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学习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体系及教学要求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体系及教学要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bff0fbda38376bae1fae13.png)
1、自然地理学基本内容 主要系现在高中地理教材的第一册。 2、人文地理学 主要系现在高中地理教材的第二册。 3、综合地理学 主要系现在高中地理教材的第三册。
二、近几年地理考查的特点
(一)2019年以来江苏省高考指导思想的演变 2019年:平稳过渡。全国统考到江苏省资助命题,力保不出 事故。 2019年:稳中求变。稳定为主,争取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 考试内容上。 2019年:力求创新。争取在探究性学习方面有所体现,生物 和历史作试点。语数外影响太大,不敢作试点;政地影响小, 不宜作试点。 2019年:积极创新。在06年基础上,在考试内容上进一步探 讨创新,在考试方式上作探索。 2019年:大胆创新。主要是考试方式上都作了大胆变革尝试, 出现了08方案。 2009年:微调稳定。针对社会上对08方案的质疑,兼顾考试 方案相对稳定的要求,对08考试方案作微调,要求考试内容也 贯彻稳定的基本思想。 2019年:调整探索。虽然社会上对08方案之一颇多,但主管 部门仍认为有积极因素。借鉴08改革失误的教训,以后的方案 改革将全面征求意见,但也贯彻主管部门的思想。不会轻易全 面回归到“3+2”或“3+X”,也不会是全盘的“08方案”。 2019年:定型稳定,稳中求变
关键是要学会通过图、表分析事物。 (10)要掌握乡土地理基本知识 区域不要太过狭小,但要对应掌握全省的地理基本知识,了解大地理单 元的基本特征。如江苏省的基本地理特征、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 的基本特征、沿海和内陆的分异。注意各区的地域差异和比较特征、区际间 的联系。 (11)三套教材要吃透 注意补充未选用教材中的知识。 人教版一定要吃透,鲁教版重视,湘教版关注。
2、地理学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学科 构成有综合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之分。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14cb8e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0.png)
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地理课程是学生接受地理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国家中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高中地理课程的结构体系、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物质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术三个部分。
1. 物质地理物质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学科,包括地球的形态、构造、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物质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它为人文地理和地理技术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环境基础。
在高中物质地理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地球的形态和构造、地球的地貌、气候和水文、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地球上人类活动的学科,包括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3. 地理技术地理技术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学科,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技术是地理学中的新兴分支,它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在高中地理技术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高中地理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能力,使其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 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b47f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9.png)
地理学的重要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地球科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地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物体,它具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一天约为24小时,公转一年约为365.25天。
2.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层次,地壳是最外层,地幔和地核则位于地壳之下。
3.大洋和陆地:地球表面的70%是海洋,30%是陆地。
大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周围的洋。
4.地理坐标系统:地球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
经度是指东西方向的线,纬度是指南北方向的线。
5.自然地理: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的研究。
6.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演变和影响。
人文地理可以涉及到人口、城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7.自然资源:地球上存在着各种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壤资源等。
地理学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8.环境问题:地理学帮助人们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污染、生态破坏等。
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球的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9.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分布、迁移、增长等问题。
人口地理学可以揭示人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功能和发展等问题。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的构成要素、交通、工业、居民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1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工具,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
GIS可以用于制图、空间分析等方面。
12.地球科学:地理学与地球科学有重叠之处,地球科学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表层的运动、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13.地理教育:地理学作为一门教学科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ae32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8.png)
地理高一必修一到三知识点高一地理学科是学习地理的入门阶段,主要包括必修一到三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自转产生地球日和地球自西向东的运动。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大气圈包含气体,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资源,岩石圈是地壳和上部地幔的结合,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3. 地理经纬度:地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地理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经度和纬度能够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点位置。
4. 地图的制图要素:地图由比例尺、图例、方位角、图名和纬经网等要素组成。
比例尺可以表示地图上地理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5.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有等距圆柱投影、等面积投影和等角投影等。
二、必修二: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
中国经度跨度广,气候多样。
2. 中国的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
这些山脉对中国的气候和地形有着重要影响。
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
4. 中国的自然灾害:中国常常遭受地震、洪涝、旱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这些自然灾害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必修三:人口与城市1.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人口分布不均匀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口变动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
2.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
城市发展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挑战。
3.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涉及人口增长、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等方面。
人口问题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
4. 中国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如何深入地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知识点
![如何深入地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b1dc7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c.png)
如何深入地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包含了广泛的分支和知识点。
深入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深入地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知识点。
