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汇总
(整理)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山东交通学院道路工程课程设计院别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0级2 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二〇一三年六月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新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旧路改建路面设计院(部) 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02学生姓名学号6 月10 日至 6 月14 日共 1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2013 年6月1 日一、 设计内容及要求:1、路基干湿类型及路基回弹模量的确定;2、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的选定与结构层厚度的计算;3、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方案的选定与结构层厚度的计算;4、旧路改建路面结构方案的确定及加铺层厚度的计算。
二、 设计原始资料:平原微丘区某一级公路,近年来由于大吨位车辆的增加,个别路段不能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对下列路段的路面作如下处理:0+500~3+500 段,改线需在新路基上铺路面; 3+500~5+000 段,旧路面强度不足,需进行补强设计;5+000~6+300 段,接近城镇为改线路段,在新路基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状调查资料如下: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资料为2009年,设计年限的起算年为2012年。
在不利季节调查的双向平均日交通量: 车 型 总重( KN ) 后轴重( KN ) 后轴数 辆 / 日解放 CA10B 19.4 60.85 1 426黄河 JN150 49 101.6 1 458 日野 KB222 50.2 104.3 1310 太脱拉 138 51.4 80 2 (轴距≤3) 174 东风 KM340 24.6 67.8 1 1170 黄河 JN362 63 127 1 510 日野FC 16423.9711770预计未来10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 8% ,10年后增长率为 4% 。
原有路面厚度为 25 cm 天然砂砾垫层, 20cm 石灰土基层, 2.5cm 沥青表处面层。
该路段地处Ⅱ2区, 沿线土质为粉质轻亚粘土,L ω=40%,P ω=18%,当地多年平均最大冻深为0.8m 。
道路设计总说明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老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1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道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能进行道路路线勘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的依据2.1技术依据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指导与要求教材《道路勘测设计》(张维全、周亦唐、李松青主编)《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7)2.2 自然条件2.2.1工程概况该次设计道路位于某镇,为平原微丘新建公路(部分为改建公路,本次要求设计的主干线为新建公路)。
设计全长240.925米(起讫桩号分别为0+00和0+240.925),道路总体走向为自东北向西南,起点坐标为X=3181.197米Y=3217.813米,终点坐标为X=3168.878米Y=3454.780米。
2.2.2 地形、地质条件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工程现场为平原微丘地貌,上覆第四系上粘土,厚度2米左右,下覆基岩为白垩(K)泥岩层。
2.2.3 地震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拟建道路范围内无深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等不良地质作用。
按照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道路设防起点为7度,故本道路工程作设防设计。
2.3 交通条件2.3.1公路分级:三级公路2.3.2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车道数、路基宽度、圆曲线半径、最大纵坡等):主要技术指标表1公路圆曲线最小半径技术指标表2公路纵坡长度限制表3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表43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过程3.1选线:本次设计的道路位于某镇。
根据地形图及平面展线及纵断面布设情况,地形地貌等情况设计了两个方案(方案1、方案2见平面设计图)。
经过进一步方案比选后,选择了方案1为最后设计方案。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课程设计背景和目的1.1 背景说明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道路对于保障交通畅通、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城市道路的建设和管理也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的依据和规范。
1.2 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任务。
二、课程大纲2.1 课程名称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2.2 课程总学时60学时2.3 课程主要内容1) 城市道路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 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3) 城市道路设计软件的应用2.4 课程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30学时)●城市道路规划的理论基础(6学时)●城市道路设计的理论基础(6学时)●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法律法规(8学时)●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经典案例分析(10学时)2)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30学时)●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12学时)●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项目实践(18学时)三、课程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1)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相关法律法规;3) 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经典案例。
3.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 能够独立进行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任务;2) 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操作。
四、课程评分方式4.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1) 课堂表现(10%)2) 平时作业(30%)4.2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附件:2.城市道路设计软件操作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交通管理条例: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城市交通管理行为。
2.城市规划法:用于规范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包括城市道路规划。
