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 新思维 新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新思维和新视角
人文地理学的新思维和新视角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空间分布和活动的学科,从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到社会行为,都是人文地理学所关注的范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文地理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的思维和视角,这些新的观点不仅为地理学领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1.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指以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它强调地理空间对文化因素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文化地理学的舞台是人类社会,它探究人类活动、社会行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与互动。
文化地理学强调地理空间在文化传承、语言、习俗和社会行为方面的作用,力图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
城市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关注城市内部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它既涉及城市地理空间的塑造,也考虑城市内部高度复杂而不尽相同的社会群体和文化。
3.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是以社会学为基础,研究社会现象在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空间变化规律。
在社会地理学的视角下,人类社会被认为是在地理空间的组合和重建,它探究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组织在地理空间的分布规律和行为模式,揭示各种空间制约下的社会行动现象。
4. 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变迁、演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在过去和现在的社会行为和空间组织的异同点,将历史信息和地理环境信息相结合,深入揭示出历史时期中不断变化的人地关系、空间诉求和历史演变的趋势。
5. 空间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改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和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和高质量化。
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成为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精准地分析数据和信息,发现未知的空间模式和规律,并应用于城市、环境、经济等领域。
211236661_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
2023年4月Apr.2023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40卷第2期Vol.40㊀No.2doi :10.3969/j.issn.1672-0598.2023.02.00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21-09-09㊀㊀㊀修回日期:2023-03-01㊀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027);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理论研究课题(DFY -LL -2020073)㊀作者简介:刘伟(1989 ),福建福安人;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意识形态问题研究㊂布晨明(1997 ),山东聊城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后勤保障中心行政管理人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㊂㊀本文引用格式:刘伟,布晨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㊁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2):26-35.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㊁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刘㊀伟a ,布晨明b(上海交通大学a 马克思主义学院;b 后勤保障中心,上海㊀200240)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议题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二十大召开以来,学界就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㊁制度优势和实践方略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共识性成果丰硕㊂总结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厘清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可以从多元视角审视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的目标㊁方向和现实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㊂关键词: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30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0598(2023)02-0026-10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议题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准确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规律和我国国家制度的现代优势基础上,认真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初步回答了 坚持和巩固什么㊁完善和发展什么 这个重大政治问题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时指出,经过十年来的变革性实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㊂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仍需要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能和活力,用切实的理论研究助推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新实践㊂因此,总结梳理学界相关研究,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厘清新形势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难点问题,而且可以62第2期刘伟,布晨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㊁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从多元视角审视当前的目标㊁方向和现实举措,为全面落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提供有益参考㊂一㊁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国家治理是指国家之内的主体,以法律为准据对涉及国家的事务所展开的以自由秩序为目的的规范化活动㊂我国的国家治理就是党领导人民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的科学实践,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现代化㊂(一)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前提国家治理作为一个宏大工程,必须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前提㊂国家治理不能囿于狭隘视野,要把国家分领域治理( 