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礼貌用语》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学习礼貌用语》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学习礼貌用语》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学习礼貌用语》教案教学内容:学习礼貌用语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日常礼貌用语。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们每天米上学,是怎样跟爸爸妈妈道别的呢?2.即兴表演:上学的情景,(老师扮家长,学生与家长告别)3.师:去上学时,对爸爸妈妈说“再见”,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4.导入新课:会使用礼貌用语的'孩子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那么除了“再见”还有哪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呢?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学习礼貌用语》二、自学课文,初步明理。

1.生自由看课文中的插图。

2.提问:通过看图,你知道还有哪些常用的礼貌用语?(生: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三、联系实际,加深明理。

(一)出示图片:学习第一幅插图。

1.画山的小朋友使用了什么礼貌用语?(板书:您好、你好)2.他们是在什么时候使用“您好”的?(板书:见面)3.你过去在什么时候用过“你好、您好”?4.教师小结:每天与老师、同学、朋友、客人等第一次见面时应主动打招呼,问候对方。

(二)出示图片:学习第二幅插图1.画中的小朋友使用什么礼貌用语?(板书:再见)2.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再见”的?(板书:分别)3.你过去在什么时候用过,“再见”?4.教师小结:每大上学与家人分别时,放学与老师、同学分别时,与客人道别时都要说“再见”。

(三)出示图片,学习第三幅图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他们使用了什么礼貌用语?(板书:请、谢谢)3.什么时候用“请”?什么时候用“谢谢”?(板书:有求别人,得到帮助)4.小表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清、谢谢”这两个礼貌用语。

a.向同学借铅笔;b.邀请同学参加生日晚会。

5.教师小结:在要求别人或请求别人时,要说“请”,在受到别人关心,得到别人帮助,接受奖励或礼物时,都要说“谢谢”。

(四)出示图片:学习第四幅图1.图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们使用什么礼貌用语?(板书:对不起、没关系)2.什么时候使用“对不起”和“没关系”呢?(板:打扰别人,别人道歉)3.你过去用过“对不起”和“没关系”吗?4.教师小结:给别人添了麻烦的时候,如妨碍丁别人,打扰了别人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都要诚恳地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

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礼貌用语

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礼貌用语

高二年级部语文导学案
课题: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礼貌用语
“跪拜”,从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到阶级社会演变成了一种表示臣服的礼节,“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

行跪拜礼的,总是臣服者、卑贱者。

跪拜礼被掺入了一种人格侮辱的成份,并日见其明显。

以至“卑躬屈膝”一词成了损人尊严的贬义词。

人民对这种礼节,从习惯到厌恶,从厌恶到反对,乃至提出改革的主张,也就是必然的了。

※礼仪:
1,旧习,在遇到德高望重、权力大的人(官员、元老等等)常作揖跪拜表示高度的忠诚和尊敬
2,在中国大多数地区还保留着过年时晚辈向家族长辈跪拜的习俗,
辈(通常是未成年儿童)施跪拜礼后发压岁钱。

