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七章(4)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五章(4)

第二节国际航运融资中的风险及其防范国际融资风险指融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融资成本变动、融资财务变动和融资信用丧失,使得债务偿还、融资效益出现不确定性。
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一、利率风险及其防范(重点)(一)利率风险的含义及影响利率波动因素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航运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之所以会产生风险,是因为经济社会中无时不存在影响利率波动的因素。
1、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变化社会平均利润水平是决定利率水平的最高限额。
宏观经济的高涨与萧条,影响平均利润水平,进而印象利率水平。
当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阶段时,投资的机会增多,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发展低靡,社会处于萧条时期时,投资意愿减少,自然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小,市场利率一般较低。
2、资金需求的变化一般来说,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将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会随之下降;反之,央行实行紧缩式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可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随之上升。
3、通货膨胀的影响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
同时,由于价格上升,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4、世界经济形势一国经济参数的变动,特别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利率的波动。
自然,国际证券市场的涨跌也会对国际银行业务所面对的利率产生风险。
(二)利率风险防范1、合理确定贷款结构中借款比例(选择最优的借款结构)根据利率高低、融资项目的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确定借款额。
2、选择适当的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比例结构固定利率融资成本可以实现预计,不确定性小;浮动利率按市场利率调整,增加了融资的不确定性,能导致较高风险。
所以,要该国选择适当的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比例结构规避利率风险。
3、选择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利率协议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交换协议期间内一定名义本金基础上分别以合同利率和参考利率计算的利息的金融合约。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八章(6)

第四节顶推(拖带)船队运输一、顶推(拖带)船队运输的特点(重点)(一)内河运输主要方式内河运输是利用天然航道进行的水上运输。
内河航道具有以下特点:狭窄、弯曲、水流湍急、风浪小;有的航段还设有船闸、桥梁等碍航设施;洪枯水期位差大;不同航段的水深、宽窄、曲率半径、流速均不相同等。
顶推(拖带)船队就是为适应内河航道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
内河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有顶推运输、拖带运输和简易货船(机动驳)运输。
(二)内河航线分类内河航线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根据驳船队运行状况:可分为定期航线和一般航线。
2.根据航线的有效期:可分为全年有效航线和季节性有效航线。
3.根据所运输的货类:可分为油运航线、煤运航线、杂货航线等。
4.根据货物是否在中途港倒载、换驳运输:可分为直达航线和非直达航线(集解航线)。
5.根据航线上停靠的港口数:可分为简单航线和复杂航线。
6.根据推(拖)船运行组织:可分为直通航线和区段牵引航线。
(三)顶推(拖带)船队与机动货船的比较1.可以实现内河规模运输2.顶推(拖带)载重大小可灵活掌握3.顶推(拖带)的使用效率高4.船队的抗风浪性能较差5.船队的运行组织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四)顶推与拖带运输方式的比较在内河运输中,最早采用的是拖带运输,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顶推运输才得到了发展。
实践证明,顶推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特别是出现分节驳顶推运输后,它成为内河航运的主要运输方式。
顶推运输方式与拖带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船队阻力小,节省燃料,推进效率高2.操纵性能好3.减少了驳船船员数,改善驳船船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经典例题:根据驳船队运行状况,内河航线可以分为( )。
A.可分为定期航线和一般航线B. 全年有效航线和季节性有效航线C. 油运航线、煤运航线、杂货航线等D. 直达航线和非直达航线【答案】A【答案解析】考查对内河航线分类知识的把握。
相关推荐: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七章(1)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七章(2)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七章(3)。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六章(4)

(四)计算各主要环节的通过能力一般应计算泊位通过能力、库场(仓库)堆存能力、铁路装卸线通过能力、机械装卸能力以及工人装卸能力。
(五)确定港口综合通过能力通过对各主要环节的能力进行分析和平衡后确定港口综合通过能力。
一般把泊位系统看成一个由泊位、库场、装卸线三个子系统串联而成的综合系统,而一个港口装卸企业的生产系统则是由若干个泊位系统并联而成的。
经典例题:某港口有三个各有库场、装卸线构成的泊位系统,经测算,它们的通过能力各为:该港的综合通过能力是( )。
A.85万吨B.100万吨C.120万吨D.130万吨【答案】A【答案解析】该港的综合通过能力是三个泊位系统通过能力之和。
每个泊位系统的通过能力是由泊位、库场和装卸线三个子系统的最低那个通过能力决定的,据此,A泊位系统的通过能力是30万吨,B泊位系统的通过能力30万吨,C泊位系统的通过能力是25万吨。
所以,该港的综合通过能力=30万吨+30万吨+25万吨=85万吨。
四、港口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考试用书第99-103页)(一)泊位装卸能力(二)库场通过能力(库场堆存能力)(三)铁路装卸线通过能力(四)车场通过能力(2011版考试指导用书新增内容)(五)机械装卸能力(六)工人装卸能力五、港口通过能力的确定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是最小环节的能力。
而这只有在对各环节能力进行综合平衡后才能确定。
(一)各环节通过能力的计算1、泊位通过能力的换算2、库场堆存能力的换算3、铁路装卸线装卸能力的换算4、装卸工人装卸能力的换算5、流动装卸机械起运能力的换算换算公式请大家参阅考试指导用书熟练掌握。
(二)确定综合通过能力在进行比较与平衡时,要根据各生产要素的共同程度确定平衡的范围,通常是按照泊位→装卸企业(或装卸区) →全港的顺序进行。
六、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途径(重点)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措施可以分为扩大外延和增加内涵两大类。
前者包括增建具有先进水平的码头泊位和库场、增加先进的装卸设备数量、扩大和加速港口基本建设等。
年经济师《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1

