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的文化底蕴
深富意蕴又缥缈不定的诗歌意象——浅析《再别康桥》的意象美
统 诗 学 的 重 要 概 念 ,在 占代 诗 人 就 已经 非常 注 意 意 象 的创 飘 逸洒 脱 的情 怀 ,诗人 离开 康 桥 ,轻 轻挥 手 向西 天的 云 彩作
作 、意 境 的营 造 了 。例 如 杜 甫 的 《旅 仅 I}j怀 》 “细 草 微 风 别 ,表 面 体现 出洒脱 的 情怀 ,但 是 诗 人真 的 能没 有感 伤地 放
迹板 桥霜 ”。这 些 诗歌 通过 意 象 的叠加 、跳跃 、缀连 ,营造 人 》 )的诗 句 吧 。诗人 在 剑桥 的留 学经 历对 他 的人 生影 响很
出优 美 的意境 。徐志 摩 精通 古 典诗 文 ,在现 代诗 歌 的创 作 中 大 ,他在 剑 桥 受到 了西方 浪漫 主 义 、唯 美主 义 诗歌 的影 响 ,
《再别 康桥 》 中 l上I现 了 多个 中 国传统 诗 歌 的原 型意 象 ,
“三 美 ”理 论主 张外 ,还 体现 出 了诗 歌 的意 象 、意境 美 。袁 像 云意 象 、柳 意 象 、笙箫 意 象 、青 荇意 象 等 ,它们 柔 美淡雅
行霈 先 生在 《中 国诗歌 艺术 研 究 》中 说 : “意象 是融 入 了 主 而 义深 富 意蕴 。
也 深 受传 统诗 学 影 响,注 重 意象 美 。 《再 别康 桥 》 中的物 象 开始 创 作诗 歌 ,并 _Ij_在 剑 桥树 立 了 自己的人 生理 想 、政 治理
融 入 了诗 人主 观 的情 思 ,创造 出 了更为 优美 新颖 的意 象 。这 想 。他 曾说过 :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
岸 ,危 樯独 夜舟 ”;Fra bibliotek陆游 的 《 俐 贸》 “楼般 夜雪 瓜 洲渡 , 铁 下 ~一切 ,潇洒 地 离 开吗 ?笔 者 认为 诗人 眼 望 艏天 的云彩 时,
《再别康桥》的魅力:古典意象与现代诗歌的结合
《再别康桥》的魅力:古典意象与现代诗歌的结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一首现代诗,在新诗史上备受读者青睐,是什么原因让读者如此喜爱它呢?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觉得它和谐清脆的韵律朗朗上口;有人是被它字里行间真挚饱满的情感所感染;有人认为诗歌中鲜艳明丽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人认为诗歌中丰富多变的意象让人充满联想。
前几种观点都比较好理解,但是一首诗歌中拥有的意象除了多变之外,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恐怕要归功于诗歌中运用意象的古典传统化。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的意象大多散见于古典诗词中,所以为人们所熟知,从而使读者在阅读时倍感亲切,进而很容易激起读者的审美共鸣。
本文从分析意象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了《再别康桥》一诗意象运用的古典化。
一、《再别康桥》意象运用之一一一彩云《再别康桥》是作者重游故地后写的一首离别诗。
我们从诗的标题可知,作者要告别的对象是他的母校,但作者的第一节诗句是这样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于是,矛盾出现:题目明明说的是告别母校,这里怎么变成了告别云彩?为什么作者会特意选择“云彩”作为告别的对象,而不是其他的事物呢?联系第一节,通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话中三个“轻轻的”,结合还原法,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要告别的不是真正的云彩,而是通过“云彩”这一意象暗指自己的一种感伤,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
否则,如果是真的告别云彩,又何必要“轻轻的”呢?云彩是没有感知的,就算声响、动静再大,也绝对不会惊扰到它。
那么,如果云彩是一个指代的意象,为什么不能选用其他意象呢?告别树木、告别教室、告别小路都是可以的,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云彩”,而不是其他事物呢?众所周知,“云彩”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如李白在《送友人》中就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表达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秦观在《鹊桥仙》中也用“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来讲述了有关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那么,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徐志摩是不是想借告别“云彩”来表达自己离开母校的不舍和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呢?也许,正是如此吧。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离别对于历代文人墨客而言,多以述说悲伤情绪为主,例如:柳永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王实甫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维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骆宾王有“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现代诗人徐志摩试图从离别的悲伤情绪中解脱出来,他在诗句的意象选择上显得独具特点。
其一,诗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流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其二,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却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
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
云,具有轻轻飘动并且速度很慢的特点,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
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二个意象。
“云彩”充分体现诗人飘逸的离别情绪。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如彩云飘飞般的洒脱的风度。
其三,金柳这一意象的选择,更体现了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历代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枝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