五位一体 治理)㊁分主体治理(党政军治理)㊁分环境治理(生产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起来[1]㊂国家治理现代化应该聚焦制度体系化,因为制度规范体系是国家有序治理的关键支撑,良善的国家体系有赖于完善的制度体系[2]㊂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是国家制度体系建立㊁发展㊁完善的过程,其中根本制度确立了治理的社会主义方向,基本制度确立了国家治理基本结构,重要制度为治理实践提供有力支撑[3]㊂(二)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制度体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国家治理现代化贯通了体系的现代化和能力的现代化,前者体现国家的制度设计能力,后者体现为贯彻治理体系的执行能力,其本质就是 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代性能力不断获取并逐渐强化的过程 [4]㊂国家制度的潜在优势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理实践转化为实在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引领和保障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动能和治理效能[5]㊂(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制度体系的过程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实践㊂王浦劬提出国家治理的主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部分[6]㊂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化的过程,即将其转化为国家制度和文化㊁全面融入中国社会生活的过程[7]㊂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使其能够不断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得到生产和再生产[8]㊂(四)体制机制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体制机制现代化与否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和效益,其中治理主体的协调机制扮演了关键角色[9]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因此其本质上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范畴[10]㊂国家治理实质上就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目标是在理性政府建设和现代国家构建的基础上,有序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府㊁市场㊁社会之间的有效分工协作,在公共事务有效治理中全面增进公共利益[11]㊂有学者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治理体制机制的现代化转型,包含了治理理念㊁治理过程㊁治理方法㊁治理重点㊁治理机制五大专项,应该推动回应型向预防预见型㊁静态制度安排向动态探索机制㊁外在技术性向内在文化性㊁管制型向协商型转向,以全面推动治理转型[12]㊂二㊁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也面临新的时代方位和发展路向,其现代化72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的必然性㊁必要性及可能性蕴含在新矛盾㊁新征程和新变革中㊂其中,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孕育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维,新的奋斗征程催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动力,新的时代条件蕴含了国家治理现代的新格局㊂(一)新的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孕育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维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给国家治理提出新要求㊂随着我国跨越 落后的社会生产阶段 ,以及人民需要的升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化,但国家治理距离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距离,我们要从谋求发展走向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13]㊂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也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呈现多发态势,其中不少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㊁执法不严㊁违法不究相关,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织密法律之网㊁强化法治之力[14]㊂特别是当代中国处于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双重转型中,必然会面临社会结构㊁阶层和价值理念的重构,必然会带来种种纷繁复杂和激烈尖锐的社会矛盾与问题[15]㊂二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内在短板㊂随着形势与条件的深刻变化,我国国家治理不管在制度体系还是治理体系上都暴露出一些问题,不配套㊁不适应㊁不协调㊁不衔接㊁不一致问题日益凸显,制度的短缺㊁失灵㊁陈旧都是重要短板;在意识形态领域㊁网络领域㊁腐败问题和环境领域等方面仍存在治理失效问题[16]㊂诸如,制度设计的价值定位过高㊁可实施性不强;特定的制度单元之间㊁各种次级制度体系之间,以及制度单元和制度体系之间普遍存在冲突,等等[17]㊂此外,我国在治理实践中存在较多交叉重复工作,工作预见性不足,软性治理薄弱致使集体抗争易发;在治理机制上一核多方的治理结构中多方参与治理的自主性不足,基层治理政策相对滞后导致了基层治理成本过高㊂与此同时,全球性社会的空间延展和社会流动性加速也给传统的属地化治理模式提出挑战[12]㊂(二)新的奋斗征程催生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动力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确立了新定位㊂作为国家改革总目标的顶层设计, 国家治理现代化 这一重大命题,是对原有 四个 现代化内涵的凝练扩充[11]㊂经济工业化㊁政治民主化㊁文化世俗化㊁社会城市化㊁组织科层化㊁观念理性化,这些变化给国家治理提出新要求㊂新时代中国需要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模式,即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核心价值,以党组织为主导,构建以典型和样板引领㊁ 以点带面 的治理改革路径,开辟法治德治共济㊁条块结合的治理格局[10]㊂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方向和新任务是从文明发展视域思考治理问题,挖掘国家治理的文明维度,并且努力从文明治理走向治理文明[18]㊂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需要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动力㊂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上升到 制度 层面的鲜明标志[19]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目标就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禀赋,即把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航向,将发扬制度优势和提高治理效能统一到提升制度禀赋上来,提升制度适应性㊁包容性㊁共识性㊁自主性㊁进取性和有效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20]㊂(三)新的时代条件蕴含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格局信息革命和信息文明发展拓宽了国家治理的当代意蕴,展现了信息对国家发展的嵌入性,也为国家治理路径从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模式走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模式提供新条件,用数据决策㊁用数据服务㊁用数据创新应成为现代国家治理模式㊂一是互联网时代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开拓新局面㊂中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其开放性㊁便捷性㊁传播快速性㊁去科层化等特点构成国家治理的新空间,由 