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法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脑风暴法综述

头脑风暴法也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BBDO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创立。它是一种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诱发集体智慧,相互启发灵感,最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程序法。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为:

(1)准备阶段。CI策划与设计的负责人应事先对所议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弄清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设定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选定参加会议人员,一般以5人~10人为宜,不宜太多。然后将会议的时间、地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和设想、需要达到的目标等事宜一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

(2)热身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是大家得以放松,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主持人宣布开会后,先说明会议的规则,然后随便谈点有趣的话题或问题,让大家的思维处于轻松和活跃的境界。如果所提问题与会议主题有着某种联系,人们便会轻松自如的导入会议议题,效果自然更好。

(3)明确问题。主持人扼要的介绍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时须简洁、明确,不可过分周全,否则,过多的信息会限制人的思维,干扰思维创新的想象力。(4)重新表述问题。经过一段讨论后,大家对问题已经有了较深程度的理解。这时,为了使大家对问题的表述能够具有新角度、新思维,主持人或书记员要纪录大家的发言,并对发言纪录进行整理。通过纪录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及具有启发性的表述,供下一步畅谈时参考。

(5)畅谈阶段。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创意阶段。为了使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需要制订的规则是:第一,不要私下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第二,不妨碍他人发言,不去评论他人发言,每人只谈自己的想法。第三,发表见解时要简单明了,一次发言只谈一种见解。主持人首先要向大家宣布这些规则,随后导引大家自由发言,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使彼此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然后将会议发言纪录进行整理。

(6)筛选阶段。会议结束后的一二天内,主持人应向与会者了解大家会后的新想法和新思路,以此补充会议纪录。然后将大家的想法整理成若干方案,再根据CI设计的一般标准,诸如可识别性、创新性、可实施性等标准进行筛选。经过多次反复比较和优中择优,最后确定1~3个最佳方案。这些最佳方案往往是多种创意的优势组合,是大家的集体智慧综合作用的结果。

头脑风暴法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的发挥集体的智慧,这就比一个人的设想更富有创意。同类的方法还有美国人卡尔.格雷高里创立的7*7法,日本人川田喜的K J法,兰德公司创立的德尔菲法。

7*7法的操作程序为:

(1)确定主持人和与会者。

(2)召开会议,宣布议题,调动大家的想象力,把创意结果记在准备好的卡片上。

(3)分组。将卡片收集起来加以分组,最多分为7组,也可少于7组,并标上序号。

(4)排列顺序。按照CI设计的创新性、可行性、可识别性等标准将分组卡片按重要程度排列。

(5)在每组卡片中选出最重要的7张,并概括出改组卡片的内容提要,写在1张卡片上,作为导卡。

(6)重点研究探讨重点卡片,以期获得可行的创意方案。

KJ法的操作程序为:

(1)确定会议主持人和与会人员4人~7人,确定会址,准备黑板、卡片、笔、橡皮擦、回形针、钉书机、胶带等用品。

(2)召开会议,宣布议题,展开讨论,让大家畅所欲言,将各种创意依次简要的写在黑板上。

(3)再将每个创意简化为二三句关键语,记在卡片上。

(4)将写好的卡片排列在桌子上,所有与会人员需认真考察,按内容分类,每类做一提要性导卡,内容无法归类的可另放一旁。

(5)根据分类导卡上的提要,将内容相近的卡片组再归入一大组中,然后从中提炼出创意的核心思想,再填写到大组导卡上去。

(6)按照分类学原则,依次从大组到小组的顺序,将分类卡片用钉书钉或胶带固定排列在一张大纸上。然后用铅笔标示出各卡片内容之间的意义上的关系。这种图解形式有助于人们启发思考,举一反三。如果人们对所形成的图解不甚理想,可以重新分组,重新编排,重新进行图解标示。

(7)对卡片分组图解形成文字说明与规律性总结。此类文字总结材料可以弥补以往的疏漏,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发现新的创意。因此,从卡片分组到图解再到文字说明的过程可以经过多次反复,以求从中获得新的发现,直到形成令人满意的创意为止。

德尔菲法的操作程序为:

(1)由CI设计人员设计出“函询调查表”,选定有关方面专家10~25名作为函询对象。

(2)将调查表寄送给各位专家,让他们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自行设计,自由发挥创造。

(3)收回调查表进行汇总、统计和整理,然后将统计和汇总结果连同调查表再次寄送给函询者,希望他能在他人的启发下提出新的创意。如此往复几次,专家们即可根据统计汇总结果不断改善自己的创意。

(4)最后拟出若干条评价标准寄送给各位专家,请他们对综合整理的各种见解做出评论。

(5)进行综合性分析,去粗取精,从多数专家趋于一致的构思或某一独特的创意中得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6)支付咨询费用,明确知识产权权益。

----摘自《企业形象:战略、设计与传播》冯云廷/李怀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设计任务书”引发“头脑”风暴

创意大事件:从灾难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寻找“点子”,从“点子”中找解决方法

文/记者谢哲

“四川汶川小学”创意设计任务书发布仅一周,广东设计的跨界合作在高等院校、设计机构中全面展开……他们都将从灾难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寻找“点子”,从“点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关注老百姓真正的需要,一场悄无声息却酝酿已久的设计“头脑”风暴开始启动……

向全国发出广东设计的声音

这次活动,将广东设计师首次集结起来,做一件与钱与任务无关的实事,展现广东设计界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邵菱倍感压力,她说:“我们以为做过那么多大项目,经验丰富得足以信手拈来。但现在却发现有力不知道怎么使,有些无助。”也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两位海归派人士:澳洲“海归”建筑院的彭勃,华工研究生导师、荷兰“海归”朱亦民为活动注入新的力量。他们表示,在灾难面前,作为广东设计界的一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责无旁贷。

邵菱严肃地说:“我觉得中国设计起源于广东,但自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设计事业发展起来后,广东设计似乎有些被边缘化。但实际上,多少全国的大项目仍然由这些埋头苦干的广东设计师们负责。我们要通过这件事,向全国发出声音。”相信7月18日,许多代表广东设计水准的作品将会浮现。

设计连掀起“头脑”风暴

正如羊城晚报副总编辑陈心宇所说“这次事件意义非凡,是广东设计界、慈善事业、与抗震防灾的实践和理念的一次全面结合。”这场灾后爱心集结,同时也是反思教育模式和设计常态思维的契机。广东高等院校最早对此作出了反应———成立广东设计连:以跨界设计的形式深入生活核心,让设计回归到解决问题的原点上。

为此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环系、集美组、广州市广告行业协会/广州4A成立19Days 工作坊,近30位广美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和13位老师(林蓝、陈小清、曾芷君、王绍强、齐胜利、金涛、张宁、陈瀚、柳军、邓海南、吴剑峰、黄展鹏、张楚洪),在四位督导(赵健、林学明、张小平、陈向京)的指导下,于19天内体验一次全新的思考方式,正如总协调杨岩所说“这是以点子形成概念,以概念引导设计的新的探索”;中山大学艺术设计学系系主任冯原则带领05级50个学生展开社会学研究,将两个虚拟学生:幺儿、幺妹一天的学习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图片以时间轴的方式研究他们与社会及我们的关系,为设计师带来一种分析的可能性;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王金广说:“当我告知学生们这个活动后,他们燃起很高的热情。”他要求学生把这个消息传播给他们碰到的每一位同学,宣誓成立“广工设计排”,展开跨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