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把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
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例如:“词曲笛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再别康桥主要诗歌意象
再别康桥主要诗歌意象一、“康桥”意象。
康桥(今译剑桥)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
康桥对于徐志摩来说,那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就像一个美好的旧梦的发生地。
他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那里充满了他的青春回忆、求知的渴望以及最初的爱情萌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康桥就像是徐志摩心中的一个桃花源。
这里有着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古老的建筑和流淌的河水。
它代表着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所在。
就好比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可能是小时候玩耍的老院子,或者是曾经旅行途中发现的一个绝美小镇,康桥对于徐志摩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承载着他太多的情感,所以他才会“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对康桥充满了敬畏和不舍,就像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连离开的脚步都不敢太重。
二、“金柳”意象。
诗中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金柳比作新娘。
这是一个超级美的意象啊。
你想啊,夕阳的余晖洒在河边的柳树上,柳树的枝条随风摇曳,那金色的光芒就像给柳树穿上了一层华丽的婚纱。
柳树本来就是一种很柔美的植物,细长的柳枝就像姑娘的发丝。
在这里,徐志摩把金柳和新娘联系起来,就赋予了柳树一种娇羞、柔美的气质。
而且这个意象还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
新娘在我们的文化里是充满希望、新生活开始的象征。
金柳作为康桥边的一道独特风景,就像是康桥给予徐志摩的一种美好馈赠,是他在康桥记忆中的一抹亮色。
就像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总会有那么几个画面像闪闪发光的星星一样,这金柳的画面就是徐志摩康桥记忆中的星星。
三、“青荇”意象。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青荇在诗里是一种充满生机和自由的意象。
青荇生长在软泥上,在水底自由自在地摆动。
徐志摩看到青荇,就像是看到了自由的灵魂在舞动。
这青荇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水底无忧无虑地玩耍。
徐志摩对青荇的描写,也反映出他自己对自由的向往。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渴望像青荇一样,不受拘束,能够在自己的世界里尽情地舒展。
而且青荇这种水生植物,它扎根于康桥的水中,也是康桥这个大环境中的一部分,从侧面也体现出康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滋养着这些自由的小生命。
《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
这 就 不 能不 使 人 想 起 一 个 常见 的 比喻 : 柔 情 似 “ 水” 。那么 , 朗读这 一首诗就一定要 “ 柔读 ” 要读得 , 很温情 , 很轻柔 , 很浪漫才是 。
歌 ? 一 个学 生说 得 好 : 怕惊 醒 了那 个 美 梦 。惊 醒 ” 是 “
两个字 比“ 坏 ” !因为“ ” 破 好 醒 了之 后 , 要 面 对 现 就
一 ~
~夕, 光 流逝后 遗 留在诗 人心头 的 旧影 。然 而她 依 旧美 n 一
妻 的人 , 已经离去 , 相伴 此时 而且远嫁 了 ; 也许还有无
是 康 河 的 水 , 是 时 间 的 流 , 光 带 不 走 的 , 得 忆 又 时 值 念 的 , 止 是 一 草 一 木 ?新 娘 的艳 影 , 何 也许 更 容 易联
梦境。这个感觉比较贴 近诗心 。但似乎还可 以进一
步 再 问 : 重 拾 或 重 温 旧 梦 ” 不 是 一 定 很 愉 快 ? 记 “ 是
觉 , 一层 感受 , 这 多半很快就 能读出来 。但是 , 这一 诗 节的重点是在 三四两句 , 的意象 , 诗 准确地说 , 不 是金柳 , 而是金柳 在“ 波光里的艳 影” 她已经不是实 , 物, 不是 客体 , 而是投影 , 是幻象 , 或者不如说 , 是时 丽、 浓艳 , 似幻 亦真 , 往往复复 , 抹之不去 。波 光 , 既
实 。 这 么说 , 面 的 要 不 要 “ 前 寻梦 ”该 不 该 再 去 重 拾 , 或 重 温昔 E那 美 丽 ( 可 能 已 经破 碎 却 依 然 美 丽 ) t 也 的
再别康桥的意境特点
再别康桥的意境特点在我们上学期间,看到知识点,都是先收藏再说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再别康桥的意境特点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情真意切,细腻含蓄。
徐志摩一贯主张诗应表现作者的“性灵”,表现“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流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再别康桥》即是这一诗论的结晶。
诗中写了三方面内容,情感极为丰富:一写康桥之美,抒发深爱之情;二写心境之变,表现理想已碎、今非昔比的无奈心态;三写离别之苦,流露出欲厮守而不能的缠绵情思和难言隐忧。
三者浑然融为一种缱绻而凄惘的复杂心绪。
全诗共七节,首节连用三个“轻轻的”,以轻盈跳跃的节奏托出含泪缓步而去的形象,透露了一种“更行更远还生”般难舍难分的离情,为全诗定下伤离别的基调。
2至4节,借对康桥优美风光的具体描绘,表达了对康桥往昔生活的回味和对康桥发自内心的挚爱。
“夕阳中”绿油油的水草向将别的诗人招手致意;“榆荫下”,清潭倒映着天上的彩虹,沉淀着令人神往的梦境!在这里,作者把自己的真切细腻的情思,完全融入康桥景物之中。
第5、6节,表现了感情的明显起伏。
诗人为追寻“彩虹似的梦”,便欲撑篙漫溯,甚而“在星辉斑谰里放歌”。
此时诗人已忘情到“不知今夕为何夕”了,然而梦幻倏忽即逝,惜别的苦哀爬上心头,他已“不能放歌”,只能在心灵深处悄悄地吹奏起“别离的笙箫”。
尾节与首节相呼应,融进了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诗人的缠绵、惆怅和幻灭之情萦绕再三,回荡不已。
这感情是何等的柔细、真纯!诗贵含蓄。
《再别康桥》运用多种方法隐蔽意向,蕴蓄感情。
如以“彩虹似的梦”象征理想,以虹影之碎暗示理想破灭。
再如第6节,通过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把无声的“悄悄的”、“沉默”与有声的“笙箫”、“放歌”等相对立的听觉内容,重叠、凝聚在一个意象中,委婉地道出了复杂的别离之情,避免了表达之直露。