互联网+ 所开启的全新政务模式及其82第2期刘伟,布晨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㊁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新锻造,成为当前国家治理着力的重要场域㊂面对互联网对国家治理的新嵌入,应充分借助 互联网+社会治理 新技术路径,以数据资源共享助推国家治理合力[5]㊂国家治理现代化呼唤数字化政府建设,应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强化数字治理顶层设计,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21]㊂信息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催生了新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全新的智能革命时代㊂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应当运用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智能文明的特性积极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越性[22]㊂二是信息文明发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新要求㊂我们正走向信息革命,以互联网㊁大数据㊁物联网㊁人工智能㊁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国家治理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23]㊂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国家治理的理念㊁价值㊁制度㊁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与潜在挑战,合理规避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朝着提升国家治理优良性和有效性的目标迈进变得至关重要㊂人工智能给国家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推动了国家治理的智慧化和高效化,但也容易导致治理上的极化和 一刀切 ,助长公共权力懒政甚至滥政㊂因此,要以国家治理支配人工智能治理,加强人工智能的隐私法治建设和风险预警系统建设[24]㊂以人工智能助推国家治理的目标,构建人工智能的完备治理体系和建立人工智能与国家治理融合的机制,确保人工智能在正向意义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25]㊂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从十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包括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㊁人民当家作主㊁全面依法治国㊁集中力量办大事㊁各民族一律平等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㊁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㊁改革创新㊁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㊁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㊁ 一国两制 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 等㊂这些优势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厚基础和实践依据,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基石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具有系统集成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具有系统集成优势,为推进国家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㊂ 中国之治 以人民为基础㊁以党的领导为动力,依托多元主体和民主集中制实现了效果凝聚,构建了一套富有成效的核心治理体系[26]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不仅确立了内核的根本制度,而且以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建了基础制度体系,其强大的制度吸纳力㊁制度整合力和制度执行力,系统集成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能力[27]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双重委托 双重监督 ,构建了 从人民选举出发㊁回到造福人民 的严密制度闭环,在实现人民当家作主㊁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9]㊂包心鉴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具有 党性 与 人民性 有机统一㊁ 改革性 与 定型化 有机统一㊁ 传承性 与 时代性 有机统一等制度特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支撑[28]㊂(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制度优势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众多制度优势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疑是最大的优势㊂不管是中国共产党92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0卷的性质宗旨,还是组织优势㊁理论优势㊁制度优势以及治党优势,都从总体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决定和支撑着其他各项制度优势的存在和发展[29]㊂党的领导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首要优势,党的领导力贯通于国家治理各种机制之中,贯通于国家治理效能实践之中[30]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首要是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制度优势,这也是发挥国家治理优势的前提[2]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体系 四梁八柱 中的 顶梁柱 ,确保了大政方针和长远规划制订的统一性㊁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确保了集中精力加快现代化建设[31]㊂(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制度自信十三个显著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独特的文化传统㊁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 三个独特 为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提供了独特依据,有助于摆脱当前治理理论的 西方中心主义 [26]㊂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十三个显著优势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国家治理效能紧密地相结合,建构起从发展生产力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自信,从比较优势到治理效能的制度自信[13]㊂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拥有深厚的基础,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自洽性㊁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㊁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核[32]㊂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㊁集中力量办大事㊁务实有为的领导集体有序更替㊁制定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都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制度的比较优势[33]㊂(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体制韧性我们党具有高度的政治认知力,保证我们不会犯颠覆性㊁战略性的错误㊂其中,民主集中制在不同维度上将国家 