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其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3.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旨在促进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
二、教育学理论基础1.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2. 认知主义理论:关注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强调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互动和经验构建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意义建构。
三、教育心理学1. 学习动机:影响个体学习行为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包括兴趣、目标和自我效能感等。
2.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技巧,如记忆术、元认知策略等。
3. 学习评价:对学习效果的测量和反馈,包括标准化测试、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等。
四、教育方法与技术1. 直接教学法:教师通过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研究和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3.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育组织与管理1.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法规,旨在指导和规范教育活动。
2. 学校管理: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团队、资源配置和学生管理等方面,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3. 教育评估:对教育活动和成果的评价和监控,包括学校评估、课程评估和教师评价等。
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教育现代化: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
2. 教育公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减少教育不平等。
3. 终身教育: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鼓励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断学习和成长。
七、教育伦理与法律1. 教育伦理:涉及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如尊重学生、公正评价等。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学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决定教育的性质)【相对改革权体内目】①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②制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③决定教育领导权④决定受教育权⑤决定教育体制⑥决定教育内容取舍⑦决定教育目的2.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教育性质)【相对结速容业】①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②制约教育结构③制约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④制约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⑤制约学校的专业设置3.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根本动因)【容量观技】①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②影响受教育者数量和质量③改变观念④影响教育技术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①丰富内容②推动课程结构的更新二、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政治功能①培养人才②传播思想,形成舆论③促进民主化进程2.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3.教育的文化功能①传承②改造③更新创造④传播4.教育的人口功能①控制数量②提高质量③使人口结构合理化④促进人口迁移三、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前提2. 环境:提供多种可能3.教育:主导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循序渐进2. 阶段性:有针对性3. 不平衡性:抓关键期4. 互补性:扬长避短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6.整体性五、素质教育的内涵: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六、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2. 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系统性七、教师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于人民事业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③对待集体:团结协作④对待自己:为人师表2.知识素养: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教育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3.能力素养4.心理健康①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健康的人格③高尚的师德④愉悦的情感【人人有师情】八、热爱学生的表现?【两爱两全两解一情绪】1.爱与严格要求结合2.爱与尊重信任结合3.全面关怀学生4.关爱全体学生5.理解宽容学生6 .解放学生 7. 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九、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一理念两能力】1.先进的教育理念2. 良好的教育能力3.一定的研究能力十、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2.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念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整理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整理一、引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活动的学科。
它是培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教育学原理的知识点进行汇总整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教育学的核心内容。
二、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1.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问题。
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深入研究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培养具有优秀人格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以及教育与社会、教育与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4.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教育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点。
它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具有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特点。
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1. 教育的客观性原理教育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具有独立于个体意识和意愿的客观性。
教育活动和教育目标应当符合客观规律。
2. 教育与发展相一致的原理教育应当与人的发展相一致,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教育活动应当有利于发展个体的能力和素质。
3. 教育的社会性原理教育不仅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应当通过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4. 教育的差异性原理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发展需要和潜能,教育应当根据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个体的发展需求。
四、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发展。
它认为教育应当着重培养个体的人文素质和创造力,追求整体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统一。
2.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行为主义教育理论注重教育的结果和行为的改变。
它主张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培养学生的理性行为,并通过强化和惩罚来调节学生的行为。
3. 认知主义教育理论认知主义教育理论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结构。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1. 学校产生的条件:(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内容。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
教育学的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的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规律以及教育改革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教育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1.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 人的教育的本质及目标3. 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方法4.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 教育的历史和发展2.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 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4. 教育哲学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5.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三、教育学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1. 教育的目标和功能2.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3. 教育方法的运用和选择4. 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方法5. 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四、教育学的教育评价1. 教育评价的定义和目的2.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标准3.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技术4. 教育评价的局限性和对策五、教育学的教育改革1. 教育改革的动因和目标2. 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方法3. 