尤其是,诗人没让伤感一味上涨、泛滥,而是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去彩”轻轻煞住,使真切的爱恋之情深藏心底,无限的凄惘之愁止流心头,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别康桥》意象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再别康桥》意象赏析:一、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神肖,别致新巧。
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
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情意的眷恋、追恋。
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荇”,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和深化。
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这些水草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的美好。
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
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
物我一体,物即我情,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喜悦,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虚实结合,以实衬虚诗歌第三四节写“青潭”,先实后虚,虚实相生,青荇浮藻之间,荡漾着绚丽多彩的晚霞,波光潋滟、水天一色,如梦似幻,亦实亦虚,怎能不让人心向神往,如醉如痴!于是诗人乘兴撑篙荡舟,披星戴月,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夕日的欢乐。
星汉灿烂,星辉点点,诗人大有东坡泛舟赤壁时那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关键在于有机的吸收并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精华。
下面是其艺术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古典诗歌,习惯上较多的采用融情于景、营造优美的意境的方法,较含蓄的表情达意;而外国诗歌则较多的将笔触伸向人的内心世界直接、热情奔放的来表达感情。
徐志摩学贯中西,他的《再别康桥》兼收了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他们完美的统一于自己的作品中,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
一、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精髓——融情于景营造完美的意境。
㈠精心选择意象,营造完美的意境1、选择纯自然化的意象。
在康桥,不经意间就会看到钢筋水泥的丛林、车水马龙,也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诗人对这些避而不写,却选择了纯自然化的诸如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意象给人一种走进大自然的感觉。
全诗就是一幅缓缓流动的图画,一幅涂抹上浓浓离情的画卷。
夕阳西下,作者缓步在即将与之惜别的康河的岸边,仿佛与一位恬静的、身着素色衣裙的少女默默相依,一起回忆着往昔美好时光……河边参差披拂的杨柳轻轻的抚摸着清澈的流水,用轻柔的抚摸安慰那因作者的离去而幽怨的流水,仿佛是在替作者向这脉脉的流水告别。
河底的泥土,也因诗人的柔情变得含情脉脉而格外松软。
透过清澈的流水,清晰的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溯流而上,那榆荫下的拜伦潭因承载着诗人往昔梦幻般的生活而变得美如天上的彩虹。
那掠过草地、花园的清风拂过潭面,潭面荡起阵阵涟漪,潭中的每一丝波纹都能演绎一段优美的。
在星光灿烂的夜晚撑一支长篙在康河上漫溯……通过这这一片流淌的悠悠的离愁清新优美的景物,作者的眷恋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2、作者着意选择一些中国传统诗歌的典型意象。
《再别康桥》中那些优美的意象,又有意无意的藏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子。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新娘。
”柳树的形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送别诗中的典型意象,因为“柳”与“留”谐音,人们常常用他们来寄托依依惜别的深情,著名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客舍青青柳色新”、“晚风拂柳笛声残”等。
诗意的自然描写再别康桥中的意象与描述
诗意的自然描写再别康桥中的意象与描述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诗中情感浓烈,描写了作者对离别后的康桥的深深留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壮丽。
本文将通过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与描述,展示其中蕴含的诗意的自然描写。
首先,再别康桥这首诗的开头就揭示了作者对康桥的追忆与思念。
作者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这种“轻轻”形容词的运用,使整首诗的氛围显得十分温和柔美。
在别离的瞬间,徐志摩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自然景观。
作者通过描写康桥河水的清澈、古桥上的回荡响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
他写道:“康桥的河水,清澈透明,康桥的古桥,回荡的是,我倚柱而望的人们。
”这些描写使读者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水的澄澈与桥上回荡的欢声笑语。
接着,再别康桥中的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康桥的眷恋之情,将自然景观与人情相融合。
他写道:“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些描述不仅呈现了自然界的美丽,还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们在康桥停留的片刻,通过欣赏自然景色而沉浸在宁静和快乐中。
另外,再别康桥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作者写道:“尽管眼泪,湿透了衣襟,可我的心,却依然是欢喜的。
”这句意象深远的描述突出了作者对于人生离别的思考。
尽管眼泪滂沱,但作者仍能从自然中获得安慰和欢乐。
这种借助自然景观以减轻内心痛苦的表达方式,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仰和对生命的肯定。