1.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更高级知识点的基础。
例如,了解经纬度、半球、时区等基本地理概念,以及地球的运动、地壳构造、气候系统等基本原理。
2.学习地理学分支和知识点地理学有许多分支,如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
了解这些分支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学习的方向。
同时,要重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3.阅读地理学教材和参考书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系统地学习地理学知识。
教材和参考书通常按照章节和知识点进行组织,可以帮你全面掌握地理学知识。
此外,多阅读一些地理学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宽视野。
4.观察和实地考察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和实地考察是深入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城市布局、农业生产等,可以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
此外,参加地理学竞赛、实习和科研项目,都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
5.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地理学知识的交流和讨论,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加入地理学相关社团和组织,参与线上线下的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
6.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地理学不仅关注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本身,更注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培养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理学知识。
例如,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一个地区的特点和发展的优势。
7.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地理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理论和技术层出不穷。
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关注地理学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方法和建议,相信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中的各种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学习重点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学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26b6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3.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及学习重点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也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相关。
高中地理的学习重点可以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图技能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 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如四季变换、昼夜更替)- 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地图符号等- 地图的解读和使用,如等高线、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等2.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和大气运动(如何形成风、气压带和风带)-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水文地理- 水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 河流的特征、流域的划分和河流地貌- 湖泊、地下水、冰川等其他水体的分布和特点4. 地貌学- 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形态(如山脉、平原、峡谷等)-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5. 生物地理- 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和人口问题- 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问题 - 人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农业地理- 农业的分类和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3. 工业地理- 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布局与环境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4. 交通运输-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交通网络的布局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5. 区域地理- 世界各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合作- 跨区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地图技能1. 地图解读- 学会阅读和解读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图表- 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和方向标记2. 地图制作-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图表- 掌握基本的地图符号和注记方法3. 空间分析- 学会使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学习重点- 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理解其内在联系和逻辑。
地理背诵知识点总结图表
![地理背诵知识点总结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350968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6.png)
地理背诵知识点总结图表这是一篇地理背诵知识点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要素的组成、地理区划、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内容。
通过背诵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3. 地理坐标和经纬度:地理坐标是指地球表面上各地点的位置标志,经度是指东西方向的角度,纬度是指南北方向的角度。
4. 地球的四季和气候:地球的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引起的,不同地区的气候受到纬度、海拔、地形和气候要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理要素的组成1. 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
2. 人文要素:包括人口、聚落、交通、工业和农业等人类活动要素。
3. 经济地理要素:包括资源、产业、交通和城市等经济地理环境要素。
地理区划1. 地理区划的定义:地理区划是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地理现象的特征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的过程。
2. 国际地理区划:根据国家的政治疆界和地理要素的分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各个国家和地区。
3.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包括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单位,以及市、镇、乡等地方行政单位。
4. 区域地理: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现象的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地理区域和人文地理区域等。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重大影响,包括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迁移等方面。
2. 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导致了各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状况的差异。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球环境。
4.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来采集、保存、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学习的三个层次
![地理学习的三个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4ff29e0d6c85ec3a87c2c5c6.png)
地理的学习在很多人看来是杂乱无章的,不像数学、物理这样把知识体系编排得井井有条。
其实地理知识也是很有规律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善于把握地理学习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直观理解初中地理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还是记忆一些地名和地理现象就基本可以过关了。
有的同学在初中地理没有认真学,到了高中连长江、淮河和珠江哪个靠南哪个靠北都搞不清楚。
也需要从这个层次开始补习。
这个层次的核心是要把地理知识和地图对照起来,做到直观理解。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图这三个地图应该反复的看,当成课外书来细细品味。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我书桌旁边的墙上,就有一个立体的塑料版的中国地形图,做题或看书累了,就凑过去看看,还会拿手摸一下,感觉不同的地形地貌。
真的觉得很有意思。
我一直是觉得浅显的地理书是可以当课外书来读的,非常有趣。
在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都要对书上出现的各种地图彻底理解,做到看到图就知道它在说什么。
或者按照系统学习工具提到的方式,将地理知识点整理成图,心里有图,把地图和地理知识(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对照起来,这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这一点都还没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课本,从头开始梳理一些课本上的各种地图。
第二个层次:把握地理规律。