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磕头是崇敬的最高标志,对某个人的跪拜行为表明对这个
※九拜。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课件-第五单元-礼貌用语(陈松岑)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课件-第五单元-礼貌用语(陈松岑)1
弟×× 2019年6月6日
难忘的一天
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 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 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
心里也是暖洋洋பைடு நூலகம்。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 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 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
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 时35分了。进入校门的时 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 的头,微笑着说:“跳跳,
类型
1:招呼 词语
特点
2:告别 词语
3:请求 、感谢 和道歉
举例
合作探究——体情境明礼 语。
情景一:食堂排队打饭。
情景二:早读课一同学迟到。
学以致用—习试题用礼语。
1.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 (B )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 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学生辱临寒舍,甚感荣幸。 C.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 会鼎力相助。
D.请留步,足下就此别过。
学以致用,链接高考
2.修改下面一则启事中不够得体的语言。 启事
秋风秋雨愁煞人,没有雨伞愁上愁。本人 仅有的一把雨伞,昨晚不幸遗失在图书馆 了。请拾者送往×楼×号, 本人将适当 给予酬谢。
失者 ××
×月×日
礼貌词语走进生活。
举一到两个在生活中用到以上三种类型词 语的例子? 例如:(情景一,放学后,食堂打饭、吃 饭的同学拥挤不堪,甲同学不小心碰到乙 同学的餐盘,打翻了……)
拓展延伸——讲故事懂礼 语。
搜集古代和当代的礼貌词语,并说说它 们的异同。
总结提升——自我总结 悟礼语。
课后作业
下面这封信有三处不合规范,请指出。 ××学兄: 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 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 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作了一 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顺祝 夏安!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礼貌用语(陈松岑)》67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礼貌用语(陈松岑)》67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同学合作设计几个场景,写出剧本并表演,尽可能多的用上敬谦词语。
七、板书
敬辞 抬高 别人
谦辞 降低 自己
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髙兴,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近年来研究宋词,完成拙作一本,恳请舍弟不吝赐教。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8、总结
正确使用谦敬辞:
一看对象,审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敬谦辞,做到敬谦辞使用不错位。
6、链接高考
(2021全国卷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C因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请改正下列各句中运用不得体的词语。
1请问家父高寿啊?
2涂鸦之作,敬请拜读。
3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和积累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2、了解“语言表达得体”考点中涉及“谦敬辞”使用的命题模式。

《礼貌用语》教案

《礼貌用语》教案

《礼貌用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 引导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文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礼貌用语及其含义。

2. 分析礼貌用语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作用。

3. 探讨不使用礼貌用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2. 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使用或不使用礼貌用语的例子。

3.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礼貌用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礼貌用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礼貌用语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基本的礼貌用语及其含义。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礼貌用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使用礼貌用语。

7. 作业布置: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下周上课时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礼貌用语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的经历,以此了解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

七、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擅长交际的嘉宾来课堂分享,让students learn from their real-life experiences.2.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运用礼貌用语,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礼貌用语教案

礼貌用语教案

礼貌用语教案礼貌用语教案(精品7篇)礼貌用语教案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礼貌用语教案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礼貌用语教案(精品7篇)】,供你选择借鉴。

礼貌用语教案篇1设计意图: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重视和必不可做的一件事情,现阶段我们班孩子我发现在吃饭环节中,挑食、吃饭时说话的情况比较多,没有一个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爱影响他人,所以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孩子进餐情况有所改善。

活动目标:1、观察图片内容,知道进餐的礼仪。

2、学会正确的进餐方法,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等。

3、养成正确进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视频、图片等活动过程:1、播放视频,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小朋友要来当小评委,看看图中哪些小朋友做的对,哪些小朋友做的不对。

(幼儿自由讨论并回答。

)师:看谁是最文明的进餐者?为什么?师:那其他的小朋友他们为什么不是文明的进餐着,为什么?师:那良好的进餐状况是什么样的?总结:两脚放在桌子下面,身子靠着桌子,坐得很好,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用手抓饭菜,正确使用餐具,爱护卫生,进餐时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洁,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

2、游戏:《做客》师:今天我和小朋友玩个游戏叫“做客”,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家里的主人,其他小朋友来当客人。

一起去主人家做客,看看小朋友的表现,吃饭的时候都要注意什么呢?(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对角色游戏进行点评。

3、结束部分小朋友相互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

延伸活动:小朋友可去区域活动中玩娃娃家做客,巩固文明进餐小知识。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知道进餐时的文明礼仪,学会正确的进餐方法,进餐后会收拾自己的餐具等,养成正确进餐的好习惯,因为是大班孩子了,语言上表述的都非常好,活动气氛非常好,幼儿也能积极的参与其中,但是在角色表演的环节中,有些幼儿有些不太重视,感觉是在玩,没有经自己投入进去,角色游戏时有时会出现说到做不到的现象。

礼貌用语教案有哪些(优秀6篇)

礼貌用语教案有哪些(优秀6篇)

礼貌用语教案有哪些(优秀6篇)礼貌用语教案有哪些篇1一、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说理性的*,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三、知识集锦:(一)与礼貌有关的名言、俗语:1、“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2、“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让人心生暖意,无礼令人感到厌烦。

3、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4、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______孟子6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______歌德7、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8、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9、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10、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三月寒。