进一步观察再别康桥中的意象与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作者通过自然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融合与依赖。
作者写道:“我曾经跨过这片土地,只要这片土地,我就永远属于逝去的岁月。
”这句描述强调了作者与康桥的深刻联系,通过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
最后,再别康桥中的意象与描述还呈现了自然界的变幻与无常。
作者写道:“长云暗起风声,萧萧下雨,而你,笑的如花。
”这句描写不仅展示了风雨交加中自然界的多变,也通过对“你”的赞美,将自然界与人的情感完美结合。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分析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分析作者:荆含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09期摘要:情和景相结合的心理画面,就是意象。
《再别康桥》感情真挚,意境丰富。
通过分析意境,揣摩感情,就可以领悟到作品的深厚内涵,体会到作者对康桥淋漓尽致的眷恋之情。
关键字:赏析意境情与景抒情诗歌中,情和景一般是不可分离的。
这情和景相结合的心理画面,就是意象。
它是抒情诗歌的第一位构成要素,是抒情诗歌的根基。
对抒情诗歌的分析,也应当从分析作品的意境入手。
徐志摩的重要代表作品《再别康桥》,感情真挚,意境丰富,生动鲜明,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尝试着从这部作品中作者独具匠心塑造出的那些独特的意境出发,曲径探微,抽丝剥茧,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细腻感情,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邃内涵。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按常理,应该是先“来”,然后才会“走”;作者为什么却先说“走”,后才说“来”?为什么不说“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我走了”?我理解,首先,作品题目是“再别”,抒情的立足点是“别”,所以把“走”句放在了首位,起强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作者“走”时的感情,经过了重返母校的回味和酝酿,比“来”时更深沉、更复杂、更醇厚,所以更强调走。
从语法上讲,“正如”一词,表明后一句是状语,是前一句的附属部分,是为前句做补充、修饰和比较的。
怎样理解“轻轻”?无论是“来”还是“走”,都不愿打破康桥宁静温馨的气氛,都期望稍稍压抑自己激动的心跳,不愿让冲动的感情干扰领略康桥的心境。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作别”,即是告别。
但是,用“挥手”或“摆手”,不是更准确吗?招手,是召唤的动作,而不是分别的体态。
“招手”,哪里是告别,分明是召唤,在召唤康桥,在召唤康桥永远陪伴自己,永远印入自己的身心;永远陪伴自己,陪伴自己走遍海角天涯。
既是告别康桥,为何不是向康桥招手,而是向“西天的云彩”招手?“西天的云彩”,自然应该是康桥的象征。
可为什么这样比喻?夕阳西下,晚霞绚丽,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浅谈《再别康桥》诗中的意象
浅谈《再别康桥》诗中的意象浅谈《再别康桥》诗中的意象引言:诗人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篇浅谈《再别康桥》的意象及它的艺术形式,欢迎大家来阅读和评价!飘逸可人的潇洒,兴奋热烈的眷恋,清新如画的别离,旖旎迷人的风光,是《再别康桥》传递给读者的美感。
那挥手作别云彩的轻柔,蕴涵了多少至真的情丝。
静谧的康桥满载丝丝离情是这般的动人,轻轻的,悄悄的,脉脉的,不许一点儿尘世声响破坏此刻的佳境。
充满生机的"金柳""青荇"已将康桥装点得情意绵绵,诗人又超越眼前的景致,将"天上虹""星辉斑斓"也融入了康河,幻化出天上人间为一体的妩媚,为我们展开了更为广阔的想像空间:秀美的风光,浓浓的情趣融会在一起,在"轻轻的招手"中定格为永恒。
逐节讲析并评价: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
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
再别康桥中心思想
再别康桥中心思想《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再别康桥中心思想,希望大家喜欢!本文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爱与依恋之情。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
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
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
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
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
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拓展:文学赏析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再别康桥》意象的魅力
《再别康桥》意象的魅力作者:梁玥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04期内容摘要:《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
徐志摩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具有美、英留学的经历,其作品呈现融贯中西的特色。
《再别康桥》中意象的魅力在于既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又浸润了西方文化的色彩。
从世界文学的视域研读这首诗,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可以进一步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中西文化《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初载于1928年的《新月》刊上。
1928年,徐志摩再次访问英国,将自己对剑桥的惜别、对爱情的哀悼化作缕缕情思融入到如画的康桥美景之中,即兴创作出这首传世之作。
他受到布莱克、华兹华斯、哈代等英国作家的影响,并且借鉴西方诗歌的形式。
《再别康桥》运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给读者营造出熟悉之感,而这些意象在西方文学中也有其特定内涵。
本文将选取诗中重要意象从世界文学的视域进行研读。
一.金柳一直以来,由于汉语语音中“柳”和“留”谐音,且汉代形成了折柳送别的风俗,“柳”这种植物被赋予离别之意,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枝的重要特征是质性柔弱,宋人曾言“柳比妇人尚矣”,徐志摩显然也谙熟于此,将“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并以“金柳”咏别。