教育改革的成果和问题4. 教育改革的前景和方向六、教育学的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2. 学习和记忆的心理过程3. 教育中的情感和动机4. 学生的发展和成长5. 教育中的个体差异和特殊教育七、教育学的课程与教学1. 课程的定义和描述2. 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3. 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4. 教学素养和教学效果5.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八、教育学的教授与学生管理1. 教育的组织和管理2. 学生的行为管理和纪律3. 学校文化和学校氛围4. 学生发展和学生辅导九、教育学的教育与社会1. 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变迁和发展2.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3. 教育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合作4. 教育与就业和职业发展十、教育学的教育政策与管理1.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 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3. 教育机构的规划和建设4. 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十一、教育学的教职业生涯发展1. 教育职业的特点和要求2. 教育职业的发展和晋升途径3. 教育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4. 教育职业的自我发展和提高总结起来,教育学的知识点涵盖了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基本理论、教育原理和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教授与学生管理、教育与社会、教育政策与管理、教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的基本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人类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教育是为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有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1.1 教育的概念(1)关于教育的种种界说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用的人是孟子。
《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
(2)教育的定义①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它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广义的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
(3)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①教育者: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原因:❶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❷教师受过专门职业训练❸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②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作为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
这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❶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❷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调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教育形态: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从非制度化教育是中演化而来的,是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美国教育家、非学校化的倡导者伊里奇:学校教育体系是“组织化”、“同质化”、“仪式化”,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破坏性”,妨碍真正学习和教育,降低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导致人们没有创造性,对出乎意料事物的惊奇和对事物的想象和对生活的热爱。
彻底颠覆制度化的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取代之“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洛克《教育漫话》在健全人格方面,学校教育无法取代,今日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学校教育: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改良我们的学校。
)社会教育: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传统的教育: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教育性,“国民性”由国家或民族的社会传统塑造。
社会制度: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对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的塑造作用。
一个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发展和形成。
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所获得教育。
4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根本错误:非科学。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的目的的角度来论述起源问题,从而把教育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1. 教育学定义: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实践活动的科学。
2. 教育目的:指导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预期成果。
3. 教育功能: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育哲学基础1. 教育本质论:探讨教育的本质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2. 教育价值观:关于教育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理论。
3. 教育人论:关于人的本性和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三、教育心理学基础1. 学习心理学:研究学习过程、学习者心理特征和学习条件。
2.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规律。
3. 教育评估: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方法。
四、教育史1. 教育制度史:研究教育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革。
2. 教育思想史:研究历史上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演变。
3. 比较教育学:比较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五、教育政策与法规1. 教育政策: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行动方针和措施。
2. 教育法规:规范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3. 教育管理:教育组织和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六、教育实践1. 教学论:研究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
2. 课程论:研究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理论。
3. 教师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专业发展。
七、教育技术1.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
2. 远程教育: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教育活动。
3. 教育媒体:教育信息传播的工具和平台。
八、教育评价1.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2. 教育质量评价: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体系和方法。
3. 教育效果评价:对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反馈。
九、特殊教育1. 特殊需要教育:针对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的教育。
2. 残疾教育:针对残疾人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3. 多元文化教育: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十、终身教育1. 终身学习: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持续学习活动。
2. 成人教育:针对成人的学习需求和特点的教育。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旨在揭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索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以下是教育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的定义与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活动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则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如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传承和创新文化等。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
到了古代社会,学校教育逐渐产生,如中国的私塾、古希腊的学园等,但教育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近代教育则在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逐渐普及,义务教育开始兴起。
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教育的民主化、终身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者的教育理想等。
四、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教育机构和组织。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有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科学,它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领域。
下面是对《教育学》各章知识点的整理总结:第一章:教育学的定义和地位-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的地位: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的本质及其特征: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实践,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
-教育的功能:教育有塑造人格、培养人力、传承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的自我满足等多重功能。