(二)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a程门立雪——是说对长辈的尊敬;b孔融让梨——讲弟兄间的谦让;c举案齐眉——指夫妻间的礼貌,相敬如宾。

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彬彬有礼谦谦君子谦虚谨慎(三)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一个有修养的人恰当地使用文明用语。

积累这些礼貌用语。

与人相间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等候客人说“恭候”客人到来说“光临”中途先走说“失陪”与人告别说“再见”请人帮助说“劳驾”得人帮助说“感谢”向人祝贺说“恭喜”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海涵”麻烦别人说“打扰”四、预习指导:本站帮你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详细情况请联系网站上的QQ号码!1、我会写的字: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应 ( ) ( ) 传 ( ) ( )校 ( ) ( ) 场 ( ) ( ) 和 ( ) ( ) ( ) ( )3、细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礼貌用语(陈松岑)7-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礼貌用语(陈松岑)7-人教版

《礼貌词语》教学设计1.导语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ppt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明。

一天,小明同学过生日请客。

他请的是四位同学,来了三位,他等得等着着急了:“你看,该来的不来!”来的三位中有一位多心了:该来的不来,合着我是不该来的?这位当时站起来走了,小明很是着急,特别遗憾地说:“嗐!不该走的走了!”剩下两位中的的一位也多心了:嗯!不该走的走了?合着我是该走的呀!这位一声儿没言语就走了。

还剩下一位。

还直纳闷儿呢:“怎么二位都走了?”小明赶紧解释“嗐!我说的不是他们!”“噢!说的是我呀!”这位也走了!好好的一场聚会不欢而散,什么原因?答:因为不会说话,不懂得沟通的艺术。

学会说话首先要学会礼貌词语。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礼貌词语。

(课题:礼貌词语陈松岑)2.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以下目标,请一位同学为大家大声朗读:ppt(1).了解招呼词语、告别词语、请求词语、感谢词语、道歉词语的特点及基本用法。

(2). 了解谦敬词语及其正确用法。

(3). 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文化3.教学过程(1)了解招呼词语中交谈型招呼词语和问候型招呼词语的区别(ppt)师:本课涉及的礼貌词语包括招呼词语、告别词语、请求词语、感谢词语、道歉词语、谦敬词语,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招呼词语。

有同学会问,打招呼还用学习吗?不就是你好,hello之类的吗?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啊。

其实不然,打招呼词语也有很多类型,本课的作者把招呼词语分为两类,一种是?另一种是?学生答:交谈型招呼词语和问候型招呼词语下面我们根据课文内容作一个比较。

明确:(2)了解告别词语以上我们了解了招呼词语。

见面时要使用招呼词语,那分别时就要说再见,这就是告别词语,本课的作者依据交流者之间的关系把告别词语分为三种类型,ppt1.一次拜访结束时,主客双方所用的词语。

2.比较熟悉的亲友在路上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相遇。

3.简短的“再见”,不太密切或者初识的人之间,也可以附加在上两类告别语之后,这是一种最新式的告别语。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礼貌用语(陈松岑)》36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礼貌用语(陈松岑)》36

《礼貌词语》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招呼词语、告别词语与请求、感谢和道歉词语。

2、区分交谈型和问候型招呼词语。

3、请学生搜集一些礼貌用语,并注意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分类整理。

二、教学环节:(一)含义:礼貌语言指的是特定语言社会中长期的风俗习惯所凝练成的一些现成的、专为表达礼节用的语言成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貌词语。

(二)整体把握,理顺结构:1、招呼词语:①交谈型招呼词语。

②问候型招呼词语。

2、告别词语:①拜访结束时主客双方所用的词语。

②比较熟悉的亲友在路上或其他公共场所相遇时所用的词语。

③简短的“再见”。

3、请求、感谢和道歉词语:请求:①“请”单独作动词;②“请”做敬辞用;③“请”和某些动词、名词、形容词共同凝炼成固定词组或复合词。

感谢和道歉:常用“谢谢”、“对不起”、“抱歉”(三)探讨:交谈型和问候型招呼词语的区别从含义、词语出现的背景、适用范围区分交谈型词语:认为这些词语通常由包含具体信息的问答组成,然而,虽然名为“交谈”,但并不是真的要获取某种信息,而只是表达说话人的友好和关心。

