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诗词鉴赏
白居易《卖炭翁》诗词鉴赏白居易《卖炭翁》诗词鉴赏《卖炭翁》原文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高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原文及赏析
高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原文及赏析高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原文及赏析高中语文课文卖炭翁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佳作,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批评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下面是高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原文翻译,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高中语文课文卖炭翁原文翻译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赏析这是一首讽谕诗。
作者以个别表现一般,揭露了老百姓承受剥削阶级肆意剥削的现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希望得到皇帝的注意。
这也是一首叙事诗,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在内容上,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由开头至“心忧”句,交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愿望。
第二段,自“夜来”句至“市南”句,描述他进城卖炭。
第三段,自“翩翩”句至结尾,写炭被掠夺。
全诗有叙述,有描写,有细节,有对比。
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在概括、剪裁和渲染等方面,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
尤其是结尾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如《唐宋诗醇》卷二十所说:“直书其事,而其意自见,更不用着一断语。
”拓展阅读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释义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释义赏析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释义赏析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赏析吧?文言文赏析,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释义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释义赏析篇1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注释(1)卖炭翁: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
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备注:也有网民称呼著名活性炭企业CEO王兆拓为“新时代的卖炭翁”)(2)伐:砍伐。
(3)薪:柴。
(4)南山:城南之山。
(5)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诗歌鉴赏】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及翻译赏析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注释、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2、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3、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4、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5、可怜:使人怜悯。
6、愿:希望。
7、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8、困:困倦,疲乏。
9、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0、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2、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3、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4、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5、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6、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7、系(jì):绑扎。
这里是挂的意思。
直:通“值”,指价格。
白居易《卖炭翁》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白居易《卖炭翁》诗意解读
白居易《卖炭翁》诗意解读白居易《卖炭翁》及赏析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他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木炭卖不出去,希望天冷一点。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一大早,老人开着一辆炭车轮着赶集车去赶集。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那个骄傲的骑在两匹马上的人是谁?是宫里的太监和太监下的手。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木炭的钱用来干什么?身上买衣服,嘴里买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个骑着两匹马自鸣得意的人是谁?他们是宫里的太监,太监的人。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木炭要1000多斤,太监和军官都得赶紧走。
老人舍不得放弃,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一张烟熏的脸。
卖炭的辛苦在这里凸显。
灰色:灰色,意思是鬓角的白发。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卖炭翁全文翻译
买炭翁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中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中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百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买炭翁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中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中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就在集市南门外泥地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两个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赏析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赏析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赏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赏析,欢迎阅读!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赏析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满足其腐朽豪奢的生活欲望,除了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外,还采取其他手段巧取豪夺人民的血汗。
中唐以后,朝廷里经常派人到市场上去采购物品。
他们一看到中意的东西,就随便付给很低的代价,或任意掠夺而去,有时还要物主把货物送进宫内,然后倒打一耙,向物主勒索“门户钱”和“脚价钱”。
韩愈在《顺宗实录》中曾具体记载过一位农民用驴子驮着木柴到城里去卖,宦官见了口称“宫市”,只给了几尺绢,就把木柴抢去了,还要夺走他养家糊口的驴子,农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殴打了为非作歹的宦官。
白居易在长安时亲眼目睹这类弊政,心情十分愤慨。
在《卖炭翁》中虽然没能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反抗精神,但他敢于大胆揭露“宫市”的罪恶,把以皇帝为总后台的统治者贪婪暴虐的面目,用独具特色的诗歌形式反映出来,确是难能可贵的。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
古诗《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卖炭翁白居易[唐代]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标签乐府、冬天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骑马的人。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把:拿。
称:说。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白居易《卖炭翁》及赏析
【导语】⽩居易⾃⼰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类体现着他 “奉⽽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