第十三章物流 与供应链管理
第十四章海上货物运 输业务
第十五章租船运输合 同
第十六章国际航运政 策
附录:两套押题试卷 及详解
读书笔记
这是《年经济师《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的读书笔 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年经济师《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的读书笔 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年经济师《运输经济(水路) 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过
关必做1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济
大纲
试卷
习题
经济师
经济
组织
水路
考试
教材 运输
生产
专业知识
国际航运
管理
船舶
港口
企业
详解
内容摘要
目录分析
1
第一章运输结 构与运输布局
2
第二章运输价 格
3
第三章运输投 资评价
4
第四章运输企 业资产评估
5
第五章国际航 运融资
第七章港口生产组 织与管理
第六章港口生产管 理原理
第八章船舶营运组 织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九章船舶工 作指标
2
第十章航运企 业经营管理
3
第十一章国际 航运市场
4 第十二章集装
箱运输与国际 多式联运
本书是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运输经济(水路)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的过关必做习题集。 遵循最新考试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为16章,每章节前均配有历年真题分章详解。所选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 规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侧重于选用常考重难点习题,并对所有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本书附赠两套押题试卷及详解,按照最新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法律法规对全部试题的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说明,读者可据此检测复习效果。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一章(4)

第四节综合运输网布局一、综合运输网的含义(考点)综合运输网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国家或地区),由几种运输方式的固定技术设备,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和国防等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
综合运输网布局就是综合运输网的各种固定技术设备,按一定规律在空间上进行分布与组合。
综合运输网布局,实质上就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
综合运输网按其空间范围,可划分为国家运输网和地区运输网。
综合运输网主要由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组成,在综合运输网布局中要十分重视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布局。
二、运输线路的布局(考点)运输线路的布局:运输线路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海上船舶航行的一定海域、航空线路和管道,它是运输生产的主要场所。
由于它在空间上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体现和决定着运输生产的布局。
影响运输线路的布局有三个要素:运输线路的走向、运输线路的类型和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
(一)确定运输线路的走向影响运输线路的走向确定的因素包括:运输需求、自然地理条件、已有运输线路。
(二)正确选择运输线路的类型在一般情况下,选择运输线路类型应当遵循:(1)对于数量大、价值低、距离长的大宗物资,在有水运条件的地方,应充分利用水运,在没有水运的地方,则使用铁路运输。
(2)对于运输量小、运距短的客货运输,应选择公路运输。
(3)对于运距长的旅客运输,或贵重货物或地形条件很差的地方,可考虑使用民航运输。
(4)对于石油及其制品或天然气,应尽量使用管道运输。
(三)选择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是指运输线路必须达到的技术要求。
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标准不同,我们应根据选择的运输类型、运输需求量及国防、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远景预测来选择不同的技术标准。
经典例题(多项选择):影响运输线路布局的三要素是指( )。
A. 运输线路的走向B. 运输方式的选择C. 运输线路的类型D. 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E. 运输线路运输网【答案】ACD【答案解析】影响运输线路的布局有三个要素:运输线路的走向、运输线路的类型和运输线路的技术标准。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一章(2)