(强调“谈”)一般出现在经济不太发达的社会中。

关系比较密切的小社群之中,在亲友之间用得比较多些问候型词语:认为问候型招呼词语比交谈型招呼词语的内容更简单,只表达问候而不包含任何具体的信息。

(强调“问”)认为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频率相对多些不同社群交往,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的开放型社会(四)告别词语:特点:多用于聚会或访问的结束。

常用词语:主人:“慢走”、“有空再来玩”、“代问你家里人好”、“再见”客人:“别送了”、“请留步”、“再见”反映了汉族社会重视亲友,小社群内关系比较紧密。

(五)请求、感谢和道歉:1、学生搜集有关“请”的词语,然后进行归类整理请客、请医生、聘请、邀请、宴请、(做动词使用)请坐、请稍候、敬请光临、请您准时出席、(做敬辞使用,后加动词)请安、请教、请假、请示、请罪(和动词、名称、形容词形成固定词语)2、常用的感谢和道歉语言感谢:谢谢!十分感谢!麻烦您了!你费心了!道歉:对不起!抱歉!真是过意不去!真是不好意思!三、情境创设:1、高中毕业后很久没见的两个同学在街头偶遇。

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礼貌用语》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礼貌用语》课件

公交车上异常拥挤,背着行囊 的农民工模样的人恳求道: “借光,大家让我过去一下, 好吗?”
看到扶贫干部来到自己家里, 老赵感动的说:“草堂简陋, 真是委屈你们了,还亲自送来 米面,谢谢政府的关怀!”
课堂小结
谢谢
模拟下列情景
打招呼
熟人之间 不熟的人之间
告别
拜访结束 亲友路上相遇分别时
阅读文本第三部分
思考
1.整理“请”的类别 2.给下列词语中的“请”分类
请客 宴请 恭请 奉请 请帖 请罪 请缨 请命 请服 请乞 请战
观看微课:敬辞和谦辞
大连长兴岛高级中学
观看微课:敬辞和谦辞
课堂演练
真是意外!舍弟太过顽皮, 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 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 照价赔偿。
礼貌用语
陈松岑:北京大学 中文系语言学教授。
本文选自《礼貌语言》一书,有删节。 Nhomakorabea思考
阅读文本第一部分
1. 招呼词语分哪两类 ? 2. 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 ?
场合:生活、 工作

态度:要主动 壹
叁 对象:东西方人群
思考
阅读文本第二部分
1.告别词语分为哪几类? 2.汉语告别语和英美社会告别有何不同?

2023年《礼貌用语》教案

2023年《礼貌用语》教案

2023年《礼貌用语》教案2023年《礼貌用语》教案7篇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重视和必不可做的一件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礼貌用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3年《礼貌用语》教案(篇1)教学设想: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而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可同现代文明相结合寻求指导理论,教育中可进行爱惜劳动成果,诚实、勤劳等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1、通过围餐,让幼儿认识中国的饮宴礼仪,认识围餐的上菜顺序。

2、在进餐过程中实践所学的礼仪,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3、让家长配合,在家进餐时也让幼儿“练习”,让幼儿在习惯中养成良好的行为。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过程:一、进餐前,介绍中国传统的饮宴礼仪。

1、介绍上菜的顺序。

上菜顺序,中餐一般讲究:先凉后热,先炒后烧,咸鲜清淡的先上,甜的味浓味厚的后上,最后是饭菜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点心-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2、讲解进餐礼仪。

(1)、客人入席后,不要立即动手取食。

而应待主人打招呼,由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客人不能抢在主人前面。

(2)、夹菜要文明,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不要抢在邻座前面,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使用筷子不能交叉;夹菜应先拣离自己最近的菜下箸,夹菜时不要在碗碟里乱翻找。

幼儿园礼仪《礼貌用语》的教案设计

幼儿园礼仪《礼貌用语》的教案设计

幼儿园礼仪《礼貌用语》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问”、“谢谢”、“对不起”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礼貌用语:介绍“您好”、“请问”、“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意义和用法。

2.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模拟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礼貌用语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礼貌用语。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礼貌用语。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准备与礼貌用语相关的图片、卡片、情景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学习。