同时提出了⾃⼰的⽂学主张:“⽂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
”⽽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发。
下⾯是为⼤家带来的⽩居易《卖炭翁》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卖炭翁唐代:⽩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中。
满⾯尘灰烟⽕⾊,两鬓苍苍⼗指⿊。
卖炭得钱何所营?⾝上⾐裳⼝中⾷。
可怜⾝上⾐正单,⼼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困⼈饥⽇已⾼,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使者⽩衫⼉。
⼿把⽂书⼝称敕,回车叱⽜牵向北。
⼀车炭,千余⽄,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丈绫,系向⽜头充炭直。
译⽂有位卖炭的⽼翁,整年在南⼭⾥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燎的颜⾊,两鬓头发灰⽩,⼗个⼿指也被炭烧得很⿊。
卖炭得到的钱⽤来⼲什么?买⾝上穿的⾐裳和嘴⾥吃的⾷物。
可怜他⾝上只穿着单薄的⾐服,⼼⾥却担⼼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城外下了⼀尺厚的⼤雪,清晨,⽼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累了,⼈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下。
太监⼿⾥拿着⽂书,嘴⾥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朝皇宫拉去。
⼀车的炭,⼀千多⽄,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翁是百般不舍,但⼜⽆可奈何。
那些⼈把半匹红纱和⼀丈绫,朝⽜头上⼀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城南之⼭。
烟⽕⾊:烟熏⾊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劳。
苍苍:灰⽩⾊,形容鬓发花⽩。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
营,经营,这⾥指需求。
可怜:使⼈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白居易《卖炭翁》全文翻译
白居易《卖炭翁》全文翻译白居易《卖炭翁》全文翻译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1、卖炭翁:这是作者《新乐府》的第三十二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2、辙:(zhé) 车轮印3、系: (jì) 挂4、伐薪:砍柴。
5、南山:终南山,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面。
6、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用。
7、辗:同“碾”,轧的意思。
8、辙:车轮辗出的痕迹。
9、困:累。
10、市:集市。
11、翩翩:轻快得意的样子。
12、骑(jì)骑马的人。
13、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14、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5、叱:吆喝。
16、牵向北:唐代皇帝的宫殿在长安的北边,牵向北,指把炭车赶向皇宫。
17、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18、惜:舍不得。
19、绡(xiāo):生丝。
20、系:挂。
21、直:同"值",价值。
22、卖炭的钱何所营:得到。
宫使驱将惜不得:能够23、苍苍:灰白色【译文】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都被炭熏黑了,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
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牛已十分疲倦,人也很饿了,日头已出来很高。
便在市外南门泥泞的路歇息有两人骑马扬鞭,翩翩而来,那是谁呀?是皇宫里派出来的采办,穿黄绸衣裳的是头儿,着白绸衫的是随从。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
卖炭翁原文及翻译原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本诗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
“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这“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豺狼出没,荒无人烟。
在这样的环境里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
写出卖炭翁的炭是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这就把他和贩卖木炭的商人区别了开来。
但是,假如这位卖炭翁还有田地,凭自种自收就不至于挨饿受冻,只利用农闲时间烧炭卖炭,用以补贴家用的话,那么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
然而情况并非如此。
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是设为问答:“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卖炭翁》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原文: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有个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上砍柴烧炭。
他满面的灰尘,烟火熏烤他的脸,两鬓苍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来的钱做什么呢?只想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粮食。
可怜他身上衣衫单薄,心里担忧炭不值钱仍希望天更冷一些。
夜里城外积了一尺雪,拂晓他急忙驾着炭车轧着冰路上路。
走了半天,人也饿了,太阳已升高了,他才赶到集市的南门外泥地上休息。
那飘然而来的两个骑马人是谁?穿黄衣的是宫使,穿白衣的是爪牙。
他们手拿公文嘴里称是皇帝的命令,拉回车头吆喝着牛往北走。
一车炭足有—干多斤,宫使强行拉走,老人舍不得却也没办法。
宫使扔下半匹红绡和一丈绫子朝牛头上—挂,就充当买炭的钱了。
心炭卖不出去,于是,只好盼望天冷一点,他已经顾不上挨冻了,想的是早一点把炭卖掉,去换取粮食和衣服。
九至十二句,写他进城卖炭的艰辛。
下了一夜大雪,天寒了,正是难得的卖炭机会,于是天刚拂晓便拉着炭车,在冰天雪地上赶路,这辛劳自然不言自明。
“牛困人饥”这四个字集中概括了去卖炭的艰辛,写出了卖炭翁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日已高”与“晓”字照应,从天刚亮直到中午,
表明路程的遥远,又拉了—千多斤重的炭车,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于是,只好在集市南门外的泥土上歇歇脚。
以上两层合为第一大段。
第三层为第二段,共九句。
详写卖炭翁炭车被抢的经过。
前两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两个官差耀武扬威的凶狠样子,骑着马急驰而来,一前一后,—黄一白,十
的。
卖炭翁文言文的翻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行。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如下:卖炭翁,在南山中砍柴烧炭。
满脸尘灰,烟熏火燎,两鬓斑白,十指乌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做什么?只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食物。
可怜身上衣衫单薄,心中却担忧炭价低廉,希望天气变冷。
夜晚城外下了一尺厚的雪,清晨驾驭炭车,车轮碾过冰冻的车辙。
牛疲人饿,日头已经很高,在市南门外泥泞中行走。
翩翩两骑,是谁?身穿黄衣的使者,白衣的随从。
手持文书,口称敕令,驱赶牛车,向北而去。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赶,我舍不得。
用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系在牛头上,充当炭的代价。
卖炭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卖炭老人的艰辛生活。
诗中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头“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点明了卖炭翁的身份和生活环境。
他辛勤地在南山中砍柴烧炭,生活艰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通过对卖炭翁外貌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劳动中受尽磨难,身心疲惫。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翁虽然辛苦,但所得微薄,仅够维持生计。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衣衫单薄,心中担忧炭价低廉,希望天气变冷,以便炭价上涨。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夜晚城外下了一尺厚的雪,清晨驾驭炭车,车轮碾过冰冻的车辙,描绘了卖炭翁艰辛的生活。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行。
”牛疲人饿,日头已经很高,在市南门外泥泞中行走,反映了卖炭翁生活的困苦。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翩翩两骑,是谁?身穿黄衣的使者,白衣的随从,暗示了卖炭翁的遭遇与封建统治者的剥削。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白居易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卖炭翁》白居易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全诗以“苦宫市也”为诗眼,围绕着炭的买卖展开。