到了高年级,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识就会变得抽象起来。
很多人地理学不走,就是这一关过不去。
习惯了低年级背地名的学习方法之后,到了学习地理规律的时候会非常不适应。
比如在学习在学大气这一单元时,对“气压梯度力”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不是靠背地名能解决的了。
这个层次,强调的不是背诵,而是理解。
我们要把地理当成物理来学习,从最根本的大气压力的知识开始,逐步来理解“气压梯度力”这个概念。
我们要相信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
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在这个层次,《系统学习完全工具》中介绍的系统思维导图就可以发挥威力了。
高中地理自学中的知识体系构建
![高中地理自学中的知识体系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226949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b.png)
高中地理自学中的知识体系构建高中地理自学的知识体系构建是一个既复杂又充满挑战的过程,仿佛是一场探险之旅。
对于渴望深入了解地球奥秘的学生而言,掌握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就像拥有了通向知识宝库的钥匙。
这一过程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还需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与灵活运用。
每一个环节都像是搭建知识大厦的砖石,每一步都对最终的构建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地理知识体系的根基在于明确学习的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通常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为了高效地自学,学生需要明确自己希望掌握哪些具体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整个学科中的位置。
这种明确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避免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
在明确目标之后,建立知识框架是构建体系的关键一步。
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往往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结构。
以自然地理为例,学习内容可以从地球的基本特征开始,如地球的形状、结构等,然后逐步深入到气候、地貌等方面。
每一个知识点都像是一个支撑整个体系的支柱。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这些支柱一一搭建起来,并且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了解地貌形成的过程可以帮助理解不同地区气候特征的差异。
在建立知识框架的过程中,整合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主题,进行总结不仅可以巩固记忆,还能帮助识别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比如,学习完气候类型后,学生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气候与地形、植被等进行对比,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这样的总结不仅帮助加深理解,还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用实际案例进行学习是另一种有效的自学策略。
地理学科注重实际应用,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具体的地理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研究某一地区的气候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实际效果及其机制。
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此外,使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也是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手段。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6c29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f.png)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学科,其地位日益凸显。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培养其地理核心素养,使其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和理解世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初中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要素1.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识体系的基础,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
自然地理概念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人文地理概念如人口、城市、农业等。
2.地理原理:地理原理是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如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形形成等原理。
3.地理规律:地理规律是地理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如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规律等。
4.地理方法:地理方法是指研究地理现象和问题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5.地理案例:地理案例是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具体分析和实例,如我国的行政区划、经济发展等案例。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的建构策略1.情境创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的应用。
2.问题驱动: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整合: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整合,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4.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实验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5.评价反馈:通过评价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建构,是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地理知识的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学习资源,引导其在地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要点梳理详解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要点梳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7adfe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c.png)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要点梳理详解初中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形成和结构、自然环境与气候、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水文地理和生态环境等内容;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商业与贸易、文化与旅游等内容。
以下将对初中地理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一、地球的形成和结构1.地球的形成: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主要是由星云演化而成。
2.地球的结构:地球分为大气圈、水圈、陆地圈和生物圈四部分,大气圈由气体组成,水圈由水组成,陆地圈是地球表面的陆地,生物圈由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组成。
二、自然环境与气候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理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2.气候:气候是指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纬度、海拔、地形等。
三、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指其中一地点在地球表面的具体位置,包括经度、纬度等。
2.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的高低状况,地貌是指其中一地区地形的总体特征。
四、水文地理1.水文地理:水文地理研究的是地理空间中的水资源分布、利用和管理等问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等。
五、生态环境1.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生物、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人口与城市1.人口:人口是指其中一地区居民总数,人口分布会影响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2.城市:城市是指人口密集、经济繁荣、交通方便的地区,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农业与工业1.农业:农业是指生产农作物和养殖畜禽的活动,农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贡献。
2.工业:工业是指以机器和设备为手段进行生产的活动,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八、交通与通信1.交通:交通是指人员和货物在空间中的流动活动,交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通信: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递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初中地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4951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4.png)
初中地理概论知识点总结首先,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球的学科。
地理学主要由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大部分构成。
一、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是由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质学和生物地理学等学科组成。