3.城市交通安全法:用于规范城市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标:1. 确定城市道路课程设计的目标和意义;2. 分析学生的需求,确定适用的学习目标;3. 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模式;4. 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案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课程设计目的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3. 教学内容3.1 道路规划和设计原则3.1.1 道路类型和分类3.1.2 道路几何设计原则 3.1.3 道路标志和标线设计 3.2 交通流理论与分析3.2.1 交通量测算方法3.2.2 交通流模型3.2.3 交通信号控制原理 3.3 道路施工与养护3.3.1 道路施工工艺3.3.2 道路养护与管理3.4 城市道路环境规划3.4.1 环境评估和影响分析 3.4.2 道路噪音与污染控制 3.5 城市道路安全管理3.5.1 交通事故分析3.5.2 道路安全设施设计 3.5.3 道路交通法规4. 教学方法4.1 教学手段的选择4.2 实践机会的提供4.3 项目案例的引入5. 教学评估5.1 评估方法5.2 评估指标与标准5.3 学绩评定6. 学生要求与考核6.1 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6.2 考核方式与要求7. 参考资料7.1 专业教材7.2 学术论文7.3 相关法律法规附件:1. 城市道路规划案例分析2. 道路设计软件使用指南3. 学生作业模板法律名词及注释:1. 道路分类:根据道路的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将道路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等。
2. 道路几何设计原则:指在不同道路类型和地理环境下,确定道路位置、纵横坡度、几何形状等参数,以满足交通运输和使用的需要。
3. 交通流模型: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学原理描述和预测交通流的行为和特征的模型。
4. 交通信号控制原理:通过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配时,引导交通流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行。
5. 道路施工工艺:指道路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方法和步骤,包括挖掘、填筑、铺设、压实等。
道路cad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任务依据本课程设计任务依据为《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道路CAD课程设计)》。
二、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路基宽B=8.5米,即:2×3.5米(行车道)+2×0.5米(土路肩)+2×0.25米(路缘带)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宽度:所有小桥涵与路基同宽。
三、路线基本走向S258线乳源县大布至英德交界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乳源县大布镇英明,接S258线K84+650,起点桩号为KO+000,经埕头、桥背、赵屋,终点位于乳源县与英德县交界处排沙沥,本设计终点桩号为K4+817.545,路线全长4.825公里, (改线后长链7.507m)。
四、沿线自然概况1、自然概况:本路段位于韶关市乳源县境内,处在风景旅游区一大峡谷的大布镇内,地处山岭重丘区,沿线地形变化不大,最高地面标高为655米,;最低地面标高为610米。
2、地质:沿线地质表层多:为比较稳定的亚粘土,地表下为少量风化带及花岗岩。
3、地震设防: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
五、气候特征本路段地处中亚热带,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9.8℃,1月平均气温为9.8°C,7月平均气温为28.9°C,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4.6°C。
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雨季多集中在4—7月,无霜期312天。
六、筑路材料本路段沿线河砂很少,河砂可在位于30公里外的古母水购取。
石料在大布镇附近石场购取。
水泥、钢筋在乳源县城购取。
七、工程技术方案(一)路线线形1、路线平面线形:本路段共设交点26个(不计起终点),平均每公里5.803个,平曲线最小半径65米,1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35米,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66.041%,夹直线最大长度277.678米,夹直线长度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2、路线纵断面:本路段共设变坡点20个,平均每公里4.145个,最小坡长81米,最大坡长269米,最大纵坡5.3%,最小纵坡0.2%,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型800米,凸型1800米,竖曲线长占路线长度25.66%,平纵组合较为合理,路线设计标高指路中心线设计标高,水准点标高为相对标高。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第1章绪论1.1 设计任务与内容设计名称:某新建三级公路路线设计设计资料:[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2]地形图:地形图2张,比例尺:1:2000;[3]路线起、终点:见地形图;[4]路线沿线地质:泥质页岩设计要求:①路线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②路线方案的选择和确定;③纸上定线;④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⑤路线设计计算,包括:曲线要素、路线里程、纵断面设计高程、路基加宽、超高、土石方数量等;⑥图纸表格的绘制和填写,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直线及曲线一览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1.2 设计成果设计公路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长度大约为1500m。
焦点个数为5个,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m,最大平曲线半径为515m。
最大纵坡为3.310%,最小纵坡为0.507%。
最大坡长为500m,最小坡长为192m。
竖曲线半径均为2000m。
第2章路线平面设计2.1 路线平面线形说明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为(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一、设计的基本方法该公路应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根据已给出的路线为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40Km/h,绘制至少5000米的路线设计图,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首先进行平面设计,根据交点坐标用坐标法绘制出路线交点,得到路线平面导线,然后再根据平曲线要素以及各里程坐标绘制平曲线。
随后进行纵断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最后进行横断面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各部分的具体尺寸可参照《标准》、《路基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示例确定。