第二节运输布局的依据与原则一、运输布局的依据(考点)$lesson$运输布局是指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备以及发展规律。
从宏观上说,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生产力水平、人口分布、消费地点设置和农业现代化等来配置运输资源。
从微观上说,是把某种运输设施如运输线路、运输站点、运输网络等落实到专门的地区,按照已经存在着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客货流和固定设施的通过能力,来配置活动设施(车、船和飞机等),并同其他运输方式、其他生产部门发生联系,形成各部门的发展速度。
运输布局的主要依据有:1、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2、自然条件3、科学技术条件4、国防、旅游和环境保护经典例题:“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布和合理配备以及发展规律”的工作,就是( )。
A.运输调度B.运输布局C.运输计划D.运输配备【答案】B二、运输布局的原则(重点)(一)运输通道原则运输通道是指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交通流量,有多种运输方式为其服务的某一长条地域。
运输通道内包括有运输基础设施的用地范围和客货流赖以发生的经济区域。
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物资交流量的增加,运输通道会出现两个集约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发生地和目的地的运量集约化;二是运输路径的集约化。
这种由生产力布局而形成各大经济地域所形成的“点”和以各种运输方式将他们连接起来的“线”,就是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和进行建设的基础。
运输通道的布局要根据地理条件,近期、远期客货流的流量、流向、流时,货种结构,平均运距,市场变化和运价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运输通道形成的前提是流量大和效率高。
流量大指运输通道内有密集的客货流;效率高指运输通道内能节约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通道形成后,又会产生综合交通效应,可以促进土地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促进新资源的开发,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生产布局的相对均衡分布,总之,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综合运输原则综合运输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相互协作、连接贯通、分布合理的综合运输体。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四章(1)

第四章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概述第一节运输企业资产评估的概述一、资产评估的概念、组成要素和特点(重点)(一)资产评估的概念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并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指出,资产评估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二)资产评估的组成要素资产评估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由以下内容组成:一是评估主体,即从事资产评估的机构和人员,他们是资产评估工作的主导者。
二是评估客体,即被评估的资产,它是资产评估的具体对象,也称为评估对象。
三是评估依据,也就是资产评估工作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经济行为文件、重大合同协议以及取费标准和其他参考依据。
四是评估目的,即资产业务引发的经济行为对资产评估结果的要求,或资产评估结果的具体用途。
它直接或问接地决定和制约资产评估的条件,以及价值类型的选择。
五是评估原则,即资产评估的行为规范,是调节评估当事人各方关系、处理评估业务的行为准则。
六是评估程序,即资产评估工作从开始准备到最后结束的工作顺序。
七是评估价值类型,即对评估价值质的规定,它对资产评估参数的选择具有约束性。
八是评估方法,即资产评估所运用的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资产评估价值的手段和途径。
九是资产评估假设,即资产评估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的假定说明等。
十是资产评估基准日,即资产评估的时间基准。
以上基本要素构成了资产评估活动的有机整体。
(三)资产评估的特点1.动态性。
主要表现在:评估不仅要考虑现有资产的目前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其在未来可能实现的预期效益;在评估中考虑资产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效益的时间价值;不仅在经营者取得资产时进行评估,必要时还可以在经营进程中和终止时进行资产评估。
2.市场性。
资产评估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要求而产生的专业中介服务活动,其基本目标就是根据资产业务的不同性质,通过模拟市场对资产价值做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判断和报告。
2012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铁路运输知识讲义 第七章

2012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铁路运输知识讲义:第七章第七章铁路运输市场营销重点和难点问题:重点: (1)铁路运输市场营销的含义与特征(2)运输企业营销规划(3)运输市场营销过程(4)运输市场细分的含义(5)客货运输市场细分(6)运输代理的含义和功能(7)运输代理企业的基本条件难点:(1)运输市场营销过程(2)运输市场细分课后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对于运输企业来说,( )是营销人员所从事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A.选择价值B.提供价值C.沟通价值D.分析价值2.按照授权的大小,代理制可以分为( )A.2种B.3种C.4种D.5种3.分析运输市场营销机会的前提是分析( )A运输供给B运输需求C运输代理D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状况4.( )可以用来描述销售数量和营销组合各因素之间的关系A利润函数B销售反应函数C销售函数D成本函数5.在运输代理活动中,运输代理人( )A既是托运方的代理人,也是承运方的代理人B既是托运方的代理人,不是承运方的代理人C是承运方的代理人,不是托运方的代理人D是单方代理,地位和作用是单一的6.代理人应委托人的要求,提供有关运输方面的情况、资料、数据等信息,并向委托人收取一定的报酬,这是( )A租船代理B船务代理C货运代理D运输咨询代理多项选择题:7.中国铁路在运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下,正在通过发展代理制来( )A.扩大其产品分销渠道B.提高企业形象C.方便消费者的购买D.增加产品的渗透能力E.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8.营销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 )A. 确认企业的市场机会,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B. 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和增长机会C.设定企业营销成功要素的基本假设D.确定实施和行动方案E.检验计划完成的进度,必要时修正计划9.要理解运输市场营销过程,必须首先分析运输的业务程序,其业务程序包括( )A选择价值B分析价值C提供价值D开拓价值E沟通价值10.营销费用可分为( )A广告B摊销C销售人员D运输折让E营销研究参考答案1.A 2.B 3.B 4.B 5.A 6.D 7.ACDE 84.ABD 9.ACE 10.ABCE源自于读书人网/exam/20120506/1003589_3.html。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八章(1)