1. 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的科学。
地貌是指地球表层在天然力作用下所呈现的各种表面形态的总和。
地貌分类有宏观地貌、微观地貌和区域地貌。
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 气候学气候学是研究气候概念、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学科。
气候是大气长期变化和分布状况的总和。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等。
气候类型由下垂直气候带、高低纬气候带、西风带和地形状况决定。
3. 水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循环及利用的科学。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其循环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和水蒸汽。
水文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水文循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
4. 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造、组成和演变历史的学科。
地质学可以分为构造地质学、岩石地质学、矿床地质学和地球历史学等。
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岩石和矿物的成因、构造运动、地质灾害和矿产资源等。
5.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地理分布、分异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生物的地域分布、分异和地理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演变。
生物地理学研究包括生物区系、生态位、生物适应和生态系统等。
二、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由经济地理学、城市与乡村规划学、交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学科组成。
1.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经济活动布局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活动分布规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工业地理、农业地理和商业地理等。
2. 城市与乡村规划学城市与乡村规划学是研究城市与乡村空间组织和规划的学科。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发展、城市结构、城市规划理论等。
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5dfcd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png)
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知识点地理作为高考科目,其基础知识点是考生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地球、地理信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介绍一些高考地理基础必备的知识点。
一、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运动是地理学习的首要内容。
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内到外分为核、地幔和地壳三个部分。
其中,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大约为35公里。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二、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工具。
下面介绍一些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知识点。
1. 地理信息的收集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地理定位系统和地理调查等方式进行收集。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制作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等。
2. 地理信息的展示地理信息可以通过制作地图、制作数据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
地图是一种常见的地理信息展示方式,它可以直观地呈现出地理现象和地理空间关系。
三、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地理学科,下面介绍一些与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点。
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如气候、地形、水文等;人文环境是指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各种要素,如城市、交通等。
2.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长期平均的天气状况,而气象是短期的天气现象。
了解气候和气象对于理解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及其与地域之间相互关系的地理学科,下面介绍一些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点。
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某个地理区域内的人的总数,城市是人口聚集较多、以非农业为主的居住地区。
人口和城市的发展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2. 交通与通讯交通和通讯对于地理空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各种交通方式和通讯技术有助于理解地理发展和地域联系的变化。
地理必学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9aa3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c.png)
地理必学知识点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其长轴和短轴之间的差异不到0.3%,是地球近似于椭球体的根据之一。
地球的赤道周长为约40000千米,南北两极之间的距离为约12756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面积约为510000000平方千米。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椭球形的。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大运动。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己轴上的旋转,其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就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上的运动,地球的平均公转周期为365.256日。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共同形成了四季交替、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结构。
地核由内核和外核组成,内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外核主要由铁和硫构成,地核的半径约为3500千米。
地幔主要由铁、镁、矽等元素构成,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壳主要由硅、铝、铁和氧等元素构成,地壳的厚度约为30-70千米。
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指地球上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气象要素的平均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气候受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形地貌和海陆分布、气候要素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气候可根据温度和降水量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地球的生态系统地球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不同的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等多个方面。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地球的资源地球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多种类型。
人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区位资源等多种类型。
地球的地貌地球的地貌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貌由地表的高程、坡度和地形特征等要素构成。
地球的地貌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多种类型。
地球的人口地球的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
高一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d1f3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5.png)
高一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是学生们接触到的一门新课程,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章节和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一地理每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章:地理学科导论地理学科导论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包括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等内容。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章节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规律,以及地图的基本概念和制图方法。
地球是一个略呈椭球形的天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通过投影方法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线、面等物体的地理位置表达出来。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具有搜集、存储、处理和传输地理数据的功能。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地理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模拟。
遥感技术则是通过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
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特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河流、湖泊等。
气候与水文研究大气现象和水文循环,植被和土壤则与生态系统和农业密切相关。