一、设计步骤1.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安徽工业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土木系道桥方向班级:土104姓名:学号:目录1平面图设计-------------------------------------------41.1设计原则-----------------------------------------41.2设计的标准及参数---------------------------------41.3方案选择-----------------------------------------41.4平面线要素计算-----------------------------------61.4.1交点间距计算--------------------------------61.4.2方位角计算----------------------------------71.4.3圆曲线要素计算------------------------------72.道路纵断面设计--------------------------------------8 2.1纵断面设计原则-----------------------------------82.2设计的标准及参数---------------------------------82.3纵断面设计方案-----------------------------------92.4曲线要素计算-------------------------------------92.5各点高程计算------------------------------------102.5.1竖曲线要素计算------------------------------102.5.1.1第一变坡点要素计算------------------------102.5.1.2第二变坡点要素计算------------------------112.5.1.3第三变坡点要素计算------------------------112.5.1.4第四变坡点要素计算------------------------112.52桩号设计标高计算-------------------------------113.横断面设计-----------------------------------------13 3.1设计原则------------------------------------------133.2道路横断面设计------------------------------------133.2.1机动车设计--------------------------------------133.2.2非机动车道的设计--------------------------------143.2.3人行道设计--------------------------------------143.2.4分隔带设计--------------------------------------154.平纵组合设计---------------------------------------15 4.1设计原则------------------------------------------164.2平纵线型组合设计----------------------------------165.路基设计-------------------------------------------16 5.1路基设计一般原则----------------------------------165.2路基设计------------------------------------------175.3填挖方量------------------------------------------171.平面图设计1.1设计原则1、在满足各项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平面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相协调2、满足行驶力学上的基本要求,并要求满足驾驶员和乘客在视觉上的要求。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导说明范文
路基路面施工方法简介
路基施工方法
包括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路基压实等工序 。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确保每层 填料的压实度符合要求;开挖时应根据地质 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确保边坡稳定; 压实时应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 确保路基的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路面施工方法
包括基层施工、面层施工等工序。基层施工 时应先对下承层进行验收,然后铺设基层材 料并进行压实;面层施工时应先对基层进行 验收,然后铺设面层材料并进行压实。对于 沥青混凝土路面,还需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 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工序。
05 桥梁涵洞结构设计与施工 方法
桥梁类型选择及荷载标准确定
桥梁类型选择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质、水文 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量、荷载等级等 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桥梁类型,如 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
荷载标准确定
根据桥梁设计使用年限内可能承受的 最大荷载,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安全 系数,确定桥梁的荷载标准,包括恒 载、活载和其他荷载。
实例三
在某城市道路交叉口,针对交通流量大、车速快的问题,通过设置合理 的信号灯配时方案、导向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 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
07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标准
课程设计成果提交要求及格式规范
提交要求
学生需按时提交完整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报告 、计算书、图纸等。如有特殊情况需延迟提交,需提 前向指导教师申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道路工程定义与分类
道路工程定义
道路工程是研究道路规划、设计、施 工、养护及管理等理论与技术的综合 性应用学科,旨在构建安全、高效、 舒适、经济的交通运输系统。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课程设计说明书1:介绍1.1 项目背景1.2 目标和目的1.3 范围和约束2:需求分析2.1 用户需求2.2 功能需求2.3 非功能需求3:系统设计3.1 总体设计3.1.1 系统架构3.1.2 数据流图3.2 模块设计3.2.1 模块13.2.1.1 功能13.2.1.2 功能2 3.2.2 模块23.2.2.1 功能1 3.2.2.2 功能2 4:数据库设计4.1 数据库结构4.2 数据库表设计4.3 数据库关系设计5:界面设计5.1 用户界面5.2 系统界面6:数据流程设计6.1 用户使用流程6.2 系统执行流程7:安全性设计7.1 用户认证与授权7.2 数据保护与隐私8:测试计划8.1 测试目标8.2 系统测试方法8.3 测试计划表9:部署计划9.1 环境要求9.2 部署步骤9.3 风险评估10:维护计划10:1 维护策略10:2 更新计划10:3 维护任务安排11:附件11.1 附件1:数据字段定义 11.2 附件2:界面设计图 11.3 :::12:法律名词及注释12.1 法律名词1:注释12.2 法律名词2:注释:::附件:1:数据字段定义:详细描述数据库表的数据字段及其类型、长度和约束等信息。
2:界面设计图:包含了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图,展示了各个模块的界面布局和交互方式等。
3::::(根据实际情况添加)。
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注释- 注释1:详细解释法律名词1的定义及其相关意义。
- 注释2:补充法律名词1的相关法规或判例等信息。
2:法律名词2:注释- 注释1:详细解释法律名词2的定义及其相关意义。
- 注释2:补充法律名词2的相关法规或判例等信息。
:::。
道路线型设计说明书
一.课设题目:山岭区二级公路线型设计二.技术指标汇总本设计采用设计时速60km/h,路基宽10.0m,双向2车道,圆曲线半径200m,缓和曲线80m,设计纵坡分别为 2.0%和 4.3%,都小于最大纵坡6%,竖曲线半径R=2800m.。