第八章船舶营运组织第一节船舶营运组织概述一、船舶营运基本条件船舶开展营运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船舶适航条件和船舶营运性能。
(一)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重点)船舶营运的自然环境条件是船舶进行运输生产所要依赖的分布在空间上的一些生产力要素,主要是指水上航道和港口。
1.水上航道航道是指在江河湖海中能供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
水上航道不仅包括自然航道,而且还包括人工航道、进出港航道、保证航行安全的航线标识系统以及现代通讯导航设备系统在内的工程综合体。
根据航道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可以分为海上航道、内河航道和人工航道。
(1)海上航道海上航道属自然航道,即无需人工开挖的航道,在低潮时其水深足够船舶航行需要,其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但随着船舶吨位的不断增加,一些海峡或狭窄水道也会对通航船舶产生一定的限制。
(2)内河航道内河航道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水道加上引航的航标设施构成的。
内河航道的通航条件主要反映在通航水深、通航时间、通航方式和通航限制等方面。
通航水深要考虑潮汐变化、季节性水位变化、枯洪期水深等;通航时间要了解是否全天通行、哪些区段不能夜航等;通航方式应了解航道是单向过船还是双向过船;通航限制应考虑有无固定障碍物和活动障碍物等。
(3)人工航道人工航道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故又称运河。
人工航道一般都开凿在几个水系和海洋的交界处,目的在于缩短船舶航行路程,降低运输费用,扩大船舶航行的范围,进而形成一定规模水运网络。
世界上比较著名的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和基尔运河;我国有京杭大运河。
2.港口港口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环节,它已成为具有运输、中转、仓储、商业贸易、工业生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现代化的工商业中心和与其他运输方式联为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枢纽。
为了方便船舶安全进港停泊作业,港口不仅应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且还必须具备港口水上建筑和港口水域及陆域设施等基础设施。
港口水工建筑物主要有防护建筑物、码头建筑物和护岸建筑物三类。
2012年中级经济师测试水路辅导资料参考 运输价值和运价

2012年中级经济师测试水路辅导资料参考
运输价值和运价
第一节运价基本理论
本节重要内容
运输价值与运价的意义;运价制定的一般原理;货物运价和旅客运价的概念
2.1.1运输价值与运价
运输价值:凝结在运输产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运输劳动者在实现商品位移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
(运输价值是运输部门从事客、货运输生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运输价值一共由三部分组成。
运输生产过程中转移的物化劳动价值C
运输生产者为自己所创造的劳动价值V
运输生产者为社会所创造的劳动价值M
要注意运输价值具体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并理解掌握。
运输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运输价值是运输价格的基础,运输价格是运输价值的货币表现。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运输价格并不总是等于运输价值,而是围绕运输价值
上下波动。
运输业产品价值的构成和实现,与工农业生产相比有其三大特点:
一是运输业的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只是货物和人在空间位置上的转移,构成运输产品价值(运输价值)的材料,不是用于制造产品本身,而是用于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上;
二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对运输设备的投资比较大,因此,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补偿对运输价值影响较大;
三是运输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同时是消费过程,因此,运输价值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运输价值的实现过程。
运输价值是运输价格形成的客观经济基础。
运输价格作为运输价值的货币表现,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物化劳动的消耗支出
(2)劳动报酬(工资)支出
(3)盈利。
2012经济师《中级公路运输》预习笔记-第七章第2节(1)

第二节道路客运站
一、客运站及其分类
表7-4 客运站的分类
二、客运站功能与等级
1.客运站的主要功能
(1)运输服务功能:包括运输生产组织、客流组织、运力组织、运行组织。
(2)运输组织功能;
(3)中转、换乘功能;
(4)多式联运功能;
(5)通信、信息功能;
(6)辅助服务功能:提供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
2.汽车客运站分级
根据汽车客运站设施和设备配置情况、地理位置和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日发量)等因素,将车站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
表7-5 客运站的分级
注:①站级划分是以日均站务工作量为依据的,以日均发送旅客人次数为计量单位。
②行李包裹收发量按一定比率折算为旅客发送量,1件次折合1人次。
③短途旅客按一定比率折算为长途旅客发送量,如2:1。
图7-2 招呼站
相关推荐:
2012经济师《中级公路运输》预习笔记:第六章第1节(1) 2012经济师《中级公路运输》预习笔记:第六章第1节(2) 2012经济师《中级公路运输》预习笔记:第六章第1节(3)。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一章(1)

