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初二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北冥有鱼》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北冥有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事物大小和能力的限制?”例如,小鸟不能像飞机那样飞得高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北冥有鱼》中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笔下的鲲鹏形象。鲲鹏是庄子寓言中的巨大生物,象征着无限的潜能和力量。它提醒我们认识并突破自身的局限。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鲲鹏的描述。通过分析文中的夸张和比喻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鲲鹏形象和庄子笔下的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领悟庄子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理解大与小、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突破局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短的创意写作活动,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像鲲鹏一样突破自己的局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21 《庄子》二则教学目标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濠梁(háo)鲦鱼(ti áo)通假字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古今异义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今义:高山湖泊名)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今义:安全)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今义:孩子,儿子)文言句式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倒装句: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省略句: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北冥有鱼》【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参考译文:1.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手法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手法.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怀。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步骤预见性问题及
介绍作者应
结合背景介
绍..
有的学生背诵缺乏自信,教师要给予鼓励和信心。
明确任
务
个人探究组内互助1、找出文中的写作
手法并体会作用。
2、体会各篇文含蓄
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3、课文中哪些句子
能够引起你的情感
共鸣?谈出你的体
会.
4、
1、明确展现任
务.
2、点拨文章主
旨.
3、指导把《岳
阳楼记》中的
佳词妙句进行
积累和赏析。
结合个人经历
你从本单元大家的写作方法中都学会了一些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知识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第26课小石潭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坻.屿.嵁.佁.然翕.忽幽邃.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卷石底以出卷:翻卷。
(3)潭中鱼可百许头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斗折蛇行斗:象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
(5)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6)不可久居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随从。
(8)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9)皆若空游无所依依:依托。
(10)四面竹树环合环合:环绕合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抒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灵活。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不适合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一段话。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朝)文学家。
字子厚,因其出生于河东,故又称柳河东。
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和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七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第27课岳阳楼记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滕.谪.守浩浩汤.汤淫.雨霏霏樯.催.岸芷.汀兰嗟.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初四教案纸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第29课满井游记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
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2.古今异义:披风(柔梢披风):古: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今: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3.一词多义:①时:(冻风时作)时常;(春和景明之时)时候。
②为:(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被;(故为之文以记之)写;(人为刀,我为鱼肉是)。
③得:(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得道多助)得到。
④之:(脱笼之鹄)助词,的;(如倩女之靧面)舒缓语气,不译;(郊田之外)限定关系,以;(未之知也)代词,代城居者不知郊田有春这件事。
⑤乍:(波色乍明)初,开始;(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
⑥鳞:(鳞浪层层)像鱼鳞;(呷浪之鳞)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鱼鳞。
⑦偕:(宠辱偕忘)一起;(偕数友出东直)和,与。
4.词语活用: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5.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倒装句: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萧然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巩固重点字词、句式、文学常识等。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的记忆与运用。
2. 句式变换与修辞手法的掌握。
3. 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运用。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中的主旨概括、人物分析、情节理解等。
2. 写作中的思路拓展、素材积累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八年级下册已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册的重点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复习重点。
二、复习重点字词1. 列出本册重点字词,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字词的意义、读音和用法。
2.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三、句式变换与修辞手法1. 举例说明本册中常见的句式变换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进行句式变换和修辞手法的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文学常识积累1. 列出本册中的重点文学作品和作者,让学生介绍作品和作者的相关知识。