开篇两句“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直接点明了卖炭翁的身份和劳作地点。
接下来的四句“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则生动地描绘了卖炭翁的外貌和生活状况,他满脸灰尘,两鬓斑白,十个手指乌黑,辛苦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对卖炭翁心理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悲惨处境。
尽管他身上衣衫单薄,但他更担心的是炭卖不出去,希望天气再寒冷一些,这样炭才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矛盾的心理,深刻地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奈和痛苦。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这几句诗描绘了卖炭翁的艰辛劳作。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他却要在清晨驾着炭车轧着冰辙前往集市。
牛累了,人也饿了,他只能在市南门外的泥地中休息。
这一段描写,让人感受到卖炭翁的辛苦和不易。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这几句诗描绘了宫使的飞扬跋扈。
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宦官,手持文书,口称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将一车炭强行拉走。
卖炭翁虽然极力反抗,但最终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段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残暴。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宫使的掠夺和卖炭翁的无奈。
一车炭,价值千余斤,却只换来了半匹红绡一丈绫。
这些绫罗绸缎,原本是应该用来交换等价物品的,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强行抵扣炭价。
卖炭翁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这一段描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平等。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比鲜明:诗中通过卖炭翁和宫使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残暴。
卖炭翁辛勤劳作,却只能换得微薄的报酬;宫使们不劳而获,却能随意掠夺百姓的财物。
2. 细节描写:诗中对卖炭翁的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等,使卖炭翁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令人同情。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和翻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乌黑。
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数九寒天可怜身上穿的衣服很单薄,但是心里担忧炭的价钱便宜,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轧着冰冻的车辙赶路。
牛疲乏了,人也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两上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是穿黄衣服的太
监和穿白衣服的差役。
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吆喝着赶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一千多斤,宫市使者们硬是要赶走,老翁舍不得它,却也没有办法。
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钱。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译文《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开篇直接交代人物,介绍卖炭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的伐薪烧炭的生活,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一笔概括。
“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花白,十个指头就如乌炭一样黑。
诗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外貌,抓住三个部位(脸、鬓、手)、三种颜色(脸是焦黄色,鬓发是灰白,十指是乌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生存状态:一是劳动的艰辛,一是年岁已老。
后一句中,“苍苍”与“黑”形成鲜明对照。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
卖炭翁年老体衰,却仍不得不在深山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究竟是为什么?这两句作了回答。
这一问一答,让文章不显呆板,文势跌宕起伏。
其贫困悲惨的境遇已经说明了生活的不幸,然而不幸还不止这些。
因此,这又为下文作了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却“愿天寒”,只因为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艰难的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活动。
“可怜”二字,倾注着诗人深深的同情,不平之感,自在不言之中。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昨天夜里,长安城外下了一尺多深的雪。
一大清早,他就装好木炭,套上牛车,辗着冰雪,赶往京师集市。
(完整word版)《卖炭翁》原文及注释
《卖炭翁》原文及注释《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卖炭翁》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卖炭翁》原文及注释卖炭翁唐代: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
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注释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可怜:使人怜悯。
愿:希望。
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困:困倦,疲乏。
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卖炭翁_文言文翻译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翁心不满,回望青楼思故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卖炭翁》文言文翻译:
卖炭的老人,在南山中砍伐木材、烧炭。
脸上沾满了尘灰,被烟熏火燎,两鬓斑白,十个手指都变黑了。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做什么?身上的衣服和口中的食物。
可悲的是身上的衣服还是单薄的,心里却担忧炭价低廉,希望天气变冷。
昨夜城外下了尺把的雪,清晨驾着炭车,碾过冰冻的车辙。
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很高了,在市南门外泥泞的地方歇息。
翩翩两骑,是谁?身穿黄衣的使者,还有穿白衫的人。
手拿着文书,口中称敕,驱赶着车,牛向北行。
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赶,老人却舍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在牛头上,充当炭的价钱。
卖炭的老人,心中不满,回望青楼,思念故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场腐败、剥削百姓的现实。
诗中描绘了卖炭翁辛苦劳作、生活贫困的情景,以及宫使的贪婪、残忍,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卖炭翁》教学设计【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1]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第26课《卖炭翁》白居易教学设计授课者:冯平玉授课班级:初一五班授课时间:2017.5.18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导入新课以前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的是什么故事?一个弓箭手能十次有八九次能打到十环,于是就和一个卖油的老大爷吹牛,卖油的没吱声,而是拿一个大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水瓢盛满一瓢油通过大钱的四方孔往葫芦里倒,结果大钱居然一点油也没沾到,此时卖油翁对那个射箭的说:“无他,但手熟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
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吧?谁家里烧过炭?谁来讲讲烧炭的过程?选木头,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窑洞,洞上有通风口,下面有烧火口;把木头放入洞中,封口,烧火;每天晚上去看燃烧情况,控制火候,以免烧过了变灰;要烧好几天。