社会㊁中央 地方㊁政府 企业有机组织起来,充分展现了我国国家治理的制度组织力和国家能力[34]㊂在我国国家治理实践中,顶层设计的决策机制㊁高位推动的执行机制㊁层级节制的监督机制,构成了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机制,保证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势的发展韧性[35]㊂特别是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变革,中国已经具备了成熟政治体制应有的 体制韧性 ㊂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方略国家治理效能无法依靠固化的制度直接赋予,必须通过不断革新制度处理好制度势能㊁性能和优势的转化工作,方能更好打通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通道[36]㊂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是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这也是‘决定“提出的首要实践方略㊂(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一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㊂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强化顶层设计以实现功能最优化,有效促进制度基础向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转化㊂只有尽可能完善顶层设计,才能解决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带有根本性㊁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足够有力的制度支撑[37]㊂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从稳定基础㊁框架结构和功能分区着力,建构层次分明㊁功能完整的系统结构[3]㊂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要厘清‘决定“中提出的十三项实现路径的基本构架,即总体目标是坚持和完善特色制度,观念引领是创新治理理念,路径选择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重点是推进全面依法治03第2期刘伟,布晨明: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方位㊁制度优势与实践方略国,突破难点是解决制度执行难,根本保障是加强党的领导[38]㊂利用日趋系统的中国之治的制度图谱,积极借用恩格斯的 合力论 ,把十三项制度组合在一起,集中投射到一个历史定点上,形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力[4]㊂国家治理体系建构不是零敲碎打调整和碎片化修补,而是要联动和集成各领域改革以形成总体效应[14]㊂二是落实国家制度设计理念和治理理念的革新㊂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务在于确立和构筑公民权利本位的制度和运作逻辑,以公民权利确立治理根基㊁以宪法之治凝聚治理共识㊁以合作行动创造治理动力㊁以公共美德提供治理支撑,由此确立和夯实现代国家治理有效性的基点[39]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制度设计理念现代化,稳步推进制度支撑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17]㊂以人民为中心集中体现了 善治 精神,应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和归属点,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最大限度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15]㊂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共享发展,是对公平正义这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道义基础和评价标准的基本遵循[40]㊂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重在补齐制度短板和治理短板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借鉴木桶原理,补齐制度短板和治理短板㊁强化制度执行㊁优化治理环节,构建系统完备㊁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16]㊂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基础性作用[41]㊂多年国有经济发展呈现 大而不优 的国有经济格局,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任务㊂必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实质性改革,促进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实现㊂要致力于使制度性开放体制更加完善和相对定型㊂四是积极强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支撑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实现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标志的良法善治[29]㊂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上,以文化自信降低基于利益分歧的制度博弈成本,减少制度盲从,增强制度理性,提升制度鉴别力㊂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上,文化自信可以帮助提升制度的倡议性约束,形成制度执行的正向激励[42]㊂(二)有效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效能国家治理需要实现制度体系向治理效能的转化㊂缺乏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将缺乏规范化指引,而不以治理效能为内核的制度体系,其科学性也无法实现㊂面对新时代治理难题,应该多措并举助力治理效能提升㊂一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㊂要构建职责明确㊁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针对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解决最务实㊁最琐碎又最为关键的组织问题[43]㊂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以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㊁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21]㊂为了尽量减缓甚至消解一些矛盾,政府应在互联网空间下采取相应的应对机制,包括转变政府治理理念㊁建立回应型政府和推动电子政务发展[44]㊂二是有效提升政府政策科学化水平㊂从政策制订过程来看,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政策科学化水平,从职权认定㊁绩效评估㊁容错机制㊁问责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使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科学㊁高效地运转㊂要用法治精神指导公共决策,拓宽政策绩效评估渠道,厘清问责与容错的边界,提高问责的精准度,提高政策科学化水平[35]㊂三是将 硬治理 和 软治理 有机统一起来㊂国家治理应从以服务硬需求为导向的传统 硬治理 式的公共治理模式,走向服务于 美好生活 的 软治理 [45]㊂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以多元化㊁法规化㊁智能化协商民主的文化建设助推国家治理效能[46]㊂同时,将 法治+德治 有机结合作为创新13。
这十年 下十年
量还没有达到一亿吨,00 21 年天津港的吞吐量是 4亿吨。 望 能在 中国 工 作 满十 年 。 因 为我 喜 欢 中 国 ,所 以也 希 田溯宁 (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 过去十年, 望 能 在 中 国 工 作 的 更 长 一 些 。我 希 望 在 未 来 十 年 里 ,
我 始 终 坚持 的一 件 事 就是 怎 样 通 过技 术 让 中 国人 获 得 跟 中 国的 经 济一 同成 长 ,成 为中 国的 优 秀企 业公 民。 知识 的成本不断下降。 、我 相 信 ,十 年 之 后 , 由于 云