第五章: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地球上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产业地理研究工商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集聚的原因。
交通运输是经济地理的重要内容,研究运输方式、交通网络和资源的流动。
城市地理则关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模、结构等问题。
第六章: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章节主要关注人口的数量、质量与分布以及城市化进程。
人口数量涉及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等指标。
人口质量涉及教育水平、人口结构等。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涉及城市规模、城市化率和城市功能等问题。
第七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研究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和经济合作。
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福利。
总结地理一二章知识点
![总结地理一二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407d4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7.png)
总结地理一二章知识点第一章: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广泛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自然现象,主要包括地貌学、气候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等;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主要有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
第二章:地球的构造和形态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是一个球体,因自转略呈扁球状,其赤道略大一些。
地球的半径约为6371公里,是直径约为12742公里。
地球的构造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成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外部形态。
地球的基本成分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内核和外核组成。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地球内部结构,主要由铁、镁、铝、硅等构成。
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个单独层次元部分,主要由硅和氧元素组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内核和外核组成。
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地球内部结构,主要由铁、镁、铝、硅等构成。
地壳是地球外部的一个单独层次元部分,主要由硅和氧元素组成。
地球的外部形态主要包括地球的地表主要地形特征、地球的水资源和地球的气候资源。
地球的地表主要地形特征包括陆地地形特征和海洋地形特征。
陆地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海洋地形特征主要包括大洋和海湾等。
地球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泊、沼泽、冰川、海洋和地下水等。
地球的气候资源主要包括热带气候、辐热气候、季风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结语:地理学是一门具有广泛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科学,对地球的构造和形态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体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4c6e3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f.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体系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其自转和公转分别导致了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影,包括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各自展示不同的地理信息。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学会使用地图符号,理解地图上的信息,进行空间分析。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作用。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与环节。
- 河流的特征与分类。
- 湖泊、地下水等不同水体的特点。
3. 地貌:-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主要地貌类型(如山脉、平原、盆地等)的形成与特征。
-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植被与土壤:- 植被的分布规律与生态系统。
- 土壤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 人类活动对植被与土壤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如种植业、畜牧业等)及其地理分布。
- 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 农业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3. 交通运输:-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选择。
- 交通网络的布局与发展。
-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4.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 旅游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的贡献。
-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保护与影响。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 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GPS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作用。
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 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污染等)。
-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影响。
小学二年级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
![小学二年级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35583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6.png)
小学二年级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如同为一颗正在萌芽的小树苗提供必要的养分。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从眼前的直接经验逐步扩展到对更大、更复杂事物的理解。
因此,为二年级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需要遵循系统性、趣味性和适应性的原则。
首先,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第一步是明确核心知识点。
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地理知识应以身边的环境为基础,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天气与季节的变化以及简单的地理概念。
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的形状、主要陆地和海洋、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雪天)、四季变化等。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建立起对世界的初步认识。
其次,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灌输至关重要。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故事、实物展示和互动活动来讲解地理知识。
例如,可以用图画书讲述有关不同国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也可以通过制作天气图表、使用模型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方式,使抽象的地理现象变得直观易懂。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除了课堂教学,日常生活中的地理活动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天气变化、植物生长情况以及四季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学习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定期观察校园内植物的变化,了解不同季节对植物的影响;或者在家庭旅行时,带领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这样的实际体验能使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在构建地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地图绘制和标记,如绘制家附近的地图、标记出自己熟悉的地点等,能够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空间位置的概念。
此外,可以通过简单的地理游戏,如“找找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b72bb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6.png)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地理科学体系包括:地理哲学,理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系统工程,前科学的地理知识五大部分。
照这么看,我们现在的地理学科教育,尤其中学阶段只是学习了最简单基础的地理知识部分,远远没有包含整个地理科学体系的内容,实在是不够科学啊!
我虽然已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到了这样的局限性,但是当今天真正全面了解到地理科学体系的时候,才吃惊的发现:局限性竟然这么大!我自己接受了大学本科的地理教育,却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曾告诉我:地理科学体系是怎样的?!也许连我的大学老师们当时也无法说明白。
我们能感受到的其实都是局限。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逼迫我们要更快的去主动打破自己的局限。
方法就是:学习,不断学习,坚持不懈!