第一章运输结构与运输布局第一节运输结构的含义与优化一、运输结构的含义运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外部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和联系。
$lesson$内部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各个环节的构成比例,包括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的构成、点与线的协调、投人与产出的比例和运输企业组织结构等。
外部指各种运输方式从适合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提供的运输能必须满足的运输需求的分工和协作,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规模与分布、各种运输方式的运力比例、运量(含种类、批量和距离等)比例。
经典例题:运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外部的各个方面的构成和联系。
所谓内部是指( )。
A.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构成比例B. 各种运输方式内各个环节的构成比例C. 运量在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分配比例D. 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规模与地区分布【答案】B【答案解析】运输结构的内部结构指各种运输方式内各个环节的构成比例二、运输结构的优化运输结构的优化就是按照运输经济规律和运输科学技术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平衡和协调运输业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输业同国民经济之间的各种关系,注意在空间上陆、水、空相结合,在时间上长、中、短期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现有和潜在能力,从而形成运输大系统的整体优势。
运输结构的优化原则要坚持的原则:1、适应产业结构的需求2、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3、适应实际的需求4、适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求经典例题:应当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来优化运输结构,当产业结构是以资源密集型为主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 )。
A.运量大、规模大B.运量小、批量小C.速度快、小型化D.灵活化、快捷化【答案】A【答案解析】当产业结构以资源密集型为主时,运输结构必须考虑运量大、规模大,运输方式要求重载化和大型化。
(二)运输结构优化的对策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观念和合理运输结构观念,要建全我国有关合理运输结构的法规和政策,以指导我国运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和发展。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二章(4)

第二节运价的结构与形式一、运价的结构(重点)运价结构是指运价体系各部分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有以下几种形式的运价结构:(一)按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里程运价结构)这是根据运输里程而制定的运价结构体系。
按运输作业过程可以把运输支出划分为始发到达作业费、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三个部分,随着运距的增加,运输总支出也在增加,然而随运距成比例增加的只是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不管运距多长,始发到达作业费是不变的。
由此,运距越长,分摊到单位运输里程的始发到达作业费就越少,运输成本也就越低。
根据这种特点,运输部门可以实行按距离别的递远递减差别运价结构。
经典例题:运输里程而制定的运价结构体系,如按运输作业过程可以把运输支出划分为( )。
A.平均作业费B.始发到达作业费C.中转作业费D.不可预计费E.运行作业费【答案】BCE【答案解析】在按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中,根据运输里程而制定的运价结构体系。
按运输作业过程可以把运输支出划分为始发到达作业费、中转作业费和运行作业费三个部分。
按距离别制定差别运价,运价率与运输距离的关系有以下四种情况:1.运价率随运输距离的延长一直递远递减,与运输成本的递远递减情况基本一致。
2.运价率在一定运距范围内递远递减,超过一定范围,则保持一稳定水平。
这主要是对运距过长运输的一种运价限制,鼓励一定运输方式的合理运输。
3.运价率在一定范围内递远递减,超过这一范围则递远递增。
这同样是为了限制不合理的过远运输。
4.运价率不随运距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同一水平,又称为纯里程运价。
属于里程运价结构(距离别的差别运价结构)变形的还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运价结构:1.邮票式运价结构。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运输对象就像贴邮票邮信那样,不论运输距离长短,制定相同的运价,收取同样的运费。
某些货物的运输,市内客运中的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都采用此种运价结构。
2.基点式运价结构。
基点运价是把某一车站作为基点,运费总额是发送站到基点的运费加上由基点到终点站的运费。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七章(8)

第四节港口生产调度一、港口生产调度工作的意义(考点)港口生产调度是港口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和执行。
它包括:组织港口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协调各种运输工具的衔接;调整能力与任务的平衡;检查、督促、掌握车船装卸作业进度;解决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沟通航运、铁路、公路、物资、外贸等部门与港口之间,以及港口与交通系统之间的联系;完成生产过程从空间到时间的组织,对整个生产布局、生产动态、生产进度进行部署、指挥和控制。
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港口企业持续均衡生产,协调各生产环节的有力保证,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直接进行控制和调节,组织实现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组织技术措施。
港口企业应有一个强有力的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对港口装卸生产作业进行统一部署指挥、检查和监督。
港口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港口生产作业的组织功能,负责贯彻执行国家运输政策,既要协调、平衡和处理港口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又要协调、平衡和处理港口内部与外部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港口生产组织的参谋功能,负责对港口生产过程进行统计分析,为各级领导管理生产和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三是港口生产的指挥功能和生产作业计划的保障功能,具体负责实施生产作业计划,昼夜不问断地对装卸生产进行指挥,组织港内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做好生产能力与装卸任务的平衡,协调各种运输工具的衔接,掌握和检查车、船装卸作业进度,解决装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整个港口装卸生产均衡而有节奏地进行。
二、港口生产调度的基本要求(了解)(一)要深入调查研究,胸中有数生产调度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和迅速地解决问题,就要对港口生产情况胸中有数,能发现和预见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明确知道措施是否可行和实施后的效果。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有效的调度报告制度,使调度人员能及时掌握生产情况。
调度人员也应尽可能深入现场,了解情况。
2012年经济师测试中级水路运输第7章习题