第三章:教育规律与教育原理-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教育规律在教育实践中的准则和方法,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第四章:教育的基本理论-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唯心主义教育观、唯物主义教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
-教育的心理基础:教育的心理基础包括认知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情感发展理论等。
-教育的社会基础:教育的社会基础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观、社会文化人类学教育观和社会学教育观等。
第五章: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征:教育目标包括个人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目标等,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特征。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体现个性化和终身教育的理念。
第六章: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个别差异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启发式原则和激励原则等。
-教育方法的分类和特点:教育方法可分为教学法、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第七章: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结构与特点:教育过程包括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要求科学规划、有效组织、精细操作和持续评价。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背诵
教化及教化学一, 教化的概念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 影响人民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化作用。
包括社会教化, 家庭教化和学校教化狭义:指学校教化,是教化者依据肯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 有支配, 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化的工作,对受教化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 在我国,“教化”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化之,三乐也。
”三, 教化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化者, 受教化者, 教化影响四, 教化的质的规定性:教化是有目的地培育人的活动,是教化区分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化的本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化的直接目的)教化的社会属性: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五, 教化起源的记忆术(一)知识点的内容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 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孟禄);4.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米丁斯基)。
(二)知识点的记忆术:劳心很神圣,kemi梦里陪(三)注释1.劳kemi(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米丁斯基);2.心梦(心理起源说:孟禄);3.神(神话起源说);4.圣里陪(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 沛西能)。
六, 学校教化的产生条件:教化者和受教化者, 教化内容, 教化工具八, 古代教化特点的记忆术(一)知识点的内容:阶级性/等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和象征性(二)知识点的记忆术:专刻街道像九, 近代教化特点的记忆术1.国家加强了对教化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化崛起;2.初等义务教化的普遍实施;3.教化的世俗化;4.重视教化立法,以法治教。
(二)知识点的记忆术:世俗公布义务教化法十, 简述20世纪以后世界教化的特征:1, 教化的终身化;2, 教化的全民化;3, 教化的民主化;4, 教化的多元化;5, 教化技术的现代化记忆:全民多献忠十一, 教化学的定义:教化学就是描述和探讨教化现象和教化内容,揭示教化规律的科学十二, 苏格拉底问答法:1、苏格拉底讽刺;2, 定义;3, 助产术教化及社会的关系十三, 简述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对教化的制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 生产力水平确定教化的规模和速度;2,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化结构的变化;3,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化的内容和手段记忆:内人解手龟速十四, 简述教化的经济功能(教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教化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化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化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记忆:唠嗑技巧十五,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化制约的记忆术(一)知识点的内容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制约教化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化的宗旨和目的3.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化的领导权4.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化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化管理体制(二)知识点的记忆术:姓宗的领导及管理受教化者(三)注释1.“姓”指“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化的性质”;2.“宗”指“政治制度制约教化的宗旨和目的”;3.“领导”指“政治制度制约教化的领导权”;4.“管理”指“政治制度制约教化管理体制”;5.“受教化者”指“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化的权利和程度”。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梳理(3篇)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梳理(3篇)一、教育的定义与功能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文化的活动。
它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2. 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认知、情感、道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社会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
文化传承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二、教育的基本理论1. 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应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满足个体需求。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应服务于社会需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
文化本位论:强调教育应传承和发展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2. 教育价值论内在价值论:认为教育本身具有内在价值,不依赖于外在目的。
外在价值论: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实际效果。
3. 教育过程论认知过程论:强调教育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关注知识的获取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过程论:强调教育是情感发展的过程,关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实践过程论:强调教育是实践活动的过程,关注技能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三、教育的基本原则1.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2. 启发性原则通过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系统性原则教育内容和方法应具有系统性,前后连贯,循序渐进,确保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道德素养。
四、教育的基本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2. 讨论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激发思维,加深理解,培养表达能力。
教育学40个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40个常考知识点汇总0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和教育问题的论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相长”等。
【3】捷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他提出了“一原则、二基础、三中心、四段教学法”。
【5】美国杜威(进步教育代表人)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6】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认为教育的目的和根本是“归于自然”。
【7】洛克在其代表作《教育漫画》中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8】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9】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10】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02【11】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12】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3】教育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4】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学校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
【15】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有目的地培养人。
广义的教育: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
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3.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前苏联】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的形态:1.按教育系统自身标准分——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按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按教育系统发展历史进程分——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现代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教育——特征: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有关;主要方式为言传身教和有意识模仿学习。