剑河河畔那些随风摆动的细柳,似乎和中国古代灞桥边的柳枝交融在一起,情意绵绵。
当代西方视觉艺术心理学提到,“垂柳的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1],在此基础上认为垂柳看上去是悲哀的。
在英国文化中,河畔的柳树因为长长的柳枝垂到水面,摇摆的时候会泛起点点涟漪,所以有“哭泣的柳树”之说。
“柳”在英国文学中有遗弃的意思,英国小说《珀思丽人》(The Fair Maid of Perth)里面把柳叶花环说成“完全是受遗弃的样儿”(a wreath of willow to show my forsaken plight)[2]。
《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
《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是一首现代诗,但意象的选择却充满古典韵味,这些蕴含着独特含义的意象不仅为本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浸透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情感。
诗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沉默等意象的选择独具特色,既传统又有创新,营造了一种唯美的离别氛围。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把柳树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的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
在这里,诗人选取“柳”意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古诗中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离别”的特定含义。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便是士卒回忆当初离家时,庭院、村落细柳飘飞的景象:当征人与亲人都沉浸在离别之中时,路边的杨柳似乎也变得善解人意起来,那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柔枝,仿佛正张开温情的翅膀,想再与征人握手或拥抱,希望他能再多停留一会,杨柳依依正寓含征人不忍与亲友分别的依恋之情。
自此,这一含有依恋、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亲友离别时常用的专有名词。
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柳”因与“留”谐音,所以,亲人、朋友离别常攀折杨柳,以“折柳”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生命常在、早归故里的情感和愿望,通过攀折杨柳来抒发离别之痛,诉相思之苦,道平安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这样的例子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夜中听《折杨柳》曲,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其中的灞桥柳色是年年送别的见证人;无名氏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柳织成愁”写出了离别的轻愁;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伤别名句……可见,在古诗中,“柳”是书写离愁别绪必不可少的“背景”或“道具”。
《再别康桥》内容解析
《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徐志摩(1896—1931),笔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海宁人。
1921年前后开始写诗,被誉为新月诗派的台柱。
1918—1922年先后曾留学于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
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徐志摩是发起人之一。
1926年他与闻一多等主持《晨报》的《诗镌》。
在《诗镌》上,徐志摩与他的新月派诗人一起,做着他们的新诗实验。
1927年春与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创办《新月》月刊,并主持编务工作。
《新月》的创刊,把新月诗派的创作推向高峰。
1931年11月19日,从上海飞往北平的途中,因飞机在济南开山一带失事,年仅35岁的徐志摩不幸身亡。
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尤其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的一生,他称剑桥(也即“康桥”) 为自己的“精神故乡”。
剑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
1922年徐志摩回国。
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
1928年秋天,他再度游历英国,《再别康桥》写于从英国回来的1928年11月6日的轮船上。
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康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英文版本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 by Xu Zhimo Very quietly I left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Quietly I wave good-bye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 VERs ide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I would be a water plant!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weeds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But I can’t sing aloud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Very quietly I left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康桥”是徐志摩精神的故乡,与康桥匆匆作别,那种心情自然是依依难舍的。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1000字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1000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其艺术特色鲜明,值得深入探讨。
以下是对该诗艺术特色的详细分析。