三.平曲线要素计算已知:α=70.1º R=200m Ls=80m切线增长3322808039.94722402240200s s L L q R =-=-=⨯m内移值:424338080 1.33124238422384200s s L L p R R =-=-=⨯m 缓和曲线角:018011.462oo s L R βπ==切线长:()tan181.2052T R P q α=++=m平曲线长:s o 2L 324.725180L R πα=+= m外距:E R P sec47.32R α=+-=()m切曲差:237.685D T L =-=m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和线元一览表如下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线元一览表桩号计算及校核四.曲线加桩及50米桩对应高程数据表五、竖曲线设计根据道路纵横断面图考虑填挖平衡,平纵曲线合理组合,最大纵坡限制,汽车行驶性能及燃料节约等因素确定变坡点为K0+500 i 1=2.0% i 2=4.3% R=2800m 设计高程为52m1. 竖曲线要素计算坡差:21 4.3% 2.0% 2.30.023i i ω=-=-==曲线长:L R m ω==2800⨯0.023=63.8 31.92LT == 外距:20.1822T E R== 起点桩号:0500.031.9468.1K +-= 终点桩号:0468.163.8531.8K ++= 起点设计标高:52.00031.90.02051.363-⨯=m 终点设计标高:52.00031.90.04353.362+⨯=m 竖曲线中的桩号依次为:0470,0490,0510,0530K K K K ++++0470K +点的设计高程如下:12211470468.1 1.91.90.001222800x x h R =-====⨯ 切线高程:/151.360.002 1.951.398h =+⨯=设计高程:0151.3980.00151.399h=+=同理计算可得其余各桩设计高程:2.直线段各桩设计高程计算:已知起点标高42.00m,终点标高74.17m可得:050.00K+设计标高42.00+50.00=43.00K0+550.00设计标高74.17-(1013.849-550)*0.043=54.22 同理可得各桩号点设计高程如下表所示:六.加宽计算(1) 全加宽确定:按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二级公路采用第三类加宽值,即汽车轴距加前悬总为5.2+8.8=14m 时的加宽值b=0.8m 。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总说明1.道路修建意义公路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设施,正如民间谚语所说:“要致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快路快富。
”同时,相比于其他的运输方式,公路具有机动灵活、受交通设施限制少、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等特点。
它对商品流通、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开发山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
该公路位于四川省内江市。
公路沿沱江修筑,主要任务是运输及与加强各村落间以及村落与附近城镇的联系,同时为沱江沿线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沿江道路可以充分发挥港口的优势,使水陆运输相结合,加强沿江地区和外界的物资交流。
可以达到方便工农产品的运输,提高村民的出行便捷度的目的。
2.初始资料(1)CAD地形图比例尺1:1000(2)线路起点中心坐标为B0+000(3)根据调查起始年平均日当量轴次为400辆,预测年平均增长率为6.5%。
(4)公路等级为三级,设计年限8年。
3.道路等级论证老师给定三级公路。
4.地形地貌描述该地区属于公路自然区划Ⅳ4区,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冬暖夏热,雨量适中。
平均年温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5598℃左右。
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
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
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涝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
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中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
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
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指导说明
第 1 章设计总说明 (3)第 2 章平面设计 (4)第 3 章纵断面设计 (13)第 4 章横断面设计 (18)第 5 章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21)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设计依据根据设计任务书及所给定的地形图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 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10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
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697.142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697.142。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四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110m 110m 130m 8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3个变坡点,1个凸形竖曲线,2个凹形竖曲线,半径分别为 2200,3000,6000米。
本路线设计中有一座两跨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总跨径40米,桥全长为48米;1.4 环境保护本路线设计考虑了道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可能多的利用原路段,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取土坑、弃土区填方及挖方边坡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二章路线平面设计道路为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及特征为道路的平面线形,而道路的空间位置成为路线。
路线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时,路线要改变方向和发生转折。
(完整版)《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课程作业2015届交通运输学院专业交通工程学号 ********学生姓名侯明晓指导教师孙海龙完成日期 2017年 2月 28日一、课程作业的目标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设计的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掌握城市交叉口平面和交通标志标线设计的能力,掌握查阅相关规范进行设计的能力以及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二、课程作业的内容本课程设计是围绕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而展开,其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交叉口的平面设计,包括横断面的形式选择和组成,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非机动车道的宽度确定、缘石半径的计算等内容。
2、交叉口的标志标线设计,包括交叉口的路段的指路标志、指示标志以及道路标线等内容。
三、交叉口设计规范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 20-2006);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四、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流程1、工程设计背景(1)本交叉口位于中城市, 该道路位于光明城市。
北侧为东三环,临近国道,交通便利,合理利用了已有的城市交通设施。
(2)主干路为双向六车道相交主干路为双向6车道;由主干路与次路相交,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5m,相交道路红线宽度为45m;(3)道路等级:交叉口的形式为十字型交叉口;(4)设计速度:50km/h。
(5)交通组成:小汽车和自行车。