古代社会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古代中国:夏代——出现学校教育形态;西周——“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儒墨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度,“六学二馆”;宋代——“四书五经”,“学而仕则优”;明代——八股文;清代——清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被废.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佛脚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代希腊、罗马:欧洲奴隶社会——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教育学重点知识总结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作解释;3、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主导)、家庭教育;4、狭义教育:学校教育;5、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6、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共始终;(2)历史性;(3)继承性;(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5)相对独立性:超前或滞后,自身规律;(6)生产性;(7)民族性;(口诀:永历继长相对生民)7、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影响);8、原始社会的教育:(1)非独立性;(2)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3)原始性。
9、古代社会:奴隶社会:1.产生了学校教育;2.特征:(1)学校教育具有阶级性;(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和相对立;封建社会:(1)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10、古代东西方教育共同特征:(1)阶级性;(2)等级性;(3)象征性。
11、古代中国:(1)夏代是我国最早出现学校的朝代;(2)西周(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春秋战国:私学兴起;(4)两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新办最高教育机构太学;比较著名的有“文翁兴学”。
(5)隋唐:制度上采取科举制,没落于1905年清末;六学二馆(6)宋元明清(封建社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1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13、古代埃及:(三种学校: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开设最多));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14、古代希腊:雅典教育:西方最早形成和谐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培养军人。
15、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16、近代社会教育:(1)国家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是最早普及义务教育);(3)教育的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总结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以下是教育学必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基本概念与起源:1.教育学定义: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科学。
2.教育学的起源:早期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古代哲学思想的社会实践、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等。
二、教育学的学科体系:1.教育学的研究领域: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史、教育管理等。
2.教育学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历史性、社会性等。
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哲学理论: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论和教育方法论等。
2.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包括儿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理论等。
3.教育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社会化理论、社会教育理论和教育平等理论等。
四、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教学设计:备课、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
五、教育学的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的目标:知识、能力、品德等。
2.学校教育的组织方式: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等。
六、教育学的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的特点:亲密性、个性化、情感性等。
2.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道德教育、性教育、智力教育等。
七、教育学的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教育评价的指标: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发展水平等。
八、教育学的教育与发展:1.教育的方向:素质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等。
2.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多元化的教育供给等。
以上只是教育学必背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
教育学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学科,以上知识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核心内容。
要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育学,需要结合教育学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义本质:社会属性:基本要素:基本矛盾:按对象分:按方向分:按呈现分: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需要起源说:杨贤江(李浩吾)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西周教育特点春秋战国特点汉代教育特点隋朝教育特点唐代教育特点宋代明清特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孟子《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狭义分类: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概念:教育一词来源: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飞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近代社会教育功能:起源:教育:20世纪后期的教育发展历程: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我国古代教育: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四书、五经、八股文;书院:始于唐,兴于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科举制,于1905年废除性质方向划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呈现形式划分: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朱熹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学说,否认了社会性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否认了社会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原始性内容方法单一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象征性、专制性、教育与劳动相分离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教育法制化;5、出现了双轨制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凯洛夫(《教育学》)、米丁斯基交往起源说:叶澜民主化的含义: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享有教育资源机会、教育结果均等,还有师生关系民主化,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民主化信息化的特征: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分国学和乡学,特点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内容是“六艺”学术自由,私学兴起,“稷下学宫”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郡国学概念:动力、任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知行统一温故知新疏导原则关注情感榜样示范孟子思想:荀子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学不躐等教育与政治主动学习复述策略讨论法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教育学萌芽阶段:“学者有四失,智者必知之。
人之所学,或失则多,或失则寡,”循序渐进,“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知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当其为师,则弗臣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禁于未发之谓豫”“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主张教育要培养治国人才《理想国》,提出了“寓学习于游戏”,国家主义教育理念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论灵魂》,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西方古代教育:古印度教育特点:古埃及教育特点:古希腊教育特点:古罗马教育特点:中世纪西欧特点:文艺复兴教育特点:古代东西方教育特点:教育学阶级性、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孔子思想:《学记》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编写,成文于战国末期,其教育思想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动力是:教育问题;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昆体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夫子施教各因其才;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而近乎仁古罗马教学法大师,《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论著,是古代欧洲最高成就,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三阶段《论语》,核心是“仁”和“礼”,主张“有教无类”,偏重文事、轻视劳动主张:“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主张:“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在《劝学篇》中最早提到道德一词墨翟:“兼爱”“非攻”,注重逻辑思维和科学技术教育,亲知、闻知、说知主“绝学”“愚民”“道法自然”,培养“上士”“隐君子”,提倡:用反、虚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僧侣是教师,《吠陀》经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雅典: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事教育家庭教育教会教育:三科、四学;骑士教育:骑士七技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代表:维多利诺、埃拉斯莫斯、拉伯雷、蒙田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1763年德国(普鲁士)严复:王充:韩愈:《学记》:培根康德洛克斯宾塞“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著有《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教育性教学”概念:“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育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教学四阶段论:明了(清楚)、联合、系统、方法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的代表新三中心论:学生(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观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