一、情感表达的含蓄与深沉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他没有直接宣泄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康桥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他的情感变化。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真实、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意象的独特与鲜明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意象,如“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康桥的美景,也寄寓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这些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鲜明、生动,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突出。
三、节奏的和谐与优美徐志摩的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烈。
在《再别康桥》中,他采用了押韵和反复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和谐、优美。
这种节奏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使得诗歌更加易于记忆,能够更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四、主题的深刻与独特《再别康桥》的主题是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忆。
徐志摩通过描绘康桥的美景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
这种主题的选择和表达方式,使得该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也使得该诗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文化底蕴的深厚与丰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该诗的文化背景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英国文化和现代文学等多个领域,这种跨文化的表达方式使得该诗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艺术魅力。
同时,徐志摩在诗歌中引用了许多中外文化元素,如“轻轻的我走了”这句诗就源于中国古典诗词,这种引经据典的手法也使得该诗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六、修辞手法的多样与创新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等,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分析《再别康桥》的意象
分析《再别康桥》的意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素以情思和意境之美为人称道,诗人是如何来描写的呢?抒情诗歌中,情和景一般是不可分离的。
这情和景相结合的心理画面,就是意象。
它是抒情诗歌的第一位构成要素,是抒情诗歌的根基。
对抒情诗歌的分析,也应当从分析作品的意境入手。
徐志摩的重要代表作品《再别康桥》,感情真挚,意境丰富,生动鲜明,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尝试着从这部作品中作者独具匠心塑造出的那些独特的意境出发,曲径探微,抽丝剥茧,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细腻感情,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深邃内涵。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按常理,应该是先“来”,然后才会“走”;作者为什么却先说“走”,后才说“来”?为什么不说“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我走了”?我理解,首先,作品题目是“再别”,抒情的立足点是“别”,所以把“走”句放在了首位,起强调和引领的作用;同时,作者“走”时的感情,经过了重返母校的回味和酝酿,比“来”时更深沉、更复杂、更醇厚,所以更强调走。
从语法上讲,“正如”一词,表明后一句是状语,是前一句的附属部分,是为前句做补充、修饰和比较的。
怎样理解“轻轻”?无论是“来”还是“走”,都不愿打破康桥宁静温馨的气氛,都期望稍稍压抑自己激动的心跳,不愿让冲动的感情干扰领略康桥的心境。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作别”,即是告别。
但是,用“挥手”或“摆手”,不是更准确吗?招手,是召唤的动作,而不是分别的体态。
“招手”,哪里是告别,分明是召唤,在召唤康桥,在召唤康桥永远陪伴自己,永远印入自己的身心;永远陪伴自己,陪伴自己走遍海角天涯。
既是告别康桥,为何不是向康桥招手,而是向“西天的云彩”招手?“西天的云彩”,自然应该是康桥的象征。
可为什么这样比喻?夕阳西下,晚霞绚丽,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这迷人的意境,实指当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自己此时此刻变幻摇曳的心情。
为何用“西天”,而不用西方或西边?“西天”一词在中国不仅表示方位,而是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专有名词,在佛教净土中象征着极神圣、极高尚的境界,是让人的精神和灵魂依的归宿,是人人都向往的极乐世界,是天堂的代名词。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摘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为读者钟爱,流播广泛。
其深层原因是此诗频繁运用古典意象,这些古典意象恰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吻合,从而激起审美共鸣。
该文从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入手,探讨徐志摩《再别康桥》所具有的古典意韵。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古典意韵在中国新诗史上,徐志摩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其诗作影响力至今不衰,尤其是《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如此为读者钟爱,自有其深层缘由。
表面看,此诗不过抒写诗人的一种不寻常的情感态度,即用潇洒告别来求得情感失意后的内心平衡和安慰,这种诗情又辅以委婉和谐、铿锵清脆的韵律节奏,自然易为多数读者喜爱、接纳。
但细究起来,其深层原因恐怕还是这首诗浓郁的“中国古典诗的味道”[1]。
这“味道”的形成恰是由于诗中多处运用读者熟知的古典传统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彩虹”等。
而这些意象很容易与读者阅读经验中的古典传统意象吻合,从而激起审美共鸣。