文章作者:马蔼乃就是学习的典范!她几乎是个全才: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做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虽然现在已经84岁高龄,
但是单看照片就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让我第一眼忽略了她的性别!。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7aee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0.png)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点,下面就来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地表形成与变化、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生物地理等内容。
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以及经纬度等基本概念。
地表形成与变化涉及地壳构造、地貌变化、地震、火山等内容,需要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水文地理和气候与环境则涉及到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气候类型与变化规律等内容,需要了解地球上水文循环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生物地理则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生物类型和分布情况。
其次,我们来看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点。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交通与通信、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人口与城市涉及人口分布与迁移、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等内容,需要了解人口与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农业与工业则是研究不同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状况,需要了解农业和工业在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交通与通信涉及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技术在地理空间中的作用,需要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和通信技术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则是研究地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问题,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
总的来说,高中地理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需要我们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为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地理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
科
– 强调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
学
– 重视学科的基础教育
学 院
– 注重专业技术与方法的传授
21
Nanjing University
地
英国部分高校地理学专业主要必修课程统计
理
与
海
洋
科
学
学
院
22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
海
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
学 所发展。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测试
学 院
分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特别是对地 观测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网络通
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地理
学研究的效率。
10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学涵盖的学科方向
理
与
海 • 自然地理学
洋 科
• 人文地理学
学 • 地理信息科学
学
院
11
Nanjing University
学
– 社会空间与文化地理
学 院
– 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 ……
16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地理信息科学
海
洋
科 • 网络GIS
学 学
• 组件GIS
院 • 移动GIS
• 三维GIS
17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学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
理
与 • 地质学 海 • 大气科学
洋 • 环境科学
科 • 管理学
学 学
• 生物学
院 • 建筑学
• 测绘科学
• 海洋科学
• ……
18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结构
理
与
海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础
社会知识
洋
科
学 学
文
工
化 、
地理学
程 、
院
管 理
技 术
地学基础
19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学教学的课程体系
洋 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
科 学 学 院
律的科学。面对地球表层这一复杂的巨
系统,地理学所研究的是自然、人文以及 区域的综合内容,包括人地关系机理及其
优化调控等重大问题。以人类活动和地
理环境相互关系为核心的人地关系研究
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8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理论与实践统一
• 理论与实践统一
• 现代科学技术支撑
3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多学科交叉
海
洋 科 学
• 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地理学不能 够单独孤立地发展各分支学科,地理学也不可
学 能不与其它相关学科发生联系。地理科学内部
院 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重新走向统一是
地理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地理学内部、地理
6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社会经济统筹
海
洋
科
地理学是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
学 究,积极开拓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管理、
学 院
自然灾害防治、旅游、城市规划和区域 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服务于经济
社会发展。
7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人文自然交互
海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
学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已成大
势所趋。
4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文理交融
海
洋
科
– 地理现象属于陈述性知识,是定性分析;
学
– 研究地理现象的成因,各地理要素间相互关
学
系属理性思维,是定量分析。
院
5
Nanjing University
地 • 宏观微观相结合
理
与
地理科学研究在路线选择上向微观深化与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海
地理学学习的知识体系
洋 科
及课程设置
学
学
院
xxx
1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现象
理
与 地理现象作为一个系统,是由自然系统和人文系 海 统有机联系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各种地理要素、 洋 现象在成因上相互联系,形成了地理现象综合体。
科 学
学
切结合。
院
– 人文地理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地理、经济
地理、城市及城镇体系规划、旅游规划,土
地利用规划等。
13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地理信息科学
海
洋
科
– 地球信息科学是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
学
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
学
式
院
– 主要学科方向包括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遥测 等
14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学研究目前的热点问题
理
与 • 自然地理学
海
洋
科
– 水分循环
学 学
– 全球变化
院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自然界物质迁移转化
– 环境演变
– ……
15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人文地理学
海
洋
科
– 城市地理与城市空间巨化
理
与 • 英国高校地理学课程体系
海
洋
科
英国地理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
学 统一地理学的课程体系框架、三年学制
学 院
的课程体系架构和二种类型课程的层次 结构 ,其课程体系具有强调综合、重视基
础及注重方法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等显
著特特征。
20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课程体系特点
海
地
理
与 • 自然地理学
海
洋
科
–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
学
的自然过程,并加以综合。
学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貌、土壤、水文、气象、
院
海岸海洋、生态环境及全球变化等。
12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人文地理学
海
洋
科
– 人文地理学以经济地理研究为主导,以地区产
学
业结构和城市研究为核心,与区域发展研究密
学 自然界各种地理现象都是在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 院 同作用下形成的;外力指太阳辐射、重力及人类
活动,内力是地球内部的热力作用。
2
Nanjing University
地 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理
与
海 • 多学科交叉
洋 • 定性定量结合,文理交融
科 • 宏观微观结合
学 学 院
• 社会经济统筹 • 人文自然交互
海
– 只有对自然或人文的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的探
洋
索,摸清其动态变化规律,人类才可能真正
科 学
了解与认识地球表层的许多自然地理现象。
学
– 揭示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过程,
院
需要通过长期定点观测与实验研究。
9
Nanjing University
地
理
与 • 理论技术结合
海
洋
科 地理学只有在高新技术支持下,才能有
海 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并行发展,
洋
空间尺度上大到与全球变化研究紧密相关的
科 全球尺度的研究,小到物质在多相介质间迁移
学 过程的微观尺度的研究
学
时间尺度上从古地理环境变迁的长时间序列
院 尺度的研究到特征对象和关键事件的短时间尺 度的研究。
不同时空尺度的转换与耦合在地理事物的
格局与过程研究和综合集成研究中越来越受到 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