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的荷叶母亲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的荷叶母亲教学

实录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时隔多日,回味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课堂,仍然衷心叹服!一堂课,风格极其简约。而内容却特别丰富,“简”与“丰”,这对矛盾非常和谐地统一于课堂的每分每秒。用听课者的反应来描述,就是“这课听得真叫舒服!”、“这才叫行云流水”、“这课上得既轻松,但又看得出余老师作了很充分的准备”……

以下是笔者根据录音整理的“完全忠实于原着”的近乎完整的课堂实录,与诸位同仁分享。

【课堂实录】

(师生问好后)

师:请把书打开,我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咱们首先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开始。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看着同学们刚才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到课文里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作者。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现代着名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师:请把“母爱、自然、童心”六个字旁批在课题旁边。(静候30秒)好的,下面有一个“默思静想”的学习过程,尝试一下“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术语点评?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说,这个结尾是文章的高潮,比如你们老师常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都是语

文的术语。现在默读课文,拿起笔,对课文进行发现。哪个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好,我再举一个例子,在这篇课文里,2、3两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从全文的构思来讲,是插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莲花所以作者展开了联想。“联想”两个字也是术语。好,开始动作。

(静候近两分钟)

师:好,咱们来尝试一下。

(一学生举手起立)

师:好,谢谢!

生1:8、9两段,触景生情

师:前面是景,后面是情,行,谢谢你!

生2:我认为最后一段,升华了主题,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

师:继续说,中心是什么?

生2:本文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

师:注意,她用了一个关键的词——升华。升华的含义是什么?

生2: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就叫升华。

师:很快地、急剧地,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来叫做升华。概括得很好,谢谢你!

生3:第4节,写白莲谢了,衬托出红莲开得非常旺。

师:烘托的作用,很好。白莲谢了,出现了描写的主体,就是红莲。

生4:最后一段,是对本文的总结,是以物寓人,借物抒情。对红莲的描写来烘托母爱,抒发情感。

师:好,借物抒情。

生5:大家看第6节,有一个省略号,它可以使我们展开联想。

师:这个省略号让我来体会的话,也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慷慨,她看见荷叶倾侧下来,为红莲挡住了大雨。那么你用了什么术语啊?

生5:是展开联想。

师:或者是让我们发挥想象。谢谢。

生6:第4节一段话——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为后文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埋下伏笔。

师!这儿还用了一个术语——“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白描,一笔就勾勒出了红莲的形象。

生7:最后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用了反问。

师:念一下。

(生念。)

师:解释一下术语。

生7:反问。

师: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还有呢?心中的雨点来了——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生7:比喻。

生8:大家看第3节——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写了三蒂莲,又写了三姐妹,用了比喻。

师:这里是以花喻人,那么后面全部是以花喻人。发现得很好。谢谢。

生9:第一小节虽然很短。但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师:还可用一个术语,人家一开始就写莲花——哎,开门见山。那么和结尾照应,卒章显志了。

生10:第4节,写了白莲,也写了红莲将要盛开,白和红的对比显得红莲更有生机,为下文蓄势。

师:她用了一个术语,很高雅——蓄势。这两个字怎么写?哎,对了。所谓蓄势就是前面的内容好好地写,满满地写,生动地写,写足了,为后面升华文章的主题服务。行,谢谢你!咱们来小结一下——屏幕显示!

以物喻人写物抒情

融情于景一线串珠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巧妙穿插生动照应

师解释“一线串珠”:就是线索。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呢?很明显,红莲就是线索,它贯串全文;如果深一点看,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条线索,贯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

老师强调: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习惯,读任何文章都要这么去想,这么去看。

好,我们继续,学用一下“课文集美”的方法。

(屏幕显示要求——

从课文的4-7段里选句子,组合起来,放在下面两段话的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注意,用温婉的语调。

(学生齐读。)

师:刚才朗读的弱点在于速度,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快是读不出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我们把最后两段再体会一下,注意速度。

(范读)

师强调:很抒情,很轻柔。

(学生齐读。)

师:下一个动作,拿起笔勾画几个句子,和刚才朗读的8、9两段连起来。

(师巡视,慢慢地,认真地看学生的勾画。估计发现了问题——)

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再修正一下:第一,以红莲为主积累句子,白莲的都不需要;第二,作适当的调整,句子之间尽量联系紧密。? (静候半分钟左右。)

师:好,你来读一下自己的创作。

生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展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

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响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

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师:我觉得很满意,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的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