本文从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入手,探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古典意韵。
《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即剑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诗人为何“再别”康桥?这需从诗人1920年第一次到康桥,并于1922年第一次别离康桥说起。
1920年10月,徐志摩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追随哲学家罗素来到英国伦敦,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
其间,1920年10月,作者正是在康桥认识被诗人目为“灵魂之伴侣”的林徽因,并开始热烈追求林徽因,为此,诗人与妻子张幼仪于1922年3月离婚。
可以说,“康桥”是诗人这段炽烈浪漫情感的第一见证。
1921年10月林徽因回国,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亦因林徽因的拒绝而告终。
此时,他处于低潮期,陷入“绝对的单独”的情感之中。
正是在“绝对的单独”中,徐志摩才重新亲近自然。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诗人赞美康河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他经常徜徉在康河岸边,享受康河美景,“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笙箫
笙和箫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 , 演奏时声色圆润但是声 音越非常低沉 , 适合对于比较凄凉的音乐进行演奏 , 在我 国古代的诗歌中要渲染悲凉和凄惨的氛围时,诗人通常喜欢 用笙箫来进行渲染,徐志摩写到“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 离的笙箫”,诗人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离开这个对于自己 有着特殊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地方,但是在此时他却不能用歌 声表达自己的内心,只能是静悄悄的离开,“悄悄是别离的 笙箫”悄悄一词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声音,是安静的,但是 “笙箫”却将诗人内心的心声描写的淋漓尽致,通过对环境 异常寂静的描写,更加深刻的表现出了诗人的不舍与惆怅, 衬托出内心深处的波涛放翻涌,即使诗人的内心对于康桥有 万般不舍,但是还是不得不离开康桥,环境明明是寂静沉默 的,但是诗人却用“笙箫”来进行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内心 的伤感与低沉。
二、金柳
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河边的金柳 “ 那河畔的 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刻画了在康桥的美景下,柳枝在 夕阳的照射下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柳树的倒影映在了河面 上,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树的倒影像是一位美丽的新娘,通 过这个细节生动的描写,可以看出康桥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 是如此重要,桥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的美好,都是那么的动 人,面对着如此美好动人的康桥,诗人又怎能舍得离开,在 古代的送别诗中“柳”是非常常见的意象,在古时候,人们 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而诗人恰到好处的借用了柳这一意向将 自己对康桥的浓浓不舍与留恋之情表达的额非常到位。
诗人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不仅仅是与母校的告别更是对于康桥理想和康桥文化的告别康桥给诗人的影响时非常大的所以诗人与康桥的告别不可能是洒脱的所以巧妙地运用了云彩这一意象表面上表达诗人的洒脱实则更加浓烈的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二金柳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河边的金柳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刻画了在康桥的美景下柳枝在夕阳的照射下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摆柳树的倒影映在了河面上河面上波光粼粼柳树的倒影像是一位美丽的新娘通过这个细节生动的描写可以看出康桥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桥的一景一物都是那么的美好都是那么的动人面对着如此美好动人的康桥诗人又怎能舍得离开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柳是非常常见的意象在古时候人们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而诗人恰到好处的借用了柳这一意向将自己对康桥的浓浓不舍与留恋之情表达的额非常到位三笙箫笙和箫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演奏时声色圆润但是声音越非常低沉适合对于比较凄凉的音乐进行演奏在我国古代的诗歌中要渲染悲凉和凄惨的氛围时诗人通常喜欢用笙箫来进行渲染徐志摩写到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马上就要离开康桥了离开这个对于自己有着特殊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地方但是在此时他却不能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内心只能是静悄悄的离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一词表面上看是没有任何声音是安静的但是笙箫却将诗人内心的心声描写的淋漓尽致通过对环境异常寂静的描写更加深刻的表现出了诗人的不舍与惆怅衬托出内心深处的波涛放翻涌即使诗人的内心对于康桥有万般不舍但是还是不得不离开康桥环境明明是寂静沉默的但是诗人却用笙箫来进行表达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低沉四青荇青荇的意象是美女的象征青荇又叫荇菜它的叶子的形状是椭圆型漂浮在水面上根生在水底因为它的形态与荷花相似所以又被人们成为水荷花在诗经中多次被引用到用荷花来比喻人荷花是鲜艳娇媚的也是形容女子的容貌娇媚明亮动人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再别康桥》艺术分析《再别康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关键在于徐志摩有机的吸收并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精华。
