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ppt课件 部编版课件1

合集下载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18张PPT).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18张PPT).ppt

解诗意
项羽是谁呢?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交流讨论 诗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思”字转写项羽,特别赞扬了他“不肯过江东”的 败而不屈的英雄气概。在北宋南迁的动荡年代,李清 照亲眼看到当局面对强敌仓皇渡江逃窜的丑态,与 “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诗人借赞 扬项羽来批判南宋王朝统治者投降、逃跑、苟且偷生 的可鄙行径。
绝句:诗歌体裁,四句一首,短小精萃。
初读感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划出这首古诗的节奏。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死亦为鬼雄。
.
加点的字是 多音字!
wéi (以为) 为 wèi (为什么)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夏日绝句》。 2、了解更多关于李清照和项羽的故事。 3、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
后世影响
《夏日绝句》是历代传诵、家喻户晓的名篇。 其中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 成为成语,喻指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常用于 赞美英雄或烈士,也是仁人志士砥砺节操的宝 贵箴言。
交流讨论 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要做怎样的人?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 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 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 的欺辱。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 其实一他读在:哭这呢个小,孩也的不嘴知微是微为. 翘(w起èi),什我么以。为. (wéi)他在笑呢,
词语解释
人杰 鬼雄 思 项羽 江东

2019年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PPT公开课课件 (精)

2019年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PPT公开课课件 (精)

红 云花 此
藕 中自 情
一 剪
香 谁飘 无 残 寄零 计 玉 锦水 可
梅 簟 书自 消
秋 来流 除
, ?, ,
轻 雁一 才
解 字种 下
罗 回相 眉
裳 时思 头
, ,, ,
独 月两 却
上 满处 上
兰 西闲 心
舟 楼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头
。 。。 。
英雄:
(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
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3)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 士,历城(山东济南)人,婉约派代 表人物之一。她少年时就颇有诗名。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 而且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她 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 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易安体”。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 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 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 才女”之美誉。
不肯过江东。
能不能把“不肯”换 成“不愿”、“不想”、 “不能”?为什么?
不肯过江东。
研读三:追思英雄
楚汉相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 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 呢?
材料三:
北宋末年,外族侵略者入侵中原,腐朽昏庸的北宋朝廷 东渡南逃,在“江东”建立南宋,他们依旧纸醉金迷,寻欢 作乐,老百姓(包括李清照一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 公元1129年,李清照途经当年西楚霸王兵败自刎处的乌江渡 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员的贪生怕 死、不肯抵抗,她对项羽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英雄气节更 加钦佩和赞赏,于是悲愤地写下这首《夏日绝句》,呼唤南 宋能够涌现出项羽那样的英雄,早日渡江,与敌死战,还我 河山!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一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一
本文档为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三首古诗的课件。首先介绍了《出塞》的作者王昌龄,并展示了诗歌全文。通过重点词语解释和诗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描绘的边塞景色和战士的豪情。同时,借助互文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愤情感和对良将的期待。接下来,文档介绍了《凉州词》的背景知识,包括凉州的地解释和解读,描绘了边塞将士在美酒和音乐中的豪情与无奈。此外,文档还设计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抄写爱国诗句并搜集爱国题材的诗歌,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文档标题提到了《夏日绝句》,但文档内容中并未包含该诗歌的具体内容或解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凉州词》《出塞》课件PPT模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凉州词》《出塞》课件PPT模板

二、辨字组词。
塞(出塞) 征(长征) 催(催促) 赛(比赛) 证(证据) 摧(摧残)
项(项目) 颈(脖颈)
课后习题解答
2.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参考答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醉卧沙场君
我爱学字词
sài
出塞
zhēng
飞将
帮你学课文
朗读古诗,思考问题: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情感。
朗读课文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及译文
注释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 北方的屏障。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 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提出问题
1.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 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秦汉时的明月,秦汉 时的关。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 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 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提出问题
2.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
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出塞
结构导图
语/文/古/诗/词/课/件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由此,你感受到了什么?
古诗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局面的愿望,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 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具有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 壮志,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我会写
sài qín zhēng
塞秦征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塞秦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 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 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 北北部。
zuì
词催 醉
左右结构
zuì

易写错
不要少写横
形声字。酉表意, 其形像酒坛;卒表声, 有竭尽的意思,因竭 尽酒量而醉。
词语解释
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 武威市)一带。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然后 与同座对读,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
B.王翰 王昌龄 C.王昌龄 王维
二、判断对错。
1.王翰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诗人。( √ ) 2.《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 句,令人深思。( √ )
3.《凉州词》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X )

《古诗三首》课时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古诗三首》课时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板书设计