2012年经济师测试中级水路运输第7章习题第七章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港口法》规定,港口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主要是由( )负责的。
A.政府B.港口主管部门C.港口经营人D.港口经营人与航运公司【答案】A2.从装卸作业组织的角度看,难度较大的货种是( )。
A.大宗货B.集装箱C.件杂货D.液体货【答案】C3.某泊位有三艘船排队等候卸货,它们的有关数据是:船名按艘天计所需装卸时间按吨天计所需装卸时间 A1.170.00015 B1.130.00013 C1.000.00010 按船舶平均在港时间最短的要求,这三艘船的开工顺序是( )。
A. A—B—CB. B—C—AC. C—B—AD. C—A—B【答案】C4.港口生产控制既要保证生产过程协调进行,又要保证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完成生产任务,是( )管理的主要内容。
A.计划B.财务C.质量D.生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港口规划包括( )。
A.布局规划B.总体规划C.水域规划D.陆域规划【答案】AB2. 单船作业计划应详细规定船舶从抵港始到离港止的所有作业项目以及各个项目的作业( )时间。
A.数量B.程序C.作业D.方法【答案】BC3.港口计划编制的原则有( )。
A.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B.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C.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D.要实事求是【答案】ABD4. 编制昼夜分班作业计划的基本原则有( )。
A.保证作业的连续性B.重点作业的合理性C.计划编制的灵活性D.先重点后一般的可靠性【答案】ABC经典例题:( )是港口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A.港口年度生产计划B. 港口年度装卸计划C. 港口年度吞吐量计划D. 港口年度泊位利用计划【答案】A【答案解析】港口年度生产计划是港口战略计划的具体实施计划。
经典例题:《港口法》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的责任。
A.地方政府B.港口经营人C.行业主管部门D.海事管理机构【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港口安全责任的主体。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八章(5)

二、货物基本知识(考点)(一)造成货损、货差的原因货损是指货物在运输、装卸、保管过程中,货物受潮、受污染、破损、变质等质量上的损坏和货物的挥发、流失等情况造成的超过货物自然损耗的货物减量及海难、被盗等原因导致的货物灭失造成的在数量上的确实损失。
货差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溢短和货运工作中的差错。
在运输中产生货损、货差的原因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货物本身的问题、配积载不当、装卸操作不慎、航运途中管理不善、堆场保管不妥、理货工作失职等方面。
(二)货物的自然减量货物的自然减量又称货物自然损耗,是指因货物的性质、状态、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而造成货物在重量上不可避免地在一定标准内的减少。
货物自然减量是货物的合理损耗,对于在国家规定或世界公认标准之内的自然减量,运输部门不负赔偿责任。
(三)货物品质的鉴定货物受损的鉴定一般由专门机构办理。
在我国由商品检验局负责办理,在国外则由专营的公证机构办理,必要时船方也应作为当事人一方参加鉴定工作。
(四)货物的特殊性和装舱要求1.货物的特性在水路运输过程中,由于货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特性也不相同,主要包括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四个方面。
货物发生物理变化的形式主要有货物的吸湿、散湿、吸味、散味、挥发、热变、膨胀、溶化、凝固、冻结等;货物发生机械变化的形式主要有破碎、变形、渗漏、结块等;货物发生化学变化的形式主要有氧化、腐蚀、燃烧、爆炸等;货物发生生物变化的形式主要有呼吸、微生物、虫害的作用等。
研究货物的特性,目的在于掌握货物质量变化的实质和规律,减少或避免运输中的货损货差,提高运输质量。
2.忌装货物的装舱要求忌装货物是指一种货物对另一种货物或多种货物的质量能产生不良影响或发生相互损害而彼此不能同装一处的货物。
在装载工作中,各种性质互抵的货物不能混装在一起。
货物的忌装要求按货种性质的互抵程度可分为四种,即不能相邻堆装;不能在同一舱室内混装;不能在同一货舱内混装;不能在相邻货舱装载。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水路辅导资料参考 运输枢纽的类型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水路辅导资料参考运输枢纽的类型2012年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3日,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
职业培训教育网整理了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水路知识辅导精讲笔记,希望有助于考生备考。
另外,职业培训教育网全程跟踪全国各地经济师考试相关动态,及时为广大经济师考生提供信息服务,希望能够为经济师考生提供便利,祝考试顺利!1.4.3.运输枢纽的布局1.4.3.1运输枢纽的类型运输枢纽:指在两种以上干线运输方式的衔接地区,共同办理长途、短途、城市和企业客货运输所需要的各种运输技术设备的综合体。
运输枢纽按其运输方式的组成,主要有三种类型:铁路-水运-公路枢纽(铁路-海运-公路枢纽铁路-河运-公路枢纽)铁路-公路运输枢纽水运-公路枢纽(海运-公路枢纽河运-公路枢纽)「例?多选题3」(2005年真题)运输枢纽内使用庞大的运输设施,完成大量的复杂作业,这些作业主要有()。
A.客运作业B.货运作业C.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D.建立运输标准作业E.审查运输质量体系作业「正确答案」ABC「例?多选题4」运输枢纽按其运输方式的组成划分,主要有()枢纽等类型A铁路-水运-公路B铁路-公路C水路-公路D航空-集装箱「正确答案」ABC1.4.3.2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运输枢纽在运输网中的布局,除遵循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外,还有其具体的布局原则:(1)保证旅客和货物有最短的运输径路,花费最少的运输费用;(2)与运输线路协调发展,以最少的投资进行运输网的建设;(3)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发展;(4)与大型工矿企业布局及城市布局相适应;(5)在能力上要与运输线路相协调;(6)大、中、小型运输枢纽要协调发展。
1.4.3.3运输枢纽中各种运输设备的布局运输枢纽内完成着大量的客货运输及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和技术服务作业,主要有:(1)客运作业(2)货运作业(3)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要完成这些复杂的作业,需要相应的技术设备「例5?多选题」运输枢纽内完成的客货运输及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和技术服务作业主要有()A客运作业B货运作业C计划调度D运输工具的技术作业「正确答案」ABD。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六章(1)

