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细化解读的要点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充分观察和讨论,找出算式的共同特点。
(2)给出倒数的定义后,结合定义讨论倒数的特点,特别要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倒数不能单独存在。也可以结合判断题,如“73是倒数”对不对?以加深学生认识。
2.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因为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用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的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会看线段图入手,逐步学会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课题
倒数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为后面学习分数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3)可以让学生根据对倒数意义的理解,说出几组倒数,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
数学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分数除法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解决问题;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及其比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和学生前面学习的很多知识具有比较直接的联系。如分数除法,除了与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有联系外,还与整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解方程的技能有关。而比的初步知识,则要用到分数和除法的一些基础知识。
小学新课标课程内容解读
小学新课标课程内容解读
小学新课标课程内容的解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语文课程
强调阅读、写作、听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注重逻辑思维和问题解
决能力的培养;科学课程则强调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
3.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探
究式、合作式和项目式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还包括口试、实践操作、项目报告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网络
资源、社区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6. 课程实施:新课标要求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7. 课程管理:新课标强调课程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包括课程计划
的制定、课程实施的监督和课程效果的评估。
8. 课程发展:新课标鼓励教师和学校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社会发展
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
通过这些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新课标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以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求。
初中课程标准解读知识点归纳
初中课程标准解读知识点归纳初中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对初中教育的要求和规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了解和掌握初中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是我们进行学习和教学的基础。
本文将对初中课程标准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解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一、语文1.阅读理解能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从不同文本中获取信息、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等能力。
这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作文能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古代文化: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作品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二、数学1.基本概念与应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如数的四则运算、图形的性质和计算等。
2.问题解决能力: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英语1.听力与口语: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能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并具备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
2.阅读与写作: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并能根据所读内容写出简短的英语作文。
3.语法与词汇: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如时态、被动语态等。
四、物理1.基本物理概念: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验。
2.科学实践能力: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如观察、实验、分析等,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3.物理学科思维方式: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培养物理学科思维方式,包括系统思维、模型建立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五、化学1.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如元素、化学式、化学反应等,建立基本的化学概念。
高中化学课标解读要点
高中化学课标解读要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指导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下将对其要点进行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的特点。
基础性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必要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础。
无论是将来从事理工科相关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化学基础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
选择性则是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差异,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
时代性要求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和社会对化学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领域也在不断创新,课程标准需要及时更新,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基本理念包括: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二、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理解化学反应时,不仅要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还要了解反应过程中原子、分子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状态。
这对于理解化学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等概念至关重要。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证据、分析推理来得出结论,并能够运用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和解决化学问题。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0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键点解读
2020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键点解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等。
2020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应具备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三个方面。
其中,语言文字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文学知识包括文学作品、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文化知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当代文化等。
3. 学科思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运用语文知识和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具备文本理解能力、文本分析能力、文本评价能力和文本创作能力等。
4.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讲授、研讨、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5. 评价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评价方法应多样化,既有考试,也有综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关键点解读主要涵盖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科思维、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等方面。
通过遵循标准,教师
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透彻理解与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透彻理解与解读介绍本文档旨在透彻理解和解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我们将探讨该标准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以及它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1. 知识与技能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问题解决能力等。
2. 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并提供了相应的评价标准。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3. 教学方法与资源:新课程标准提供了一些教学方法和资源的指导建议,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数学知识。
这包括使用教学游戏、实物教具等。
4. 跨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鼓励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学习和综合应用。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的影响和意义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3. 促进学科整合:新课程标准鼓励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学习和综合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 适应社会需求: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指导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文件,它明确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并提供了教学方法和资源的指导建议。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科整合的促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和解读新课程标准,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新课标解读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课标解读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新课标要求的知识点解读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是明确的,学科标准不再以简单罗列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描述,而是更注重对知识点的深层次解释,要求学校及教师们充分理解和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更多地注重发掘知识点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辅导。
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知识点总结归纳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科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利用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 怎么样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1)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总结归纳活动,例如让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梳理知识点,编写概括性的总结归纳材料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点。
(2)创设情境进行总结归纳教师们可以利用情境化教学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通过设计情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2. 怎样进行知识点的展现(1)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展现现在的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展现,例如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展现,这样可以使知识点的展现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实例进行知识点的展现在进行知识点的展现时,教师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知识点的展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使知识点更具有生活化特点。
三、结语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是清晰明确的,教师们应该充分理解新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注重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和展现,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多多注重对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和展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细化解读课标
六、样例
八年级物理§1·1《声音的产生和转播》
课标表述: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分解过程: 第一:分析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行为动词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核心概念
表述结构是: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第二: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声 产 生 和 传 播 的 条 件 怎样产生?