2. 教师点评,补充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积累知识。
五、阅读理解1. 选择本册中的典型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回答问题。
2.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六、写作训练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拓展写作思路,积累素材。
2.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梳理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重点字词、句式变换和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6复习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过重的学习负担。
2.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质量。
3.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合作精神。
2.难点:
(1)词汇的拓展运用,特别是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对长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采访等,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背景。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爱身边的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对Unit6的话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图片的感受,以及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Unit6的话题,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过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结合课本内容,讲解重点词汇和语法,如:congratulate, achieve, reward, appreciate, contribute等词汇的用法;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的区别及用法。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课ppt课件2
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五、写出出自本单元的成语
前醉峰皓春浩政
呼翁回月和浩通
后之路千景汤人
应意转里明汤和
不
觥 筹 交 错
在 酒
水 落 石 出
心 旷 神 怡
长 烟 一 空
气 象 万 千
百 废 具 兴
六、 一词多义。
〔代 水声〕
真挚友谊〔
〕
❖ 唐朝海陆内龟存蒙知《己别,离天》际诗假中设有比“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
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
别则略显伤感,无妨用王勃的诗句〔 达一海种内豪存迈知的己情,怀天。际假设比邻
〕来表
❖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假设
隐假设现的诗句是〔
〕
海内存知己,天际假设比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3、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
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
〕
常相用见时来难比别喻亦难教,师东的风无工力作百,花残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
诗句〔
〕写女子春离蚕别到死后丝的方担尽,心蜡,炬含成灰有泪两始干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
〕
格调瀚高海阑昂干,百把丈送冰别,的愁思云念惨延淡万伸里向凝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
〔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复习教案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学法指导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
(课前)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
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进行知识抢答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5.背诵比赛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投影)二、导语设计齐读:---攻关(叶剑英)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叶剑英一生读的书很多,他所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是同他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善于运筹分不开的。
叶剑英的读书批注有三种形式:符号批注、时间批注、文字批注。
叶剑英有个座右铭,叫做“抓紧时间工作、挤出时间学习、偷点时间休息”。
读史明智,读诗聪慧。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是叶剑英的读书目的。
大家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好好读书,勤于思考,发愤进取!今天我们就来攻老师设计的第六单元复习关。
字词关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晨曦(xī) 追溯(sù) 素湍(tuān) 飞漱(shù) 五色交辉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藻荇(xìng) 沃日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鲸(jīng)波万韧溯(sù)迎而上腾(téng)身百变僦(jiù) 赁(lŒn)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更(gēng)定2、【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②绝巘多生怪柏③哀转久绝3、词类活用4、古今异义5、重点词语背诵关抽签背诵古诗文默写关.默写。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方案
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方案www.5ykj.com复习目标1.掌握重点的字词、成语、文学文化常识。
2.能理解、会默写重点的诗句。
3.课内文言文重点实虚词、语句的翻译,内容的理解。
一、字音挚(zhì)爱脍炙(kuài)(zhì)人口亵渎(xiè)(dú)蕴(yùn)藏编撰(zhuàn)牙龈(yín)盲(máng)目策(cè)划受益匪f?i浅如火如荼(tú)萎w?i缩臭气熏(xūn)天铝箔(bó)版b?n权类型(xíng)梦寐(mèi)以求向日葵(kuí)旅(lǚ)行烦躁(zào)深谙(ān)二、成语1)娴熟深谙:2)脍炙人口:本指美味人人都爱吃,现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
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贷:推卸。
4)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话)那样白。
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5)碌碌无为:6)受益匪浅:受益匪浅意思是: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
7)高歌猛进:高声歌唱,勇猛前进。
形容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乐观精神。
8)令人作呕:9)无暇顾及:10)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11)紧要关头:12)难能可贵:13)悲喜交集:形容又高兴又难过,心情激动14)梦寐以求:。
15)良师益友:16)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三、古文、古诗词理解《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句子:。
,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