第六章港口生产管理原理第一节港口装卸工艺港口装卸工艺是水运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运输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重大的装卸工艺的技术改造,必须和货物、运输工具等的改革结合起来进行。
从石油运输来说,石油用油船散装运输现在已是习以为常的运输方法。
但在19 世纪,石油曾经有过桶装运输的历史。
正因为如此,石油的计量单位“桶”一直沿用至今。
石油运输从桶装改为散装以后,才有可能发展用油船、泵、管道、油罐来输送、装卸和贮存的新工艺,劳动生产率由此而大大提高。
这是水运工艺发生的第一次革命,这次重大的工艺变化孕育了现代超级油船的诞生。
水运工艺的第二次革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发生的。
这次革命是谷物由袋装改为散装,谷物改为散装以后,才有可能采用连续性的输送装置和机械化粮食筒仓来装卸和贮存,并为大型散粮运输船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件货改为散装运输以后.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大提高。
一般估计,散货的运输和装卸劳动生产率约为件货的10-20 倍。
此外,在节约包装费用,降低运输费用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已经散装运输的货物,有时也可通过改变运输状态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如,铁路经港口转运煤炭,以往品种分得较细,在百种以上。
由于港口要为各品种保留货位造成堆场面积利用下降,装船作业不便,特别在港口装卸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以后,矛盾尤为突出。
目前转运港已根据港口作业机械化的要求对有关的品种进行了归并,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堆存量和堆场面积利用率。
装船效率由于皮带机能经常处于满载荷和减少了换品种间歇时间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装卸工艺概念(考点)所谓工艺,指社会生产中改变劳动对象所采取的方法。
在制造业中指的是加工方法。
在港口企业中,港口装卸工艺是指在港口实现货物从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转移到另一种运载工具(或库场)的空间位移的方法和程序。
换言之,装卸工艺是指按照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运用装卸机械及其配套工具等物质手段,遵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完成货物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作业的方法和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港口生产组织
一、港口企业生产的特点(重点)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也是国家综合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企业生产活动比一般工业企业生产更为复杂,变化因素更多。
其生产活动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港口生产的转移性
港口企业生产的产品是货物在运输工具之间的转移,即货物从某一运输工具到另一运输工具的转移,其中至少有一种运输工具是水运船舶。
港口企业生产活动是运输过程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港口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和比例性
由于港口昼夜不问断地进行装卸作业,所以要求港口生产的各环节、各工序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紧密衔接,具有连续不问断作业的能力,并要求港口、船舶、货物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既要求船、港能力能适应货物运输的要求,保持适宜的比例关系,也要求港口内部各生产环节的能力具有合理的比例。
(三)港口生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港口的服务对象不仅有货物,还有各种类型的船舶和其他运输工具。
无论是货物,还是船舶或其他运输工具,所要求服务的种类总是多样的。
货物除了一般的装卸、储存、计量等项目外,还有检验与加工、杀虫、加固、捆绑、重新包装等等;对船舶服务除了通常的项目外,还要求港口为船方提供修理服务、技术供应、食品淡水供应等等,
有的还要求各种代理业务、法律服务以至旅游服务。
因此,港口必须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的队伍,以满足船、货等方面对港口服务的要求。
(四)港口生产的不平衡性
港口企业是一个随机服务系统,其随机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包括:运输货物的运输工具的到港时间;运输工具所载货物的品种、数量、包装、流向和货物的分布;运输工具在港口的作业时间等等。