黎松江 ( UPS大中华区总裁): 过往十年 ,UP 望中国在未来十年里不光经济繁荣 ,国家强大 ,同时 S
在 中国 所做 的就 是 ,怎样 把 自身 百年 的 品 牌 ,通 过 创 还 希望 贫富 差 距 能够 逐 步 缩小 。我 还 希望 世 界 和平 能
新 思 维 ,在 中国市 场 的 第一 线 、第二 线 、第三 线 城 市 , 够 越来 越持 久 ,地 区间 的 冲突 能 够越 来越 少 。 将 我们 热 爱 物流 的 理 念发 扬 光大 。
1 T E S, 0 1O 0: 未来 十年 ,我希望方
越 来越 繁荣 。也希 望 在 座 的 企 业也 越 来越 好 。同 时希
计 算 的 发 展 ,每 个 人 的手 持 终 端 的价 格 会 像现 在 的 书 正集团能够和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样 , 越来越好 ,
本 一样 便 宜 ,但 像 超 级计 算 机一 样 强 大 。
张维功 ( 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阳光保险现在
是 一家 百 亿 级 的 企业 ,再 过五 年 会 进 入 干亿 级 ,再 过
未来 十年 , 你最期待的变化是什么 ?
心得体会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高质量
心得体会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高质量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当中,中国经济从落后走向发达,从低端到高端,
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思想的解放尤其重要,它
是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领力量之一
一方面,思想解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
在自由思想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凭借自由思想的支持,才能让各领域的发
展更加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各领域的力量,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社会的
发展。
思想解放不仅推动了学术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社会转型,推动开放,以打破旧有的束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另一方面,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封建旧有思想的限制下,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还是企业的再造,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思想
大解放的力量使得企业经营者能够自由地探索、创新,提出新的思维方式,特别是新的服务模式,促进行业的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此外,思想解放还促进了经济的,推动了经济转型,进一步提升了经
济的质量。
而今,经济质量的提高,不仅需要新思维,更需要新的时代背景,现在的经济发展环境正在不断改变。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如何走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1000字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如何走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1000字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现代化,它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而是针对中国国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而制定的现代化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创新、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如何走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应该从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入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之路;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如何走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现代化,它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而是针对中国国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而制定的现代化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它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创新、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善政府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制造化、服务业现代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扩大社会消费,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实施民主政治制度改革,改善政府行政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司法制度,完善公民权利保障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强化党的纪律,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创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形成新模式、新思维、新理念,实现文化繁荣。
以新思维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从《纲要》看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21 0 0年 全 国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和 颁 布 实 施 的 《 家 国
求 的重要 目标 , 也是社 会 主义 国家教 育发 展 的基本 价
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 (0 0 2 2 ) ( 2 1— 0 0 / 以下
简 称《 要 》 , 确 了未来 1 纲 )明 0年 我 国 教 育 发 展 的 新 思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基 本 思 路 、改 革 的 方 向和 创 新 的着 力 点 ,指 明 了 未 来 1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的基 本 走 向 , 0年 这 对 于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的指 导 意义 。认 真 学 习 领 会
《 要》 《 动计 划》 它们所 明 纲 及 行 , 确 的未来 1 0年 我 国职业 教 育发
促 进 公平 为 重要 指 导 思想 , 体 要 现 出 职 业 教 育 对 促 进 教 育 公 平
重 新 诠 释 职 业 教 育 的 。我 国 3 0余
年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政 策 制 定 的 着
教 育 公 平 是 当 代 教 育 所 追
心研究所工作至今 , 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及教 学领域研 究, 现任该所教 学研 究室主任 、 究员, 研 中国职 业技
术教育 学会科研 工作委 员会秘 书长, 中国人 民大学书报 资料 中心复 印报刊资料《 职业技 术教 育》 学术顾 问。 曾参与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职 业教 育法》 的起草工作 , 承担 全国教 育科 学规划“ 八五” “ 、 九五” “ 、 十五 ”“ 、十一五” 多项 国家重 点课题的研究及组织管理 工作 , 多年主持《 并 职业教 育年度发展报告》 的研 究工作。 教育研究》 《 育与职业》 在《 、教 、 中国教 育报》 学术刊 物上发表 论文 5 等 0余篇 , 主编《 新世 纪初我 国职业教 育的发 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进程探析