3.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一个简短的趣味游戏,让幼儿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

例如:抓手指游戏。

2.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引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有关礼貌用语的小故事。

3. 学习礼貌用语(15分钟):教师展示礼貌用语的图片或卡片,讲解其意义和用法,并进行示范。

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熟练掌握礼貌用语。

4. 情景模拟(15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礼貌用语。

例如:模拟在公园、商店、学校等场所使用礼貌用语。

5. 互动环节(5分钟):组织一个互动问答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回答有关礼貌用语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礼貌用语(陈松岑)-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礼貌用语(陈松岑)-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礼貌用语(陈松岑)-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常见的礼貌用语;3.认识礼貌用语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4.应用礼貌用语提升自身形象和魅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礼貌用语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言,让学生了解礼貌用语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礼貌用语教师讲授常见的礼貌用语,并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编写一份礼貌用语手册。

3.礼貌用语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礼貌用语对于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4.应用礼貌用语提升自身形象和魅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通过互相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形象和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礼貌用语;2.认识礼貌用语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运用礼貌用语提升自身形象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教学;2.小组讨论;3.案例分析;4.互相评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默想60秒,谨慎回答以下问题: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时,你通常都会说些什么?当你和别人交谈时,你会用到哪些词语?2.给礼貌用语“定位”(10分钟)通过讨论明确“礼貌用语”的概念和作用。

3.明确常用礼貌用语(1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要求学生掌握并背诵,可以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写一份礼貌用语手册。

4.认识礼貌用语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礼貌用语对于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5.用礼貌用语提升自身形象和魅力(15分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通过互相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形象和魅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礼貌用语的理解。

六、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为什么需要使用礼貌用语的短文;2.记录下一天中自己用到的礼貌用语,并反思自己用语的准确程度和表达方式。

七、板书设计关键词定义礼貌用语以礼相待,表达礼貌的语句常见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您贵姓、失陪、见谅、很抱歉等等重要性促进人际关系的形成,提升自身形象和魅力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较为清晰,采用包括讨论、案例分析和互相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礼貌用语及其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礼貌用语(陈松岑)6-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案-礼貌用语(陈松岑)6-人教版

礼貌词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礼貌词语的类别。

了解礼貌词语背后的社会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根据不同语境、不同身份选择正确的礼貌词语。

情感目标:体会汉语礼貌词语和外语礼貌词语的不同,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

教学重点:礼貌词语的类别及其所反映的不同的社会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语境、不同身份选择正确的礼貌词语。

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老北京人打招呼的用语并为无声影片配音。

(二)检查预习情况1、文章思路:全文分引言和主体两部分。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重点2、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礼貌词语的?第一方面写招呼词语。

分为两类:一是交谈型词语。

二是问候型招呼词语。

第二方面写告别词语,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一次拜访结束时主、客双方所用的词语第二种是比较熟悉的亲友在路上活其他公共场所相遇时所用的词语第三种是简短的“再见”第三方面写请求、感谢和道歉词语。

请求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请”单独作动词,可以表达多种意义。

二是“请”做敬辞用,加在动词前面。

三是“请”和某些动词、名词、形容词共同凝练成固定词组或复合词,其具体含义更加复杂,不能用每个组成部分的意义简单相加而得。

表示感谢的词语很多,最常用的是“谢谢”。

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可以用“没关系”“别客气”等来回答。

道歉,一般用“对不起”“抱歉”等词语(三)问题探究交谈型和问候型招呼词语有什么区别?交谈型:重在“谈”字上;是双向互动;是交流;发生在关系比较密切的小社群中,如亲友。

问候型:重在“问”字上;是单向的;简单、随意;出现在经济发达、不同社交群交往频繁,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的开放型社会中(四)学生活动招呼语背后的故事:请选择下列一种身份表演双方见面时招呼、请求感谢或道歉、告别的过程:1、农民2、工人3、知识分子4、学生5、牧民6、有生意往来的商人教师点评总结:1、招呼、请求感谢和道歉、告别这三个方面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个简单的交际过程。

礼貌用语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

礼貌用语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

礼貌用语_小学思想品德教案_模板学会礼貌用语教学目标认知: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情感:1.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2.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行为: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您”、“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