这些随机性导致了在港的运输工具对港口生产能力需求的不平衡,其结果是港口生产忙闲不均。
货少时,港口生产设备和人力因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货多时,如果需求超过了生产能力,就会出现压船压货、船舶排队现象,以至造成运力的浪费。
二、港口企业的生产过程(重点)
港口企业的生产过程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操作过程所组成的。
由于运输组织、运输工具的衔接等因素,货物经过港口有两种方式,即:
直接方式:将货物直接从一种运输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运输方式,或同一种运输方式的直接转换,如船→船,而不进入库场保管的装卸过程。
间接方式: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来,在港内仓库(堆场)存放一段时间后,再转换到其他运输工具上的方式。
由于船、车、港、货的不平衡特点的影响,港口装卸作业大部分是以间接方式进行的。
三、单船作业计划(重点)
(一)单船作业计划的作用
单船作业是港口生产的基本单元,是港口装卸生产作业的基础,因而单船作业计划是港口装卸生产计划的基础。
单船作业计划应详细规定船舶从抵港始到离港止的所有作业项目、作业程序和作业时间。
船舶从进港至离港的全部作业包括:联检、进港、装卸作业、船舶技术作业、辅助作业、离港等项内容。
联检即联合检查,通常称为“一关三检”。
“一关”即海关,“三检”分别为检验、检查和检疫。
检验包括船检、商检等,检查包括港监、边检等,检疫包括卫检和动植检等。
进港,包括办理入港手续、引水、租用拖轮、船舶靠泊等。
装卸作业,是单船作业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按装卸作业计划的要求合理配置装卸作业线能力和组织平行作业等。
船舶技术作业,包括引水、靠离泊位、补充淡水和燃料、船用备品、船员食品以及各项技术供应等。
辅助作业包括开关舱、洗舱、薰舱、排放压载水、办理货运文件、装卸作业的准备与结束后的整理工作等。
离港,包括办理出港手续等。
经典例题:详细规定船舶从抵港始到离港止的所有作业项目、作业程序和作业时间的计划是( )。
A.港口装卸生产计划
B.港口装卸作业计划
C.港口昼夜分班作业计划
D.单船作业计划
【答案】D
【答案解析】考查单船作业计划定义。
四、船舶装卸作业组织(重点)
船舶装卸作业组织可分为大宗货与件杂货装卸作业组织两类。
大宗货物装卸时,由于货种单一,操作工艺变化不大,装卸机械化水平比较高,所以,组织装卸作业比较容易。
例如,煤炭的装卸作业组织,只要解决各舱的平衡作业,及时组织平舱作业,就可以避免因平舱作业延长船舶在港停时等问题。
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组织的计算机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是集装箱码头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一般而言,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包括船舶计划、船舶配载、堆场管理、检查口、作业监控、拆装箱库、作业受理、电子数据交换接口、查询等。
随着集装箱码头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集装箱船舶在港停时不断减少,效率大大提高。
件杂货船舶装卸作业组织则不大相同。
例如,在一艘件杂货船上,由于货种、包装及性质各异,批量小,票数多,船型不同,因此,要求也各不相同。
作业过程中,往往还包括许多其他作业(如分票)。
为了适应货种的变化,可能要用许多不同的设备或不同的吊货工属具,参加作业的工人比大宗货要多得多,而且还有其他工种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如理货员、仓库员等)参加。
件杂货装卸作业涉及港内、港外许多部门,对组织内外协作的要求也高得多。
此外,件杂货受气象因素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组织好件杂货作业的难度要大得多。
(一)船舶装卸作业组织的任务
一条船舶的装卸作业是由若干条装卸作业线组成的。
一条装卸作
业线又由若干个作业工序组成。
因此,如果其中有一个工序发生故障或配合不好,就会使整条作业线中断或效率降低。
所以组织好每个作业工序的生产是组织好一条装卸作业线的基础,组织好装卸作业线与装卸作业线之间的协调,又是组织好船舶装卸作业的重要内容。
船舶装卸作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在确保人身安全、船舶与装卸机械不受损坏以及货物数量正确与完整无损的条件下,组织好每条作业线,充分发挥作业线的生产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平衡各舱口的装卸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
组织船舶装卸作业的主要依据是船舶的配积载计划
相关推荐: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五章(1)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五章(2)
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水路运输》辅导:第五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