下面是其艺术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再别康桥》艺术分析篇1中国古典诗歌,习惯上较多的采用融情于景、营造优美的意境的方法,较含蓄的表情达意;而外国诗歌则较多的将笔触伸向人的内心世界直接、热情奔放的来表达感情。
徐志摩学贯中西,他的《再别康桥》兼收了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诗歌的抒情方法,并将他们完美的统一于自己的作品中,铸就了《再别康桥》的高度的艺术性。
一、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精髓——融情于景营造完美的意境。
㈠精心选择意象,营造完美的意境1、选择纯自然化的意象。
在康桥,不经意间就会看到钢筋水泥的丛林、车水马龙,也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诗人对这些避而不写,却选择了纯自然化的诸如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意象给人一种走进大自然的感觉。
全诗就是一幅缓缓流动的图画,一幅涂抹上浓浓离情的画卷。
夕阳西下,作者缓步在即将与之惜别的康河的岸边,仿佛与一位恬静的、身着素色衣裙的少女默默相依,一起回忆着往昔美好时光……河边参差披拂的杨柳轻轻的抚摸着清澈的流水,用轻柔的抚摸安慰那因作者的离去而幽怨的流水,仿佛是在替作者向这脉脉的流水告别。
河底的泥土,也因诗人的柔情变得含情脉脉而格外松软。
通过清澈的流水,清晰的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溯流而上,那榆荫下的拜伦潭因承载着诗人往昔梦幻般的生活而变得美如天上的彩虹。
那掠过草地、花园的清风拂过潭面,潭面荡起阵阵涟漪,潭中的每一丝波纹都能演绎一段优美的故事。
在星光灿烂的夜晚撑一支长篙在康河上漫溯……通过这这一片流淌的悠悠的离愁清新优美的景物,作者的眷恋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2、作者着意选择一些中国传统诗歌的典型意象。
《再别康桥》中那些优美的意象,又有意无意的藏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子。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新娘。
”柳树的形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送别诗中的典型意象,因为“柳”与“留”谐音,人们常常用他们来寄托依依惜别的深情,著名诗句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客舍青青柳色新”、“晚风拂柳笛声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的文化底蕴
作者:白云胜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8年第06期
【摘要】《再别康桥》这首诗中的意象,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底蕴深厚,同时也有其发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文化底蕴
一代文学大师徐志摩先生创作的《再别康桥》,以其优美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和明丽的画面感染了几代读者,让人们在美的意境中感受诗人那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
慨叹之余,人们不由地陷入沉思,是什么使得这首诗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该怎样解读这首诗?虽然《教师教学用书》也给大家指出几条路来,但总是给人一种只注重诗歌外在表象而不触及本质的感觉。
我想,还是回归诗歌本身为好。
在诗歌的赏鉴中,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三项缺一不可,鉴赏形象尤其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但在形象的鉴赏中,我们又容易走极端,即过分分析“象”而忽视“意”,或是相反,难以做到赋形表意的合一。
这就容易造成诗歌理解的“夹生饭”。
《再别康桥》一文便是如此,老师们要么品优美而忘形象,要么析形象而忘意趣;要么光知人不论事,要么光论事而不知人,要么知人论事而不论诗,造成诗歌鉴赏不尽如人意的现状。
我觉得赏析《再别康桥》要从意象入手,而且要从意象的文化内涵入手来解读,才能真正读懂它。
这首诗是诗人故地重游之后要和康桥再见时写的一首惜别诗。
离别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大类别,以此为题材的诗词可谓俯拾皆是。
诗人徐志摩正是深知中国文化底蕴的一员,他把自己学习过的寄托过美好理想的康桥幻化成一位恋人,把和康桥的分别演绎成了和恋人的惜别,从而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那河畔的金柳”,康河边的树木不止柳树一种吧,但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柳树呢?那是因为“柳”“留”谐音,有挽留、惜别之意。
自从诗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杨柳就和依依惜别结下不解之缘。
因而康河的柳也镀上了金色,也就成了诗人心目中身姿婀娜的新娘,而她在波光里的倒影,更是明艳动人。
这样,因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无情的柳变成了多情的女子;因了诗人的多情,诗人与康河的柳的分别演绎成了与新娘的惜别。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水底招摇的青荇再有魅力,也不至于使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来陪伴它吧?可是我们想一想“荇”在古诗中充当的角色就不难明白。
《诗经》里写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
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从中不难看出,“参差荇菜”做为起兴物,引出的是窈窕淑女,以及“寤寐求之”“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追求。
故而我国诗人“荇”情结即是,看到水底的荇菜,想到的就是心仪的姑娘,或“青荇”就是心中的情人。
所以诗人徐志摩才甘心做一条水草,不愿离开自己的所爱——“青荇”。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撑上船到康河中寻梦,更是不愿离去的行为,而且是想要真切地见到梦中情人的写照。
《诗经蒹葭》这样写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首诗写诗人划着船溯流而上去找自己心爱的“伊人”,也表现出诗人希望见到所怀念的人的深切感情。
徐志摩的撑船寻梦之举和古诗撑船寻“伊人”之举如出一辙,而徐诗不仅有追怀往事的意思,更有与“伊人”即将分别的临别一晤的深切含义,所以他寻梦的结果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再别康桥》一诗,诗人可谓精心构筑,意象精确。
不费一番心思,很难玩味出其中真髓。
我们只有多积累,多探究,才会触及到诗歌的底蕴,乃至中华文化的底蕴。