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别云间》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初中语文_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本单元学习重点的文言词汇的含义和用法2、能理解文章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提高翻译句子的能力3、能感悟文章的主题,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4、能熟练背诵本单元学习的古诗文名句5、通过复习提升理解分析简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重点1、各类文言词汇知识的积累2、句子的翻译3、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共鸣4、能阅读课外浅显的文言文学法小组合作共同达标学习法展示法预习案学生课前自主复习本单元的文言常识,准备在课上展示(1)(2)(3)3、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实词解释(重点举例)卷石底以出水尤清冽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横无际涯朝晖夕阴迁客骚人去国怀乡薄暮冥冥把酒临风锦鳞游泳春和景明长烟一空宠辱偕忘野芳发而幽香杂然而前陈者顺林阴翳是进亦忧退亦忧临溪而渔风力虽尚劲呷浪之鳞秋天漠漠向昏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红不是无情物4、找出本单元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句子(重点举例)以乐可从观以极或则归而乐5、找出本单元的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重点举例)犬牙差互斗折蛇行凄神寒骨先天下之忧而忧百废具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妆而蹇者6、会翻译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我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微斯人吾谁与归而城居者未知知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10、从本单元的诗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抄写在下面如:探究案1、通过复习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体会1、自主复习,小组合作,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体会诗文作者的感情(1)《小石潭记》中表现了柳宗元怎样的心境?(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了怎样的情怀和抱负?(3)被贬至滁州的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太守?(4)袁宏道仅仅是独恋满井的早春之景吗?(5)哪些诗句表现了陶渊明的怡然自得?(6)有人说李白怀才不遇而抑郁消沉,你同意吗?(7)杜甫的胸怀宽广博大,何以见得?(8)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了什么?(9)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什么?2、复习理解本单元的写作方法(1)《小石潭记》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2)《岳阳楼记》是怎样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3)知道骈句吗?《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句式有何特点?(4)《满井游记》的比喻巧妙,妙在何处?(5)岑参善于奇思妙喻,体现在哪里?达标案一、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复习重点,带领大家共同达标分词汇组、句子组、内容感情写法等组二、阅读《卖油翁》,回答后边的问题: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3篇)
第1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梳理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体系,复习并巩固所学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作文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文言文阅读:重点掌握文言文断句、实词解释、虚词辨析、翻译等基本技能。
2. 作文:提高作文立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3. 诗歌鉴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2. 作文:突破写作瓶颈,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本学期所学的重点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知识梳理1. 文言文阅读:a. 文言文断句:讲解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举例说明。
b. 实词解释:复习文言文中的实词,讲解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c. 虚词辨析:讲解文言文中的虚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举例说明。
d. 翻译: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如直译、意译等。
2. 作文:a. 作文立意:引导学生思考作文立意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如何寻找合适的立意。
b. 作文结构: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如开头、中间、结尾等。
c. 语言表达:讲解作文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如修辞手法、句式变化等。
3. 诗歌鉴赏:a. 诗歌意境:讲解诗歌意境的鉴赏方法,如想象、联想等。
b. 诗歌情感:讲解诗歌情感的鉴赏方法,如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人情感等。
三、课堂练习1. 文言文阅读:选取一篇文言文,让学生进行断句、实词解释、翻译等练习。
2. 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
3. 诗歌鉴赏:选取一首诗歌,让学生进行意境和情感的鉴赏。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 走进杜甫教案
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杜甫诗,但从未对杜甫诗做过系统的梳理,因此对于杜甫诗现实主义的风格,“诗圣”称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常记忆的层面,缺乏真正的理解,本节课通过将初中阶段杜甫诗整合进行专题阅读,旨在让学生透过作品深入理解杜诗及其人。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查阅相关材料,了解杜甫生平和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评人物。
3、结合下发的学习材料,思考四首
诗分别作于杜甫的哪个人生阶段。
过渡:四首诗分别作于杜甫的四大人生阶段,同时也横跨了杜甫的一生,现在我们将通过对四首诗的解读走近杜甫,走进杜甫。
学生活动2
浏览杜甫年表,和搭档一同探讨杜甫的四大人生阶段,并绘制成线形图。
学生齐声背诵四首杜甫代表诗作。
结合创作背景,将四首诗划归到相应的人生阶段。
环节四:对话杜甫
教师活动4
假如你能乘坐时光机穿越到1250年前的唐王朝,并有幸和你敬仰的杜甫面对面,你想和他说些什么?请结合课下观看的纪录片《唐之韵.千秋诗圣》和杜甫诗歌等材料,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将你要对杜甫说的话写下来。
结语:同学们,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接触到的仅20首有余,还有很多杜甫诗需要我们去探究,今天我们走近杜甫、走进杜甫,但我们从未走尽杜甫,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渐达成这个目标。
学生活动1
学生倾听,并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
自接受教育起,学生接触的李白古诗就比杜甫的要多很多,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李白的文学成就比杜甫的也要高很多,本环节通过引入古今文化名人对杜甫的评论,让学生对杜甫的成就有初步认识,进而引入对杜甫其人、其作品的探究。
环节二: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代表作,走近杜甫
初二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初二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先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领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领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管理想。
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一.成绩的提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
