大于75岁手术患者(3)院前一般情况良好,治疗过程中突发意外危及生命安全的。

(4)难治性危重病,治疗效果不佳,家属对治疗过程或效果有意见,存在纠纷隐患的。

(5)各种手术发生麻醉或手术意外的。

2、报告程序(1)常规上报:每天16 :30时前将危重病人日报表送至医务科、护理部。

报告前24小时科内危重患者(2)立即上报:一旦发生意外或其它需要报告的情况,主管医师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本专业组上级医师。

后者白天正常班报告医务科、护理部;中午、夜间及节假日报告医院总值班。

3、报告处理(1)常规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在接到报告后,不定时随机到病房访视病人;(2)立即上报: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在接到报告后应即时访视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