本课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具体进行学习礼貌用语的教育,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含义,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培养学生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一个国家的人们能否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反映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

对个人来说,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文明教养,反映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水平。

因此,教育学生从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礼貌用语并不陌生,从他们学说话起,家长就教会他们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在幼儿园中也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

本课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能力,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比较全面地教给学生,使学生结合具体环境理解每种礼貌用语表达的含义及用法,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些语言。

本课分为三部分。

教法建议本课教学应注意以下三点。

1.一年级小学生对于礼貌用语并不陌生,教学应考虑他们原有的基础,利用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对礼貌用语含义的理解。

即不要过于简单地教学生说礼貌用语,因为他们在口头上是会说的,要在会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对每种礼貌用语的理解;但不要拔高,以较抽象语言讲述各种礼貌用语的含义和用法,要把握好本课教学要求的“度”。

2.要使一年级小学生正确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不能离开语言的具体环境,如课文中安排的特定具体环境,但不能只限于一种具体环境,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如请求语的使用,课文安排在借书的具体环境中,教学中可扩展到问路:“请问……”;买东西:“请给我……”;向老师请教问题:“请您给我讲……”;请求同学帮助:“请你帮我……”,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经常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貌词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阅读、生活经历等不同途径掌握礼貌用语
②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情境、做练习题指导学生感知丰富的日常生活礼俗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了解生活礼俗,增进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生活经历等不同途径掌握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教学准备】
《敬辞谦辞》微课、《礼貌词语》幻灯片、小品《钟点工》节选视频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在2000年的春晚中,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里笑料不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赵本山想讨好宋丹丹,由于不注意说话方式,引起哄堂大笑。

(播放视频节选)可见说话时不注意说话方式,会引起别人的不满。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

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现在高考中也开始考查这种应用性很强的题型。

那么,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陈松岑的《礼貌词语》一文。

二、阅读文本,思考分析
1、简介作者
2、学生读文本第一部分并思考
思考题1:招呼词语分哪两类?每一类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展示
3、教师总结招呼时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
4、学生读文章第二部分并思考
思考题:告别词语分为哪几类?汉语告别语和英美社会告别有何不同?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展示
5、教师总结告别词语相关知识
三、情景模拟,体会运用
学生模拟下列场景:
1、打招呼(区分熟人之间和不熟的人之间)
2、告别(区分拜访结束、亲友分别时)
四、阅读文本第三部分,梳理重点
1.整理带“请”字的礼貌用语。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展示
2、教师进行补充,并分类。

注意文中分了三类,1、单独作动词2、请做敬辞3、请组成固定词语、复合词
3、整理感谢和道歉用语
学生整理、展示
五、课堂拓展,理解敬谦
播放微课
六、当堂训练
例题展示,了解考点
1.真是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2.公交车上异常拥挤,背着行囊的农民工模样的人恳求道:“借光,大家让我过去一下,好吗?”
3.看到扶贫干部来到自己家里,老赵感动的说;“草堂简陋,真是委屈你们了,还亲自送来米
面,谢谢政府的关怀!”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在见面打招呼、告别和请求、道歉感谢时常使用的礼貌用语,还了解了常见的谦辞敬语。

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我们了解这些礼貌词语,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有修养的文明的现代公民,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同学们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看清对象,掌握谦敬,注意场合,明确目的。

不能张冠李戴,而应勤学好问,多思多练。

希望同学们举一反三,日积月累。

八、板书设计
礼貌词语
陈松岑
熟人之间
1、招呼语
不熟的人之间
拜访结束
2、告别语
路遇亲友
3、带“请”字礼貌词语
九、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活礼俗文化,本课是对礼貌语言进行归纳阐释,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我采用生活场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候,选用的词语是不同的。

由于文中例举了招呼语和告别语,是日常生活常见场景,学生在模拟时候正式感欠缺,在模拟之前我提的要求不够明确。

礼貌词语涉及面很广,在必修三的梳理与探究模块已经接触了称谓语、委婉语、禁忌语方面的知识,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把这一部分知识联系起来。

虽然一节课上完了,但是这节带给我的思考不会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