那么人们为甚么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课题、作者。
(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甚么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本人的别号给它命名。
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
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出示两个成绩:1.太守为甚么而醉?2.我们为甚么而醉?二.引导先生探求成绩一:太守为甚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根据本人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甚么而醉。
先生自在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板书:(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按次怎样?指名先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工夫推移,捉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清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真相大白”一片寂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今天,我非常的荣幸,能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重要节日即将来临的时刻,和大家共同学习、分享《科学睡眠健康成长》这一主题内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整理复习要点:《小石潭记》1、怎样发觉小石潭?小石潭的全貌?留意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
2、写游鱼用了什么手法?动静结合的手法,拟人的手法。
3、写游鱼的同时提示我们在写水的时候抓住了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水尤清洌。
抓住了“清”的特点。
“皆若空游无所依”用的间接描写的手法。
4、记叙的挨次是怎样的?发觉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5、“斗折蛇形,犬牙差互”中的“斗”、“蛇”以及“犬牙”的用法?名词作状语。
6、潭四周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出怎样的感情?(联系背景)幽深冷寂;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理出的情感变化。
无聊―――欢乐―――孤凄悲凉《岳阳楼记》1、《岳阳楼记》何来?2、岳阳楼概括性的景象有哪些?其次段。
3、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有什么相同之处?写这两段有什么作用?以物喜,以己悲。
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襟怀,也表明盼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所谓“进”与“退”分别照应了哪两句话?5、今日我们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抓住:“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一主旨,结合实际来谈谈。
《醉翁亭记》1、第一段是不是在写滁州城的地理特点?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不是,写的是瑯琊山的地理特点。
2、“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成语的意思。
3、山中的景物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上下文)抓住:山间早晚变化之景,四季变化之景,为下文滁人有设置了美妙的背景。
4、第三段主要有几个片断组成?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5、本文的“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山水之乐、游人之乐、乐人之乐。
与民同乐的思想。
《满井游记》1、抓住初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
2、抓住三个新颖的比方。
木超[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复习教案]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统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本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3.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4.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核心素养】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重难点】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评价任务】学习文言文,要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1)《庄子》二则,《北实有鱼》节选白《庄子.道遥游》,是全文开头的一小部分。
作者通过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肪"这样个超现实的形象,闸发了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富有浪漫色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既令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节选白《礼记学记》,重点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虽然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启发意义。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闻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木特征。
(3)《马说》以良马喻人才,认为人才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被埋没。
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引人深思。
(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生发出"安得广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问冷暖的济世情怀。
《卖炭翁》通过卖炭老人诊道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四教案纸
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第29课满井游记
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
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2.古今异义:
披风(柔梢披风):古: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今: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3.一词多义:
①时:(冻风时作)时常;(春和景明之时)时候。
②为:(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被;(故为之文以记之)写;(人为刀,我为鱼肉是)。
③得:(欲出不得)能够;(悠然自得)得意;(得道多助)得到。
④之:(脱笼之鹄)助词,的;(如倩女之靧面)舒缓语气,不译;(郊田之外)限定关系,以;(未之知也)代词,代城居者不知郊田有春这件事。
⑤乍:(波色乍明)初,开始;(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忽然。
⑥鳞:(鳞浪层层)像鱼鳞;(呷浪之鳞)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鱼鳞。
⑦偕:(宠辱偕忘)一起;(偕数友出东直)和,与。
4.词语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
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5.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
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萧然者”。
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是“知”的宾语。
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
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
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