2 .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 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 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维度。如:“通过“敲桌子”以及“闹铃箱抽真空”等实验, 体会并归纳出…” 。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强烈建议: 注重物理方法的渗透教育
传播 学 习 经 验
第六:叙写学习目标
课标表述: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课标分解: 1、通过观察小组实验“鼓面的振动”和“音叉的振动”, 能分析并简述声音产生的原因。 2、通过分析生活实例,认识到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 动产生的。 3、通过“敲桌子”以及“闹铃箱抽真空”等实验,体会并 归纳出:①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②声音的传播必须 依靠介质。 4、经历并学会用转换法放大微小运动,以便于观察。 5、经历通过现象寻找本质的物理思维意识。 6、通过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的声速,并记住声在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的大小和单位。
������
课标细化解读的要点
课标细化解读的要点第一篇:课标细化解读的要点课标细化解读的要点一、目前的教学现状备课时构思教学目标,走进课堂迷失教学目标,离开课堂忘记教学目标。
二、课标解读步骤第一步,分析关键词;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三、课标解读四要素包括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用词清晰、可把握)、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最低要求)四项要素。
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1、明确学习结果/内容标准即“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2、选择评价任务/确定标准即“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3、选择内容与设计教学即“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4、实施教学与评价即“如何获得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证据?”5、检验/修正整个过程即“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五、目标教学三步骤确定目标,落实目标,检测目标。
六、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及叙写行为主体——是学习者,不是教师。
行为动词——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行为条件——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行为程度——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
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七、行为动词1、知识领域常用的行为动词①知识——说出……名称、背诵、列举、选择、辨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复述等。
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概述、推断、整理等。
⑧应用——列举、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④分析——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图示、计算等。
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建立、形成、鉴别、归纳、总结等。
⑥评价——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阶段细化解读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事物中存在的简单数学规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如下的开放性问题。
数学课标细化解读(阶段目标)
第二学段
(4-6年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浅析细化解读课标
浅析细化解读课标㈠.依 据2010年10月28日郑州市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在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讲话题目是——《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在讲话中,田局长提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新课堂是个什么模样,那就是、道德课堂。
构建道德课堂,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和境界。
” 道德课堂和以往的课堂究竟有什么不同?道德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
在这个课堂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换个视角来看待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必须要具备八项基本的教学素养 :一.回答好三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问题。
任何一位教师在上任何一节英语课前,都应该明确的三个问题 :(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通过这三个问题,明确本节课的目标、精选学习和活动方式,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最终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二.是具备三种基本能力。
即设计教学的能力(如:编制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能力(构建课堂生态)、评价教学的能力(达标测评、跟踪发展)。
三.把握教学设计的三个前提: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
四.做到三个读懂:读懂课标和教材(学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即“课堂,究竟是谁的?”)五.完成六个转变:教案变学案,教师变学长、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材变学材、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
㈡.呈 现。
1.教案和学案,有什么不同吗?是不是只是换了个名字呢?以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3 Computers中语言知识课为例,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大家就看到 传统的教案与今日的课标解读之间的区别。
通过比对上述关键词,我们会发现:教案之所以被称为教案,是给教师看的,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的:而课标解读的成果则是给学生看的,从学生角度来看问题,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解读课程标准 细化课程目标
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课程目标1、课程标准的性质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
也就是说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与审查、教学的督导与评估、学习的考核与评价,都必须依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二、解读与细化课程标准的必要性1、理论依据: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它具有三大功能:(1)导向功能,即把教学活动导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
(2)激励功能,即激励教学活动的功能。
(3)标准功能,即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的功能2、实践依据:对于教学而言,细化分解中学政治课程标准,制定出准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消除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策略选择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对于教师而言,细化分解中学政治课程标准,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实现自我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3、教学现状:现状一:在教学目标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就过分关注形式、方法。
——譬如旅游:我们在不清楚去哪里的时候,就在热烈地讨论是骑自行车去?还是打的去?现状二:缺乏对课标内容进行功能与价值的思考,不能准确把握学科思想及其核心观念。
——譬如旅游:我们也知道要去哪里,而且还在热火朝天地筹备着怎么去,但大多数人的内心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现状三:缺乏对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分析,没有整体规划,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一步到位”或“随意化”倾向。