生当为杰,死为鬼雄

夏 日
玉 碎




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主旨概括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 人通过表达对生与死的态度,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 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 、 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凡 事 都 是 多 棱 镜,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凡 事 都 是 多 棱 镜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看 到不 同 的 结 果 。 若 能把 一 些 事 看 淡 了 ,就 会 有 个 好 心 境 ,若 把 很 多 事 看 开 了, 就 会 有 个 好 心 情 。让 聚 散 离 合 犹 如 月缺 月 圆 那 样 寻 常 ,让 得 失 利 弊 犹 如 花开 花 谢 那 样 自 然 ,不 计 较 , 也 不 刻 意执 着 ; 让 生 命 中 各 种的 喜 怒 哀 乐 , 就 像风 儿 一 样 , 来 了 ,不 管 是 清 风 拂 面 ,还 是 寒 风 凛 冽 ,都 报 以 自 然 的微 笑 , 坦 然 的接 受 命 运 的馈 赠 , 把 是 非曲 折 , 都 当 作是 人 生 的 定 数, 不 因 攀 比 而困 惑 , 不 为 贪婪 而 费 神 , 无论 欢 乐 还 是 忧伤 , 都 用 平 常 心去 接 受 ; 无 论得 到 还 是 失 去, 都 用 坦 然 的心 去 面 对 , 人生 原 本 就 是 在得 与 失 中 轮 回的 , 让 一 切 所有 的 经 历 , 都 化作 脸 上
1 解释下列词语
人杰: 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 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 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课件(共25张PPT)
鬼雄
xiàng
项羽
二、读诗文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三、解诗意
夏日绝句
题解:“夏日”:夏天。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
人中的豪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鬼中的英雄。
诗文大意: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 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人杰:抗疫英雄钟南山,航天英雄杨利伟、聂海 胜…… 鬼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精忠报国岳飞……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突 围乌江。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 旁。
怀念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文大意:直到今天人 们还在思念项羽,是因 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 回江东。
四、悟诗情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他宁 死不屈。
因为八千子弟,无一生还, 无颜见江东父老。
因为败局已定,过江东只会 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本句运用对偶(对仗)的手法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 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 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 羽 ( 公 元 前 232 年 ― 公 元 前 202 年),名籍,字羽,今江苏宿迁市区 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六、续诗韵
➢ 1、把古诗唱给家长听。 ➢ 2、课后收集有关爱国的古诗
及其背后的故事,举行一次 爱国主义诗歌分享会!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夏日绝句》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夏日绝句》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夏日绝句
新课导入
在众多人的心目中,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 世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有着不可抵御的人格 魅力,可是他终究还是败在了刘邦手下,是什 么原因让这位英雄人物不能笑到人生的最后呢? 而李清照却对他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下面就让 我们走进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来领略女 诗人的风采和西楚霸王的英雄气概吧!
我会认
jié
xiàng
杰项
我会写
jié

xiónɡ xiànɡ
杰亦雄项
夏日绝句
资料袋
项 羽 ( 公 元 前 232 年 ― 公 元前202年),名籍,字羽, 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 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 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 垓下,突围乌江。最后霸王别 姬,自刎于乌江旁。
夏日绝 句
论人生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忆霸王 不肯过江东
说理
借古讽今 壮怀激烈 怀古
关于描写爱国的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你从中体会 到了什么?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层次梳理
生当作人杰
夏 日
做人
人生观
死亦为鬼雄
借古讽今
绝 句
至今思项羽
忆项羽
怀古
壮怀激烈
不肯过江东
图解课文
主旨归纳
《夏日绝句》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 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烘托出诗人强烈的爱国 情怀和不屈从于命运的铮铮风骨。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其他 的爱国诗篇吗?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夏日绝句》课件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 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 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兵 把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 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 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 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 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 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 失败的英雄呢?
诗句理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 应该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 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1.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前两句意思:(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去了, 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①思:怀念,追思
②江东:长江以东。“江”在 古诗词中一般都是长江。
写项羽不肯回江东而自刎,赞美 了他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后两句意思: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 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一、利用工具书读准下面字音。
绝: jué
杰: jié
雄: xióng
羽: yǔ
二、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五言绝句该 怎么读呢?
三、同学们齐读诗歌;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主页
(宋)李清照
生 当 作 人 杰,死 亦 为 鬼 雄。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PPT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PPT

zhēng
长征
jiàng
飞将 将领
出塞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 诗读正确、读流利。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同桌互读,相互 正音,试着读出这首 诗的节奏。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能
万里长征人未还。
想象:面对着这一轮明月,守关将士的亲人 在做什么呢?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 _万__里__长__征__儿__未__还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 _万__里__长__征__夫__未__还__。_ 天真无邪的孩子,遥望边关 _万__里__长__征__父__未__还__。_
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这 明月,我们就会想起其他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发现了吗?诗人笔下的明月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 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 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与 亲人团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 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 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 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 为主。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 剪梅》等。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注意停顿。
学认字
jié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2019新教材)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ppt《夏日绝句》公开课课件(精品)