2、交叉口平面设计(1)交叉口道路的横断面的形式选择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断面,主干路宜采用四幅路或三幅路。
○1本设计为主干路采用四幅路,其横断面形式如图所示。
(2)机动车道宽度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一条机动车道最小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一条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车型及车道类型设计速度(km/h)>60 ≤60大型车或混行车道(m) 3.75 3.50小客车专用车道(m) 3.50 3.25由于主干路车道交通组织形式为混行交通,并且设计为50km/h,,所以选择机动车道宽度3.5m。
道路课程设计总说明
道路课程设计总说明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掌握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道路施工的技术和工艺。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道路设计原理和方法,完成一般道路工程的设计;具备道路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道路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具体安排如下:1.道路工程概述:介绍道路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
2.道路设计原理:讲解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等。
3.道路施工技术:介绍道路施工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包括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施工等。
4.道路施工现场管理:讲解道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道路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3.实验法:学生进行道路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权威、实用的道路工程教材作为主教材。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一批道路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PPT,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
4.实验设备:准备道路工程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交通运输事业是为国民经济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而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经济,政治,军事优势。
公路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从“八五”开始,公路建设进入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新阶段,近几年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路桥方面知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同时,各项规范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为掌握更多路桥方面知识,我选择了省道228线阳安至孔镇二级公路施工图设计这一课题。
本次设计路段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属平原微丘区,本次设计包括拟定路线方案、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桥涵设计,平面交叉设计,书写计算说明书、编制设计文件这几项任务。
平面线形设计首先应拟定路线方案,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赵永平、唐勇主编《道路勘测设计》,根据选线的一般要求,综合考虑沿线的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条件等影响因素,按照选线的步骤选定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方案。
整个设计过程都是用软件进行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是根据设计提供的电子地形图,用道路设计软件“纬地三维道路CAD系统v5.83数模版”结合所经地面的起伏情况,在地面上确定各中桩点的具体位置和桩号,并用内插法计算出各点的地面高程,然后用软件进行拉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计算出各中桩点的设计高程.。
参照路线线形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万德臣、王春生、武鹤主编《路基路面工程》的要求,完成累计标准轴次的确定、土基回弹模量的选择、路面结构层的确定及验算和绘制路面结构大样图等内容。
路面结构层采用HPDS2003A系统进行设计。
路面结构层组成材料的设计是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完成底基层、基层和面层(上、下面层)的材料设计。
本次设计,在董吉福老师及本组其他组员的帮助下,才使的这次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对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公路工程设计的不断发展,加之本人学识水平疏浅,设计中难免出现不足和疏漏,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建议,以便进一步改善。
·崔超2013年12月11.概述1.1设计任务依据及概况根据公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1.1.1设计标准(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4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2米其中:行车道宽度: 2×3.75 米硬路肩: 2×1.5米土路肩: 2×0.75米(2)线形要素标准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 400米;极限最小半径: 250米;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2500米纵坡:最大纵坡: 5%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 1100米(坡度为3%时)900米(坡度为4%时)700米(坡度为5%时)500米(坡度为6%时)竖曲线要素: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4500/30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3000/2000米;竖曲线最小长度: 70米(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级;1.1.2总体设计原则2本工程为省道228线阳安至孔镇二级公路公路的新建路段,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2)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建设时应适当超前考虑。
(3)尽量的利用老路及山地,以降低造价。
(4)沿线的中小城镇采取“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原则,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时,在现有详细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减少房屋的拆迁量。
除考虑房屋拆迁外,对管线的避让和动迁在初步设计选线时也进行了重点考虑,并作为线位的重要控制点。
1.1.3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填筑材料、路面材料、桥、涵、以及防护工程等构造物用料。
路基填筑材料主要采用石灰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砂卵石、粘土及砂性土等,路面、桥涵及防护工程等构造物用料主要有石料(碎石、块片石)、黄砂、水泥、钢材、木材等。