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进程探析郑爱花( 万州区委党校,重庆 404100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两步走”、“三步走”、 新“三步走”以及“两个阶段”等发展战略,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和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关键词】现代化;发展战略;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两步走”、“三步走”、 新“三步走”以及“两个阶段”等发展战略,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和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两步走”战略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设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骤问题上,毛泽东在1952年到1957年,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设想。
当时的“两步”即第一步,是通过“一化三改造”建成社会主义;第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而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致使原来设计的“两步走”战略不得不作新的改变。
再加上毛泽东也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也开始有新的认识。
1957年2月毛泽东就讲过,社会主义应该分“建立”和“建成”两个阶段。
1964年,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提出分两步到20世纪末实现现代化,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两步走”发展战略的设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成果,成为后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先声。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三步走”战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毛泽东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制定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
公司转型发展的总体方略, 三新
公司转型发展的总体方略, 三新“新思维、新生态、新服务”对于传统企业的转型来说,资源型企业的出路是重点投入有潜力的新需求市场,同时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电子企业的出路则是找到新市场,并提升生产制造效率;互联网企业的出路是找到互联网新产品,并拓展线下新方向。
三个不同领域的企业,其出路有一个共同点,均是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
智能化的转型需要从“新思维、新生态、新服务”三个层面入手。
首先,传统企业需要充分打开思路,建立一种“新思维”。
传统企业转型,并不是彻底放弃原来的,开辟一种全新的领域和市场。
这种做法,会让企业失去原有的根基和积累。
传统企业需要延续企业原有的DNA技术优势,在自身擅长的点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这种立新才是且实有效的转型。
其次,“新生态”意味着建立开放的生态系统。
为了适应新的产业环境,同时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建设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抓手。
不过,从生态系统的建设情况来看,企业主要是以自身为中心、为主导,建设的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生态系统。
事实上,这种生态系统不利于不同企业间的智能产品的互联互通,同时也会使企业变得日趋孤立。
对此,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在开放生态建设上,手机的做法值得借鉴型。
在做传统通信运营商时,秉承“板凳要做十年冷”的理念,“闭关修炼”地做企业。
随着物联网的推进,当前已开始从传统的通信运营商向智慧产业转型,并在战略上进行重大调整,从以前的“闭关修炼”转为“开放合作”。
华为以“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搭建并推动其OpenLife平台扎根智慧产业,联合品牌商、方案商、运营商、芯片技术提供商、资本等领域的众多企业以及智能产品创业团队,一起拓展新渠道、引导新发展方向。
当然,并不是哪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有必要建立开放的生态系统,融入别家企业建立的开放生态中也是一种路径。
再次,传统企业转型要建立“新服务”意识,即从“产品提供者”转向“服务提供者”。
传统产品转向智能产品之后,其竞争重点已从技术转向服务,因为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关注不再是看其有哪些新技术,而是看重其对生活中的痛点能带来改善。
‘三新’大讨论
8月1日上午,杨院长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动员会上,提出了通过“三新”大讨论活动在我院解读为发展新思维、形成新思路、实现新突破。
下来后,认真进行了学习,震动很大,感触颇深。
细品味“发展新思维、形成新思路、实现新突破”这几句话,逻辑严谨,文字凝炼,包含的内容丰富,为河南院今后学习、生产和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以下是我的管见,请指正。
一、适应新形势,发展新思维杨院长在动员报告中指出:“我们要通过大讨论活动,在思想上有新跨越,在观念上有新突破,敢于开拓前人未曾涉足的“盲区”,敢于探索令人望而却步的“难区”,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禁区”,以更大的气势扫清思想障碍,破除体制弊端,努力形成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新思维。
为实现河南院发展的新突破夯实思想基础。
”新思维的形成,需要从头脑中固有的经验中跳出来,留下有用的,抛弃过时的,补充新营养。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此一时、彼一时,此一事、彼一事,只有把已有的经验放到新事物、新工作中去检验、去完善、去丰富,才能更具生机和活力,才能真正发挥经验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检验、完善、丰富的机会。
加快我院经济发展,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新思维,才能实现我院济发展新突破。
适应新形势,就要充分发挥地质主业优势;适应新形势,就要发挥工程市场的强烈推动作用,带动主业的发展;适应新形势,就要牢固树立争创一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观念;适应新形势,就要建立环境与人才竞争的激励机制。
发展新思维,就要整合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构建以地质、工程、地产三驾马齐头并进的格局;发展新思维,就要实现各经营实体联动机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发展新思维,就要加快发展,努力使我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局先进行列;发展新思维,就要正确对待发展速度,坚决贯彻“稳中求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预防大起之后的大落;在保持原有发展势头的基础上重点培植象环境院这样的经济发展梯队,力争培育出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思维,就要外扩内挖,对外,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对内,建立健全经营机制,全力推进我院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下一步的跨越式发展积聚量变。
36黄圆圆新时代,新思维,新教学
新时代,新思维,新教学这两天参加培训,虽然牺牲了双休日的时间,但是我觉得收获颇多,非常值得!从昨天官老师给我们上的一节音乐英语课到今天沈峰老师给我们做的一个讲座,都给了我们带来新的东西,新的思维,新的启发。
尤其是今天,我们上午观摩了两节录像课,下午沈老师又带我们欣赏了两节课全国赛课的课件,这相当于我们一天欣赏学习了四节全国赛课的精彩课。
今天陈老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想一想自己有没有感觉到教育教学的变化。