——譬如旅游:我们虽然知道最终要去哪里,但却不清楚今天、明天、后天要到什么位置。
细化解读新课标方案
细化解读新课标方案一、背景情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与细化,可惜这一点被许多教师遗忘了,至少说很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一点。
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就是要教师学会怎么样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在“课程总体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看不到这种差异,把课程总体目标直接拿来作为课堂教学目标,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学中的僵化和形式化现象。
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直至厌学就是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
这次由教育局发起的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活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搭建了一个平台,学校上下都非常重视,关注度很高,可以说这个活动老师需要,教学需要,课改需要。
二、指导思想通过课程标准的解读,全体任课教师要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透彻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有效课堂。
各学科组要以解读新课标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三种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三、建立领导小组和学科工作小组(一)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学科工作小组组长:成员:四、具体要求1、认真学习教育局相关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
各学科组要制定解读计划,并迅速落实到行动上。
2、不得虚化解读过程,不得偷工减料,要重实效,解读的成果拿到课堂上要有用,对老师的教学要有帮助,对学生的学习要有帮助。
3、全员参与。
各学科组在组长的带领下,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做到任务分彻底,人人有任务。
4、活动结束后,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评出解读课程标准先进学科组和先进个人并给与奖励。
5、情况通报制度。
各学科组组长每周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解读工作的进展情况,说清楚解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争得学校的帮助和指导。
6、领导小组成员要降低工作重心,经常深入到学科工作小组中了解情况,参与解读过程,及时解决老师在解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既指导又服务。
课标解读细化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标准》细化一、识字与写字1.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在读课文时,把读不准的生字集中起来教学,在识字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词语。
具体做法:⑴由“扶”到“放”——引导学生独立识字;⑵由“学”到“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⑶由零碎到整合——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识字。
2.重视课后练习中的范写。
3.重视巩固练习。
4指导学生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字词。
二、阅读教学1.在重视朗读训练的同时也要关注默读。
2.培养几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1)预习和复习的习惯;(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4.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5.课外阅读指导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和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
⑴在内容选择上做到:①以教材中某一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拓展;②以节选课文为基点,向整部作品延伸;③以一篇课文为基点,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④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故事扩展。
⑵速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逐行扫读,看得快,想得也快,脑子跟着眼睛的扫读思考。
⑶引导学生“读”说结合:有目地的组织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把所看到的内容和所学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提炼精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习作习作要关注真实性、趣味性,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化的特点。
具体做法是:1.避免学生作文“程式化”。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3.习作要努力做到能够如实、客观、具体地反映生活。
4.要重视习作兴趣的培养。
主要途径:⑴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的选题范围;⑵品尝成功,强化习作情感;⑶多元积累,提高习作质量。
四、口语交际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素。
⑴倾听。
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理解得更深刻,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⑵表达。
表达时要有意识的运用语音、语调、停顿、节奏、重音等加强表达效果。
⑶交际。
强调将思、听、说统一起来。
2.多途径提供条件,组织训练。
八年级(上)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八年级(上)课程标准细化解读一.课程内容摘录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观课程标准的的编导觉图编队全体学生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在教学中陪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积极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定、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努力把握语文课程开放而有力,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
二.学期目标1.能用变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和主要内容,体味问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在阅读了解五种表达方式。
5.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7.阅读古诗文、文言文时,能有意识在积累感悟中,提高品位和审美情趣。
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8.写作方面,能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能有创意地表达出来,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
9.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
三.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尊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初中语文新课标精细化标准
一、课标细化解读:1、课标学习:各校要组织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领会其修订精神与原则,了解有关增删变化的内容,特别是与考试相关的名著阅读、古诗、文言文、汉字表等变化情况。
并可适当开展集体培训讲座、研讨交流、课标测试等活动。
2.课标细化:①概念:课标细化从概念上来讲,主要就是将抽象物(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变成具体物(教学中的学习目标),即通过阅读、分析课程标准,理解、体会其基本理念和内涵,结合教材、学生特点,把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分解到每一课时,指导教学实践,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②步骤:六步:第一步,分析关键词;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③示例:《湖心亭看雪》课标摘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二)阅读”第8条:“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12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首先细化分解为年级目标。
八年级学习文言文的目标我们确定为:“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语言。