(1)路基填筑材料挖方路段开挖的土石方可以用于路基填筑需要,不足部分可在公路沿线征山开采宕渣或征地用土来填筑。
(2)涵洞、桥梁及防护工程等构造物材料骨料(碎石、块片石):本工程道路沿线石料储藏丰富,取运方便,除可利用现有石料场外,还可就近选择荒山自行开采。
同时,挖方中的新鲜岩石,经加工后也可用作骨料。
砂料、水泥、钢材、木材:由料场提供。
(3)电资源沿线各乡镇均有自来水及变电系统,大部分路段具备通水、电的条件。
1.1.4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情况根据地形图,本工程附近没有风景点、文物保护点,对公路的选线没有影响。
本路段在选线时尽可能避开城镇和居民集中地段,距城镇“离而不远、近而不进”,沿山路段依托山势而行,与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尽可能做到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设计中尽可能做到土石方填挖平衡,对桥头路基边坡、高填方路基边坡及挖方边坡部分采取浆砌防护措施,对沿河、沿塘路段全部采用浆砌防护的办法,防止水土流失。
32、确定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2.1公路等级的确定:根据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一般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的公路为二级公路,其远景设计年限为15年,它是为中级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
公式为:计算设计年标准车型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NTNT=∑NiKi(1+γ) n-1NT——远景交通量Ni——某种车型的交通量Ki ——某种车型的折算系数,参见下表(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γ——年平均增长率n——公路使用期末年年份——交通量统计年份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计算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NT计算说明如下:东风 NT=350×1.5×(1+8%)20-1=2265.7辆/昼夜黄河 NT=415×2×(1+8%)20-1=3582.0辆/昼夜江淮 NT=65×2×(1+8%)20-1=561.0辆/昼夜拖挂 NT=150×3×(1+8%)20-1=1942.0辆/昼夜远景交通量NT=8350.7辆/昼夜计算可知,能够满足二级公路的交通量。
应选用二车道二级公路,能适用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5000-15000辆/昼夜,远景设计年限为15年,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
,2.2公路技术指标的选用:根据沿线地形和自然条件,确定计算行车速度,选用相应的技术指标,结果如下453、线形设计3.1 平面线形设计3.1.1选线(1)选线的依据:①道路选线就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地物及其它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②选线是道路路线形设计的重要环节,选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
选线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2)选线的原则:①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先进的手段对路线方案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在方案论证、比较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②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宜轻易采用低限指标,但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③选线应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耕地,注意尽量地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④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的环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
注意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重要的历史文物遗址。
⑤选线时应对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的勘探,查清其对道路工程的影响程度。
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
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当路线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⑥选线时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路线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b.占地、房屋拆迁所带来的影响。
c.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耕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而产生的影响。
d. 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e.汽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影响。
f.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影响和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其对政策实施的可能性。
(3)原则性方案比较6路线方案比较可分为质的比较和量的比较两个方面。
原则性的方案比较,主要是质的比较,多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通过详细计算经济和技术指标进行的比较,而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评比。
主要综合的因素有:①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以及战备、支农、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贯彻和体现程度。
②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等网系中的作用,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③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对道路的影响;要求的路线等级与实际可能达到的技术标准及其对路线的使用任务、性质的影响;路线的长度、筑路材料的来源、施工条件以及工程量、三材(钢材、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其运营、施工、养护的影响等。
④路线与沿线历史文物、革命史迹、旅行风景区等的联系。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各种因素又多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
路线在满足使用任务和性质要求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工程投资、施工期限和施工设备等因素,精心选择、反复比较,才能提出合理的推荐方案。
(4)选线的一般方法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按具体作法不同可分为实地选线、纸上选线和自动化选线三种。
①实地选线实地选线是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路线的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简便、符合实际;在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形、地物等情况,选出的方案切实可靠;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