这个问题虽然是针对英语的教育教学,但是我一方面也在思考自己工作三年以来,是否一直在变化着,是否更新着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思维!今天我在沈老师的讲座中,提炼出了一个关键词"新"。
今天沈老师的讲座主要是关于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就像之前的课标中提到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样,核心素养也将会被写到课标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比之前的五个方面要求更高,涉及方面更广,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考虑更多方面!今天下午沈老师给我们详细分析了两节课,一节课东莞的赛课内容,一节课是南京的赛课课件,第一节课的内容跟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直观和很实际的教育意义,教师也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谈谈自己生气时是如何来解决的,到文本中的小女生给了小男生哪些建议,最后用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不要生气,我想这一课会对学生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有很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课主要讲的是企鹅的爸妈是如何养育小企鹅的,从而来想一想自己的爸妈是怎样养育自己的。
从沈老师的分析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关于这节课如何设计和一步一步改变的过程,其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短短30分钟的课却有些很多方面的考虑,而且其中很多活动都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内容,今天沈老师的一个词也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留白",今天我们看到南京课的课件上的内容是从多变少,这里面很多活动都挑战着学生的思维能力,从一个单词到一个关键句,再到最后的思维导图,无一不需要学生自己去找出答案。
生命科学的新概念和新思维
生命科学的新概念和新思维生命科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这个学科的研究范围很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生命科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创新,生命科学已经涉及到从分子、细胞、组织到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的多层次研究,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
一、新概念1.系统科学:生命科学的一个新概念是系统科学,它是将多种学科、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复杂的生命系统。
系统科学借鉴了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的方法和理论,采用网络分析、计算机模拟等高新技术进行研究。
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家们可以深入探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各种生命现象背后的规律性,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2.细胞生物学的新突破:人们对生命科学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是,细胞是生命的最基本单位。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科学家们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例如,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被发现可以对细胞进行精确地修剪和编辑,为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
同时,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在细胞的组合、运输和内部反应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3.复杂性:生命科学的另一个新概念是复杂性。
生命系统中的复杂性在于它们通常是由大量互动的个体和机制构成的,这种组织方式使得生命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自组织的特征。
复杂性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生命系统的动态特征、应对生态演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等。
二、新思维1.跨学科集成: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需要跨越许多学科,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信息学等。
跨学科集成的思维方式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趋势。
这种思维方式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复杂的生命科学问题。
2.定量分析:生命科学研究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定量分析思维也成为了生命科学中的一种新思维方式。
定量分析不仅仅是指使用数学和统计学工具来研究生命现象,还要求研究者能够从定量角度来解决生命科学问题,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实验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来验证理论。
2024年改革创新心得体会例文(2篇)
2024年改革创新心得体会例文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断推动力,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只有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拥抱新科技、新思维,实现自身发展的突破。
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种种好处,并对此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并对改革创新给予的积极影响进行论述。
首先,改革创新能够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许多人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方式中,习惯性地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
而通过改革创新,我们可以打破这种思维的束缚,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在我最近的一次项目中,我们团队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
在改革的驱动下,我们放弃了以往的传统工作方式,引入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工具,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显著减少了错误率。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能够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和挑战,从而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其次,改革创新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推动。
过去几十年,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通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市场,吸引外资,中国逐渐迈入了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中国在诸如高铁、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些都是改革创新的成果,不仅为国家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样,在我们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实现个人的突破和进步。