(2019新教材)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ppt《夏日绝句》公开课课件(精品)
24
推敲用词练习。 (1)、春风又(绿 到 过
吹 )江南岸。 (2)、红杏枝头春意(旺
浓 闹 )。 (3)、鸟宿池边树,僧(推
敲)月下门。
25
作业
作业超市: 1、把《夏日绝句》誊抄在“我的采集本”。 2、继续阅读李清照的诗词。把自己喜欢的
诗句摘抄在“我的采集本”,并练习背诵。 3、回家运用这种方法学习李清照的《声声
13
《史记·项羽本纪》
——西汉·司马迁
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战,兵败,逃至乌江。 乌江亭长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 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 军至,无以渡。”
项羽笑曰:“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 无一人还,吾何面目见江东父老?”遂下马步 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 时年 31 岁。
19
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 像项羽那样___________
20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读古诗,有韵味。 3.抓字眼,明诗意。 4、品词句,悟诗情
21
22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读古诗,有韵味。 3.抓字眼,明诗意。 4、品词句,悟诗情。
23
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想 说些什么?
慢》。下节课开一个古诗自学感受汇报展 示会!
26
宋钦宗被俘后,传位给他的弟弟宋高宗。同样贪生怕死的宋 高宗带着一群文武百官,仓皇南逃,定都临安(杭州),这就 是历史上的南宋。南宋的统治者不思报家仇国恨,不思收复失 地,不思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在杭州西湖边,忍辱偷安, 过着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甚至还以“莫须有”的罪名, 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不肯过江东。
10
学习古诗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凉州词》是边塞诗。盛唐边塞诗 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 诗长于七言 ,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 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情 感,大多具有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 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大多慷 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 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尤以 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 岑诗派”。下面我们欣赏几首边塞 诗。
醉卧沙场君莫笑, 自古以来 古来征战几人回。 您
晶莹的夜光
葡萄美酒夜光杯杯盛,满了殷红的 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正要开
怀畅饮,马上琵琶 声催促而来。
醉倒在沙场,也
醉卧沙场君莫笑,请您不要见笑,自 古来征战几人回。古男儿出征,有
几个活着回来的?
凉州词
译文:
[唐]王翰 晶莹的夜光
杯盛满了殷红的
古诗赏次析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在
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 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 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 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 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 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 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 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 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 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 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
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 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 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 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 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 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 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 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 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至 今 思 项 羽,不 肯 过 江 东。

2019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公开课精品课件PPT完结

2019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公开课精品课件PPT完结
1
•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 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 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 善作书画。
• 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 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 辛弃疾比肩,亦可直追前代 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 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中国 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2源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14
15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 山,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 猛,无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 盖世。’”】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 兵把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 战,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 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 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6
6
7
• 项羽,秦末汉初的西楚霸 王,24岁起兵反秦,后与 刘邦争夺天下,战败至乌 江,前有滔滔江水挡住了 去路,后有刘邦的兵将在 追杀,大家纷纷劝项羽逃 过乌江,以投东山再起, 但是项羽觉得领地丢了, 将士们也死了,自己如苟 且偷生地活着回去,实在 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 顽强抵抗、以死相拼,最 后不愿被俘,拔剑自刎而 死。
8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人中的豪杰
死亦为鬼雄。
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诗意:活着就应该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 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在思念项羽,只 因他不肯偷生过江东
9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0
11
不 肯 過 江 東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在朗读时,如何把握全诗的 感情基调?
该诗描写边塞生活,即暗 示古代战争生活的热烈紧张,更 凸显诗人慷慨豪迈的悲壮意味。 全诗充满昂扬向上的情调。阅读 时注意,后两句尤其要读得音韵 悠长,感情激昂。
疑难解答
1、题目中的“词”应该如何理解? 2、从首句中提到的“酒”“杯”你能够想到一个怎样的场
面?前两句描绘的是军中的 情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说说你对后两句的理解? 4、在朗读时,如何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
但使龙城飞将在,
只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戍守边关
不教胡马度阴山。
就不让匈奴的骑兵南下入侵了。
• 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 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 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 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 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凉州词二首》是唐 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 的名篇。他恃才不羁, 性情豪放,以豪放之 情写军中生活。
诗歌简析:
《凉州词》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 乐的情景,具有浓厚的边塞军营生活色彩。本诗 在表达方式上是以赋的形式以了景写哀景,语言 平实,通俗易懂,但主题鲜明深刻,表现的是一 种悲壮的豪迈。诗文以边塞生活为体裁,但诗人 对于所要表达的观点,却是从侧面衬托显示出来。 先写美酒宝杯,次写欲饮不能尽兴,由平静中一 下转入紧张激昂的气氛中去了。第三、四句的潜 台词,诗人以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沉痛的心情,显 示出诗人旷达的胸怀。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2019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公开课精品教学PPT课件