”再细化分解为单元目标:本单元的目标我们确定为:“读懂文章大意,品味语言特色。
”最后再分解为本课的具体目标。
分解方法和步骤如下:第一步:分析所摘课标的句型结构和关键词从句型结构来看,这是一条“内容型目标”。
(另有过程型、状态型等)行为动词:“借助”“理解”“背诵”“领悟”“品味”。
核心概念:“基本内容”“作品内涵”。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1.准确识记文言词“绝、客、强、白、一、是、更”等的词义2、熟读课文,在教师提示下,80%学生能够背诵。
(重点)3、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作者的精神世界。
(每个小组至少说出两个方面)(难点)。
细化课标解读 文档
6、燕子专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借助汉语拼音、仔细观察与比较,形近字对比的方法,能够准确无误地认读“欧、洲”等11个生字,并在生生评价中规范书写“欧、洲、瑞”等14个字。
2、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饥寒交迫、舒适”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学习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和词语。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教学策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课文,互相正音。
3、小组推荐几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检查预习,识字学词。
6、自主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7、加强示范,指导写字。
8、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评价:通过以下练习“1、听写词语2、形近字组词、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考察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读、赛读,在读中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通过合作交流拓展延伸,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恶劣气候、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
”我采取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方法。
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有二:一是领会大致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采用倒叙的方法。
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
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数学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新版的数学新课标——2024年版,已经正式发布并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实施。
本文将对这一版数学新课标进行解读,分析其变化和意义。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调整与旧版相比,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明确指出,数学课程是一门以数学素养为核心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理念方面,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化发展。
二、课程目标的细化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将课程目标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
这些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对数学的态度和兴趣。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课程内容的变化在课程内容方面,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首先,加强了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
其次,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综合与实践四个模块,更加注重知识的整合和交叉。
此外,新课标还增加了实践性强、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式的创新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
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问题解决、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新课标还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数学问题。
这些创新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评价体系的完善最后,2024年版数学新课标完善了评价体系。
强调评价要多元化、全面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细化解读的要点
一、目前的教学现状
备课时构思教学目标,走进课堂迷失教学目标,离开课堂忘记教学目标。
二、课标解读步骤
第一步,分析关键词;
第二步,剖析核心概念;
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第六步,写出学习目标。
三、课标解读四要素
包括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行为动词(用词清晰、可把握)、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最低要求)四项要素。
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
1明确学习结果/内容标准
即“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
2、选择评价任务/确定标准
即“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
3、选择内容与设计教学
即“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
表现突出?” 、“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4、实施教学与评价
即“如何获得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证据?”
5、检验/修正整个过程
即“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
五、目标教学三步骤
确定目标,落实目标,检测目标。
六、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及叙写
行为主体一一是学习者,不是教师。
行为动词一一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行为条件一一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
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行为程度一一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
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七、行为动词
1知识领域常用的行为动词
①知识——说出名称、背诵、列举、选择、辨认、回忆、描
述、指出、说明、复述等。
②领会一一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概述、推断、整理等。
⑧应用一一列举、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
明、利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④ 分析一一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图 示、
计算等。
⑤ 综合一一编写、设计、提出、建立、形成、鉴别、归纳、总 结
等。
⑥ 评价 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 明等。
⑦ 迁移一一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技能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
① 模仿层次 -- 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尝试
② 操作层次一一完成、制定、解决、绘制、运用、使用、设计、 3体验性目标常用的动词
① 经历(感受)一一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② 反映(认同)一一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 回
答、完成、选择、列举、称赞、表现、帮助等
③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4表现性目标
① 复制水平——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
② 创作水平一一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
③ 组织水平一一讨论、组织、判断、选择、比较、系统阐述等。
八、课标解读要求
等。
抵制、
横向分解任务---降低难度纵向跟进解读---同步开展宏观统筹协调---形成体系微观找准切点---潜心钻研广泛学习提高---开阔眼界个人反思创新---争取突破同伴交
流研讨---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