学校即社会。
提出方法:从做中学。
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教育无目的论;教育适应生活说《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首位在大学开教育讲座的学者《教育漫话》“绅士教育论”“白板说”“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教育之故”提出课程一词,教育准备生活说,著有《教育论》《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道人手里就变坏了”;自然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归于自然”《林哈德与葛笃德》,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第一位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行动的教育家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著作教育学之父,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世界图解》提出了:系统性、量力性、直观性(核心)、巩固性、自觉性、彻底性等教学原则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杜威赫尔巴特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盈科而后进”“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补充人物理论:墨子:朱熹:“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因材施教近代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三育论主张:学知与闻见、问难与距师、思考与求是著有《师说》: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非命上》,三表法:“人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之本,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致”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培养大丈夫人格: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马丁·路德:陈鹤琴布鲁纳:赞可夫:瓦·根舍因:保罗·朗格朗布鲁姆:巴班斯基:批判主义教育学:梅伊曼、拉伊;比纳;霍尔、桑代克;《实验教育学》杜威、克伯屈1、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实验教育学代表:和谐教育思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法”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范例方式教学论1970年《终身教育引论》是公认的终身教育理论代表作掌握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提供了专门从事教学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国家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为统治阶级服务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教育学多元化阶段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学校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实用主义教育学:凯洛夫《教育学》是世界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平行教育我国近代教育思想“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出了“五育并举”和教育独立思想万世师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强调“教学做合一”;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杜威相反);“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千教万教教下求真,千学万学学做善人职业教育的先驱,“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一个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当代教育学理论:补充平民学校之父中国幼儿教育之父,“活教育”“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夏代:序、校;商代:大学、小学、庠、序科学技术对教育作用:文化对教育的作用:社会化理论:概念: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功能校风:班级文化:内容:鲍尔斯、金蒂斯,教育的功能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经济制度对教育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人力资本理论:学校文化:构成:校园文化:内容:学生文化的特性: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环境文化、设施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核心)、校园制度文化(包括:传统、仪式、规章制度)导向、凝聚、规范;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提出者:华勒;是一所学校的成员长期习得且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学校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能改变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技术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对现代化建设作用: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教育现代化的目的: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教育投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选择和提升、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美国舒尔茨,33%的贡献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包括教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手段、教师队伍、管理、设备、制度的现代化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概念:内容:影响因素:辐合论:教育万能论:教育无用论: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作用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个体社会化的表现: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语言社会化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内发论(遗传决定论):是指个体在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知识技能和能力、思想品德和审美)个体身心发展:遗传(提供可能)、环境(变成现实)、教育(主导)、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根本动力)荀子(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人之性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又称:二因素论,代表:施泰伦(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吴伟士(又叫武德沃斯,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乘积)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又称共同作用论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孟子(万物皆有备于我)、卢梭(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弗洛伊德(性本能动力说)、威尔逊(基因复制)、高尔顿(优生学、遗传决定论鼻祖)、格赛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复演说)康德、华生、爱尔维修柏拉图、高尔顿个体主观能动性层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相关: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相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个桃”相关:劳伦兹“关键期”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外部的,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按作用划分按要求划分按重视程度按范围划分按存在方式作用:层次结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凯兴斯泰纳:马卡连柯:奥古斯丁:核心内容:我国的教育目的:概念:培养独立个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根本宗旨、重要使命)杜威--教育适应生活说相关理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生活预备说--格鲁斯“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社会本位论宗教本位论教育目的: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学习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全面发展实然的教育目的、应然的教育目的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巴格莱、涂尔干意义:分类:确立依据: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联合国教育目的:价值型教育目的、功用性教育目的理想的(终极的)教育目的、现实的(发展的)教育目的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内在的教育目的、外在的教育目的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