2019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公开课精品教学PPT课件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兵把 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不打 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 必死,无一还心。”】
11
板书与拓展
生 人杰
项羽
死 鬼雄
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 雄气概
8
诗句理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该 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 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9
江东,是指江南的东部,江东是项羽 的老家。当年,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 弟转战中原,项羽是江东的骄傲。江 东的父老乡亲都盼望着项羽胜利归来 。可是,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呢?
4
这首诗“惊天地,泣鬼神”八百多年来令多少 男儿汗颜。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
(慷慨激昂,坚定有力) 请全体男孩子再来念一念这两句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5
夏夏日日绝绝句句
[[宋宋]]李李清清照照
生生当当/作作/人杰, 死死亦亦/为为/鬼雄。 至至今今/思思/项羽, 不不肯肯/过过/江东。
6
。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
古第
一才女”之美誉。
3
写作背景
北宋末年,外族侵略者入侵中原, 腐朽昏庸的北宋朝廷东渡南逃, 在“江东”建立南宋。即便如此, 他们依旧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整日寻欢作乐,不思进取,老百 姓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公元 一千一百二十九年,李清照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 处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对比宋朝官 员的贪生怕死、不肯抵抗,她对项羽宁死不屈、悲壮豪迈的 英雄气节更加钦佩和赞赏,于是悲愤地写下这首《夏日绝句 》,呼唤南宋能够涌现出像项羽那样的英雄,早日渡江,与 敌人死战,还我河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夏日绝句》PPT模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夏日绝句》PPT模版

课堂练习
读一读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 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 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 人的欺辱。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第二章
课文解读
新课引入
战争使多少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面对战争,南宋诗 人李清照写下了这首诗。
新课引入
李清照(1084-约1151)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 绘画,且通音律。诗文笔力雄健,情辞慷慨。词则继 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 调悲凉为主。所著《词论》,多有独立见解,对南唐 二主以来词人遍加讥评,强调词别是一家,主张协律 ,崇尚典雅、情致。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课文精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 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 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 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 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 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 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 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 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2019秋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公开课PPT上课课件.ppt

2019秋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夏日绝句》公开课PPT上课课件.ppt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 因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5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 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6
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 作手法?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 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
谴责之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
国情怀。
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7
注释
活着的时候,应当 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 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至今还 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 失败之时,宁可自杀, 也不肯逃回江东。
8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朝)的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现手 法。赞颂项羽( 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 抒发了作(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生的谴责) 之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李清照: 自号易安居士,宋朝著名
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士 大夫家庭十八岁时她与赵 明诚结婚,婚后居住在洛 阳,生活幸福。建炎元年, 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 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 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 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 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1
夏日绝句
李清照
2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9
1928年初,由于 叛徒的出卖,夏明翰 同志被国民党反动派 逮捕。
在狱中他严词拒绝
了敌人的诱降。毅然
说道:“办不到。可
牺牲我的生命,决不
放弃我的信仰。”后
慷慨就义,行刑前他
写下了这首诗。

(2019新教材)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夏日绝句 公开课课件

(2019新教材)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夏日绝句 公开课课件
四面楚歌、鸿门宴
4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 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 八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 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 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 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 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 老,不肯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 百,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 年。
10
作业: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 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11
5
1.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 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 鬼雄”之名。
2.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 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 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 失败的英雄呢?
6
走进词剪梅》 3、 《醉花阴·重阳》
7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四课时 习作 ◆ 创设情景, 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 交流资料 1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 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 自主完成习作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的建议: (1)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教后记:


生当作人杰,
人杰:人中豪杰。
死亦为鬼雄。
亦:也。 鬼雄: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
项羽:秦末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 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不肯过江东。
项羽 乌江自刎
诗句理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也应该 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生 当 作 人 杰, 死 亦 为 鬼 雄。 至 今 思 项 羽, 不 肯 过 江 东。
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 作手法?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 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
谴责之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
国情怀。
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朝)的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现手 法。赞颂项羽( 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 抒发了作(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生的谴责)
之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谢谢

◆ 学习目标
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佩服 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 愿逃回江东。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 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人杰:人中的豪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舍生取义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一、解诗题,知诗人
李清照:
(1084年—1155年),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 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 第一才女”之称。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二、抓字眼,明诗意
夏日绝句
夏日:夏天 【宋】李清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