同时,改革创新也是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一个组织中,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保持组织的竞争力和活力。
过去一段时间,我所在的公司面临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我们的销售业绩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公司决定进行全面的组织架构调整,同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销售策略。
新思维带来新发展——上菱集团十年发展回眸
20 0 2年 第 1 期
上 海 工 业
口企 业之 窗
圈恩 鎏嗣 丽 凰
上菱集 团十年发展 回眸
曹
“ 展 是 硬 道 理 ” 的 思 发 想 , 是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重 要 组 成
俊
到心理需求 、情 感 需求 ,开始 追 求 舒适 、安逸 、愉 快等享 受型 消 费 ,以及 满足增 长知 识 、陶冶情 操 、发展个 性 、增进 健康 、提高 素 质等发展 型消 费 。而产 品开发 的滞 后 ,使企 业无 法最 有效 地满 足 消费者 日益增 长 的新 需求 。 4 国 内家 电市 场 总 格 局 的 、 变 化、投资 重复 和发 展战略 研究 的滞 后 。家用 电器 自 2 0世 纪 7 0 年代末 期进 人中 国市场 后 .已经 渡过 了导人期 和高 速增 长的成 长 期 ,到 9 O年代 中后 期 进 入 了有
无 到 有 ,迅 速 成 长 。 目前 集 团 总
1 、对 卖 方 市 场转 入 买方 市 场认 识滞后 。随着 我 国人 民生 活
水 平 的提高 ,消 费观 、消费质量 上 了新 台 阶 ,消 费 需 求 从 过 去 “ 卖方 市场 ”时 追求 量 的满 足转 向 目前 “ 方市 场 ”时追 求质 的 买 提 高 。而观念 的滞 后 ,使 企业停 留于短 缺经 济时期 对 量 的需求过
节 制 的稳 步增 长 的成 熟 阶段 。市
场 格局 的变 化 、国外 跨 国公 司的
介 入和各 地 的重 复 投资 ,使生 产
能力 过剩 、市 场趋 向饱 和 、竞 争 加剧 、盈 利水平 下降 。 而企业 发 展 战略研 究 的滞 后 ,影 响 了企业 对 不断 变化 的竞 争形 势作 出正确 的分析 ,对 自己 的核心 优势不 能
大趋势下的中国——未来十年世界四大趋势
也 对 世 界 走 向 产 生 着越 来越 重 要 的 影 响
,
面 对前 所 未有 的 变局
世 界发展趋
势如 何 ? 中国 如 何 应 对 ? 我 们 需要 怎 样 的
。
新 视 野 和 新 思 维 ? 这 些 都 是 需要 深 入 研 究 的 重 大 课 题
2009
年 1 2 5q 下 期
,
本 刊 专题 《 未 来 1 0 年 : 你 我 面 临 的 挑 战 》主 要 围绕 国 内挑 战
也 潜 藏 着各 种 问 题
挑 战和 风 险
,
机遇 与挑 战深度 交 织
。
中国 因其 广 袤 的 领
头
,
土
、
众 多的 人
。
口
、
巨 额 的 经 济 总 量 和 持 续 高速 的 发 展
,
势
引起 国 际 社 会 越 来越 密切 的 关 注
,
中 国 怎 样 应 对 变 化 着的 世 界
。
对 中 国 自身
发 展 至 关重要
同时
,
国 际 力量 对 比 正 在发 生机 制 性 变化
气候 变 化
,
、
资源 短 缺 等与人 类 生 存攸 关 的 全 球 性 问题 也 进
。
一
步凸 显
。
凡 此 种种
预 示
着 未 来数 年 内世 界 发 展 变 化 的 大 趋 势
、
其中
,
既 蕴涵
、
着重 大 的 历
复 杂联 动
、
史性 机 遇
快速转化
,
域次 区域 经 济 的
速 升级
,
体化 进程 将进
、
动力新科双蹄并进
动力新科双蹄并进时代正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在迅速进步,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抓住机会,把知识变成实际行动,谱写着成功的篇章。
以“双蹄并进”为主题,要求学生发挥科学观点,反思今日发展、突破自我的道路,这就是新科学的关键所在动力新科。
动力新科是一种精神动力,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某种特殊的能力。
科学家们称之为“双蹄并进”,即兼顾基础科学和前瞻科学的发展,在两个方面兼顾,以更有效的节约时间、节省精力的方式来获得科学前沿的发展。
对于新科学,“双蹄并进”所强调的是主动发掘,而不是仅仅消化和萃取现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探索,掌握未知的世界、跨越科学前沿,把数十年的传统基础科学和今日的前瞻科学连接起来,创新思维,突破自我。
动力新科和双蹄并进的精神,是新一代学子的发展需要,更是时代所需,因此,学生们要站在时代的新发展前沿,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做到全面发展,同时发挥创新精神,把两类科学知识和思维拼搭而成,实现自我的最大潜力。
双蹄并进的精神,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态度,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突破,并勇敢展现自我,让自己的飞翔更加深邃,更加昂扬。
要想在新科学领域拔得头筹,我们不能吝啬时间和精力,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坚持“双蹄并进”的原则,将新科学的精华注入自己的思想之中,把学习的成果转化成行动,在前进的道路上谱写出成功的篇章。
动力新科学和双蹄并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石,也为我们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当今科学发展,赋予我们以可能性,我们也应该赋以精神动力。
只有在双蹄并进的道路上前行,才能深入理论,追求真理,实现自我的最大潜力,有力地影响未来,实现“双蹄并进”的理想,让我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全新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少6人
除惠州丁中英,广州王淑珍外,目前还没有人的直 辖组达到50人,因此直辖组的经营不发展对我们来说有 巨大的空间!
12
接受新思维迎来新发展
直接增员目标:
依据前期的经验数据,直辖组规模的 大小直接由您增员的状冴决定 每季度直接有效增员1人——直辖组10人 每季度直接有效增员3人——直辖组30人 每季度直接有效增员5人——直辖组50人
新十年 新思维 新发展
——2010版基本法导向解读
新基本法为我们带来什么?
更强的动力 更高的收益
更快的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更强的动力
基本法成本投入大幅增加,制度激励将成为最大的发展动力!
基本法投入金额测算(年度)
2006版基本法
16193 万元 11620 万元
增幅高达 34.5%!
2010版基本法
增幅高达 39.40%!
接受新思维迎来新发展
直接培育目标:
每年至少健康培育 两个组,是打造基业常青, 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 才辈出的团队才能是生机 勃勃,永续增长的团队!
新十年 新思维 新发展
全国系统
全省系统
更高的收益
主管的收入大幅提升,以2010年各职级主管月度制度收入水平测算:
30.7%
28.8%
21.8%
18.9%
组经理
原职级
组经理 分处经理 处经理 部经理 主管平均
分处经理
旧版
1378.4 3695.0 8467.9 22810.4 3078.9
处经理
新版
1801.4 4760.1 10315.2 27116.0 3828.1
……
准主管们行动起来,赶快增员,赶快晋升 主管们要行动起来,夯实架构,巩固基础
其次,主管一定要有发展的新思维!
自上而下,以直辖组的扩张不直接培育为 源头,持续快速增长! 我们要像做 单一样发展 直接增员 组织!永丌 直接辅导 止步!
直接培育
接受新思维迎来新发展
直辖组人力规模目标:
空间巨大
冲击50人
24.3%,符合绩效导向 的增幅赸过100%
面对新十年,新机遇,我们要做什么?
要做到成功应变,我们一定要做到转变观念,开放心态,接受新思维, 做第一个拥抱公司新政策的人。
2011年
2010年
首先我们一定要做主管! 主管可以自提
培育利益永恒拿 新基本法做 主管太好啦! 主管收入大幅提升 组织架构更加稳固
部经理
增幅
30.7% 28.8% 21.8% 18.9% 24.3%
上升人数占比
68.5% 80.1% 84.1% 80.2% 72.7%
更快的发展
主管晋升更加轻松,架构丰满,稳升难下,发展又快又稳!
旧版(4层6档) 新版(3级8档) 资深部 经理 高级部 经理 部经理 处经理 分处经理 组经理 高级区 经理 区经理
跨度太大辛苦
小台阶快跑 更加轻松
望而却步
资深处经理
高级处经理
处经理
资深组经理
高级组经理
组经理
新基本法是开启新黄金十年的金钥匙
新基本法的核心导向
新法修订的核心原则在于:突出核心人群、突出绩效导向
•核心人群:基本法大蛋糕更多的切
给主管
基本法的大蛋糕 给主管多切点!
•绩效导向:直辖组绩效突出,持续
直接增员、直接培育将成为最大受益 者 主管利益平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