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艰辛吗?——艰辛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卖炭翁白居易)二、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唐著名诗人,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
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
(板书:讽喻诗、叙事诗) 讽喻诗有什么特点?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三、介绍“宫市”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
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这个交易有多不公平?四、分析鉴赏诗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分析鉴赏本诗。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地点在哪?——宫市南门外文中写了哪两种人?——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它记叙了卖炭翁烧炭送炭以至被掠夺的经过。
(板书:烧炭——运炭——抢炭)2、那什么地方写烧炭,什么地方写卖炭送炭,什么地方写被掠夺,请同学们找出来。
3、开头一句交代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地点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交代?地点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
为下文埋下伏笔,说明路远,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难行。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什么样?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在描写人物中,这些描写叫什么描写?(板书:外貌描写)6、这句话中,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大年龄大的人有什么特征?——动作慢、力气小、劳动艰辛、劳动力弱。
7、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8、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这些“两鬓苍苍”的人大都干什么呀?休息,看电视,打太极,看孩子,做饭等,享受晚年。
9、但文中的卖炭翁却在年龄很大的时候自己砍柴烧炭,以卖炭为生。
你觉得卖炭翁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板书:艰苦)10、你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呢?你找的真准确,可怜。
(板书:可怜)11、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一句说明卖炭翁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找的太准确了,就是这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烧炭的季节都在什么时候呀?——秋、冬季那个时候天气怎样呀?——冷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很?——可怜12、看到卖炭翁的这样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吗?——同情那么,谁能带着这种同情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1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般来说,在冷天我们穿衣服很少的时候,是盼望天气怎样?——变暖和但这时老人是什么想法?——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为什么呢?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不好卖了:天寒,炭的价格就会更高一些。
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那这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是怎样的?——纠结、矛盾、反常、艰难、酸苦、无奈。
透过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我们能够感受到老者的处境怎样?——十分艰辛。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14、卖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
那这一路上老人运炭艰苦吗?“一尺雪”说明什么?——天气很冷、雪很大,路必难行。
“碾冰辙”说明了什么?——说明炭很重,冰冻路很滑,很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晓驾炭车”、“日已高”说明什么?——路途遥远这个运炭过程?——艰辛“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大家用笔圈出来。
——“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
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
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容易吗?15、这么辛苦的运炭来卖,那么,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身上衣裳口中食”。
只是想吃饱、穿暖,多么简单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身无半点积蓄,但迫于贫苦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烧炭,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16、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
从哪里可以看出?卖炭翁总共有多少碳?——“一车炭,千余斤”是啊,卖炭翁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然而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半匹红纱一丈绫”这“半匹红纱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有用吗?好亏啊,才一点点,少得可怜。
对啊,实际是一点用处没有的,你们是学服装的,你们说说“ 半匹”“一丈”是什么感念?少之又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
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保暖,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黄衣使者。
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宫市,可怕的宫市制度!(板书: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强烈反差)17、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黄衣使者白衫儿”。
“黄衣”“白衫”说明来者的身份怎样?——有钱有钱还抢,说明什么?——霸道、野蛮。
“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
”“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轻快敏捷而又趾高气扬、凶神恶煞的神态。
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动词有把、称、回、叱、敕、牵、系。
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仗势凌人、以强凌弱、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甚至绝望的心态。
他能反抗吗?不能,只能忍气吞声,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
(对比:地位悬殊)18、这首诗揭露了“宫市”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
你可以从哪些诗句感受到这一点?“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说明这桩买卖是强迫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表明一车炭的价值很高,而货与款是极不等价的。
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反映了百姓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掠夺的本质。
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19、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诗歌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白居易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写下《卖炭翁》,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遭遇,无情而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仗势欺压百姓,强行低价购买,甚至是任意勒索、疯狂的公然掠夺。
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篇文章写出宫市的这种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
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
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1、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